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中国居民消费现状及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中国经济现在仍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GDP总量仍能保持着8%一10%的增长率。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却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

(一)中国居民消费者现状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3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也有所增长,但是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如果说中国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那么恩格尔定律的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我国居民消费率随着经济的增长下降。但是与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Et本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要低了很多。中国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7%大幅下滑到了2007年的36.3%,2009年更是跌到了34.0%的新低。而美国和日本的居民消费率则分别保持在70%和55%左右的水平上,高于我国几十个百分点。并且,据估算,美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68,而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48,二者有着明显的差距。经比较可见,中国确属低消费国家。

(二)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从中国政府一再地强调要扩大内需,我们也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对于一国经济的重要性。投资、消费与出口虽然一直被并称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中国国民

经济一直较为依赖出口。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的消费互补局势,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动荡的连带冲击。再从国内来看,中国的投资市场一直不够成熟,投机氛围过重,而如果只有投资的增长而消费跟不上的话只会引起投资市场缺乏商品市场的支撑,产生更多的经济泡沫而已。同时,中国也一直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只是将过剩产品都以巨额顺差的方式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了。消费不足、投资过度、产能过剩这些问题,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十几年,这都是中国经济一些隐蔽的诟病。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刺激居民消费的增加就成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中国居民消费者行为的几点特征根据恩格尔的理论,我们可以从生活方式的四个维度,即态度(attitude)、活动(activity)、观点(opinion)、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hic)来描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1)子女的养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很符合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他们习惯于以整个生命为计划范围来分配自己的消费。

可以说,中国居民存储除了应对风险以及未来养老,最主要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女未来的消费考虑了。我们不妨将子女的养育考虑进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将此理论称为父母生命周期理论。

举例来说,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同时要养育孩子到40岁,然后计划到60岁退休,预计在80时去世,这样他的生活年数(NL)为60年,工作年数(WL)为40年,育儿年数(ML)为20年,而每年的工作收人(YL)为300,000人民币,则他的终身收入=YL:I:WL=12,

000,000(人民币)。

根据父母生命周期理论的假定,人们总希望自己一生能够稳定地消费,包括在养育自己子女时也能保证子女能同自己保持一个消费水平(假设一个父母养育一个孩子),那么他在育儿年数(ML)里会消费两倍的平均水平,相当于他的消费周期在原有的生活年数(NL)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育儿年数(ML),因此他的每年的平均消费水平将是:在这个例子里,该人在非育儿时期内将每年工作收入的wL/(NL+ML)=1/2用于消费,而在育儿时期内将每年工作收人的2WL/(NL+ML)=1用于消费。由此可见子女的养育在居民消费中的重要程度,中国居民尤其是如此,因此他们偏好储蓄胜于消费的习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养育子女的压力。

(2)奢侈品消费和外国品牌效应中国人对于奢侈品,尤其是国外奢侈品有着独特的爱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根据亚洲国际豪华旅游博览与胡润百富14日共同发布报告,2020年中国旅游者的购物花费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占全球跨国消费的17%。英国《卫报》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名牌时装购买能力预料将占到世界的44%。甚至世界奢侈品协会不久前刚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属于第四层尊重的需要,人们往往追求奢侈品消费的目的就在于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标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再通俗一点说,奢侈品消费其实就是面子消费,人们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不得不消费奢侈品。再加上中国消费者群中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外国品牌效应,即中国消费者更为偏好其他国家的品牌和商品。最终导致了中国

家庭对于外国奢侈品的病态消费。大量对于国外奢侈品的消费造成了中国家庭宁愿牺牲原本该有的本国消费水平,增加了别国的居民消费,浪费了中国的消费能力,最终也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而已。

(3)高投资挤占消费如今的中国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全民投资的社会,由于中国银行的实际利率常年保持为负值,很多人选择以投资代替储蓄。散户进入资本市场原本是有利于资本的健康流动的,但是中国散户中往往存在着盲目投资的行为。

出现这种情形与中国人民由生俱来的强烈的敛财感有关,对于个人来说这并无大碍,但是如果全民都这样盲目投资,只会导致投资市场要么形成大量泡沫,要么就被不法内幕操作所操控,进而造成中国投资市场的畸形发展,也导致下一轮的投资成本更为高昂,进一步挤占了消费,最终形成了一个高投资挤占消费的恶性循环。

譬如说高房价就是房地产业的过度投机和炒作造成的,结果过高的房价导致众多的买房者在房地产上花费过多的资本,反过来就挤占了这些买房者本该有的消费份额,最终抑制了消费。

