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psk课程设计

8psk课程设计
8psk课程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仿真

姓名:刘潇

学号: 20096125

班级:通信0901

指导教师:詹曦

起止日期:2012.6.4-2012.6.19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通信0901 学生姓名:刘潇学号:20096125 设计名称: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仿真

起止日期:2012.6.4-2012.6.19指导教师:詹曦

课程设计学生日志

课程设计评语表

8PSK调制与解调系统仿真

一、设计目的和意义

对8PSK行调制和解调,通过MATLAB编程,掌握MATLAB的使用,熟练掌握8PSK的调制原理,解调原理。

二、设计原理

1.QPSK调制

QPSK是MPSK调制中最常用的,又称4PSK,它可以看成由两个BPSK调制器构成。输入的串行二进制信息序列经串并转换,分成两路速率减半的序列,电平发生器分别产生双极性二电平信号I(t)和Q(t),然后对coswct和sinwct进行调制,相加后即得到QPSK信号。

2.QPSK相干解调

QPSK相干解调如下图,正交路和同相路分别设置两个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得到I(t)和Q(t),经电平判决和并-串变换即可恢复原始信息。

3.8PSK调制

8PSK是另一种常用的多相键控,载波有(0,π/4,π/2,3π/4,π,5π/4 ,3π/2,7π/4 )八种不同的初相,可以在一个波形周期(0,TS)内发送3个二进制符号(000,001,010,011,100,101,110,111)。频带利用率能达到6b/S/HZ。由于8PSK信号幅度不是恒定的,因此,被调制信号将不再保持恒定幅度,它必须能够从任何起点到达任何相位位置。这意味着8-PSK信号的幅度变化很大,这给RF放大器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且可能会导致进一步失真。通过8PSK设计的增强功能,即3π/8旋转则能够降低较大的幅度变化。所以,经过符号映射后的符号,应再按照F式进行3π/8弧度的符号旋转函数首先将产生的二进制序列送入,在串并变换处分成3个电平,b1,b2和b3,其中b1用于决定同相路信号的极性,当其为1时,同路信号的极性为1,当其为0时,同路信号的极性为-1。b2用于确定正交路信号的极性,当其为1时,正交路信号的极性为1,当其为0时,正交路信号的极性为-1。b3用于确定同相路和正交路的幅度,当8PSK信号幅度为1时,若b3为1时同相路的基带信号幅度应为0.924,而正交路幅度为0.383;若b3为0时,同相路信号幅度为0.383,而正交路信号幅度为0.924。求出I和Q 以后就分别与相位相反的载波叠加。最后相加就得到了调制后的8PSK 信号。

4.8PSK 正交相干解调

8PSK 信号与信道中的噪声叠加后输入解调器,首先将信号分解成四个独立

的信号,然后分别与相位不同的载波相叠加,然后就是判决电路,当不对时,计数器加1。判决出以后的信号就是b1,b2,b3最后将3个信号叠加起来就得到了输出信号。蒙特卡罗分析就是分析信号信噪比的误码率和误比特率,然后对信号进行分析,与理论的误码率和误比特率进行对比。

三、详细设计步骤

1、MATLAB库中的高斯随机数发生函数randn是应用给出的最低标准随机数发生器以及极坐标法,将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映射成高斯分布的随机数。

2、产生二进制序列后当进行8PSK调制时伴随着高斯随机噪声,这时的信号便会有不同概率误差,我们就用蒙特卡罗来估计分析,存在的误差是怎么的,有多少,基于蒙特卡罗的思想原则和应用特征,结合通信中调制解调理论,利用蒙特卡罗思想在通信系统建模的应用,并给出仿真结果。蒙特卡罗法的步骤是: (1) 构造实际问题的目标概率模型; (2) 根据目标概率模型的特点, 确定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概率分布函数; (3) 统计试验结果,给出问题的解和精度估计。

仿真平台为matlab7. 0 , 验证蒙特卡罗方法的好坏主要是能否把仿真结果确切显示出来。在计算信号误差函数时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在伪随机采样时就对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概率分布函数作好统计, 这样得到的采样信号统计特征量,才能防止随着伪随机数数目增加而处理时间以指数级增加。

蒙特卡罗法的主要思路是:

一、针对所要求解或所要验证的问题建立一个简单且便于实现的概率统计模型;

二、对模型中的随机变量建立抽样方法,在计算机上进行随机模拟,抽取足够的随机数,并对有关的事件进行统计;

三、对模拟试验结果加以分析说明.

3、数字调相{或相移键控PSK)最简单的形式为,利用=进制数字信号对两个同频反相正弦渡进行控制不断切换合成调相渡,即BPSK。8BPSK是一种常用的八相相移键控,有八种可能输出的相位,它不是恒幅度调制,不仅在相位中而且在幅度中亦包台信息,一个符号携带三个比特的信息8PSK的调制信号可以看成是对两个正交载波进行四电平双边带调制后所得的两路四进制幅度键控4ASK信号的叠加。

4、在传输信道中引入噪声,解调出的信号以眼图的形式输出,改变干扰信号的强度,录取不同干扰强度下的眼图, 利用眼图来观察其噪声带来的误码率。计算对应眼图的眼皮厚度与眼图开启度。改变信噪比的大小,相应的给出眼皮厚度和眼图开启度的值及相应的受扰后的眼图。结合眼皮厚度与眼图开启度两个参数,建立二者的比值(眼图厚度比) 与干扰强度的对应关系。通过大量的仿真数据获得拟合曲线。

四、设计结果及分析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图八

五、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拓展了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我学会将学习的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在做设计的过程中难免总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自学其中的相关知识,无形间提高了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让我知道了,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实践的话等于纸上谈兵。课程设计主要是我们理论知识的延伸,它的目的主要是要在设计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要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独立的意识。我相信这次的课程设计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六、参考文献

