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
电线电缆工序作业指导书doc

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工序作业指导书

SHDSDL/CJ-005-2008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目录

1...............................拉丝工序作业指导书

2...............................退火工序作业指导书

3...............................束丝绞线工序作业指导书

4...............................挤塑工序作业指导书

5...............................成缆工序作业指导书

6...............................编织工序作业指导书

7...............................油墨印字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拉丝工序作业指导书

1.设备的组成及用途

拉线机由拉线轮、电动机、传动部分

2.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2.1.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按原材料定额领用一定数量经检查合格的铜杆,准备好收线盘,并检查盘具是否完好,将完好的盘具装在收线架上

2.2.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的规格,按配模表的规定将拉线模配齐

2.3.检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才可开机,并作记录

3.操作要点

3.1检查润滑管道是否通畅

3.2将进线的头子轧尖,穿出第一模子35cm左右,并把模子固定在穿模机的模座上,用穿模机上的夹钳夹住线关,开动穿模机,使穿模机滚筒绕有10~15圈,用以上方法依次将所有模具穿好,并将线头绕过牵收固定在收线盘上

3.3根据线径大小调节好收线涨力,开动润滑油及拉线机拉到100~200米左右停机。检查成品线径是否合符要求,合符要求方能开机。

2.2.4线盘排线应整齐,平坦,收线张力应适宜,收线不得过满,离盘边不小于15mm

3.4每盘下线要小心,不要有碰伤铜线,品字型放在指定的区位,并按要求进行完工检验。经验收合格的产品都挂上合格标签,并且要认真做好记录

4.本工序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1.尺寸不合格1.1模子用错及磨损 1.1调整模子

1.2收张张力大 1.2调节收张张力1.3模子堵塞 1.3经常清洗模子

2.线不圆2.1模子放得不正 2.1放正模子2.2模子不光,有尖角 2.1修理或换模

3.表面毛糙,斑点3.1铜杆质量不好 3.1换进线

3.2成品模不光,角度不对 3.2换模子

3.3定速轮不光,有槽子 3.3修理或换定速轮

4.线径局部缩小表面起波浪节4.1定速轮跳动有槽子 4.1换定速轮

4.2模子承线太短 4.2换模子

4.3收线不稳定 4.3调整收线张力

5.断线5.1铜材杂质多 5.1换进线5.2定速轮有槽,不光 5.2换定速轮5.3进线模破裂 5.3换模子5.4润滑不良 5.4加强润滑

二、退火工序作业指导书

1.生产范围

罐式退火炉用于铜单线的退火,线径范围:0.08~0.80mm。

2 开机前准备

2.1准备好生产用的量具及工具,并检查校对计量器具是否准确

2.2检查收线,真空泵,仪器,仪表等生产设备是否完好正常,还应检查退火炉中的发热元件有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

2.3铜单线退火时,应检查退火管道是否清洁。如未清洁应用酒精对退火管道进行清洁

3 开机步骤及操作要点

3.1将检验好的铜单线穿入退火管道内,引入收线装置,防止碰伤导体

4 铜丝退火工序要求

导体规格退火温度烘箱温度线速伸长率

铜丝0.10—0.13 480~520

60~80

150~220

10 0.14—0.16 520~560 10 0.17—0.22 540~580

110~160

15 0.23~0.25 560~~600 15 0.35~0.50 580~640 70~90 20 0.60~0.80 620~`680 50~80 25

说明:

1.退火方式;采用热恒式,相应的退火温度根据上表单丝直径的大小先设定,然后根据实测的伸长率再对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2.烘烤炉起到烘干铜丝上的水分的作用,以防氧化。

3.检查各控制箱的温度是否和表上一致。

4.在退火过程中严格控制退火温度和线速度,并且认真作好记录。

5.首次开机或换规格后生产的退火软线应取样测试

6.擦干用的棉毛巾应经常更换。

5 质量要求

5.1铜单线表面不得有擦伤和碰伤,表面应光亮,不得有氧化变色

5.2经退火后的铜单线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应符合GB3953-83标准的要求

5.3 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见下表)

质量问题产生原因防止方法

1.表面碰伤擦伤 1.运输过程中不注意碰伤 1.小心运输

2.水泥地面不平整擦伤 2.修整地面

3.进出管道时碰伤 3.小心装线

2铜线表面氧化变色1.抽真空不够 1.按工艺要求

2.铜线表面有油污 2.擦去表面油污并反馈拉线工序

3.线盘带油 3.带油线盘不得退火

4.管道内未清洁 4.及时清洁管道

5.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5.更.换气体

6.管道内时温度过高6按工艺要求加温

3.铜丝粘结 1.退火温度过高, 1.按工艺要求控制

2.线盘收线张力过紧 2.拉丝工序必须调节好收线张力

三、束丝绞线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设备的组成及用途

本设备是由绞笼、牵引装置、收线装置及电气控制所组成,主要适用于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的束丝绞合

二、工艺准备

1.将工具,量具放在工作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

2.按生产长度及工艺卡要求领用铜,铝线并检查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4.按工艺卡选配好工艺齿轮及模具,并将工艺齿轮及模具装好,按工艺要求调好绞笼的转动方向及换向齿轮

5.按生产计划选配收线盘,把完好的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

6.拉牵引线一端放在模具处,另一端绕牵引轮3~4圈后,将其固定在收线盘上

三、操作规程

1.按工艺排列,将线盘装在绞笼上,并插好保护销且将导线分拉别拉至模具前,调节好各线盘的张力

2.将各导线拧成一股,与牵引线接好,点动开机待线头通过模座后,装上模具然后开机

3.待开机约2~3米后,停机检查其结构是符合工艺要求,确认合格方可开机

4.待线头开到线盘后,剪掉不合格部分,并将线端固定在收线盘上

5.开机生经常观察绞线的张力,导体是否拉细、排线等质量,下盘生应填写好产品制造卡,挂在盘具上,注明产品规格、长度、生产人、生产日期,批号及质量情况

四、工艺质量要求

1.绞线的工艺参数应符合工艺卡要求,绞线表面应紧凑,完整,严禁有搭线,跳线等现象

2.绞合后线芯不得有松散、断根等不良品,成品最外层距线盘边缘应不小于300mm且排线应整齐、平整

3.绞合后的线芯不许整根焊接,单线焊接在同事层内相邻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五、常见的废品种类及解决方法(见下表)

序号废品种类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1 节距不合符规定换错齿轮按工艺卡配对齿轮

2 扭纹过度牵引打滑收线张力不足调节好收线张力

3

单线断裂1.碰口不牢注意碰焊质量

2.放线凌乱注意上线质量

3.放线太松调节放线张力

4

跳线1.分线错位或不匀重新排列均匀

2.模具孔经太大按工艺卡选模

3.张力太大调节好张力

5 单线拱起张力过小周节好张力

6 排线凌乱、踏线责任心不足认真操作,加强责任心

六、交接班及工艺记录

1.按要求做好各项工艺记录

2.将生产任务,及当班的质量情况告诉接班人。下班前应将机台范围的地面清洁干净,将废品堆放在指定位置

3.如休息或无人接班应将电源断开

四、挤塑工序作业指导书

本规程适用于φ50、φ70、φ90等挤出机

1.准备工作

1.1机械检查:检查生产线机器各部分,是否有机械损伤,减速箱是否漏油,需

润滑部分是否需加油;

