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如何去腥

黄鱼如何去腥
黄鱼如何去腥

黄鱼如何去腥,怎么做更好吃

这个黄鱼煨面是录制北京电视台《快乐生活一点通》节目的一个美食,黄鱼按照一般的做法腥味浓,而且不入味,经过专业大厨的指点后,发现做这个鱼特别简单,不仅没有一点腥味,而且非常入味,大厨就是大厨,按照他的指点来做,只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最鲜香的味道来,真的非常推荐......

原材料:

【主料】:黄鱼200克、湿面条500克

【配料】:雪菜100克

【调料】:生姜一块、花椒十几粒、盐适量、猪油适量

制作步骤:

1、准备好原材料。

2、黄鱼去内脏、腹膜、鱼鳞、背鳍、清洗干净,沿着背部脊梁切开一刀。

3、用盐、花椒粒、生姜片在黄鱼全身反复搓,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一晚上。

4、雪菜用清水泡几分钟。

5、将雪菜挤干水分。

6、冷藏一晚的黄鱼取出,稍微冲洗一下,然后用厨房纸擦干水分。

7、锅烧热,加入适量猪油,放入黄鱼煎到两面黄。

8、倒入足量开水、加入姜片,大火煮半小时。

9、煮到汤浓白的时候加入雪菜再煮两分钟。

10、另起锅,锅里加入足量水烧开,加入适量盐,煮好面条,面条放入凉白开里过凉。

将面条盛入碗里,倒入做好的汤、雪菜、黄鱼,撒上葱花即可。

小贴士:

一、黄鱼的内脏、腹膜、背鳍、鱼鳞一定要清洗干净,这是不腥的关键;

二、用麻椒来腌制,去腥效果好,入味快。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 鱼的种类很多,每种鱼都有不相同的做法,而且做出的味道也不相同,每种鱼都有他们自身的营养价值。黄花鱼是很多朋友们喜欢吃的鱼类,黄花鱼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帮助的,而且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那么小黄花鱼怎么做好吃呢?朋友们您会做美味可口的黄花鱼吗?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小黄花鱼含有很多矿物质跟维生素,能够帮助人们预防癌症,而且还能够抵抗衰老,保护视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既然小黄花鱼有那么高的价值,赶紧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做法吧。 蒜烧小黄鱼的做法 方法/步骤 首先要将小黄鱼清洗干净、然后用刀把里面的脏东西也切除掉、把盐、糖、蒜、姜放入小黄鱼的肚子还有表面、最后倒入料酒腌制、 蒜、捻碎、姜、切片、豆鼓取出适量、 将腌制好的小黄鱼沥干、然后放入干淀粉、要涂抹均匀、 将油倒入锅中、烧至7成熟左右、把小黄鱼放入油中、炸至表面金黄色即可、 将小黄鱼盛出放入盘中备用、锅中留少许油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蒜、姜、豆鼓爆香、 香味四溢的时候、放入水、标准是要超过小黄鱼的高度、然

后倒入老抽、盐。糖、调味、 等锅中的汤烧开之后、放入准备好的小黄鱼、烧大概十分钟左右、主要是为了给小黄鱼入味、将鱼肉的味道散发出来、最后放入少许味精、调味即可出锅、 干烧小黄鱼的做法 方法/步骤 1、将小黄鱼去鳞去腮去内脏冲洗干净 2、将小黄鱼两面沾满蛋液 3、锅中放油烧至6成热,下入沾满蛋液的小黄鱼,中小火煎制两面金黄。 4、煎好的小黄鱼,放盘里备用 5、烧鱼的配料,葱姜蒜,花椒 6、锅中放底油烧热,放花椒炸出香味 7、将煎好的小黄鱼放入锅中 8、把葱姜蒜倒入 9、马上烹入米醋 10、倒入适量料酒 11、倒入酱油调味 12、放入清水,刚好没过小黄鱼即可 13、炖煮至汤汁快干时关火 14、捞出盛在盘里,剩下的汤汁浇在上面 小黄鱼怎么做好吃?文章给朋友们介绍了两种做黄花鱼的方法跟步骤,朋友们您都学会了没有呢?如果您也十分的喜欢吃黄花鱼,上面讲到的这两个方法,您可一定要记住要掌握哦,这样您

