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系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在透析膜的两侧反向流动,利用两种液体内溶质间的梯度差及流体压力差,通过弥散达到平衡,超滤达到脱水,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它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第一节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概述

血液透析面临两大风险因素:一是患者因素,二是治疗因素。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所治疗的患者大多为重症患者,身体情况较差,局部重要器官功能状况也不好,随时可能出现临床并发症。

在治疗因素方面,血液透析是对患者体内血液进行人工处理,因此医疗器械会直接接触到患者体内血液,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大约有150L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加之反复动静脉内瘘穿刺或者深静脉置管,且透析疗程长。同时,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机体抵抗力差的情况,患者一般都还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要经常输血来维持病情的稳定,因而患者容易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从而加重病情。

在治疗因素方面,血液透析主要借助于透析机器及其配套医疗设备,这些医疗仪器、设备的质量、护理人员对于这些仪器的操作,也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成功与否。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这些仪器的技能和娴熟程度上,也存在较大风险。

护士在血液透析的医务人员组成中约占80%。血液透析时护士是机器的直接操作者和管理者,护士在血液透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透析疗效与护士的业务水平,工作状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处理突然情况能力低等,均可造成护理失误风险,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

第二节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概念

血液透析室存在的特有风险包括护理操作中的风险、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透析机操作不当或者运转不良的风险以及透析后期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护理操作风险

(一)深静脉或者动静脉穿刺失败

1.风险原因

(1)患者血管条件差。

(2)执行穿刺操作的护士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

2.风险的表现多次穿刺失败,血管刺破,在穿刺部位出现渗血、血肿,引发患者或其家属的不满。

3.处理措施

(1)安抚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

(3)局部处理:24小时内冷敷,可用冰盐袋或硫酸镁,24小时后热敷。

4.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无菌中心静脉穿刺操作规程》。

(2)操作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清该项操作的难度、风险,并签署风险告知书。

(3)内瘘穿刺术应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最好固定护士操作,熟悉每个患者的内瘘情况。

(二)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

1.风险原因粗大的穿刺针在患者的同一位置上反复穿刺(应为纽扣式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管壁弹性减

低,针孔愈合欠佳,从而造成渗血。

2.风险表现血液自针眼周围渗出,渗出的速度与血流速度及使用的肝素量成正比,如果发现不及时,可造

成大面积出血。

3.处理措施

(1)在渗血处用纱布卷压迫。

(2)用冰块做局部冷敷。

(3)在渗血处撒上云南白药或者其他止血药。

(4)局部贴创可贴。

(5)用4~5条无菌纱布环绕针孔,以螺旋式拧紧。

4.防范措施

(1)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定点(纽扣式)穿刺。

(2)穿刺成功后,将针头两侧皮肤向内拉紧,用创可贴覆盖。

(3)根据患者情况来调整肝素剂量或者改为小分子肝素。

(三)脱水量不准确

1.风险原因错误估计长期透析者的体重,从而导致脱水量不准确。

2.风险表现常见问题是透析中低血压,与其过量脱水、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

3.处理措施一旦发生低血压,应将患者平卧减慢血流量、输液或输血浆、全血治疗。

4.防范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动态评估患者的体重。

(四)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护理风险

1.静脉穿刺置管失败

(1)风险原因

1)患者血管条件差。

2)执行穿刺操作的护士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

(2)风险的表现:多次穿刺失败,穿刺部位出现渗血、血肿,引发患者及家属不满。

(3)处理措施

1)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

3)局部按压,创可贴固定。血肿严重者48小时后给予热敷。

(4)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中心静脉穿刺操作程序、无菌操作原则。

2)操作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清该操作的难度、风险,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操作。

2.并发症气胸、血胸、血肿等。

(1)风险原因

(2)风险的表现

1)并发气胸者,穿刺过程中突然出现术侧胸前区刺痛或撕裂样痛,并伴闷、气促。严重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与发绀,不能平卧。

2)血气胸者,如失血量过多,可致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3)血肿者,患者主诉局部疼痛,血肿表浅可触及。

(3)处理措施

1)并发气胸、血胸者,应立即停止穿刺。

2)安慰患者,嘱患者卧床休息,吸氧,酌情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3)气胸症状严重者给予紧急排气。

4)血胸者给予止血处理。

(4)防范措施

1)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操作。

2)操作前向患者说明术中屏气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屏气的方法。

3)穿刺前应准确选择穿刺点,掌握好进针方向,避免反复穿刺。

4)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及胸膜上升的肺气肿患者,不宜采取锁骨下穿刺术。

3.空气栓塞

(1)风险原因: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使空气进入静脉,如时空气未排尽,输液管连接处链接不紧密,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等。

(2)风险的表现:患者胸部突感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发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水泡音。(3)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并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3)当进入右心室空气量较多时,应立即行右心室穿刺抽气。

(4)防范措施

1)透析前应绝对排尽透析管路内空气。

2)透析管连接处衔接紧密。

3)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可疑问题及时处理。

4)透析结束及时拔管或封管。

5)拔除较粗的进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静脉管堵塞

(1)风险原因

(2)风险表现

1)透析前常规试验导管不通畅。

2)肉眼可见导管内为血凝块堵塞。

(3)处理措施

1)用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切忌将血凝块推入血管。

2)若血凝块无法抽出,则需拔管,必要时更换部位重新置管

(4)防范措施

1)置管时射管水枪及硅胶管需先注入枸缘酸钠液。

2)透析结束后及时用肝素盐水或输血。

5.非计划性脱管

(1)风险原因

1)导管固定不牢靠。

2)输液导管过短。

3)患者不配合。

(2)风险的表现:导管部分或全部自中心静脉内脱出。

(3)处理措施:将脱出导管拔除,切忌重新置入,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再次置管。

(4)防范措施

1)穿刺完毕后将导管上护翼缝扎在患者皮肤上,并以无菌贴膜覆盖穿刺部位。

2)输液导管长度应适宜,切忌过短,以防患者翻身或活动时发生脱管。

3)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约束或有专人看护,以防患者拔管。

6.感染(静脉炎)

(1)风险原因

1)中心静脉穿刺、透析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3)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低下。

(2)风险表现

1)穿刺局部红、肿、热、痛并有脓性分泌物。

2)患者寒战、高热。

(3)处理措施

1)无寒战、高热者,给予穿刺处消毒换药,每日一次。

(4)防范措施

1)中心静脉穿刺及透析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穿刺部位每日消毒,敷料每日更换。

3)导管与输液管接头处以无菌纱布包裹。

4)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7天,逾期应拔除。

5)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及患者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颈静脉置管者避免洗脸、洗头时污染伤口,股静脉置管者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