曹志刚,钱亚生. 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f=1*300 %采样频率

g=(sign(rand(1,300)-0.5+eps)+1)/2 %产生二进制序列

sn=randn(1,100*length(g)); %产生高斯白噪声

dt=2*pi/299;

t=0:dt:2*pi;

si=[];co=[]; %si为正交分量,co为同相分量

sit=[];sqt=[]; %sit为同相分量幅度,sqt为正交分量幅度sb2=[]; %输入二进制序列

for n=1:3:length(g); %一次取3个二进制数

if g(n)==0 && g(n+1)==0 && g(n+2)==0

%b1b2b3=000时正交分量和同相分量的幅值

it=-0.383*ones(1,300);

qt=-0.924*ones(1,300);

b2=[zeros(1,100) zeros(1,100) zeros(1,100)]

elseif g(n)==0 && g(n+1)==0 && g(n+2)==1 %b1b2b3=001时it=-0.924*ones(1,300);

qt=-0.383*ones(1,300);

b2=[zeros(1,100) zeros(1,100) ones(1,100)]

elseif g(n)==1 && g(n+1)==0 && g(n+2)==0

it=0.383*ones(1,300);

qt=-0.924*ones(1,300);

b2=[ones(1,100) zeros(1,100) zeros(1,100) ]

elseif g(n)==1 && g(n+1)==0 && g(n+2)==1

it=0.924*ones(1,300);

qt=-0.383*ones(1,300);

b2=[ones(1,100) zeros(1,100) ones(1,100) ]

elseif g(n)==0 && g(n+1)==1 && g(n+2)==0

it=-0.383*ones(1,300);

qt=0.924*ones(1,300);

b2=[zeros(1,100) ones(1,100) zeros(1,100) ]

elseif g(n)==0 && g(n+1)==1 && g(n+2)==1

it=-0.924*ones(1,300);

qt=0.383*ones(1,300);

b2=[zeros(1,100) ones(1,100) ones(1,100) ]

elseif g(n)==1 && g(n+1)==1 && g(n+2)==1

it=0.924*ones(1,300);

qt=0.383*ones(1,300);

b2=[ones(1,100) ones(1,100) ones(1,100) ]

elseif g(n)==1 && g(n+1)==1 && g(n+2)==0

it=0.383*ones(1,300);

qt=0.924*ones(1,300);

b2=[ones(1,100) ones(1,100) zeros(1,100) ]

end

sb2=[sb2 b2];

c=cos(f*t); s=sin(f*t);

sit=[sit it]; sqt=[sqt qt];

co=[co c]; si=[si s];

end

figure(1);

plot(sit);%I路

title('I');

figure(2);

plot(sqt);%Q路

title('Q');

psk=sit.*co+sqt.*si; %调制后的8psk信号%%%%%%%%%%%%%%%%%%%%%%%%%%

figure(3);

subplot(311);

stem(sn)%输出噪声的时域图

title('高斯随机噪声')

zaosheng=fft(sn);

abs(zaosheng);

subplot(312);%画出噪声的频谱图

abs(zaosheng)

plot(abs(zaosheng)); %%%%%%%%%%%%%%%%%%%%%%%%%%%%%

figure(4);

subplot(211);plot(sb2,'LineWidth',1.5);

grid on;title('二进制序列(信源)');

axis([0 3000 -1.5 1.5]);

set(gca,'Xtick',[300,600,900,1200]);

xlabel('(a) t/(ts/300)');

subplot(212);plot(psk,'LineWidth',1.5);

grid on;title('8PSK');axis([0 3000 -1.5 1.5]);

xlabel('(b) t/(Ts/300)');

rpsk=psk+sn; %加入加性高斯白噪声

rs=[]; %rs用来存放解调后的二进制序列for m=1:300:100*length(g)-300;

rpsk1=rpsk(m:m+299); %取一个码元

sit=rpsk1.*cos(f*t);

it=cumtrapz(sit)*dt;

it=it(end); %相关后得的I路电平

if it>0 %对得到的电平进行判决

rs=[rs ones(1,100)];

elseif it<0

rs=[rs zeros(1,100)];

end

sqt=rpsk1.*sin(f*t);

qt=cumtrapz(sqt)*dt;

qt=qt(end); %相关后得的Q路电平

if qt>0 %对得到的电平进行判决

rs=[rs ones(1,100)] ;

elseif qt<0

rs=[rs zeros(1,100)];

end

sb3=rpsk1.*cos(f*t-pi/4);

b3=cumtrapz(sb3)*dt;

b3=b3(end);

sb4=rpsk1.*sin(f*t-pi/4);

b4=cumtrapz(sb4)*dt;

b4=b4(end);

b5=abs(b3+b4); %得到b3的电平并判决

if b5<2

rs=[rs ones(1,100)] ;

elseif b5>2

rs=[rs zeros(1,100)];

end

end

figure(5);% rpsk为接收到的8PSK信号

plot(rpsk);%画出加入噪声后的psk图

title('接收端信号的时域图');

figure(6);

plot(rs,'LineWidth',1.5);grid on;

title('解调输出');axis([0 3000 -1.5 1.5]);

set(gca,'Xtick',[300,600,900,1200]);

xlabel(' t/(ts/300)');

%绘眼图

figure(7);

tt=0:2*300-1; %显示2个码元周期内的眼图

for k=3:40

eyepsk=rpsk(k*300+1:(k+2)*300); % rpsk为接收到的8PSK信号drawnow

plot(tt,eyepsk);hold on;

end

title('眼图');

%蒙特卡罗分析

EsNodb=3:0.5:10; %设置信噪比范围

Es=1;