电气检查:检查电气控制部分接头、元件是否脱落,线路是否损坏;

1.2 打开配电柜电源后,再打开机柜电源总开关;

1.3 准备好生产工具,根据生产任务单准备好生产用材料和半成品;

1.4 按要求检查半成品或材料质量;

1.5 准备好生产工艺卡片,明确生产产品的技术规格,线径、厚度、长度、颜色

等;安装好符合生产的字轮,保证印字质量;

1.6 上好收线盘,预置好牵引绳。

2. 配模

2.1 根据产品规格进行配模选择:

模芯内径:导线外径+(+0.15~+0.25mm);

模套内径:成品外径+(-0.10~+0.15mm);

2.2 配模中,一般根据规格大小确定,大规格取上限,小规格取下限;

2.3 模具确定后,装好三层过滤网,里外两层60目,中间层80目,确认料斗内无

杂物后进行加料。

3. 加温、校模

3.1 打开加热电源,根据挤包的材料设定好各区段温度;

3.2 待温度和保温时间到达后,将控制按钮转换到单动控制状态;

3.3 打开机头,起动机身,慢速排料,待塑料出筒后,逐渐加快排料速度,待排

出的料有韧性时,即停止排料,装上过滤网,上好机头,即准备开车;3.4 塑化正常后调整偏芯,开机待管状塑料水平挤出后做上标记,截断在水中冷

却,查看空管横断面是否偏芯,再进行偏芯微调,直至满意。

4. 挤出控制

4.1 主机先停止,再转换到联动状态调出相应参数,且将计米器清零;

4.2 穿好要挤包的导体,接上牵引绳,开动主机,再开启牵引机,为防止水进入

线芯及挤出塑料打滑,挤出头上塑料应捏紧后进入水槽,并注意观察挤出塑料的表面质量应光亮、圆整、挤包紧实;

4.3 线芯挤出水槽后应及时测量外径,并调节牵引速度,再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

测量外径进行微调,使外径控制在工艺卡片中规定的最佳范围;

4.4 需进行火花检测时,应立即开启火花机(火花机在开机前应调整好);

4.5 收线盘不可混入其它规格线,线头必须抽出0.5米左右;

4.6 排线必须整齐,当线芯绝缘击穿或表面有缺陷时,应在击穿点或缺陷处做出

明显标记;

4.7 收线盘不宜过满,一般不超过距盘边20mm左右;

4.8 满盘卸下后,应按工艺要求检查产品质量,扎紧线头,挂上标签,标明规格、

数量、操作者等相关内容;

4.9 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线径大小、加热温度、击穿点等情况,出现偏差及

时调整。

5.停机

停机时首先要切断牵引电流,然后再停主机.把机头与机身联接处的螺栓打开,关掉加料斗的插板,把机头移开,跑净机筒内和螺杆上的料。及时拆除模芯和模套,清理机头。

6.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1 做好巡回检查工作,注意机头、机身的温度变化,并根据电线表面的情况适

当调节温度,做到勤测外径、勤查质量、勤察设备;

6.2 换色、换料要清楚,不允许同一根线上有两种颜色或不同电缆料出现(双色

线除外);

6.3 生产中不准任意开断头,以减少电线零头。

7.交接班事项

7.1 按设备管理规定交代清楚设备运转情况、生产情况(规格型号、原材料、工艺参数)及产品的质量情况;

7.2 按模具管理规定交代还各类模具的使用情况;

7.3 按生产记录要求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8. 质量缺陷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缺陷类型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焦烧1温度控制过高

2螺杆长期没有清洗

3加温时间过长,塑料老化变质而焦

4控制温度仪表失灵,造成温度过高

1经常检查加温系统

2定期清洗螺杆,清洗时要彻底

3加温时间控制合理

4及时发现加温系统有问题,找

相关人员解决

塑化不良1温度控制低

2塑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3螺杆和牵引速度过快

1按工艺控制温度

2换合格的料

3适当的控制螺杆和牵引的速

度,使塑料加温和塑化时间增

长。

外径不均、竹节形1收放线或牵引速度不均匀

2模具选配不合适

3主电机转速不匀,皮带过松或打滑

1经常检查螺杆、牵引、收放线

的速度是否均匀平稳

2选配模具要合适

3开车前要检查机械的电器的运

转情况,即使发现问题

气孔、气泡1局部温度超高

2塑料受潮或有水分

1各段温度控制要合适

2加料时要检查塑料质量,发现

受潮料即使更换或烘干

偏心1模芯过大

2模芯不对中

3挤出后压扁

1换模芯

2调偏芯

3加强冷却

印子不清1油墨质量不好

2油墨太浓或太稀

3刮刀或轮子没有调整好

4印子轮磨损

1换油墨

2合理调整油墨浓度

3正确调整刮刀和轮子位置

4换新字轮

9.安全注意事项

按本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五、成缆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设备的组成及用途

本设备是由绞笼、绕包头、钢带头、牵引机、引线装置以及电器控制部分等组成,主要用于绝缘线芯的成缆及钢带铠装用。

二.工艺准备

1.将工具,量具放于工具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

2.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修理人员维修

3.按生产计划准备好半成品材料,并检查半成品是否经检验合格

4.按工艺要求更换好绞笼、绕包、铠装、牵引的档位,并按工艺卡选择好模具

5.按生产计划准备好上线盘,并检查收线盘是否完好,将完好的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

6.将牵引绳一端放在成缆模座处,另一端经绕包、钢带头,绕过牵引3~4圈后,将线产,端固定在放线盘上

三.工艺操作规程

1. 将绞笼开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上紧抱闸,将绝缘线吊装至放线架上并拧紧装盘螺丝,然后松开抱闸,调节好放线张力,将线芯经导线孔、预扭压轮拉至模具前。然后按以上方法依次装好其它线芯

2. 将填充绳装好,并和线芯一起穿过分线板,拉至模具处并和线芯扎在一起

3. 将线芯与牵引绳接牢,其接头部分的径不得超过外径的10%

4. 扇形线芯需予扭的方向与绞笼的方向相反,予扭量与成缆节距有关,主要以进入模具不翻身为宜,上紧预扭压轮

5. 点动将缆芯开过模座后,装上模具,当开至绕包头时,停机依次装上包带或钢带、线芯粘牢调节绕包、钢带导杆位置,使其间隙或重叠合乎要求

6. 当缆芯经过计米轮时,将计米轮回零,开始计米

7. 当缆芯至牵引轮时,停车,对产品进行检查是否合符工艺要求,确认合格方可开车

8. 当线端到达收线盘时,剪掉不合格部分,并将线端固定在收线盘上,然后开

9. 开机后应经常检查成缆,绕包,钢包的状况,如有问题应立即调整

四.质量要求

1. 成缆外观必须完整,成缆外径、成缆节距、绕包重叠,钢带的间隙应符合工艺要求

2. 绝缘线芯严禁有机械损伤

3. 收线排列应整齐有序,不得有交叉,搭线现象

五.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见下表)