二、透析机器运转及操作中的风险

(一)透析机器运转不良

1.风险原因

(1)不熟悉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

(2)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3)使用性能不良的透析机器。

2.风险表现不能正常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3.处理措施

(1)及时查找故障源,排除故障。

(2)自我查找不能明确故障的情况下,及时向护士长汇报,通知值班医师。

(3)必要时联系厂家维修。

4.防范措施

(1)熟悉机器使用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2)使用前检查设备各种报警装置是否完好,并密切监视,发生故障及时排除。

(3)机器必须定时检修、保养。

(二)透析机出现空气报警

1.风险原因

(1)空气进入血管路。

(2)血流量不足,动脉压低产生气泡。

(3)静脉壶液面过低。透析机显示空气报警,静脉壶内液面过低并有气泡。

2.风险表现透析机显示空气报警,静脉壶内液面过低并有气泡。

3.处理措施

(3)提升静脉壶液面至空气探测器以上。

(4)静脉壶内泡沫较多时,给予75%乙醇0.1~0.2ml,可有效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其消散。

(5)空气报警解除后,关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提升血流速度恢复透析。

4.防范措施

(1)体外循环各接头要衔接紧密,由两人核对。

(2)输液或输血应从动脉段给,并留人值守。

(3)提升静脉壶液面使其高于空气探测器。

(三)透析时电源中断

1.风险原因突然停电、透析机短路、线路老化、电路接触不良等。

2.风险表现停电报警、血泵停止。

3.处理措施

(1)在透析过程中电源突然中断,需用手摇血泵,防止凝血。

(2)要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保险夹中拉出来,再用手摇血泵,精神集中防止空气进入血管路。

(3)如果是透析机故障,应回血结束透析。如果是短时停电不必忙于回血,因透析机内有蓄电池可运行20~30分钟。

4.防范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电。

(2)定时对透析机进行检修维护。

(四)透析时水源中断

1.风险原因驱水泵发生故障、输水管道断裂、水源不足或水处理机发生障碍等。

2.风险表现透析机低水压报警。

3.处理措施

(1)立刻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

(2)寻找故障原因,如在1~2小时内不能排除故障,应终止透析。

4.防范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水或备有蓄水罐

(2)定期维修驱水泵、输水管。

(3)定期对水处理进行维护。

(五)管路破裂

(2)血泵的机械性破坏。

(3)各种接头衔接不紧密。

(4)止血钳造成的破损。

2.风险表现破裂处出现渗血,随着血流及裂孔的加大造成大量渗血。

3.处理措施

(1)出现渗血时应立即回血,将管路的血回干净,

(2)将新管路用生理盐水预冲后更换。

(3)各衔接部位要紧密。

(4)如果失血量较大应立即输新鲜血或血浆蛋白。

(5)当血压较低时,遵医嘱给予扩充血容量。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4.防范措施

(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的质量。

(2)密切观察机器及管路的运作情况,发生渗血及时处理。

(3)定期检查维护透析机,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工程师。

(六)水质异常

1.风险原因

(1)反渗机出现故障。

(2)预处理系统没定时反冲。

(3)没按规定及时消毒及维护。

2.风险表现患者血压下降、贫血、痴呆、心脏异常、骨软化、呕吐,远期甚至致癌等。

3.处理措施

(1)患者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抽血化验寻找原因。

(2)由水质异常造成的,立即停止透析。

(3)及时更换水处理系统。

(4)明确原因后尽快恢复透析。

4.防范措施

(1)水处理系统每半年维护一次每3个月消毒1次

(2)每年检测水质情况,以美国AAMI标准或欧洲药典为准。

(3)每年检测内毒素1~2次。

(4)每天按规定监测水质。

(5)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透析管路连接不牢固。

(2)透析器破膜。

2风险表现在透析管路接口、透析器膜等处有漏血现象。

3.处理措施

(1)对漏血处透析管路的连接进行检查,加固连接。

(2)发生透析器破膜漏血现象时应及时更换透析器。

4.防范措施

(1)保证所使用的透析产品的质量。

(2)透析产品使用前要检查血液通路各个连接处是否紧密。

三、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

(一)透析中发生休克

1.风险原因严重低血压、贫血、心脏病。多脏器衰竭等。

2.风险表现患者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80/50mmhg)、心率增快、脉率>120

次/min、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

3.处理措施

(1)低血压引起的休克可不必先测血压,立即回输生理盐水200~300ml,停止超滤,使患者头低臀高位,氧气吸入,必要时输入高渗液体,如1.5%~30%氯化钠、50%葡萄糖或5%碳酸氢钠溶液等。

(2)危重患者当SaO2<90%,心率减慢或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时,立即回血停止透析,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开放静脉等。

4.防范措施

(1)根据血容量的监测确定干体重,超滤总量<体重的6%~7%。

(2)做好宣传工作,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

(3)透析前根据个体差异停用降压药物,透析后期限制进食量。

(4)加强营养,改善贫血,必要时输血、白蛋白或血浆。

(5)危重患者进行心电SaO2监测,备除颤器、抢救药等。

(6)严格掌握透析适应症。

(7)平时做好抢救设备的维护,使其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备齐抢救车中急救、抢救药品并按时检查药品的保质期。

(二)首次使用综合征

首次使用综合征是由于使用新透析器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分为的环氧乙烷(ET)消毒剂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2.风险表现

A型表现:在透析开始发20~30分钟内(多在5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灼、发热、荨麻疹、流鼻涕、流泪、腹部痉挛。

B型表现:在透析开始1小时内出现胸痛、背痛。

3.处理措施

A型处理原则:立即停止透析,弃去体外血,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要或素等药物。

B型处理原则:不用停止透析,给予氧气吸入,防止心肌缺血。

4.防范措施

(1)用生理盐水1000ml循环冲洗透析器,消除过敏原。

(2)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3)透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

(三)透析中致热原反应

1.风险原因复用的透析器及管路消毒不充分、水处理系统没有定期消毒、执行无菌操作不严格等,使

细菌或内毒素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热原反应。

2.风险表现透析开始0.5~1小时内出现畏寒、寒战,继而发热,体温达38℃以上,持续2~4小时,血

常规检查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血培养(一)。

3.处理措施

(1)患者寒战时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如是寒战不能控制给予盐替烷50mg肌肉注射。

(2)患者出现高热时给予对症处理,如肌注阿尼利定(安痛定)或冰袋物理降温。

(3)如果透析后2~3天体温仍高应做血培养,不必等结果出来就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4.防范措施

