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风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1-24  风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1-24  风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机组现场调试作业指导书

1 作业任务

风电机组调试。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由龙源(北京)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检修业务部起草,由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核、批准后执行生效,在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各风电公司调试现场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范围的异步、双馈及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的指导,各单位应参照本指导书要求,结合本公司内机组型号,分别编制对应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

3引用标准和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书,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书。

GB/T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T19960.2——2005,《风力发电机组通用试验方法)》

GB/T18451.2——2003 ,IEC 61400-12:1998《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

GB/T19070——2003《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

GB /19073——2003《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

GB/T19568——2004《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和安装规范》

GB/T20319——2006《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DL/796——2001JB/T19071.2——2003《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试验方法》

DL/ T5191——2004《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规程验收规程》

JB/T10425.2——2004《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10426.2——2004《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

JB/T10427——2004《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4 缩写和符号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不同机型具体调试内容的差异,本指导书所涉及的缩写和符号指示不同。请根据调试的具体机型编制适用本机型的缩写和符号。

5调试前的准备

调试前须确认安装工作已通过验收,无遗留缺陷;基础接地报告检测数据合格;风电机组已具有紧急情况下应该使用的安全带,灭火器,急救装置等。

5.1技术文件准备

(1)调试方案

(2)调试手册

(3)调试记录

(4)调试报告

(5)静止调试验收表

(6)并网调试验收表

(7)S CADA系统调试验收表

(8)车间调试记录

(9)远程控制监控系统连接图

(10)风电机组内部带(或厂家提供对应机型)的电气、液压及机械图纸

(11)各零部件说明书及接线图

(12)电网要求的保护设定

5.2人员组织准备

人员数量需满足调试工作面的要求;参与调试人员保证已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和技术培训。参与调试人员安排已与甲方进行了沟通。

5.3工具准备

5.3.1工器具准备

(1)通用型工器具准备

见附录A。

(2)专用工器具准备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不同机型具体调试内容的差异,在调试时所用到的专用工器具也各不相同。请根据调试的具体机型编制适用本机型的专用工器具附表。

5.3.2调试备件准备

调试备件应提前检查,准备应充足。

6作业项目与内容

6.1项目流程

调试条件确认→调试前的准备→静止调试→并网调试→填写调试记录

6.2调试内容

6.2.1 静止调试

风电机组静止调试期间需要保证叶轮转子处于锁定状态,有关调试人员应监督叶轮机械锁定装置和液压系统压力。静止调试的最佳工作风速范围是10m/s 以内。

若无特殊说明,以下静止状态下的调试工作均需要在维护状态下进行!

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各主要控制部分:变桨、偏航、液压、齿轮箱、变流器进行静止试验,完成对风电机组整体性能的检验,考核整机安全和保护性能,及时消除发现的问题,以保障被测机组达到安全稳定运行的标准。

风电机组在静止测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控制电缆、传感器和光纤的连接

(2)轮毂内的电缆的连接

(3)(部分)就地控制屏的安装和调试

(4)(部分)控制器配置和调试

(5)保护定值的设定和调整

(6)配电回路接线、核相和绝缘测试

(7)(部分)系统调试和故障处理

通讯测试

安全链测试

传感器测试

变桨系统调试

液压系统调试

偏航系统调试

齿轮油循环系统调试

冷却系统调试

变流器调试

(8)填写调试记录

6.2.2并网调试

静止调试完毕,风电机组可以进入并网调试阶段。

(1)依照电气图纸分别对各动力回路核相后依次送电(2)控制器配置和调试

(3)参数的设定

(4)各系统测试和故障处理

通讯测试

安全链测试

传感器测试

变桨系统测试

液压系统测试

偏航系统测试

齿轮油循环系统测试

冷却系统测试

变流器配置和测试(5)同步和运行测试

(6)填写调试记录

(7)签署调试完成验收证书7 调试设置

7.1参数设置

7.2 其它元器件状态设置

8 附录

A 通用型工器具准备(参考)

9.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写人:张海涛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校审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工程建设部、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校审人:张书军严军吴涌迟岩桂波

风电机组调试大纲

作业指导书 Operation Guidance Book 文件名称:《风电机组现场调试作业指导书(试行)》 文件编号:GP/WI-003-010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生效日期:2009年8月1日 受控编号: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国电风电设备调试所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职责 (1) 4.调试工作原则 (2) 5.调试准备工作 (3) 5.1 接线检查 (3) 5.2 上电顺序 (4) 5.3 其他要求 (5) 6.静态调试 (5) 6.1 通讯测试 (6) 6.1.1通讯状态指示 (7) 6.1.2通讯故障的处理 (8) 6.2 风机静止条件下安全链各环节的动作测试 (13) 6.2.1 安全链端子状态检查 (13) 6.2.2 塔底柜复位按钮测试 (15) 6.2.3 塔底柜急停测试 (15) 6.2.4 机舱柜急停测试 (16) 6.2.5 PLC急停测试 (16) 6.3 液压站静态测试 (16) 6.3.1 液压泵的启动 (16)

