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宏观管理和整体规划。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应该在充分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目前,我县还没有对文化市场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对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的状态,导致市场竞争出现局部无序和混乱状态,文化产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支柱企业。

(二)文化市场规模小,层次低,市场机制不健全。从文化娱乐演出、旅游、体育到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整体上来说规模小、规格不高,属于小打小闹的范畴,无法形成大品牌,没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有资源,但开发不足,没有形成整体效应;缺乏规模效应,竞争力有限。使文化产业开发发展滞后,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更没有发挥产业的效用。

(三)对地方的、民族的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目前,我县对县内的人文资源,有渊源丰富的侗族文化,如:“傩戏文化”、“侗家山歌”、“习俗文化”以及老区革命历史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都值得我们去挖掘研究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现在是开发整理出一点文化表皮层,就急于投放到市场,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整理,变成先热后冷,缺乏吸引力,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部分文化市场管理缺位。目前,我县还有一部分文化市场未得到及时有效管理,如文化旅游市场、培训市场、文化市场等。随着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加大,这几类文化市场已经形成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市场。其次,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我县文化稽查队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编制3人。人少事多,文化稽查队实施执法工作专业人员缺乏,办案人员是非法律专业执法人员,都是文化部门抽调人员,素质不平衡,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势必影响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同时,执法手段、条件都很落后,执法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也是文化执法所必须改进的问题。

三、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县还没有形成对文化市场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的管理体制。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还不是我们的主导产业,其形成发展的时间较短,有关管理制度和手段尚在摸索和完善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为了使我县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达到大发展、高效益的目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文化市场科学的发展体系是培育经济多元化增长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涉及到多个领域,它的发展影响到多个相关行业。同时它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些年来为国家上缴利税收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带动其它产业链发展等方面所表现的积极意义。因此,科学合理地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县域各种经济共同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领域。尽快制定鼓励引资、融资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同时科学规划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合理利用文化资源,确定重点发展的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和谐发展框架。

二、加大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职能转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摆脱过多的行政干预,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根据文化市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把主要精力用于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以法规制度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通过政府引导、部门推进加大文化产业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重视和发掘民族文化,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地方政府要从资金上、统筹上、规划上优先考虑文化产业发展,用文化产业优先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提供精神消费品的行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带动人们以积极健康享受生活、追求生活,从某种程序上说,兴旺发达的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加强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要修缮并保护好龙溪古镇和烈士陵园等建筑,将波州暮山坪古建筑民居群落和革命初期唐伯庚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开发。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做好“傩戏”、“汉剧”、“菩萨戏”和“傩堂戏”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开发和整理好侗歌(凉伞、中寨腔)、高腔戏、土号、上刀梯、“妹妹灯”、民间唢呐等20余种民间歌舞曲艺及民间雕刻、编织、侗布印染艺术一起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向省级、国家级“非遗” 的申报工作,向外展示我县民族文化艺术多年累积瑰宝。加强对夜郎谷漂流、斗牛、斗画眉、八江口温泉、夜郎风情乐园等旅游资源完善利用,积极推广侗乡蔡家牛肉、黑油茶、凉伞豆腐等美食文化,进一步整理我县传统画眉节、尝新节、坳会节等民间节日文化,使我县的文化生产资源不断继承和发扬,引导文化产业大发展。

其次,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上,加大“三个中心一行业”建设。即:一组建文化艺术中心,承担好县内各项演艺活动。二成立艺术培训中心,充分利用县文化馆发挥好自身的艺术人才优势,

采用独办或吸纳资金或与学校联办的方式,培训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表演、摄

影等内容。三建好县电子阅览中心。充分利用全国图书资源联网开通的优势,举办各类培训班,增强图书馆的造血功能。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抓好古夜郎旅游开发,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旅游观光。以现有侗家乐休闲、度假村为基础,注入民族文化内涵,融民族戏曲、舞蹈、起居、饮食文化入旅游行业中,让来客体验侗乡的民族风情,这样对发展我县旅游文化产业起到极大牵引效应。

