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文化常识汇总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文化常识汇总

《永遇乐》

1.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2.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3.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

4.一片神鸦社鼓社日: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5.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必修上册】 【原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句勾勒了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无比沉痛的感到人们对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渐渐的不以为然的句子是:,,。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而败北的典故,表达对韩侂胄轻率出兵北伐的认识和意见的句子是:,,。 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刘宋旧事暗喻南宋不堪回首的社会现实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三句勾勒了刘裕英雄气概的句子

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从眼前斜阳照射的街道和树木写去,又想起了跟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风流人物的句子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无比沉痛的感到人们对失败的历史和分裂的局面渐渐的不以为然的句子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而败北的典故,表达对韩侂胄轻率出兵北伐的认识和意见的句子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6、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尾中,辛弃疾运用典故,在豪壮中透出激愤,表达无限悲哀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刘宋旧事暗喻南宋不堪回首的社会现实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新教材语文】部编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练习(解析版)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ǔ) 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 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 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 【答案】C 【解析】A项,“纶”应读guān;B项,“乍”应读zhà;D项,“港陌”应为“巷陌”,“发”应读f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墙橹舞榭佛狸巷陌 B.纶巾寄奴烽火廉颇 C.凄冷苍皇风情门槛 D.憔萃凋谢次第寻觅 【答案】B 【解析】A项,墙——樯;C项,苍——仓;D项,萃——悴。故选B。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故①故.垒西边②既克,公问其故.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顾①赢得仓皇北顾.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曾①人道寄奴曾.住②曾.益其所不能 (4)过①雁过.也,正伤心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答案】(1)①旧时的②原因、缘故③所以、因此 (2)①回头看②拜访 (3)①曾经②同“增”,增加 (4)①经过②过分、过于③犯错误 【解析】结合句意解释即可。

4.下面的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范仲淹辛弃疾辛弃疾李白李清照 B.范仲淹文天祥辛弃疾陶渊明李清照 C.辛弃疾辛弃疾颜真卿李白柳永 D.辛弃疾文天祥颜真卿陶渊明柳永 【答案】B 【解析】“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宋室”是朝代,“忧乐……”可以联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可以确定是“范仲淹”;“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可以由“丹心”联系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确定是“文天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铁板铜琶”“继东坡……”可知与苏东坡的豪放一致,“美芹”可以联系《美芹十论》,“南宋”是朝代,可以确定“辛弃疾”。“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质而绮,真且醇”是其文风,“樽中酒,篱下诗”可以写隐居的状态,可以确定“陶渊明”。“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明湖”“趵突泉”是其籍贯,“漱玉集”“金石录”是其作品集,“后主遗风”可以联系“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可以确定“李清照”。 5.名句默写。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

2023高考语文知识积累-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上)

2023高考语文知识积累-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上)《沁园春·长沙》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者。 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cài)邑、采地、封地。可传子孙。盛行于周。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音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说文》:指《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是世界最早的字书之一。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 古代对对方(普通人)的常用称呼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 3.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4.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5.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劲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魏武帝: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梦游天姥吟留别》 1.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 3.谢公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琵琶行并序》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023高考语文知识积累-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上)