6.3.2 系统压力的检测 (17) 6.3.3 转子刹车压力的检测 (17) 6.3.4 转子刹车的检测 (18) 6.3.5 偏航压力的测试 (18) 6.3.6 转子自动刹车测试 (19) 6.3.7液压油加热器测试 (19) 6.4 齿轮箱系统的静态检测 (20) 6.4.1 温度检测 (21) 6.4.2 油泵的调试 (21) 6.5 偏航系统单独测试 (23) 6.5.1 偏航旋转方向测试 (24) 6.5.2 偏航编码器及扭缆开关调试 (25) 6.5.3 偏航液压系统刹车测试 (26) 6.5.4 偏航扭缆开关和自动解缆测试 (26) 6.5.5 自动对风测试 (28) 6.6 变桨系统单独测试 (31) 6.6.1 变桨调试准备 (32) 6.6.2 轮毂内紧急顺桨和手动变桨 (32) 6.6.3 叶片编码器读数校零 (33) 6.6.4 机舱手动变桨测试 (34) 6.6.5 自动变桨测试 (35) 6.7 发电机系统的静态检测 (38)

XX风电场设备检修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XX 设备检修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X X公司发布

目录 1.1质量管理组织与检修质量责任制 (1) 1.2检修工作前的质量控制 (1) 1.3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 1.4现场检修工作结束后的质量控制 (2) 1.5检修质量的考核 (2)

1.1质量管理组织与检修质量责任制 1.1.1树立"检修工作、质量第一"的思想,确立公司检修质量方针,指导公司检修工作。 1.1.2建立专门的检修质量检验制度,对检修活动组织进行质量检验。 1.1.3对每项检修工作,确立切实可行的检修质量目标,组织有关人员对检修工作进行质量检验,对检修质量负责并拥有否决权。 1.1.4建立检修各级人员检修质量责任制,明确检修质量和自己的责任、权限、利益及相互关系,做到每一个检修质量过失都能明确责任者。 1.2检修工作前的质量控制 1.2.1根据检修项目,制定质量计划,熟悉设备和图纸,审查、修改并确定本次检修工作中需执行的检修质量程序文件、检修工艺。以上文件一经审定后,施工中不得随意修改。 1.2.2针对检修过程中与检修质量有关的关键工序,设置控制检修质量的见证点(W点)和停止待检点(H点),并明确W、H点的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施工进度。 1.2.3对重要、特殊的检修项目应制定专门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明确专人对施工负责。 1.2.4根据备品配件、材料采购标准,加强对备品配件、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和标识控制。包括: 1.2.4.1对规范、图纸的要求; 1.2.4.2订货厂家选择要求; 1.2.4.3质量保证要求; 1.2.4.4验收方法; 1.2.4.5入库的保存和发放等。 由厂家提供的备品、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对备品配件、材料的标识应满足跟踪追溯的要求。 1.2.5加强对检修人员的培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检修人员是培训的重点;要求每个检修人员掌握检修工艺、检修步骤和质量标准。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附件5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线路大机精调在工程单位将线路基本整正到位的基础上,利用CPⅢ精确测量资料再对线路进行三遍大机精细调整,采用二捣一稳一配方式作业模式。 二、大机作业前准备工作 1.前期调查。 ⑴组织对沿线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安排介入小组进行清理,对影响施工的有关管线、标志进行调查,并提请有关部门或单位先行处理。 ⑵全面调查大机作业地段轨道结构:轨距挡板、弹条、螺旋道钉、平垫圈的缺少、松动、失效情况,轨下垫板的缺少、失效、串动、歪斜情况,并在大机精调前补充、整正到位。 ⑶标记到位,对线路里程每5m标注,曲线五大桩点、竖曲线起终点及要素、“四电”轨枕等需重点注意及加强捣地段进行标注。大机作业过程中,每500米核对里程。 ⑷提前调查道床缺砟情况,各介入精调组分工负责,对缺砟严重、大拨量、大起道量地段要提前汇报,由指挥组联系施工单位、预卸石砟,石

砟卸到位后方能组织大机作业。 2.精确确定线路里程。根据CPⅢ标桩,利用轨道检查仪测设线路里程,并每5m在钢轨左股外侧使用细毛笔油漆标注(宽度不大于2mm,长度覆盖轨腰),曲线地段在钢轨下股标注。轨道检查仪每500米必须与CPⅢ标桩里程核对,曲线地段适当缩短里程核对距离。 3.大机精度调试。选择在没有坡度直线上调试,同一台车调整产生起道量时起道表显示0+5mm,左右两股产生起道量误差不大于3mm。 4.现场标注。①测量数据标注:将拨道方向及起拨道量每50米用油漆标注于枕木中间,以备复核。②曲线要素点及正矢标注:将曲线要素点及曲线正矢、超高、竖曲线桩点及要素标注于钢轨上,方便大机作业后线路状态检查。 三、大机作业流程 1.确认作业地段石砟是否饱满,严禁缺砟地段进行捣固作业。 2.第一台大机严格按照测量资料,采用单机单捣模式作业。 3.第二台大机按10mm基本起道量,采用单机单捣近似法模式作业。 4.大机捣固作业时夹持压力保持在90-110bar 范围内,下插深度控制在10-15mm(枕下-镐掌上沿线)之间。捣固频率步进式捣固车控制在16次/min,连续式捣固车控制在18次/min,夹持时间统一定为“3”位,砟肩夯拍与捣固同步运用夯拍器夯拍;稳定作业要采用慢速重