三、对中国的政策启示以上所分析的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形成都源自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偏好与倾向,所以我国刺激消费的政策制定应该也要将这些消费行为特征考虑进去。详细地来说,中国政府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努力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资源的改善中国教育资源的改善一在于师资的平均分布,二在于对学校收费的严格管理。中国的教育发展到现在,

师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但是问题就在于中国的优质教师资源往往集中于某一所学校或某一个地区,这给那些想为自己子女找更好学校的父母们带来了很大的搜寻成本。在政策上给与那些中小型学校一定的扶持,至少保证一个市级地区有不会少于三所的优质小学、中学和大学,尽量避免出现垄断性的学校。再加上严格管理各大学校的收费,尤其是一些隐形的收费项目,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父母们在子女教育上花费的成本,从而达到刺激父母消费者们的富余消费的作用。

(--)树立中国民族企业的奢侈品品牌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偏好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能够将中国居民对于国外奢侈品牌的热爱转移到国内民族企业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上来,那将对中国居民消费产生正的刺激,进而对中国经济也能产生正面影响。

中国要想树立自己的奢侈品品牌还需要来自于多方的努力,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既可以给与研发奢侈品的民族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与优惠,也可以多启动一些开发项目来鼓励相关的民族企业进行创新以及品牌的创立。如果能大大地改善奢侈品市场都是外国产品独大的局面,那么中国人将有不小的消费份额回流至中国境内,变回为能够刺激中国经济的有效居民消费。

(三)肃清投资市场要想改善中国高投资挤占消费的情况,政府就应该大力清理整顿投资市场。从抑制私人盲目投资人手,投资市场应该有更为规范的主体来引导民间的资本流向,让散户们能够参与到更为公正、公平、公开的投资市场中来。

同时,对投资市场的黑幕交易和恶意诱导大众投资方向的不法行为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并且要坚决打击一切不法的交易平

台和私募基金。尽量遏制各种形式的非官方的投资建议行为,如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的投资节目等。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肃清中国的投资市场,才能还中国投资者一个干净而又活络的投资环境,进而还中国消费者本该有的消费份额。

(四)改善民生保障除了以上三个针对中国居民消费习惯的改进之处,我国政府在刺激居民消费上还有很多。如通过推行医疗制度改革,提供基础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医疗资源分布,改善医疗保险制度等,政府能够减少居民医疗支出从而刺激消费;通过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政府可以从养老和失业两方面来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使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更加乐观,从而增加居民的富余消费能力;政府还能通过建设住房保障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等,来扭转如今中国人收紧消费也要买房的局面总结: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4、消费者与厂家、商家的互动意识增强 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由生产者、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商业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能直接参与到生产和流通中来,与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5、追求方便的消费过程 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6、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化 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消费者会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对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来说,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计算程序,迅速比较进货价格、运输费用、优惠、折扣、时间效率等综合指标,最终选择有利的进货渠道和途径。

现代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消费者行为研究 (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概述 1.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 狭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Household)。广义的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要紧从狭义的消费者角度讨论消费者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同一消费品或服务的购买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是不同的人。比如,大多数成人个人用品,专门可能是由使用者自己决策和购买的,而大多数儿童用品的使用者、购买者与决策者则专门有可能是分离的。消费决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购买参与者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假如把产品的购买决策、实际购买和使用视为一个统一的过程,那么,出于这一过程任一时期的人,都可称为消费者。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猎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消费者行为是与产品或服务的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研究消费者行为是着眼于与消费者建立和进展长

期的交换关系。为此,不仅需要了解消费者是如何猎取产品与服务的,而且也需要了解消费者是如何消费产品,以及产品在用完之后是如何被处置的。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消费者处置旧产品的方式和感受均会阻碍消费者的下一轮购买,也确实是讲,会对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长期交换关系产生直接的作用。传统上,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产品、服务的猎取上,关于产品的消费与处置方面的研究则相对地被忽视。随着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猎取或者购买只是这一过程的一个时期。因此,研究消费者行为,既应调查、了解消费者在猎取产品、服务之前的评价与选择活动,也应重视在产品猎取后对产品的使用、处置等活动。只有如此,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才会趋于完整。 阻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是: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经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这些因素不仅阻碍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消费者的决策行为,而且它们对外部环境与营销刺激的阻碍起放大或抑制作用。 阻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要紧有: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等。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号08050133班级08金融1班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设计南京审计学院 2008 级金融学院 题目: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生姓名庄梦琦学号08050133 专业金融学班级1班 2010年 6 月8日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08050133 08金融一班庄梦琦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多次采用利率政策调节居民储蓄与消费,但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四个指标,基于1980年至2009年样本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四个变量对于城乡居民储蓄的影响,并提出了四个政策建议: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完善资本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慎重使用利率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税收财政体制。 关键词居民储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元回归