四、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根据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市场布局的特征,对各类文化经营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地加以政策扶持和鼓励,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前景看好的骨干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对发展势力较弱的,可帮助其转产,或者入股重组入市场看好的文化企业。积极加强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利用外来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充实和发展文化产业,积极落实文化经济优惠政策,建立多渠道融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政府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投入适当给予政策倾斜,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环境,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投入。鼓励民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品的大众化。

五、有效的管理模式培管文化市场。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演出市场、书报刊市场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凸显发展不足,而娱乐市场和网络文化市场的发展速度和经营档次规模则显得发展超前。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办法,引导各类市场的均衡发展,而对发展较缓的,则采取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方式来鼓励刺激生产。

六、加强文化管理队伍素质建设。文化管理部门,尤其是文化执法队伍,应该严格按照“勤政、廉政、高效”的原则,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严格依法照章办事,杜绝“索、拿、卡、要”等现象。加强文化队伍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执法队伍编制不全,人手不足的状况,应该适当扩充人员编制,录用专业

人才充实执法队伍,保障执法到位、服务于民。

一、缺乏展示艺术之花的平台

艺术之花的绽放需要土壤,需要展示的平台,一批出自重庆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有影响的艺术家证明,重庆不缺培育艺术之花的土壤,缺的恰恰是让它们在世人面前展现其绚丽多姿的平台。所谓展示平台,有两重含义:一重是指演出展示场所的硬件建设;一重是指文化艺术品牌的锻造。譬如成都双年展,就是一个由艺术品牌搭建的平台,这种平台,不一定与某个具体的展示场馆相联系,而是由它的知名度、影响力、参与者的个人身份等等所组成。好莱坞是全球商业电影最大的展示场所,但好莱坞影院的建筑规模,却平凡无奇,拿它与国内的许多高档影城相比较,真的叫做“拿不出手“来!好莱坞的名气来自哪里?来自它的历史,来自它的评审者身份,来自它对全球商业电影市场的潮流把握。

据《时代信报》报道:2008年重庆市“两会”召开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由于重庆主

城缺少良好的演出场所,当前最“顶级“的演出场所奥体中心在遇到大型演出时,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又有内场外场不能同时开放的限制,导致演出票价高,很多市民消费不起,重庆的文化演出市场,因此而低迷。可以想象的是,如果重庆主城有着适量的、合适普通百姓消费能力的演出场所,达到重点设施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目标,那么主城的一些民营演出公司肯定会获得更肥沃的生存土壤。

二、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重庆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设施少旧破等问题,成为制约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一是,管理体制的问题。没有真正实现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营运的目标,机构设置线条不清,上下管理职责含混,大文化整合能力不强、办文化多于管文化、管脚下多于管天下。二是活动方式不新。习惯于“演出十展览十比赛”的“老三篇”运行模式,不善于更新文化活动内容和文化活动方式,缺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思维模式策划与运作大型文化活动的能力。三是文化队伍不稳。天天呼唤改革,但真的改革一旦来临便“叶公好龙”,怨天尤人,诚惶诚惶,看不清深化改革的光明前景,新的人才无法引进,老的骨干挽留困难,“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生动局面的形成有待时日。

三、文化产业资本市场不发达

投资渠道单一,文化产业资本市场不发达,是重庆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之一。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做保障。目前,重庆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没有形成,投资渠道单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往往受到资金制约,还是一味地靠政府投入。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机制灵活,融资渠道多元,资金流动畅通。因此,建立发展重庆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此外,文化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期长,造成文化产业企业融资困难,再加之目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文化产业企业尤其是实力并不雄厚的民营文化企业来说影响很大。