(1)复用透析器时应用专用的复用机,有明确的容量、压力等监测指标,消毒液应用专用产品。

(2)水处理系统及水管道至少每3个月消毒一次,防止反渗膜及管道内壁生长生物膜及内毒素。

(3)复用的透析器要严格按照《复用透析器消毒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5)透析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四)透析中发生溶血

1.风险原因血泵或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破坏、高温透析、透析液低渗、消毒剂残留、异型

输血、血流速率高面穿刺孔小、回输血液时止血钳多次夹闭血管路等造成红细胞破裂而发生溶血。

2. 2.风险表现血管道内呈淡红色。患者表现为胸闷、心绞痛、腹痛、寒战、低血压,严重者昏迷。

3.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血泵,夹住血路管道。

(2)溶解的血液中钾含量很高不能回输应丢弃。

(3)对症治疗高钾血症、低血压、脑水肿等并发症。

(4)给予氧气吸入。

(5)贫血较重者给予输新鲜血液。

(6)明确溶血原因后尽快恢复透析。

4.防范措施

(1)定期检测透析机,防止恒温器及透析液比例泵失灵,血泵松紧要适宜。

(2)防止透析液被化学消毒剂污染,透析器中的消毒剂要冲洗干净。

(3)血管路与穿刺针应配套使用。

(4)透析结束回输血液时不可使用止血钳反复夹闭血管路。

(5)防止异型输血。

(五)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

1.风险原因患者血管纤细、硬化、末梢循环较差。操作者技术欠佳等造成透析过程中,静脉血管

穿破或渗漏引起皮下淤血、肿胀。

2.风险表现透析进行中随着血流的加快,患者穿刺局部出现肿胀、淤血、疼痛等表现。

3.处理措施

(1)当透析过程中穿刺局部突然肿胀疼痛时,立即停止血泵,将动、静脉针上的卡子夹闭,同时将动静脉管路用止血钳分别夹住并分离穿刺针,用无菌的连接器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后打开

止血钳,开血泵流速降至100ml/min,关闭超滤(UF),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空气监测夹中

拉出,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

(2)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发展局部无肿胀证实静脉血管通畅,

4.防范措施

(1)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

(2)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使血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3)透析开始应缓慢提升血流速度,使静脉逐渐扩张。

(六)透析中发生空气栓塞

1.风险原因多为技术操作及机械装置失误所致,如血液管路安装错误、衔接部位漏气、空气探测

器报警失灵、回血操作失误等。

2.风险表现患者突然惊叫,伴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部发紧、气喘、发绀,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3.处理措施

(1)立刻夹住静脉管道关闭血泵。

(2)置患者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积存在右心房的顶端,切忌按摩心脏。

(3)当进入右心室空气量较多时,在心前区能听到气泡形成的冲刷声,应行右心室穿刺抽气。

(4)给患者吸纯氧或放在高压氧舱内加压给氧。

(5)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减少脑水肿,注入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

4.防范措施

(1)透析管道连接方向正确。

(2)预冲管道及透析器必须彻底,不能留有空气。

(3)避免在血液回路上输血输液。

(4)透析结束时,禁止使用空气回输血液的方法。

(七)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1.风险原因

(1)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

(2)抗凝剂剂量不足,或者抗凝剂使用方法不当。

(3)由于血流速度减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现象。

2.风险表现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3.处理措施

i.当无肝素透析3~4小时时,静脉压逐渐升高达300~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停

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ii.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可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

4.防范措施

(1)肝素盐水100mg/1000ml循环吸附,血泵速100ml/min,吸附30~60分钟后排空肝素盐水。(2)再用生理盐水500ml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

(3)根据凝血情况每天30或60分钟一次阻断血流,用100~2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

(八)无肝素透析发生凝血

1.风险原因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由于血流速度减

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现象。

2.风险表现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3.处理措施同(七)透析过程出现凝血现象

4.防范措施同(七)透析过程出现凝血现象

四、透析后风险

(一)静脉内瘘发生血栓

1.风险原因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2.风险表现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3.处理措施

(1)血栓发生在6小时之内者,用尿激酶溶栓(护士操作)。

方法:尿激酶25万U/支,用生理盐水12.5ml稀释(2万U/ml),用七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拨动处向心方向穿刺,每隔15~20分钟缓慢注射尿激酶4万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

(2)血管内溶栓术,即在X线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医生操作)。

(3)行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医生操作)。

4.防范措施

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15~30分钟,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压迫的近心端可触及震颤)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不能在内瘘侧肢体输液、采血、测量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7)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查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就诊。(8)经常活动瘘肢体,如握拳运动,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洗患部2~3次/日。

(二)的静脉置管导管感染

1.风险原因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下降、皮肤或鼻腔细菌、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操作频率较多等极易发生感染。

2.风险表现

(1)局部感染的表现:导管出口处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

(2)全身感染的表现:发热、寒战甚至发展为心内膜炎及骨髓炎。

3.处理措施

(1)局部感染的处理

1)用医用汽油棉块擦去周围的胶布痕迹(询问有无汽油过敏史),再用清水纱布擦去汽油。

2)插管切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如有血痂用安尔碘或碘伏棉块湿敷半小时后剥去血痂。

3)消毒后在切口及缝线处放1块注满庆大霉素的棉球或局部涂泰利必(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软膏等,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消毒处置1次。

(2)全身感染的处理

1)留取血培养做细菌学检查。

2)根据检验结果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3)如果发热、寒战不能控制,应拔掉静脉导管。

4.防范措施

1)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全身反应,并及时处理。

2)活动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管壁损伤。

3)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避免洗脸、洗头时水流至伤口发生感染。

5)用肝素盐水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肝素帽最好一次性使用)。

6)插管部位应每日进行消毒换药,必要时随时更换敷料。

(三)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

1.风险原因患者高凝状态、封管肝素用量不足或血液反流入导管腔内所致。

2.风险表现当导管内血栓形成时,用空针用力抽吸而无血液抽出。

3.处理措施

(1)先用空针用力抽尽管腔内残留的肝素溶血液,接装与管腔容积等量的尿激酶溶液的注射器(浓度为2万U/ml),用力抽吸缓慢放手,如有阻力不可向管腔内推注,如此反复多次,使尿激酶缓慢进入管腔保留1~2小时,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2)如果透析中经常出现血流中断(贴壁感),静脉造影显示导管侧口处有活瓣状絮状物,说明导管周围有纤维蛋白鞘形成,可用尿激酶2ml(2万U/ml)缓慢注入管腔,保留1~2小时。或用尿激酶25万U溶于200ml生理盐水,每支管滴注100ml,滴速为10~15gtt/min。