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x x x x x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金风科技1500kW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 指导书 版本:A1 编制: 校对: 审核: 标准化: 批准: 日期: xxxx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适用于xx项目xx台金风77/82/15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的静态调试。 (1、Verteco变流系统2、Freqcon变桨系统3、Hydac水冷系统4、硬件安全链系统) 1调试步骤 请按照下面表1中所列出的各项先后顺序进行静态调试。 表1 静态调试步骤 相变上电后检测入口电压是否符合690V并在有条件的现场检测相序。 进行加水以及上电之前必须检查Verteco变流器03号柜体内的水管是否紧固。如出现用手都能够旋动的情况,必须用活动扳手加以紧固。 注意:紧固时的力度适当,以看不到主水管上的螺纹或者能够看到一个螺纹为准,力度不能过大,否则有可能破坏水管,对变流系统的运行造成潜在隐患。 2设置空开状态以及各设备硬件整定值 检查1F10的小箭头是否指向4。如果不是的话,需要顺时针拨动直到其对准4为止,见图1。

图1 Verteco变流器1F10的整定图示 各柜体整定内容见表2-表6。 序号整定元器件整定结果 1 1Q1的Micrologic单元Ir=0.95,tr=2s,Isd=1.5 2 2Q1、2Q2的Micrologic单元Ir=0.9,tr=2s,Isd=1.5 3 1F10 小箭头指向4 4 1Q1的机械锁定钥匙机械锁定钥匙把位于水平位置 5 3S4 3S4开关打到“service”状态 6 1U1控制单元的SLOTE 确认3-Red,4-Green,1-地 序号整定元器件整定结果` 1 4S7 整定值为35度 2 4S8 整定值为5度 3 6Q3 整定值为3A 4 13CX2 地址为10,DP端子拨到“OFF”位置 5 14BK1 地址为11,DP端子拨到“OFF”位置 序号整定元器件整定结果 1 102Q 2 整定值为20A 2 105Q2 整定值为1.1A 3 107S9 整定值为5度 4 108Q2 整定值为3A 5 119BC3 地址为20,DP端子拨到“OFF”位置 序号整定元器件整定结果 1 BK3150 地址为8,DP端子拨到“OFF”位置 2 151Q4 整定值5A 3 151Q6 整定值5A 4 151Q8 整定值5A 5 151Q10 整定值5A 6 151Q12 整定值6A 7 125S3 整定值为25度 8 152S5 整定值为5度 表6 变桨柜的整定内容

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河南段) SWZQ-8标段 综合接地 施工作业指导书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石武SWZQ-8标段综合接地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2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 1.3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有关设计文件。 1.3 国家有关标准及法规。 二、实施范围 DK914+043~DK970+115段综合接地工程,其中包括轨道、桥梁、路基、隧道等专业的综合接地。 三、施工时机 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 四、综合接地实施方案 (一)、综合接地总体原则 1.石武客专综合接地必须按照通号[2009]-9301号通用图以及铁集成[2006]220号《关于印发<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等铁道部综合接地系统有关要求执行。 2.在混凝土灌注前,桥梁各部的接地连接和接地极处理以及贯通线敷设和连接等综合接地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均应有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确认、旁站监理及留证,并在检验批上得到反映。 3.综合接地系统主要由贯通地线、接地体、横向连接线、分支引接线、接地端子组成。

4.综合接地系统采用沿铁路全线上、下行敷设两根贯通地线方式,贯通地线采用铜截面为70mm2的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导电高分子铜缆。贯通地线敷设于电缆槽中时,必须采取砂防护措施。 5.贯通地线在电气上全程贯通,确保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路基地段敷设的贯通地线作为路基地段的接地体。桥梁地段接地体本着“所涉及的接地极、接地钢筋和连接钢筋等应充分利用桥梁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的原则进行设置,把贯通地线与桥梁内部非预应力结构钢筋进行连接,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另设单独的接地极。 6.为防止对预应力钢筋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7.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以及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二)、主要材料选取及说明 1. 贯通地线: 1.1 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有关规定。 1.2 应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安全性。其设计截面积70mm2对应的电阻值应满足《电缆的导体》(GB/T3956)的有关规定。 1.3 电缆外护层必须具有较好的防腐、防水、防氧化、防污染及防酸、碱、盐等电化学腐蚀等性能。 1.4 应有一定的柔软性,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直径的25倍。 1.5 应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及抗冲击能力。 2. 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