No=10.^(-EsNodb/10);

sigma=sqrt(No/2); %噪声功率,其值随信噪比而变

error=zeros(1,length(EsNodb)); %错误计数

sdata=zeros(1,length(EsNodb)); %进行比较判决抽样值的总的计数for i=1:length(EsNodb)

error(i)=0;

sdata(i)=0;

while error(i)<1000 %误码数<1000

d=ceil(rand(1,10000)*8); %产生信源10000个

s=sqrt(Es)*exp(j*2*pi/8*(d-1));%复基带形式

r=s+sigma(i)*(randn(1,length(d))+j*randn(1,length(d)));

for m = 1 : 8

rd(m,:) = abs(r-sqrt(Es)*exp(j*2*pi/8*(m-1)));

%rd有m行,每行对应r与m的差值,8*10000的二维数组

end

for m=1:length(s)

dd(m)=find(rd(:,m)==min(rd(:,m)));

%找到rd的m列中最小的值的行序号(与之相对的判决电平值),

%dd(m)即为接收到的m值,find()函数返回的是行号

if dd(m)~=d(m) %与发送的m相比,进行误码计数error(i)=error(i)+1;

end

end

sdata(i)=sdata(i)+10000;

end

end

pe=error./sdata; %仿真得的误码率

ps=erfc(sqrt(EsNodb)*sin(pi/8)); %理论误码率

figure(8);

semilogy(EsNodb,pe,'b*:');hold on;

semilogy(EsNodb,ps,'r-');

xlabel('Es/No(db)');ylabel('误码率');

legend('仿真结果','理论计算结果');

摄影摄像技术说课稿

《摄影摄像技术》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我是《摄影摄像技术》课程主讲人,下面对《摄影摄像技术》进行说课。本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课程评价、课程特色与创新6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程定位 1、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艺术欣赏与设计能力,图形、图像、动画、影视节目制作的处理与创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动画设计软件,具有多媒体开发、创作及网络应用和网页设计的能力;能在相关行业领域从事动画制作、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 1、在动画制片公司、多媒体设计制作公司从事动画原画设计、构图设计、动画制作等工作; 2、在电视台从事摄像、编辑等工作; 3、在出版社从事插图、卡通连环画的创作等。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1、原画创作技法、 2、动画运动规律、 3、二维动画制作实训、 4、三维动画制作实训、 5、定格动画制作实训、 6、影视动画剧本创作、 7、摄影与摄像技术、 8、影视编辑、 9、影视广告制作实训、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一)、11、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4、本课程的性质 (1)《摄影摄像技术》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来进行数码照片的拍摄与创作及影视作品的拍摄与创作。本课程以广告、影楼和影视传媒行业图片拍摄、影视宣传片拍摄等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要求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参照岗位工作标准开发课程标准,模拟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教学工作过程。 (2)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公司项目模拟和同学们自创项目实战的方式,围绕广告和影视传媒行业先进的操作技术和岗位工作任务开展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专业要求与行业要求一致、训练要求与岗位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 (3)《摄影摄像技术》课程依据摄影师、摄像师师等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无锡五角星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借鉴或使用他们的真实项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

Web网页设计实验报告

WEB系统开发 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红尘客栈网上订房页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及应用) 班级计信2班 学生蒋波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年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设计题目 (3) 三、结构设计 (3) 四、技术分析 (4) 五、设计过程 (7) 六、实验心得 (10) 七、实验总结 (11)

一、设计目的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 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是离不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与便利.但是,我们成天浏览的网站网页到底是如何制作的呢?我想这一点很多同学都没有去深究过.所以,这学期我选择了”web网页设计”这门课,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网页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 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 熟练掌握Photoshop cs3、Dreamweaver cs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学会和团队配合,逐渐培养做一个完整项目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红尘客栈》 三、结构设计 选定主题,确定题目之后,在做整个网站之前对网站进行需求分析。首先,做好需求调研。调研方式主要是上网查阅资料,在图书馆里翻阅相关书籍。 然后,调研结束之后对整个网站进行功能描述,并对网站进行总体规划,接着逐步细化。 我们选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并且选定题目为“红尘客栈”,其目的是做一个简单的网站,介绍酒店概况,提供一定的资讯信息。 四、技术分析 (一)建立布局 在这次的网页设计中用到大量的布局,所以怎么样建立布局是关键。Dreamweaver cs3是大多数人设计网页的称手兵器,也是众多入门者的捷径。特别是其在布局方面的出色表现,更受青睐。大家都知道,没有表格的帮助,很难组织出一个协调合理的页面。 1.点击“ALT+F6”键,进入布局模式,插入布局表格。建立一个大概的布局。 2.使用背景图片:选中该项,按浏览可以插入一幅准备好的图片作为表格的背景,因为图片是以平铺的形式作为表格背景,所以表格大小和图片尺寸都要控制好。 (二)网页中的图像

智能计算导论课程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计算导论课程实验报告SAR图像变化检测

SAR图像变化检测 1 引言 遥感变化检测是指通过对不同时期同一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根 据图像之间的差异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地物或目标的变化信息。现代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变化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遥感数据成为变化检测的主要数据源。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微波能穿透云雾、雨雪,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二,微波对地物有一定穿透能力。三,采用侧视方式成像,覆盖面积大。正是这些优点,使得SAR 图像日益成为变化 检测的重要数据源。 SAR 变化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广泛。目前,全球坏境变化加剧,城市急速发展,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及时掌握相关动态信息,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支持,而SAR 的种种优点为快速响应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应急保障。 2 定义 变化检测是指通过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图像,检测出该地区的地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信息 SAR图像的变化检测是指利用多时相获取的同一地表区域的SAR图像来确定和分析地表变化,能提供地物的空间展布及其变化的定性与定量信息 3 常用方法