序号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1绕包重叠

太大或太

小或发皱

1.包带在绕包上的紧及导杆的

角度不对

2.包带高度不对或绕过头的转

速太低重叠

3.包带宽度过大或绕包转速太

1.调节包带的松紧及导杆的角度

2.按工艺要求调节好绕包关转速

3.同上

2成缆外观

外径不均

匀及不完

1.绝缘线芯不均匀

2.包带绕包过松

3.成缆结构排列不合理

4.配模不正确

5.填充量不够

6.填充接头过大

1.绝缘线芯选择在合格范围内

2.增加包带的张力

3.接工艺卡要求排列

4.接工艺卡进行选模

5.增加填充量

6.接头处剪去不合格部分

3扇形反身1.预扭量不足

2.模具选择不当

1.增加预扭量

2.接工艺卡先模

六. 交接班及工艺记录

1. 接要求做好各项工艺记录

2. 将生产任务及当班的质量情况告诉接班人

3. 下班前将机台范围的地面清洁干净,将废品堆放在指定位置

4. 如无人接班或休息应切断电源。

六、编织机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设备操作规程:

1. 设备开启前,检查主机各部分有无异常,各润滑部位按要求加注润滑油,并进行一次空车运转,穿戴好防护用品;

2. 将线头经导轮至花盘与编织导体后,再经牵引轮绕到收线盘上,固定好后,正式开车;

3. 每班停车后,应及时将转盘导轨面,曲线槽,上下锭及摆杆等部位的灰尘、油污及断线头清除干净。

4. 机器运转时应注意对机器进行观察,经常检查润滑油能否从管道顺利到达润滑点。摆臂支架的旋转部件内须充满黄油,每工作120小时后须往内加满黄油。

5. 凡是自动润滑系统不能涉及的机器运转部件,应经常进行人工添加润滑剂。节距交换齿轮,收放齿轮和牵引蜗轮蜗杆部位应每班添加工业脂一次;排线器光杆每班添加工业机油数次;排线器光杆及收线主动齿轮轴两端的带座轴承油嘴处,每班应加油一次。

6. 如出现不明情况的停机,可根据《故障报警》画面出现的报警闪烁灯信号,作相应的排除;如经常发生和油泵报警设定时间相同的无报警信号的停机,应检查油泵.油路是否正常;发现润滑油不能到达润滑点则须排除故障才能重新启动。

7. 设备运转过程中,不得进行挂轮的配换,经常注意设备各部运转是否正常,操作工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或交给无操作证的人操作,如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停车,请修理人员协助解决后,再重新开车;

8. 工作完毕,切断总电源,清扫工作现场,清除花盘上的丝毛和灰尘,擦拭设备各部,把剩余挂轮存放在指定区域,摆放整齐,填写好工艺流程卡及各项报表和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工艺操作规程:

1. 本规程适用于高速编织机生产屏蔽类的控制电缆、塑料线、射频电缆等编织工序生产。

2.设备技术规范和参数:详见编织机的《设备使用说明书》

3.生产工具和量具:量具:精度为0.01mm千分尺。工具:剪子、扳手、螺丝刀等。

4.开车前准备工作:

4.1 开车前工作人员穿戴好工作服,准备好工具和量具。

4.2了解上班工作情况,明确当班生产任务,按工艺要求选择好压模和搭配齿

轮。

4.3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如发现故障性能通知有关部门修复后方可开车。

4.4检查需编织的半成品和金属丝(如铜丝、铝镁合金丝、铜包铝丝)等是否符

合工艺规定。

5.工艺操作规程

5.1将需编织的半成品固定在放线架上,固定好放线盘,调节好张力。

5.2缆芯从放线盘放出,经主机在下方进入,并通过导向轮穿过盘面的中心孔至

牵引轮绕几圈后,再引到收线盘上,导向轮的位置应保证电缆中心能通过盘面中心,并选配安装好牵引挂齿。

5.3 将已并好金属线的锭子装在编织梭子内。

5.4 检查无误后,可开动机器一段时间后停车,测量编织外径、编织节距等工艺

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规定,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

6.生产中质量控制

6.1 编织过程中机器突然停车,是因为断线或线已用完,做好相应处置后即可开

机继续编织。

6.2 编制过程中,如发现正在编织的屏蔽层不符合规定要求,应随时停车,同时

使电机反转以清除这段长度上金属丝的编织,经处置完后,再恢复正常编织。

6.3 严格按照发至车间机台的工艺卡片规定,控制工艺参数,做好检验记录。6.4 一个完整的线盘要求一根头到底,如内部有接头需剪断时,必在标识中间系

30cm长的无纺布条注明原因,并写明前段长度,如一盘中有几种规格放在一起,应写明自里向外的产品型号、规格、长度。

6.5排线须整齐,紧实,不得有起落交叉现象。

6.6严格按照发至车间机台的工艺卡片规定,控制工艺参数,做好检验纪录。

7.编织中常见质量问题及排除方法。见附表:

质量问题产生原因防治办法

1编织层密度

不符合要求

1.由于编织密度与编织锭数、

每锭根数及直径、节距、编制

角度有关

2.锭数、锭根数、直径不变,

节距编织角越大,编织密度越

1.检查编织节距和编织角

度,有问题及时调整,检查

有无缺根、缺股及直径小应

及时补充或更换

2、保持锭数、根式及直径

编织节距、编制角度之间相

互协调

2编织层密度

不均匀线股

松紧不一

1.编织机线股张力失去控制 1.更换由于长期使用疲劳

失去弹性弹簧,调整每个线

股张力

3编织节距不

均匀

牵引轮上绕电缆圈数过少产生

滑动锭子转速和牵引线速不稳

定匹配

适当增加电缆在牵引轮上

圈数,调整二者之间速度稳

4编织层有洞、

1.线股断开造成,并线张力控

制不均匀,收线有堆积交叉压

线,并线排列不平整

2.锭子张力没调整均匀,线股

松紧不一

3.线股断线时,修理方法不当

1.调整好并线张力

2.调整好钉子张力

七、油墨印字工序作业指导书

一.规范要领

1.生产前依生产计划领取相关之印字轮,核对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2.油墨浓度依公司作业标准调试,生产中每隔30分钟加一次调配好的稀油墨(1:5),并同时用木棒搅拌。

3.成品线用母指大约1KG的力来回刮5次,若不脱落表明印字良好,线材温度保持60℃以上时易印字。

4.油墨与溶剂配比: 2:3。

二.常见印字不良情形及对策

1.印字浮水印:

1.1水未吹干:调整吹气口,保持线身干燥

1.2油墨太淡:依作业标准调配油墨

另外:印字轮刻度太深也会引起浮水印,油墨调浓,刮片刮紧

2.印字不全:压线轮未调好,调整压线轮及导轮位置

2.1放线架张力不稳定:调至合适稳定的张力

2.2印字不清晰:字轮磨损

3.印字拉条:刮片磨损,重新更换刮片

3.1油墨太浓:依公司标准从新调配油墨

3.2印字轮磨损:更换印字轮

3.3搅拌轮与印字轮距离太远:调整搅拌轮与印字轮之位置

4.飞油墨:平片没有夹心,重新调整耳片

4.1油墨太浓:依标准重新调配油墨

4.2印字轮也有损伤:更换新印字轮

4.3印字轮边有干油墨(较厚):停机清洗印字轮再用

5.印字模糊变形

5.1油墨中有水:重新调配油墨

5.2油墨太浓:重新依标准调配油墨

5.3印字机转轴太紧:整修印字机

5.4刮片太紧:调整刮片松紧度

5.5印字轮与搅拌轮夹得太紧:调整印字轮与搅拌轮的距离

5.6线身脏污有油分:排除空压机中的油水

6.无印字

6.1油墨搅拌轮不转,查修电路

6.2油墨槽内的油墨位置太低,添加油墨(2/3处)

