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生理学习题集

心血管生理学习题集
心血管生理学习题集

心血管生理复习题集

1大鼠呼吸面罩死腔问题的解决方法。

答:单管连接法:通过控制以下压力差来解决大鼠呼吸面罩死腔问题:

进气早期:肺内压>面罩内压>出气管内压

进气中末期:面罩内压>肺内压<出气管内压

通气过量也不易造成肺泡的损伤。

2简述如何获得存活率高、纯度高的乳鼠心肌细胞。(PPT2)

答:一、材料:1.乳鼠:出生1-3d;2.液体:培养基、小牛血清、消化酶、缓冲液及75%酒精。3.物品(均需严格消毒):眼科剪、眼科镊(4套↑)、培养皿(2套↑)、烧杯、离心管、滴管、烧瓶及搅拌子等4超净台5台面:磁力搅拌器6培养箱7其它:离心机、血细胞计数板.二:分离和培养:1.取出心脏放入4℃PBS(磷酸盐缓冲液)内2冲洗和减碎心脏:将心脏剪为0.5-1mm大小,放入盛有胶原酶、胰酶、透明质酸酶的器皿中;3心肌消化及细胞收集:放入烧瓶60-80rmp,约5分钟后清离,第二次离心约10分钟,上清吸入含培养基和血清的离心管内,收集心肌细胞离心,1000rmp、10分钟,去除上清,加入新的培养基和血清。4细胞接种:放入培养皿、培养板。三、纯化:①差速贴壁法②化学试剂抑制法③密度梯度离心法:Percoll ④流式细胞仪法⑤免疫磁珠四:鉴定:1细胞形态:倒置显微镜:细胞形态:未贴壁呈圆形;贴壁后呈梭形、多角形,胞核1~2个、呈圆形、具有1~2清晰的核仁,细胞大小均匀生长迅速。搏动:频率130~150次/分。单个细胞自行蠕动;当生长成片后可见呈岛屿状搏动当生长成片后可见呈岛屿状搏动。透射电镜:细胞完整胞膜皱褶整齐细胞中肌丝线粒体清晰、分布均匀,细胞核完整。2.心肌细胞纯度;3. 心肌细胞成活率测定:0.4%台盼蓝染色(1:9),免疫细胞化学肌动蛋白胞浆阳性表达等。四、注意事项:1培养基pH值:7.0~7.4,大部分培养基应放在-20℃保存,少部分在4℃。2消化时搅拌速度很重要,千万要越慢越好,所有操作尽量轻柔。3消化酶的选择:胰蛋白酶、胶原酶加透明质酸酶。4消化程度:过度:肌原蛋白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贴壁能力减弱;不足:细胞易聚集成团状→细胞↓。5接种密度:过多:细胞易发生营养不良;过少:心肌细胞黏附延展后不能相互接触。6.心肌细胞接种密度::形态学观测:1×108 /L 以下形态学观测:1×10 /L 以下提取mRNA或蛋白:5x 108 /L ~6x 108 /L 细胞搏动:大于1×109 /L。7.无论什么方法,无菌操作时关键。

3简述评定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主要指标。(P100)

答:⑴评定心脏收缩功能的主要指标:1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2.心排出量与心排血指数3.心脏做功4.心室功能曲线5.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P)6.dp/dt和dp/dt max7.心肌收缩成分缩短速度(V CE)和收缩指数(CI)8压力-压力变化率环(LVP-dt/dp环)9压力-容积环10.心室收缩末期压力-容积关系11.心室射血期环肌纤维缩短程度12心室直径变化速率(dD/dt)及心室容积变化速率(dV/dt)13心缩间期(STI)

⑵评定心脏舒张功能的主要指标:1.左室舒张末压(LVEDP)2 .-dp/dt和-dp/dt max;3.等容舒张时间室内压下降的时间常数(T)4.充盈量、充盈速率和充盈分数5.非创伤性心脏舒张功能的测定(常用的有心尖搏动图、新阻抗微分图、超声心动图)

4简述离体心脏功能测定的方法与关键性注意事项。除测定心功能外,离体心脏还能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P590)

答:离体心功能测定的方法:(1)Langendorff mode 主动脉逆行灌流法(2)Working heart mode工作心脏模型(3)Papillary muscle 乳头肌(4)skinned fibers 去膜肌纤维(5)Single cardiomyocyte 单个心肌细胞

离体心脏功能测定的方法主要是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其工作原理:1、分离心肌细胞:Ca2+在心肌细胞的连接上起重要作用,无Ca2+液体灌流心脏可带走大量Ca2+,心肌细胞间糖蛋白被破坏,桥粒和链接随之分解。通常使用酶解法,如胰酶、胶原酶等。经20-30分钟酶液消化后,细胞间质(GCM)大部分被消化,但细胞间链接,如缝隙链接等未完全断开,心脏仍保持大体形态,呈松弛状,通过机械作用可将细胞分开。收集分离所得心肌细胞,用由低到高逐步更换介质中Ca2+浓度的方法,使Ca2+达1.0mmol/L以上,获得钙耐受心肌细胞。

2.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肌细胞机械功能及钙瞬变:主要根据心肌细胞边缘或肌小节周围背景的对比度差异,以光探针锁定细胞边缘或肌小节的相对位置,并跟踪、记录、锁定对象相对位置的变化,即所谓“动员探测”。常用的探光剂为fura-2/AM。(乙酸羧甲基酯衍生物形式)。通过“负载”的过程,用双波长荧光法指标。

3.具体步骤:在倒置显微镜载物台上的细胞灌流小室中(可保持恒温)滴入1-2滴吹散均匀的钙耐受心肌细胞悬液,以含氧台氏液灌流(1ml/min,25℃,Ph7.2)。通过灌流小室底部镶嵌的一对铂电极,给予细胞0.5Hz,5ms波宽,幅度60V的电场刺激,心肌细胞随之有节律的收缩。细胞收缩影像通过40×物镜传输到IonOptix MyoCam摄像系统(采样帧率为60帧/s)并呈现在监视器上,该系统每16.7ms快速扫描一次影响区,故可实时采集并准确记录心肌细胞或肌小节收缩幅度及收缩/舒张等指标。心肌细胞钙瞬变检测。主要检测指标:fura-2荧光强度(FFI),fura-2荧光强度变化(FFI峰值-FFI基线值,△FFI),Ca2+达峰值时程(TTPCa),荧光衰减时程(FDT)及舒张Ca2+减少50%时程(T50DCa)等。

