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核 动 力 工 程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第24卷 第6 期(增刊)

2 0 0 3年12月

V ol. 24. No. 6S2 Dec. 2 0 0 3

文章编号:0258-0926(2003)06S2-0088-05

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张 弛1,吴埃敏1,苏光辉1,彭常宏1,秋穗正1,

褚 俊1,贾斗南1,聂常华2

(1. 西安交通大学核能与热能工程系,710049;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610041)

摘要:对间隙为1.5mm 的同心环形通道内流动换热的饱和沸腾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实验通过电加热内外不锈钢管道来控制改变热流密度,工质为去离子水。文中以加热当量直径作为研究窄缝环形通道的定性尺寸。实验结果表明,在间隙为1.5mm 的同心垂直环形窄缝通道中的饱和沸腾,与常规尺寸圆管换热相比,起到了强化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总结,得出了中压、低流量情况下的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

关键词:垂直环形通道;饱和沸腾;加热当量直径 中图分类号:TK124 文献标识码:A

1 前 言

同心环形通道内流动具有结构紧凑而高效传热的特点,在动力、造船、航天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进行同心环形通道的直流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中,其饱和沸腾换热系数是很重要的参数,需要对其深入研究。近30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常规尺寸通道总结了许多的饱和沸腾换热的经验公式,如早期的Chen 氏公式、Jens-lottes 公式,较近期的Lazarek & Black 公式、Kandlikar 公式、Liu & Winterton 公式、Tran et al.公式、Shah 公式[1~

6]等。但关于间隙为1.5mm 的同心环形通道内流动换热的饱和沸腾研究报道很少。

本文以加热当量直径作为研究窄缝环形通道的定性尺寸,进行了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流动换热的实验研究,并将实验数据同国内外常用的常规尺寸的多个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以加热当量直径为通道的定性尺寸,结合环形通道单相对流换热的公式,给出了在中压、小流量情况下的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对饱和沸腾换热机理进行了探讨。

2 实验装置

实验在西安交通大学核能与热能工程系高压热工水力实验回路上进行(图1)。试验段由内外径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 1 Sketch Map of Experiment Equipment

1——主泵;2——稳压器;3——蛇型预热器;4——流量计;5——电加热预热器;6——U 型预热器;7——压力传感器;8——实验段;9,10——压差变送器;11——冷却

器;12——一次侧进水系统;13——稳压器进水系统; 14——环形通道

分别为φ7×1mm 、φ14×2mm 的圆管组成,形成具有1.5mm 间隙的同心狭缝通道(图2)。

3 实验步骤

实验参数见表1。实验中,在压力、流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热段功率及内外管热流密度,使实验段中出现饱和沸腾工况,记录壁温、压力、流量、液体温度、保温层温度在内的大量数据;然后再改变实验的压力、流量,重复进行

收稿日期:2003-09-02;修回日期:2003-12-02

基金项目: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防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张 弛等: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89

 

图2 实验段简图

Fig. 2 Sketch Map of Experiment Section 实验,得到了大量的数据。

4 数据处理分析

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请参见文献[1]。 本实验有3种不同加热方式:双面加热、外管单面加热和内管单面加热。在数据处理时采用加热当量直径D heat 组合Re 数、Nu 数等

heat

heat 4U A

D = (1)

式中,A 为通道流通面积,m 2;U heat 为通道加热周长,m ;

5 实验数据和常用经验公式的比较

实验中,将数据初步处理成

h 实验=k ×h 公式

的简单形式,并比较文献[1~7]的经验公式计算的换热系数与实验换热系数的误差。式中,k 为强化系数。

数据处理结果见图3和表2,其相对误差为

=

?实验

实验计算-h h h N 1

(2) 式中,N 为实验数据的个数。

对于常规圆管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关系式,

a 与Chen 式计算结果的比较

b 与Jens 式计算结果的比较

图 3 各常用公式计算换热系数与实验值的比较图 Fig. 3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Experimental Data

表2 实验数据与经验公式计算值的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Equations and Experimental Data

常用经验公式 通道形式 强化系数 相对误差/% Chen 圆管 0.4771 181.8

Jens-Lottes 圆管 1.9206 50.10 Lazarek 圆管 0.8768 23.74 Kandlikar 圆管、环管 1.012 26.63 Liu &Winterton 圆管、环管 0.9276 32.15 Tran et al. 圆管 0.5193 97.87 Shah

圆管、环管

1.0902

29.50

表1 实验参数范围

Table 1 Range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参 数 范 围 p / MPa 0.84~6.01 w / kg·s -1 0.002194~0.005067

q i / kW·m -2

7.213~35.17 q o / kW·m -2 7.432~114.41 Re 1487.4~5970.1 x

0.0021~0.6834

核 动 力 工 程 V ol. 24. No. 6S2. 2003

90常用的是Chen 氏公式。 但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

其有一定的局限性[4,

7],精度与要求有一定差距。Chen 氏公式适用于直径2.95~25.4mm 的圆管和间隙大于6.5mm 的环管。通过本实验数据的研究比较,也发现Chen 氏公式高估了两相流动沸腾的核态沸腾项,导致公式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181.8%)。

与Jens-Lottes 公式相比较,实验数据表明强化系数为1.92,即环形通道的饱和流动沸腾系数是普通圆管的换热的1.92倍,达到了强化的效果。

通过与几个常用的经验关系式的比较发现,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和常规通道换热有一定的差距,且各个公式之间也各不相同,可能是由于各公式所适用的参数范围、实验工质等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通过这一节的比较,表明窄缝环形通道的换热计算关系式需要重新拟合,以便于工程分析、应用。

6 本实验所得的计算关系式

本文以下面公式作为本实验饱和沸腾的换热计算式

5.02pool 2lo tp ))()((h S h F h ?+?= (3) ()

35

.0g f f )1/(1??+=ρρr P x F (4)

()1

16.01.0055.01???+=e R F S (5)

式中,tp h 为饱和流动沸腾换热系数;F 为强化因子;lo h 为全液相单相换热系数公式;S 为压缩因子;pool h 为Cooper 池态沸腾换热公式[8];x 为含汽量;Pr 为普朗特数;ρf 为饱和状态下液相的密度,kg/m 3;ρg 为饱和状态下汽相的密度,kg/m 3。

