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浅议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浅议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发表时间:2016-01-18T13:48:19.26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作者:孟艳 [导读] 山东省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山东,寿光土地是人类是人类生存发展且不可替代的、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产业结构不合理己经成为制约天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孟艳 (山东省寿光市国土资源局,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土地是人类是人类生存发展且不可替代的、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资源。本文主要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系统分析,对土地资源现状的调查与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优化配置的程序与方法进行浅析,及提出了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优化方法;优化程序; 土地是人类是人类生存发展且不可替代的、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自然环境资源。产业结构不合理己经成为制约天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忽视和缺少对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不仅导致了大量耕地占用与破坏,而且还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而现有的城市土地不可能一味的通过外延扩张占用农民耕地,故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城市现有的土地,对其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进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调控,提高用地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数据评价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我国土地利用结构。 1.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系统分析 将土地认为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土地利用系统改造、重设计、交换、组合和布局的社会经济过程就是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多层次、多功能结合是土地利用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构成了人与自然交换的中心环节,它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系统,即通过人与土地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出现了自然、经济和社会这三个组成部分。同时人地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转换与传递及在转换与传递的过程中,两者存在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维持着耗散的结构。与此同时,三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正相关和负相关,对自然、经济和社会这系统存在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经济和社会的认识和改变它们能力的提高,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改变各个组成部分或者是组成部分的各要素的状态,即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来协调人们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关系。 相同的土地,如果使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将会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果。各地区可以通过实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措施,使林地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大,促进了自然植被的恢复,提高森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同时,提高该地区的经济、环境,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现在欧美的一些国家提倡农户不使用肥料及农药等污染环境,且对人身健康不利的物质,国家补贴通过因这些措施而导致的农产品收益下降的农户。这种新的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是在社会高速发展及经济发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程序与方法 2.1 土地资源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首先要了解地方区域所处的外部环境,如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不同地方区域由于其地理分布不同,区域内部的环境差异性相比较显著,从而造就了内部土地的生态属性、土地生产潜力、土地适宜性等众多方面的不同。除了收集这些材料之外,还应收集土地气候、土壤类型、土壤厚度、地形坡度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构成要素的文件与资料,土地利用现状、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值等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要素的资料与文件。为了合理的利用土地,必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土地现状评价,为构建土地数据库做准备,进而为实施土地结构优化提供信息依据。 2.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对一定的用途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其过程就是尽最大的所能,使每一部分土地的利用率达到或逼近其最大的潜在生产力。这时,可以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使土地特性符合土地利用要求,如某地区的土壤是片酸性的土壤,像种植柏树、花椒等喜碱性的植物,植物势必生长不量,这就对于这块土地来讲种植碱性植物是不适宜的,可一旦改变土地利用方向,改种山茶花、广玉兰、木棉等喜酸性土壤时,其土壤的评价结果肯定是适宜的。也可以通过降低土地利用要求的标准,来达到其目的,如在梯田地区,土壤层较薄,土壤中石头较多,当种植作物时,如果不能使用机械工具的土地,可以通过人工劳动及播种一些抗逆性较强的农作物来改变土地利用,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2.3各种土地的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社会经济情况稳定时,一定时期内,某块特定的土地,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提供给人类带来的产品的上限。同一地块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时期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生产潜力是大不相同的。可以利用AEZ等方法计算出不同层次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包括土地的光温、光温水和光温水土的生产潜力。这样在理论依据之下,我们可以准确有效的优化土地结构,使其适应人们的需求。在其他条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是提高和挖掘土地生产潜力的最有效途径。 2.4土地利用方式的划分 土地利用分类是区分土地利用空间地域组成单元的过程。这种空间地域单元是土地利用的地域组合单位,表现人类对土地利用、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用途(功能)。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并对其进行评分。另一方面是对试验区进行抽样调查,在各适宜性区划内,抽取样点进行调查。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划分。根据不同土地的功能,进行土地优化配置。 3.小结 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为了满足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发展必定遵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底线思维,重点强化资源保护。要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基本稳定,保持规划的一贯性、传承性和科学性。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优化用地布局。要通过规划布局优化调整获取更大突破,解决问题,统一协调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重中之中做好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的优化调整。三是坚持目标指向,重点突出节约集约。