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

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无限扩张,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主流板块,在中国发展的相对比较充分。

从资源角度看,传统的生态旅游主要包括森林旅游、河流湖泊旅游、海洋旅游、山岳旅游、沙漠旅游、冰雪旅游、草原旅游等。但随着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态旅游也逐渐在横向上拉伸、在纵向上深入,呈现出泛生态旅游的明显特色,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甚至其他产业的整合发展越来越多,而且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发展出诸多专项市场。在这其中,以下几点非常值得我们规划设计从业者关注,以更好地为人们设计更好的旅游生活。

1、山水观光和基础休闲向山水深度体验延伸

山水观光和基本的休闲活动是生态旅游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但如今的游客越来越注重内心感受,“养眼”的同时还要“养心”。因此,华汉旅主张,在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资源文脉、审美学、心理学角度的挖掘和利用,通过大尺度解读、小尺度设计,将山山水水变为游客心理体验、修身养性的实景场域,只要文化提炼到位、情境设置生动、游憩方式设计巧妙、商业模式精准,一定能取得突破。我院在福建龙岩九溪庐生态旅游区创意性地提出了“逍遥游?新隐逸”的主题,给海西经济区、长三角、泛珠三角的人们设计了一个山水养心堂。

2、生态旅游越来越多地与林业、农业、渔业、生态度假等结合形成产业集群

生态旅游因为其巨大的包容性和资源的多样性,很容易与相关产业形成聚集,并与上下游企业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延伸。华汉旅在云南昌宁县“天堂茶海”的规划中,将林业、茶产业与旅游业充分整合,形成了生态产业集群,确立了县域综合发展的“昌宁模式”——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

3、第一产业的旅游化,形成了“生态农庄热”

关于“旅游”和“产业”,如今关注的重点已经从旅游产业化变成“产业旅游化”,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贸旅游等已经成为旅游关键词和市场选择的主流。在这其中,综合了体验化的农业劳作模式、乡村的原生态宁静环境、情趣化的游憩方式、包含生活味儿的街区、清洁舒适的居住方式等元素的生态农庄,正在成为被投资商和游客追捧的焦点。我院设计的北京怀柔香草庄园、河北霸州田园牧歌生态园、四川木里香格里拉核心区藏家乐等项目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我们在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原生态保护、产业结构、游憩方式设计、业态设计、运营机制等,用创意的力量,为人类设计一个美好的第二家园。

作者:代改珍文章来源:华汉旅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调查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 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乡(五龙、竹基、龙庆、高良),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38.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 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高速化)穿越 **境内,省道以(且)马(关)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宗)弥(勒)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 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 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 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 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 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 版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湖南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 一、XX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XX年,湖南省旅游行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精神,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狠抓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XX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万人次,同比增长34.86%,旅游创汇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2%,接待国内旅游者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9.75%。旅游总收入58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8%。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关联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我省和谐社会构建和富民强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显著特点: 一、旅游支柱产业定位正式确立。XX 年,我省旅游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旅游支柱产业定位正式确立。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非常关心湖南旅游业,三度来湖南指导工作,并派出专家来湖南调研,为湖南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省委书记张春贤非常重视旅游工作。今年9月8日,省委张春贤书记主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的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前景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广泛的重视。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概念顺势而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迟,但基础雄厚,发展快,我们应加大投入和策划,让生态旅游在我国普及起来。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中国旅游业现状 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业化却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面临下降的威胁。虽然这些年旅游业价格一再下跌,广大百姓也可以享受的起旅游花费,但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现在人旅游的目的更多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所以回归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享受原野风光和自然地域文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然而同时,许多旅游区已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有些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污染十分严重,过度的人工开发,过度的谋取暴利,环境已经不堪重负,旅游业的能否进一步发展成了问号。所以只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让旅游和保护均有收益时,旅游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9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处。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至1997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处,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有14个。中国共有512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利用上市进行品牌宣传,旅游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同时,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主营业务不鲜明、整体效益滑坡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全 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十几 年来,国内旅游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目前旅游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 上市公司作为这样一个蓬勃发展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水平、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 制约因素等,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产业、旅游经 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文献却不多见。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漏,促进旅 游上市公司及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依托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全面总结 和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7600多亿元,比上一 年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居全球第四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90 多亿美元,居全球第六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亿人次,旅游收入为5200多亿元,比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要本)1020文档