(3)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引导导丝更换新导管。

4.防范措施

(1)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冲至双管腔内透明。

(2)用肝素原液封管剂量比管腔容积多0.1~0.2ml,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夹,确保正压封管,防止血液逆流回导管内发生凝血。

(四)透析后感染血液传染病

复用的透析器及管路消毒不充分,导致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最常见的血液传染病为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1.风险表现透析后一定时间内出现血液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2..处理措施

(1)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2)保存相应的医疗文件资料,对于对于没有销毁的可疑医疗器具、标本,进行封存、送检。

(3)防范措施

(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行常规全套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肝功能、梅毒检测;进

入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有感染征象的要及时检查,乙肝易感者要接受疫苗注射。

(3)透析用品一次性使用,复用的透析器要严格按照《复用透析器消毒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消毒处理。

(4)对于使用复用透析器的患者要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签署《复

用透析器知情同意书》。

(5)透析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6)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透析器相对固定。

五、血液透析计次计费

(一)风险原因

1.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疗程长、医疗物品使用量大、费用高。

2.血液透析计费涉及输液盐水、血液等医疗物品,计费上易与普通输液、输血相混淆。

(二)风险表现

患者家属对透析计费、收费产生质疑,发生纠纷,甚至形成诉讼。

(三)处理措施

1.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了解患方质疑的焦点,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2.必要时像患方出示透析治疗收费标准、医疗记录与收费单据。

(四)防范措施

1.展开透析治疗前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将有关收费标准告知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2.定期向患方通报患者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

六、心肺复苏护理风险

胸外按压并发症

1.风险原因胸外按压部位不准确或力度过大

2.风险表现肋骨骨折、血气胸、肝破裂等。

3.处理措施

(1)并发症严重者立即停止按压。

(2)病情允许者纠正按压部位及力度后继续实施按压。

4.防范措施

(1)按压前找准正确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

(2)按压时力度应适中,按压时按压者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

七、大量输血输液的护理风险

(一)风险原因

1.输入的液体温度一般等于或低于室温,当输液量大,输液速度过快,易导致体温低。

2.危重患者代偿能力降低,大量输液可能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

(二)风险表现

1.体温过低,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降低组织细胞的代谢能力,加重病情。

2.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相关症状。

(三)处理措施

1.采用温毯机为患者复温。

2.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合理使用脱水利尿药物。

(四)防范措施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作为调节输液速度的依据。

八、输错血

(一)风险原因

1.血型搞错

2.没有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二)风险表现

发热,发冷,呼吸困难,血红素尿,休克。

(三)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情况严重者通知医生立即停止手术,保留输血制品及有关设备,以待检验。

3.病情紧急的患者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配合麻醉医生进行紧急救治,给予氧气吸入。

4.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溶血、输血严重反应时,抽取患者血样与血袋一起送输血科。

6.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四)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九、用错药

(一)风险原因

1.不按医嘱用药

2.执行口头医嘱时用错药。

3.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风险表现

轻者患者无任何表现,重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三)处理措施

1.停止错误用药。

2.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对症处理。

3.做好患者的解释和善后处理工作。

(四)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3.台上给药时,需同台上护士核对瓶签。

4.手术台上装麻药的量杯与其他物品同时存放时必须有标记。

5.手术未结束或患者抢救用药后空瓶不经允许不可拿出手术间。

6.护士交接班时药交代清楚药品名、剂量、浓度。

十、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的风险

(一)风险原因

1.女性患者对医护人员要求高。

2.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熟练,说话不温和。

3.与患者或家属缺乏良好沟通,未建立信任、和谐关系。

(二)风险表现

护士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现投诉,引发纠纷。(三)处理措施

1.安抚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当事人向患者和家属道歉。

2.调换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

3.告知患者和陪护人员相关风险,做好护理处置的记录。

(四)防范措施

3.加强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培训,减少由操作不慎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意。

4.发现纠纷苗头及时处理,防微杜渐。

5.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停电时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保持机器参数不变,将机器消音。 二、随时观察不间断电源(UPS)工作情况或人工转动血泵,保证透析患者血液的正常体外循环。 三、迅速打电话致电工室,询问并通报有关情况。 四、暂时停电:确认停电时间小于15分钟,暂不用回血,透析机储备电池可保证血泵正常运转15分钟。没有备用电池的透析机需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保险夹拿出,夹住静脉传感器,再用手摇血泵以避免凝血。 五、长时间停电:预计停电时间大于15分钟,则应回血,停止透析治疗。 六、短时间供电恢复后:透析机恢复工作,报警解除后,观察透析机工作情况、参数变化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附:处理流程

停水时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安抚患者,保持透析中心正常秩序。 二、与透析中心工程师共同查找停水原因。 三、出现水处理故障:等待工程师处理,维修时间预计超过2 0分钟,停止透析,所有患者回血等待。 四、非水处理原因:与水工组联系,节假日、晚夜间与总值班联系,协助查找原因及维修工作。维修时间预计超过20分钟,停止透析,所有患者回血等待。 五、等待时间超过半小时,通知下一班透析患者透析时间。附:处理流程

火灾时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发现火情,总务老师(或护士长)负责立即拔打卫队的电话(61034)和通知其他值班人员、主任、护士长。在组织病员撤离时,工作人员需待病员撤离后方可撤离。 二、治疗护士负责(下午由11~17′班护士)切断着火电源,关闭供氧阀。 三、沉着、冷静,稳定病人情绪,管床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分离透析管路与血管通路,夹闭血管通路夹,封闭血管通路上开口,用压带压紧穿刺点。组织患者按火灾逃生路线有序撤出, 控制人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名护士上责任组,5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3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血液净化护理工作计划(特选参考)

2018年血液净化工作计划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更新完善,为进一步抓好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与安全,提高科室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结合本科室专业特点,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围绕医院发展规划,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质量与安全不断持续改进为工作重点的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探索适宜本专业工作的方法,特制定2018年血液净化室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血液净化室人力资源管理 1.继续探索血液净化室专科化模式,使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和规章制度要求,加强血液净化室护理团队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科室每位护士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最终使科室护理团队整体提高水平。 2.2017年科室完成两名护士外出进修,在确保科室正常工作情况下2018年继续努力争取更多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3.在“互联网+”便利的信息新时代下,积极利用微信群、QQ群、各种血液净化平台多于各大医院本专业人员交流,也可以利用微信群在本科室内进行学习内容分享。 4.加强护士理论培训,探索占时少,形式灵活的5—10分钟小课堂模式,一个问题点,短时间讲清楚讲明白。 5.弹性排班,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合理分配工作,高低年资人力资源互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帮互助相互协作。