在研究饱和流动沸腾中,需要用到单相液体的对流传热,它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饱和流动沸腾的计算。对于常规尺寸的管道换热,国内外一般使用Dittus -Beolter 公式。但在本实验中,使用此公式进行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误差较大(32.15%,图4)。

在进行本实验研究的同时,还进行了单相换热的实验,得出环形窄通道内单相对流换热的关系式[7]

4.08.0l 01398.0Pr Re h ?= (6)

式中,h l ,单相换热系数。

将其带入式(3),得出本实验的环形窄通道内饱和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关系式,实验数据和公式的相对误差为11.58%(图 5)。

本实验除了拟合计算关系式外,还对饱和沸腾换热的机理作了探讨。在实验压力为3.506MPa 、流量为14.76kg/h 、外管单面加热热流密度分别为15.22、57.9、93.13 kW/m 2的情况下,专门研究了换热系数随含汽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图6)。实验中,用改变预热段加热量的方式改变通道中某一点的含气量,观察饱和沸腾换热系数的变化(不考虑压力、流量、热流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低的热流密度下,两相换热系数随含气量增大而基本上保持恒定;而在较高热流密度下,两相换热系数随含气量增大而基本上保持恒定或略微增大。同时可以看出,在相同压力、质量流量、含汽率的条件下,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很大,而含汽率的影响不大。这和Lazarek & Black [3]的结论一致,也说明了在本

图4 式(3)计算值和实验值的比较

Fig. 4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Equation(3) and Experimental Data

Based on Dittus-Beolter

图5 新公式计算换热系数与实验值的比较 Fig. 5 Comparison between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New Equations and Experimental

Data

张 弛等: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91

图6 固定参数下换热系数随含汽量的变化图 Fig. 6 Variety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ith Vapor on Fixed Circumstances

实验范围内,核态沸腾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热方式,热流密度是决定其换热系数的最重要参数。

相似的结果也由其他学者的研究得出[9,

10]。今后可以进一步在更多的压力、流量范围内,提高实验精度并进行验证。

7 结 论

本实验对 1.5mm 间隙的环形窄缝通道中饱和流动沸腾传热进行了研究,证明其比常规圆管起到了强化作用。根据其加热方式的特殊性,选用了加热当量直径作为窄通道研究的定性尺寸,同时还应用了在本实验回路上得出的单相对流换热的关系式,总结得出了适合于本实验的饱和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对换热机理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范围内,在窄缝环形通道内的饱和沸腾,核态沸腾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热方式。

参加本实验的还有穆全厚、李新民、李浩、吴鸽平、严明宇、田文喜、王甲强、郭赟等同志,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Chen J C. Correlation for Boiling Heat Transfer to Satu-

rated Fluids in Convective Flow[J]. I&EC Process De- sign & Development. 1966, 5: 322~328.

[2] Lazarek G M ,Black S H. Evaporative Heat Transfer,

Pressure Drop and Critical Heat Flux in a Small V ertical Tube with R-113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82, 25: 945~960.

[3] Kandlikar S G. A General Correlation for Saturated Two-

phase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side Horizontal and V ertical Tubes [J].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1990, 112: 219~228.

[4] Liu Z ,Winterton R H S. A General Correlation for

Saturated and Subcooled Boiling in Tubes and Annuli, Based on a Nucleate Pool Boiling Equation[J]. 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1991, 34: 2759~2766.

[5] Tran T N ,Wambsganss M W ,Chyu M C ,et al. A

Correlation for Nucleate Flow Boiling in Small Chan nels[C]. in: R.K.Shah https://www.360docs.net/doc/b12091358.html,pact Heat Exchangers for the Process Industries ,Begell House ,New York ,1997, 353~363.

[6] Gungor K E, Winterton R H S. Simplified General Cor-

relation for Saturated Flow Boiling and Comparisons of Correlations with Data[J]. Chem Eng Res Des. 1987, 365: 148~165.

[7] 张 弛. 环形窄通道内单相、两相换热特性及过冷沸

腾起始点的实验研究[D].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3.

[8] Cooper, M.G.. Saturated Nucleate Pool Boiling, 1st U. K.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t Transfer[R], Indust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ymposium Series, 1984, 2(86): 785~793.

[9] Dittus F W , Boelter L M K. Univ Calif Pubs Eng, 2,

4431930.

[10] Purcupile J C ,Riedle K ,Schmidt F K.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Evaporator Tubes-Vertical Flow[C]. AIChE Preprint 18, 14th Na- 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 August 5~8, 1973.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aturated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Vertical Narrow Annular Gap

ZHANG Chi 1,Aye Myint 1,SU Guang-hui 1,PENG Chang-hong 1, QIU Sui-zheng 1,CHU Jun 1,JIA Dou-nan 1,NIE Chang-hua 2

(1.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710049,China ;2.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Bubble Physics & Natural Circulation ,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Chengdu ,60041,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aturated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an annular gap (δ=1.5mm) has been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studied .The distilled water is heated by electricity.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atu-

(下转第96页)

核动力工程 V ol. 24. No. 6S2. 2003 96

Abstrac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single-phase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and flow in vertical 1.5mm annuli. The test section can be simultaneously heated from inner and outer tubes by electricity. Based on these data, the Nu number and the friction factor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heat transfer between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heating was carried out. At last, the analogy of momentum and heat transfer was carried out.

Key words:Narrow annuli;Single-phase heat transfer;Single-phase pressure drop

作者简介:

彭常宏(1978—),男。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能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在读博士,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

吴埃敏(1960—),男。西安交通大学核热能系在读博士生。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

郭赟(1979—),男,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热能系,获学士学位。在读硕士,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

(责任编辑:孙华平) (上接第87页)

Review of Correlation FC-2000 for Critical Heat Flux Calculation CHAI Guo-han,WANG Xiao-hai,CHEN Zhao-lin,TAO Shu-sheng

(Nuclear Safety Center,Stat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88,China)Abstract:The review process of critical heat flux calculation correlation FC-2000, the main review issues and opinion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restrictions to the application of FC-2000 are given.