6.3油墨太淡,重新依标准调配油墨

6.4线材未放置印字轮刻字的正上方,调整压线轮及导轮的位置

7.印字复印:油墨本身问题以及冷却不是和包装太紧造成。

7.1针对所有外被线材一律使用公司指定的油墨

7.2挤塑时线材过双层水槽,引起机中放水,整卷线材包装完成后打松。

三.其它事项

1.生产中由于线速过快,油墨槽中贱起来的油墨造成线材油墨污染,在生产中一般要用纸板将油墨槽盖起来

2.高速挤塑时,为避勉飞油墨,一定要装好耳片且位置要合适,太紧造成印字轮运轮不正常,太松无作用

3.压线轮要压在与印字轮的水平切点上,刮片松紧度为20M/MIN之线速印字轮能轻松转动为宜,刮墨片与印字轮呈45o夹角时位置最佳。

4.印字机前后导轮与印字压轮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此时线材才不易跳出压线轮. 5.刮墨片使用前细砂纸打磨会更耐用。

高压电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施工 作业指导书 (企业标准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周期: 施工班组:

班组长: 北京送变电公司 年月曰

目录 1 施工准备阶段.......................... (1) 1.1 人员组织 (1) 1.2 准备工作 (1) 1.3 技术交底 (1) 1.4 填写并签发安全作业票 (1) 2 施工阶段.............................. . (1) 2.1 作业(或每个工作日)开工 (1) 2.2 施工内容、方法及标准 (2) 2.3 施工步骤、方法及标准 (3) 2.4 作业(每个工作日)结束 (3) 3 安全技术措施.......................... (4) 3.1 风险预测及控制措施 (4) 3.2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 3.3 应急措施 (5) 4 质量措施:........................................ (5) 5 结束阶段.............................. . (5) 6 附 件.. .. 6 6.1 机械、工器具 (6) 6.2 材料 (6) 6.3 施工作业卡 (6)

1施工准备阶段 1.1 人员组织 施工负责人: 安全员: 质检员: 技术员: 施工人员: 1.2 准备工作 1.3 技术交底 项目总工、技术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图纸、施工作业卡、作业指导书交底。 1.4 填写并签发安全作业票 各工序工作负责人认真填写安全作业票,并经施工队技术员、安全员进行审核,项目总工签发,保证作业票正确使用。 2施工阶段 2.1作业(或每个工作日)开工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新版本)

全站电缆敷设及二次接线作业指导书 批准: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编写:日期:年月日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霞浦延亭风电场工程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项目部 年月日

目录 一、适用范围 (1) 二、编制依据 (1) 三、作业流程: (1)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3) 五、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 (6) 六、工艺质量要求: (8) 七、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 八、强制性条文: (10)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霞浦延亭风电场工程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二、编制依据 三、作业流程: 电缆敷设作业流程图

电缆二次接线施工流程图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4.1作业准备 4.1.1、人员配备 4.1.2、材料准备 4.1.3、主要工器具及仪器准备 4.2电缆辅助设施 4.2.1电缆埋管在施工前应净管,除去管内铁屑和毛刺,管口应胀成喇叭形,并涂防锈漆,以 防锈蚀和便于施工。电缆埋管材料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子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公称直径的10倍,每根管路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宜超过2个,埋管深度不宜小于0.5米。 4.2.2固定电缆支架、层架用的扁钢,应全部不间断地焊牢,并与主接地网相连;所有固定电 缆支架,层架用的扁钢及其钢构埋件均需热镀锌处理。电缆沟中,两个沟架的水平距离不超过 0.8米。 4.3电缆布置设计 4.3.1电缆排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4.3.2电力电缆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时,由下至上为高压电力电缆、低压电力电缆、直流电缆、照明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动力电缆相互间保持一倍电缆外径的空隙,控制电缆可以紧靠敷设或多层叠置,但严禁将1kV以上的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同时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4.3.3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作为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电缆敷设顺序表应包含:电缆的敷设顺序号、电缆的设计编号,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的长度。 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的要求: 4.3.4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换盘次数。 4.3.5应使得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走向合理,不宜交叉。 4.3.6在确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应尽可能考虑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或外径接近的电缆。 4.4电缆的敷设 4.4.1按照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逐根施放电缆。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压扁、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及时加以固定,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4.4.2在电缆终端头、隧道及竖井的上端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4.4.3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标志牌应使用微机打印,字迹清晰不易脱落,挂装应牢固,并与电缆一一对应。 4.4.4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4.4.5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的要求: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注 D为电缆外径 4.4.6所有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处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渡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4.4.7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4.4.8光缆敷设应在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对于非金属加强型进所光缆,应按照有关规定全线穿设PVC保护管,对于厂家提供的尾纤光缆,应穿设PVC软管,有条件时

直埋电缆作业指导书

直埋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1、使用范围 使用于铁路电力工程电缆线路施工 2、作业准备 2.1 作业人员应熟悉技术标准。了解设计图意,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安质人员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山岗前安全培训。 2.2 对施工作业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数据进行收集。勘测电缆路径,确定各种生产生活等房屋的位置、电缆、电缆槽、电缆桩等材料的临时存放位置。 3、技术要求 3.1 电缆敷设前先检查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带电区域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3.2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应有铠装被压扁、电缆绞拧、护套折裂等机械损伤; 3.3电缆敷设时不宜交叉,应排列整齐,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3.4 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的电缆金属管道,应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连接; 3.5 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传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密封; 3.6. 电力电缆可与通信光电缆、信号电缆同沟敷设时,应增隔离设施,期间距不小于100mm:电缆需在路基敷设时,为确保路基完整和稳定,应采用电缆沟或槽、管等防护; 3.7 电缆沿规划道路、城镇人行道或其他道路敷设、开挖不便时,应穿管敷设; 3.8 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见图1) 3.9 电缆与铁路、公路、排水沟、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应超出公路路基每侧各1米;站场内保护管可超出铁路轨枕头0.5m,超出排水沟

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2.2 GB/T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流程)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

电力电缆作业指导书

电缆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行) 一、适用范围 1、本指导书在本公司业务范围内适用。 2、本指导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包括橡塑绝缘电缆和油纸绝缘电缆)的交接、预防性试验。 二、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三、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1. 交接及大修后(新作终端或接头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 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基本要求 1.1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安全围栏悬挂标示牌。

1.2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接线,表计倍率、量程,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加压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且电缆的另一端已派专人看守后,方可进行。在加压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精力集中,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 1.3变更接线或绝缘电阻试验以及直流耐压结束后应对电缆彻底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短路接地。 1.4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表1 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 2、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2.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工作票制度; b、工作许可制度; c、工作监护制度; d、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注:详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必须由有经验的运行维护单位的实际操作人员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2.3 电气试验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电缆防护作业指导书