6.专人负责科室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督促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完成一万字以上自学笔记,完成2018年学分达标目标。 二、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和安全为重点,规避护理风险 1.不断规范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血液净化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常规化。 2.不断完善各项风险预案,定期学习和演练,能够做到在工作中出现风险及时应急确保病人安全。 3.要求每个护士坚守岗位,规范操作,认真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并及时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密切观察患者透析中的病情变化,时时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透析不良反应,机器异常报警及穿刺部位渗血等情况能及时处理。在患者透析治疗前、中、后认真做好有效巡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强化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持续改进。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按照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新标准,定期进行对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化学污染物、内毒素、细菌等指标的检测,定期进行对血液净化室环境学检测。 2.强化手卫生依从性,定期规范培训。透析患者做到分区分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医疗垃圾管理,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3.定人担任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监控护士,加强科室医院感染控制

(完整版)血液净化护理常规

血液净化一般护理常规 血液净化(blood purification,BP)是把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去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使血液得以净化和达到治疗的作用。这个过程统称为血液净化。血液净化的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滤过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症。血液透析疗法、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血液灌流主要用于各种中毒(农药、药物);血浆置换疗法俗称人工肝,主要应用于重症肝功能衰竭的替代治疗,亦可用于各种难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治疗等;连续性血液滤过疗法主要用于救治急性重症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1、治疗前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如饮食、睡眠、有无出血倾向等,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体重。 2、检查动-静脉瘘通畅情况,观察有无红肿、青紫、渗血、感染等情况,检查导管是否妥善固定,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 3、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观察插管出有无红肿、渗液等,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4、遵医嘱决定肝素用量和超滤量以及血泵流量。 5、根据季节或病人情况决定透析温度。 6、观察血流量、静脉压(VP)、跨膜压(TMP)等各项指标,做好记录,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密切观察病情,每小时测血压1次,如发现血压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 8、指导病人控制饮食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心里疏导。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通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病人体内积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到清除,人体所需的某些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所以血液透析能部分地代替正常肾功能,达到排除废物、毒素,使水、电解质、酸碱保持平衡的治疗目的。 一、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临时性血管通路是将穿刺导管穿刺入身体的大静脉使其能达到足够的血流量,以满足血液净化治疗的需要。本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穿刺后即可使用,穿刺导管可保留数天或数周。可用于插管的静脉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临床最常用的为右侧颈内静脉。 1、严格无菌操作,导管出口处必须用消毒纱布包扎,并定期消毒更换敷料。一般每次透析后应更换敷料。 2、每次透析开始前,用空针回抽以抽出封管内的肝素和可能存在的血栓,切不可将回抽血推人静脉内,然后再将配好的抗凝药由静脉端注入。 3、接管,开泵至每分钟80~100ml ,并固定管道。 4、观察病情,测量血压、脉搏,如病人无不适,根据病人情况将血泵逐渐升至每分钟250~300ml或以上,透析过程中观察插管部位有无渗血。 5、透析结束后,用肝素盐水封管,并使用一次性无菌肝素帽封口,并妥善固定导管。 6、插管部位常规换药,并用无菌纱布封盖。 二、动/静脉内瘘穿刺 1、穿刺前准备 (1)了解内瘘血管扩张情况,触及血管有无震颤。 (2)排除感染、血栓形成的因素。 (3)选择合适的进针点。 (4)选用合适的不锈钢硅化内瘘穿刺针。 2、穿刺 (1)严格消毒,显露病人穿刺部位 (2)在血管上做不同方向的2个穿刺点,逆血流方向做动脉穿刺,近心端血流方向做静脉穿刺,两针之间相距5cm以上,动脉端穿刺点距离内瘘口5cm以上。 (3)避免在关节附近或在静脉瓣附近穿刺。 (4)穿刺技术要求熟练、准确,尽量避免反复进退而引起针眼渗血。 3、护理 (1)内瘘建成后,等待静脉扩张明显后在使用,一般为术后4~6周。 (2)检查瘘管是否通畅,远心端应触及震颤,听到杂音。 (3)末梢侧有轻度水肿时抬高手,促进循环。 (4)禁止在内瘘侧进行非透析性穿刺、采血、注射、测量血压、提重量。 (5)穿刺技术熟练、准确。 三、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1、蛋白质摄入选用优质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鲜奶、蛋、鱼、瘦肉等,补充各种必需氨基酸。植物黄豆、花生中虽然含蛋白质高,但含必需氨基酸少,不宜多吃。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15-12-09T14:56:25.1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叶昕鑫努尔加马力.白先阿里阿依沙拉克.买买提肉孜[导读]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医院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场所,就诊对象疾病的复发性、多发性、突发性等特点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 84535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开始,在各科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即在风险管理知识的指导下,识别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和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静脉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等。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实施前,P<0.05;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实施前1.20%(6/500),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能有效减少或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安全;风险因素;管理措施 医院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场所,就诊对象疾病的复发性、多发性、突发性等特点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1]。我院为提高临床护理安全,特引入了风险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编制床位共有200张,实际开放床位290张。共有98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平均(33.8±4.9)岁。职称:护士58名,护师16名,主管护师24例。我院自2013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别选取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月~2012年1月)和实施后(2013年1月~2015年1月)各科室收治的患者500名进行调查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查阅护理风险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我院历年来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查阅病历资料,并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内容,分析出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组织护理部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既往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潜在风险因素。最后总结出我院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护理风险有:护理意外(坠床、跌倒、误伤、烫伤等);技术操作风险(药物外渗、静脉穿刺失败、标本遗失等);医院感染;非技术操作风险(发错药、输错血/液、漏发药等)。进一步分析上述护理风险事件,得出护理风险发生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业务技能不过硬、专业知识不牢靠、临床经验不丰富;医院管理机制不完善;患者就医行为三方面。 1.2.2 风险管理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组织各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集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讲座,主要对医疗法律法规知识进行讲解,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2)完善风险预防机制。针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医院感染、跌倒、药物外渗、自杀、坠床等),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案。制定护理给药差错评分表、护理安全隐患评估表、护理安全警示等,分发到各科室,并组织讨论学习。(3)加强业务培训。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全员性的操作培训和业务讲座,每3个月开展1次技术操作和理论考核。在考核内容方面,要纳入风险预案、护理工作流程、相关护理制度等内容。对于考核不及格者,需补考直至合格,同时将考核成绩与绩效考核分、薪资挂钩。(4)加强护患沟通。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时,要纳入风险防范内容,以提高患者的风险意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效果评价 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缺陷发生率、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静脉穿刺成功率均显著高于风险管理实施前,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风险管理实施前,500例患者中共出现2项护理缺陷、3例护理纠纷、1起护理投诉,风险管理实施后,500例患者未发生一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或护理纠纷事件。风险管理实施后的护理缺陷、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实施前1.20%(6/5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风险管理[2],指的是家庭、个人、企业等经济单位通过识别、衡量风险程度,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经济手段来对风险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的管理行为。 我院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引入了风险管理模式,分析了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事件主要有护理意外、技术操作风险、医院感染、非技术操作风险几类,并进一步分析出这些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主要与护理人员、医院管理机制、患者就医行为三方面因素有关[3]。