四是坚持着眼未来,重点解决目标期内的问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 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 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 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 作,良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 技术工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 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围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容的调查例如,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良 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技术 工作,要有规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全县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合理调整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如下: 规划到2010年,全县农用地面积调整到165408.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97.04%,比2005年增加0.09%;全县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2700.00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1.58%,比2005年提高0.18%;其他用地面积调整到2349.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38%,比2005年降低0.27%。 规划到2020年,全县农用地面积调整到165044.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96.82%,比2005年降低0.12%;全县建设用地总量不高于3267.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1.92%,比2005年提高0.52%;其他用地调整到2146.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9%,比2005年降低0.39%。 一、农用地结构调整 严格保护耕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适当扩大园地面积,保持林地资源优势,略有增加;其他农用地面积略有减少。 (一)耕地 到2010年耕地总面积为17314.0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0.16%,期间耕地增加2183.49公顷;2020年耕地总面积16864.5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9.89%,2006~2020年间共增加耕地1734.01公顷。 (二)园地

到2010年园地面积为9755.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2%,期间园地增加4731.70公顷;2020年园地面积为9833.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7%,2006~2020年园地面积增加4809.53公顷。 (三)林地 到2010年林地面积为134267.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77%;2020年林地面积为134267.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77%;2006~2020年林地面积减少5691.24公顷。 (四)其他农用地 到201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071.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9%,期间其他农用地减少1069.00公顷;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078.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9%,2006~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减少1061.69公顷。 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内部结构,确保县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各类建设用地应以内涵挖潜为主,尽可能利用非耕地。规划期间,城镇工矿用地适度扩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相应增加,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度减少,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城镇工矿用地 到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60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5%,期间增加面积144.59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118.20公顷,占用耕地65.30公顷;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86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1%,2006~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增加410.59公顷,其中占用农用地400.40公顷,占用耕地181.56公顷。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

附件: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地类转换技术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02)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对应关系,对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进行地类转换,将更新调查《全国土地分类》过渡分类(以下简称旧分类)转换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的新分类(以下简称新分类)。 2、地类转换中具有“一对一”(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和“多对一”(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对应关系的可直接转换;“一对多”(旧分类对新分类,以下同)关系的情况要进行标识,然后进行详细内业核实,需要外业核实的要进行补充调查;最后修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对转换后的成果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 3、对200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按《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文件要求修改前后的两套数据库成果,分别进行地类转换和成果汇总,最终都要根据变更调查数据,将汇总成果修改到2007年10月31日统一时点。 二、作业基础和技术依据

作业基础: 1、以2005年10月31日为时点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根据《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要求修改后的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 2、2006、2007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 技术依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3、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 4、《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过渡期间适用)(国土资源部,2002) 5、《关于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43号) 6、山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技术细则(试行) 三、技术路线 以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成果为基础,按照《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对应关系,采用属性连接的方法,进行地类转换;“一对多”关系的情况要进行标识,待逐一进行核实、外业补充调查后确定;然后修改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类码和数据字典,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汇总、表格输出和成果分析,技术流程如图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良 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技术 工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况 1.1.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概念 为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9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99号)的要求,XX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以下简称更新调查)指在土地详查成果基础上,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并借助遥感影像图等现势性较强的数据资料,启用最新的国家勘界成果,采用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按照不小于详查的调查比例尺度,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全新的实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和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这是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的调查。 1.2.目标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新任务,通过使用现代测绘、卫星遥感、GIS、GPS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速度、减轻调查强度,客观、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