课题名称野生大黄鱼的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关注野生大黄鱼 一、内容摘要 大黄鱼俗称“黄花鱼”,香港、澳门等地称之“黄花小姐”,又有当地人因口误称之“黄瓜鱼”。由于大黄鱼属于亚热带海域的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60米水深的海湾内,而宁德官井洋水深多在30米以上,“洋”底分布着泥沙,并有岩石礁石群分布,独特的地理以及水流,使得宁德的官井洋成为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而官井洋历史上的野生大黄鱼产量也一度高达3500吨。 如今人工养殖大黄鱼年产量高达5万多吨,成为当地的水产支柱产业,而野生大黄鱼资源却已近枯竭,野生大黄鱼价格是人工养殖的近百倍。 关键词:野生大黄鱼保护捕杀法律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大黄鱼全人工繁育的成功与养殖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约网箱50万个、年产量7万吨、产值3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80万,是中国海水网箱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品种。然而,随着大黄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黄鱼基础生物学研究则渐显落后,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养殖大黄鱼种质退化、病害频发、性早熟严重、生长和抗逆性能降低等,更是困扰着大黄鱼产业的发展。并且,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三、调查步骤 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实施计划 2、通过电视、书籍、网络等各种大众媒体收集文字资料,明确野生动物对我们的价值以 及如今所面临的生活环境 3、设计调查问卷,明确人们对野生大黄鱼的了解程度,发起号召呼吁人们对保护野生大 黄鱼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四、调查问卷 女士/先生: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野生大黄鱼的调查,本次调查是定海六中八五班的学生一项学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需要您对这份问卷的真实回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实与否的区别,这关系到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我们耽误您一点时间,恳请您在百忙之中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吧,请对您选中的答案打圈即可,谢谢您! Q1、一般情况下,野生大黄鱼的价格? A、500~1000元一斤 B、1000~1500元一斤 C、1500~2000元一斤 Q2、野生大黄鱼的种群? A、东海北部、中部群B、闽、粤西群C、粤南群 Q3、你了解野生大黄鱼的知识吗? A、了解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 Q4、是否喜欢食用野生大黄鱼? A、喜欢B、略有点喜欢C、不太喜欢 Q5、过去的一年中,你家用于食用的目的而购买的野生大黄鱼,折算成钱,大概多少钱?__0____元,(如果没有消费过,则写0,然后进入第6题)。 Q6、家中消费的黄鱼制品有哪些类型: A、盒装的黄鱼制品B黄鱼制品罐头C、其它______ Q7、在您的记忆里,您是否认为野生大黄鱼资源仍旧很丰富? A、是的 B、较少了 C、很稀缺 Q8、浙江野生大黄鱼的盛产期? A、2月 B、5月 C、10月 Q9、大黄鱼的药用价值? A、清热去瘀B、化痰止咳C、养生保健 Q10、请详细谈谈对野生大黄鱼保护的看法以及建议。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1)亲鱼培育 ①亲鱼选择 A.亲鱼来源 亲鱼来源于天然海区捕捞的或有国家发放的大黄鱼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最好使用天然海区捕捞的大黄鱼为亲鱼。严禁近亲繁殖的后代作亲鱼。要求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跨区调运亲鱼须经检疫。 B.可量指标 体长/体高为~,体长/头长为~,尾柄长/尾柄高为~,头长/吻长为~,头长/眼径为~。 C.个体规格、配比与数量 2龄雌亲鱼800克/尾以上,雄亲鱼400克/尾以上;3龄雌亲鱼1 200克/尾以上,雄亲鱼600克/尾以上。 雌、雄亲鱼配比以2:1为宜。亲鱼数量应保持在50组以上。 D.使用年限 亲鱼允许使用到6龄。 ②亲鱼运输 常用活水船并在风浪不大时运输,运输密度为40公斤/米3左右。亦可使用水桶、帆布箱或塑料薄膜袋充氧运输,运输密度为20公斤/米3以下,运输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之内。 ③亲鱼海区网箱培育 A.网箱规格 网箱一般规格为3~6米×3~6米×3~6 米,9~216米3水体;网目长度为15~30毫米。 B.培育管理 要求使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2002的规定。春季培育亲鱼,水温14℃以下,每1~2天投喂一次,投饵率小于1%;水温14℃以上,每天投喂一次,投饵率为2%~4%。秋季培育亲鱼,水温25℃以下,每天投喂两次,日投饵率为5%~8%。

④亲鱼室内水泥池培育:主要用于春季加温培育亲鱼。 A.培育池 培育池为方形或圆形。培育池应设在安静、保温性能好;每口培育池面积以40米2为宜;平均水深保持在米以上。 B.环境条件 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 光照度:500l~1 000勒克斯。 水温:15~25℃,以20~22℃为宜; 盐度:17~32,以23~30为宜。 C.培育管理 使用的饲料一般有鲜活鱼、贝肉、沙蚕和配合饲料。人工催产前40天左右移入室内水池。放养密度以公斤/米3为宜。鲜活鱼日投饵率为3%~5%,每天1~2次,早上或傍晚投喂。日换水量50%左右。 (2)人工育苗 ①环境条件 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 水温:18~26℃; 盐度:23~30 光照:要有充足的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光照强度为1 000~4 000勒克斯。 ②育苗设施 A.育苗室 育苗室应配有遮光幕或聚乙烯薄膜,使室内光线可调节,且保温性能好。 B.产卵池 方形或圆形;方形池的四角为弧形,每个产卵池面积25~45平方米,水深~米。 C.育苗池 每个育苗池面积20 ~40平方米,水深~米,有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以一定