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试卷答案教学提纲

学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护理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任何一个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2、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二、填空(每题1分) 1.危重病人常见护理风险隐患包括:压疮、坠床和跌倒、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患者住院期间擅自外出、猝死、窒息、烫伤、自杀、走失、用错药、内镜侵入性感染、实习、轮转护士发生工作差错和缺陷。 2、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隐患包括: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手术中器械、物品准备不足或不良、手术器械和敷料等异物遗留于创口及体腔内、物理、化学损伤、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坠床、标本丢失或保存不当。 3、协作病人翻身时,应将患者是身体抬起再移动,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4、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床旁应设床栏,必要时应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约束适当,观察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5、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医疗安全,非抢救状况下拒绝执行医生口头医嘱。 6、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7、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8、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T管。 9、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五主动”主动关心、帮助、体贴病人、主动耐心安慰病人、主动热情接诊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主动送出院病人。“六一句”入院时多介绍一句、操作时多说明一句、晨间护理多问候一句、手术前多解释一句、手术后多安慰一句、出院后多关照一句。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患者发生猝死的应对措施。 1、了解患者病情,对存在猝死潜在风险的患者要心中有数,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病情沟通时要加以告知并记录。 2、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有家属陪护,特别是患者蹲厕时及夜间需有家属照应。 3、心脏病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救的方法和用药方法。 4、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5、心衰的患者应绝对卧床,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保持情绪平稳,环境安静。 6、老年患者、肺部疾患、心脏病患者,要控制输液速度。 7、一旦发生猝死,立即通知医生就地抢救。 8、加强无陪护患者的巡视。 2、为减少危重病人发生护理风险,护士自身需要做哪些? 1、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 2、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提升技术水平业务素质。 3、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给药制度、核心制度。 4、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提高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法律意识。 仅供学习与参考

护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病人的告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 (二)将安全管理纳进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杜尽差错事故。 (四)对危重、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病人应加强护理,技术规范标准预防坠床、跌伤发生。 (五)制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完善防护设施,督促落实,定期总结。 (六)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七)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方式。 (八)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企管MBA剧毒、企业管理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 (九)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十)落实“四防”措施,定期检查非医疗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十一)采用多种形式对病人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紧急风险预案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

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具有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因此,要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要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 1全面培训护士,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认真培训,并组织相关内容考试,医院专门聘请医疗律师进行专题讲座,及时通报其他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医疗、护理纠纷的个案分析会等,使其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常规就是在履行法律职责。 2制定全院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首先识别护理风险,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配套文件,查询文献等相关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各种相关信息,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出现过的问题和教训,识别并确定目前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如给药问题、抽血问题和压疮问题等;定时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分析护理现状及问题,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等,对进行全院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护士长负责及时收集本科室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罗列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对策。 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制订护士各班工作程序,在程序中突出病区值班护士首要工作是观测记录重病人的病情及准确救治;加强节假日安全管理,重点强调节假日期间要注意人员配备、急救药品储备等问题,规范节假日期间须严格管理的护理薄弱环节;制定病区各种风险预案,如输血风险管理、患者跌倒的防范对策、化学药物渗出的预防和处理等,规范突然停电时呼吸机等危重病人处理的方法及程序;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对特殊病人、特殊情况实施家属告知签字制。

血液净化护理常规

血液透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体重,评估神志、有无出血倾向。 2.评估血管通路: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评估管路通畅情况、有无血肿、感染、固定良好。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 (2)动静脉内瘘:评估内瘘通畅情况、有无感染。 3.评估机器:自检通过、校正准确、各项压力监测系统运转正常。 [护理措施]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 2.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3.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日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4.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 (4)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正挂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5.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钮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 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净化室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病人实际上过着很 不正常的生活,他们很大程度是与透析机器“绑”在一起,终身依赖医护人员存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都很重,长期病理因素的影响也使患者具有情绪不易稳定、容易激惹等特点。为此血液净化室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如下护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目标:按照医院及护理部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措施: 1、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各班工作职责、流程,做到班班工作要点明确,个人岗位职责明确。 2、制定切合科室实际的培训计划,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地护理服务。 3、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绩效方案的实施切实做到多劳、能劳者多拿,调动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提高透析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目标:全年不发生恶性护理事件。

措施: 1 实现医护一体化分管长期透析患者,对透析患者实行从院内到院外的整体化管理,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来确定每周的透析次数;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和自我感觉来确定透析方式,特别注意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要增加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的次数;督促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测;饮食宣教纠正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预防患者高血钾和心衰的发生。 2、实行责任制排班,由4 名护士上责任组,5 名护士倒班备急诊,半年一轮换,加强夜班护士的人力和能力,夜班一名护士分管3名患者的治疗,(至少有一名是N2级护士),N1级或N2级护士值班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护士或护士长汇报 3 重新修订血液净化专科操作流程,特别是无肝素、灌流器及CRRT管路预冲流程。 4、注重不良事件的分析及上报。 5、每名护士从细节做起。 三、落实分层培训计划,提高专科素质 目标: 1 、全科护理人员熟知护理核心制度和应急预案。 2、护理人员按照级别掌握相应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透析护理常规。 3、护理人员基本技术操作全部合格。 措施: 1、制定本科室护理人员详细的护理计划和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措施、护理常规、操作流程、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 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科室的值班护士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 2、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3、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检查应由科室医生陪同前往。 4、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 5、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并注意语言严谨,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6、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 7、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病人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必要时通知家属,听取家属意见。 8、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护理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9、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0、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