一、引言 居民储蓄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通过储蓄而累积的巨大资本对于卓有成效的投资和消费市场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其他两架马车尤其是消费扮演的角色却无足轻重,而过高的储蓄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我国曾多次采用利率政策以期影响居民的储蓄行为,但这对于数千年传统思维根深蒂固的消费和储蓄观的冲击显然是十分有限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10.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60772亿元,增幅达1237倍之多,而2008年至2009年增长率也达到了20%,这种大额度、高增长的居民储蓄情况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转型。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拉动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更是成了各国政府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我国也投放了4万亿人民币用于救助市场。随着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而来的问题是各个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我国截至2011年4月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近一年的最高值5.3%。控制通货膨胀与拉动经济运行称为市场面临的主要难题。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有效手段在保持合理通货膨胀的同时充分释放居民储蓄的巨大购

2017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与消费行为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2017年中国居民资产配置与消费行为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本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主要包含欧立信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年报,国家相关统计部门以及第三方研究机构等。

目录 第一节家庭资产配置偏好 (6) 一、家庭资产构成 (6) 二、家庭资产配置四大趋势 (7) 1、趋势一:基础资产占比降低,增值资产占比提升 (7) 2、趋势二:实物资产占比下降,金融资产占比提升 (8) 3、趋势三:房地产占比下降 (9) 4、趋势四:居民部门负债率提升,国际比较中仍处低位 (9) 第二节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观念变迁 (11) 一、家庭资产配置四大趋势 (11) 二、观念决定行为:60后到90后消费观念变迁 (13) 1、趋势一:从注重节俭、实用性到追求时尚和品牌 (13) 2、趋势二:80后消费信心最高、超前消费意识最强 (14) 三、消费结构升级 (16) 1、趋势一: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迁移 (16) 2、趋势二:由生产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迁移 (17) 3、趋势三:互联化、移动化成为新的风向标 (18) 4、趋势四: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理念深入 (20) 第三节资产配置优化及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受益行业 (22) 一、医疗保健 (22) 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现状 (22) 2、新人口结构+新健康观念打开医疗需求 (23) (1)哑铃型人口结构下的医疗需求 (23) (2)“无病强身”:全民健康意识待提升保健需求 (25) 二、教育 (26) 1、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现状 (26) 2、家庭结构及人口结构下的教育需求及市场空间 (27) (1)家庭教育观念及新生儿增加带来的教育支出 (27) (2)人口结构倒逼下的成人教育市场空间 (29) (3)“留学潮”下的商机 (30) 三、金融保险 (32) 1、理财需求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32) 2、养老、健康问题打开商业寿险空间 (33) 四、休闲旅游 (36) 1、我国休闲旅游市场现状 (36) 2、休闲旅游消费市场空间 (36) (1)收入水平提升及政策支持刺激旅游消费需求 (36) (2)在线旅游引领新风尚 (37) 五、体育与文化传媒 (38) 1、“全民健身”浪潮下的体育产业 (38) (1)体育产业 (38) (2)政策也给予体育产业大力扶持 (39) (3)体育用品 (40)

中国华为手机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影响消费者购买华为手机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购后行为满意还是不满意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后最主要的感觉,其买后的所有行为都基于这两种不同的感觉.而满意还是不满意一方面取决于 其所购买的商品是否同其预期的欲望(理想产品)相一致,若符合或 接近其预期欲望,消费者就会比较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意;另一 方面则取决于他人对其购买商品的评价,若周围的人对其购买的商 品持肯定意见的多,消费者就会感到比较满意,持否定意见的多,即 使他原来认为比较满意的,也可能转为不满意。 感到满意的消费者在行为方面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向他人进行宣 传和推荐;另一种是不进行宣传.当然,消费者能够对企业的产品进 行积极的宣传是最为理想的,企业要设法促使消费者这样去做。 感到不满意的消费者行为就比较复杂,首先也有采取行动和不采取 行动之分。一般而言,若不满意的程度较低或商品的价值不大,消 费者有可能不采取任何行动;但是如果不满意的程度较高或商品的 价值较大,消费者一般都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不满意的消费者所采取的一种是个人行为,如到商店要求对商品进 行退换,将不满意的情况告诉亲戚朋友,以后再也不购买此种品牌 或此家企业的商品等等。消费者的个人行为虽然对企业有影响,但 是影响的程度相对小一些;消费者另一种可能的做法就是将其不满 意的情况诉诸公众,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新闻媒体披露,甚至 告上法庭。这样的行为就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企业应当尽可 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事实上,即使出现消费者不满意的情况,企业若能妥善处理,也是 能够使消费者转怒为喜的。如妥善处理好退换商品的工作,耐心听 取消费者意见并诚恳道歉,公开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在必要的情 况下,主动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等等。 现代营销观念认为稳定的市场份额比高额的利润更为重要,所以认 真对待消费者买后的态度和行为是企业营销活动中间的重要一环。 满意是购买者对产品期望和该产品任职技校之间的紧密程度的函 数。绩效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越大,消费者的不能满意程度就越大。 此时,消费者的反应方式就会产生作用。 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满意,非常可能会再次购买该产品,甚至会将对 该产品品牌的好感告知他人。另一方面,不满意的顾客会舍弃该产 品甚至退货,也可能寻找能够确认产品高价值的信息。它们会采取 公开行动,一个向公司抱怨、找律师、向其他团体抱怨,或采取个 人行动,包括停止购买该产品或告诫朋友。 购后行为要求营销人员承担起营销沟通的任务,提供消费者能够强