风电机组整体启动调试大纲

麻风电场一期工程风电机组整体启动调试大纲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零年八月 麻风电场一期 风机整套启动调试大纲会签单

目录 1调试试运组单位及组织机构 2整套启动调试的目的 3编制依据 4整套启动调试围、机构设置、要求及职责分工5整套启动调试的原则安排 6启动调试试运应具备的条件 7单台机组启动调试试运项目 8工程整套启动调试试运

1调试试运单位及组织机构 根据银星能源股份[2010]号《关于麻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整体调试安排的通知》 1.1调试试运单位 1.2组织机构 组长: 组员: 2 整套启动调试的目的 启动调试是对设备、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全面考核和检验,是衔接基建和生产的一个重要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经过整套设备的调试实验,才能使整套机组形成生产能力。机组调整试运阶段也是对设计,设备和安装质量的动态检验,启动调试的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机组的移交水平和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本期调试为48台机组、3条35kV线路及一座110kV升压站。启动调试的目的在于对麻风电场一期工程进行全面动态调试考核,以检验机组是否能满足电厂安全稳定发电的要求,是否达到设计和设备的技术保证数据的要求。 3编制依据 3.1《中华人民国合同法》 3.2《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3.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3.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3.5《电力生产安全规定》3.6《电业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3.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8《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3.9制造厂图纸、安装和使用说明书、质保书和出厂证明书 3.10设计文件、图纸、说明书、调试有关文件和会议纪要等上述标准、规程、规均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在调试过程中,如遇到国家、部、局的有关标准和技术规与供货合同或会议纪要中规定的标准不一致时,由业主主持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原则上按照供货合同、会议纪要规定中的较高标准执行。 4整套启动调试围、机构设置、要求及职责分工 4.1麻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调试工作围将按照《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不免除制造厂、施工单位等其他单位应该承担的调试责任。 4.2机组整套联合启动的时间围,是指由风力发电机组、35kV箱式变、35kV架空线路、110kV升压站第一次联合启动开始,直至机组完成240小时带负荷试运为止。 4.3整套启动调试的职责分工按照《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2004年版)》麻风电场建设工程试运指挥部的决定和有关合同协议执行。其原则是: 4.3.1整套启动试运工作由麻风电场建设工程试运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其主要职责是全面组织、领导和协调机组启动调试试运工作;对调试试运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全面负责;审批重要的启动调试方案和措施;协调解决调试试运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建设工程试运指挥部下设整套调试试运组,组长由主体调试单位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机组整套调试试运应具备的条件,提出整套调试试运计划和顺序安排,负责组织实施启动调试方案和措施,全面负责整套启动调试试运的现场指挥和具体协调工作。 4.3.2建设单位全面协助调试试运指挥部做好整套启动调试试运中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试运各阶段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日常工作;协调解决参建各单位合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外部联系。为工程整套启动调试试运提供工程建设总结。

变桨电池更换指导书

响水风电场风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变桨蓄电池更换作业指导书 ——————————————————————————————————————————————响水长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电力运行部

变桨蓄电池更换作业指导书 编制: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变桨蓄电池更换作业指导书

11吊物箱1个 12对讲机1对 13吊带1T2根 14撬杠1根 材料准备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1蓄电池9组BATT-DER-0154 2埃登特双面胶两卷 3小扎带若干 4蓄电池连接线若干 3、检修工艺、工序 序号作业流程 工作前准备工作 按照检修项目确认备品、材料和工具已准备充分。 检修人员熟悉设备检修工艺及相关技术要求,明确现场设备、人身安全防范措施; 精神面貌良好。 办理检修工单,借用相应风机钥匙。 组装蓄电池组(此工作可放在站内完成) 将蓄电池底部贴上专用双面胶,如下图所示: 将贴好双面胶的电池放入蓄电池固定座的金属固定栅格内,均匀用力将其分别压紧,

如下图: 将电池组上方固定栅格卡好,并将橡胶垫块镶嵌好,稍用力压紧如下图: 安装蓄电池固定座上部固定支架,紧固力矩16Nm,注意带孔的一侧与电池正负端子同侧,方便固定蓄电池连接线。