四、对“文化竞争”和“文化个性”认识不足

无可否认,重庆的文化沉淀厚实,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是,对“文化竞争”和“文化个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不够,制约了资源的转化。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对重庆文化个性的认识。这个“个性”应该建立在对世界文化、历史文化、时代要求和重庆地方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如果重庆文化与其他地方的文化完全趋同和同质化,而且又无新的创意,那是没有生命力的,也很难引起共鸣和产生吸引力,更难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和产业资本。

五、特色文化产品稀缺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特色文化产品稀缺。对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不够,没有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而且文化产品稀少且粗放。据统计,重庆目前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40%左右,而纽约、伦敦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个世纪末就已经超过80%,北京200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也占到了全市GDP比重的6.7%。另外,文化产业缺乏创意与创意人才。文化产业归根到底是内容产业,创意是其本质特点。要创意,必须要有洞悉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前沿,融汇中西的国际创意人才。目前在这方面,重庆尤其薄弱。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范文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121 顾瑞010612102 淮安又被称为淮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同时也是我国五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的发源地。淮安位于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因此,对于淮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比其它地区先天独厚的条件。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并分析淮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利用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1、大力发展淮扬菜文化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链化 继连续举办十届淮扬菜美食文化国际旅游节、建设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及研究院、品鉴堂之后,淮扬菜重要发源地淮安,以成立中国淮扬菜集团等一系列创新 举措,吹响了振兴淮扬菜文化产业更嘹亮的号角。 坚持市场化运作,牢固树立“发展靠市场”的理念,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路径。坚持产业链发展,充分发挥淮扬菜文化产业带动作用,加快上 下游产业的培育和集聚,努力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坚持淮扬菜标准化生产,精 心研究设计菜品及其具体制作流程,力求原汁原味地体现淮扬菜特色。 2、千年淮安古镇逢发展机遇,建立文化产业基地 沉寂已久的闽都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淮安古镇,正面临着重现商业繁荣的历史机遇。作为曾经的“进士之乡”与“理学之乡”,淮安古镇古色依旧,现存有淮安县衙署、接官道、五帝庙、临水宫、提统抚、将军庙、古窑址、桃源境泉、摩崖题刻等古迹。 文化产业在此发展,或将打造淮安的另一种商业繁荣。 二、重点文化行业主体地位突出 2011年,全市出版发行和印刷业经营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报刊营业收入超亿元,演出票房收入超过520万元。重点文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江苏劲嘉、美嘉、 顺泰等包装印刷企业大力发展高档印刷、特色印刷、数字印刷和彩印包装,产值均 超亿元。淮安日报社大力发展网络媒体、户外媒体,连续两年广告经营性收入超亿 元,组建了淮安报业传媒集团,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地市报第二方阵、正在向全国地 市报20强迈进。出版物发行继续发挥苏北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2011 年发行业经营码洋达7亿元。万达、卢米埃、人民大会堂等数字影院相继建成,票 房收入逐月增加,其中万达影城全年收入2583.78万元。 三、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近年来,创意设计、动漫、网络、软件等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创意设计产业中,清河创意产业园区以中鑫大厦为资源载体,吸引100余家广告设计、文化 传媒等创意企业进驻,全力打造了淮安首家创意产业社区,今年,他们又着手清河 工业设计园的规划、引智、建设工作。在动漫产业中,清河新区内的江苏楚天极目 动漫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第一家通过国家认证的动漫企业,在影视动画行业具有较 高的知名度,去年,该公司生产的三维系列动漫片《风影少年》与央视少儿频道成 功签约。在网络、软件产业中,淮安软件园共引进了软件、服务外包、网络动漫、