注意事项:(1)心肌细胞的分离质量差1. 酶的选择2. 灌流液的pH、温度3. 控制消化时间4.正确选择心肌细胞:①细胞呈长杆状。②边缘折光性好③无自发的收缩④方向与长轴同⑤与小室底粘附⑥收缩稳 5 分钟。5. 维护和清洗灌流系统6心肌细胞不回应电场刺激7细胞边缘选择与图像属性调整8检测不到荧光信号或强度不够。(1)主动脉逆行灌流法:要求实验条件维持在:灌流压-60 mmHg;前负荷-水囊内压7 mmHg;节奏 6 Hz (360次/分)(2)心收缩功能参数数据分析注意事项:5-15 次/分心跳;数据处理要求时间;一项实验大约10 - 20分钟;采取双盲方法

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检测心肌细胞机械功能的应用1 药物干预 2 疾病模型:缺血/再灌注、高血压、2型糖尿病3转基因、基因敲除等研究.

5试列举至少三个重要的离体心功能观测指标。

答:1、PTA:最大收缩幅度,2、TS, 收缩时程(50 70 90%),3.TR, 舒张时程(50 70 90%) 4.±dL/dt, 收缩/ 舒张速率。2.钙瞬变的主要检测指标:fura-2荧光强度(FFI),fura-2荧光强度变化(FFI峰值-FFI基线值,△FFI),Ca2+达峰值时程(TTPCa),荧光衰减时程(FDT)及舒张Ca2+减少50%时程(T50DCa)等。

6简述调节肌浆网钙离子释放通道的因素有哪些?(p238)

答:肌浆网膜释放钙离子是分别通过激活膜上两种钙离子释放通道(Ryanodine受体和IP3受体)完成的。Ca2+ 通道都是配体激活的通道:1.IP3受体,当与质膜肌醇磷酸分解产物IP3特异性结合后被激活;2.Ryanodine受体:分布于肌浆网终池上的Ca2+释放通道,该受体与TX小管(即横管)膜上的二氢吡啶受体(即L型Ca2+ 通道)存在密切的功能联系。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T小管膜除极或小量钙内流可引起肌浆网Ryanodine受体通道开放,即所谓的除极诱发Ca2+ 释放和钙诱发的钙释放。

7正常心(节)律的标准是什么?

答: 1.起源于SAN(窦房结) 2.60-100次/分 3.R-R间期变异<0.12s 4.P-R间期0.12-0.20s 5.QRS≤0.10s-0.11s

8简述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特点及影响脂联素水平的因素。

答:1.正常人血中脂联素(APN)含量较丰富,浓度: 3~17μg/ml,约占血浆总蛋白量的0.01%,为其它常见激素的3倍。血浆浓度稳定:

不随饮食或昼夜节律而改变。性别差异:女性﹥男性;水平异常与糖尿病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健康志愿者-血中富含APN;肥胖者-血中APN浓度却明显降低。2. 促进因素:生长激素(GH)、PPAR2γ激动剂、内皮素(ET)、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抑制因素:TNF- -α、糖皮质激素、胰岛素、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IL- -6等。

9举例说明离子通道生理功能。

答: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有:(1)提高细胞内钙浓度,从而触发肌肉收缩、细胞兴奋、腺体分泌、Ca2+依赖性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蛋白激酶的激活和基因表达的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效应;

(2)在神经、肌肉等兴奋性细胞,Na+和Ca2+通道主要调控去极化,K+主要调控复极化和维持静息电位,从而决定细胞的兴奋性、不应性和传导性;(3)调节血管平滑肌舒缩活动,其中有K+、Ca2+、Cl-通道和某些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参与;(4)参与突触传递,其中有K+、Na+、Ca2+、Cl-通道和某些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参与;(5)维持细胞正常体积,在高渗环境中,离子通道和转运系统激活使Na+、Cl-、有机溶液和水分进入细胞内而调节细胞体积增大;在低渗环境中,Na+、Cl-、有机溶液和水分流出细胞而调节细胞体积减少.(一)形成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基础(二)介导兴奋-收缩和兴奋分泌偶联(三)参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过(四)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完整性

10简述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各环节。

答: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ECC)本质上是胞膜上的电压门控L-型钙通道(LCCs)和胞内ryanodine受体(RyRs)之间通过钙诱导钙释放(CICR)机制进行沟通进而引发肌细胞收缩的过程。

基本过程:①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T管膜传播,同时激活T管膜和肌膜上的L型钙通道;②激活的L型钙通道通过内流的钙离子激活JSR膜上的RYR,RYR是一种钙释放通道,它的激活使JSR内的钙离子释放入胞质,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由静息时的0.1μmol/L 的水平升高至1-10μmol/L;③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促使TnC与钙离子结合并引发肌肉收缩;④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LSR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胞质中的钙离回收入肌质网,遂使胞质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

综上所述,肌浆网通过释放钙触发心肌收缩,再摄取和储存Ca2+引起心肌舒张,成为调节胞浆游离钙浓度和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最主要的细胞器,它与细胞膜钙转运系统相互配合,共同维持心肌钙稳态。

11心肌与骨骼肌细胞膜L型Ca2+通道与肌质网雷诺啶受体(ryanodine receptor, RyR)耦联在形态方面的差异是什么?简述心肌RyR的分子生物学特性。(p91)

答:RYR存在于终池(连接肌质网JSR),与其相对的T管膜或者肌细胞膜上有L型钙通道。在骨骼肌中80%的T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相连接而形成三联管结构;心肌的T管则主要是与单独的终池相接触而形成二联管结构。RYR分三型,骨骼肌主要是RYR1,心肌主要为RYR2。L型钙通道又称DHPR,心肌的DHPR与RYR之间的关系也与骨骼肌的不同,骨骼肌快肌DHPR与RYR是1∶1的关系,而在心肌,每个肌膜和T管膜上的DHPR对应一组RYR2。