本报告所用算法流程图 4 实验结果

5 程序 %initial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Ia=imread('2002.5.bmp');%read image Ib=imread('2005.4.bmp'); Iag=Ia(:,:,1);%rgb2gray Ibg=Ib(:,:,1); %midfilt Iam=medfilt2(Iag); Ibm=medfilt2(Ibg); %find difference ia_double = double(Iam)+1; %uint8todouble ia1 = ia_double/255; %unit ib_double = double(Ibm)+1; ib1 = ib_double/255; di_image=di(ia1,ib1); %构造模糊差异 di_image1=uint8(di_image.*256); di_image1=double(di_image1); %FCM bilateral_di_image=bilateral(di_image1,36,6); %双边滤波 bilateral_di_image1=uint8(bilateral_di_image); bilateral_di_image=double(bilateral_di_image1); fcm_image=fcm(bilateral_di_image); %聚类 [T]=mis(Re,fcm_image,N,L); k=T; disp(sprintf('12óD%d??????£??ó2??????a%d',N*L,k)); p=k/(N*L)*100 disp(sprintf('?ó2??ê?a%2.4f',p)) %display figure(1); subplot(2,3,1),imshow(Ia); title('原图a'); subplot(2,3,2),imshow(Iam); title('图a中值滤波图'); subplot(2,3,3),imshow(Ib); title('原图b'); subplot(2,3,4),imshow(Ibm); title('图b中值滤波图'); subplot(2,3,5),imshow(di_image); title('模糊差异图'); subplot(2,3,6),imshow(bilateral_di_image1); title('双边滤波图'); figure(2); imshow(fcm_image); title('聚类图'); function [img1] = bilateral(img,winsize,sigma) winsize = round( (winsize-1)/2 )*2 + 1;

摄影作品课程设计报告书

专题摄影职业装与色彩作品 设计制作说明书 设计制作人:胡雯 班级 15媒体2 学号 2015145216 2016.9

一、本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摄影的具像特征和象征性特征”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摄影曝光、感光度、镜头景深、光圈快门等技术理论和方法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2、使学生全面掌握以数码照相机为主要器材手段进行摄影创作的流程和方法。尝试创作一组具有个性视角、和独特技术方法的“专题摄影作品”,并自我点评,作出恰当“命名”和“寓意说明”以备推荐到“相应级别摄影赛事”上参展。 通过本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 使学生在课内20学时+课外20学时内(一周时间)完成一组具有个性视角、和独特技术方法的“摄影作品至少6幅”,并自我点评和作出恰当的“命名”和“寓意说明”,以备推荐参展。 二、完成本设计的“创意”准备和技术准备 (一)、选题说明和“创意”简介 1.选题说明 我的选题是“职业装与色彩”,例如我们看到橘色不难想到环卫工人,看到绿色不难想到军人,看到蓝色不难想到警察……所以我想以有代表色的职业装的为出发点,来表现不同职业的劳动人民的工作状态,以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2.“创意”简介 偶然在微博上看见了一段记录清朝长安街头的黑白影像,对比如今的生活,我觉得其中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划分更加的明确并且管理的更加规范,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职业装的出现便能够说明这点,所以我选取了几种大众已经非常熟悉且有代表性的制服作为代表,来表现劳动者的工作状态。 3.附:选题创意策划分析报告表(最下) (二)、拍摄技术准备和计划 1.创作“摄影作品”的技术手段简述 1)摄影镜头的光学特性和景深原理的应用 景深是指镜头所能对应拍摄到的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原理可以从下图中得到分析。 影响景深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光圈和焦距。 (1)光圈口径愈大,在感光片上的弥散圆愈大,所以得到的景深越小。

网站设计报告

网站设计报告 项目设计报告题目:优秀作业展示平台 学号:20121040116 姓名:张荩月 日期:2015年4月25日

目录 一、项目设计背景 (3) 1.1目的 (3) 1.2 系统设计背景 (3) 1.3定义 (4) 二、系统设计 (4) 2.1系统设计思想 (4) 2.2 系统结构设计 (6) 2.3 系统性能 (6) 2.3.1 良好的用户界面 (6) 2.3.2 可维护性 (8) 2.3.3 可扩展性 (9) 2.3.4 安全性原则 (9) 2.3.5 数据完备性 (9) 2.3.6 输入输出要求 (9) 2.3.7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10) 2.3.8 故障处理要求 (10) 2.3.9 其他专门要求 (11) 三.数据库的设计 (11) 3.1数据库需求分析 (11) 3.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2) 3.3数据库的创建 (13) 四.网站维护 (14) 五.网站测试 (14) 六.网站发布与推广 (15) 6.1网站发布 (15) 6.2网站推广 (15)