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2005年,一支特立独行的牙膏以超凡的胆识和魄力、势如破竹的姿态,在中国牙膏市场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这支牙膏的名字就叫云南白药牙膏,2006年底,其市场销售额累计已飙升至3个亿,成功开拓了功能性牙膏高端市场的新大陆,确立了中国功能性牙膏的品牌地位,2012年销售额超12亿元。一举成为医药产品进军日化领域的成功典范。 目前我国牙膏市场规模约在180亿元左右,云南白药牙膏在牙膏市场占有率约为10%,占有率排名第五。云南白药牙膏在高端市场中市占率第一,预计未来两年内仍将保持略高于行业的增速。云南白药2012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亿元,元,同比增长%。一季度增长超过30%,主要依靠牙膏拉动。 云南白药品牌享誉中外,是中国止血愈伤、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类产品的百年品牌。云南白药牙膏是以牙膏为载体,借鉴国际先进口腔护理、保健技术研制而成的口腔护理保健产品。它选用高档软性洁牙磨料和高级润湿剂,膏体细腻,清新爽口,有效祛除口腔异味。在日常刷牙中即可使牙龈、牙周、牙齿和口腔其它组织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令口腔更健康,牙齿更牢固,是新一代口腔护理、保健产品。 除了产品配方不可复制外,云南白药牙膏几乎不具任何优势,而作为后进入市场的新品,却要以20多块的价格去与“洋牙膏”竞争试从消费者行为学角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分析:

从马斯洛需求模型分析,消费者想治疗牙病是生理需要,白药牙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云南白药的药物品牌,恰到好处的将治疗牙病这一隐形动机通过意识引导变为显性动机。消费者收入的变化会引起消费者需求重心的改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会将需求重心向健康、舒适、方便侧重,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云南白药牙膏集团正是立足于这一点推出新一代口腔护理、保健牙膏,以牙龈、牙周、牙齿和口腔其它组织得到专业的护理、保健为特色。白药牙膏以高质量、高价格走牙膏高端路线,满足人们对于产品高质量要求的心理。 购买牙膏是一种低风险、不断重复的消费行为,具有参与度低的决策特点,因此品牌信念就变得很重要。云南白药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品牌知觉,通过品牌延伸形成了泛化的刺激。在购买决策模型中,消费者要经过对品牌的识别过程,这时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心和态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其购买动机。想到云南白药牙膏就会联想到云南白药的良好品质和悠久历史,取得消费者的充分信任。云南白药作为名族品牌,与高端的国外品牌相比,在消费者的情感选择中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也要警惕当下中国消费者行为中崇外的趋势。原有白药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了白药牙膏的附加值,基于云南白药的价格,牙膏的高价也为消费者所理解接受。 上市初期,即在电视广告上对“药店及商场有售”之类的信息进行提示,充分利用了消费者的商场知觉,通过购买环境的不同,对消费者产生决策影响。

消费者行为分析报告范文

消费者行为分析报 告

小米手机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者分析 从各手机品牌使用者所在城市来看,智能手机者有将近70%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这可能是由于人口情况,经济状况,消费水平所决定。其的投放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及其周边地区,其它地方基本看不到此手机产品。小米手机的生产基地在富士康,虽然它不是全国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但其使用者依然呈现出了区域特点,有将近1/3的使用者都在北京地区,而在广州和深圳等南方城市则比较少。 “发烧友”的特点是依赖网络,常在论坛活IT网页活动,属于意见领袖。“智能手机爱好者”“名族品牌支持者”“价格导向型消费者”“品牌导向型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6岁到45岁的人群里,常见的是高中大学在校生,城市白领等,特点是接触网络较多,生活中容易接触到各种交通工具,休闲时间的活动地点集中在闹市区,商业区,及各种大小型商场。“冲动型消费者”“感情型消费者”“不定型消费者”遍布在广大的手机消费者中,容易受营销广告,意见领袖的影响,是潜在消费者,任何能接触到广告很产品的消费者都属于这一部分。