2023高考语文知识积累-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 识汇总(必修上) 《沁园春·长沙》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者。 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cài)邑、采地、封地。可传子孙。盛行于周。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音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说文》:指《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是世界最早的字书之一。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 古代对对方(普通人)的常用称呼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 3.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4.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5.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劲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魏武帝: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梦游天姥吟留别》 1.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 3.谢公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琵琶行并序》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古代表示贬官的常用词有: ①贬:降低官职,降级;降职并外放。 ②窜:放逐、贬官。 ③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④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⑤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⑥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⑦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⑧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答案】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选择题 1.以下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元嘉草草(轻率) B.封狼居胥(分封) C.赢得仓皇北顾(败逃中回头北望) D.可堪回首(哪堪,怎堪)2.以下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以下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活用方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尚能饭否 A.商人重利轻别离B/啬橹灰飞烟灭 C.鼓瑟吹笙 D.赢得仓皇北顾 4.以下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元嘉:宋文帝刘裕的年号。 B.辛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也有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质朴的民俗的农村词。 C.公元450年,拓跋煮还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D.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仄韵。 5.以下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导致失败,委婉劝诫韩件胄不要急于事功。)6.以下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韩倔胄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弃疾积极,并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这首词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说明词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概,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 C本词用典较多,但都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词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其用典原那么是“古为今用”,即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D.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人写此情景,意在控诉侵略者恣意妄为的侵略行径。正气凛然,言语犀利,表达了词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第三单元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一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 (1分钟)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中的典故。 2.把握怀古诗用典的手法以及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 (2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们来齐背一遍。 赤壁的惊涛骇浪引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他怀念古人,但是与雄姿英发、年轻有为的周瑜相比,华发早生、壮志难酬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收复中原,但不被统治者重用的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会借古人抒发何种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2分钟) 一、诵读感知(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解题。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2.播放朗诵录音,全班齐读。 3.理解诗歌大意。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样的功业,结果只落得仓皇南逃,时而还掉头北顾。四十三年过去了,遥望中原,还记得战火一直烧到扬州。过去的事哪堪回首,如今异族皇帝佛狸祠下,竟是一片乌鸦的叫声和社日的鼓声!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二、层次结构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三、文本研读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一句,写的就是“千古江山”,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写到“千古风流人物”。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体现了辛弃疾怎样的思想? 明确:苏轼写的是“千古风流人物”,更侧重于人物;而辛弃疾写的是“千古江山”,更侧重于能够掌握这片江山、保护这片江山的英雄。辛弃疾将孙仲谋当成了这样的英雄。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皇帝,他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且能够任用周瑜、黄盖、鲁肃等军事家打败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2.作者上片写了哪两个历史人物事件? 明确: (1)孙权雄图大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写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在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含解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风流 ..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业绩)一片神鸦社鼓 ..(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B.金戈铁马 ..(借指威武雄壮的军队)烽火扬州路.(道路) C.元嘉草草 ..(很多草)佛狸 ..祠下(拓跋焘小名) D.赢得 ..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代指孙权故宫)..仓皇北顾(获利所得)舞榭 2.下列词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对下列各项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招致失败 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 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 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 表。 B. 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 词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 容有关,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宋词也有以婉约的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其多用典,旨意朦胧,需读者去体味。 5.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辛弃疾词两首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内容感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意,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抒发了诗人南渡以来,在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下,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忧愤情怀,它是诗人忠爱之心的表现,也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愤慨。 这首词,上阕大段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则是直接言志。下阕十一句,引了三个典故,表明“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贪图安逸。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典故引完,下面就自然地收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写作该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经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仕途的坎坎坷坷,他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辛酸,而这些东西全被作者揉进了作品之中。这首词上阕感叹世无孙权、刘裕似的英雄。对孙权、刘裕进行赞颂。在下阕里,作者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的典故,是对宰相韩侂胄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的严正警告。选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故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 【知识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遥岑远目(cén)玉簪螺髻(zān)(jì)鲈鱼堪脍(kuài) 揾英雄泪(wèn)倩何人(qiàn)舞榭歌台(xiè) 2.多音字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 上册-教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1.初步把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流程。 2.学会分析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3.领会辛弃疾词的慷慨悲郁的艺术风格。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复述出全词的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慨。 重点: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的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难点:

1.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领悟词的内涵。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由郭沫若为辛弃疾题的墓联入题:[多媒体影入]铜板铁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感知辛弃疾是词人,也是民族英雄。 二、写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任知府时,此时的作者已经66岁。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毗邻战争的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他不同意韩立即北伐的主张。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当于是给韩的一封“谏书”。 三、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参加耿京抗金队伍,为掌书记。次年南下,历任承务郎、建康通判及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孝宗淳熙八年(1181)被罢官。隐居江西上饶、铅山等地达二十余年,其间两度被起用,但都不长。宁宗嘉泰三年(1203)又被起用,次年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做准备,因反对韩诧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教材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此单元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是唯一的宋词单元。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教材编者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旨在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今天要说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既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学应以三维目标为中心,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辛弃疾生平、思想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豪放词的意境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感悟形象,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用典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法和学法:) 教法: 本课拟采取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点拨法及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朗读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借助文字,共同参与的思想交流活动,是读者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多朗读才能让学生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合作探究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提高鉴赏能力;此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不开的,要理解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探究。 学法指导具体如下: ⑴诵读全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品味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迁移应用,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同为豪放派词人,苏轼在词中描写赤壁之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南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作者简介:上节课我们在学习第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已对词人有了初步了解。 三、写作背景:当时正值韩佗胄当政,当权者一心急于抗金立功,辛弃疾对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本词可看作是他向宰相韩佗胄递的谏书。但是他抗金的意见没有被韩佗胄一伙采纳,反倒招致了一个降官的处分,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四、整体感知: 1、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2、跟着录音朗读,把握词的节奏和气势 3、自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五、质疑讨论、合作探究:词中总共写了几个历史人物? 孙仲谋寄奴刘义隆佛狸祠下廉颇 六、文本研习: 上片分析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九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一、课文原文 南唐世家,杨炯之后。长洲人。有集。——《全唐诗》卷七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行。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教案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 2. 教学目标 •了解本课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 •理解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和主题;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词语、结构、韵律等语言特点;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 •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的主要情感和主题; •分析诗中的词语、结构、韵律等语言特点。 4. 教学难点 •系统地分析诗中的语言特点,如词语、结构、韵律等; •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表现的情感和主题。

5. 教学方法 •导入法:通过相关文学知识引入本课的学习; •讲授法:讲解作者、作品的背景,分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 •交互式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探讨作品的思想及语言艺术; •任务式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相关任务,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6.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展示南唐诗人杨炯的诗作,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步骤二:讲授 介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如作者杨炯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等, 并讲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步骤三:分析语言特点 分析作品中的词语、结构、韵律等语言特点,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尺雪、辗冰行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艺术。 步骤四:探讨主题思想 分组讨论诗中表现的主题和思想,如人生哲理、生死离别等,要求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步骤五:课堂互动 同学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探讨相关问题。 步骤六:课堂练习 结合课堂所学,设计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步骤七: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 中语文必修上册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例句中加点字与对应成语加点字相比较,意思均相近的一项是()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①信口雌黄②信言不美③信而好古④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B.赢得仓皇北顾 ①顾影自怜②瞻前顾后③鹰视狼顾④顾左右而言他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①行将就木②按部就班③一蹴而就④一挥而就 D.圣人无常师 ①喜怒无常②三纲五常③非常之谋④老生常谈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周郎公谨浪涛尽雄姿英发 B.豪杰峰火这次弟元嘉草草 C.神鸦仓惶憔悴陨晚来风急 D.杯盏寻觅扬州路乍暖还寒 3.下列句子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故垒(lěi)公瑾(jǐn)纶巾(lún)樯橹(l ǔ) B.堆积(jī)酹江月(lèi)梧桐(tóng)乍暖还寒(zà)