一、项目设计背景 1.1目的 设计说明云南大学优秀作业展示平台数据集成项目系统,包括最终实现的网站必须满足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以及设计理念等。 1.2 系统设计背景 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一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改变生活也越来越普遍,信息交互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利用简单快捷的电子平台进行学习活动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学生群体自身的学习交流信息共享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如今,在大学中学习一门课程,学生想要寻找到有关于该课程的相关学习资料和往届作业显得尤为困难,对于授课教师也知之甚少。 基于学生群体构建学习交流平台,利用学生群体的自身优势将信息数据共享,服务于学生。这种自给自足的学习“生态圈”正渐渐成为主流。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doc资料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人工智能<五子棋> 技术报告 简介 本课程设计是基于alpha-beta剪枝算法的五子棋的博弈游戏,具有悔棋,可选择禁手,支持人机对战,人人对战等功能。整个设计基于Java语言开发,界面美观大方。 alpha-beta剪枝技术的基本思想或算法是,边生成博弈树边计算评估各节点的倒推值,并且根据评估出的倒推值范围,及时停止扩展那些已无必要再扩展的子节点,即相当于剪去了博弈树上的一些分枝,从而节约了机器开销,提高了搜索效率。具体的剪枝方法如下: (1) 对于一个与节点MIN,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上确界β,并且这个β值不大于 MIN的父节点(一定是或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下确界α,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 MIN节点的其余子节点了(因为这些节点的估值对MIN父节点的倒推值已无任何影响了)。这一过程称为α剪枝。 (2) 对于一个或节点MAX,若能估计出其倒推值的下确界α,并且这个α值不小于 MAX的父节点(一定是与节点)的估计倒推值的上确界β,即α≥β,则就不必再扩展该MAX节点的其余子节点了(因为这些节点的估值对MAX父节点的倒推值已无任何影响了)。这一过程称为β剪枝。 1、数据结构定义 本文定义15*15的五子棋棋盘,实现算法,在算法中采用的数据结构包括:int isChessOn[][]描述当前棋盘,0表示黑子,1表示白字,2表示无子;int pre[][]记录棋点的x,y坐标。 由于本课程设计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在Java中只能用类表示并实现所定义的数据结构。所以下面将用类来描述相应的数据结构及算法:public class ChessPanel{ private ImageIcon map; //棋盘背景位图 private ImageIcon blackchess; //黑子位图 private ImageIcon whitechess; //白子位图 public int isChessOn [][]; //棋局 protected boolean win = false; // 是否已经分出胜负 protected int win_bw; // 胜利棋色 protected int deep = 3, weight = 7; // 搜索的深度以及广度 public int drawn_num = 110; // 和棋步数 int chess_num = 0; // 总落子数目 public int[][] pre = new int[drawn_num + 1][2]; // 记录下棋点的x,y坐标最多 (drawn_num + 1) 个 public int sbw = 0; //玩家棋色黑色0,白色1 public int bw = 0; // 当前应该下的棋色 0:黑色(默认), 1:白色 protected int x_max = 15, x_min = 0; // 边界值,用于速度优化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HUNAN UNIVERSITY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模糊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 统的研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2017年5月30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的研究进展 (2) 2.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2) 2.2 几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比较 (3) 第3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模糊控制器 (7) 3.1 模糊化 (7) 3.2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建立 (7) 3.3 解模糊 (7) 第4章 MPPT模糊控制器设计 (8) 4.1选择观测量和控制量 (8) 4.2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化 (8) 4.3 制定模糊规则 (9) 4.4 求解模糊关系 (9) 4.5进行模糊决策 (10) 4.6 控制量的反模糊化 (10) 第5章模糊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 (11) 附录 (15)

第1章绪论 在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的双重要求下,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伴随着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成为可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将成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目前,转换效率低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成为阻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重点问题。智能控制是这门新兴的理论和技术,它是传统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智能控制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而模糊控制是目前在控制领域中所采用的三种智能控制方法中最具实际意义的一种方法。在光伏系统MPPT控制中,由于外界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特性,则使用模糊逻辑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有望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随着近年智能控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模糊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被人们广泛接受。模糊控制的优点很多,例如:模糊控制器设计简单,不需要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模糊规则用自然语言表述,易于被操作人员接受;模糊控制规则可以转换成数学函数,易与其他物理规律结合,便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模糊控制抗干扰能力强,且响应快,对复杂的被控对象能有效控制,鲁棒性和适应性都易达到要求。模糊控制以其适应面广泛和易于普及等特点,成为智能控制领域最重要,最活跃和最实用的分支之一。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经济系统、人文系统以及医学系统中解决了传统控制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实际控制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的处理复杂,外界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系统中,跟踪系统最大功率工作点,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本文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为研究对象,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从光伏阵列的原理和特性、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设计、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本设计报告比较多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根据其不同的优缺点,然后选用模糊控制方法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对模糊论域、隶属度函数计算,制定处模糊规则,设计出模糊控制器。最后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摄影及后期处理课程目标

摄影及后期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摄影及后期处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 、前言 课程性质 摄影及后期处理是我系广告平面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摄影造型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能,掌握数码照片的后期加工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学生专业和摄影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注重吸纳当今世界摄影发展的新技术和新闻摄影的新理念,培养学生敏锐捕捉典型新闻瞬间的新思维。 .运用独特的先进课件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学习摄影最新技术; .引领学生灵活运用摄影新理念,开展综合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锻炼,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和协作性学习; .构建培养新思维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实现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新 ()突破常规教学顺序,采取数码摄影先行。这不是简单的教学顺序的调整,而是从数码切入,学生可以直观快捷的看到拍摄效果,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码摄影先行也与职业岗位、与摄影技术对接起来。 ()突出创新思维在摄影中的运用。传统摄影教学涉及思维活动的内容是分散的,我们这门课程设计把思维活动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块,强调了创新思维在摄影中的地位和作用。 ()突出灵活运用摄影技术技巧为表现主题服务,强调对学生摄影综合创新能力的培

养。 .教学方法新 针对教学模块的不同特点,采用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认知规律和“认识——实践——认识——创新”的实践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赏析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的学习方法,以及校内实训、校外综合技能训练和顶岗实践锻炼等途径,解决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分离,基础与专业分离的问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较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任教师、企业设计师和学生组成,参与或承接企业实际项目,课程大量采用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数码摄影的知识,掌握职业能力,体现企业文化,养成职业素养。 (二)、实践环境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数字时代的数码摄影、图片处理、新闻图片传送等新技术,探究摄影中数码相机的独特优势,适应摄影时效性的需要。 建立先进的数码摄影实训室、数码图片处理实训室等摄影实训室。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与校外企业合作,建构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学院校园网,建立了《摄影基础》课程网页,营造网络课程教学的环境,实现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自测,师生互动。利用网上教学手段,开设网络课堂,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学习。 注重第二课堂的创建。第二课堂是课内教学的有力补充和延伸,是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个渠道。开辟大学生摄影协会为第二课堂,以促进学院摄影技术的普及和交流为宗旨,走学习实践和服务相结合的路子,组织社团活动以及各项摄影技能训练比赛活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把摄影的思维活动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块,通过举办摄影比赛,邀请摄影名师名家开展各类专题讲座,选择国内外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进行赏析等多种形式,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研究摄影思维活动规律,“破”摄影的思维定势,“立”摄影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独特的观察能力、摄影价值判断能力和灵活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手段表现摄影主题的能力,实现摄影的综合创新。

