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全套复习资料

粤教版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上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18、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

亡率)

19、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0、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2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22、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3、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5、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26、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

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

27、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8、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35、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峰-珠穆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平原-刚果盆地朗玛峰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大高原-巴西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36、红海面积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地中海面积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台湾和日本多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37、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大陆中西部分布在雨林两侧,非洲分布最广。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南北纬20-30度大陆中西部非洲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北纬10-30度大陆东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南北纬30-40度大陆东岸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南北纬30-40 度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南北纬40-60 度大陆东岸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南北纬40-60度大陆内陆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海洋性: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欧洲西部终年温和湿润

七下

1、亚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周边的海洋: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3、大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6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5、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6、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区别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里海(咸水湖)—世界最大的湖泊(区分于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7、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各种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8、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9、亚洲发达国家的日本,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是依靠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亚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加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10、三类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

11、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12、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的地方,地壳活动频繁。

13、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分布的原因: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②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③产品主要出口④沿海多平原⑤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14、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最短的海上通道。

15、东南亚人口稠密,高温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16、中南半岛的地形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城市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17、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仅次于中国;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18、印度地形以高原为主,德干高原,占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恒河平原。

19、印度主要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和降水图,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两种季风对比

风向由何地吹来性质时期

东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干冷旱季(每年10月—次年5月)

西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暖湿雨季(每年6月—9月)

20、印度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绿色革命”是为了解决印度的粮食问题。

印度的工业城市有:孟买—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加尔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班加罗尔—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主要分界线:乌拉尔山、叶尼塞河、勒拿河。伏尔加河,欧洲第一长河。

22、俄罗斯主要位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3、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工业发达。

24、俄罗斯的铁路: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25、主要城市和港口:莫斯科(首都),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海参崴(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但却是北冰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

26、中东处在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27、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绝大部分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28、匮乏的水资源: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河流稀少。

29、文化差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30、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31、欧洲西部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各样产品的工业部门。)

32、欧洲西部的农业——畜牧业为主。

33、欧洲西部旅游业,例如: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峡湾、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西班牙斗牛等。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4、本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撒哈拉以南的地形以高原为主。90%以上是黑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35、“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单一商品经济的弊端:资源及利润的流失。国力薄弱。工业得不到快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被动的、被剥削的不利地位。

36、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①人口问题②粮食问题③环境问题

37、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有袋鼠、考拉、鸭嘴兽、鸸鹋等。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很少。

澳大利亚地形:西部广阔的低矮高原,中部广阔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和东部低矮的山地(大分水岭)。

38、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之一。

39、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40、美国有48个州及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

41、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42、美国农业主要灌溉水源有: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东北五大湖(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4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主要城市:首都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等。

44、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上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45、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居民白种人、混血人、黑种人构成。

46、巴西境内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47、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而石油、煤炭能源缺乏。图中D处(巴西与巴拉圭交界处)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8、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巴西利亚是巴西的新首都(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49、比较

名称范围中心代表动物特殊名称科考站

南极地区南纬66.5°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陆地(南极洲)企鹅“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极地区北纬66.5°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海洋(北冰洋)北极熊黄河站

(附:1985年2月,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洲乔治王岛建成。1989年2月,建立中山站。2009年1月,建立了我国首个位于南极大陆内陆地区的科考站——昆仑站。)

八上

1、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省。

1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5、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27、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1、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32、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33、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0、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3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4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孟津。

35、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6、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38、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3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4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43、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

尤为突出。

4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4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46、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

4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49、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5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5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52、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

53、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54、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5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5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5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5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

发达的地区。

5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6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6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6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6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65、●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甘蔗与甜菜的分界线油菜与花生的分界线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陆运与水运的分界线

八下

1、北方地区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2、北方地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

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3、北方地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河湖为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

4、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5、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6、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糖料作物为甜菜;经济作物为棉花、谷子、大豆;

植被和果树为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为铁;能源为煤炭、石油;水果为苹果、葡萄、梨、桃、杏、柿。

7、北方地区的主食为面食(黄土高原: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8、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9、主要城市: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10、南方地区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

11、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12、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

13、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

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

14、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主要治理措施: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

15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上海、成都、贵阳、南昌、南宁、广州、香港、澳门、台湾

16、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

人口: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

17、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地表景观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18、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19、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特点: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

20、西北地区主要分布地区:①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②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由被如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③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④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1、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燃气,稀土的储量大。

22、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23、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

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

24、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1、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 3、行:马、骆驼、小毛驴。 4、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

25、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是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主要河湖: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

26、青藏地区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27、青藏地区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