Ryanodine是一种生物碱,对SR有双重作用,低浓度时与RYR蛋白的高亲和位点相结合,将RYR固定于开放状态,促进钙离子的流出;而在高浓度时则与RYR蛋白上的低亲和力位点相结合,使RYR关闭。RYR约含5000个氨基酸残基,只存在于JSR,由对称分布的4个同源亚单位构成,每条肽链可分为C端和N端。C末端4次跨膜形成钙离子释放通道的孔道,N末端结构域伸入胞质形成足结构与T 管膜或肌膜接触。

12心肌细胞浆中调节RyR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调节的可能的生理学意义各是什么?(p91)

答:主要有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氢离子②小分子:ATP(为RYR1激动剂),Pi(可能为RYR抑制剂)③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如:DHPRⅡ-Ⅲloop、JP1,2(影响钙离子释放量)、FKBP12/12.6(影响通道稳定性)、CaM(Ca2+-CaM为RYR抑制剂,Apo-CaM为RYR 激动剂)、Sorcin(细胞内高钙时为RYR2抑制剂)、Homer(RYR2抑制剂,RYR1激动剂)等。④磷酸化作用:PKA、CaMKⅡ等⑤亚硝基化作用:⑥二硫化物的氧化作用。主要调节通道的稳定性,释放量,激活与失活速率。

13说明心肌细胞钙转运的机制。(p235)

答:心肌细胞钙转运的机制:Ca2+进入细胞内有5条途径:(一)外钙内流3条:1 Ca2+通道进入细胞内,主要是电压门控L-type;2.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a2+漏);3.反向钠-钙交换(缺血再灌注是,此可引起Ca2+超载,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二)内钙释放(由肌浆网SR 进入胞浆内)2条:1.IP3途径;2.Ryanodine 途径。钙离子离开胞浆内的途径:1. Ca2+流出途径主要依靠细胞质膜、内质网和线粒体膜等该转运系统。

14分析主动和被动异位心律的原因和机制。(p392-396)

答:(1)主动异位心律产生的原因及机制:

㈠自律性异常

(1)自律性加强(如激素、缺血、电解质、低氧等引起自律性升高)

①交感N β受体(+)或Ca↑→Pca↑→Isi↑/

PNa↑→If↑→自律性↑

心肌损伤修复期发生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与心脏交感神经再生有关。

②激素

交感神经(+)

甲亢β1受体数量↑自律性↑

抑制钠泵→MP↓(快速性心律失常)

③电解质

MP↓→INa↓→传导性↓

高K PK↑→K外流加速↓有利于兴奋折返

APD和不应期缩短

APD延长

K↓→钠内流相对↑→If↑→异位点自律性↑

低K MP↓→浦肯野氏纤维自律性↑↗

传导性变化不大

④缺血、低氧

Na泵↓

A TP↓MP↓→自律性↑

肯野纤维对CA敏感性↑

异位节律

⑤温度,CO2↑

心肌除极→自律性↑

[H+]↑,牵拉

(2)自律性抑制超速抑制是防止潜在起搏C活动的主要机制,在SAN功能障碍时,超速抑制减弱,潜在起搏C成为主要起搏C。

(3)异位起搏点有传入阻滞异位起搏点有传入阻滞,使窦性冲动不能传入和控制异位起搏点。

㈡心房肌或心室肌的异常自动性(异常自律性)

心肌缺血→MP↓→心房、室肌快通道失活、慢通道激活→心房、室肌成为自律C。

㈢膜电位震荡

(1)自发的膜电位震荡

心肌除极→快Na通道部分或全部失活、慢内向离子流Ica 激活→膜电位振荡→异常节律。

(2)继发的膜电位振荡

继发于前一AP引起后除极(触发节律活动),触发性活动与自律性异常(正常和异常自律机制)有重大区别。它由先前的兴奋所触发引起,而非本身自动除极化所形成。

1)延迟后除极

晚期或延迟后除极(DAD):高Ca、低K、洋地黄中毒、CA、高频刺激→心肌C内Ca超负荷→PNa振荡式变化→短暂内向离子流(主要是Na)→延迟后除极(4相,复极完毕后)。用钠、钙通道阻断剂对DAD有抑制作用,C内钙↑可激活非选择性离子通道。

由Na+和K+形成非特殊性电流(INa.k)。又促进Na-Ca交换(3:1),形成Na-Ca交换电流(INa.Ca),这是形成振荡电位和DAD的基础。DAD有能量依赖性,心肌缺血时因能量缺乏,并不出现DAD,在再灌时,由于能量供应恢复,则可出现DAD而发生心律失常。

2)早期后除极(EAD)

酸中毒、低K、缺血、缺O2造成心肌复极受阻时,在2.3相振荡,由慢内向离子流引起,高Ca使平台振荡幅度↑。Ca通道阻断剂或[Ca]外降低可消除之。

另外,外向电流(如K流)的减小也有后除极作用,用氯化铯(CSCL)阻断钾电流而延缓复极化,亦可产生EAD,反之,凡能抑制内向电流或加速外向电流的药物,则有防止EAD的作用。

㈣局部电位差

(1)不同步性复极(复极参差不齐)造成的局部电位差。

(2)持续局部除极(交界电流):心肌损伤→MP↓→损伤部位及正常心肌间产生持续电位差→使正常心肌间歇兴奋(不应期限制)(3)心室肌电生理异质性心内膜下心肌先兴奋后复极,不是室内压较高,心外膜下心肌温度较高,是因为心内膜下心肌的APD长于心外膜心肌,这和心外膜心肌Ito通道及IK通道密度高有关