智能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 (2) 1 意义与要求 (2) 1.1 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2 设计总体方案 (2) 2.1 设计思路 (2) 2.2 总体设计方框图 2.3 完整原理图 (4) 2.4 PCB制图 (5) 3设计原理分析 (6) 3.1 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7) 3.2 声光报警控制电路 (7) 3.3 排气电路工作原理 (8) 3.4 整体工作原理说明 (9) 4 所用芯片及其他器件说明 (10) 4.1 IC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图 (11) 5 附表一: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电路所用元件 (12) 6.设计体会和小结 (13)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1 意义与要求 1.1.1 意义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煤气或者其他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及时检测出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并将其排除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本人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联系实际,设计出一套有毒气体的检测电路,可以在有毒气体超标时及时抽排出有害气体,使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一个保障。 1.2 设计要求 当检测到有毒气体意外排时,发出警笛报警声和灯光间歇闪烁的光报警提示。当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时能自行启动抽排系统,排出有毒气体,更换空气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抽排完毕后,系统自动回到实时检测状态。 2 设计总体方案 2.1 设计思路 利用QM—N5气敏传感器检测有毒气体,根据其工作原理构成一种气敏控制自动排气电路。电路由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气体排放电路构成。当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QM—N5检测到有毒气体,元件两极电阻变的很小,继电器开关闭合,使得555芯片组成的多谐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间歇发光;同时LC179工作,驱使蜂鸣器间断发出声音;此时排气系统会开始抽排有毒气体。当气体被排出,浓度低于气敏传感器所能感应的范围时,电路回复到自动检测状态。

《摄影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作业 2010年10月30日止 目的: 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前端分析、内容设计、活动设计和支持服务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任务描述:学习完第二章内容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门课程(可以结合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选择),进行学习者分析、学习情境分析。选择该课程的某一节进行内容分析、目标分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支持服务设计及评价设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课程网络课程设计方案——以***节为例》,字数不少于2000字。 本次任务满分为100分

《摄影网络课程设计方案》 宝坻电大09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 组长: 组员: 一、前端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学习状况=差距(学习需要) 1.分析方法:(1).确定学习期望;(2).确定目前学习状况;(3).分析原因,确定问题性质;(4).可行性分析 教学内容经常变化的课程;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教学主要目标的课程;学生多样化、差异大的课程 (二)学习情境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网络学习特征:对网络学习的态度与认识;网络学习准备;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或者计划性和策略性;学习风格;社会性需求 分析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测验或者考试;观察 (四)学习任务分析: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组织;学习目标的分析 二、要素设计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 1.定义: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2.原则:学习准备;学习动机;目标范例;内容组织;适当指导;积极反应;重复练习;知道结果;个别差异 (二)学习内容设计 1.内容分类:主干;补修;扩展;生成性 2.媒体特点: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 3.媒体选择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教学条件;媒体类型 (三)学习活动设计 1.确定活动目标 2.设计活动任务: (1)任务情境的设计 问题设计 第一阶段: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能力,并列出相关问题第二阶段:通过一系列准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和修改 第三阶段:确定问题解决的成果及完成标准 情境设计 将设计好的问题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联系 营造一种真实生动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氛围 (2)建议学习过程 (3)设计任务成果 3.确定活动过程和方式:常见的有:讲授;答疑;作业;测评;讨论;阅读;协作学习;案例分析;反思;虚拟实验等 4.选择活动工具 (1)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概念图(MindManager、FreeMind等) (2)讨论交流工具:包括论坛、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

网页设计报告

电子商务2班201341440225杨杰网页设计报告 电子商务2班 姓名:杨杰 2016.06.10

目录 1.设计目的 (1) 2.设计思想 (2) 2.1网站整体结构规划思想 (4) 2.2 主页设计思想 (5) 2.3子页的设计思想 (6) 3.网页详细设计分析 (8) 4.结论 (10)

1.设计目的 阐述该个人网站的设计意图和创意,简单介绍自己的个人网站。 2.设计思想 阐述网站的整体设计思想,包括: 2.1网站整体结构规划思想 要求阐述网站整体结构的选择、设计的思想,绘制网站结构草图。 2.2 主页设计思想 要求对主页的布局思路进行阐述和分析。 2.3子页的设计思想 要求对子页的设计以及网页对象的选取思路进行阐述和分析。 3网页详细设计分析 要求选取一张网页,对网页的设计实现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详细说明制作该网页的步骤,所使用的网页对象以及该网页对象的操作方法。 4结论 对整个设计报告做归纳性总结,并分析设计过程中的困难及如何解决的,最后提出展望。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实践使同学们经历Dreamweaver cs5开发的全过程