二..现有消费者 1、消费群体构成:截止到当前为止小米手机排队预订人数 已经超过30 万,预订截止。 经过我们经过网络等多种方法对小米手机消费群体进行 调查分析得到: 当前小米手机消费群体已经突破30万,这只是当前预订批次,预计今后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还会继续攀 升。 小米手机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0到35岁,其中学生大约占总体的六成其次是白领工作者。可是随着小 米手机的正式批量式生产,相信在今后小米手机的消费 群体将不断扩大。据我们调查分析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 大多数集中在18到35岁、男性、追逐功能、爱好科 技、而且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她们大多数为白领工作 者或者学生,教育程度以大学学历为主,主要分布在一 二线城市。 2、消费行为 (因为小米手机当前处于预售阶段,因此我们只对进行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 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篇一: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一消费人群的确定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 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 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 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 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 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 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 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 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 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

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 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 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 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 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 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 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 (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 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 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 (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 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 注重产品消费能否体现自身品味及身份,其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 消费档次,例如住宅对其而言更多的则是享受生活的场所。此类 人群多为各类企业的高层领导,归国华侨、外籍人士等。 (3)标签型——注重身份认同 标签型高端人群典型的消费心理特征则是更注重身份和财富 地位的体现,其大多为私营业主,多数人是凭着自身的能力白手 起家的;同时这类人群还包含那些本身就是从富豪家庭出生的年 轻一代。因而这类人群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分散,中年、中青年人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精品文档)

课题名称: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及消费者行为特征 一、概述 所谓奢侈品是指昂贵的、高品质的能带给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非生活必需品。根据不同的标准,奢侈品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尺寸大小,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大件奢侈品和小件奢侈品;按照实体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有形奢侈品和无形奢侈品;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私人奢侈品的公共奢侈品。按照价格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中级奢侈品以及顶级奢侈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当奢侈品在西欧、日本市场上遭遇了普遍的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每年的奢侈品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并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世界顶级品牌纷纷在中国选址开店,从来没有见过的奢侈品让国人睁大了眼晴,同时睁大眼睛的还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奢侈品生产商们,他们确认中国可以拯救他们,正如法国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预言,中国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奢侈品市场,中国企业有哪些机会? 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殊性 “等我有了钱……”几乎每个人都在心里装着一个或几个奢侈梦。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需要“奢侈”一下,需要用某种标志性的东西彰显自己的财富与成功。欧洲人、日本人、由国香港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奢侈是人的一种梦想,梦想产生需求。与欧洲成熟的奢侈品市场比较,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有其特殊性。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

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调查报告.doc

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调查报告 实践活动参加人:魏俐洁小组 实践主题: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时间:2016.8.10.----2016.8.15 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过分宠爱, 所给零花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这些消贯开支合理吗?希望通过调查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贯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我采用调查分析法,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手中,回收有效问卷30 份,采用人工统计法,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分析,得出结论。 —. 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 1.合理的消费观念 据据调查表明,约65%的中学生每月花费比较合理,只有小部分中学生的花销较大。同时,注重质量的占60%,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50%的中学生有为自己做过“财务计划”。 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 调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衣食这种基本需求,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 上网查询资料,体闲娱乐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学习资料是中学生消费中继食品,上网消费以后,居于第三的消费内容,这说明

中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 3.消费方式的现代化 调调查结果表明,约11%的中学生使用过银行卡,表明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4.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 调调查显示,95%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这种经济来源稳定 可靠数目可观。85%的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过家庭的经济情况, 他们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现时,这说明中学生再也不是过去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而逐渐成为能为父母家庭分担责任的主人翁。二.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调调查显示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是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和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 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 于他的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 影响他们的个人的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己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严重 调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十分严重。这种不好的

我国居民储蓄行为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我国居民储蓄行为 完成时间:年 6 月7 日答辩时间:年 6 月9 日专业:经济管理 班级:07经济管理2班 姓名:苗晓伟 学号: 指导教师:杜美丽 - I -

摘要 居民储蓄存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高储蓄率支持了高水平的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而资本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当一个国家有大量储蓄时,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和潜在产出水平都将快速增长。然而如果居民储蓄存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我国目前的居民存款出现了“超储蓄”现象。 本文从绝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入手,描述了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现状,总结出我国居民储蓄的“超储蓄”现象,分析了“超储蓄”的消极效应,并进一步对“超储蓄”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居民“超储蓄”产生的原因有居民收入增加,为储蓄猛增奠定基础;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结构严重失衡;消费倾向持续下降,消费总需求受到抑制;金融资产结构严重失衡,居民投资需求受到抑制;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手持现金减少。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居民“超储蓄”的建议与对策,应从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超储蓄”现象。 关键词:居民储蓄行为超储蓄 - II -

