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

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
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

我对安全科学与工程的认识

姓名:刘泽宇学号:0910551204

摘要: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我知道安全是生产与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我认识到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事故应急计划要素及其制定程序,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企业特定期间内事故费用的估算方法,重大危险源控制及其应用。

Summary:By studying this subject,I know safe is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on and life.General survey of major hazards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s of major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contral,elements of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major accidents and the formulating procedures,control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and amendment of major hidden dangers,evaluation of accident cost for an enterprise in a peried,the control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s.

通过学习我知道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事故现象、事故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已达到预防、控制或减少事故的科学,受益匪浅。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是安全科学的基础,是以事故致因理论为核心,论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可以概括为是研究安全问题的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社会原理和安全经济原理的一门课程。

在生活和生产中,安全第一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中之重。以前对安全的认识只是生活中的一些肤浅的常识,当我学过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后,我对安全有了更深的了解。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保证国民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安全生产一直是从事工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的人们所关注的,也是世界各国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我们我国安全监察工作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历史较短,很多安全监管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很多的重大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建立安全监察制度,健全机构,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监察手段,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事故的发生。

我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到,安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企业安全生产、人们安全生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安全等于无事故,安全是指人身没有伤害,设备没有损坏、财产没有损失等。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危险系判明危险发生概率一级有害性超过了允许限度,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等。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生产安全的本质,是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所具有的安全必要性。它是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的历史教训,联系生产实践,遵循生产规律,实现了安全生产的事实加以确认的。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人们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生活、生产都源于生命的存在,若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从人类对科学需要的角度来说,科学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满足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规律进行的

认识活动和认识的结果,我们称其为生产科学;二是人类为保全自己身心的需求,而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的认识活动和认识的结果,我们称其为安全科学科学。在这里,“安全”是广义的,其中包含着人的健康、舒适、愉快乃至享受。由于安全现象极为普遍地存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活动时间与空间领域,使之司空见惯,反而不易被人们认识其中统一的科学规律性。

在本书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安全科学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安全技术工程。绪论中介绍了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安全科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分类,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畴。安全的基本特征包括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的随机性,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局部稳定性,安全的复杂性,安全的社会性,安全的潜隐性。

尽管安全监察与管理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改革开放及加入世贸组织的现实要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期待,与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面临着安全水平偏低、社会环境不理想、安全管理基础措施和手段落后、科学技术装备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差距。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总量仍居较高水平,事故发生率至今仍是工业发达国家的5~6倍。其原因在于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安全责任意识不够强烈以及必要安全投入不能落实等。对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立健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加强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监督检查,强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促进安全产业发展,加强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建设,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社区安全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未能完全理顺,相关部门安全监督监察管理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工作交叉。安全监察的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出现问题和事故相互推诿,责任难以落实,严重影响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统一性。相比之下,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形成了有效的安全监察体制,基本做到了在政府部门中设有专门的安全监察机构或指定相关部门管理安全监察工作,负责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落实;由相关的社会中介组织或检测检验机构协助政府部门起草法规、标准,实施检测检验工作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各部门职责清晰、管理到位,工作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如不很好的地解决,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竞争,同时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事故分为生产事故和工伤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人的原因,物的原因,管理的原因,环境的原因,事故处理情况。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包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提高系统抗灾能力,减少人为失误,加强监督检查。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包括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安全技术工程包括机械安全,电器安全,起重设备安全,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焊接安全,建筑安全,煤矿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尽管安全

监察与管理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期待相比,还面临着安全水平偏低、社会环境不理想、安全管理基础措施和手段落后、科学技术装备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差距。我国与外国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检测监测技术,寿命预测与评估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监控预警系统和应急技术。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中之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物质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这些方面来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法制能保证整个社会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安全需要合理投资,高效率的使用安全投资,合理配置安全资源,避免浪费,提高安全活动效益,以最佳的方式与人的劳动、生活、生存合理地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安全生产、安生生活、安全生存的可行和经济合理的目的,从而使社会、企业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安全技术工程是运用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从技术上防止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安全技术是生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与之密切相关。安全技术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安全技术。按产业性质区分,有煤矿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建筑安装工程技术等;按生产机械、设备区分,有电气安全技术、起重安全技术、机床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等。