28、青藏地区日昼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29、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但大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农作物单产高,青稞喜温凉,还有小麦,豌豆。

30、高寒牧区: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

31、气温低,太阳能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年日照3000多小时,羊八井。

32、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察尔汗盐湖区。

33、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1、食:青稞面作的糌粑,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2、住:牧区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动的、厚重的牦牛毡搭成的帐篷中;非牧区大多数在用石头和土坯砌成的墙体厚实的房屋中。3、行:牦牛。

34、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期不和理的伐林、放牧和耕作—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壤沙漠化迅速,藏羚羊,野驴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35、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临渤海,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36、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

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

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37、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38、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39、北京旧城“凸字形”的格局形成于元明两朝,城内棋盘状排列。

40、台湾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

41、资源宝库森林宝库、亚洲天然植物园(樟树);东方甜岛(甘蔗、蔗糖、)海上米仓(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东南盐库。樟树是台湾著名的树种,樟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42、物产丰富的原因: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43、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44、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森林主要在台湾山脉。

45、1.台湾的行政中心:台北;2.台湾最大的港口城市:高雄;3.台湾最早的城市:台南。

46、香港回归于1997.7.1 ,位于广东省珠江东口岸,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

澳门回归于1999.12.20,位于珠江口西岸,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氹仔岛、路环岛组成47、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1)、加工工业:航空便利,资金充足,劳动力素质高,国际声誉好,背靠大陆,地窄人稠,市场狭小,本岛加工,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成衣,电子电器,料制品,纺织,钟表,玩具。生产消费品为主,劳动密集型。

2)、世界地位(世界贸易中心、世界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全球贸易中心之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全球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齐名;

3)、发展战略:不利因素:缺少发展空间、地狭人稠,人口压力大、维多利亚港,启德机场饱和、工资水平高,地价高。同内地联合,共同繁荣: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基本模式:香港积极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前店后厂)。

48、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香港方面:在盐田,蛇口开辟海港、在深圳修机场,保持航运中心的地位;把部分轻工业,金融业迁至深圳,扩大营业规模,同时获得国内劳动力资源,市场的支持;内地方面:吸引国内在深圳的投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向深圳移动,形成新的发展热潮。广州—深圳—香港发展轴线。

49.澳门以旅游业为主(博彩业)、成衣、玩具制造。同内地联手,在珠海发展,形成澳门—珠海—广州发展轴线。

5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东向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8个国家相邻,是国我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

51、地形:三山夹两盆,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气候:深居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距海遥远→干旱→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屏障。影响:由于新疆地下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导致干旱少雨,因此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在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润下,在盆地的边缘山麓地带出现了许多绿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这些绿洲中。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①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②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③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植被:荒漠为主。

52、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53、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54、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发展的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

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55、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

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56、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57、景观:由于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北影响,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林景观: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独木成林。特有的热带动物: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

58、热带动植物王国;傣族园、野象谷。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在这里合睦相处,他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等。

59、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甘、宁四省区。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60、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其它地方(蒙古、中亚)由风吹来形成的。

61、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①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②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③黄土结构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人为因素: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容易发生沙土流失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大。

62、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生态建设措施:①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63、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①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它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③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④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⑤提高粮食单产,科技兴农。

6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范围内。大部分位于北纬25°——35°之间,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内河航运发达,本区东部的上海、江苏、浙江在全国海上运输网中具有中枢地位,海洋运输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65、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①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③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④自然资源丰富。

66、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连运,进入国际市场;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辐射作用:①长江沿江地带兼有沿江和沿海双重优势,本区东接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加国际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和京九线、京沪线、沪杭线、京广线、成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它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②沿江地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炎水资源丰富,热量较为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是国我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③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67、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②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③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向南北辐射;④长江沿岸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岸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68、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69、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己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这些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70、沿江地带的四大工业基地:①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②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③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④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71、四大“工业走廊”雏形:①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②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

③石油化工;④轻纺。

72、(P83页活动)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之间的协作: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行动、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中上游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市场广阔的优势和长江下游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形成长江经济带新的发展优势。

7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中下游是洪涝灾害最集中、最频繁的地区;长江沿岸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74、防治措施:①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坡度在25°的严禁开荒,25°以下的改修梯田,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

涵养地和人工草地。开展小流域和山区综合治理,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②结合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项目建设,对长江河道及平原湖区进行综合治理。对年久失修、功能不高的水库、堤坝进行加固,提高防洪标准。抓好清淤疏浚、恢复河道防洪能力。严禁围垦湖泊、侵占江河、滩地、封堵江河湖泊水道、乱采江河砂石的行为。③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对现有污染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限期治理,按期在标。