目录 摘要 (1) 1 前言 (1) 1.1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 2 储蓄基本理论概念 (1) 2.1 储蓄的含义 (1) 2.2 储蓄理论 (2) 3 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现状分析 (2) 3.1 我国居民储蓄现状 (2) 3.2 “超储蓄”的消极效应 (3) 4 我国居民“超储蓄”的原因分析 (4) 4.1 居民收入增加,为储蓄猛增尊定基础 (4) 4.2 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居民手持现金减少 (4) 5 坚决我国居民“超储蓄”行为的对策 (5) 5.1 稳定居民收入预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信心 (5) 5.2 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6) 5.3 建立、健全并完善社会保障关系 (6)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 III -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学号:112010303000328 姓名:魏云凤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 魏云凤 (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112010303000328)摘要:中国消费者行为动机研究,在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对目标消 费者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是营销活动的基础。本文是通过消费函数来对消 费者行为进行研究的。通过构建分析理论模型依据预防性储蓄理论结合 生命周期假说进行分析,运用中国城镇居民1991 年~1998 年间名义 货币收入与名义消费支出月度数据,从而得出结论进而提出了政策性建 议。 关键词: 消费函数;误差修正模型 1.问题的提出 进入90 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态势。消费占GDP 的比重,由80 年代的52 %降低到现在的46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包括降低银行存款利率,鼓励个人信贷消费、提高中低层居民收入等一系列举措,然而居民消费并没有摆脱低迷状态,1998 年全国消费品零售增长618 % ,比1990~1997 的年均增长低1415 个百分点。 与居民低消费率相对应,居民储蓄持续增长成为我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居民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和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包括实物性储蓄和金融性储蓄。在我国的居民储蓄中,金融性储蓄约占75 % ,是居民储蓄的主要部分。金融性储蓄又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外币储蓄和手持现金等,其中银行存款约占60%~70 %。1990 年我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余额为703412 亿元,到1999 年末为59622 亿元,十年间增长8148 倍,年均增长2318 % ,呈超常增长的特征;同期我国GDP 年均增长9175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是其2144 倍。值得注意的是,自1996 年5 月以来,中央银行连续

中国女性消费者行为特点

中国女性消费者行为特点 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女性不仅是个人消费品的购买者,也是大多数儿童用品、老年人用品、男性用品的决策者。目前,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业机会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使女性的经济独立性和在家庭经济决策中的话语权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网上调查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到,超过60%的女性在家庭中负责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在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时,女性作为主要决策者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难看出,女性的家庭、事业观较男性更多地偏重于家庭。因此,女性往往更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氛围。这就要求女性不仅要关心柴米油盐这些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关心冰箱、彩电,甚至家用汽车、家庭住宅等这些家庭耐用品。由此可知,女性日益成为购买家庭耐用消费品的主要决策者是必然的结果。 关键词:消费文化消费心理特征不同年代女性的消费特点购买动机消费影响力 一、女性消费者的消费文化 (一)非理性消费占主导 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也就是受打折、朋友、销售人员、情绪、广告等影响而进行的“非必需”的感性消费。这种感性消费并非事前计划好的 ,所购买的商品也非生活所必需的。对于这种“非必需”的感性消费 ,不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在男性眼里,它被视为一种透着虚荣的不成熟,而在女性眼里,它却尽显天性可爱;在商家眼里,那意味着无限的商机,而在营销专家眼里,它却那么琢磨不透。 女性的非理性消费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1、受到打折、广告等市场氛围的影响。与女性对促销活动敏感一样,她们对各类广告也比男性敏感。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均高于男性。从媒体接触习惯上来说,女性更容易接受更生动和感性化的媒体,如电视和杂志。而男性常会被一些理性的文字所吸引。女性更习惯于晚上呆在家中,那么电视便会成为她们最易于也是最乐于接受的信息媒介,电视广告自然较平时受到更多女性的瞩目。 2、易受到人为气氛的影响,喜欢跟风。 3、情绪化消费明显。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女性消费者买或不买。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您的位置:百味书屋范文大全> 工作报告>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正文 《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2016-10-17 10:55:48 来源网站:百味书屋 篇一: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一消费人群的确定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二高端人群的分类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注重产品消费能否体现自身品味及身份,其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消费档次,例如住宅对其而言更多的则是享受生活的场所。此类人群多为各类企业的高层领导,归国华侨、外籍人士等。(3)标签型——注重身份认同标签型高端人群典型的消费心理特征则是更注重身份和财富地位的体现,其大多为私营业主,多数人是凭着自身的能力白手起家的;同时这类人群还包含那些本身就是从富豪家庭出生的年轻一代。因而这类人群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分散,中年、中青年人群都有分布。(4)理财型——注重投资理财型高端人群对奢侈消费相对比较冷却,其更多会将富余资金用来做投资,其多选择股票、基金、国债、期货及房产等的投资,而言主要是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此类人群多为成功的企业家,也包含一些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的投资客,他们中多数都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三高端消费人群特征分析中国高端人群中,20~39岁的年轻人达82.4%,女性比例约为56.5%,拥有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约为1.84万元?? 个人年收入20万元以上职业分布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主四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炫耀消费:高端人群喜欢在既定的范围内,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侈高端物品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相互攀比炫耀,以显示自身财富与身份地位。享受消费:高端人群大多对生活的舒适度和档次都要求高,特别是软环境,其大多有海外旅游居住经历,或者认同海外生活方式及标准,希望通过高端消费来获取相当的贵族式生活体验。五高端消费人群购买行为分析汽车在高端人群中的渗透率(拥有率)为78.9%,平均保有量为1.1辆。调查显示,在过去半年购买过首饰的消费者占高端人群的