状及其动态变化状况,提高国土资源调查的科技水平,保持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和数据的现势性,全面更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准确摸清XX县土地资源家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农村集体土地权属调查提供基础。本次更新调查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查清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构成和分布,实现土地利用图件、数据、实地相一致,建立或更新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奠定基础。 2、通过土地更新调查真正实现新旧土地分类的转换,使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都统一到新分类中去,发挥土地分类在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中的作用。 3、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提供基础数据。 1.3.更新调查范围及地理概况 1、更新调查面积 XX县面积约3125.39平方公里,辖XX个乡;XX个国营农场。涉及1∶10000国际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153幅。 2、地理概况 XX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南端,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南依长江,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临湘县一衣带水;北枕汉水支流东荆河,与仙桃、潜江市隔河相望;东滨洪湖,与洪湖市共水同渔;西搀荆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 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种地类的种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现状;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事、企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查清土地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计的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要。 2.土地权属调查查清楚农村各级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河流、湖泊、道路等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地市场安全的需要。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例如,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和成果验收归档阶段。 准备阶段分为: 方案准备为了证明调查条件的基本具备,省级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家的调查方案,报请国家级调查领导机构审查。 组织准备 1建立领导机构土地调查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调查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同时所需的技术人员要十分专业,因此在进行调查工作之前要解决领导和组织问题。 2 组织专业队伍因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十分强的工作,良 好的专业队伍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本条件。 3 技术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技术工 作,要有规范的作业方案,详尽的技术规程或细则。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任务要求和技术规程,结合调查地区的实际条件,拟定工作计划。 仪器及用品准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应配备必要的仪器、文具和文具用品。 资料准备其中资料准备包括地形图的收集、遥感资料的收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 外业调查是以地形图和航(卫)片等影像图片为底图利用收集到的有用资料,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为查 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是土地资源调查中最为基础的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是,分县查清全国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散布和利用状态、为指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计划、因地制宜地指点农业生产、建立土地统计、统计制度、全面管理土地等项工作服务。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由县人民政府统1领导。农区以村(大队)、农林牧渔场以分场(队),林区和牧区以乡统计各类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位,农区到村(行政村),林区和牧区到乡,并按全国统1的土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调查所使用的基础图件,在农区需1:10 000、重点林区1: 25 000、1般林区1:50 000、牧区1: 50 000或1: 100 000的比例尺地形图,和相应比例尺的航片或影象平面图。通过野外调绘和补测,将地类界、行政和权属界和变化了的地物界限转绘到地形图或影象地图上。以绘后的地图作为工作底图,量算出各类土地面积,并自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出各权属单位及各行政区的土地总面积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绘制各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他相干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图斑。所谓图斑是指在实地

属于同1种土地利用类型(2级地类)、属于同1个权属单位、同在1个图幅内且外围为固定实物界限的封闭地块。图斑是地类划分的最小范围,在量算面积时,图斑又是最小的量算单位和量算单元。图斑的编是以行政村为单位,依照调绘的前后次序编号。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8步走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按完成的顺序及工作方式、内容,—般可以分为以下8步骤进行。 1、准备工作阶段 该阶段只有1个步骤,即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仪器和用品准备等。 2、外业调绘 外业工作阶段内容较多,但它们彼此结合,故实际仅为1个工作步骤,即外业调绘与补测工作,包括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行政区划界和土地权属界的调绘、地类调绘、线状地物调绘、零星地类调绘、新增地物补测、调绘航片的整饰和检查等内容。 3、航片转绘 内业工作阶段包括航片转绘、土地面积量算、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幅土地权属界限图的编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或说明书)的编写等4个相继的步骤。 航片转绘。航片转绘就是将标绘在航片上的外业调绘与补测成果,依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规定的转绘精度及方法,转绘到分幅地形图或影象平面图上,以消除航片上的影象误差和投影误差,并归化为统1的比例尺。转绘好的图件经检查符合转绘精度要求后,即可作为量算面积和编绘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分幅土地权属界限图的工作底图。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城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