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6-2020) (征求意见简要本) 二零零六年十月

规划概要 一、规划技术说明 (1)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目标导向:基于湖南旅游资源实力与市场潜力,本规划锁定将湖南“从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化”的目标,面向存在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并进行各项统筹安排。 问题导向: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拟重点解决湖南旅游业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即:与产业地位建设相匹配的支持体系建设问题、与新交通格局和区域形势变化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问题、旅游产品转型、旅游产业升级与提质增效益问题、进一步拓展入境游市场优化三大旅游市场格局的问题。 强调可操作性:本规划在专题研究的基础提出理论上的最优方案,并将这些措施转化为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工作抓手,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2)规划对关键问题解决所使用的理论依据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集群理论。根据湖南省内外区域合作与竞争特征和建设旅游产业大省的目标,考虑到湖南旅游生产力布局零散的特征,提出集群式发展战略,并据此进行全方位规划。 旅游产业经济学理论。根据旅游产业的内在运行规律,立足于本土经济,统一协调与安排湖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时序。 旅游市场营销学理论。根据客流规律和目的地选择规律规划配套与营销湖南省的旅游产品及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根据湖南省的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可接受极限以及经济基础条件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保证项目实施和产品建设的可持续性。 (3)规划措施制定的技术分析框架 本规划提出的措施所依赖的分析路径是:现状分析与建设产业大省的差距问题诊断理论上的解决措施省级旅游管理部门可操作的措施(即工作抓手),具体可以用下图表示: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m;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 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 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 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湖南旅游业现状分析

湖南旅游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竞争优势分析 1、产品优势 湖南旅游产品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世界级旅游品牌已经形成。目前湖南省张家界(包括索溪峪)已成为世界自然景观一绝闻名于世。在国内,张家界作为自然景观第一品牌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2)拥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景区景点。除了张家界之外,湖南还拥有包括南岳、岳阳楼、韶山在内的一批国内较有影响的景区景点。南岳近5年来游客和旅游收入年递增率为全国同类风景区前茅; (3)初步建立起了功能齐备、品类齐全的旅游产品。目前建成的十五个景区大多已开发多时,整体上构成了湖南旅游景点布局合理、品种多样和容客能力较强的格局。 2、区位优势 湖南旅游的区位优势现表为: (1)“湖南位于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快,旅游消费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内,客源充足”; (2)湖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区,“属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既便于接待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旅游和休头闲渡假,又是内地游客赴沿海开发地区和境外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发展过境旅游”;

(3)湖南北倚长江,京广线穿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游客集散快捷; (4)湖南处于桂林、井冈山、黄山、黄果树、三陕等旅游热点的中心区,有利于加强横向联合,建立网络系统。 3、资源优势 湖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是全国仅有的几个省份之一。目前侧重开发的名山资源、森林资源、溶洞资源、气候景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存量还很大,有较强的可持性开发潜力。 二、竞争对手分析 我国旅游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表明,旅游业已从自然增长阶段向竞争增长阶段过渡。如果说国外对手尚未全面入境参与竞争,那么湖南旅游业的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目前大部分省市都已认识到,旅游业是中国最大希望的朝阳产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谁能在这里率先脱颖而出,能够争取到大量的游客,谁就能获得一种超额的利润。基于这个认识,全国已有“22个省市将旅游业作为‘九五’重点产业,其中云南、海南、黑龙江等6省视其为支柱型产业;广东、北京、四川、天津等9省市作为先导型产业;上海、福建等7省市作为重点产业。在已经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六个省市,旅游业的收入已占当地国民生产总值的5-13%”,“地方政策将旅游业纳入重点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格局已在全国形成”。凡此种种迹象表明,湖南要实现旅游大省强省的目标,将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

分析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

标题:分析湖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举例论证怎么利用湖南自身的特征发展旅游业 班级:电信1108班 学号:11401600229 姓名:张小飞 2012年12月4日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内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张,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大丰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纷纷意识到通过整合开发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竞争实力的必要性。 湖南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富集、资源禀赋高。张家界、南岳衡山等自然景观丰富独特,岳麓书院、炎帝陵、岳阳楼等人文景观十分厚重,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湖南是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我们应当怎样去利用呢? 湖南旅游业概况 湖南旅游业概况湖南旅游业概况湖南旅游业概况从我省的旅游资源看来,我们的红色的旅游景点是很有典型性的,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并且加上周边的优美风景,具有很大优势。从地理位置上面来看,我省处在全国中部,交通比较快捷便利,虽然我省不是经济十分发达的城市,但是最近几年我省经济的飞速增长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收益。湖南的旅游景点的借贷能力很大,也有很有优势的旅游团队。 竞争能力 从上面所说的来看,湖南省具有很好的红色旅游景点,有地理位