Key words:Critical heat flux;Calculation correlation;FC-2000;Review

作者简介:

柴国旱(1967—),男,高级工程师。199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反应堆工程及反应堆安全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反应堆系统及事故分析方面的安全审评和研究工作。

王小海(1966—),男,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现从事系统与事故分析。

陈召林(1966—),女,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半导体专业。现从事系统与事故分析。

(责任编辑:孙华平) (上接第91页)

rated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vertical annular gap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circular tubes founded on the heated equivalent diameter. Based on experimental data, a new correlation is proposed for this special saturated boiling heat transfer in the special heated annular gap.

Key words:V ertical annular gap;Saturated boiling heat transfer;Heated equivalent diameter

作者简介:

张弛(1978—),男,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核安全审评与监督工作。

吴埃敏(1960—),男,西安交通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苏光辉(1966—),男,教授。199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和安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责任编辑:孙华平)

狭缝通道两相流强化换热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1-06-06;修订日期:2001-08-29 作者简介:王增辉(1976-),男,山西介休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 专题综述 文章编号:1001-2060(2002)04-0329-03 狭缝通道两相流强化换热研究综述 王增辉,贾斗南,刘瑞兰 (西安交通大学核能与热能工程系,陕西西安 710049) 摘 要:在狭缝通道高速流体的冲刷下,狭缝不易产生杂质沉淀污染传热表面使传热工况恶化。狭缝两相流传热技术结构紧凑,具有显著的强化效果,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地强化传热方法,因此狭缝传热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和核反应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狭缝两相流强化传热的主导传热机理是受压变形气泡底部的微液膜蒸发机理。本文对狭缝通道内两相流强化换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介绍,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关 键 词:狭缝通道;微膜蒸发;强化换热 中图分类号:TK124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狭缝传热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强化传热方法,由于换热表面为光滑表面,在通道内高速流体的冲刷下,不易产生杂质沉淀污染传热表面使传热情况恶化。它具有显著的强化效果,而且结构紧凑,不需要复杂的表面加工处理。由于这些原因,狭缝传热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核反应堆和热能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在大型空分装置中,若能使核心部件主冷凝蒸发器的换热温差减少1K,则仅一个机组每年就可节省100万美元以上,同时国 内外一些学者已将狭缝强化换热技术应用于板翅式换热器,收到了显著效果[1]。20多年以来,研究者们对窄缝通道两相流强化换 热及其机理、窄缝通道两相流流型及转换等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理论研究,以下对这些研究情况做一介绍及评述。 2 换热试验研究 杜建通通过试验观察证实了窄通道在矩形窄通道中加热时[2],通道内有大量扁平气泡的存在,并证实了窄通道对液氮的沸腾传热有明显的强化传热效果。试验窄通道是由铝板加工而成,传热工质为饱和液氮,当间隙尺寸为0.5~ 1.0mm 与相同条件下8.9mm 的铜管换热相比沸腾换热系数提高了0.78~ 2.35倍。Johston 对纯净水在水平环状窄通道内沸腾传热试验后得出结论[3],其与一般的沸腾换热相比,传热系数提高了230%。作者所在科研组通过对间隙为1.5mm 的环形狭缝进行沸腾传热试验研究发现[4],应用Jens-Lottes 公式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到的结果为环形狭缝中换热能力增加了4.11倍,有明显的强化换热趋 势。 当将窄通道竖直放置于液体介质中,对通道壁面加热负荷时,通道内的液体沸腾,产生气泡,于是通道内外产生密度差,并相应产生静压差,从而形成液体由窄通道壁面底部不断流进内部,形成流动的自然循环,这种现象称热虹吸沸腾换热。狭窄通道中的热虹吸沸腾换热有明显的强化换热效果[5] 。Yao 、Chang 用水、丙酮、氟利昂作工质[6~7],对不同间距底端封闭的非对称小环形通道变热流密度自然对流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Yao 的试验管道高度为25.4mm 和76.2m m,间隙宽度0.32~2.58m m 。Ishibashi 和Nishjka wa 试验研究了两端敞开竖直圆环通道内的自然对流沸腾传热[8]。试验结果表明环形通道沸腾区域的聚集泡状流的区域传热得到强化,传热系数有时可达饱和沸腾的4倍。 Danilova 证实缝宽与气泡脱离直径接近时,窄缝通道强化传热效果好[9]。黄鸿鼎在研究环隙通道时发现,对于水、乙醇、丙醇、三乙胺等十来种物质,当缝宽为2~2.5mm 时,能明显强化传热,大于3mm 时不起强化作用,窄矩形通道的缝宽与传热工质的表 第17卷(总第100期) 热能动力工程 2002年7月

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pdf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两相流及其定义 异质物体或系统中,各存在分界面的独文物质称之为相。众所周知,自然界常见酌物质有三相,即固相+液相和气相。因此,由任意两种存在分界试坤独物质组成【十体或系统 都称之,为两相物体或两相表统。树如,水和己的撮合物为一种两相物体,因为水和卸:都是存 在分界面的独立物质。但是,'盐水浴液是一种单相物体,田为在此溶液中盐和水之间无分界 面,盐和水不居两种独立存在的物质。 两相物体的流动称为两相流。在两相城中,两相之闻不仅存在分界面,面且进一公界面是随者派动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两相觥可定义为存在变动外界面的两种狡文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 流动。气体和固体耦粒洇合物的流动为一种两相流,因为在此甜动表统中不仅存在两种独立 物质,而且这两种物质之间的分界面是随流动面变化的。 根据两相流的定义,可以将两相褓大致分为如下三类,气体和液体共同流动时气筱两相流,气体和固体耦】位共同流动的气团两相流·液体和固体解放共同流动的液固两相流。忱 外,两种不同组分液体的共同流动也届于两相流范辟, 本书主要讨论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动力学和悦据传热问题。 气踺两相流根据物质组分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由同一组分枸顶种相组成髀气液两相流称为单组分】液两相舐,例如由木鼓汽和水构成的两相硫。由不同组士的两种相组成肿气踺 两相硫称为】组公气液两相流,例如由空气卸水构成的气淹两相流。在不监生相变的流动过 程中,单组分两相流和】煳i分两相流适用同样的物理规铮,因而可通称为气液两相硫。 棣揖散热惜晚的不同,气密两相硫还可公为绝热气淹两相掀和有热弈换酌气密两相硫。 当存在热交投时,在单组分气筱两相部中伴随菹流动含线工质的相交。 两·相铈这一术语在本世纪30年代苜光出现于美国的一些研究生论文中。l945年,苏碟苜先将毡一来语应用于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 莫+ 苏、银三国在本世纽20年代已''开始了气淹两相硫的研究工作,日本姑子即年代,我国在60年代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ff;·。' 总的来说,气被两相硫的研究历史较短,它是一门 年轻的大有发思前逮脾单科。 第二节气液两相流和传热学科的进展与工程的关系 气淹两相涨体的雅动工况在动力,化工、按酯、制冷、石油,冶金等工业中经徐迪到。 】这些工业的具有热弈换的设备中还存在两相硫体酌传热问题。例如,在核电站和火力发电 姑中的各种部聘管、各式气雅混合器,气液分离器、各种热交换鹊、楫饬, 化学反拉俊各, -I-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环形狭缝通道内环状流模型的数值分析