(4)M细胞(心外膜下接近室壁中层的细胞)其O相除极速率大(INa大),APD长(IK密度小),因此,各层心肌的APD不一致,也是导致局部电位差的原因

㈤折返激动

(2)被动异位心律是指SAN自律性降低或功能衰竭,自律性较低的次级起搏点(A VN)或三级起搏点(心室内的传导系统)起而代之。异位起搏点起源于A VN者称房室交界性逸搏或心律;起源于心室内传导系统者称为室性逸搏或心律。其原因和机制: SAN受抑制或激动下传受阻,潜在起搏点被动发出激动

迷走神经(+)→激活外向K流→SAN超极化、相PK↑→SAN自律性↓

15简述心肌氯通道的生理功能。(p518)

答:1)动作电位的形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肌细胞CL的平衡电位约-65~-45mV。在正常心动周期中,这个电位可大于也可小于实际的膜电位,因此,CL通道和其他阳离子通道比较,具有双重功能,即在一个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周期中,既可参与外向电流(复极),又可参与内向电流(除极)的形成。对内向和外向电流贡献的大小主要与CL平衡电位和CL通道电导对整个膜电导的贡献大小有关。

①生理状态下,ICL.PKA和ICL.V ol都呈现外向整流特性,CL通道激活会加快动作电位的复极,从而缩小动作电位的时程,同时CL通道电流对除极也有一定影响,而且会受到大的背景K通道电流的抵消

②生理状态下ICL.Ca也具有外向整流特性,但对动作电位和细胞静息电位的影响较ICL。PKA和ICL。V ol小,因其通道动力学特征主要由细胞内钙的瞬时变化决定,所以细胞内钙浓度可控制ICL.Ca对动作电位早期复极的贡献大小。在细胞内钙过载时,细胞内钙的瞬时释放会引起ICL.Ca的快速增加而导致心律失常,并引起延迟后除极。

2)维持细胞容积的动态稳定ICL。PKA和ICL。V ol都可能参与细胞体积的调节。

16说明心房钠尿肽,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主要作用。(P454、P271、P482)

答:心房钠尿肽的主要作用:1.利钠、利尿作用 2.舒血管降压作用3.调节细胞生长4.对抗RAAS、内皮素和交感系统。

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的化学本质是NO,其主要作用是:1.NO对心血管的作用:a .No的舒张血管作用b.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凝集c.NO影响心肌收缩。2NO与细胞调亡:NO既能促进细胞调亡,也可抑制细胞调亡。3.NO与心血管疾病:NO直接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4.NO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作用:①CGRP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内源性舒血管物质CGRP对各类不同的血管具有不同程度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尤其对冠状动脉有强大的舒张作用;CGRP舒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不依赖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去除内皮细胞其舒张作用依然存在。②CGRP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理调节肽CGRP在体内能刺激肾素、醛固酮和血管升压素的释放,并能拮抗内皮素(ET)、AGTⅡ的缩血管作用,参与生理、病理情况的心血管活动的调节。③CGRP对心脏具有明显的正性变时和变力效应,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并呈量-效应关系,且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强。④CGRP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中枢作用和外周作用不同,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

17血管钠肽的生物学作用和机制,并简述其应用前景。(P457)

答:血管钠肽(VNP)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新的生物学活性的钠尿肽,是CNP和ANP的嵌合体,它是在CNP的羧基端上加上ANP羧基端的5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27肽,相对分子质量为2837。

VNP作用机制与天然钠尿肽相似,也是通过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实现的,VNP能下调钠尿肽清除受体在心脏中的表达,降低内外源性钠尿肽的清除,从而增强内源性和外源性钠尿肽的作用,这可能是其心脏负调控作用的机制之一;VNP的血管舒张作用与其升高细胞内的cGMP水平,增强PKG的活性,从而激活钙激活钾通道使血管平滑肌(VSMCs)超极化有关。

VNP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前景①在生物学活性上兼具CNP扩张静脉和ANP利钠利尿的双重作用特点:其利钠利尿作用较强,但弱于

ANP;动脉舒张作用强于ANP和CNP,静脉舒张活性大于CNP,VNP的血管舒张效应也不依赖血管内皮细胞的存在。研究表明VNP的作用具有部位选择性,对肺动脉高压有潜在的治疗价值;VNP能减轻慢性低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抑制血浆ET、ATⅡ升高。

②VNP对心肌细胞、心成纤维细胞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均有显著的负调控作用,并抑制心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因此对慢性低氧性心室肥厚、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室和血管重构有潜在的防治价值。③VNP对多种因素诱导的两种来源的人VSMCs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对人乳内动脉还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并降低低氧诱导的细胞内游离钙的增加。提示对临床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再狭窄可能有防治作用。④VNP为人工合成,体内缺乏特异的降解酶,代谢较慢。在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更具潜在价值。

18心肌细胞包含哪些肌管系统?说明心肌细胞横管系统的形态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答:心肌细胞有两套独立的肌管系统。(1)一种是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垂直的管道,称为横管,它是肌膜在明暗带交界处或Z线附近向内凹陷形成的。在它凹入的断面上反复分支成网,包绕每条肌原纤维。细胞外液经肌膜上的开口与横管内容相通。(2)另一种管道的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平行,称为纵管,也就是肌质网。肌质网的管道交织成网,包绕在肌原纤维周围。在肌原纤维周围的肌质网也称纵行肌质网,纵行肌质网膜上有钙泵,可逆浓度梯度将胞质中的Ca2+转运至肌质网内。肌质网的末端膨大或呈扁平状,与T管膜或肌膜相接触,这部分肌质网称为连接肌质网,连接肌质网内的Ca2+浓度比肌质高约数千倍,膜上有RYR,与其相对的T管膜或肌膜上有L-钙通道。连接肌质网在骨骼肌也称为终池。T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形成三联管结构,是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部位

19心肌细胞内各种蛋白的定位特征可大致分为几类?并简述心肌细胞骨架蛋白的分类与功能是什么?