编号:AQ-JS-0146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缆防护作业指导书 Operation instruction for cable protection

电缆防护作业指导书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宁启铁路海安至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信号工程电缆防护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

要。 3.技术要求 3.1下列地点应采用软土(砂)、砖(管、槽)防护: ①直埋点电缆应采用软土防护; ②靠近取土坑; ③接近地下建筑物时; ④与其他电缆接近或交叉时; ⑤穿越种有植物的耕地时; ⑥穿越居民点时; ⑦不得不减少电缆埋深深度时; ⑧电缆上下各敷设软土(砂)100mm,然后敷砖防护。 3.2电缆穿越轨道防护,采用钢管防护时,钢管两端口内侧必须采取防护,穿越轨道的防护管,其两端应超出轨枕头500mm以上,防护管顶端距地面200mm以上,防护管内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5倍以上。 3.3电缆穿越公路道口防护,应采用钢管或槽钢防护方式,防护

电线电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批准人: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审核: 编写:

职业道德规 一、服从领导的统一安排,统一指挥。 二、爱岗敬业,积极热忱,恪尽职守,始终如一。 三、提高技能,持证上岗,无上岗证及不能胜任者不得独立操作报出 数据。 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无私的作风对待检验工作。 五、不欺瞒客户,不得以不正确或无效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六、工作期间精力集中,不得漫不经心或擅自离岗。 七、不虚报、空报数据,以实测结果为准。 八、保质保量及时地完成检验工作。 九、有问必答,有惑必解,体现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 十、衣帽整齐干净,室环境清洁。

目录 第一章高压试验 第二章导体电阻试验 第三章绝缘电阻试验 第四章绝缘厚度试验 第五章外形尺寸试验 第六章附表

第一章电压试验 1.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电线电缆的性能试验。 1.2依据标准 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502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5013.2-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1.3仪器设备 SBJ-Ⅰ型工频高压试验设备 1.4试验方法 1.4.1先将电缆在温度为20±5℃水槽浸水一小时,试样两个端部伸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200mm,且应保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发生沿其表面闪络放电。

1.4.2应按规定接线方式接线,也可采用其他接线方式,但必须保证试样每一线芯与其相邻线芯之间,至少经受一次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频电压试验。 1.4.3打开电源开关,按加压启动按钮,开始施加电压,对试样施加电压时,应当从足够低的数值(不应超过产品标准所规定试验电压值的40%)开始,以防止操作瞬变过程而引起的过电压影响;然后应缓慢地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但也不能升得太慢,以免造成在接近试验电压时耐压时间过长。当施加电压超过75%试验电压后,只要以每秒2%的速率升压,一般可满足上述要求。当达到要求电压时,开始设定加压时间,当达到规定时间后,不发生击穿现象,则说明电缆耐压符合要求。 1.4.4当检测耐压结束后,降低电压,直至低于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的40%,然后再切断电源,以免可能出现瞬变过程而导致故障或造成不正确的试验结果。 1.5试验结果及评定 1.5.1试样在施加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和持续时间无任何击穿现象,则可认为该试样通过耐受工频电压试验。 1.5.2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判断是否属于“假击穿”。假击穿现

冲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最新参考版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使冲压工装得到安全正确的使用和精心维护,确保冲压零件质量,提高冲压生产效率,延长模具寿命,以达到完好的技术状态和环保要求。特制定以下《模具使用及维修保养规范》 2职责 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严肃工艺纪律,规范操作,维护保养设备,完善原始记录。3作业程序 3.1冲压模具的使用规范 3.1.1整理工作场地及检查《设备点检记录》: 从压力机工作台上,将与工作无关的物件与工具清理干净,查看《设备点检记录》,有无未解决的问题。 3.1.2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首先确保设备的运转正常。 3.1.3认真阅读《冲压操作指导书》 3.1.4压板、调节螺钉及压板螺钉使用规范: a)检查压板、调节螺钉及压板螺钉是否有损伤; b)模具长度大于1.5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6套,模具长度不大于1.5 米的使用相应冲床配套的压板不少于4套; c)尽量使用压板槽固定模具。 3.1.5模具安装: a)确认模具安装前的高度; b)调整压力机闭合高度大于模具安装前的高度10mm c)将上下模板安装面擦拭干净; d)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带气顶杆的模具安装时,首先按相应工艺要求装入气顶杆),调整压力机滑块,使之与模具上模板安装面贴合,若是双动模具先安装凸模再安装压料 圈,用相应压板、压板螺丝、垫块拧紧固定好; e)将压力机滑块开至上死点,检查上、下冲模是否清洁,有无毛刺,刃口处有无裂纹、凹痕或伤痕等,模具导柱涂油润滑; f)开动机床将上下模导正后,将模具下模板安装板固定好。 3.1.6冲压件生产调试 a)准备好工作时所需的工具、夹具等; b)调整模具高度,放入料片,进行试冲,参考作业指导书并由检验确认合格; c)压力机重新启动、模具修理后及压缩空气压力改变后均要重复以上操作。

(完整版)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 试验目的: 绝缘电阻的测量是检查电缆绝缘最简单的方法。通过测量可以检查出电缆绝缘受潮老化缺陷,还可以判别出电缆在耐压试验时所暴露出的绝缘缺陷。同时,绝缘电阻合格是开展电力电缆现场交接交流耐压试验以及线路参数测试的一个先决条件。当电缆主绝缘中存在部分受潮、全部受潮或留有击穿痕迹时,绝缘电阻的变化取决于这些缺陷是否贯穿于两级之间。如缺陷贯穿两级之间,绝缘电阻会有灵敏的反映。如只发生局部缺陷,电极间仍保持着部分良好绝缘,绝缘电阻将很少降低,甚至不发生变化。因此,绝缘电阻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的缺陷。 试验仪器: 0.6/1kV电缆用1000V兆欧表 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兆欧表,外护套、内衬层的测量用500V兆欧表。 试验接线: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2所示: 图1-2 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 试验步骤: (1)试验前兆欧表的检查: 试验前对兆欧表本身进行检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 1)手摇式兆欧表在低速旋转时或者电动兆欧表接通后,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示应为零。 2)开路时,接通电源或兆欧表达到额定转速时,其指示应指正无穷。 3)断开电源,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 4)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

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或驱动兆欧表,兆欧表的指示应无明显差异。 (2)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1)接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2)外护套外表面半导体(石墨)层接地,没有的可利用土壤或注水等措施接地。 3)金属外套、屏蔽层、铠装引出线端接地。 4)缆芯引线端子应接兆欧表的“L”端,接完后将放电棒取下。 5)检查接线正确,工作人员与施加电压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操作人员得到工作负责人许可后,开始测量。 6)打开电源开关,根据被试品电压等级选择表记电压量程,开始测量。 7)测试数据稳定,停止测量,读取并记录60S时测得的绝缘电阻。 8)放电完毕,首先断开仪器总电源。 9)用放电棒将高压端充分放电后,拆除高压测试线。 10)拆除仪器端高压线,最后拆除仪器接地线,结束试验。 (3)电缆外护套绝缘电阻测量接线: 1)接地线接至兆欧表的“E”端。 2)外护套外表面半导体(石墨)层接地,没有的可利