通过整本书的学习,我对安全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离不开生产与安全。

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完整篇.doc

2019年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2014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安全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中国矿业大学35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2安全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安全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安全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科技大学3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交通大学46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国石油大学54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化工大学63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工业大学110专业型中国知名大学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河南理工大学163专业型5安全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科技大学199

专业型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重庆大学33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地质大学44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西南交通大学61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太原理工大学85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广西大学99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昆明理工大学109区域研究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武汉科技大学139专业型中国知名大学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85专业型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349应用型11安全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392应用型 2019年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环境科学与工程复习试题库

.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 病毒等)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态破坏:外界的压力和冲力超过生态系统的阀值(自我调节能力的极一次污染物 限值)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口容量: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者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条件下,世 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应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 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 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对公众 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7) PM10:是指粒径小于十微米的大气悬浮物的总称。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 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 物(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殊混合物,即称为光化学烟雾。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 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 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10)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 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的反应出有机物的含量,以每升水 消耗氧的毫升数表示(mg/L) (11)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 耗的氧的毫克数表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12)生物富集/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生物有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稳定不易 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 .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翻译

第二单元环境工程 这本书主要关于什么? 这本书的目标是使工程和科学的学生了解学科间的研究环境问题:它们的起因,为什么它们被关注,我们怎么控制它们。这本书包括: ●描述环境和环境系统意味着什么 ●关于环境破坏基础原因的信息 ●理解环境问题本质和能够定量计算它们所必要的基本科学知识 ●目前运用在水,空气,污染问题的环境控制技术的状况 ●我们目前在很多关于理解和控制人类活动、自然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科学知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空白 ●很多环境问题能运用目前的技术消除或减少,但因为社会缺少意愿这么做或在很多例子中因为缺乏资源去这样做,这些环境问题没有被处理 一些重要的定义: 在这本书中,它们第一次被使用,定义被以大写或印刷成黑体字的形式展示 环境是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物质生命的栖息地,在这儿我们能看到,听到,触摸,闻到,和品尝到 系统依据韦氏字典,被定义为“一组或一系列能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有机整体的相互关联的事物”,例如,太阳系统,灌溉系统,供应系统,世界和宇宙。 污染被定义为“在大气,水或土地中的物质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特性的不合意的改变,这一改变有害地影响人类或其它生物的健康,生存,或活动”。 当改进环境质量的目标被用来改进人类福利,“环境”一词扩展成包括所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一扩展在许多真实情况下是不可行的以及在一本被设计为一学期课程的教科书中也是不实际的。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考察因此限于我们对“环境”的定义。 系统的相互作用 许多不同的环境问题都与水,空气或土地系统有关联。许多这些问题都只适用于这些系统中的一个,这为这些种类中的细目分类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这样的分类也更有用于及易于理解一个系统内的相关问题。而且,这样做是明智的,这是因为由于管理上的和行政上的原因,这些有关空气污染,水供应,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的子域通常由政府机构分别处理。 很遗憾的是,很多重要的环境问题不仅仅限制于空气,水或土地系统,还包括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现在举个例子,酸雨问题起源于从发电站烟囱,冶炼厂和汽车尾气中向大气排放的含硫二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接着这些气体由气流运输到广阔的区域,降雨“将它们洗去”,产生了有害于水生生命,森林和农作物的酸雨。两个有关于系统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增加的全球问题,及通常具有地域性质的酸雨问题。 环境问题 许多对我们生活标准的主要改进能被归因于科学和技术的运用。这里举一些例子,你能想出其它例子吗? ●生产更多及更好质量的食物 ●创造能避免极端环境的保护所和生存空间 ●快速和可靠的运输方法的建立 ●各种交流系统的发明 ●代替人类和动物体力的机器的发明 ●安全水的供应和废物处理 ●对很多传染疾病的消除