75、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区域之间的合作恰恰是区域优势之间的互补。

中考地理全套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全套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全套复习资料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中考来说,地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之一,掌握地理知识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地理,下面将提供一些全套的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理坐标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坐标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其中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理坐标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点的经度和纬度,通过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具体位置。 第二部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文环境和地理环境。大气环境是指地球上的气候、天气等现象,水文环境是指地球上的水资源、水循环等现象,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土壤等现象。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部分:地球上的人类活动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等方面。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它为人类提供了粮食和农产品。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进步。交通是连接各个地区的纽带,它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流和贸易。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带来了人口密度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第四部分: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问题是指地球上出现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和提高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了解地理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环境和社会挑战。 总结: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对地理的学习和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希望以上提供的地理全套复习资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初中,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0度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 赤道 §1.2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 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3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

初中中考专题中考地理部分总复习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编排整理 中考地理部分总复习 知识点汇总 科学(地理)知识梳理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一周,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时,月面缺损的部分边缘是圆弧线的。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 2、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地球仪)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E)1600和西经(W)200来划分的,从200W向东到1600E为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E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00)来划分的,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平面示意图 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要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也叫地图的基本语言)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描述事物越粗略;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描述事物越详细) 地图上的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有指向标,指向箭头的方向为北),一般定向法(面朝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主题二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一、太阳系与星际航行 (一)太阳和月球: 1)太阳的基本概况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

中考必备: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冲刺 —科学复习 —地理部分 5、地图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 3 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 (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 6378 千米 两极半径: 6357 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 线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 周的圆圈 圆弧状况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等长)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就 全球来说,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 2 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 4 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 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 1800 。00 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 00 纬线,向南北各划分 90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 200,东经 1600 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注:自西往东(即越往右) ,经度数升高的为东经;自南往北(即越往左) ,经 度数升高的是西经; (2)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00 -- 30 0 300 ----- 60 0 600 ---- 90 0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1. 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 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本初子午线( 00 经线)(东、 西半球的划分( 200W 、1600 E ) 赤道( 00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世界地理部分 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大小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证据: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2)月食现象 (3)登高望远(4)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5)地球的卫星照片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2)极点: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一点是北极点,另一点是南极点 (3)赤道:与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 代节日期 直射正午 昼夜季节

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4)寒带:北极圈以北(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南寒带),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方向:⑴一般定向: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⑵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 ⑶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2)表示方法: 线段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1∶5 000 000或1/5 000 000 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3)特点: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左右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图幅相同,以中国地图和枣庄地图为例比较: 3.图例和注记: (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并用文字说明。 (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数字与符号等。 二、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地形图 (1)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2)特点: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海拔的单位是米 ②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对高度),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相等。 ③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 ④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密集的地方坡度陡。(3)等高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 ①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大,四周小。常用▲表示。 ②陡崖:等高线重叠、相交处。 ③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④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数值中部大,两边小。(多为分水岭) ⑤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数值中部小,两边大。(多发育河流) ⑥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①确定水库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一般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②确定公路、铁路线路:一般应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尽量少穿过等高线,少通过河流。③山谷往往成为集水区而发育河流,河流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3.分层设色地形图 (1)定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这样的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 (2)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3)优点:能直观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4)不同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的特点。 4.地形剖面图 (1)定义: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

初中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初中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1. 地理概念复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复地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例如: - 大洲:地球表面上陆地的七个主要区域,包括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山脉:较高的地区,由连续的山丘或山峰组成,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 河流:地表上水流的通道,如长江、亚马逊河等。 - 湖泊:内陆水域,通常由天然或人工堤坝阻隔河流而形成,如长白山天池、美国五大湖等。 - 气候:某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 2. 自然地理复

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现象,包括地形、气候、生物等 方面。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些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 地壳构造: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震、火山等。 - 地貌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盆地、河谷、丘陵、沙 漠等。 - 气候带:包括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环流系统:包括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影响气候分布和变化。 3. 人文地理复 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影响。以下是 一些人文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 人口分布:包括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人口密度等。 - 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 城市化:包括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城市规划等。 - 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4. 地理技能复