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浅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国商02级2班第10研究小组 明晓丽40202025 刘兴华40202080 杜海波40202072 陈文犀40202083 吴旭晖40202033 指导老师:庞皓鲁万波 时间2004年9月---12月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经济理论: 三、关于研究方法: 四、模型的数据: 五模型的具体形式和检验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2、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逐步回归法)(二)异方差性检验 (三)自相关性检验与修正 1、自相关的检验 2、自相关性的修正(迭代法) 3、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分析 4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分析 六、模型的经济解释 七、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储蓄余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 [摘要]本文旨在对影响我国储蓄余额的多个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中选出影响较大的一个或者是几个因素,建立储蓄模型,以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于储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我们选择了可能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几个因素,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以及经济意义建立了相应的模型,随后,我们收集了从1985到2003年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估计和检验,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最后,对这个结论从宏观的经济意义上进行了自己的一些解释,并针对如今在储蓄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我们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迅速提高。这使居民的储蓄行为对于经济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探讨中国居民储蓄的规律,找出主要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储蓄的变化趋势做相应研究,成为确定本论文研究题目的宗旨之一。 居民储蓄是现代社会总储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存款。广义的居民储蓄是指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的剩余部分,是城乡居民持有的各种金融资产之和 与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我国关于居民储蓄行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将在较大程度上借助西方主要的储蓄理论,并且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必要的修正。根据“鲁滨逊.克鲁索经济”假定投资等于储蓄,消费和储蓄决策是完全一样的,给定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一旦选定了消费,那么储蓄也就决定了,所以我们可利用各种消费收入理论来间接分析对储蓄的影响: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因此,扩大消费须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城市居民每隔两年一次的加工资。但如何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却始终没有切实的措施,这是我国总消费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杜森贝相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

中国消费者有何新变化

中国消费者有何新变化? 品牌经理要想紧跟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观念并非易事。不过,还是可以在一片市场喧嚣之中辨别出某些趋势。 事实证明,中国消费者是一个难以捉摸的目标群体。在中国,每年有1千万新的消费者进入消费市场,而原有的数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经发生迅速变化。 从2005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跟踪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我们每年都要对生活在各种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城镇、分属于不同的收入水平、年龄和地区群体的大约5,000名消费者进行采访。为了进行对比,我们还同时在香港、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英国和美国开展了类似的网上调查。 本文在我们以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例如,通过今年的研究,我们了解到,中国消费者对未经检验的产品的担忧与日俱增,而且更有可能在最后时刻才会做出购买决定。来自家人和朋友的产品推荐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电视上打广告仍然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先决条件之一,但其冲击力正日益减弱。同时,印刷品广告正日渐式微,而赞助活动和互联网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在中国市场营销环境日益嘈杂的喧嚣之中,保持与消费者的联系仍然是一项困难重重而令人沮丧的任务(参见附文“在中国的市场营销人员担心什么?”)。 品牌的重要性 根据我们的最新调查,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他们经常购买的某种品牌产品支付平均2.5%的溢价。与此相比,在发达市场,消费者愿意为熟悉的品牌支付的溢价可以达到20%或更高。我们的研究表明,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正在使中国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提高,而对他们喜欢的品牌的