华南理工大学_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试题(04_07)

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一、填空题(共50个空,每个空格1分) 1、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可分为______和面源污染两种形式。 2、我国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能作为饮用水水源的是______类以上的水体。 3、水圈包括一切淡水、______、______、地下水、冰、以及大气圈中的______和______。 4、经过稀释、加酸或者加碱后,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______形成的缓冲体系,是水和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缓冲体系。 5、造成硬度的阳离子最主要的是______和______。 6、微生物生长的四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150.0 mg/L质量浓度的硫酸的摩尔浓度为______。 8、快混池的搅拌器,当其转速降为原来的一半时,其所消耗功率降为原来的______。 9、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合的程度由速度梯度来测量,速度梯度G与搅拌器输入功率P,混合池中水的体积V及粘度μ的关系式为______。 10、热污染会改变水生生物的群落,使原来的鱼类不适应高温而死亡。它还能加速有机污染物的______,使水中溶解氧______。 11、可用铁盐或铝盐来沉淀脱除污水中的磷,在沉淀过程中,控制水的 pH围是______。 12、常用的可定量指出水体被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 13、最常用的饮用水消毒杀菌剂是______。

14、根据理想沉淀池的推导,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与沉淀池的深度______。 15、按斯托克斯公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直径的______成正比。 16、DO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是由英文____________缩写而成。 17、COD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是由英文____________缩写而成。 18、若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2200mg/L,混合液在200mL量筒经30分钟沉淀的污泥量为3 6mL,此时SV值为______,SVI值为______。 19、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污染物和污染物。 20、大气中的CO2被雨水溶解后形成碳酸,使未被污染的雨水本身呈酸性。pH值小于的雨水称为酸雨。 21、光化学烟雾是在一定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 和发生化学转化形成由反应物和产物,即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高活性自由基、醛类、酮类和有机酸类等二次污染物,形成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 22、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抑制或促进气团在方向运动的趋势它与风速及气温直减率有关。 23、当某处存在大量的天然或人为物质,其吸收和再辐射热的速率 周边地区的速率,则形成热岛效应。 24、CO2 有如温室中的玻璃:它让来自太阳的进入使地表增温,却制止了来自地表辐射热的逸出。大气中的CO2越多,温室效应越显著。

地下水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下水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下水科学专门人才。 地下水科学是南京大学自主设立的隶属于地质学一级学科的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该博士点要求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地下水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具有学术带头人或组织实施科学研究项目的素质以及科学严谨的学风。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或技术服务工作。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包括以下多个研究方向:(1)地下水数值模拟;(2)随机水文地质学;(3)污染水文地质学;(4)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5)包气带水文学;(6)水文地球物理学 三、招生对象 已获硕士学位及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博士连读(硕士可为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五年,博士研究生:三年 五、课程设置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英语 高等地下水动力学吴吉春(双年秋季) 现代水文学王栋(单年春季) 六、培养方式 1.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培养小组负责全面工作。 2.公共课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则自学,重点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鼓励采取讨论班形式进行教学,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阅读有关专业文献。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

(完整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第三版钟理课文翻译3.16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钟理翻译 第三部分水及废水处理 第十六单元废水的生物处理法(1) 微生物降解和去除工业废水以及城市废水中的不希望存在的成分的应用,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般废水处理活动的常用过程,而且已经使用了许多年。随着我们认识到化学品对于环境的污染,许多关于有毒化学物的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便出现了。在这些处理技术之中,生物降解是最有效的。通过废水的生物处理法,跟其他化学和热处理过程联合使用,使得其在管理方面的应用得以提高。 活化的生物过滤池 生物过滤池为第一阶段,随后活性污泥池为第二阶段,之后是沉淀池。污泥会循环到生物膜阶段和活性污泥池。这种方式结合了生物膜和悬浮生长的特性。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悬浮生长的生物处理系统,是用于处理有机和工业废水的最广泛的生物处理过程。然而,它只能处理含有小于1%悬浮固体的有机 废水流,但不能承受浓缩的有机物的冲击式负荷。因此,加入这个工序的废水流通常是必须经过包含沉淀池(初沉池)和调节池的预处理过程。初沉池用来处理沙砾、油和脂肪以及总固体物,而调节池则对废水流率的变化进行缓冲同时使活性污泥系统的有机负荷更加均匀。 活性污泥过程用来处理城市和工业废水,因为它们是丰富多样的、灵活的,以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达到一个我们所希望的水质出水。这样来命名这个过程,是因为有氧的稳定化处理的废水中,能产生能大量的起作用的微生物。基础工序有很多的版本,但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