第!!卷第"期核科学与工程#$%&!!’$&" !((!年%!月)*+,-.-/$01,23$4’053-2165+-,5-2,78,9+,--1+,9:-5&!((!作者简介:刘瑞兰(%;<=—),女,!((%年获西安交通大学核热能系博士学位, 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狭缝和微通道内流动与换热方向的研究; 贾斗南(%;>"! !!!!!!!!!!!!!!!!!!!!!!!!!!!!!!!!!!!!!!!!!!!!!!!!!!!!!!!!—),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核热能系博士生导师。 环形狭缝通道内环状流模型的数值分析 刘瑞兰,贾斗南,王增辉,苟军利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摘要:对环形狭缝通道内的环状流建立了分离流模型。应用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加上相应的 边界条件和使方程组封闭的经验关系式,对环形狭缝通道的内、外液膜厚度、液膜内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以及内、外管的换热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求解。关键词:环状流模型;狭缝通道;数值分析 弹状流和环状流是环形狭缝通道内沸腾换热的主要流型,汽泡很容易发生聚合,形成长的汽弹,与液柱相比长得多。而环形狭缝通道内 的流动更多的是环状流[%]。因此对环状流进 行分析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为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形狭缝通道内的环状流动采取分离流模型进行分析,根据边界条件和使方程封闭的经验关系式求解液膜厚度、换热系数,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控制方程的建立 环形流道内环状流内、外壁液膜形成示意 图如图%所示。加热量由壁面传入,汽芯中存在液滴夹带。在方程建立之前需做以下假设:(%)流体的流动是不可压缩的;(!)流动是稳定的;(>)外管壁内和内管壁外的周向液膜厚度均匀;(")汽液界面光滑;(@)压力沿径向不变;(<)蒸汽产生于汽A 液界面上;(?)汽芯中夹带的液滴均匀分布。 根据B-C+DD 和B233AE2F 3$1[!] 的理论,在分析环状流动时,可将汽相和液相分别加以考察,分析中忽略加速压降。对于液膜的一微段,利 用力平衡方程可得环形通道外管内表面及内管 图%环形流道液膜形成示意图 G+9&% 6H-D5*$43+I 0+74+3J +,2,,032192K 外表面的液膜的速度分布,分别为:7!7"#!$ "3$#J $3%$&%$%$&() " $%!7’ 7($$3( )) %(&""3$#J $( )3 %(&%$%(&() "! &[] % (%) = %>万方数据

强化沸腾传热的方法

沸腾传热强化技方法及比较 摘要针对强化沸腾传热方法,本文主要主要对粉末烧结法、喷涂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对各种方法的强化传热效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沸腾传热;强化传热;喷涂多孔表面;粉末多孔表面 Boiling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echniques and comparison Abstract:To the enhanced boiling heat transfer method,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powder sintering method, spray method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nd comparing the various methods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effect. Key words: Boiling heat transfer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Spraying porous surface Powder porous surface 1 前言 在常规能源不断减少, 节约和有效使用能源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强化传热技术已经成为传热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强化传热研究, 特别是强化沸腾传热研究, 对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新能源开发和高热负荷下材料的热保护等有重要意义. 目前强化沸腾传热的主要方法是改善传热表面结构。常用的表面结构有各种形状的沟槽、肋片和多孔表面。其中自20 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多孔表面换热器以其高效沸腾换热、低温差沸腾、高临界热流密度和良好的反堵塞能力, 已成为一种工业应用前景广泛的换热装置。本文主要进行喷涂多孔表面、粉末多孔表面等沸腾传热研究, 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对各种方法的强化传热效果进行了比较。 2沸腾强化传热技术 对汽泡的成因和运动规律的研究是掌握沸腾原理和探讨沸腾传热强化方法的基础, 已有的研究表明, 影响汽泡状沸腾传热的主要因素有: ( 1) 流体特性参数的影响汽体压力增高能使汽化核心增多, 汽泡脱离频 率增大, 因而能使沸腾传热增强。流体与换热表面的接触角小, 则汽泡脱离频率增高, 因而能增强沸腾传热。 ( 2) 换热面特性的影响换热面的加工方法、表面粗糙度、材料特性以及新旧程度都能影响沸腾传热的强弱。试验表明, 同一液体在抛光壁面上沸腾传热时, 其传热系数比在粗糙壁面上沸腾传热时低,这主要是由于光洁表面上汽化核心较少的缘故。液体在新的换热面上沸腾时, 传热系数较高, 随着运行时间增长, 一部分汽化核心丧失了汽化能力, 于是传热系数逐渐下降到某一稳定值。传热面材料能否被液体湿润, 对传热系数也有相当影响, 同样条件下, 液体和材料特性组