钣金车间冲压作业指导书

钣金车间冲压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保证产品质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以规范 作业程序。本作业指导书规定只准许经过公司培训的人才能使用冲压机械。 2.作业程序 2.1 作业前的准备 2.1.1 看懂图纸要加工的内容,选用正确的模具。 2.1.2 开机前,对滑轨、离合器、转动轴处进行加油润滑。 2.2 装模、试模 2.2.1 装模前,要弄清楚本模具所需工作压力是否小于被装冲床的工作压力,严禁超负荷运 转,以免损坏冲床,但也不能不考虑功率消耗,一般取机床额定压力的85%左右,还要 清楚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小于冲床的最大闭合高度,小于最小闭合高度时要加装垫板;

其次要知道模具的模柄与冲头孔径是否相符;以上三者有不符之一的就要调换冲床。 2.2.2 用推车把模具推到工作机旁,开始清理冲床周围工作环境并清洁工作台面。 2.2.3 开启电机,让冲床空转几下,听听工作声音是否正常,并试一下离合器,操纵杆、刹 车等控制部位是否运转正常。 2.2.4 关闭电机,把上下闭合的模具放到工作台面上。 2.2.5 松开连杆上的锁紧螺母和紧定螺钉,适当调整滑块高度后,再松开滑块上的上模柄锁 紧螺母。 2.2.6 当上模上平面与滑块下平面贴紧无缝后锁紧模柄螺母,调整滑块螺母,让上模向上稍 稍抬起,但不得使上、下模脱开,用扳手把下模向内轻打后,稍稍固定下模。 2.2.7 用撬杠或用手转动大飞轮带动滑块作几次空行程转动,目测后用纸试冲,看模具的周 边间隙是否均匀,不均时调整下模,直到均匀为止。 2.2.8 调整好行程后,固定锁紧螺母和紧定螺钉。2.2.9 再次锁紧下模,开启电机进行试冲。

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电气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项目部 年月曰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范围 3.工作内容 4.施工条件 5.施工准备 6.施工工艺流程图 7.施工步骤 8.质量标准 9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因素风险控制计划10. ( RCP

1.编制依据1.1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及技术文件。 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1.5DL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1.6制造厂提供的图纸与技术文件 1.7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公司技术标准(工艺规程)等。 2.工程范围 2.1电缆敷设:①汽机电缆敷设;②锅炉电缆敷设;③灰库电缆敷设:④化水等辅助厂房电缆敷设;⑤电除尘电缆敷设。 2.2防火封堵:全厂热控电缆防火封堵。 3.工作内容: 3.1电缆敷设:核对电缆,检查路线。合理选盘,绝缘检查,架设电缆盘。敷设,核对,整理,固定电缆,穿保护管; 3.2防火封堵; 4.施工条件 4. 1电缆桥架、保护管、线槽施工完毕,清理干净,验收合格,电缆网络节点的编号喷涂清晰、正确; 4. 2涉及的盘箱柜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4. 3电缆隧道、沟道、支架施工完毕,并清理干净,至验收合格; 4. 4固定电缆的紧固件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4. 5防火封堵前电缆敷设自检验收完毕。 4.6电缆由支架或桥架上盘柜前的过渡架构已正确安装,并验收合格。 5.施工准备 5.1根据电缆敷设清册认真核对一、二次接线设计、变更图纸。编制正确的电缆敷设清册。 5.2正确理顺所有电缆的敷设路径、层数。与其它单位共同使用的路径,应协商确定。 5.3电缆敷设路径的施工区域照明充足,通风良好;整个路径通畅无阻,高空作业需搭设脚手架。

电缆沟开挖作业指导书

电缆沟开挖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所有亮化照明工程电缆沟挖及回填工作。 2.引用标准 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6 2.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3 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 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2.6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16版 3.编制依据 根据上述引用标准及设计院的设计图纸编制。 4.作业准备和作业条件 4.1作业准备 4.1.2工作人员准备 (2)现场施工指挥及重要路段、位置上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施工段路径及设备位置,监督及检查电缆沟的挖填深度是否达到施工标准。 (3)所有参加作业的作业人员应接受过安全技术交底

4.2施工条件 4.2.1需挖电缆沟所有路段通道应全部打开。 4.2.2施工通道内的有障碍物如巨石、树木、建筑物等应绕开在进行施工,以避免造成其它损失。 4.2.3各种机械、工器具、人员应落实到位避免影响工程进度。 4.2.4其它安全防范措施完备。 5.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 5.1、电缆沟开挖及填土 5.1.1根据设计图纸的直埋电缆挖土方断面图,及直埋电缆的敷设路径,进行电缆沟开挖。 5.1.2电缆沟挖深为850mm,保证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小于700mm,穿越道路时电缆表面据路面不小于1200mm,电缆沟宽度与电缆敷设数量有关,可参见图集。 5.1.3电缆应敷设于壕沟里,并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沙层。 5.1.4挖电缆沟时对不同地段的不同电缆,电缆沟沟底的宽度也会随着增大或减小。应严格按照每个施工段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A型壕沟宽度为550mm,B型壕沟宽度为800mm。 5.1.5电缆沟沟底应平整无残留物,以免划伤电缆表皮造成重大损失。 5.1.6电缆沟开挖后应根据各段实际地址条件确定电缆沟的深度,但不得小于850mm。 5.1.7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几个电缆沟集中的区域作为挖填的基准点,以基准点向外施工。 6.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按本作业指导书第2条及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和验收。 7.工中的危险点、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 7.1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远离施工机械,以免被施工机械碰伤。 7.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沟边行走应注意脚下,避免滑入沟中造成人身伤害。 7.3在沟内进行作业时,应把石块抬出距沟边半米处,防止落石伤人。 7.4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对现场的机械、人员进行监护,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

电缆作业指导书

柴达木2*300兆乏调相机工程临时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电网柴达木2×300兆瓦调相机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部 2018年02月1日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编写:年月日 年月日

目录 1.施工内容及工程量 (1) 2.施工依据 (1) 3.施工准备 (1) 4.劳动组织及计划 (2) 5.中间交接 (3) 6.施工工序流程图 (3) 7. 施工方法 (3) 8. 质量检验 (7) 10.质量保证措施 (10) 11.工期保证措施 (10) 12.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 1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13)

1 施工内容及工程量 1.为满足柴达木2*300兆乏调相机工程项目临时用电需求,根据用电负荷计算,需敷设一根YJV22 3X185+2X150的动力电缆.现场临时电源从换流站内400V配电室2P 400V 1号母线1号馈线柜1-5LSI800开关引出,引接至施工现场一级配电柜,开关容量630A。 1.2工程量: 1.1 动力电缆为YJV22 3X185+2X150的电缆,约1km. 1.2 电缆槽盒约20m. 1.3临时用电一级盘柜:一组,容量630A. 2 施工依据 2.1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515号 2.2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基建/2)112-2015 2.3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8-2015 2.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 2.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T5161.1-5161.17-2002 2.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2.8 ±800kV换流站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 224-2008 2.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 3 施工准备