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的区别

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的区别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黄鱼,因为黄鱼吃起来口感特别好,而且黄鱼的鱼刺比较少,所以对于小孩子吃家长也比较放心,黄鱼里面含有的微量元素比较高,蛋白质的含量不是其他鱼类能够比的,而且经常吃鱼也不会造成人体发胖,那么野生的黄鱼和养殖黄鱼有哪些区别呢? 野生黄花鱼个头大小差别很大,如果发现几条个头一样,摸摸钱包就知道是假的。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相似;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在木帆船生产时,渔民都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判断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深浅,进行捕捞 养殖黄鱼与野生黄鱼区别: 一般休渔期野生黄鱼比较少,人工养殖黄鱼与野生黄鱼在外形和口感上相差很大。从外观上看野生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红艳、鱼体更修长苗条、肚小,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野生黄鱼的嘴巴、眼圈会显得大一些,鳞片粗大,肉质排列也相对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头”,口味鲜美。而人工养殖大黄鱼由于生活在网箱里比较悠闲,缺少锻炼,体形较肥,鱼肚较鼓胀,肤色暗黄或灰白,鱼唇颜色淡。

另外,野生大黄鱼的鳍一般干净而完整,鳍形较长,而且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爆破而毙命,不大有痛苦挣扎过程。身上的鱼鳞、鱼鳍不会留下充血的痕迹。那些鳍看上去有点红、有点破损,鳍形较短;鱼身上有红点、伤痕的,可以肯定是养殖的。因为人工养殖大黄鱼一般被关在网箱里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游动时容易撞伤。目前有些深海养殖大黄鱼和野生的大黄鱼外表有些相似,但吃起来肉质有点松软,口味不如野生的纯正。 第一点,看尾巴,野生的尾巴比养殖的修长,尾巴尖,养殖的尾巴圆 第二点,看头下边的鱼鳍,野生的也要比养殖的修长。 第三点用手摸鱼,养殖的粘液很稠,很粘手,野生的粘液稀少

sct3101-1984鲜大黄鱼、鲜小黄鱼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部标准 鲜大黄鱼 鲜小黄鱼 SC/T 3101—1984本标准适用于港口产销交接及海上收鲜环节的鲜大黄鱼、鲜小黄鱼。 1 技术要求 1.1 鲜度 1.1.1 感官指标见表1。 表 1 项目一级品二级品 体表鳞片紧贴完整,呈金黄或 虎黄色(包括白鳞黄), 有光泽 鳞片易擦落,呈淡黄色, 光泽差 鳃鳃丝清晰,呈鲜红或紫红 色,粘液透明,无异味 鳃丝粘连,呈淡红或暗红 色,粘液略混浊、腥味稍 重 眼眼球饱满,角膜清晰眼球平坦或微陷,角膜稍混浊 肌肉坚实,富有弹性稍软,弹性稍差 粘液腔鲜红色淡红色 1.1.2 理化指标见表2。 表 2 项目一级品二级品挥发性盐基氮(mg/100g)≤13 ≤30 1.1.3 细菌指标见表3。 表 3 项目一级品二级品细菌总数(个/g)≤104≤105 1.2 规格见表4。 2.1 抽样 2.1.1 批的确定:同一来源(对船)的鲜鱼,按不同鱼种分类后组成批。2.1.2 样品数每批鱼在互不相涉的各部分中,随机取鱼117条或150条,

组成一个样本。 2.2 合格批的确定 2.2.1 合格批的确定以感官指标所列的各项内容综合评定为主。 2.2.2 供应方和接受方各派一名或若干名经过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在互不 影响的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感官鉴定,合格率为90%的批可以按合格批接受。 2.2.3 当供应方和接受方对样本中的样品感官鉴定评价鲜鱼质量发生争议时, 可将有争议的样品进行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必要时还可同时进行微生物菌落 数测定。 2.2.4 对样品进行VBN测定后的判定规则为:合格品率90%为合格批,见 表5。 表 5 合格品率95% 90% 取样方案n d≤c n d≤c n/c 117 d≤7 150 d≤16 注:n——样品数;c——合格判断数;d——样品中不合格品数。 2.3 检验方法 2.3.1 挥发性盐基氮(VBN)测定 2.3.1.1 原理: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碱性含氮物质,有氨、伯胺等。此类物 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后,用酸滴定。 2.3.1.2 试剂 a、 1%氧化镁混悬液:取氧化镁1g,加水100ml成混悬液。 b、吸收液:2%硼酸溶液。 c、指示剂:0.1g甲基红和0.5g溴甲酚绿,研碎,溶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 d、 0.01N盐酸标准液。 2.3.1.3 仪器 a、半微量定氮仪。 b、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0.01ml。 2.3.1.4 操作方法 a、样品处理:检样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鳞,用干净纱布抹去体表水分后, 在鱼背沿脊椎切开约5cm,从内部割取肌肉,用刀剁碎,称取3g于50ml 烧杯中,加蒸馏水30ml,用玻璃棒搅拌,浸渍30min后过滤,滤液待测。 b、测定:预先将盛有吸收液10ml加有混合指示剂1~2滴的50ml高型烧 杯置于冷凝管下端,并使下端插入烧杯内吸收液的液面下,精确吸取上述 样品滤液2ml于蒸馏器反应内,加1%氧化镁混悬液5ml,迅速盖塞并加 水以防漏气,通入蒸汽。待蒸汽充满蒸馏器内部,由冷凝管出现第一滴冷 凝水开始计算,蒸馏5min即停止,吸收液用0.01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终点呈红色,同时作试剂空白试验。 2.3.1.5 计算 (V1-V2)×N×14 挥发性盐基氮(mg/100g)= ×100 V3 W× 30 式中:V1——被测液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2.三年级第10课《大黄鱼哪儿去了》(于涛)