公司文化及品牌建设方案

军通公司文化及品牌建设规划方案 (2010-2013年)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其核心就在于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向上、开拓创新、不畏艰辛的企业精神。它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创造辉煌的决定性力量。 一、分层次构建完善的军通文化体系 1、核心层:在现有基础上提炼军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共进是军通文化核心管理理念。 2、制度及行为规范层:围绕核心价值观建立制度和行为规范。 3、文化力测评及改进层:利用满意度指标体系,量化文化力强弱;对文化力量化测评的结果要和公司总部、分子公司管理层、文化推进部门绩效挂钩。 4、物质文化层:军通的技术服务是体现军通文化核心载体,而CIS、工作环境、广告宣传、品牌推广等体现了军通文化外在形象。 5、军通文化的培训与落地:制订军通军通文化手册,手册要结合案例,做到生动、可培训、易接受;通过培训实施宣贯,让军通文化深入人心,各级管理人员要做文化的倡导者,做员工的榜样。 二、军通文化建设在未来3年中将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

1、第一阶段:梳理现有文化元素,构建完整的军通文化体系和文化测评体系。 2、第二阶段:完善文化体系,提升军通文化对分子公司的影响力。 3、第三阶段:文化力得到全面提升,深化企业文化底蕴,形成系统、明晰的军通文化体系。 三、军通企业文化发展目标 1、通过对公司成立十余年来发展脉络全面的梳理,结合公司当前发展的实际和行业特征,提炼出军通文化核心理念、管理原则和制度、行为规范等内容。 2、通过对军通公司已形成的核心理念、管理原则和制度、行为规范进行再次提炼和总结,形成一套系统、立体、多层次的军通企业文化体系。 3、在新战略、新形势下,对核心理念进行完善、发展并建立体系化,实现军通文化核心理念的升华和蜕变。 4、结合军通发展需要,对军通现有的制度体系、行为规范进行梳理、甄别和调整。 5、完善军通企业文化体系,建立、健全对文化力的评价体系,结合绩效考核体系,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地。

打响“四大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打响“四大文化”品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桐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新建 桐柏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境内特有的“四大文化”(淮源文化、红色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成为桐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探索出一条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变。 目前,“四大文化”已成为桐柏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四张名片,文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全县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发展到400多家,涉及影视、印刷、图书、民间艺术、广告策划、书画装裱、根雕艺术等30多个门类,从业人员5000余人。建成了桐柏革命纪念馆、桐柏红色廉政文化展馆、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河南佛教学院、桐柏县宣传文化中心、16个乡镇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2007年,桐柏县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2009年,桐柏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7亿元,在全县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23.1%。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成立了桐柏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重要位置。文化产业的项目由县“四大家”领导分包,县直

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成立了淮源文化研究会、盘古文化研究会等专业文化研究机构,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文化专题讲座,到省内外文化名县考察学习,开展各种层次的研讨会、座谈会,从思想上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对加强文化建设的认识,即:抓文化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精神动力,就是抓社会和谐向上。在此思想认识的指导下,2004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桐柏是淮河之源,也是革命老区,是中原佛道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还是盘古文化的发源地。淮源文化、红色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等“四大文化”是桐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县委、县政府树立品牌观念,把挖掘桐柏特色文化内涵摆上重要位置,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研究活动。其中,淮河源文化研究会搜集整理桐柏民风民俗文章1700篇近70万字,搜集整理桐柏民歌120余首,出版了《淮河源文化专集》,使民俗文化开始绽放异彩。2008年,桐柏“淮河源民俗博物馆”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淮河源民俗博物馆”,这是全国第18家冠名“国家”的民俗博物馆; 2009年,桐柏皮影、桐柏山歌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玉门市旅游局 2016.5.6 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现代化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时期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与任务,旅游业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境内现存文化遗址126处,有西北最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奇观玉门国家公园,有蜚声海内外的火烧沟文化遗址、有百年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铁人”王进喜的纪念馆、有中国石油第一井的“老一井”等众多国内知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 一、借得天独厚之优势,乘改革开放之东风 玉门境内现存文化古遗迹126处,蕴含着富集的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火烧沟遗址、汉长城遗址、“老一井”、砂锅梁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昌马石窟、古董滩遗址、昌马岩画、三个墩遗址、泉子墓群。我市还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赤金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玉门市南山自然保护区,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及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玉门

