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 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家族衰败而逃到鲁国?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这部书中,它也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实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论语公冶长》)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雍也》)的社会理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既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也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 乱,神"(《论语述而》);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这种双重的哲学思想,与他所处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形态有关?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论语》又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

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从而又使他的思想陷于自相矛盾之中.

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 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但我们还不能认为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

2, 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域"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 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3, 关于教学的思想

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 教学应"当其可".

3)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

4)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 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4,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论语阳货》).

2)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 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

3)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4)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 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而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

2)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当然,这不是说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而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论语阳货》所载:"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是无声胜有声?

3)要相信学生会超过教师,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一一"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

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泛爱众而亲仁"怎么才算博爱大众呢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 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较优秀的的就有七十余人,这些人沿着孔子确立的思想方向,对儒家作了全面论述?在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作人的标准.

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1.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人民性

2. "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

儒家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

“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

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孔子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

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1]。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六艺中的“书”,有的学者认为只包括识字而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许多人认为孔子只讲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学,这完全是误解。由王炳照、阎国华教授主编于94年6月出版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已列举了大量有关孔子亲身向弟子们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气象、天文、历法、动植物、地理和古生物等内容)的事例,其中有些事例还来自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资料。《国语?鲁语下》也有不少这类事例的记载。所以认为孔子重文轻理,或只教伦理道德而不教自然科学的说法是站不住的。儒家轻视自然科学是汉儒和宋儒们所为,是违背孔子教育思想的。在这点上必须将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后的汉儒、宋儒划清界限。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

'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2]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浅论孔子“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 整理古代文化, 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着重讨论他所倡导的温故知新,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研究孔子温故知新和教学相长教育思想,借鉴孔子的经验,古为今用,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p.17)是孔子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孔子认为温故知新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精神。温故知新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故即古,指的是过去政治历史知识、文化知识。新是指今,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他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认识当代社会实际。温故知新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从已知到未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已有知识是认识的成果,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孔子要求学生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积极思考、联想,扩大知识范围或将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温故知新也就是温故创新。温故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学校教育中、社会生活中创造、创新。何谓创新?根据辞海释义,“创,始造之也”。根据此意推断,有独到的见解叫创见。首创未所有的事物叫创造。文学艺术作品的问世叫创作。新是指初次出现的,往往相对旧而言的。孔子一生虽自称述而不作,而事实上是有述有作,是当时知识的集大成者。他编写、整理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流传后世的宝贵文献就是他温故知新的结晶。 从已知到未知孔子非常善于用已有的文献资料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朝代推测将来的社会。有一次,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p.21)孔子认为: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人继承周朝而当政,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推想而知的。孔子反对“不知而作之者”。[1](p.73)他说世上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却凭空想象、主观臆测。不学不思,如何能知呢?孔子自认为绝对不会这样做的,“我无是也”。他在传授弟子“六经”的时候,在讲到历代礼的发展沿革时就说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p.26)他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但他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也能说得出来,但他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他们的历史文献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献,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孔子强调以事实为依据是他一贯主张,以致于他的学生子贡一再感叹:“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p.46)这是因为道德文章是可视可闻的,而人性与天道是不可捉摸的。有一次,他的学生季路向他请教有关鬼神之事。孔子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1](p.11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完全处理好,怎么去讨论处理论文联盟https://www.360docs.net/doc/b17498426.html,整理人与鬼的事;人生活着的的道理都未能弄明白,怎么能懂得死? 举一反三孔子善于用启发式教育,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形容老师的教学艺术高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独创了著名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p.68)教师一方面要把握学生求知欲最强的时机,即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予以启发诱导。另一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说出新意来。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下,他的学生

孔子的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教育思想之“有教无类”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联合国教科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一、何为有教无类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有权办教育,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东汉马融注同:“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魏人何晏说:“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南北朝时的黄侃日:“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从马融、何晏、黄侃的疏证来看,他们从贵贱的角度来解释“类”字,“类”即“种类”。宋朱熹,则解释:“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虽因后大环境造成习染不同,也不应分善、恶两类而分别教育之。故可以说他也是把“类”当作“种类”讲的。孔子“有教无类”中的“教”字,原意是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接受影响之谓。 二、基本内容 “有教无类”的主张是孔子率先提出来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译文: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等)区别。全章仅此四个字,然而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却正是这四字。“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分析-综合版