10. 大黄鱼哪儿去了 活动目标: 1.知道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对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危害。 2.了解我国在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基本法规。 3.培养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材分析与建议: 导课:本课开篇呈现了一段文字,阐述了生活在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黄鱼近年来难觅踪影,目的是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课时,教师可参考教材内容,通过师生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愿望。 大黄鱼档案:本环节呈现了三名学生围着大黄鱼照片讨论的情景图和大黄鱼名片,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大黄鱼。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有关大黄鱼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大黄鱼,知道它的价值。 寻访大黄鱼:本环节以文字配图片的形式介绍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渔业资源趋于枯竭,野生鱼类数量锐减的情况,图下呈现一张“大黄鱼减少的原因”的空白卡片。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了解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导致大黄鱼以及其他水产品数量的减少,意识到海洋环保的重要性。 调查员在行动:本环节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呈现“家乡水产品调查表”,旁边的孩子提示调查家乡有哪些水产品?有类似大黄鱼的遭遇吗?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二部分是图文介绍休渔期。第三部分是呈现两名学生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了解我国和我省相关的法规。第四部分是呈现学生组织海洋环保宣传、发现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及时举报和制止的三幅图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调查家乡海产品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的数据、资料,并分析原因。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教师也补充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在保护海洋资源方面的基本法规和具体做法,思考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深化学生对海洋环保的认识。 教材最后以“我的倡议”留白形式,引导学生针对家乡的具体情况或自己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向大家发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倡议,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新材料应用深水网箱,养大黄鱼三年可奔小康20141218 V2

新材料应用深水网箱,养大黄鱼三年可奔小康 巨网之利 张千林最近心情大好。 他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由于今年养殖的大黄鱼从国庆节后就开始陆续上市销售,成鱼规格普遍达到1斤2以上,且售价高达80-90元/斤。约11万斤鱼,今年将为其带来极为丰厚的利润。 而这11万斤鱼之所以能卖出八九十元的高价,都是因为鱼是在一张大网中近野生状态下养出来的。 海洋捕捞转型海水养殖 张千林早在2008年就联合当地的养殖户成立了星浪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当时主要从事远洋捕捞和近洋张网作业。但随着海洋鱼类资源的衰退,海上捕捞的效益日益下滑。为了改变现状,他开始把眼光转向海水网箱养殖。但养殖什么品种?如何养?让他颇费思量。 经过了解,他将眼光瞄准了大黄鱼。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优质鱼类,因其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据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野生大黄鱼捕捞量顶峰时一年达到19.7万吨,但之后由于过度捕捞,数量逐年下降,目前的捕获量已不足历史最高产量的1%。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网箱养殖在福建、浙江一带流行起来。 张千林所在的浙江台州大陈岛海域正是中国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据了解,该地区是国家一级渔港,水质优良、饵料丰富,产出的大黄鱼肉质坚实。近年来,当地养殖户人工养殖大黄鱼发展迅猛。“大黄鱼是地方特色品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坚信。 但困惑依然存在。由于当地养殖户普遍都在近海鱼排中养大黄鱼,这样的养殖方式面临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每年台风季节,台风一来都会给鱼排养殖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自然风险大,养殖户常要面对“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的残酷现实;二是随着养殖产量的提升,卖价20多元一斤的人工养殖大黄鱼比动辄数百元一斤的野生大黄鱼价格相去甚远,高风险并不一定会带来高效益。 因此,找到结实耐用,能抗击大风浪的网箱,同时还要让养殖的大黄鱼更接近野生品质,以提高售价,成为张千林的首要突破口。