使用机舱起吊装置将9组准备好的蓄电池组分多次转移至机舱。 注意:起吊前确认吊绳牢固,起吊时人员勿站立于吊物下方。 多组蓄电池同时起吊时应避免蓄电池固定座接触电池的正负极造成短路。 拆卸旧电池 进入轮毂内,断开六方柜内所有开关及三面电池柜的连接插头。 依次将三面电池柜中各组蓄电池的连接线断开,松掉电池组四个角的固定螺丝,并妥善存放,以免遗漏在轮毂内。 随后分别将拆下后的各组蓄电池转移至机舱内,再用同样的吊装方式转移至塔基。 安装新电池 依次将新蓄电池组转移至轮毂中,分别将各组蓄电池电池连接线插紧并用小扎带固定,如下图: 注意:确认各连接线插头紧固,无松动、接触不良等情况。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标三分部桥涵工程桥梁四电接口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 (1)《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 2)《电缆上下桥预埋槽道设计通用图》 (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2005]160号) (4)《接口检查记录表(暂行)的通知》 (5)《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6)关于印发《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铁集成[2006]220号) 3(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各部门人员认真查看复核施工设计图及工程相关的规范、规程、标准,编制好技术交底及作业指导书。 作好前期的测量工作,所有使用仪器必须经检校合格后方能使用。测量成果必须准确,并经过复测检查,报审,确保万无一失。 2.2人员组织 - 1 -

首先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严格技术交底,使其充分掌握具体施工工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组织以项目总工为主的技术培训会,使操作工人对承台结构型式等熟悉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使工人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乱,保证现场施工在受控、有序进行。 其次严格作业值班制度,保证现场每一作业时间段内都有主要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投入足够的施工一线人员,保证工人轮班作业,不搞疲劳战术。 2.3材料组织 根据现场施工组织情况,在施工前将所需材料提前运送至现场,所有进场材料均应经过试验室检验,并满足招投标文件对原材料各项指标的要求。 4. 技术要求 (1)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桩中选择一根通长主筋作为接? 地,桩基中的接地钢筋与承台中的环形接地钢筋用,形钢筋焊接牢固;在墩身中设置两根直径为16mm的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接地钢筋焊接牢固,一端与墩帽处得接地端子相连,墩身的接地钢筋可以选用墩身的主筋。 2明挖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 - 2 - ,)在基底底面设一层钢筋网做为水平接地极,水平接地极满布基底底面;钢筋网格间距按照1m×1m设置,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都用, 形钢筋焊接,外围钢筋闭合焊接,其他节点绑扎;水平接地极钢筋网格的外缘距明挖基础混凝土底面不大于70mm。

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

1 范围 1.0.1 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风电机组塔架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涉及地基基础的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荷载、结构设计、地基处理、检验与监测等内容。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陆上风电场风电机组塔架的地基基础设计。工程竣工验收和已建工程的改(扩建)、安全定检,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 风电场风电机组塔架的地基基础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对于湿陷性土、多年冻土、膨胀土和处于侵蚀环境、受温度影响的地基等,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4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 50153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6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87 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J 14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FD 002—2007 风电场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T 5082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JB/T10300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JGJ 2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 JGJ 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10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TJ 275 海港工程混凝土防腐蚀技术规范

风电场检修规程完整

G L Z D GLZD-2014-003 检修规程 2014-09- 发布 2014-09- 实施

前言 为统一华能风电场设备检修的质量工艺,规检修质量的检验标准,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特编写本规程。制定本规程的依据是标准化系列法规、标准和与本规程相关的上级部门的技术标准,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及缺乏相关资料支持,在编写过程中本规程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本版本为试行版,机组运行一年后,再版时给与修订完善。 本规程由华能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提出。 本规程从发布之日起,华能风电有限责任公司风电场及有关部门均应遵照执行。 本规程适用于华能风电场设备检修工作,所有运维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相关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本规程。

目录 前言 (2) 1 适用围 (4)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3) 3.1 总体要求 (3) 3.2 对工器具和备品配件的要求 (3) 3.3 对检修维护人员的要求 (3) 3.4 对检修过程的要求 (4) 3.4.1 检修前准备 (4) 3.4.2 检修过程控制 (4) 3.5.2 检修维护总结与评价 (5) 3.5.3 检修文件整理 (5) 4 电控部分检修维护规程 (5) 4.1 主变压器检修维护规程 (5) 4.1.1 主变概述 (5) 4.1.2 技术参数 (6) 4.1.3 检修项目及周期 (7) 4.1.4 检修程序 (8) 4.1.5 器身各部件检修项目 (9) 4.2 箱式变电站及站用变压器检修维护规程 (10) 4.2.1 概述 (10) 4.2.2 主要技术参数 (11) 4.2.3 检修项目与周期 (12) 4.2.4 异常运行与故障处理 (13) 4.2.5 试验项目及周期 (14) 4.3 电力电缆检修维护规程 (15) 4.3.1 概述 (15) 4.3.2 检修项目及周期 (15)

地铁轨道、四电作业指导书

地铁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五篇地铁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3) 四十八、短轨枕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3) 四十九、整体道床道岔施工作业指导书 (13) 五十、碎石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17) 五十一、焊轨及无缝线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19) 五十二、线路标志安装作业指导书 (29) 第六篇地铁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31) 五十三、钢管预埋作业指导书 (31) 五十四、分线盒安装作业指导书 (37) 五十五、桥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39) 五十六、地槽安装作业指导书 (43) 五十七、爬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46) 五十八、托板托架安装作业指导书 (48) 五十九、漏缆卡具安装作业指导书 (51) 六十、漏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53) 六十一、漏缆接续作业指导书 (55) 六十二、光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57) 六十三、射频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62) 六十四、光电缆引入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64) 六十五、通信管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67) 六十六、人井/孔施工作业指导书 (69)