和受到一次综合训练,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开发案例,理解并初步掌握运用Dreamweaver cs5可视化开发工具进行网页开发的方法;了解网页设计制作过程。通过设计达到掌握网页设计、制作的技巧。了解和熟悉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现技巧。根据题目的要求,给出网页设计方案,可以按要求,利用合适图文素材设计制作符合要求的网页设计作品。熟练掌握Photoshop cs6、Dreamweaver cs5等软件的的操作和应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配置虚拟机环境 1.在虚拟机上面模拟一个局域网环境 (1)在虚拟机上面配置安装windows xp sp3 professional(Client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Server)两个操作系统的虚拟主机。 虚拟机硬件配置如下: Ⅰ.windows xp sp3 professional (在配置过程中可以选择默认配置) Ⅱ.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智能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8. 试设计智能仪表 实现智能数字显示仪表。要求8位数码管显示(4位显示测量值,4位显示设定值),4输入按钮(功能选择、数码管选择、数字增加、数字减少),可设定上下限报警(蜂鸣器报警)。适配Cu100热电阻,测温范围为0℃~150℃。采用位式(两位、三位,具有滞环)控制、并用晶闸管过零驱动1000W电加热器(电源电压为AC220V)。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设计》----40题目 教学说明: 如下设计题目应该在课程开始时布置,并在教学中安排时间,以产品设计案例教学方式讲授如何理解题目以及如何实现题目,并补充完成题目所需要的相关知识。 如下的智能仪表课程设计题目,都是小型智能仪表产品开发方面的题目。涉及智能仪表硬件与软件设计。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是智能仪器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设计智能仪表产品的课程改革目的,特选择一些小型智能仪表产品作为课设题目,满足教学需求。课程题目小,学生容易学,上手快,可以在短时间走完智能仪表设计的全过程,学会产品设计步骤。 1.设计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设计题目,经过查阅资料,给出正确设计方案,画出详细仪表原理框图(各个功能部分用方框表示,各块之间用实际信号线连接)。 在互连网上收集题目中所用到的器件资料,例如传感器(热偶分度表等)、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继电器、电源、显示器件等。 在互连网上收集相关单片机的显示、AD转换、显示、控制算法等程序。 在充分研究这些资料基础之上,给出设计方案(选择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显示、按键输入、继电器驱动、电源等,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2)用Protel99SE软件设计仪表详细原理图。 要求正确标记元件序号、元件数值、封装名。 (3)设计PCB图 在画PCB前应该购买元件,因为有了元件才知道封装尺寸,但也可以不购买元件,只到元件商店测量实际元件尺寸后,画封装图。 (4)熟悉单片机内部资源,学会ADC、SPI接口、定时器、中断、串口、I/O引脚等模块的编程。 (5)采用C语言开发所设计仪表的程序。 按照题目要求,确定仪表需要完成的任务(功能),然后分别编制各任务的程序。程序应该有说明,并有详细注释。 说明:若是不安装实验板或是最小系统板,就只能用Atmel公司的A VR Studio软件或是Keil软件(随意下载)仿真,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2.设计(考试)说明书 说明书内容: (1)封面内容: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考试题 题目号: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书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采用BP网络进行模式识别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3) 2、问题描述 (3) 3、源程序 (3) 4、运行结果 (6) 5、总结 (7)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BP网络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掌握BP网络的学习算法 2、熟悉matlab语言在智能控制中的运用,并提高学生有关智能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能力 要求:充分理解设计容,并独立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报告 问题描述 采用BP网络进行模式识别。训练样本为3对两输入单输出样本,见表7-3。是采用BP网络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并针对一组实际样本进行测试。用于测试的3组样本输入分别为1,0.1;0.5,0.5和 0.1,0.1。 表7-3 训练样本 说明:该BP网络可看做2-6-1结构,设权值wij,wjl的初始值取【-1,+1】之间的随机值,学习参数η=0.5,α=0.05.取网络训练的最终指标E=10^(-20),在仿真程序中用w1,w2代表wij,wjl,用Iout代表 x'j。 源程序 %网络训练程序

clear all; close all; xite=0.50; alfa=0.05; w2=rands(6,1); w2_1=w2;w2_2=w2; w1=rands(2,6); w1_1=w1;w1_2=w1; dw1=0*w1; I=[0,0,0,0,0,0]'; Iout=[0,0,0,0,0,0]'; FI=[0,0,0,0,0,0]'; k=0; E=1.0; NS=3; while E>=1e-020 k=k+1; times(k)=k; for s=1:1:NS xs=[1,0; 0,0; 0,1]; ys=[1,0,-1]'; x=xs(s,:); for j=1:1:6 I(j)=x*w1(:,j); Iout(j)=1/(1+exp(-I(j))); end y1=w2'*Iout;

网页设计设计报告

XXXXXX学校 课程设计计划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3/2014学年上期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与制作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年级专业:软件XX班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

目录 ?网站全名及logo 标志 ·3 ?建立网站的目的、意义 ·3 ?网页设计制作最突出的创意 ·3 ?网站的栏目设计 ·5 ?色彩搭配及其含义 ·6 ?网站的结构图和页面组成 ·8 ?网站设计中具体实现的几个关键功能和相关技术说明·9 ?如何安排进度和计划完成时间 ·9 ?网站建设的心得体会和扩展性分析 ·9 ?参考资料 ·10

一、网站全名及logo 标志 网站全名:Jewelry珠宝公司 Logo标志: 二、建立网站的目的、意义 建立网站的目的:面向全世界宣传高级定制珠宝。 建立网站的意义:高级定制,绝无仅有的珠宝。 三、网页设计制作最突出的创意 我最喜欢这个页面的设计,这个页面用来展示了一个系列的婚戒。点击下面的小图片,上面的图片也会随之变换。而且图片背景为透明,也使整个页面的效果更佳了。 而对于这效果的实现,我是先在网页素材库里面找了这个图片特效,然后再运用了一个框架将这个特效嵌入到框架里面。

其中运用了嵌入框架的的代码是: 还有这个页面也是用的这个特效: 点击箭头符号,图片也随之切换。 网站的首页我设计是一个进入flash,点击enter字符进入公司简介