术语“活性污泥”是被应用于工序和在处理单元中生物固体两步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或活性污泥,包含各种各样异养的微生物,例如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更大的微生物。特殊微生物种的主导优势取决于被处理的废物及操作过程中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当前最广泛使用的生物处理法。这部分是基于生物质循环这一结果,生物质循环是整个工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微生物在相对较短的驯化时间内适应废水组分的变化,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控制驯化菌的数量。 活性污泥系统包括调节池、沉淀池、曝气池,澄清池、和污泥回流过程。污水在调节池均质化,以减少来水的变化,来水的变化也许导致微生物过程的混乱和降低处理的效率。可沉淀的固体在沉淀池中被除去。 接着,污水进入曝气池,使好氧菌维持在悬浮状态,并提供氧气和营养物。水池内的物质被称为混合液。氧气由机械或扩散曝气提供,以增加保持在悬浮状态的微生物数量。混合液从曝气池连续被排入到澄清池,在这里分离被处理的污水中的生物质。生物质的一部分循环到曝气池,以保持曝气池中驯化微生物的最佳浓度。分离剩下的生物质被排放掉,或者说,废弃掉。生物质也许进一步在污泥干燥层脱水,或污泥过滤处置。澄清后的废水被排放掉。 可循环的生物质被称为活性污泥。使用“活性”这个术语,是因为生物质含有活着的驯化微生物,当回流到曝气池的时候,这些微生物以更高的速度代谢转化和吸收有机物。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来自澄清池的污泥中,食物与微生物的比率较低。 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经常需要补充营养来源,以提供足够的氮和磷。在大多数情况下,氨作为氮源加入,而磷酸作为磷源加入。在曝气池中,必须要保持一个适当的pH范围(6至8)和一个足够的溶解氧浓度(最小值为1至2mg/L),来维持一个健康的活性系统。 曝气池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是重要的操作参数。HRT被定义为曝气池体积与进水流率的比值,而SRT是系统中总污泥量除以污泥

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37)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系统的热安全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21世纪从事热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教学、管理的高级人才。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二、研究方向 1.火灾动力学演化2.火灾过程模拟仿真与虚拟现实3.安全评估与性能设计4.火灾扑救优化控制理论 5.火灾探测原理与技术6.智能化安全技术 7.新型阻燃材料科学与技术8.公共安全及应急管理 三、学制及学分 在符合研究生院有关规定的前提下: 1.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I)为7学分,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不少于11学分,专业课12-14学分(其中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课程)。 2. 硕-博一体化研究生,学制为5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45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合计为11学分,其他专业课学分在硕士研究生要求基础上至少增加不少于4学分博士层次课程。 3. 普通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4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博士英语、博士政治)4学分,博士层次课程不少于4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 四、课程设置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下所列。

专业基础课:20 专业课:23 博士课程基础课:4 五.科研能力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同时满足《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位申请细则》。 六.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2018-2019】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哪些专业-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哪些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括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等6个专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各专业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就业方向: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专业就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研究人员: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环境工程师:从事环保产品的开发,或进行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教师:担任大中专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师;公务员:在中央和地方、各工业部委的环境科学研究部门工作。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岗位如销售工程师、销售代表、软件测试工程师、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销售代表区域承包、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工程经理、测试工程师、生产经理、业务经理、区域销售经理等。