第26卷第9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6No.9 2010年9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Sep.2010321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城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 马世发1,何建华1,2※,俞艳3 (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2.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3.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包括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针对传统的优化模型如线性规划、多目标、灰色系统和景观生态等不能实现土地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效统一,在研究现有智能优化模型如元胞自动机、遗传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近年来新兴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其空间飞行搜索特性和较强的全局优化能力,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利用粒子的群体空间分布模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能在多目标控制下进行全局优化处理,实现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效统一。 关键词:土地利用,智能体,GIS,粒子群优化,空间优化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0.09.053 中图分类号:S15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0)-09-0321-06 马世发,何建华,俞艳.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城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321-326. Ma Shifa,He Jianhua,Yu Yan.Model of urban land-use spatial optimization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0,26(9):321-32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引言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长期以来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线性规划、多目标优化和多准则优化决策、系统动力学、景观生态学、逻辑回归、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等模型[1-4]。然而,传统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大多偏向于对土地数量结构进行优化,不能做到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效统一。如何有效地把土地利用目标匹配到具体的用地单元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土地资源利用决策过程中进行空间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土地利用优化往往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传统的数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量的高性能优化计算,空间信息学的智能化发展为空间决策支持提供了重要支撑[5],因而将智能优化算法和GIS功能相结合,构建智能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以实现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成为了相关人员的研究热点,推动了土地资源结构优化研究的发展。如黄波等人用逻辑回归模型[6];刘艳芳、董品杰等人用遗传算法优化土地空间结构[7-8];邱炳文等人的多目标元胞自动机混合模型[9];徐昔宝用元胞自动机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等等[10-12]。遗传算 收稿日期:2009-07-24修订日期:2010-08-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143,40701145);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基金. 作者简介:马世发(1985-),男,湖北宜昌人,主要从事智能优化决策、空间数据挖掘及GIS技术应用等。武汉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Email:whuma@https://www.360docs.net/doc/b16208343.html,. ※通信作者:何建华(1974-),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等。武汉武汉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430079。Email:hjianh@https://www.360docs.net/doc/b16208343.html,.法虽然具有较强的全局优化能力,但是涉及到复杂的图斑编码,程序实现较为困难,且空间搜索关联性不强;多目标控制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是在多目标优化结果的基础上用元胞自动机进行时序模拟,但是元胞自动机受邻域束缚,不能实现跨空间搜索。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是一种进化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行为的研究,能对多维非连续决策空间进行并行处理分析,目前已有学者把粒子群引入空间优化领域,如Sylverin Kemmoé等人的粒子群优化模型[13];杜国明等人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的空间优化决策选址研究[14],验证了PSO进行空间优化决策的可行性。在研究现有土地空间优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粒子群算法的空间搜索特性,利用粒子群的群体空间分布模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构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根据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分类的相关法规,将模型优化地类单元按照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优化到二级地类图斑,本文据此使用粒子群算法构建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模型,并以县域中心城区城镇土地扩张为研究区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PSO 在统一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效性。 1PSO土地空间优化模型 1.1模型总体设计思路 粒子群算法原理要求在解空间随机布点(粒子),粒子通过历史最优值p b和全局最优值p g在权重的控制下不断更新自己的位置和速度来搜寻最优解。在应用PSO进行土地空间优化时,核心思想是利用粒子的空间分布模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即每个土地利用图斑用其代表点如重心抽象为1个粒子,每个粒子有自己的地类(k)和位置(x,y),同一个地类(如建设用地)的粒子构成粒

土地利用规划实习报告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 1. 实习目的 实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到现场或生产实践中去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教学环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实习主要是为增强学生对己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及野外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学生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专业兴趣,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目的有: 1.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更新调查、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思路; 2.掌握遥感影像图的纠正、镶嵌和标准分幅影像图的制作及影像判读; 3.掌握利用航片或卫片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 4.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的内容和外业工作方法; 5.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变更调查后期内业工作内容与方法; 6.掌握利用MAPGIS软件建立实习区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完成面积统 计和制作专题图; 7.完成调查实习区内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分析当前土地利用的 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 2.前期准备和室内预判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为了确保我们的调查实习按照技术规程要求的精度及速度,使调查的成果符合生产,科研的要求,所调查出来的结果与实地保持一致性,就必须遵循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和土地调查工作的特点及规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任何一项工作的前奏,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工作圆满完成的保证。