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会阴及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背景: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病人和家属提出“专业化”问题,多渠道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护理安全高要求与护理风险低意识的反差,管理者的困惑与无奈。 目的:明确护理风险所在,掌握风险发生的规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的护理。 概念:护理安全定义: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成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式死亡。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所在医疗过程都是风险与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任何一个不良的护理行为都有可能发生)。 风险管理:是指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发现教育和干预的过程)。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按风险管理流程和实施管理。 1、识别护理风险(分析) 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3、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4、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识别护理风险:①反思历年的问题和差错(经验)②收集外院护理纠纷的事理;③收集病人与家属不满意的信息与建议;④临床巡查、工作流程;⑤与护士沟通、询问的病人和家属;⑥考核护理人员能力,确定护理风险事件易发生部位、环节和过程,明确病人安全上存在的和潜在的危害。 密切关注护理风险“三重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时间段的管理。 护理风险评估---病人确定重点病人范围:五类 A类:危重、疑难、疗效不佳,预计会发生或已经发生严重并发症,医疗缺陷造成不良后果的医疗纠纷的病人。 B类:应用新技术新疗法,存在医疗纠纷陷患、反复沟通告知仍不理解不配合的、费用过高的; C类:涉及司法案件、交通事故,工伤等易产生纠纷隐患的; D类:离退休人员、劳模、外宾、知名人士等; E类:传染病人(SARS、禽流感)。 护理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 1.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2.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 3.专科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

血液净化护理常规

血透病人护理常规 一、透析时严密观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测T、PR、B;二、严格按照医嘱设定透析条件(降水量、透析时间、;三、透析中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四、随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漏血,及时处理;五、了解患者体重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调节除水;六、透析中出现低BP时,取头低脚高位,减慢除水速;七、透析中高BP患者注意并发脑出血可采用低钠透析;八、加强透析中 一、透析时严密观测生命体征,每小时测T、PR、BP遇有特殊情况随时监测,并记录。 二、严格按照医嘱设定透析条件(降水量、透析时间、除水速度),并经第二人查对。 三、透析中用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四、随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漏血,及时处理。 五、了解患者体重变化,随时与医生联系调节除水。病情变化,保证透析充分。 六、透析中出现低BP时,取头低脚高位,减慢除水速度,适当补充0.9%生理盐水。经常低BP者可采用高钠或取梯度高钠透析。 七、透析中高BP患者注意并发脑出血可采用低钠透析或考虑血容量增多的因增加除水。 八、加强透析中生活护理。 九、加强健康教育,积极进行卫生!宣传,了解病人心理,教会病人心理,教会病人自己调整入量,计算体重及保护内瘘的方法。 十、向患者介绍护理内瘘的知识,教会其爱护保养内瘘。

内瘘的护理 1、保护术肢血管避免反复穿刺为内瘘吻合术创造条件。 2、动一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术侧肢体发生肿用、疼痛、应抬高术肢,切忌压迫手术部位。鼓励患者活动术肢,反复握拳,增加血液循环。 3、严密观察术后瘘情况可触摸到血管内搏动、听到血管杂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2~4周后、内瘘成熟可应用。 4、内瘘仅限于透析用。不得用于取血或注射药物,且不能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抢救除外)。 5、不断更换穿刺点,依次顺序更换以保护血管。 6、防止血管瘤的形成,以松紧适度的护腕压迫血管怒张的部位。 7、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敏捷。 8、回血拨针后贴创可贴,上面用消毒纸卷压迫止血,嘱病人15分钟后取下,切忌压迫时间过长而形成瘘血栓。 9、压迫纸卷松紧度以在两侧触摸到血管转动为适宜。 10、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内瘘血栓,应极时到医院做相应处理。 血管通路护理常规 一、临时血管通路护理常规(双腔静脉导管的护理) 1、插管前,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告知患者插管过程中如何配合,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 2、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处按时换药(颈内静脉1次/隔日,股静脉1次/日),并妥善固定。

血液净化中心十大安全目标

血液净化中心十大安全目标 一、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管理 二、严格执行透析液的配制和使用规程 三、确保血液透析机的安全运作 四、规范传染性疾病病人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五、落实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六、降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七、最大限度地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痿的使用寿命 八、提高抗凝剂的用药安全 九、提高血液透析中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十、合理使用和培训血液透析专业护士