六十七、管道管线部分作业指导书 (72) 六十八、出线面板成端安装作业指导书 (74) 六十九、传输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76) 七十、公务电话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79) 七十一、区间电话插销盒作业指导书 (82) 七十二、专用电话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84) 七十三、道岔电话安装作业指导书 (87) 七十四、无线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89) 七十五、无线天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91) 七十六、铁塔及天馈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93) 七十七、广播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96) 七十八、广播终端安装作业指导书 (98) 七十九、停车场扬声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100) 八十、时钟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02) 八十一、室内时钟安装作业指导书 (104) 八十二、停车场时钟安装作业指导书 (106) 八十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08) 八十四、视频监视终端安装作业指导书 (111) 八十五、集中监控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14) 八十六、电源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17) 八十七、办公自动化系统室内安装配线作业指导书 (120) 八十八、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及成端作业指导书 (122)

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基础设计解析

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及基础设计 摘要: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技术最成熟、开发条件最具规模和商业化发展前景最好的发电方式之一。塔筒和基础构成风力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将风力发电机支撑在60—100m的高空,从而使其获得充足、稳定的风力来发电。塔筒是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承载结构,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塔筒多为细长的圆锥状结构。一个优良的塔筒设计,可以保证整机的动力稳定性,故塔筒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其空气动力学上得要求,还要在结构、工艺、成本、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基础设计与基础所处的地质条件密不可分,良好的地质条件可以为基础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从风机塔筒基础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风机塔筒基础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确定安全合理的基础方案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基础;设计 1、我国风机基础设计的发展历程 我国风机基础设计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03年以前小机组基础的自主设计阶段,2003— 2007年MW机组基础设计的引进和消化阶段,2007年以后MW机组基础的自主设计阶段, 在2003年以前,由于当时的鼓励政策力度不大,风电发展缓慢,2002年末累计装机容量仅为46.8万kw,当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6.8万kw,项目规模小、单机容量小,国外风机厂商涉足也较少,风机基础主要由国内业主或厂商委托勘测设计单位完成,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类的地基规范。 从2003年开始,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形成的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我国开始实施风电特许权项目,尤其是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生效以后,国外风机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且有单机容量600kw、750kw很快发展到850kw、1.0MW、1.2MW、1.5MW 和2.0MW,国外厂商对风机基础设计也非常重视,鉴于国内在MW风机基础设计方面的经验又不够丰富,不少情况下基础设计都是按照厂商提供的标准图、国内设计院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标准

国电电力山西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后,综合检验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可利用率和噪声水平,并形成稳定生产能力,制定本验收标准。 一、编制依据: 1、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T20319-2006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3、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T5191-2004 4、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 8、电器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10、风力发电厂运行规程DL/T666 1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DL/T5007 12、联合动力风电机组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和安装手册

13、风电机组订货合同中的有关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1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及其基础设计图纸与有关标准 二、验收组织机构 风电机组工程调试完成后,建设单位组建验收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4名、组员若干名,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安装、调试、生产厂家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三、验收程序 1 现场调试 (1)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工程完成后,设备通电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场清扫整理完毕; (b)机组安装检查结束并经确认(内容见附表1); (c)机组电气系统的接地装置连接可靠,接地电阻经检测符合机组的设计要求(小于4欧姆); (d) 测定发电机定子绕组、转子绕组的对地绝缘电阻,符合机组的设计要求; (e) 发电机引出线相序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 (f) 照明、通讯、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2) 机组启动前应进行控制功能和安全保护功能的检查和试验,确认各项控制功能好安全保护动作准确、可靠。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

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云桂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施工合同段:YGTJ-8标编号: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 YGTJ-8标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Ⅷ标段一分 部 路基、桥梁、隧道四电接口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4月8日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1)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依据: (5) 三、施工方案: (5) 3.1路基预留接口施工方案 (5) 3.1.1综合接地施工工序流程 (5) 3.1.2埋设位置及技术要求 (5) 3.1.3施工要点: (6) 3.1.4路基与桥梁贯通地线连接 (8) 3.1.5路基地段接地体、接地端子设置 (9) 3.1.6贯通地线的连接 (9) 3.1.7接续保护: (10) 3.1.8注意事项: (11) 3.1.9接地电阻测试 (12) 3.2路基工程电力、通信、信号、电气化等过轨管预埋 (13) 3.2.1工序流程 (13) 3.2.2过轨管型号及预埋位置 (14)