除了理论知识,地理科目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技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技能: - 地图阅读:包括地图符号解读、比例尺使用、方位判断等。 - 图表分析:包括统计图表的解读和分析。 - 实地考察:包括地理实地考察和实验。 - 地理数据分析:包括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5. 复方法和技巧 在复地理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复方法和技巧提高复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 - 制定复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分配研究任务。 - 系统整理笔记:将知识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 - 制作思维导图:将相关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和整理。 - 刷题练:通过做题来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一、地理基本概念 1、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方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海陆位置等信息。 2、地理环境:是指地球上某个特定区域的各种自然、人文、经济等因素的综合环境。 3、地理特征:是指一个地方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的特点和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人口、城市等方面。 二、地球的基本知识 1、经纬网:是指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位置的一种方法。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指地球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自转是绕自身轴线旋转,公转是绕太阳轨道旋转。 3、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和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其值为23.5度。 4、时区:是指根据经度将地球表面划分成多个时区的一种时间制度。 三、气候和天气

1、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气象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2、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气象状况,如晴天、雨天、风力、温度等。 3、锋面:是指冷暖空气相遇形成的天气系统,锋面附近常常伴随暴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4、气压系统:是指大气中气压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压力差,会引起气流的运动和天气的变化。 四、世界地理 1、大洲和大洋: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大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大洋。 2、国家概况:包括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3、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遗址、自然保护区等。 五、中国地理 1、行政区域:包括省、市、县、乡等行政区域,以及特别行政区和自治区的相关情况。

2、地形地貌: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地貌类型,以及河流、湖泊等水文特征。 3、气候和自然灾害:包括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以及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 4、人文景观:包括历史古迹、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等,以及民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的一部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中考地理总复习:知识梳理、方法总结与实战演练 随着中考的临近,地理学科的总复习也进入了关键阶段。本文将结合中考地理的复习特点,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的总复习方案,帮助大家梳理知识点、总结方法技巧,并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应试能力。 一、确定复习重点,制定复习计划 在开始总复习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中考地理的考察重点,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中考地理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球、地图、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读图、绘图、分析地理数据等技能。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复习这些内容。 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框架

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

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 复习能够让你在考试中更好的发挥。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一) 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壅塞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下游河道,一般年份冬季结冰封河。 黄河下游凌汛 黄河,从河南省桃花峪到入海口称为下游,全长786公里,两岸筑有大堤,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道走向呈西南、东北方向,冬季经常受寒潮侵袭,日平均气温上下河段相差3~4℃,并且是正负交替出现,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200~400立方米。由于河道、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游每年都有凌汛,经常发生插凌、封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封河30多次,大多先由河口开始封河,而后逐段向上插封。一般年份封冻总长约400公里左右,最短40 公里,最长703公里。开河则由上而下,冰水沿程积集,造成明显凌峰,并易在浅滩、急弯或狭窄河段受阻卡塞,形成冰坝,使河段水位迅速抬高,威胁堤防安全,甚至造成凌灾。 黄河下游凌汛在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危害严重、难以防治而闻名。据历史上不完全统计,自1883年至1936年的54年中,就有21年凌汛期发生决口,平均五年二决口。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黄河下游山东河口地区仍发生过两次凌汛决口。历史上曾有“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下游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战胜了多次严重凌汛,扭转了历史上五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连续取得了49年凌汛未决口的伟大成就。 总结:由于冰凌、流冰插塞,过流面积减少,可形成冰坝,随着水位的提高,将会出现水鼓冰裂、冰凌漫堤的情形,形成凌灾,其危害程度常常超过洪灾。 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二) 地面低压 热带气旋的中心接近地面或海面部分是一个低压区。地球海平面上所录得最低的气压(870hPa)是在有纪录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Tip)中心所录得的。 暖心热带气旋的暖湿空气环绕著中心旋转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 释放大量潜热,热能在中心附近垂直分布。热带气旋内各高度(接近海面例外)的气温都比气旋外为高。 中心密集云层区 围绕热带气旋中心旋转的密集云层区,通常是由雷暴产生的卷云。 台风眼 强烈的热带气旋的环流中心是下沉气流,将形成一个风眼。眼内

八年级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

八年级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8年级地理中考必备知识点

8年级地理中考必备知识点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一):美国一份“秘密报告〞 日前,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这份报告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平安的问题,它为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面对这份报告,专家学者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报告〞推测中国大旱十年 在美国这份“秘密报告〞中,特别提到了2022年中国的三点气候状况:――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2022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对于这种推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和广东省气象局的杜尧东博士都认为“不无可能〞,尤其是“南旱北涝〞的情况。 罗勇首先对1951年到2022年中国夏季降水,以每10年为一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20年左右的周期。未来10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22年左右形成“南旱北涝〞的局面。 广东气象界已有行动 在杜尧东的电脑里,有一份《气候变化及其对广东经济开展的影响评估与对策》的草稿,“我们正准备向省政府申请这个课题的立项〞,杜尧东说。 草稿中提出,本世纪初期是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时21世纪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世纪。随着气候变暖,未来各种天气系统的活动可能更强烈、更频繁,高温、洪涝、干旱、台风、寒害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有可能增加,不仅将引起广东省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逆转的改变,还必