根据我们实习的要求,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仪器设备准备、经费准备、其他生活用品准备等。 2.1.1组织准备 实习是专业教学必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将课堂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加深同学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实习的内容和土地调查的特点,特做如下安排: 1.老师安排 每班配2—3位专业老师或研究生和已经作过这项工作的同志,具体负责学生野外调查的技术要求、进度安排、质量把关、以及学生思想、生活等一切事宜。2.学生安排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综述姓名: XXX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 土地资源管理XXX班 学号: XXXXXXX 成绩: XX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XXX 2014年12月12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综述 作者: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活动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土地利用结构是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质与量的对比关系以及各用地类型组合而成的格局,土地利用结构决定土地利用功能与土地利用效率。本文从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出发,从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当前有关于土地利用结构的状况,归纳总结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优缺点,指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资源有限、人增地减、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现实下,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持土地资源与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土地利用变化是自发性过程和自组织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自发性过程取决于土地利用需求、供给和局地条件,自组织过程则是土地利用时间序列的结果[2]。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结构变化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产生效益,一定时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效益变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是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1 国外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与经济社会、国家政策等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愈加趋于紧密,两者在多方位、多层次上相互影响[3]。关于土地利用结构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有四个发展阶段: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工业革命,围绕工业革命出现而导致的土地利用配置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到了20世纪上半叶,土地利用规划只是传统的建设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思路

土地利用现状思路 2.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1)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描述。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及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状况资料,简单描述区域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等。即围绕有关土地利用各个方面,对本区域作大致说明。 自然条件是指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貌(地貌类型、地势走向、海拔等)、水系(河流、湖泊及有关水文、水资源数据)、气候(10℃以上积温、无霜期、降雨量等)、土壤(土层厚度、土壤质地、障碍层深度、有机质含量等)、植被(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状况)、水文地质等。经济条件是指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历年总产值、总产量、总收入、工农业产值等)、经营管理水平、交通运输、城镇分布状况、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分布情况等。生态条件是指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面积、程度和分布)、土壤污染情况、草原退化情况、土地沙化情况、土地盐碱化情况、土地受灾情况等。 2)土地利用分析。具体进行土地利用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并结合相应指标进行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上述各类用地内部的现状比例。②人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人均及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③各类用地的缺余状况。④各类用地开发利用状况和地域分布状况,区位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巳各类用地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L各类未利用土地的布局。 3)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耕地质量从耕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坡度大小、洪涝等灾害、低产田数量和分布、耕地生产力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等方面分析。 林地质量从林地结构、林种、蓄积量、生产率等方面分析。 牧草地质量从植被类型、产草量、草原退化程度、草原沙化程度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地利用是否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条件,是否改善了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土地的质量状况也是土地利用生态情况的反映。可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分析,如:水土流失面积指数、水土沙化面积指数、土地盐渍化面积指数、氮及有机质含量等。 4)土地利用率分析。土地利用率是指土地利用的开发程度。它反映土地利用是否充分、科学、合理。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合理程度。这些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各业用地占用率、用于直接生产的农用地占全部农用地的比率、农用地利用率、非农建设用地利用率、垦殖系数、复种指数、水面利用率、渔业资源利用率、草场载畜量指数等。 5)土地产出率分析。土地产出率是指在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状况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下列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土地产出率、单位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单位耕地面积产量(产值)、单位草场面积产量(产值)、单位水面产量(产值)、单位园地面积产量(产值)、单位农业用地面积产值、单位建设用地面积产值、单位乡镇企业用地面积产值等。 6)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包括:人均土地面积,人均各业用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产量,人均农产品产量,人均总收入、纯收入、产量、产值,商品总产量、产值,人均上交税额、利润额,社会环境状况,如:文化教育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进程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作业:对您所在村得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有所侧重)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就是自然客观条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得结果。