大黄鱼

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展 作者: 关键词:大黄鱼;产业;发展趋势;目标对策 摘要:本文综速了大黄鱼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资源利用现状和大黄鱼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 正文: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又称黄花鱼、黄瓜鱼、黄鱼等。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体色金黄、嘴唇红艳、肉质细嫩洁白、营养丰富,广受我国及东南亚消费者喜爱,中国的“黄鱼宴”、韩国的“黄鱼饭”等形成了独特的大黄鱼传统饮食文化。 大黄鱼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北部、中部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②闽、粤东群。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③粤西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大黄鱼是我国沿海约60m等深线以内的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是我国海水鱼类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石首鱼类种质资源。 早在17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大黄鱼作为一种食用鱼类,开始捕捞生产。20世纪70年代前,大黄鱼曾居我国海洋4大主捕对象之首,在我国及太平洋西部海洋渔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目前,大黄鱼养殖产业更是日益扩大。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年产86000吨,直接产值约65亿元的大黄鱼养殖产业,并带动了苗种繁育、网具渔具织造、土木工程、饵料饲料供应、技术劳务、水产品加工、内外贸易、交通运输、旅游休闲餐饮宾馆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大黄鱼已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我国8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也是福建省乃至我国独具特色和国内市场最畅销的海水鱼类。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着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中国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大黄鱼对溶解氧的要求较高,一般在4mg/L以上,幼鱼的溶解氧临界值为3mg/L左右,稚鱼则在2mg/L 左右,所以人工育苗尤其在养成中特别要注意保持溶氧在5mg/L以上,否则易造成缺氧浮头导致死亡。 在经过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枯竭后,为了保护和恢复我国大黄鱼资源,1985年福建省在我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官井洋设立了“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同时组织水产科技人员利用尚存的野生大黄鱼资源开展了大黄鱼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经过艰难的摸索,终于实现了规模化育苗,并突破了大黄鱼人工养殖关键技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大黄鱼养殖产业的行成。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单产不断提高,巨大的市场需求与高额利润驱使,社会上各种资金大量涌入,大黄鱼养殖业得以迅猛发展,到2000年,大黄鱼成为我国独有的养殖鱼类,并带动了我国海水鱼网箱养殖业的发展。 而如今,在大黄鱼产业愈发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大量网箱在浅水港湾连片无秩序布局,造成网箱水体交换率显著下降、鱼的残饵与粪便在网箱区大量沉积,导致水质富营养化而暴发缺氧事件和

大黄鱼菜谱

黄花鱼分为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和小黄鱼(Psendosciaena polyactis),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都隶属鱼纲,石首鱼科。 其形态相近,习性相似。这类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大黄色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及朝鲜西海岸。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黄花鱼一般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 饮食专家非常推崇黄花鱼,其营养丰富,有补肾健脑作用,适用于肾虚引起的记忆力减退者。老人和孩子吃也非常好。本文特精选几种常见黄花鱼做法,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希望广大网友喜欢: 不过还要罗唆两句,黄花鱼也有假冒产品,真假黄花鱼如何辨别呢?专家观点:由于黄花鱼与黄姑鱼、白姑鱼长相极其接近,张春光教授介绍说,主要从鳞的颜色、嘴的位置和鳔管形状来进行鉴定。大小黄鱼除了腹部鳞的颜色金黄和嘴的位置靠中间以外,大黄鱼的鳔管都是由一条分叉成两条。而白姑鱼鳔管则分叉成许多条,嘴的位置靠下,鳞的颜色是白的。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王先生说,染色的黄姑鱼用白卫生纸一擦鱼身,纸上一般会留下明显黄色;而冷冻成一大坨(成块)的染色黄姑鱼,有的冰面也会呈现黄色。假黄花鱼浸泡水中约5分钟,水可能变成啤酒色。 清蒸黄花鱼 主料:黄花鱼2只(约500克

大黄鱼主要病害与防控技术

白鳃病(黄肝病) 病症:病鱼动作缓慢,摄食减少或拒食,鳃丝严重失血、苍白。解剖观察肝脏变黄,胆囊肿大,胆汁充盈,呈黑绿色,脾脏肿大呈暗红色 流行:夏季高温期为主要流行季节,7-9月是发病高峰期,流行范围很广,网箱养殖区均有发病。病鱼多为体长10cm左右的当年春苗,体长10cm以下或体重50-150g的鱼亦有发现病情。在水流缓慢、网箱密集、投喂鲜饵料的易患该病。此病蔓延迅速,死亡率较高,发病网箱的鱼逐渐死亡,半个月内死亡率可达30%-50%,病情特别严重者也有在几天内死亡率达70%以上。 病原:疑为虹彩病毒。病鱼肝、肾、肠、鳃等主要内脏的电镜切片,均发现正20面体、平面观为六角形的病毒颗粒,直径在130-150nm之间,平均直径为143.6nm,其形状、构造、大小都和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的特征基本相同,与虹彩病毒较为相近。 诊断: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完整,但鳃失血、苍白,解剖内脏可见肝脏变黄、肿大,脾脏肿大呈暗红色,如需确诊应进行病理学分析及病毒观察。 防治:目前鱼类病毒病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应以预防为主。①合理布局网箱,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水流畅通。②科学投喂饵料,高温期尽量减少投喂鲜饵,可减投1/3~1/2,或改投配合饲料,发病期间可停止投喂3~5天。③定期在饵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低聚糖,添加量分别为5g/kg和3g/kg;也可投喂一些具有抗病毒、广谱杀菌和清热解毒的板蓝根、大黄、黄连、连翘、地丁、金银花等中草药,有一定预防和治疗效果。 (二)细菌病 1.弧菌病(溃疡病) 病症:此病的典型特征是体表形成溃疡,尤其是头部和尾部溃烂,所以又称为烂头烂尾病。病鱼初期体表皮肤有淤点或淤斑,出现不规则的红斑区,尤以腹部、尾柄区为盛。严重者各鳍充血发红、缺损,尾柄肌肉、头部等处溃烂,肛门红肿或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观察肝、脾、肾、肠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内有黄色黏液。 流行:弧菌病是大黄鱼最常见、多发的细菌病,4-11月均可发生,但以夏季高温期为盛,6月中旬至9月下旬是主要危害期。4-6月份发病主要由于越冬后大黄鱼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随着水温升高,在越冬期间造成的创伤导致感染发病;7-11月份发病主要由于体表寄生虫(如刺激隐核虫和贝尼登虫)或鱼体碰撞、摩擦网片附着物造成体表损伤,而继发细菌感染。在放养密度大、水质较差的水域发病相对严重。弧菌病感染迅速,死亡率高。 病原:主要为弧菌属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哈维弧菌(V.harveyi)和河流弧菌(V.fluvialis)等。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大量存在海水、底泥及鱼体内,只有在应激的条件下,才成为大黄鱼的致病菌。 诊断:不同弧菌引起大黄鱼发病的症状,随环境条件、感染途径的不同而有差别,并常有其他并发症,但体表溃疡症状是弧菌病的典型特征。通常采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体内细菌,在培养基上见到黄色或绿色菌落基本可初步诊断为弧菌病。要确诊必须进行细菌学的检查。 防治:①进行捕捞、运输、分选时注意操作,避免鱼体受伤。②及时驱除鱼体上的寄生虫,定期进行淡水浴,辅以抗菌素防止感染。③不投氧化变质不新鲜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渔用多维。④在发病高峰期定期投喂小剂量抗菌素,起预防作用。⑤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弧菌、河流弧菌等弧菌对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抗菌素均较敏感,发病时可选择口服,用量为1~2g/kg饲料,疗程3~5d。