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HKJX-5标路基工程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____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

2011年6月1日发布2011年7月1日实施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电缆槽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沪昆铁路客专HKJX-5标路基工程电缆槽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1)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图纸, 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图纸及验收标准采用: 《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并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和物资。 3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验标上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4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贯通地线已经埋设完成,基底压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了 确认,基底垃圾、杂物已经清理干净,预制成型的电缆槽已经就位。 5.2测量放样测量人员沿线路方向每隔20m对电缆槽的平面及标高进行放样。其中电缆槽的平面位置为:外侧边缘距路肩为0.06m,内侧外边缘距左(右)线中心为 3.52m。开挖标高为:设计的路肩标高-0.579m。放样后沿着线路将平面位置用灰线洒出来,并根据测量桩的标高确定开挖深度。 5.3机具就位 切割机、风镐、发电机、小型挖机、自卸车等机械运至施工现场。 5.4切割电缆槽位 机具就为后,用切割机沿已定位好的灰线切除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切除范围为电 缆槽安装位置靠线路侧偏移5cm切割深度:基床底层顶面标高。切割 完成后采用风镐对级配碎石进行凿除,小型挖机清理建筑垃圾。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机械施工对路基表层的污染;切割完成后做好防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范本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 业指导书

SJ45挤塑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生产范围 1.设备编号:LW-J-01 2.设备为左手机; 3.专挤PVC或丁腈绝缘; 4.挤包前直径1.0mm—3.2mm; 5.挤包后外径2.2 mm—5.2mm绝缘; 6.出线速度每班(10h)10000M-50000M。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的机械、电器、仪表等部 分是否正常,电器设备的开关是否 均在停止位置,传动装置是否连接 妥善。如有故障和不良情况应及时 排除或报告有关部门。 2.加油润滑所有传动部分,排线光杆 擦净后用机油涂抹。 3.准备好工,量器具并放置在一定的 位置。 4.检查印字机是否正常,根据工艺要 求印字内容, 装好印字轮。 5.根据生产任务单中电线电缆的规格 选配适当模具。 6.准备好符合工艺要求的导电线芯和

绝缘塑料,并对待放品自检。 7.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 网,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 丝网。 8.装好机头,机头结构为:四个调模 芯螺丝(外侧两个,上下各一 个)、模芯模套一付、模套压盖一 个。 9.主机加温:主机分3个加热区,自 加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 120℃、二区140℃、三区145℃、 机头140℃)。主机加温可采用自 动控制。 10.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 仪、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 绳在牵引轮上每个槽内绕两圈 (2.5mm2-6 mm2只一圈)后再从同步 轮牵出。 11.将导体装上放线架, 将收线盘上好。 三、开车 1.各加热区全部达到加工温度后即可低速开车,待塑料挤出机 头后,可根据情况将螺杆加速。 2.校模:塑料自机头挤出后,观看塑料塑化情况,待塑料塑化

低压电缆头施工作业指导书

低压电缆头施工作业指导书 1 总则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控制电缆、低压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现场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适用于控制电缆、低压电缆的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现场施工操作工艺。 2 设备或材料要求 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第六章。 3主要机具 ①手锯 ②压接钳配成套环压压模 ③电烙铁:300W,配软电缆现场插座盒 ④液化汽罐、喷枪 ⑤欧姆表(摇表)1000V

4作业条件 涉及作头的设备、电缆沟、电缆敷设、土建工程等均已完工。 用1000V欧姆计摇测作电缆头的电缆相间及对地绝缘值均在以上。 室外作业须选无风、雨、雪、雾天气,气温在5℃以上,直埋电缆作头坑挖好搭设好工作棚,温度低于0℃要加温。 作电缆头的工具、材料已运入现场,均能满足施工要求。 5 施工操作程序 通用操作工艺 5.1.1 整理电缆:将作头电缆调正,摆正,满足作电缆头位置要求。 5.1.2 定尺寸:按实际需要定剖切部位,切口下段留足高度、余量;上段应有足够的作弯芯线的长度,大截面电缆应考虑接线鼻子的安装位置与方向的要求。 5.1.3 部除护套:按已定剖切口标记,用刀(锯)切环痕,深度为护套的2/3,自此切痕顺轴向至端头切一道(铅包切两道)深痕。在端头用螺丝刀挑起护套切口角,用钳夹撕掉护套5.1.4 剥钢铠:在护套切口上60mm段内的钢铠,用喷灯加热,再用滴有硬质酸油抹布擦去此段钢铠污物,使其见金属光泽,在距护套切口40—50mm处钢带上锯深痕,此痕不应切除,以免钢带松散,以免伤绝缘,再用螺丝刀撬角,用钳夹角撕断钢带,剥除。如为明钢铠,则需去污后在切口下7—8mm处用铜线绑4~5圈,再切割,以免钢带松散。 5.1.5 剖铅套:作法同,切口距钢带切口(上)30mm,顺轴切宽为5~6mm两道深痕,先卷削铅条再剥余下铅管理工作,刀口向外修净铅口毛刺和填充物。 5.1.6 焊地线:对于有钢铠、铅套的电缆应加焊地线,地线可用多股8×(1~2.5mm2)铜线或105mm2以上的软铜瓣制作。方法是先将地线处理见金属光泽,用铜线绑扎于30mm点上,再加温焊点处焊料,使其熔而不淌,用硬质酸抹布压扁,抹光成椭圆形焊点,同样继续将地线绑扎在钢带上再作焊点;如果是中间头,以同样的方法将地线另一端焊于另一端电缆钢带的铅包上,如果为终端头则留作直接接地用。 控制电缆头制作工艺 Ⅰ、终端头——现在采用控制电缆头套和干包“萝卜头”两种。 Ⅱ、中间头——现在基本全用热缩管作中间连接头。 5.2.1 控制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 (如图)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 导书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SJ45挤塑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生产范围 1.设备编号:LW-J-01 2.设备为左手机; 3.专挤PVC或丁腈绝缘; 4.挤包前直径—; 5.挤包后外径 mm—绝缘; 6.出线速度每班(10h)10000M-50000M。 二、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的机械、电器、仪表等部分 是否正常,电器设备的开关是否均在 停止位置,传动装置是否连接妥善。 如有故障和不良情况应及时排除或报 告有关部门。 2.加油润滑所有传动部分,排线光杆擦 净后用机油涂抹。 3.准备好工,量器具并放置在一定的位 置。 4.检查印字机是否正常,根据工艺要求 印字内容, 装好印字轮。 5.根据生产任务单中电线电缆的规格选 配适当模具。

6.准备好符合工艺要求的导电线芯和绝 缘塑料,并对待放品自检。 7.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网, 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丝网。 8.装好机头,机头结构为:四个调模芯 螺丝(外侧两个,上下各一个)、模 芯模套一付、模套压盖一个。 9.主机加温:主机分3个加热区,自加 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120℃、 二区140℃、三区145℃、机头 140℃)。主机加温可采用自动控 制。 10.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仪、 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绳在牵 引轮上每个槽内绕两圈 mm2只一圈) 后再从同步轮牵出。 11.将导体装上放线架, 将收线盘上好。 三、开车 1.各加热区全部达到加工温度后即可低速开车,待塑料挤出机头 后,可根据情况将螺杆加速。 2.校模:塑料自机头挤出后,观看塑料塑化情况,待塑料塑化正 常后,即可进行校模。挤塑模具均为挤压式,初步调好后,先挤包一小段,在绝缘表面做上标记,检查是否偏心。停顿时从