中考地理复习(实用9篇)

中考地理复习(实用9篇) 中考地理复习第1篇 1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5、舟山渔场为我国第一大渔场。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

2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中考地理总复习资料-初中地理中考复习大全

中考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近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迷: 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易。系辞》 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第一本地理专著《地理学》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向、识别天气、了解风土人情、提高生活适应能 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地理与农业生产 2、地理兴建工业企业 3、地理与交通、商业网点、区域规划、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居民、狂欢节、圣诞节、斗牛、阿拉伯人的服装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习地理 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制作过程:鸟瞰图形----平面图-----地图(P6) (学习基础) 2、最早的地图:距今4700多年苏美尔人 3、地图的种类:(P7) 二、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比例尺:(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Array(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图例与注记:(1)图例与注记的区别(P10) (2)常用图例符号(P10) 4、看地图的顺序:图名——方向——图例——比例尺——图的内容 5、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学习之本):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社会实践等 6、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关健):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成因、联系等 7、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重要途径):准备好地图、指南针、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即天圆地方—张衡的“天之包地,犹地之裹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航行的时间和路线:(P15)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草原看马;(3)麦哲伦环球航行;(4)月食时月球表面的圆弧形阴影;(5)现代探测技术及照片;(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登高望远 二、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初一地理中考复习资料江苏

初一地理中考复习资料江苏 初一地理中考复习资料江苏 江苏地理是初中地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 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江苏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 大家复习备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南邻浙江,西接安徽,北靠山东。江苏省下辖 13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南通等市。 二、地形地貌 江苏地势平坦,地形主要分为江淮平原、沿海平原和苏南丘陵三个区域。江淮 平原是江苏最大的地形单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沿海平原地势较低,河流众多,是江苏的经济发展带。苏南丘陵地区地势较高,山丘起伏,是江苏 的重要旅游景区。 三、气候特点 江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江苏年降水量较多,气候湿润,适宜农业发展。 四、自然资源 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水资源是江苏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江苏 有长江、淮河、苏北运河等重要水系,水资源非常丰富。此外,江苏还有丰富 的煤炭、铁矿石、盐矿等矿产资源。 五、经济发展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汽车、电子、

纺织等行业发达。此外,江苏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稻米、小麦、棉花等 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六、人文景观 江苏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南京是江苏的省会,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明城墙、夫子庙、中山陵等著名景点。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有拙政园、留 园等世界文化遗产。无锡以太湖风光和鼋头渚为著名景点,常州有天宁寺等历 史古迹。 七、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江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江苏还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保护了生态环境。 初一地理中考复习资料江苏就介绍到这里。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复习备考,取得好成绩。祝愿大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 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 度,在南极、 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 W 、 160组°成E 的经线圈。 20°W 以西到 160 °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W 或大于 160° E ) 20°W 以东到 160 °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 或小于 160° E )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 24 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 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 66-.-590°°NN )、北温带( 23.5 -°-6N6.5 ° N )、热带 ( 23.5 °-N-23.5 ° S )、南温带( 23.-5-66°.5S° S )、南寒带( 66.5--9°0 °S S )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 低纬: 0°--30 °;中纬: 30-°-60 °;高纬: 60-°-90 ⑤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 按顺时针方向转。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 线(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 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 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 W ”

初中中考专题中考地理部分总复习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中考地理部分总复习 知识点汇总 科学(地理)知识梳理 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 主题一、地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仅差0.33%,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5种方法)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一周,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 (5)月食时,月面缺损的部分边缘是圆弧线的。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结果:出现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造成星空的周日变化 2、地球仪和地图 1)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地球仪)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做纬线。 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在这部分的学习中首先知道地球东西半球是以东经(E)1600和西经(W)200来划分的,从200 W向东到1600 E为东半球;从200 W向西到1600 E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00)来划分的,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看天体的平面图应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地图和经纬网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那么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外表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外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名 称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0度经 线 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 外〕 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 等〕 东西方向赤道 §1.2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 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3地图 一、地图的根本要素 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用来区分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 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那么相反。 二、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会考地理复提纲 七年级上册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围:°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南北回归线约在23.5°S-23.5°N之间。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 .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最全]初中地理资料

[最全]初中地理资料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⑵意义:可方便我们知道地球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最长的纬线,纬度的起始点,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愈向西愈大愈向东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