安全科学与工程(0829)专业培养方案

安全科学与工程(0829)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电子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是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有关电气电子安全工程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专门从事雷电监测预警、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审核、防雷施工、检测验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专业基础上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电气设备与信息系统、建筑结构、雷电原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安全工程技术、雷电防护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和防雷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校内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可在气象部门、科研院所、防雷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雷电物理研究、防雷减灾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防雷工程方案审核、检测验收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安全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2、具有从事雷电安全专业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适应电气电子和信息工程安全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3、掌握雷电原理以及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具备分析和设计防雷器件、进行防雷工程方案审核、防雷工程设计、检测与施工以及雷电监测预警和雷电灾害评估的能力; 4、了解安全工程产业和雷电防护行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质量检验机构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雷电安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行业安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设计的初步创新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8、具有应对雷电灾害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雷达气象学、雷电监测预警、建筑防雷安全技术、建筑电气、接地技术、防雷工程检测审核与验收、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等相关学科。 四、主要课程、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 计算机基础Ⅰ、大气科学概论Ⅱ、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线路Ⅱ*、电磁场理论、雷电原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雷达气象学Ⅱ、建筑电气、接地技术、建筑防雷、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基础。 五、主要实践性环节 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工厂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最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重点翻译

第二单元 What is this book about?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 The objective of this book is to introduce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tudents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environment problems;their cause,why they are of concern,and how we can control them. The book includes: 这本书的目的是使理工科的学生了解跨学科间的研究环境问题;它们的起因,为什么它们受到关注,以及我们怎样控制它们。这本书包括: Description of what is meant by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描述环境和环境系统意味着什么 Information on the basic causes of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关于引起环境干扰基础原因的基本信息 Basic scientific knowledg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o be able to quantify them 理解环境问题本质,并能够定量计算它们所必要的基本科学知识 Current state of the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its application to water,air and pollution problems 目前适用于水,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控制技术的现状 Considerable gaps in our current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many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e 我们目前的科学知识在理解和控制人类活动和自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科学知识上存在 相当大的缺陷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could be eliminated or re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current technology,but which are not dealt with because of society’s lack of will to do so,or in many instance because of a lack of resources to do so. 许多环境问题可以应用现有技术消除或减少,但没有得到处理是因为社会缺乏这样做的意愿,或者像许多例子那样因为缺乏资源。 Interaction of Systems互动系统 A number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associated with water, air, or land systems. 许多不同的环境问题都涉及到水,空气,或土壤。 Many of these problems will apply only within one of these systems, justifying the breakdown into these categories.许多这些问题只适用于在其中一个系统,这为这些种类中的细目分类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Such a classification is also useful for easier comprehension of related problems within one system.这种分类也有助于更容易理解一个系统里的相关问题。