沸腾传热

沸腾传热 开放分类:物理、热量 沸腾传热 boiling heat transfer 热量从壁面传给液体,使液体沸腾汽化的对流传热过程。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蒸发器、再沸器和蒸气锅炉,都是通过沸腾传热来产生蒸气的。 类型按液体所处的空间位置,沸腾可以分为:①池内沸腾。又称大容器内沸腾。液体处于受热面一侧的较大空间中,依靠汽泡的扰动和自然对流而流动。如夹套加热釜中液体的沸腾。②管内沸腾。液体以一定流速流经加热管时所发生的沸腾现象。这时所生成的汽泡不能自由上浮,而是与液体混在一起,形成管内汽液两相流。如蒸发器加热管内溶液的沸腾。 机理沸腾传热与汽泡的产生和脱离密切相关。汽泡形成的条件是:①液体必须过热;②要有汽化核心。这些条件是由汽泡与周围液体的力平衡和热平衡所决定的。根据表面张力,可算出汽泡内的蒸气压力pv 为: 式中pe为周围液体的压力,忽略液柱静压时,即为饱和蒸气压ps;σ为汽液界面张力;R为汽泡半径。由于pv>ps,汽泡内蒸气的饱和温度Tv必然大于与ps对应的饱和温度Ts。汽泡周围的液体若要汽化进入汽泡,则它的温度Te必须大于或至少等于汽泡内蒸气的饱和温度,即Te≥Tv。从上式可知,当R=0时,pv将趋于无限大。因此在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上是不可能产生汽泡的,必须有汽化核心。加热表面上的划痕或空穴中含有的气体或蒸气,都可作为汽化核心。紧贴这些核心的液体汽化后,形成汽泡并逐渐长大,然后脱离表面,接着又有新的汽泡形成。在汽泡形成与脱离表面时造成液体对壁面的强烈冲击和扰动,所以对同一种液体来说,沸腾传热的传热分系数要比无相变时大得多。常压下水沸腾时的传热分系数一般为1700~51000W/(m2·K)。 沸腾曲线池内沸腾根据过热度(加热壁面温度TW与液体饱和温度Tm之差,ΔT=TW-Tm)的大小,分为泡核沸腾和膜状沸腾(见图)。当过热度很小时,传热取决于单相液体的自然对流。当过热度增大时,汽泡不断在壁面上产生,并在液体中上升和长大,这对液体对流起着显著作用,称为泡核沸腾。此阶段中传热分系数h,随ΔT增大而明显上升。当过热度超过某临界值时,汽泡大量产生,在壁面连结成汽膜,称为膜状沸腾。在此阶段初期,汽膜不稳定,随时破裂变成大汽泡,离开加热面。随过热度的增大,汽膜渐趋稳定。由于汽膜的热导率很低,使传热分系数下降。当过热度很大时,辐射传热起了重要作用,使传热分系数重新上升。由于泡核沸腾具有传热分系数大和壁温低的优点,故工业设备中的沸腾传热多在此状况下进行。 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影响沸腾传热过程的因素很多,包括液体和蒸气的性质、加热面的表面物理性质和粗糙程度,尤其重要的是液体对表面的润湿性以及操作压力和温度差。在泡核沸腾范围内,温度差越大,传热分系数也越大。加热壁面粗糙和能被液体润湿时,也能使传热分系数增大。据此,将细小金属颗粒沉积于金属板或管上,制成金属多孔表面,可使沸腾传热分系数提高十几倍至几十倍。

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核 动 力 工 程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第24卷 第6 期(增刊) 2 0 0 3年12月 V ol. 24. No. 6S2 Dec. 2 0 0 3 文章编号:0258-0926(2003)06S2-0088-05 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的实验研究 张 弛1,吴埃敏1,苏光辉1,彭常宏1,秋穗正1, 褚 俊1,贾斗南1,聂常华2 (1. 西安交通大学核能与热能工程系,710049;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610041) 摘要:对间隙为1.5mm 的同心环形通道内流动换热的饱和沸腾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实验通过电加热内外不锈钢管道来控制改变热流密度,工质为去离子水。文中以加热当量直径作为研究窄缝环形通道的定性尺寸。实验结果表明,在间隙为1.5mm 的同心垂直环形窄缝通道中的饱和沸腾,与常规尺寸圆管换热相比,起到了强化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总结,得出了中压、低流量情况下的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计算公式。 关键词:垂直环形通道;饱和沸腾;加热当量直径 中图分类号:TK124 文献标识码:A 1 前 言 同心环形通道内流动具有结构紧凑而高效传热的特点,在动力、造船、航天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进行同心环形通道的直流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中,其饱和沸腾换热系数是很重要的参数,需要对其深入研究。近30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常规尺寸通道总结了许多的饱和沸腾换热的经验公式,如早期的Chen 氏公式、Jens-lottes 公式,较近期的Lazarek & Black 公式、Kandlikar 公式、Liu & Winterton 公式、Tran et al.公式、Shah 公式[1~ 6]等。但关于间隙为1.5mm 的同心环形通道内流动换热的饱和沸腾研究报道很少。 本文以加热当量直径作为研究窄缝环形通道的定性尺寸,进行了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流动换热的实验研究,并将实验数据同国内外常用的常规尺寸的多个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以加热当量直径为通道的定性尺寸,结合环形通道单相对流换热的公式,给出了在中压、小流量情况下的窄缝环形通道内饱和沸腾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对饱和沸腾换热机理进行了探讨。 2 实验装置 实验在西安交通大学核能与热能工程系高压热工水力实验回路上进行(图1)。试验段由内外径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 1 Sketch Map of Experiment Equipment 1——主泵;2——稳压器;3——蛇型预热器;4——流量计;5——电加热预热器;6——U 型预热器;7——压力传感器;8——实验段;9,10——压差变送器;11——冷却 器;12——一次侧进水系统;13——稳压器进水系统; 14——环形通道 分别为φ7×1mm 、φ14×2mm 的圆管组成,形成具有1.5mm 间隙的同心狭缝通道(图2)。 3 实验步骤 实验参数见表1。实验中,在压力、流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热段功率及内外管热流密度,使实验段中出现饱和沸腾工况,记录壁温、压力、流量、液体温度、保温层温度在内的大量数据;然后再改变实验的压力、流量,重复进行 收稿日期:2003-09-02;修回日期:2003-12-02 基金项目: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防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沸腾换热计算式