油田,省级地质公园中1个——玉门硅化木省级地质公园。至目前,我市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家——赤金峡旅游景区、3A级旅游景区1家——“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注册成立了国内旅行社两家——赤金峡国际旅行社和康辉旅行社玉门分社;注册成立了两家综合性旅游开发经营公司——赤金峡旅游公司和甘肃征途旅游公司;评定了两家星级旅游饭店——玉门宾馆、环宇宾馆;成立了1家旅游汽车公司——玉门油田旅游汽车公司;建成专业旅游村3家,有农家乐42家。同时,我市目前正在谋划和筹备开发玉门国家公园旅游景区、玉门莲花山旅游景区、玉门文化产业园旅游景区、青山水库和胡杨林旅游景区、吾艾斯拱北旅游景区等一批新的旅游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市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进入了一个系统开发、全面开花的新的发展时期,而且对玉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2015年-2020年,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20%以上。到2020年,全市旅游总人数达到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0.85万人以上。 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依托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一)以优势旅游项目建设为龙头,打好文化旅游牌 文化旅游,是近几年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及对策 一、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征与阶段评价 经过新中国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成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在改革中萌动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成都市的文化产业呈现出逐年加快发展态势。2000年全市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产出为1.33亿元,实现利润960.3万元。2001年总产出增加到1.57亿元,实现利润1793.9万元。2002年总产出为1.80亿元,实现利润855.7万元。2003年总产出为2.1亿元,实现利润3249.7万元。到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65.81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3.0%。2000年以来的5年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呈现逐年加快的趋势。全市有文化产业活动单位5391个,个体经营户18967个,其中行政事业性单位538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5.21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数2.6 %,其中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82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2%。 (一)成都文化产业现状特征 成都文化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在产业规模、发展形态、体制环境、市场基础等方面均已形成良好的条件,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按照这个分类,成都已经具备文化产业各行业类别,基本形成了文化产业圈层体系,并在所有文化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较完备的产业样态,储备了加快发展的后劲和条件。 2.文化优势产业逐渐崛起。政府支持,市场培育,成都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了几个在全国有地位的文化产业集团,打拼出了一批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 3.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格局正在形成。多年来政府投资文化事业单一格局已被打破。2004年,成都市出台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资本投资文化领域,文化仅靠政府投入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 4.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和文化基地建设迈出可喜步伐。一街之距的《四川日报》为主的四川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为核心的成都报业集团,构成成都的报业文化区。在《中国西部印务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锦江区为中心,建设集创意设计、印刷加工、物流配送及印刷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西部印务产业基地”,正在成为西部印刷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成都市政府制定了数字娱乐产业“两个中心、四个一百工程”的发展规划,拟在3—5年内初步培育和完善我市数字娱乐产业链,把成都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数字娱乐产业基地,成为世界数字娱乐企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 5.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都曾是全国举办“中国电视节”的两座城市(上海和成都)之一,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四川电视节”,是中国电视界和世界电视界盛大的交流盛会。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地方风味饮食、民间工艺品和民俗文化活动种类繁多,都江堰每年的放水节、中国成都国际熊猫节、每年春节的庙会等,她们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为成都市民津津乐道,而且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人。成都既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文化年”,共开展大型

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2) 第二章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3) 第一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3) 第二节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4) 第三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第四节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7) 第三章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0) 第一节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基本原则 (10) 第四章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 (12) 第一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12) 第二节发展重点 (14) 第五章政策保障与规划实施 (23) 第一节政策保障 (23) 第三节规划实施 (25)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目的: 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实现文化产业的资源及产品优化组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文化工作全面发展,协调经济与文化相互发展。 二、规划依据 本规划主要是依据包括:《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江苏省2011—2015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等。 三、规划原则: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体现江苏文化资源特色原则、物质与非物质开发相结合原则,以品牌、产品和项目的三驱动,适度加快发展和与文化事业相协调作为原则。 本规划以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包括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部分,考虑到文化产品及用品的生产、销售更多地与制造业相联系,所以在本规划中,若无特别注明,则不包含在内。 2