C.舞榭(xiè)佛狸祠(bì)狼居胥(xū)金戈铁马(gē) D.浪淘尽(táo)港陌(mò)神鸦(yā)早生华发(fā) 5.比较《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苏词上片融情写景,怀古抒情,下片赞扬周瑜伟业,抒发自我感慨。 B.辛词上片因景怀古伤今,缅怀古代英雄,表达对当时统治者不满;下片回顾历史教训,规劝韩侘胄切勿草率北伐。 C.这两首词尽管怀古的角度,写景的角度相同,但所抒之情不同。 D.苏词“穿"“拍”“卷"三个动词笔力飞动;辛词用典较多,恰切地表达了报国无路的郁愤之情。 6.下面对三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辛词上阕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的英雄人物,目的是歌咏他们的丰功伟业。 C.辛词中多处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D.情景交融是李词在写作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故垒西边故国神游 B.赢得仓皇北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雁过也,正伤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怎敌他、晚来风急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 B.多情应笑我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 第9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1.思考,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上片赞扬了孙权东吴建权,抗击曹魏,刘裕抵抗胡虏,北伐立功;下片谴责刘义隆(元嘉)冒进误国,感怀民生多艰,自己壮志难酬。 2.自读全词,找一找下文章中有几处用典?各是什么? 明确: 上片:孙权、刘裕; 下片: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3. 作者来到北固亭,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孙权:在京口建立吴国,建都建业(南京),抵抗了来自曹军的入侵,保卫了国家; 刘裕:刘裕出生于京口寻常小巷陌,后建立刘宋政权,建都建康(南京),多次抵抗来自多方的入侵,守卫了国家。 共同点:两者均与京口一地有关,都曾勇猛抗敌,保卫家园。 情感: 孙权:仰慕英雄鞭策自己,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刘裕:赞美英雄,对南宋即将北伐的激励,对自己报效朝廷的含蓄表达。 4.思考,哪些句子写到那了刘义隆、佛狸祠的典故,用这两个典故要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写刘义隆冒进误国,作者借此典故讽刺了当朝统治者,表达了作者的谴责态度。 “难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百姓安于异族政权统治,忘了记自己的宋代子民的身份,作者借此典故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积极救国的不满。 5.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用廉颇的典故结尾?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同学结合诗人的生平回答。 明确: 词作结尾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用廉颇自喻,表达了自己空有政治抱负,却没有机会实现,壮志难酬的苦闷。 分析: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表达了诗人遭闲置不用的报国无门的激愤和悲愤之情。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重点字词解释+译文+理解性默写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虞美人》《念奴娇赤壁怀古》重点字词解释、译文、理解性默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 注释 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此调有平、仄两体。此体为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北固亭: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孙权(182-252年),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曾建都京口。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舞榭(xiè)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寻常巷陌:极窄狭的街道。寻常,古代指长度,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形容窄狭。引伸为普通、平常。巷、陌,这里都指街道。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金戈,用金属制成的长枪。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都是当时精良的军事装备。这里指代精锐的部队。 元嘉草草:刘裕子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元嘉,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古时用这个方法庆祝胜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命王玄谟北伐,玄谟陈说北伐的策略,文帝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2部编版上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创作的。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学习这首词,将使学生了解辛派词的特点和写法,体会辛弃疾创作风格,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格,追求高尚的人生志趣。 1。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理解诗歌的主旨,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把握辛弃疾词的意象,鉴赏词的意境,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了解豪放词的特点,领略宋词的艺术美,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1.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领悟词

的内涵。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辛派词的特点。 3.自查资料,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背景. 4.自读课文,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一、导入: 积累辛弃疾名句,导入新课. 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4、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 5、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菩萨蛮》 6、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学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 课学案 【学习指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选了三首宋词,在品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整首词,辛弃疾选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找到并把握整首词的主旨句。还可以,联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 【素养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中的典故,积累文化常识。 2.把握怀古诗用典的手法,以及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感受用典、对比、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朝代)词人。字,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曾随耿京在山东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后任建康通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有将相之

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著有《》,奏疏《》《九议》等。 2.人物轶事 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3.了解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辛弃疾受命知镇江府,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任后,一方面,他积极派遣侦探了解金国虚实,进行军事进攻的准备;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南宋朝廷上下一片北伐声,激起了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然而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令他忧心忡忡。 4.解题 61656; 补充 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5.了解“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英雄无觅()舞榭歌台() 封狼居胥()佛狸祠() 2.解释词语 草草: 北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