沸腾换热计算式 沸腾换热计算式 (1)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 前面的分析表明,影响核态沸腾的因素主要是壁面过热度和汽化核心数,而汽化核心数又受到墨面材料及其表面状况、压力和物性的影响。由于因素比较复杂,如墨面的表面状况受表面污染、氧化等影响而有不同,文献中提出的计算式分歧较大。在此仅介绍两种类型的计算式:一种是针对某一种液体的;另一种是广泛适用于各种液体的。当然,针对性强的计算式精确度往往较高。 对于水,米海耶夫推荐的在105~4×106Pa压力下大容器饱和沸腾的计算式为 (3-4) 按q=h△t的关系,上式也可转换成 (3-5) 以上两式中 h: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W/(m2·K) p:沸腾绝对压力,Pa; △t:壁面过热度,℃; q:热流密度,W/m2。 基于核态沸腾换热主要是气泡高度扰动的强制对流换热的设想,推荐以下使用性光的实验关联式: (3-6) 式中 c pl:饱和液体的比定压热容,J/(kg·K); C wl:取决于加热表面-液体组合情况的经验常数; r:汽化潜热,J/kg; g:重力加速度,m/s2; Pr l:饱和液体的普朗数,Pr l=c plμl/k l; μl:饱和液体的动力粘度,kg/(m·s); ρl、ρv: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汽的密度,kg/m3; γ:液体-蒸汽截面的表面张力,N/m; s:经验指数,对于水s=1,对于其他液体s=1.7。 由实验确定的C wl值见表3-1。

表3-1 各种表面-液体组合情况的C wl值 图3-5 铂丝加热水的沸腾换热实验数据的整理水在不同压力下沸腾的实验数据与式(3-6)的比较见图3-5。 式(3-6)还可以改写成为以下便于计算的形式: (3-7) 这里要着重指出两点: 1)式(3-6)实际上也是形如Nu=f(Re,Pr)或St=f(Re,Pr)的主则式。其中: 是以单位面积上的蒸汽质量流速q/r为特征速度的Re数;为特征长度,它正比于旗 袍脱离加热面时的直径。不难证明,r/c pl△t就是St数,其中Nu数也以为特征长度。 2)由于沸腾换热的复杂性,目前在各类对流换热的准则式中以沸腾换热准回式与实验数据的偏差程度最大。以图3-5所示情形为例,当已知△t计算q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偏差可达±100%;而由于q~△t3,因而已知q计算△t时,则偏差可缩小到±33%左右。 对于制冷介质而言,以下的库珀(Cooper)公式目前得到教广泛的应用: (3-8) 式中,M r为液体的分子量;p r为对比压力(液体压力与该流体的临界压力之比);R p为表面平均粗糙度,μm(对一般工业用管材表面,R p为0.3~0.4μm);q为热流密度,W/m2;h的单位为W/(m2·K)。

高中物理选修3-3教案9.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人教版] 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 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教学目标】: 1.了解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知道饱和汽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蒸汽 3.知道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了解湿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了解湿度计的原理【重点、难点】: 1、知道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42页完成下表】 1、液体的汽化 【阅读课本44-45页】 (师生共同归纳) 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3)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4)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巩固练习】: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 A.水不再蒸发 B.水不再凝结 C.蒸发和凝结达到动态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研讨课本45页问题与练习1、2、3题】 (学生展示观点师生共同讲评) 【阅读】:课本44页“空气的湿度” (师生共同归纳) 3.空气的湿度 (1)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的湿度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2)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1)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P S)的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空气的相对湿度(B)为: B=(P1/P S)×100% 【教师讲解】:空气的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但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所以与绝对湿度相比,相对湿度能更有效的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研讨课本45页问题与练习5、6题】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学案)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和其特点。 2.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3.理解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过程】 一、汽化: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且在温度下都能发生,叫蒸发。只能在一定温度(称为“沸点”)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对同种液体,大气压越大,沸点。 二、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饱和汽:。 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饱和汽压。(注意:饱和汽压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三、空气的湿度 ⒈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来表示的湿度。 对绝对湿度可以理解为:①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②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指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的多少。③在一定的体积的情况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的多少就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密度;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密度,与单位体积中所含水蒸气分子的数量成。④决定水蒸气的压强的微观因素是单位中所含水分子的数量和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所以,在温度一定时,气体压强与单位体积中所含水分子的数量成正比。 ⒉空气的相对湿度:水蒸气的实际气压与同温度水的汽压之比。 与绝对湿度相比,相对湿度能更有效的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 四、湿度计 过去常用的湿度计有干湿泡湿度计和毛发湿度计,现代湿度计多使用传感器测量湿度。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学习目标】 1.知道熔化和熔化热、汽化和汽化热的概念。 2.会用熔化热和汽化热处理有关问题。 3.体会能的转化与守恒在物态变化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⒈熔化热 (1)熔化:物质从变成的过程;而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 (2)晶体的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与其的比。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的热量与凝固时的热量。 质量为m的晶体,熔化时所需的能量为Q,用λ表示晶体的熔化热,则λ=,在国际单位中熔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提示: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破坏晶体结构,变为液态。所以熔化热与晶体的质量无关,只取决于晶体的种类。②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⒉汽化热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的过程叫液化。 (2)某种液体汽化成的气体时所需的与其之比叫这种物质在这一温度下的汽化热。一定质量的液体,汽化时的热量与液化时的热量。 质量为m的液体,在某温度下汽化所需的能量为Q,则汽化热L = ,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焦尔/千克(J/Kg)。 提示:①液体的汽化热与液体的物质种类、液体的温度、外界压强均有关。②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③同种液体在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汽化热。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点: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第3节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目标导航 1.知道汽化及汽化的两种方式和其特点。 2.理解饱和汽与饱和汽压,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有关现象。 3.理解空气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湿度计的原理。 诱思导学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其比较如下表: 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1)饱和汽: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友情提示: A: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 B: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 3.空气的湿度 (1)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的湿度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2)空气的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P1)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P S)的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空气的相对湿度(B)为:B=(P1/P S)×100%