3.3桥梁预留接口施工 (15) 3.3.1综合接地系统工序流程: (15) 3.4梁及墩预留电缆上、下桥锯齿型槽口及槽道 (17) 3.4.1技术要求 (17) 3.4.2施工要点 (17) 3.5隧道预留接口施工 (18) 3.5.1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工序流程: (18) 3.5.2接地极施工 (18) 3.5.3二衬接地钢筋施工 (19) 3.6接地端子的埋设 (20) 3.6.1纵向接地钢筋、电缆槽处接地端子施工 (20) 3.6.2隧道拱顶接地端子施工 (20) 3.6.3隧道综合洞室接地端子施工 (20) 3.7隧道贯通地线施工 (20) 3.8隧道接地钢筋的焊接 (21) 3.9隧道综合接地电阻检测 (21) 3.10隧道过轨管埋设施工 (22) 3.10.1技术要求 (22) 3.10.2施工要点 (22) 一、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YGTJ-8标段一分部承建施工起止里程为D2K687+400~D2K698+350,全长10.95km。分部所辖主体工程主要包含:隧道3座,分别为上村隧道、小团山隧道、老笑三号隧道,合计8285延长米。其中上村隧道全长6645延长米,为我单位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云桂铁路(云南段)Ⅱ级风险隧道;桥梁7座,分别为巴江双线大桥、洗洒海1号双线大桥、洗洒海2号双线大桥、秧田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附件9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是为规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编制,主要包含了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调试工作的项目、步骤和记录,为保证调试工作的标准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2 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全资或控股建设的风力发电机组的现场调试工作,各项目公司应参照本指导书要求,结合风力发电机组型号,分别编制对应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 现场具体机型的调试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但不限于本作业指导书中涉及到的技术容。 3引用标准和文件 《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GB/T 1845.1.1-2001 《风力发电机组通用试验方法》GB/T 19960.2-2005 《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试验》GB/T 18451.2-2003,IEC61400-12:1998 《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试验方法》GB/T 19070-2003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GB/T 19073-2003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GB/T 20319-2006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93

《风力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试验方法》JB/T 19071.2-2003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 796-2001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 10425.2-2004 《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JB/T 10426.2-2004 《风力发电机组一般液压系统》JB/T 10427-2004 《风力机术语》JB/T 7878-1995 4 术语和定义 本作业指导书中的术语及定义均参照《风力机术语》使用。 根据风力发电机组不同机型具体调试容的差异,本指导书所涉及的特定术语的指示或有不同,宜根据调试的具体机型编制适用的术语和定义。 5 调试前的准备 调试前须确认风力发电机组、配电变压器等相关设备安装工作已通过验收,无遗留缺陷;检查基础接地报告检测数据合格;风力发电机组已具有紧急情况下能够使用的安全设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滑轨等)、灭火器、急救装置等。 5.1技术文件准备 (1)调试方案。 (2)调试技术手册:各零部件说明书及接线图,必要的电气、液压、机械图纸、机组通讯连接拓扑图等。 (3)对应机组的参数列表。 (4)出厂调试记录。

电气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 (2)

防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维修、验收作业指导书 一维修流程 1 范围 本指导书规定了防爆电机维修工艺,适用于本厂的防爆电机维修。 2 电机预检 外观检查:电机风罩、风叶、接线室等,对其完整情况或缺陷作好详细记录; 初检用兆欧表摇测绝缘,检测其性能,初步判断其损害程度(检修或大修)。 必要时,进行空载试验,以确认电机三相电流平衡度、振动、轴承温度等。 3 电机解体 拆去风罩和风叶。再逐项拆除其它零部件(轴承端盖、前、后端盖等),对拆除的零部件应铲清污垢妥善保管; 装好拆卸轴承的专用工具,均匀的加热,把轴承拉出,确认并记录型号; 套上抽转子的专用工具,将转子从定子膛内抽出,并放置在专用的拖架上;检查定子或转子绕组损坏情况,记录详细数据(电机铭牌、绕组、铁心数据)。 测量并记录定子铁芯内径、转子铁芯外径、与轴承相配端盖内孔、与轴承相配轴颈等尺寸,如有缺陷应及时提出,确定处理方案; 4 定子 通过直接加热或通电加热法拆除旧绕组,测量线径和记录接法。 根据旧线圈的形状、尺寸和绝缘结构绕制新线圈。 进行软绕组的嵌线。

根据记录数据进行接线。 接线完成后,进行耐压试验,三相电流平衡试验。 耐压试验: 新电机标准试验值为:1 000 V+2倍额定电压,最低为1 500 V。 对完全重绕的绕组,采用全值试验电压。对部分重绕绕组的试验电压值为新电机试验电压值的75%,试验前,对旧的绕组应仔细地清洗并烘干。 对新进电机验收时试验电压应为规定的80%(如认为必要应进一步烘干后进行)。 试验时应从不超过试验电压全值的一半开始,然后均匀地或以每步不超过全值50%逐步增至全值,电压从半值增至全值的时间应不少于10s。全值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规定,并维持1 min。具体试验值如下: 耐压试验合格的定子三相接头分别和变压器的三相接头连接,接通电源后,手拿一支一端有旋转铁圈的铁条,放入通电的定子内,如果铁条前端的铁圈能均匀的转动,表明新嵌入的线圈三相电流平衡,否则要重新检查定子内新嵌入线圈的正确性。 试验完成合格后焊接接线线头、绑扎、定子内线圈整形 把定子送进烘干室进行预热去潮湿后对定子线圈进行浸漆