答:心肌细胞骨架是一类复杂的微丝微管网状结,广义的细胞骨架指维持细胞形状,机械抗力和形态完整的一类蛋白质,按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1)肌原纤维骨架:肌球蛋白、C一蛋白、M 一蛋白;( 2 )真正的“细胞骨架”:微管蛋白,肌动蛋白,结蛋白等;( 3) 膜相关蛋白:踝蛋白、粘着斑蛋白等(4)细胞间连接蛋白:闰盘蛋白、胞桥小体、结蛋白连接子等。

20说明冠脉狭窄程度和血流量的关系。(P135)

答:冠脉狭窄程度和血流量变化曲线呈反“S”形;

1)“S“形曲线:狭窄程度〈85%时,CBF恒定(有CR);狭窄程度〉85%时,CBF急剧下降;狭窄程度〉95%时,CBF缓慢下降。2)临界狭窄-心肌需氧增加时,CBF不再能超过静息水平(CR刚耗竭)时冠脉的狭窄程度,此时狭窄程度为87%。3)重度狭窄—在临界狭窄基础上,进一步缩窄冠脉,ST段明显抬高,CBF降低一半或更多,远端小动脉压降至3.3kPa(25mmHg),狭窄程度为91%。

21试述大小冠脉和狭窄冠脉的调节特点。

答:大冠状动脉调节特点:大冠状动脉(导流血管),分布于心外膜,不受心脏收缩压迫,有丰富的α受体、,对神经递质敏感;是粥样硬化好发部位和冠脉狭窄的主要部位。

小冠状动脉:(壁内血管)与主支成直角从心外膜穿入心肌,CBF随心缩舒的时相性明显,是调节冠状动脉阻力和CBF的主要部位,以β受体占优势,也有α受体。同时也是腺苷作用的主要部位。

狭窄冠脉:狭窄时冠状动脉的内皮受损,内皮释放的EDRF和PGI2,减少(也可能与代谢性调节物质耗竭有关)和CBF减少引起狭窄冠状动脉的收缩或痉挛。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时神经调节又变得重要:在冠状动脉狭窄时,交感与副交感兴奋均可导致狭窄加重、冠脉动脉血流减少,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其机制:可能α体数量/亲合性增加,β受体肾上腺受体减少有关)

22分子影像在干细胞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直接了解细胞的体外基因转染效率;2、在体动态观察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增殖;3、发现干细胞的在体致瘤性,从而客观评价细胞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4结合组织工程评估不同生物材料对干细胞的辅助效应;5观察干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炎症相关反应等。

23什么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有哪些?

答: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前体蛋白是没有活性的,常常要进行一个系列的翻译后加工,才能成为具有功能的成熟蛋白。加工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分为四种:N-端fMet或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剪切和化学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乙基化、羟基化、泛素化、乙酰基化、(亚)硝基化、谷胱甘肽化等)。

24蛋白硝基化/亚硝基化区别是什么?举一种蛋白质的硝基化/亚硝基化指出其在体内生物学作用的不同。

答:1)蛋白质的硝基化蛋白质中引入一个—NO2的过程,有四种蛋白质容易被硝基化,酪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酪氨酸的硝基化上,即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硝基化成3—硝基酪氨酸,氨酸芳环硝化增加了一个较大体积的取代基,羟基pKa 值由10.07降酪至7.50,会导致负电荷在含硝基酪氨酸的蛋白质上聚积,空间位阻增加,从而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硝基化的途径有:. 1由ONOO--所引发的酪氨酸硝基化途径

ONOO--本身就是一个强氧化剂和硝化剂

2.非ONOO--硝基化途径

(1)HOCl途径

(2)过氧化物酶途径:直接催化H2 O2 / NO2-体系硝基化蛋白质

(3)铁叶琳途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蛋白质, 都可以有效催化H2 O2 / NO2-体系引起酪氨酸硝基化。这些蛋白质的催化活性都来自铁叶琳

(4)叠氮钠途径:通过氧化反应使酪氨酸硝基化

2)蛋白质亚硝基化: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硫等原子上的氢被亚硝基(-NO)取代的反应。有反应式:H-R + NO-R' →NO-R + H-R' 生物体内的亚硝基化反应主要以C、O、N和S原子为中心,研究较多的是N、S的亚硝基化。N-亚硝基化产物如亚硝胺和亚硝酰胺多为致癌物,还有毒性。S-亚硝基化则是体内亚硝基化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

蛋白亚硝基化:是一种修饰蛋白质的机制,是在蛋白质中加入亚硝基(nitrosyl,-NO)基团,可发生在半胱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芳香氨基酸残基等位点。

亚硝基化对蛋白质的影响取决于蛋白质本身,如对于Caspases,亚硝基化抑制其活性,而对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亚硝基化增加其活性。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protein S-nitrosylation):是蛋白质中半胱氨酸残基中巯醇键(R-SH)与NO形成S-亚硝基(S-nitrosothiol,RSNO),形成pRSNO,是绝大多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发现能够发生S-亚硝基化的蛋白有100余种。

3)蛋白质硝基化和亚硝基化的区别在于:(1)引入化学集团不同。(2)硝基化或亚硝基化后对蛋白质构象和活性影响不同。(3)两种修饰后引起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不同。

4)举例:硫氧还蛋白硝基化和亚硝基化后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的作用,硫氧还蛋白(Trx)对心肌MI/R损伤有保护作用,Trx硝基化修饰后这种保护作用被取消,Trx及亚硝基化Trx具有明确的抗凋亡与心脏保护作用,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Trx硝基化失活使其保护作用丧失。25何谓eNOS和iNOS?它们的作用、特点及其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起何作用?