友情提示:空气的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但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所以与绝对湿度相比,相对湿度能更有效的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 4.湿度计 过去常用的湿度计有干湿泡湿度计和毛发湿度计,现代湿度计多使用传感器测量湿度。 典例探究 例1 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放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的示数都是22℃则() A.甲不准确 B.乙不准确 C.丙不准确D.不能判定哪支不准确 解析:蒸发吸热,液体本身的温度要降低,甲温度计上无液体不存在蒸发现象;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蒸发受阻不能进行,故温度计的示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同,应准确;丙在开口酒精瓶中,酒精蒸发吸热,酒精温度应降低,所以应低于22℃,故丙不准确。 答案: C. 友情提示:蒸发吸热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利用的物理知识,你能举出它的一些实际应用吗? 例2 关于饱和汽,正确的说法是()A.在稳定情况下,密闭容器中如有某种液体存在,其中该液体的蒸汽一定是饱和的 B.密闭容器中有未饱和的水蒸气,向容器内注入足够量的空气,加大气压可使水汽饱和 C.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当液化和汽化速率相等时液体和蒸汽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叫动态平衡 D.对于某种液体来说,在温度升高时,由于单位时间内从液面汽化的分子数增多,所以其蒸汽饱和 所需要的压强增大 解析:在饱和状态下,液化和汽化达到动态平衡,即达到稳定状态,所以AC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其温度有关,即温度升高饱和汽压增大,所以D正确;饱和汽压是指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所以B错误。 答案:ACD 友情提示:饱和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要注意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来理解它。 例3气温为10℃时,测得空气的绝对湿度p=800Pa,则此时的相对湿度为多少?如果绝对湿度不变,气温升至20℃,相对湿度又为多少?(已知10℃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1=1.228×103Pa,20℃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2=2.338×103Pa) 解析:10℃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1=1.228×103Pa,由相对湿度公式得此时的相对湿度: 20℃时水汽的饱和汽压为p2=2.338×103Pa,同理得相对湿度:

7.4 沸腾传热的模式

7.4 沸腾传热的模式 液体的汽化(vaporization)可区分为蒸发(evaporation)和沸腾(boiling)两种。前者指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过程,后者则指在液体内部以产生汽泡的形式进行的汽化过程。就流体运动的动力而言,沸腾过程又有大容器沸腾,又称池沸腾(pool boiling)和管内沸腾(in-tube boiling)两种。大容器沸腾时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温差和汽泡的扰动所引起的,而管内沸腾则需外加的压差作用才能维持。本节通过大容器沸腾的介绍阐明沸腾传热的机理和基本特点,管内沸腾则留待到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中去介绍。 7.4.1 大容器饱和沸腾的三个区域 现在来做一个观察沸腾传热现象的实验。在盛水的烧杯中置入一根不锈钢细管,通电加热以使其表面上产生汽泡。烧杯底下的电热器用于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这样在不锈钢管表面上进行的沸腾称为饱和沸腾(saturated boiling)。随着电流密度的加大,亦即表面温度与饱和温度的温差Δt = t w - t s(称为过热度)的增加,烧杯中的水与不锈钢管表面之间的热交换会依次出现以下区域(如图7-14所示):

图7-14饱和水在水平加热面上沸腾的q~Δt曲线(p = 1.013×105Pa) (1)自然对流区:壁面过热度较小(对于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饱和沸腾为Δt < 4℃)时,壁面上没有汽泡产生,传热属于自然对流工况。 (2)核态沸腾区(nucleate boiling):当加热壁面的过热度Δt > 4℃后,壁面上个别地点(称为汽化核心)开始产生汽泡,汽化核心产生的汽泡彼此互不干扰,称孤立汽泡区,其沸腾景象如图7-15a所示。随着Δt进一步增加,汽化核心增加,汽泡互相影响,并会合成气块及气柱,图景如图7-15b所示。在这两个区中,汽泡的扰动剧烈,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大。由于汽化核心对传热起着决定性影响,这两区的沸腾统称为核态沸腾(或称泡状沸腾)。核态沸腾有温压小、传热强的特点,所以一般工业应用都设计在这个范围。核态沸腾区的终点为图7-14中热流密度的峰值点。 (3)过渡沸腾区(transition boiling):从峰值点进一步提高Δt,传热规律出现异乎寻常的变化。热流密度不仅不随Δt的升高而提高,反而越来越降低。这是因为汽泡汇聚覆盖在加热面上,而蒸汽排除过程越趋恶化。这种情况持续到到达最低热流密度为q min为止。这段沸腾称为过渡沸腾,是很不稳定的过程。 (4)膜态沸腾区(film boiling):从q min起传热规律再次发生转折。这时加热面上已形成稳定的蒸汽膜层,产生的蒸汽有规则地排离膜层,q随Δt的增加