它得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得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得影响、不同得社会经济环境与不同得社会需求以及不同得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得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就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得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得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得规划。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P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2示例?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P1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内容(所有小点为超连接)?一、土地利用得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得动态变化分析?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五、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 六、土地利用存在得问题 一、土地利用得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主要对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矿藏、景观、灾害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商品化程度、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比较、明确本规划区土地利用得有利与不利因素。 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得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详查、变更调查、土壤监测与人口、土地、农业、城乡建设统计年报,分析、比较规划区域各类土地面积、人均占有量与质量,以及土地利用近10年得变化情况,研究引起土地利用变化得原因,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经济、社会、环境得影响。?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就是研究各种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以县为单位,查清村和农、林、牧、渔场,居民点及其以外的独立工矿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界线,查清各类用地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下面是查查通作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是土地资源调查中最为基础的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是,分县查清全国各种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为指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进行农业区划、规划、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土地统计、统计制度、全面管理土地等项工作服务。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由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农区以村(大队)、农林牧渔场以分场(队),林区和牧区以乡统计各类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位,农区到村(行政村),林区和牧区到乡,并按全国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调查所使用的基础图件,在农区需110 000、重点林区1: 25 000、一般林区150 000、牧区1: 50 000或1: 100 000的比例尺地形图,以及相应比例尺的航片或影像平面图。通过野外调绘和补测,将地类界、行政和权属界以及变化了的地物界线转绘到地形图或影像地图上。以绘后的地图作为工作底图,量算出各类土地面积,并自下而上逐级统计汇总出各权属单位及各行政区的土地总面积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绘制各行政辖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他相关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图斑。所谓图斑是指在实地属于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二级地类)、属于同一个权属单位、同在一个图幅内且外围为固定实物界线的封闭地块。图斑是地类划分的最小范围,在量算面积时,图斑又是最小的量算单位和量算单元。图斑的编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调绘的先后次序编号。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8步走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按完成的顺序及工作方式、内容,—般可以分为以下8步骤进行。 1、准备工作阶段 该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准备、资料准备、仪器和用品准备等。 2、外业调绘 外业工作阶段内容较多,但它们彼此结合,故实际仅为一个工作步骤,即外业调绘与补测工作,包括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行政区划界和土地权属界的调绘、地类调绘、线状地

XX年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XX年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XX年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局党组统一部署,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五调研组组长魏钦稳副局长带领局利用处、土地市场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围绕落实国土资源“保增长、达小康”措施,建立“开源节流机制、市场配机制”,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规范有序、保障有力、调控有效的机制,加强土地市场监管,努力增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能力”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对全市20xx年至20xx年一季度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实地赴通州听取了通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情况汇报,与部分国土资源所、开发企业代表进行座谈,并深入镇街厂区等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基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破解土地利用保增长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的方式方法,为市局探讨和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土地利用管理和节约集约利用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全市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xx〕28号)、《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xx〕31号)、《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xx〕3号)等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认真履行部门职

责,及时提供用地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1、土地储备机制全面建立,宏观调控作用不断显现。1998年,市土地资产储备投资中心经市政府批准率先成立,之后,各县(市)也相继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充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能,土地储备机制全面建立。(表一) 表一:全市土地储备机构情况表 全市共收储土地6143公顷,供应4299公顷,在储面积1844公顷,银行贷款余额亿元。在储备土地性质上,主要以经营性用地为主,部分县(市)已将工业用地纳入收储范围。土地储备资金运作规范,主要来源于财政拨付的资金、从国有土地收益中安排的专项基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等。土地储备资金均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土地储备,受同级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通过建立“多渠道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土地收储供应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和调控。土地储备近年来在推进地方城市建设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表二) 表二:土地储备运作情况表(单位:公顷、万元) 2、土地出让行为规范有序,市场配作用充分发挥。全市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以市场运作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合理利用,发挥土地价格杠杆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