地下水科学B答案

长安大学20 05-20 06学年第二学期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结合水:指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由于紧靠 固相表面的结合水引力很大,远离表面则引力减弱,又分为强结合水和 弱结合水。 2 容水度:指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德比 值。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3 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潜水。即地表以 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4 贮水系数:指承压含水层侧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 积含水层释出水的体积。 5 包气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上,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地下 水面,该面以上称为包气带。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6 总矿化度: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 单位为g/L。习惯上以105°-110℃时将水蒸干所得的干涸残余物总量 来表征。 7泉:即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地形面与含水层或含水通道相交点地下水出露成泉。 8 地下水动态:含水层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其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 学、水温)随时间的变化称为地下水动态。 9地下水含水系统: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它包含了若干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地下 水系统。 10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附着在锅炉壁上形成锅垢,称为成垢作用。 二、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5分) 1. 岩石的给水度通常在数值上与它的空隙度相当。(×) 2. 结合水区别于普通液态水的最大特征是具有抗剪强度。(√) 3. 上层滞水的动态较稳定,可以作为一种供水水源。(×) 4. 稳定流条件下,流线与迹线重合。(√) 5. 地下水永远从高处流向低处。(×) 6. 承压含水层在接受补给时,测压水位上升,含水层厚度也明显增加。(×) 7. 地下水的实际流速大于渗透流速。(√)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本文是关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当前有不少环保企业人才缺乏,而且求贤若渴。但它们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不久前,有一家环境工程公司因承担了环保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任务,而企业的技术人员数量满足不了工程量的需要,于是该企业急需能独挡一面的技术人员去承担一定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包括选择处理方案、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总平面设计、施工监理及运行调试等一体化工程。由于在校的应届毕业生虽然理论基础较好,但实践经验缺乏,满足不了企业的这种要求,结果这家公司只有另寻他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要求能“独挡一面”、技术过硬、能迅速承担工程任务的环保企业非常普遍,甚至在这个行业内不乏“挖墙脚”的现象,一些企业通过出高价来“抢夺”人才。这说明社会并不是不需要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只是企业的用人要求与我们培养的毕业生状况有一定的差距。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去向无外乎有三种:吃“财政饭”的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吃效益饭”的、需要解决污染问题的工矿企业以及真正吃“环保饭”的环保公司。从当前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情况来看,真正能进入政府环保部门、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毕的竟是少数。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制度的影响,这些单位在人事编制和指标控制等方面存在着重重障碍。所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定位,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主要面向:环境工程公司、环境监测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或部门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环保项目运行管理、环境监测等基础性、技术性工作。 从形势上看,高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到环保公司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这些单位普遍都需要能在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调试等方面能迅速派上用场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第二,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往往都不愿意到环保公司,尤其不愿意到小型的、私营的环境工程公司,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太高,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 855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855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是环境学科重要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与综合应用程度。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考察考生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作为能否进一步深造的依据,主要范围涵盖环境学原理、生态学基础、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原理、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控制原理及固废处理与资源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 三、考试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考生应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技术方法等内容。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各项试题的分布情况见“考试内容”。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 考试内容包括以下部分:环境学原理、生态学基础、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原理、大气环境与大气污染控制原理和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总分为150分。 (一)环境学原理 1.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其分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2.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内容、任务和方法,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掌握环境污染、污染源、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等基本概念。 4.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方式以及影响因素。 5.掌握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二)生态学基础 1.了解生态学定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了解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2.掌握食物链(网)和营养级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4.掌握生态恢复的概念,了解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 5.了解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三)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原理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 (英文)名称: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安康、社会进步、国家稳定的基石。“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将为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理论基础、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从劳动安全保护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1981年开始设立安全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1986年以来实现了安全类本、硕、博三级学位教育。1992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原国家人事部建立安全工程师职称制度,2002年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006年安全工程获批成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新领域。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公共安全为重点规划领域。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获批增设为一级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公共安全的骨干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围绕公共安全体系三角形理论模型中的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条主线及其相互作用开展研究。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人类社

会同在,必将得到持续而迅猛的发展。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综合科学学科,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的内涵得以体现。“安全科学”是研究减少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对人身安全健康等的危害、设备设施等的破坏、环境社会等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为揭示安全问题的客观规律提供安全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工程”是研究在具体领域中运用种种技术、工程、管理等保障安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从而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效防范和应对安全问题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建筑、能源、材料、环境、化工、轻工、土木、矿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机电、食品、生物、农业、林业、城市、旅游、检验检疫、消防、社会文化、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等种种行业和事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与上述学科有所交叉。 (2)理论 作为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总体来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安全社会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系统科学、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安全健康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根据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多个领域的现有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安全问题的阶段性与复杂性,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安全社会学、安全法学、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系统学、灾害学、安全人机学、安全管理学、职业安全健康学、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基础等。 (3)知识基础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2009真题