表面芯吸性对淬火过程中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

第52卷第5期2018年5月浙 江 大 学 学 报(工学版)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V o l .52N o .5M a y 2 018收稿日期:20170521.网址:w w w.z j u j o u r n a l s .c o m /e n g /f i l e u p /H T M L /201805001.h t 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6142).作者简介:牟林巍(1992 ),男,硕士生,从事气液相变传热研究.o r c i d .o r g /0000-0002-0963-8348.E -m a i l :m o u l i n w e i @z j u .e d u .c n 通信联系人:范利武,男,研究员.o r c i d .o r g /0000-0001-8845-5058.E -m a i l :l i w u f a n @z j u .e d u .c n D O I :10.3785/j .i s s n .1008-973X.2018.05.016表面芯吸性对淬火过程中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 牟林巍1,张宇鸿1,李佳琦1,张嘉懿1,蒋平2,范利武1(1.浙江大学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7;2.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1300 )摘 要:研究表面芯吸性对淬火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质量分数约为50%的氢氟酸溶液 对不锈钢球表面进行化学腐蚀,在恒温50?C 时通过改变腐蚀时间得到具有不同芯吸性的试样并对表面芯吸量和初 始芯吸通量进行定量表征.在常压下的饱和水中对所制备的芯吸表面进行可视化淬火实验.结果表明,原始不锈钢表 面不具有芯吸性,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表面芯吸能力也逐渐增强.经过腐蚀3m i n 之后,表面芯吸通量达到20μL /(m m 2四s ).该芯吸表面使淬火冷却时间相较于原始表面缩短约80%,临界热流密度提高了约84%. 构建表面芯吸性可以有效地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并加剧表面汽膜波动,抑制了稳定膜态沸腾的出现,强化了过渡态沸腾传热.关键词:芯吸表面;淬火;沸腾传热;临界热流密度;过渡沸腾 中图分类号:T K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73X (2018)05096006S u r f a c ew i c k i n g e f f e c t o nb o i l i n g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d u r i n gq u e n c h i n g MO U L i n -w e i 1,Z H A N G Y u -h o n g 1,L I J i a -q i 1,Z H A N GJ i a -y i ,J I A N GP i n g 2,F A NL i -w u 1(1.I n s t i t u t e o f T h e r m a lS c i e n c e a n dP o w e rS y s t e m s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 z h o u 310027,C h i n a ;2.B e i j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s t r o n a u t i c a lS y s t e m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1 013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e f f e c t o f s u r f a c ew i c k i n g o n t h e c o o l i n g r a t e a n db o i l i n g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d u r i n gq u e n c h i n g w a s a n a l y z e d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s p h e r e s a m p l e sw i t h v a r i o u s s u r f a c ew i c k i n g a b i l i t i e sw e r e p r e p a r e d b y v a r y i n g t h e e t c h i n g t i m e i n a h y d r o f l u o r i c a c i d s o l u t i o n (m a s s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a b o u t 50%)a t a c o n s t a n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f 50?.T h ew i c k i n g v o l u m ea n d i n i t i a lw i c k i n g f l u xo nt h e s e s a m p l es u r f a c e sw e r e q u a n t i f i e d .V i s u a l i z e d q u e n c h i n g e x p e r i m e n t s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o nt h e s e s a m p l e s i ns a t u r a t e dw a t e r a t t h ea t m o s p h e r i c p r e s s u r e .W a t e r c o u l dn o t b ew i c k e db y t h e o r i g i n a l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s u r f a c e ,a n d s u r f a c ew i c k i n g a b i l i t y w a s g r a d u a l l y e n h a n c e dw i t h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e t c h i n g t i m e .A f t e rb e i n g e t c h e db y 3m i n u t e s ,t h es u r f a c e w i c k i n g f l u x r e a c h e d 20μL /(m m 2四s ).A sc o m p a r e dt ot h eo r i g i n a ls u r f a c e ,t h eu s eo ft h i s w i c k i n g s u r f a c e w a s e x h i b i t e d t o s h o r t e n t h e c o o l -d o w n t i m eb y a b o u t 80%,a n d t h e c r i t i c a l h e a t f l u xw a s i m p r o v e db y a b o u t 84%.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u r f a c e w i c k i n g c a ni n c r e a s et h es o l i d -l i q u i dc o n t a c ta r e a sa n di n t e n s i f y t h e f l u c t u a t i o n so fv a p o rf i l m ,s u p p r e s st h ee m e r g e n c eo fs t a b l ef i l m b o i l i n g ,a n dl e a dt os i g n i f i c a n th e a t t r a n s f e r e n h a n c e m e n t d u r i n g t r a n s i t i o nb o i l i n g .K e y w o r d s :w i c k i n g s u r f a c e ;q u e n c h i n g ;b o i l i n g h e a t t r a n s f e r ;c r i t i c a l h e a t f l u x ;t r a n s i t i o nb o i l i n g 淬火是较高温度的固体直接接触后较低温度的 液体工质后所发生的快速冷却现象.当固体壁面温 度远高于冷却工质的饱和温度时,工质中的传热过程一般将依次经历膜态沸腾二过渡沸腾以及核态沸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笔记-李双双

《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读书笔记 姓名:李双双 学号:1110209148 专业:工程热物理 日期:2012.4.18

前言 林宗虎老师的《气液两相流与沸腾换热》一书对管内沸腾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于初学者掌握整体的思路有较好的作用,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本笔记是在阅读林老师此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每章的内容做了简要的归纳,最后写下了阅读本书的读后感。读完本书后虽然已经对管内沸腾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想要深入了解仅仅本书是不够的,还需课下阅读更多相关书籍和文献。 第一章绪论 新增内容:1、气液两相流体横掠柱体的漩涡脱落特性 2、管道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强化方法 3、气液两相测试技术和多相流研究进展 两相流定义:存在变动分界面的两种独立物质组成的物体的流动。可以分为气液两相流、气固两相流、液固两相流,此外,两种不同组分的液体的共同 流动也属于两相流范畴。 两相流这一术语首先出现于美国一些研究生论文中,1943年,苏联首先将这一术语应用于 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在1930-1940年期间,发表了一些研究气液两相流不稳定行及锅炉水循环中气液两相流动问题的经典型文献。1940-1950年期间,不禁对双组份气液两相流的流动阻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还将研究工作深入到具有热交换的单组份气液两相流领域。 气液两相流和传热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和工程技术的进展密切相关的。 气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P18 第二章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和流型图 气液两相流体在水平管中流动时的流型种类比垂直管多,这主要是由于重力的影响使两相有分开流动的倾向造成的。本书介绍了两相流体在水平、垂直、倾斜、U型管、螺旋管、垂直上升狭槽、水平管束、孔板和文丘里管(研究不充分)等中的流型及流型图。 气液逆流中的现象:液泛和回流(对于反应堆的安全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液泛:在逆流接触的气-液反应器或传质分离设备中,气体从下往上流动。当气体的流速增大至某一数值,液体被气体阻拦不能向下流动,愈积愈多,最后从塔顶溢出,称为液泛。在设计设备时,必须使设备的操作不致发生液泛。 回流现象:一带有注液设备的垂直管,液体自管壁上的小孔流下,气体自下往上走。当气体流量降到一定值时,液膜将出现不稳定现象,两相分界面出现较大振幅的波动,液膜有下降到注液区下方的趋势。 鉴于液泛和回流现象对于反应堆安全的重要性,相关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李希川等人对竖直窄矩形流道进行了液泛研究,并与传统流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竖直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起始点符合Wallis 关系式,与传统流道液泛起始点以压差突变进行判断不同,窄矩形流道内液泛起始点的判断以有水被携带出流道为标志。窄矩形流道内完全携带点与水流量大小、实验段入口条件无关,只与气体流量大小有关; 流向反转点与试验段壁面干燥程度有关,与水流量大小及气体入口条件无关.《竖直窄矩形流道液泛研究》对于气液两相逆向流的流型图研究很少。研究表明,和气液两相同时向上升或同向下降流动时的流型图不同,在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的流型图中,同一区域可以发生多种流型。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图对于设计是否有意义,目前工程上的大量气液两相流计算一般不考虑流型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