答:eNOS:即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因首先发现于内皮而得名,有调节血管功能。在生理状态下,L—Arg经细胞内eNOS,发挥信号传

递,维持血管张力等生理作用。途经快速生成低浓度NO。iNOS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病理或者毒理情况下,通过激活iNOS持续产生大量的NO.它激活缓慢,表现为长时间持续作用,产生的NO相比较来说在一个较高的水平(nM)。由此生成的NO往往表现为细胞毒作用。

26试述L-Arg-NOS-NO系统的病理生理意义;归纳总结NO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答:1)L-Arg-NOS-NO系统:即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指动物内源性NO是在NOS 催化作用下,以NADPH、FAD、FMN、H4B、CaM、血红蛋白等为辅因子,利用分子氧(O2)氧化左旋精氨酸的胍基氮而生成。eNOS 、nNOS通常在生理状态下发挥对机体有利的作用,iNOS则在病理状态下发挥有害的作用。

2)NO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NO的舒血管作用2、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3、可直接影响心肌收缩功能4.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5.NO既能促进调亡,又能抑制凋亡6. NO与心血管疾病:NO直接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27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

答:1.屏障作用减弱,血液所携带的脂质易流入血管壁。2.信息传递及功能下降,对体液或神经调节因素反应迟钝或过度敏感。3.自分泌舒血管物质能力降低,导致缩血管物质的释放增多,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失衡,导致高血压。4.抗血栓作用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强,出现高凝状态。5.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分泌或释放分裂性蛋白或多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诱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6.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应激,使其功能紊乱进入恶性循环。

28简述炎性介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答:1.致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是一大系列分子量较低和有病理学活性蛋白,其中重要的细胞因子是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IL-1、IL-6、核转录因子NF-κβ参与心肌凋亡、肥厚、心肌重构及心律失常的形成。2.C反应蛋白(CRP):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形成。3.粘附分子(ICAM):衰竭心肌本身ICAM及LFA-1的表达增加。4.iNOS活性增高,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和负性肌力作用造成正常心肌功能受损。

29离体心脏功能与在体心功能有哪些异同?离体心功能是否可完全替代在体心功能?为什么?

答:(一)In vivo(在体)1.超声法: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②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③左室短轴缩短率(FS)④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Sd)⑤左室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LVSs)⑥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⑦左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

2.超声+导管法:1)一般指标:①SP/DP/MA ②LVESP/LVEDP ③HR;2)等容收缩相指标:dP/dt max、t-dP/dt max、dP/dt max/LVEDP、dP/dt40 or dP/dt50、dP/dt50/LVEDVI。

(二)In vitro(离体):1Langendorff mode 2.Working heart mode 3.Papillary muscle 4.Skinned fibers 4.Single cardiomyocyte

(三)体心功能不可完全替代在体心功能,因为:

30简述参与血管平滑肌收缩的主要钙离子通道的分类及其调控特点。(p230)

答:血管平滑肌细胞有L型Ca2+通道、RyR通道和BK Ca。其调控特点为:1胞内总体钙浓度主要通过IP3通道和外钙内流;2.钙闪烁的出现和增多,在血管平滑肌中代表舒张趋势;3.血管平滑肌中IP3通道对于总体钙浓度意义重大;4. 血管平滑肌细胞有L型Ca2+通道、RyR 通道和BK Ca,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功能单位,对Ca2+内流进行负反馈调节;5.血管平滑肌细胞RyR通道存在cADPR(环腺苷二磷酸核糖)的调节;6.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胞内钙调节受牵张等肌源性作用的调节。

31说明缺血预处理的概念及主要机制。(P325)

答: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指心肌遭受反复短暂的缺血后,可以在后续的长期缺血中得到保护,使缺血损伤减轻。

主要机制体现:一)释放的内源性物质:1腺苷增多,有抗心肌缺血作用;2.缓激肽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缓激肽在缺血再起释放,可触发NO和前列环素的释放,从而抑制心肌收缩和降低能量消耗,NO还可扩张冠脉和抑制血小板粘附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能使AT1转变为A T2,应用ACEI后,可抑制AT2的形成,使循环和组织中RAAS抑制,使血压降低。AT2也是心肌肥厚和心室重构的原因;。3.去甲肾上腺素(NE):在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下,NE释放增多,NE引起IP是通过α1B受体完成;4.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短暂缺血引起CGRP释放,通过激活PKC和烤房K A TP通道发挥作用;5.阿片肽:通过激活心脏中相应的阿片受体(主要是δ和κ受体)产生保护效应;6.热休克蛋白(HSPs)和抗氧化酶:HSPs和SOD是心肌缺血预处理第二相的主要内源性保护物质,主要机制为:①开放K A TP通道②抗氧化作用③HSPs磷酸化发生快速反应,有立即保护细胞的作用。二)G蛋白、蛋白激酶C和A TP敏感性钾通道(K A TP):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三)能量代谢:缺血预处理和使心肌糖原储备减少,在随后的缺血中乳酸产生减少,细胞内H+减少使细胞内外H+/Na+交换和Na+/Ca2+交换减少,同时避免[Na+]i升高而激活钠泵,使ATP消耗减少,从而引起IP的效应。四)IP使复极离散度减小:IP使M细胞的APD明显缩短和钙流量减小,从而抑制了M细胞的后触及和触发活动,减少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2钾通道在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答: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现象是低氧对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直接作用,这是因为血管的舒缩状态与血管的平滑肌细胞的膜电位密切相关,几个毫伏的膜电位变化常引起动脉直径发生明显改变,维持肺动脉平滑肌的细胞静息膜电位的主要为电压门控性K+通道;低氧时,Kv通道关闭或受抑制,使全细胞的Kv电流下降,Em升高,细胞膜去极化,Ca2+内流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从而导致右心功能障碍

33组胺是一种交感神经递质的证据有哪些?

答:1.在外周交感神经元有合成组胺的酶—组氨酸脱羧酶。2.当刺激交感神经末梢时有组胺和NE的释放。3.组胺作用于突触前膜的H3受体和突触后膜的H1、H2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效应。4.组胺H3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组胺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负反馈调控作用。

名词解释

1超速抑制:是防止潜在起搏细胞活动的主要机制,在SAN功能障碍时,超速抑制减弱,潜在起搏细胞成为主要起搏细胞。

2异位节律:由窦房结以外的其他自律细胞控制心脏活动的节律,称为异位节律。

3迟后除极化: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后的4相中,是细胞Ca2+过多诱发Na+短暂内流引起。指后除极化形成冲动,后除极化发生于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完成后(或接近完成时),前者称为早后除极化,后者称为迟后除极化。

4折返激动:兴奋冲动通过单向阻滞区后,逆传到兴奋起始部位时,该处不应期已经过去,可以再次产生兴奋即折返激动。

5期前兴奋:SAN以下的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强,抢先发出一或两次激动,称期前兴奋。如果心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室肌受到一次额外的刺激,可能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称期前兴奋。

6冠脉阻力:冠状动脉血流量和阻力成反比,冠状动脉阻力不仅决定于冠状血管本身的紧张度,而且还受心肌收缩对冠状动脉挤压力的影响.