同济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419 试卷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命题单位:050 A组:普通化学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98K时,纯物质的Sm°=0 B.一切单质的Sm°=0 C.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产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D.对孤立体系而言,DrSm°>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2.有两个平行的反应A®B和A®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 A.增加A的浓度 B.增加C的浓度 C.控制反应温度 D.选择某种催化剂 3.下列哪些效应是由于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的() ①用食盐腌制蔬菜,用于储藏蔬菜;②用淡水饲养海鱼,易使海鱼死亡; ③施肥时,兑水过少,会烧死农作物; ④用和人类血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对人体输液,可补充病人的血容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②③④ 4.EDTA(乙二胺四乙酸)同金属阳离子结合生成() A.螯合物 B.笼形(包合)物 C.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 D.聚合物 E.超分子化合物 5.水分子的键角最接近于() A.90º B.105º C.109º D.120º E.180º 6.下列元素中,其化合物经常呈现颜色的是() A.碱金属 B.过渡元素 C.卤素 D.碱土金属 E.惰性气体 7.常用氧化仲醇(通式R2CHOH)方法来制备() A.醛 B.酮 C.烃 D.酯 E.酰胺 8.下列溶剂中,最能溶解离子性溶质的是() A.四氯化碳 B.甲醇 C.戊烷 D.丁基醚 E.苯 9.已知Eº(I2/I-)=+0.535V;Eº(H2O2/H2O)=+1.776V;Eº(Cl2/Cl-)=+1.358V;Eº(Na+/Na)=-2.76V。则以下物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a+ B.H2O2 C.Cl2 D.I2 E.H20 10.下列哪一组混合物可用作冰盐浴() A.CaSO4和冰 B.Ca3(P04)2和冰 C.CaCl2·6H2O和冰 D.CaF2和冰 11.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 A.与反应物浓度成呈比 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 C.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 D.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 E.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12.在298K,反应H2(g)+½O2(g)=H20(l)的Qp与Qv之差是() A.-3.7KJ·mol-1 B.3.7 KJ·mol-1 C.1.2 KJ·mol-1 D.-1.2 KJ·mol-1 13.往As2S3胶体溶液中,加入等摩尔量的下列哪一种溶液,As2S3胶体凝结的最快() A.NaCl B.CaCl2 C.Na3PO4 D.Al2(SO4)3 E.MgCl2 14.100g水溶解20g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ºC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 A.33 B.50 C.67 D.200 E.20 15.如果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0.1mol·L-1NH3·H2O溶液中的OH-浓度是多少()

《地下水科学概论》考试卷含答案

四川 XX 大学 2 0 1 2 - 2013 学年 《地下水科学概论》考试卷 ;③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④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 宦 (或储存)的水体积。 |⑤地下水污染:在人为影响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或生物特性发生不利于 3. 根据泉的成因,下降泉可分为 侵蚀(下降)泉、接触泉 与 溢流泉:上升泉可 分为 侵蚀(上升)泉、断层泉 与 接触带泉 。 4. 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 切。迹线 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 二、填空(每个分,共 20分) 1.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 营力,或信息载体 。 资源, S 2.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 Cl - , 5 cf , Mg + 。 生态环境因子 , 灾害因子,地质 SO 2_,HCO , Na + , K + , 介质条件、动力条件、化学条件等。 人类生活或生产的变化

5. 由山口向平原,洪积扇显示良好的地貌岩性分带:地貌上坡度由陡变缓,岩性 上由粗变细。 6. 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具有侵__________ 蚀性的水以及水是流动的 7. 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_ 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8. 碳酸岩地区岩溶的化学反应式Ca +2HCO T CO f +H b O~CaCOJ _; 9. 表征地下水动态要素有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______ 10. 达西定律的公式Q二KiA或V二Ki。 三、判断(共10分) 1. 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O分子态水的转换。(X ) 2. 两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等粒圆球状岩石,排列方式相同时,孔隙度完全相同。 (V ) 3. 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V ) 4. 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V ) 5弯曲的弯液面将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凹侧的附加表面压强,附加表面压强与表面张 力系数成正比,与表面的曲率半径成反比。(V ) 6?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量与降水强度没有关系,只与降水量的大小有关。(X )7.判断泉是上升泉还是下降泉,只根据泉口的水是否冒涌来判断即可,不必考虑含水层是潜水含水层还是承压含水层。(X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 班级:环境科学与工程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