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关于规范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的要求 根据《西成铁路管理制度标准化》相关要求,现对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要求如下: 一、施工作业指导书主要编制依据: 国家和铁道部颁布的规范、验收标准和施工指南; 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合同及相关协议; 国家级工法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关于积极倡导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指导意见》 二、施工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条件。对特殊地质等条件有不合适情况时,应予说明。 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机械设备及施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项目应达到的技术指标、相应的技术标准。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阶段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顺序和先后顺序。(可绘制施工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施工要求:分解说明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劳动组织:说明建设项目的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和作业指标。 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总类、型号、数量、和使用计划,相关技术要求。 设备机具配置:说明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及指标、 安全及环保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按照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施工项目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卡控措施;按照文明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和作业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控制要点,指定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要求。对设计既有线、公路、航道、高空作业等安全重点工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重要的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必须都编制作业指导书。 根据我项目特点,现将需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的项目汇总如下:桥梁: 基坑开挖、砌体工程、钻孔桩、桩基钢筋笼、水下灌注砼、承台、大体积承台、墩身、空心墩身、翻模、施工脚手架、托架施工、0#块施工、挂篮施工(安、运行、拆)、线型控制、合拢、综合接地、桥面系、钢筋施工、模板施工、砼施工、预应力施工(孔道、张拉、注浆)、支座施工。 路基: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设计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海上风电场建设概况、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设计。 关键词电力系统;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机组基础;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verview of offshore wind farm construction, the composition ofthe offshore wind turbine, offshore wind turbines based on the form-based design ofoffshore wind turbines.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ystem;Offshore wind farm; Offshore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design

1前言 1.1全球海上风电场建设概况 截止到2012年2月7日,全球海上风电场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38,000MW,比上年增加了21%。 1.2 中国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7GW,首次居世界首位,亚洲的另外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也首次跻身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世界前五位。 1.3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 (1)塔头(风轮与机舱) (2)塔架 (3)基础(水下结构与地基) ?与场址条件密切相关的特定设计;?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20%-30%; ?对整机安全至关重要。支撑结构

2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2.1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形式 目前经常被讨论的基础形式主要涵盖参考海洋平台的固定式基础,和处于概念阶段的漂浮式基础,具体包括: ?单桩基础; ?重力式基础; ?吸力式基础; ?多桩基础; ?漂浮式基础 2.1.1单桩基础:(如图1所示) 采用直径3~5m 的大直径钢管桩,在沉好桩后,桩顶固定好过渡段,将塔架安装其上。单桩基础一般安装至海床下10-20m,深度取决于海床基类型。此种方式受海底地质条件和水深约束较大,需要防止海流对海床的冲刷,不适合于25m 以上的海域。 2.1.2重力式基础:(如图2所示) 图1 单桩基础示意图

单元测试-风电机组机头部分的安装与调试1概要

《风电机组的安装与调试》课程单元测试卷 风电机组机头部分的安装与调试单元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判断题(共20分,每题5分) 1.()用液压扳手卸螺栓时要调到最大值。 2.()风力发电机组风轮的吊装必须自按规定的安全风速下进行。 3.()叶片外观检查主要为有无裂纹、撞伤、“0”刻度标记、重心标记、排 水孔等。 4.()吊装时第三截塔筒吊装完后须立即吊装机舱。 二、单选题(共20分,每题5分) 1.当风力发电机组排列方式为矩阵分布时,在综合考虑后,一般各风电机组的 间距应不大于()倍风轮直径。 A. 1 B. 2 C.3~5 D.9 2.风能的大小与风速的()成正比。 A.平方

B.立方 C.四次方 D.五次方 3.风力发电机组现场进行维修时( )。 A.必须切断远程监控 B.必须停止风机 C.风速不许超出10m/s D.必须按下紧急按钮 4.发电机失磁后,机组转速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都不对 三、填空题(共20分,每题5分) 1.速度编码器安装在滑环盖的末端,用于监控发电机的()。 2.吊装时螺栓喷涂二硫化钼的作用是()。 3.发电机由()、()、()等部件组成,其中定子由()和()等组成,转子由()及()等部件组成。 4.在风力发电机组中通常在高速轴端选用()连轴器。 四、名词解释(共8 分,每题4分) 1.平均风速 2.切入风速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风力发电机组的连轴器有哪两种?各用在什么位置?2.简述异步发电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六、综合题(共12分,每题12分) 1.简述叶轮吊装的主要步骤?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

风机发电场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安全带测试方法 GB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5284 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T 5250 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风电场输变电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出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