忠诚度则在降低。在今年的调查中,有3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基于店内促销优惠和最低成交价来做出自己的最终购买决定的;与此相比,在2007年的调查中,如此表示的受访者只有27%(图1)。 但是在中国,品牌的开发仍然至关重要。我们研究的大多数购物者(2008年的比例为63%)依然会带着他们心仪的某几种或首选的某一种品牌产品的候选名单走进商店,并且他们在购买时也不会偏离自己的爱好。尽管这一比例与2007年的73%相比有所下降,但对于任何一种正努力在中国市场获得立足之地的消费产品来说,进入消费者的这种候选名单都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麻烦在于,中国的购物者正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购买自己不熟悉的产品。例如,在今年的调查中,只有一八%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总是愿意尝试新的包装食品;而与此相比,在两年前的调查中,如此表示的受访者比例为29%。与我们研究的大部分其他国家的消费者相比,中国的消费者也更不喜欢冒险。2008年,当被问及相同问题时,英国和美国的受访者中有超过40%的人表示,他们愿意尝试新的包装食品;而在台湾地区,这一比例为35%。 对于其他许多产品类别,我们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类似。当中国消费者试用新产品时,他们选择在一种熟悉的品牌下推出的新产品的可能性要比选择一种完全不熟悉的品牌的新产品的可能性大一倍。例如,对于面部润肤用品,选择熟悉品牌的新产品和陌生品牌的新产品的比例分别为一八%和9%。 中国消费者的这种谨小慎微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国,许多廉价商品的质量很差,在购买时做出错误选择的后果可能相当严重,购买食品时尤其如此。与此相比,在发达国家,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更完善,市场竞争也更激烈,因此,真正具有危险性的产品就少见。但是,一旦中国消费者认可了某一种品牌,他们可能就会认定它能提供较好的质量,并愿意为其支付溢价。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背景研究 第1节:中国消费革命(1)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中国的消费在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133.6元分别增长到2002年的7702.8元和2475.6元,增长了21.5倍和17.5倍。同时,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也从1978年的311.16元和116.06元增长到了2002年的6029.88元和1834.31元,分别增长18.4倍和14.8倍。 中国消费革命的基础是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飞跃,为了以事实描述中国消费革命,本章先从宏观角度以数据具体体现人均收入和购买力的巨大增长,再从微观角度以数据反映中国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基本消费(如住房)的快速成长,并以可折射出消费升级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消费类别(如汽车、旅游、保险)的跳跃增长变化加以论证。 一中国人均GDP地图 图表1-1 中国东中西部人均GDP和相对比例的变化单位:元/人,当年价格人均 GDP1980199020002002东部59822401133414363中部391133859827047西部308115646875536中部/东部(%)65605349西部/东部(%)53524139 资料来源: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999,2001,2003)。说明:将人均GDP水平分为4个层次,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2002年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以及港澳台的人均GDP超过人民币20000元,居第一层;沿海地区人均GDP在10000~20000元之间,居第二层;最为普遍的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另外加上海南省,人均GDP从5000~10000元不等;而甘肃和贵州最低,人均GDP在5000元以下。二购买力的飞跃1.家庭年收入持续成倍增长从图表1-2可以看出,1990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其后,人均年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一直保持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态势。1中国消费革命同时,也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特别是1990年之后,这个趋势更加明显。从增长速度来看,2002年以后这个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图表1-2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表及人均年收入飞跃路线图单位:元年份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年份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133.6343.419951577.74283.01980191.3477.620002253.46280.01985397.6739.120012 366.46859.61990686.31510.220022475.67702.8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2.社会零售总额稳步成倍增长

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中国高端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一消费人群的确定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 (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 享受型高端人群更多的是享受生活的场所和氛围,同时也很注重产品消费能否体现自身品味及身份,其更注重生活的品质和消费档次,例如住宅对其而言更多的则是享受生活的场所。此类人群多为各类企业的高层领导,归国华侨、外籍人士等。 (3)标签型——注重身份认同 标签型高端人群典型的消费心理特征则是更注重身份和财富地位的体现,其大多为私营业主,多数人是凭着自身的能力白手起家的;同时这类人群还包含那些本身就是从富豪家庭出生的年轻一代。因而这类人群在年龄分布上比较分散,中年、中青年人群都有分布。 (4)理财型——注重投资 理财型高端人群对奢侈消费相对比较冷却,其更多会将富余资金用来做投资,其多选择股票、基金、国债、期货及房产等的投资,而言主要是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此类人群多为成功的企业家,也包含一些港澳台地区及外籍的投资客,他们中多数都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 三高端消费人群特征分析 中国高端人群中,20~39岁的年轻人达82.4%,女性比例约为56.5%,拥有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约为1.84万元…… 个人年收入20万元以上 职业分布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