冲压车间安全操作管理规程

XXX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车间 安全操作管理规程 前言 为明确冲压车间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车间安全生产,特制定《XXX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车间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全体员工学习并遵照执行。 正文 1、小型冲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1.1.1注意防止误操作。工序单一,操作频繁,容易引起人的精神紧张和疲劳。如果是手工上下料,特别是在采用脚踏开关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误动作,从而造成轧手事故,或设备受到损坏。 1.1.2注意防止疲劳操作。动作失调,速度快,生产率高,在手工上下料的情况下,体力消耗大,容易产生动作失调而发生事故。压力机械发生轧手事故的原因,最主要是在送进和取出加工件过程中,手足失去平衡。在找材料位置以及取出压模中被卡住的材料时也容易发生危险。 1.1.3不允许在操作时吹牛、聊天、闲谈 1.1.4不允许饮酒 1.2 工作前,给冲压机加油,揩净机床及冲模,并在冲模和滑块的导板上涂油。首先要仔细检查操纵机构是否灵活、可靠,紧固件有无松动。各运转部分及滑动面有无障碍物,限位装置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善。特别是注意操纵系统的弹簧有无失效或断裂现象。空载试验机器的运转是否正常,滑块单动运动是否有迟滞或连冲现象,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1.3手工送取单个坯料时,必须使用合适的专用工具。应在工作中自始至终地使用安全装置。 1.4工作中发现机器运转声音不正常,产生连冲、操纵不灵或电气故障,应立即断电,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1.5冲压机使用脚踏开关时,必须加设防护挡板。当滑块启动后和上下工件时,脚必须离开踏板。 1.6在机器运转过程中,严禁到转动部位检查与修理。调整、修理和清理模具,必须在停车后进行。 1.7工作结束后,关掉电动机,整理工作地点,清理冲压机工作台,给冲压机加油,揩净机床及冲模,并在冲模和滑块的导板上涂油。工作全部完毕,把踏板移到空档或把踏板锁住。 2、大型冲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2.1开动前应先检查机床各紧固件是否牢靠,各运转部分及滑动面有无障碍物,限位装置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善。 2.2工作前先作空行程试运转10分钟,检查各按钮、开关、阀门、限位装置等是否灵活可靠,确认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工作运动灵活后,方可开始工作。 2.3严禁油缸超行程使用,禁止在加压或卸压时或床身出现晃动时加工。 2.4油缸活塞发现抖动或油泵发生尖锐声响,必须排出气体。 2.5严禁乱调调节阀及压力表,应定期校正压力表。 2.6工作中若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声音时应停机检查。 2.7保持液压油的油质,工作油温度不许超过45℃,若出现异常,立即停机。

电缆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号:AQ-JS-05278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缆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Operation instruction for cable line installation

电缆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电缆线路安装工程。 2.主要机具 2.1机械设备:慢速转扬机、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管、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千斤顶。 2.2工具:钢锯、手锤、板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对讲机、手持扩音喇叭。。 2.3测量、检测和试验设备:摇表、皮尺、钢卷尺、钳形表、温度计。 3.成品保护 3.1卸车时,电缆盘严禁往下推摔。 3.2直埋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合格后立即进行铺沙盖砖,以防电缆损坏。

3.3沿沟电缆敷设完毕,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将盖板缝密封。 3.4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他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3.5电缆在支架转角处或进箱、柜遇尖角处,加垫绝缘护套层。 4.环保安全措施 4.1用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测定容性或感性设备、材料后,必须放电;雷电时禁止测线路的绝缘。 4.2车运输电缆时,电缆应尽量放在车头前方,并用钢丝绳固定,跟车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后面;人力滚运电缆时,推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前方,两则人员所站位置不得超过缆轴中心;电缆上、下坡时,应采用在电缆轴中心孔穿铁管,在铁管上拴绳拉放的方法,平稳、缓慢进行; 4.3敷设电缆时,看轴人员不得站在电缆轴前方,处于拐角的人员,必须站在电缆弯曲弧的外侧;人力拉引电缆时,力量要均匀,

电缆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缆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程开工前,对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进行认真、充分、足够的调查了解。要在施工现场对地下管线的径路、技术要求等进行认真、充分的实地调查,掌握地下管线的整个状况。 2、与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维修单位进行密切联系,请他们对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的技术要求、维护状况、地下管线的径路等做详细的介绍,并向对方介绍本项目工程的详细情况及施工要求。对于在工程施工中,可能对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建筑物造成损坏的地方与对方进行充分的研究,充分采纳对方对其进行保护的意见和要求。 3、开挖作业应有可靠的防护和抢修措施,在有地下管线的地方挖沟、坑时应了解地下设施的用途、埋设位置作好防护后方允许施工。如遇突发意外、设备被损伤情况,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及时上报项目部并通知设备管理单位,同时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修。 应急包是现场进行第一时间紧急处理的工具与基本物资,由电缆工程现场带工人员负责,并且应急包应每天带往施工现场。应急包内工具材料不允许挪用其他非紧急用途。应急包内应至少包含以下工具材料:剥线钳、电工刀、裁纸刀、电缆跳线、电气胶带、热缩套管、钢锯、标准电工工具。应急包原则上应保证每个作业点一个,用于现场第一时间处理,以现场减小影响为第一目标。 4、禁止污染道碴,每次上班应准备够防护用编织带。编织带应有

足够的宽度,不够宽时两块塔起来使用。编织带使用必须压好边角。在路基薄弱地段(如土太松、路肩太窄等)应放电缆时再挖,尽快回填。 5、挖沟作业人员保持3-5米以上的间距,所用工具木柄与铁器结合应牢固,防止甩脱伤人。挖沟、坑的弃土应距沟、坑边0.4m以外,堆土高度不高于1.5m;坑底面积小于1.5m2时,坑内不得有两人及以上人员同时作业,沟、坑深大于1m时,不得一人单独作业,挖坑深度大于1.5m时坑内人员应带安全帽。 6、当挖沟、坑影响行人妨碍交通或站内作业时,应在施工地点3-5m 处加设防护,并应当天回填夯实。如需过夜时,应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在有倒塌危险的房屋、围墙附近开挖时应对其临时加固。 7、不得破坏路基设施,当不得已破坏水沟、边坡、路肩等线路设施,在电缆敷设后应立分段及时恢复。回填电缆沟应及时将挖出的土石全部回填并踩实或夯实,表面应隆起,不留积水坑,下雨季节要安排专人巡视已挖过沟的地段,暴雨时应24小时值班。 8、雨季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开挖沟、坑数量,做好排水、防洪措施,开挖后应及时敷设电缆,并分层夯实回填,原则上不允许敞口过夜,敞口期间必须采取措施并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以确保路基稳定和行车、施工安全。 9、人工架设光、电缆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起重架起架较高或在斜坡上架起重架时,应设起重架临时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