置上面的优势,并且有张家界、凤凰、岳麓山、韶山等一些很有名气的旅游景点,相对全国其他省份我们在旅游业竞争力上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湖南在旅游业的宣传和服务工作方面还是做的很不够,规范性、专业性明显不够。而且湖南是内陆省份在旅游业发展上面没有沿海城市的优势。 湖南省旅游介绍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全省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28万人。湖南山川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湖南省旅游资源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水秀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把湖南的山山水水点缀得绚丽多姿,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集奇、幽、野、险、秀于一身,堪称国之瑰宝;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世外仙境桃花源和猛洞河、良山、壶瓶山风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炎帝陵、舜帝陵、龙山里耶秦简牍、岳阳楼、马王堆西汉古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凤凰古城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闪烁着源远流长的楚湘文化的灿烂光辉。这里人杰地灵,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为中国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对坏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地认同,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本人通过旅游实践及相应的专业学习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态势而言,其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就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贵州旅游业发展计划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3)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论文题目: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 摘要: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 游”将在全球兴起,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 题的“生态旅游”将在全球兴起,那么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呢?本文从生态旅 游的提出和内涵着手,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浅析了香格里拉生态旅 游景区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发展面临问题发展建议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景区 正文: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生态旅游阐发是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们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为明确的“生态旅游”这一提法,却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通过整理分析,本文从理论界的研究发展来概括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 旅游与环境这个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问题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是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此次大会是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有118位学者出席研讨。会议就生态旅游的定义、内涵;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旅游中开展环境教育;中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持续利用的总体战略;生态旅游线路的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还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生态旅游研究的起点。研讨会后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章在各个刊物上频频发表,使“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迅速在国内被普遍地接受。此后,在近十年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发展(3)

摘要:生态旅游,十年前对人们来说还是生僻的字眼,而今已遍地开花,红火得很了。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既花钱享受自然。而生态旅游则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与关爱,双方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即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以下笔者将从什麽是生态旅游谈起,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并从法律角度探讨其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是一个环保教育的“大课堂”。旅游者通过观赏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五种形态,群落结构,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洁净的泉水,从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成语循环,认识森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和改良区域环境等多种功能。森林里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消息,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教材。而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经济的良性循环。然而,森林生态旅游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对旅游业,林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很大。相反,如果发展事务,也会带来环境的灾难。因此,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讲传统旅游的发展经验生搬硬套。因为森林生态旅游从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样:森林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主,并非追求最大利润;森林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还有附近的居民,当前的经济,未来居民,未来经济;环保是森林生态旅游的核心,只能有选择的满足游客需要;传统旅游不同程度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森林生态旅游则以改良生态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结合。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仅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区及教育为一体,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对管理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二)、我国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建设,则是一项新兴产业。森林公园的涧流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我国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兹1982年我国在湖南诞生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几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只1997年底,我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湘政发[2015]28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05 【实施日期】2015.06.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湘政发〔2015〕28号HNPR-2015-00027)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步伐,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精神,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树立科学旅游观 (一)创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树立“全域旅游”观,突出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树立“两型旅游”观,突出以人为本,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推进“两型旅游”发展,让旅游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 (二)加快转型升级。以旅游强省建设为目标,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场营销创新升级、旅游监管规范升级、队伍建设提质升级、改革创新探索升级、政策保障强化升级,全力打造湖南旅游经济升级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全省旅游业保持15%的平均增长速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接待游客总人天数达到7.5亿,过夜人次数达到3亿,入境旅游者达到400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10亿美元,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全省GDP的15%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6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二、增强旅游发展动力 (三)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旅游行业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支持、引导旅游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切实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作用。积极推进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加快推进张家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长沙及衡阳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湘潭(韶山)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开展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省级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试点,建立一批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支持其在区域合作、资源配置、金融创新、生态补偿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参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四)全面开放旅游市场。打破行业、地区、部门壁垒,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探索开展旅游资源产权交易试点,整合涉旅国有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旅游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跨国公司、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