孔子教育思想综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顺应当时“学术下移”的潮流,于春秋末年首创私学,“上说下教”孔子从三十岁起就从事教育工作,前后有四十余年, 培养了三千位弟子和七十二位贤人, 并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一、教学主张:教师方面 他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主张:教学方面:主张作为教师,要做到“温故知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和“循循善诱”,采用“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以身作则”等方法教育学生;其教学方法与原则:启发诱导。这条原则在孔子的教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说: “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问题。因材施教。这是孔子教学理论中的另一项重要原则。虚心笃实。孔子认为, 学生要获得知识, 首先得有虚心笃实的态度。他的学生仲由好胜心强,极不虚心, 他便严加训斥; 另一个学生颜渊常“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 实若虚”则经常受到表扬。孔子认为, 在学习上是否虚心最重要的是看有无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固然重要, 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 他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阁, 思而不学则殆。”学问结合。孔子认为, 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多闻、多问, 甚至“不耻下问”。学行结合。孔子认为学不能离开行, 学行要统一。他所说的“行”有两层含义: 一是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 二是对所学知识的力行过程。因此他主张不应该把所学的东西停留在口头上, 而应该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 说到做到。 二、教学主张:学生方面 要求学生在学习方面, 要“博学”、“好学” , 从“多闻”、“多见”、“多识”中以求得广博的知识; 主张要“学”与“思”相结合, 又主张“学”“行”结合提出身体力行的原则。在认知真理方面, 则主张采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求知态度。他把道德作为政治的标准,主张“为政以德”。除了道德外, 孔子也注意到智育和美育, 但它们是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 基本上是为德育服务。孔子还重视“游于艺”的教育。他自己曾以“艺”自许, 他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音乐也是他教的重要内容。当然其教育内容是受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限制的, 孔子为培养“修己安人”的统治者—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摘要: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它是后人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既涉及基本理论问题,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一. 倡导“有教无类”,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与全面教育相结合 1.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教学中不能没有统一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在资质、性格、才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实现的目标。孔子将因材施教与全面教育巧妙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纯,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这样,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就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1)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 (2)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其中“无类”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 (3)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4)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5)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联系第8章教学原则与方法)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关于道德修养 立志有恒:“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 自省自克:“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矣仁”,“敏于事而慎于言”,“纳于言而敏于行”,“言必行,行必果”。 改过迁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勿惮改”。(7)教师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无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答:(1)关于教育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 为完成活动课程,提出“做中学”的教育原则。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 (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 (5)提出儿童中心论 杜威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和活动作业中心。 3、《学记》阐述了哪些教育思想? 答:(1)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敏,教学为先”。即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教育思想浅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吏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依据《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孔子的思想,尤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是一部言行录。主要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追记的孔子的言行。其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或者说从朴素的自然法则中演绎出来的生命的大智慧,时至今日,仍不乏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人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论语?子罕》)。他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不要为世俗所累。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应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放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阐多见,“多阐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侮。”(《论语?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怠。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荤的。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这一主张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在广大平民阶层中得到相对普及,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无疑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意义。孔子还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内容提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确定了以人为本,以德为 先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采取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其中孔子最重要的仁、礼思想、教育思想、人才观,是儒学的基本范畴。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热爱学习,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创立了我国上第一所私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因此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中我们可以获得极大的教益和启示 教育思想 (一)“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孔子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导学生不仅要学典籍文献,进行道德实践,而且对人要忠诚,办事要讲信用。 一是以人为本。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他认为: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第二,他也意识到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这就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二是以德为先。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第一所私学的开创者,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在招收弟子时,不重身份,不看财产多少,也正因为如此,孔子的弟子很多,各个、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还有父子二人同学于孔子的,如颜回、曾参等。孔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奠定了后世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开历史之先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因材施教”这个概念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提出,是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了“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学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他始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各方面才能的人。孔之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与他对学生有深刻、准确、全面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孔子十分注意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观察了解学生,他非常熟悉学生的特点,能够用精辟的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征。如:“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 ),“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所以在他们问仁、问礼、问政、问孝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往往是深浅难易、繁简详略各不相同。我们从孔子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经验中,可以受到两点启发:第一,教育和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第二,既要坚持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避免一刀切。

[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生于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祖先原为宋国贵族,后来迁至鲁国。幼年时,父亲去世,家境没落。十五岁便立志发奋读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没有中断过。孔子30多岁开始招收学生,进行教学工作,这时的孔子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后半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创办了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丘“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意思是说孔子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学生,其中出色的有72人。他说:“有教无类”,意思是说不管什么人他都教。他编订了《诗经》、《尚书》和《春秋》等书籍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在教学方面,他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特长,弥补不足。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 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按八德处事为人就是“仁”。他的弟子有子曾经这样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义之本与!”,因此,“孝弟”这些原则就是“仁”的根本。只有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才会尊重别

2020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

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符丽军 10级特教班 2010213636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即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即在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二)、站在学习者的角度: 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温故知新: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 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即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即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要虚心求教,奋发图强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7、此外还有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 (三)、站在德育、素质教育的角度: 1、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谈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

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 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 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