东海海区大黄花鱼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

东海海区大黄花鱼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 摘要:大黄鱼曾经是东海最重要的渔业资源,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盲目捕捞以及种群结构退化,性早熟等问题,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东海地区大黄鱼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关键词:大黄鱼过度捕捞产软种群结构性成熟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是我国近海最重要的传统经济鱼类之一。大黄鱼主要分布于东海、黄海南部以及南海的雷州半岛东侧, 水深80 m以下的沿岸近海水域。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东海区大黄鱼产量一直占全国大黄鱼总产量的90%以上, 但随着捕捞强度和捕捞力量的日益加大以及海洋污染的日益加重, 致使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大黄鱼资源严重衰败, 近乎“消声匿迹”。① 1 过度捕捞 敲罾作业起源于广东, 距今约有200 年的历史. 1954 年传到福建, 1956 年秋传入温州, 在其后的20年时间里, 给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带来的是一场浩劫.这种破坏性的捕捞方式, 使得野生大黄鱼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自1957 年开始, 浙江渔场早春汛大黄鱼产量即以每年50% 的速度锐减, 1985 年大黄鱼年产量降至万吨以下, 形不成鱼汛, 资源处于很低的水平。②而1957年以后机帆船开始取代木帆船成为捕捞大黄鱼的主要工具。机帆船配合细密的渔网进行的拖网捕鱼大大加大了捕鱼的效率。1992 年前后单船网板拖网捕捞在浙江中南部 沿海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到1998 年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由于单拖作业渔场位于东海大陆架外侧, 作业水深可达!120 米,⑤覆盖了大黄鱼的所有身寸空间。 但由于捕捞强度过大, 大黄鱼补充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大黄鱼的年产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断下滑。1974年大黄鱼的产量达到19.61万吨,而到了2002年产量仅为0.55万吨。从1977 年起,东海大黄鱼主要渔场和重要产软场官井洋、猫头洋、大目洋均不能形成渔汛, 20 世纪80年代中期岱衢洋、大戢洋和吕泗渔场也形不成渔汛, 至今大黄鱼资源仍未恢复。由此折射出由于过度捕捞的原因导致东海大黄鱼渔业资源日趋衰落,大黄鱼种群日趋减小的现状。 2 捕捞越冬大黄鱼导致大黄鱼产卵受阻 根据东海区大陆架渔业资源调查(1978~1985年) 并结合历史资料, 分布于东海区的大黄鱼有3个越冬场: 一是江外、舟外渔场越冬场, 水深50~80 m; 二是浙南、闽东、闽中外侧海区越冬场,水深30~60 m; 三是大沙、沙外渔场越冬场, 水深50~70 m。③越冬期一般为1~3月, 4~6月随着沿岸近海水温的升高和暖流势力的增强, 夏季产卵鱼群从越冬场结群游向沿岸产卵场产卵,形成夏季大黄鱼鱼汛。而许多渔民只顾眼前利益,进入越冬场进行捕鱼,如1974年浙江有近两千艘渔船进入江外、舟外渔场越冬场进行捕鱼,那一年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大黄鱼产量最高的一年。而这时这样的作业导致大黄鱼渔业资源进一步衰退。 3 种群结构的变化 大黄鱼属于寿命较长、个体较大和年龄组成较为复杂的暖水性重要经济鱼类。 20 世纪60 年代初, 大黄鱼捕捞群体的年龄组成为1 ~25 龄, 随着捕捞强度的