目标一、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管理 1、制定和落实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制度 (1)砂滤器反冲 1 次/日。 (2)碳罐反冲 2~3次/周,1 次余氯/总氯。 (3)盐罐冲洗 1 次/15 天,水硬度监测 2~3次/周。 (4)反渗机彻底消毒一次 /1~3 月,须行残留测试。 (5)贮水罐和管路每 15 天消毒 1次,须行残留测试。 2、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1)每月进行透析用水细菌培养v 100cfu/ml。 (2)每季度测定透析用水内毒素v 1EU/ml。 ( 3)每年测定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 目标二、严格执行透析液的配制和使用规程 1 、浓缩透析液和透析粉剂有注册证和合格证。 2、透析液的配制需遵循透析液配制规程。 3、有适宜的过滤装置。 4、容器须每日清洗、控干。 5、定期进行透析液质量监测。 6每月进行透析液细菌培养v 200cfu/ml。 7、每季度测定透析液内毒素v 1EU/ml。 8、使用中的浓缩液应避免污染。 目标三、确保血液透析机器的安全运作 1 、按要求定期进行血透机的检修和保养工作。 2、熟练掌握血透机的性能及操作要领。 3、落实血路管的固定及监护制度,防止管道脱落。 4、每治疗班次需进行血透机外部的清洁与消毒。 5、下一班治疗前进行机器的自检。 6、透析机化学消毒后须进行消毒残留检测。 目标四、规范传染病病人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1、完善HCV HBV梅毒、HIV等传染并实验检查。 2、传染病病人专机专区治疗,使用后彻底消毒机器。 3、贯彻并落实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 4、配制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 5、落实血透机的外部和内部消毒制度。 目标五、落实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1 、严格制定复用透析器的复用流程、复用机的维护指引。 2、设立血液透析器复用手册、复用事件登记本和复用技术员培训及其考核登记 本、温度监测本等。 3、复用使用反渗水。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07-16T17:04:14.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胡梅仙[导读] 血液净化中心工作风险大,容易发生意外,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才能确保护理安全。胡梅仙(宜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宜兴 2142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249-02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关的安全管理措施。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工作风险大,容易发生意外,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才能确保护理安全。【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 1 临床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共有血透机27台,床边连续性血透机一台,血液灌流机一台,固定病人数200余例,每月透析次数达2000余人次,因此每周一到周六均为三班透析,同时周日还有一批早班病人。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总人数18人,没有专职工程师,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10名,其中有2名是2008年毕业的未注册护士。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透析的病人最大为86岁,最长透析史为18年。有各种疾病并发尿毒症的:最多的数原发性肾脏疾病,有糖尿病双目失明的,有红斑狼疮的,有恶性肿瘤转移等并发尿毒症的,有高血压性肾病的,这些病人情况很差,有些病人都需要靠轮椅维持生活。 2 影响血液净化中心不安全的因素 2.1 人员因素我们血透室共有护士18名,有2名主管护师有7年以上专科工作经验,另外4名主管护师专科工作经验在4年左右,其余护士均为近两年由于血透病人的猛增新招进科的。其中有2名未注册护士。我们每周7天中,6天为三班。每周透析次数接近500例次。血液净化中心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是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由于年轻护士较多,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使病人的安全受到威胁。如病人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并发症,甚至休克。针对这一情况,病人的表现不尽相同,有的病人表现为头昏、打哈欠;有的表现为呕吐、腹痛,晕厥等,有经验的护士会及时做出判断,及时处理。因此,血透室的人员结构和配备直接关系到护理的安全性。 2.2 技术因素血透室的护理工作是技术复杂,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要掌握各类血透机的操作,我们血透室没有设专职工程师,因此护士不仅要学会血透机的操作,还要学会机器常见报警及故障的处理。血透护理的操作中内瘘管的穿刺是一项损伤性操作,它将16号的穿刺针直接穿入血管,将血引出体外,但要求血流量充足,每分钟血流量起码达到200ML以上[1]。尽可能要做到一针见血,方能保证内瘘管寿命的持久性,如果病人血管条件不好给穿刺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血肿,影响内瘘管寿命。对于临时性和长期性血管通路的护理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否则极易造成败血症的发生。在整个血透过程中,有首次透析的、长期透析的,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可能出现各种急性并发症,透析护士要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能以熟练地技巧和能力,及时处理问题。同时对于透析过程中为防止体外循环凝血,整个过程需要运用抗凝剂,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抗凝方法,护士在血透过程中加强观察,严防凝血或出血。我们认识到血透过程处处存在潜在的不安全的因素。 2.3服务意识的因素血液透析患者是一组特殊的患者群体,长期的血液透析使患者身心受疾病折磨易产生心理障碍[2]。他们往往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单纯机械的治疗,要更注重于服务,注重于治疗中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往往出现的状况是技术操作熟练的护士由于沟通不到位,或者是不注意服务时语态表情,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由此引发不满情绪。 2.4病人的因素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疾病本身影响,许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如心血管病变、贫血、肾性骨病、神经病变等 [3],在血透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与透析相关的急性并发症如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空气栓塞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并发症充分的认识,及时有效正确处理,才能保证透析安全。 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血透室自身特点建立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血液净化技术操作流程、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资料保管制度、各种机器维修保养制度、水处理系统消毒保养制度、抢救物品检查制度、工作人员体检制度、血透室风险预案、建立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制度等,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考核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奖惩兑现在每月的奖金发放中体现。 3.2建立护士长领导下的二级管理制度分办公组长和责任组长。治疗组设组长一名,组员一名,办公组主要负责病员的接诊、排班、收费、档案资料的管理以及病员上机用的相关耗材和肝素液的准备工作,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准备,保证透析用水的质量和水处理机的正常运转。责任组设组长5名,每组带组员2名;责任组负责本组病员的所有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责任组长负责本组病员总的质量控制、健康宣教。 3.3加强专科理论以及技能的培训对新入科的护士,必须经过3—6个月的专门培训,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带教老师应由工作认真、技术熟练、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透析护士担任。平时组织科内每周一题问、每月一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专科技能考核;不定期外请专家授课,选派优秀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3.4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现代医学模式提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关心、关怀照顾患者成了护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务[4]。当患者带着焦虑、抑郁等复杂情绪进入透析室,首先接触的是护士,这就要求护士热情迎接患者,态度和蔼可亲,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护士在进行穿刺时,应先向患者解释可能带来的不适,尤其是血管难度较大的血管穿刺时,应给予安慰、鼓励,使其配合操作。血透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到床边观察询问患者情况,给予语言的安慰。透析结束,协助患者称体重,交代注意事项,告知下次透析时间,感谢患者的配合。 3.5加强质量控制,抓住关键环节血液透析是一项特殊的治疗项目,其专业性强、风险系数高。护士是血液透析中心的支柱,不仅承担了大量的常规血液净化治疗工作、护理工作、消毒隔离工作、患者宣教工作,同时还要随时参与抢救和急诊工作[3]。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高效完成。重点监测水处理系统、透析机的正常运转、各项参数的正常范围;严格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严抓透析护理记录的质量;加强透析过程的巡视和管理。定期组织科内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4 小结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1]

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及安全防范措施[1]

一、危重患者护理的高风险因素 1.观察病情不细致、预见性不强所造成的风险: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较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如果护士专科知识不足,经验缺乏、粗心大意、责任意识淡薄、对病情没有预见性,没有发现病情变化,如患者猝死、突发上消化道出血、昏迷患者躁动坠床以至处理不及时,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2.社会心理因素:由于疾病发展到不可逆性导致患者死亡,突然丧失亲人可导致极度悲痛的反应,例如拒绝接受、愤怒或抑郁。初期的打击可使亲属感到麻木和意识紊乱,随后情绪可能转化为愤怒,有时甚至会因此迁怒于医护人员,亲属往往对导致患者死亡的每个细节都十分关注,而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进一步加深医护人员和亲属之间的误会,引起医疗和护理的纠纷。 3.护患沟通不良所造成的风险:由于病情危重,清醒患者的恐惧和家属的焦虑很容易对病情过于紧张,对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过分关注,工作稍有不慎,会引致家属的误解和不满,同时,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患者家庭的稳定,患者患病的自然过程或治疗、检查过程的风险都可使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 4.人为的失误 (1)规章制度落实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处理。如常用抢救设备没定时检测,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抢救时仪器、机械突然故障,危重患者转送时,救护车中急救器械、物品及护理人员准备不足。

(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记录必须保证全面、真实、完整、及时、准确,是反映患者病情变化、疾病治疗护理经过及其治疗效果的原始记录,也是断定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是非以及诊疗措施实施情况的凭证。同时为举证倒置提供了重要依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即成为法律上的一种证据。 (3)专业技术、护理操作不熟练。 二、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加强业务学习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执业风险意识及法律意识,坚持不断学习法律教育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观念。做到有预见性,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重点防范,如成立护理风险小组,对与护理相关的各种风险种类进行了分析与评估,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种类,制定各种护理紧急风险预案。 2.制定完善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及纠纷的良好基础,制定各种护理质量关键流程及护理缺陷管理措施,护理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的保证。 (1)护理等级制度必须落实护理等级要求,危重患者 15min-30min巡视1次,对病情进展做到心中有数。 (2)急救室工作制度成立专人管理小组,包括急救物品管理、使用、保养、供应等,使急救室设备及药品完好率达100%,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加强护理操作训练,掌握多科业务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