这个页面我也很是喜欢,虽然简单,但是很精彩。Flash是在网上找的素材。 四、网站的栏目设计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DOC)

HUNAN UNIVERSITY 智能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模糊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 统的研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2017年5月30 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的研究进展 (2) 2.1 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 (2) 2.2 几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的比较 (3) 第3章光伏并网发电系统MPPT模糊控制器 (7) 3.1 模糊化 (7) 3.2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建立 (7) 3.3 解模糊 (7) 第4章 MPPT模糊控制器设计 (8) 4.1选择观测量和控制量 (8) 4.2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化 (8) 4.3 制定模糊规则 (9) 4.4 求解模糊关系 (9) 4.5进行模糊决策 (10) 4.6 控制量的反模糊化 (10) 第5章模糊控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 (11) 附录 (15)

第1章绪论 在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的双重要求下,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伴随着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利用太阳能成为可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将成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目前,转换效率低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成为阻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广泛应用的一个重点问题。智能控制是这门新兴的理论和技术,它是传统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用来解决那些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智能控制包括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而模糊控制是目前在控制领域中所采用的三种智能控制方法中最具实际意义的一种方法。在光伏系统MPPT控制中,由于外界光照强度和温度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并网逆变器的非线性特性,则使用模糊逻辑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有望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随着近年智能控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模糊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被人们广泛接受。模糊控制的优点很多,例如:模糊控制器设计简单,不需要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模糊规则用自然语言表述,易于被操作人员接受;模糊控制规则可以转换成数学函数,易与其他物理规律结合,便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模糊控制抗干扰能力强,且响应快,对复杂的被控对象能有效控制,鲁棒性和适应性都易达到要求。模糊控制以其适应面广泛和易于普及等特点,成为智能控制领域最重要,最活跃和最实用的分支之一。目前,模糊控制已经在工业控制领域、经济系统、人文系统以及医学系统中解决了传统控制方法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实际控制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的处理复杂,外界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系统中,跟踪系统最大功率工作点,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本文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为研究对象,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从光伏阵列的原理和特性、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设计、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本设计报告比较多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根据其不同的优缺点,然后选用模糊控制方法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通过对模糊论域、隶属度函数计算,制定处模糊规则,设计出模糊控制器。最后建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摄影测量课程设计

《摄影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摄影测量技术》课程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担负着扩展其就业领域的重要的作用,是测绘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支撑课,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摄影测量中级工、高级工证书的必备课程。本课程主要为摄影测量岗位服务,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利用航拍像片在内业完成大、中比例尺数字地形图、专题图的制作,将传统测量大量外业工作转为内业进行,不直接接触被测对象,而是利用被测对象的影像资料,利用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完成数字地形图、专题图的内业制作。摄影测量技术从广义上说属于数字化测图技术范畴,由于它具有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对象、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现已逐渐取代传统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技术,成为数字化测图技术领域的主要作业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以及测量内业数据准备,数据立体采集,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空山加密等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摄影测量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具体要求是:理解摄影测量原理和基本知识,会对像片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会使用立体像对建立立体模型;会应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据采集;会使用主流地图编辑软件编辑所采集的数据;理解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原理,掌握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流程;能进行像片控制测量,像片外业调绘。总体而言是培养学生在摄影测量工作领域内业、外业一体化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 《摄影测量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宽口径培养人才的需要,在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中开设,列为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着重让学生掌握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知识模块和关键技术,了解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遥感、GPS空间定位技术在测量工作领域的应用,以及最新技术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应用。学生修完本课程,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摄影侧脸工作领域的有关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网页设计报告

中南大学 网站制作技术综合设计报告 主题瑜伽俱乐部 学生姓名宁倩 学生学号08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03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周欣然 信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所 2014年12 月14 日

目录一网站基本信息 1 网站功能描述 2 网站基本内容 (1)网站主题 (2)网站栏目 二网页具体制作过程 1 首页 2 书籍分类页 3 书籍推荐页 4 作者推荐页 5 书籍下载页 三网页具体内容 1 素材选取 2 网页内容 四网页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总结 1 心得体会 2 网页优点及不足

一网站基本信息 1 网站功能描述 本人平时热爱瑜伽活动,瑜伽是一项能够让人全身心放松的运动。除此之外还能强身健体,改善身体状况。瑜伽对于男女老少都合适。适合每一个人锻炼。此网站本人选取从瑜伽简介,分类,视频,音乐,书籍,作用等方面对瑜伽进行展示。目的在于加深自己对瑜伽各个方面的了解,同时也向大家推广瑜伽这项活动。 2 网站基本内容 (1)网站主题 网站名为“瑜伽俱乐部”,以“瑜伽运动”为主题,展开设计,向大家推广瑜伽这项锻炼活动 (2)网站栏目 网站首页中,有以下三个栏目:瑜伽分类,瑜伽作用,瑜伽媒体。 书籍分类中,有以下四个栏目:阿斯汤嘎瑜伽,艾扬格瑜伽,流瑜伽,热瑜伽。瑜伽媒体中,有以下两个栏目:瑜伽视频,瑜伽图书 二网页具体制作过程 1 首页 首页的制作方法: (1)运用了表格来规划整个网页;网页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2)左方上部使用java script制作了一个类似幻灯片的相框,左方的下方则是对瑜伽的简介,涉及瑜伽历史。 (3)网页右方第一表格插入图片,明确主题。在此表格中也做了导航栏,点击将进入不同的页面。 (4)右下方通过表格,图片,文字,简单阐述了瑜伽的内容,在此部分点击read more同样能进入不同的页面。 (5)网页的最后,表明制作者,同时采取插入实时更新的时间。 (6)本页面插有背景音乐。该音乐是瑜伽典型音乐。 (7)右上角设置了读者联系我们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