7冠脉储备Coronary Reserve(CR):指冠脉能增加供O2量和实际耗氧量的比值,CR在4~5之间,即提供的氧贮备较安静时耗氧量高4~5倍(CR也称氧贮备,指能增加的供O2量)。

8临界狭窄:心肌需氧增加时,CBF(脑血流量)不再能超过静息水平(CR刚耗竭)时的冠脉狭窄程度,87%.

9心肌昏晕:指短暂心肌缺血后血流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无不可逆损伤发生,心脏机械功能下降在再灌注期持续存下一段时间的现象。10内向电流:电化学驱动力的方向指向膜内,即推动正电荷由膜外流入膜内,这一方向的离子电流称内向电流。

11外向电流:电化学驱动力的方向指向膜外,即推动正电荷由膜内流入膜外,这一方向的离子电流称外向电流。主要指K+外流,Cl-内流。12钙瞬变:(calcium transient) 心肌细胞膜去极化(窦房结起搏或电刺激引起)引起膜L-型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内流的钙离子触发细胞内肌浆网中(SR)内钙释放(CICR机制),细胞浆中钙浓度变化的时间效应形成了钙瞬变,进而触发心肌收缩。在正常条件下,钙瞬变与心肌收缩直接相关

13CICR:Ca induced –Ca release,钙诱发的钙释放,即外钙(细胞膜外的Ca,占20%)内流引起内钙(肌浆网中的钙,占80%)释放14自律性异常:当自律细胞或非自律细胞的膜电位减小到-60mV或更低时,可发生4相自发除极及重复的自律发放,这称为异常自律性。可使心肌形成反复冲动,而引起心律失常。

15异常节律性:指心跳速度和(或)方式的改变,即心脏跳动过慢、过快或不规则。

16 LQT综合征: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是以临床体表心电图QT间期明显延长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T波异常,它常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尖端扭转型室速,严重者可致心源性猝死。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可分为家族遗传型和获得型两种,常发生于如下情况:1.电解质紊乱;2.药物;3.心动过缓;4.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梗死;5.其他原因。

17自主神经: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在内脏,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人的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它们支配共同的内脏器官,而作用的结果却是互相拮抗的。如果由于某种因素,如长期神经紧张、精神抑郁、生活无规律、过度疲劳等,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间的平衡失调,内脏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种种不良症状,如头晕、失眠、乏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等。

18EDRF :(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一氧化氮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

19L-Arg-NOS-NO系统:即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指动物内源性NO是在NOS 催化作用下,以NADPH、FAD、FMN、H4B、CaM、血红蛋白等为辅因子,利用分子氧(O2)氧化左旋精氨酸的胍基氮而生成。

20 iNOS :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合酶可以催化左型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而NOS按是否存在于组织细胞,可分为cNOS(即构建型NOS)和iNOS(诱导型NOS),iNOS由免疫因子、炎症刺激所诱导产生。生产NO能持续相对较长时间。iNOS以存在于白细胞等炎症细胞的细胞质中为代表(也发现于脑、胰、视网膜、肝、肺、心脏或肾脏等许多器官组织),与炎症、肿瘤、退行性变等许多疾病有关。诱导iNOS的刺激物包括血红素、细胞因子、需氧应激、IFN-γ、TNF-α、IL-1α等。

21 eNOS :即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合酶同工酶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皮,称为eNOS,有调节血管功能

22 Calicium overload :即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它常常是细胞死亡的共同通路。

23 Delayed after depolarization:迟后除极,高Ca、低K、洋地黄中毒、CA、高频刺激导致心肌细胞内Ca超负荷,引起PNa振荡式变化,导致短暂内向离子流(主要是Na)。DAD有能量依赖性,心肌缺血时因能量缺乏,并不出现DAD,再灌注时,由于能量供应恢复,则可出现DAD而发生心律失常。

24、Triggered activity:触发活动,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中继0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幅度较小,呈振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容易引起异常冲动发放,称为触发活动。

25reentry of impulse :折返激动,冲动由一点出发,经过一个折返环路,又回到原来部位(位点)使其再次兴奋。

26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部分活性依赖于其多聚体化,一般分三聚体、六聚体、高分子量复合体及球形四种。脂联素有具有抗炎,抗粥样硬化及减轻胰岛素抵抗等诸多效应。

27STOC :自发瞬间外向电流,spontaneous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s,STOC的激活使细胞膜超极化,抑制了L型Ca2+通道,令胞外Ca2+内流减少,使平滑肌细胞产生舒张趋势。

28BKa :有可能是BKca,Ca2+敏感的K+通道。

29差速贴壁:利用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成鞘细胞的贴壁时间不同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成纤维细胞的贴壁能力强,在细胞接种1 h之内就可直接贴壁在未被包被的光滑玻璃平面上,星形胶质细胞一般在接种的24 h左右贴壁,而嗅鞘细胞则需要96~120 h内贴壁。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1)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 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生理学习题(带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般的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B.2个K+移入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2. 细胞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 A.为零 B.约为K+通透性的2倍 C.约为K+通透性的1/2 D.约为K+通透性的1/100--1/50 3.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竞争性结合 D.增加了Ca2+内流 4. 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6. 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浆网膜 7. 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8.衡量组织或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刺激时间 C.阈刺激 D.阈值 9. 保持一定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反应最小刺激是 A.刺激阈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10. 美洲箭毒作为肌肉松驰剂是由于 A.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C.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11.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A.Ca2+B.Mg2+C.Na+D.K+ 12. 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13. 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A.2l倍B.5倍C.12倍D.30倍 14. 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值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这一膜电位称: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运动单位 4疲劳 5兴奋 6膜电位 7动作电位 8体液 9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一. 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 )( )。 2.肌肉具有( )和( )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 ),( )和( )。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 ),( )和( )。 5.慢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能( );快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但易( )。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 )和( )。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 )和( )。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 )和( )。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 );女子为( )。 三.是非判断 1.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相反,则低。( ) 2.无论刺激强度多大,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 3.神经肌肉接点可以认为是突触的一种,可将冲动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 4.在正常机体中,骨骼肌的收缩以单收缩形式为多见。( ) 5.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因为有郎化结使兴奋呈跳跃传导的原故。() 6.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7.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8.粘滞性对于血液流动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9.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11.内环境的稳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12.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种。( ) 四选择题 1.粗微丝由()构成,细微丝主要由()构成。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质蛋白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内环境 4.生物节律 5.神经调节 6.负反馈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 A.人体细胞的功能 B.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E.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4.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分泌 D.电位变化 E.反射 5.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6.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 A.中枢 B.突触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反馈信息 B.控制信息 C.控制系统 D.受控系统 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A.控制信息 B.反馈信息 C.干扰信息 D.参考信息 E.偏差信息 三、问答题 1.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内环境:

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生物节律: 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神经调节: 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二、选择题 1.C 2.A 3.E4.D5.D6.B7.B8.B 第二章细胞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 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 一填空选择 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 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 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 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 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 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 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 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17 红细胞比容是指? 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 19 肌紧张属于?反射 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 二是非题 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 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 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 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 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 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生理学习题与答案(完整版)

坚持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 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 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 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 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 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 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 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最新最新346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合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 3、神经调节 4、体液调节 四、简答题: 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练习 一、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19.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20.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运动生理学习题09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二)判断题 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 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6.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7. ()Ⅱ型肌纤维较Ⅰ型的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 高、抗疲劳性强。 8.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9. ()30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长而渐渐衰退,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 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 10.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 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11. (×)学者包查(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70~80%受遗传的影响,可见,最大摄氧量主 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不能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生理学习题集(含答案)

《生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 A.神经调节 B. 馈 2、 下列生理过程中, A. 减压反射 B. 呼吸频率维持 体液调节 C. 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血糖浓度调节 C. E )。 自身调节 C ) 排尿反射 D.正反馈 E. 负反 D.体温调节 E.正常 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 反应 4、 内环境稳态是指( B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持相对稳定 C. 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疋 E .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 5、 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 A C. )。 适应 D. 正反馈 E. 负反馈 .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 .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 A.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中枢 D. 传出神经 E. 效 应器 6、躯体运动神经属于(D )。 A.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中枢 D. 传出神经 E. 效 应器 7、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 ( C )。 A. 吸收B. 新陈代谢 C. 物质合成代谢 D. 异化作用 E. 消 A )。 化 8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 A.吸收B.新陈代谢 C. 化 9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E 组织液 B 、血浆 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兴奋性 物质合成代谢 D. 异化作用 D E. A 10 、 A 11、 A 12 、 B 、生殖 、淋巴液 C )。 、新陈代谢 (D )。 D 、细胞内液 D 、兴奋 E 、细胞外液 、抑制 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膝跳反射 B 、减压反射 C 、排尿反射 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D 兴奋性越高B 、兴奋程度越低 C 、兴奋程度越高 D 、兴奋性越低E 、 D 、望梅止渴 、吸吮反射 没有兴奋性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4.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5.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6.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生理学习题集最新答案版

《生理学》习题集 (供2010级中专部专用)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1、维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于(E)。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C )。 A.减压反射 B.血糖浓度调节 C.排尿反射 D.体温调节 E.正常呼吸频率维持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4、环境稳态是指( B )。 A.细胞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细胞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稳定 E.细胞液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 5、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6、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D )。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7、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 C )。 A.吸收 B.新代 C.物质合成代 D.异化作用 E.消化 8、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 D )。 A.吸收 B.新代 C.物质合成代 D.异化作用 E.消化 9、机体的环境是指( E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液 E、细胞外液 10、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C )。 A、兴奋性 B、生殖 C、新代 D、兴奋 E、抑制 11、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 A、膝跳反射 B、减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E、吸吮反射 12、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 D )。 A、兴奋性越高 B、兴奋程度越低 C、兴奋程度越高 D、兴奋性越低 E、没有兴奋性 四、填空题。 1、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反应的基本形式有兴奋和抑制。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代、兴奋性、生殖。 五、问答题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运动生理学(单元版)

一、名词解释: 身体素质:肌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称为身体素质。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绝对力量: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通常以肌肉收缩和对抗最大阻力来表示,例如:举重 相对力量:是指以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或肌肉横断面等为单位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这是以克服自身体重为主的项目十分重要。例如:体操跳高 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常见方式。 中枢激活:中枢NS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 超负荷: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 超等长练习: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 等长练习: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一种力量训练方法,又称静力训练法 等张练习:是肌肉进行收缩时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它属于动力性的训练方法。 最大肌肉力量:通常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 肌肉耐力:指以一定负荷或速度,能重复的次数或所能坚持的时间的工作能力 二、选择题: 1、从事等长练习能有效的发展 A 。 A.肌肉绝对力量和静力耐力 B.速度耐力 C.爆发力 D.相对肌力 2、多级跳和跳深属于 D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 3、发展肩、胸部肌肉力量的练习采用下列哪种训练方式 A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4、发展背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C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5、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C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6、发展小腿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D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7、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D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8、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负荷的最佳负荷是 C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9、适合400m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B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10、适合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最新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生殖 3、兴奋性 4、稳态 5、自身调节 6、反射弧 7、反射 8、非条件反射 9、体液调节 10、局部体液调节 11、反馈 12、正反馈 13、负反馈 14、神经调节 15、神经-体液调节 16、前馈 17、生理学 18、反应 19、阈刺激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 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 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 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 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 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A.固定不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 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 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 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 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 B.使血压 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 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 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14、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 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 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三、填空 1、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法。运动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世纪年代开始的。 2、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和血液中的。 3、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______,它由构成,是与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 4、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调节。 5、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和三个特征。 6、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和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