大黄鱼养殖

1.3.5 养殖方案 本建设项目根据舟山嵊泗县海洋环境的特点,在陆地进行鱼卵孵化和鱼苗培养,在近岸深水养到0.5kg左右,再转到外海温暖海域过冬并继续养殖一年长到1.5kg斤,创建人工的原生态大黄鱼的最佳养殖生态产业链,提出陆海联动的舟山大黄鱼养殖方案。 大黄鱼的生存水温为8~32℃,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8℃~25℃,平均每月大黄鱼可增重50克。低于17℃时摄食量开始减少,低于15℃时摄食量降至正常量的50%~55%,低于11.5℃时摄食量降至正常量的10%~12%;水温升高到28℃时摄食量减少到正常量的60%~70%,水温升到30℃时,摄食量减少到正常量的20%~30%,短时间能耐受水温32℃。 本项目选定的两处养殖海域面积广阔,平潮的水深分别为55米和63米,潮差5米左右,海底平坦,水质清新,海水的溶解氧和饱和度等指标完全适合大黄鱼生长需要。两处养殖海域最大的环境区别是内海和外海海域冬天的底层水温不同。内海养殖海域由于地处深潭,周边海水深度均只有20~30米,因海流的原因各层海水水体交换频繁,各层水温相差不大,冬天的时候各层水温均低于8℃,不适合大黄鱼生存。 图1.3-2 水层温度分布区域划分图

如上图1.3-2所示为外海各水层温度随季节变化曲线,可见全年都有适合大黄鱼生长的水层和水温环境。在2月中旬,舟山大部分海域的表层水温在8℃以下,但外海由于台湾暖流的加热效应,水深20m以下水层温度高于11℃,适宜大黄鱼的生存。因而可利用该海域全年各水层的水温变化规律,通过智能养殖渔场的沉浮控制功能,自主切换半潜/全潜养殖模式,调节渔场的海水深度,获得最适宜大黄鱼快速生长的水体温度的养殖环境。如图1.3.3所示,每年均可获得7个月的大黄鱼最佳快速生长期,其余时间是大黄鱼的转移、生长和捕捞期。 图1.3-3 大黄鱼养殖规划分布图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地理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4分) 1. (2分) (2017高一下·蒙阴期末) 读下面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 b、c、d对应的是() A . 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 B . 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 . 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 . 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2. (2分) (2018高一上·梅河口期末)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下图中城市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 a增加 B . b增加 C . c减少 D . d减少 3. (4分) (2020高二下·宿迁期末) 世界经济论坛于2020年1月15日在伦敦发布《2020全球风险报告》。报告中提到未来10年的全球五大风险全部与环境相关。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 差异性 B . 制约性 C . 整体性 D . 平衡性 (2)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自然要素主要是() A . 气候

B . 地貌 C . 水文 D . 生物 4. (2分)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 A . 水圈内的水体总量 B .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 . 江河径流总量 D .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5. (4分) (2020高二下·嘉兴期末) 浙江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曾经大黄鱼产量高,形成鱼汛,但近几年野生大黄鱼难觅踪迹,价格昂贵。完成下面小题。 (1)与舟山渔场的形成无关的是() A . 寒暖流交汇 B . 上升流 C . 位于大陆架 D . 有河流注入 (2)近几年野生大黄鱼稀少,价格昂贵的原因有() ①饵料减少②过度捕捞③气候变化④海域污染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

水产大黄鱼系列销售及推广计划书

项目策划书编号: 项目策划书 项目名称: 瑞荣水产(大黄鱼)系列销售 及推广计划书 ①企业背景: 瑞荣企业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多产业型企业,目前涉及产业范围广泛,

瑞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瑞荣酒庄----斯图拉姆酒庄,瑞荣水产,瑞荣养殖厂,瑞荣游艇,瑞荣农家乐,瑞荣工艺礼品包装等。 瑞荣旗下瑞荣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11年投资2000万。以经营冰鲜海鲜、鲜活海鲜、冷冻加工制品、虾蟹类制品、海味产品、鱼类休闲食品等相类海鲜产品。公司以价格公道、质量上乘、诚信服务。为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瑞荣大黄鱼系列产品、以自主研发、自主养殖以健康营养质量为优先为我们的产品宗旨 瑞荣水产将继续坚持有效、协调、健康、科学的发展方针,展望未来,以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与时具进、争创瑞荣品牌,不断传承“为社会尽责任,为国家做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福利”的企业宗旨,打造学习型团队,以“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信念力创知名品牌,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②产品定位 产品价值: 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3.黄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产品渠道: 1.通过高中档小区、人员聚集点、及商超进行人员推广渠道这类消费者经济基础较好,相对购买能力较强,对黄鱼有一定认识和购买欲。消费心理

成熟,较理智并愿意尝试购买宣传中及促销产品。 2.通过户外广告、例如车体广告灯箱广告等媒介进行专卖店的订购渠道 产品包装: 1.个性化、多样化和系列化,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市场需求,突出品牌特色。和产品特色产品包装需组合,以零售装、礼品装进行包装搭配,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 产品卖点: 1.价格优惠 2.通过真空包装食用更安全更放心 3.通过包装6-8条的合理搭配符合家庭食用 ③市场调研和分析:

大黄鱼

海洋生物赏析 ----大黄鱼 诚毅学院机械0894 林仲勇 2008934117

形态 大黄鱼的形态为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背鳍具9~11鳍棘,27~3 8(一般为31~33)鳍条。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分布和种群 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北部、中部群。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 ②闽、粤东群。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口)。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③粤西群。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生物学特性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著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中国渔民早就以此习性判断大黄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利捕捞。 繁殖 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区,水深一般在东海、黄海区不超过20米,但在岱衢洋产卵场最深可达20~30米,在南海区不超过30米;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沙海区。中国沿海大黄鱼的产卵场约10个,有江苏的吕泗洋,浙江的岱衢洋、大戢洋、猫头洋、大目洋及乐清湾,福建的官井洋、东引渔场,广东的南澳渔场和硇洲岛渔场。春汛产卵场水温上升到15~17℃时大黄鱼开始集群产卵,旺汛期浙江产卵场水温达17~19℃,20℃以上(吕泗洋为21~22℃,官井洋22~24℃)时渔汛结束。产卵场盐度范围在吕泗洋和官井洋为28~31,岱衢洋和大戢洋为17~28。大黄鱼一生能多次重复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肉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肉质性状的分析研究 缪伏荣,刘 景,王淡华,冯玉兰,李忠荣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收稿日期:2007-08-13初稿;2007-09-24修改稿 作者简介:缪伏荣(1969-),男,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肉质调控研究。 通讯作者:李忠荣(1968-),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肉质调控研究(E 2mail :tailonlee @https://www.360docs.net/doc/b1607563.html, )。 摘 要: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围网、传统网箱)的成年大黄鱼及野生成年大黄鱼进行体色、背部肌肉肉质性状(p H 值、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测定及肌肉感官性状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大围网养殖大黄鱼的体色与野生大黄鱼接近(P >0105),显著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 <0105)。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 FA )总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 <0105);肌肉的粗脂肪、饱和脂肪酸(SFA )总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MU FA )总量均显著低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 <0105);肌肉的p H 值、水分和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 >0105)。大围网养殖大黄鱼肌肉的感官性状显著好于传统网箱养殖大黄鱼(P <0105)。大围网养殖大黄鱼上述肉质性状接近野生大黄鱼(P >0105)。大围网养殖可改善大黄鱼的生活环境,补充天然饵料,是一种提高大黄鱼肉质的可行途径。关键词:大黄鱼;养殖模式;体色;肉质性状中图分类号:S 9651322 文献标识码:A Meat qu ality of Pseudosciaena crocea cultiv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MIAO Fu 2rong ,L IU Jing ,WAN G Dan 2hua ,FEN G Yu 2lan ,L I Zhong 2rong (I nstitute of A nimal H usband ry and V eterinary Medicine ,Fuj i an A cadem y of A g ricult ural S ciences ,Fuz hou ,Fuj ian 350013,China ) Abstract :Skin color ,back muscle meat quality (i 1e.,p H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mino acids and fatty acids )and sensory evaluation of adult Pseudosciaena crocea harvested f rom the aquacultural (i 1e.,enclosing and traditional caging )and open sea in the same area were determined 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kin color and sensory quality of the P 1crocea f rom enclosing aquaculture was similar to the wild (P <0105)but superior to that from the tradi 2tional caging method (P <0105)1Comparing the P 1crocea harvested from the enclosing and caging aquaculture ,the former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105)amounts of crude protein ,amino acids ,polypeptides and poly 2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P <0105)amounts of crude fat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monoun 2saturated fatty acids than the latter 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105)in p H ,moisture and ash con 2tents between the 2aquaculture products 1The quality and chemical make -up of the P 1crocea f rom the enclosing aquaculture were close to those in the wild (P >0105). K ey w ords :Pseudosciaena crocea ;aquaculture ;skin color ;meat quality 大黄鱼(Pseu dosci aena crocea )属石首鱼科 黄鱼属,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朝鲜,为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1]。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海洋捕捞大黄鱼为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但天然资源日趋短缺,难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1-2]。到80年代末,随着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及网箱养殖技术的成熟完善,大黄鱼的传统网箱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大黄鱼消费数量的要求,但难以满足人们对肉质的要求。大黄鱼养殖业 相关的科研、生产人员,尝试从不同途径来改善大黄鱼的肉质,如通过家系选育、在饵料中添加肉质改良剂、降低养殖密度、改变养殖模式等。 国内外对大黄鱼肌肉生化组分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3-8],但未见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的大黄鱼进行肉质性状分析的报道。本试验通过对同一海区不同养殖模式大黄鱼肉质性状的测试分析,并与野生大黄鱼进行比较,探讨养殖模式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规律,为大黄鱼的肉质改良等提供参考。 福建农业学报22(4):372~377,2007 Fuj ian J ournal of A g 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8-0384(2007)04-037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