—5——

化名城的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淮安和常熟,名列全国第一。江苏丰厚的文化底蕴,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大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统计,2004年,全省文化产业(含相关层)总资产为1000多亿元(扣除相关层后为800多亿元),从业人员为60万人(扣除相关层后为22万人)。营业收入为1600亿元(扣除相关层后为亿元)。 第二节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文化产业内各主要行业取得较快发展 2009年,全省新闻出版业现有固定资产118.9亿元,经济总量达约460亿元,全省广播电视总资产为119.27亿元,总收入48.27亿元。全省艺术表演团体89个,年经营总收入15.67亿元。文化旅游发展迅猛,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46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89.8亿元;境外入境人数306.6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突破17.6亿美元。 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2001年首先在省直属文化单位开始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先后进行了文化体制的改革。广电、文艺、报业、出版这四大文化产业支柱领域率先进行了体制改革与身份转变,先后成立了江

科室文化

科室文化就是科室的灵魂,它包括外在形象与内在的秉性素质两大方面。科室文化建设就是由科室创新机制与外在形象的树立体现出来的,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有两大方面:一就是科室自身生长力,包括科室内聚力、人才激发机制、科室不断的延续机能。二就是科室形象推进市场竞争力,它包括科室信誉度、科室美誉度、市场亲与力。医院科室的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又正就是医院科学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并且在医院的发展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创新能力决定竞争力,只有不断地进行医院文化的创新,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局面,才能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巩固竞争优势。 如何加强科室文化建设 1 狠抓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 某院通过组织学习,采取走出去(进修、出国学习) ,请进来(与多家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医院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来院手术、讲学),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高科室管理人员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 2 增强科室凝聚力,激发团队精神 医院科室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哺育与支撑。医院遵循“五四三”工作法:即五必访———生病必访;婚丧必访;生活困难必访;夫妻不与必访;对方针政策不惑必访。四必谈———在工作中有困难、发生各种矛盾时必谈;产生思想问题时必谈;受到奖励、提升、晋级、入党、入团时必谈;免职、退休、处分解除时必谈。三必到———关键时必到;节假日或加班时必到;群众性文体活动时必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关

心员工的生活,使之没有后顾之忧。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成为每个职工共同的理想与期盼,院二届二次职代会上明确了医院的发展目标,增强了职工、干部实现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促使每个人将自我价值融于医院的整体价值之中,形成共识才能有效的塑造医院形象,才能激发团队精神。 3 优质服务,增强竞争力 医疗质量就是医院的生命,医院专门进行了“人性化服务设计”,让患者及家属就医时能感受到方便、舒适、快捷、安全、科学、满意,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全方位满足病人的需求,将医疗服务导向满足病人多样化、个体化需求的发展方向,并将服务延伸到院前的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与院后的电话随访、心理咨询、社区医疗服务等。医院实施“十个一”优质服务工程活动,即胸外科:一支亲情花;烧伤整形科:一张医患互动卡;脑外科:一张监护室温馨提示卡;手术室:一张术前访视卡;泌尿外科:每周社区巡诊一次;普外科:一本征求意见手册;肛肠科:一块温馨毯;骨科:一次出院前谈话;外科护理部:一张健康处方;外科党总支:每月召开一次住院患者座谈会,得到了患者极好的口碑,吸引了更多的病人。 4 不断创新加速发展 创新就是民族、国家发展的动力,要使医院保持一流水平,追求超越自我,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来抓。医院文化就是现代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就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就是医院在医疗服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员工认同且遵守的共同价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产业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产业化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它不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是当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宝贵资源和无价财富。然而在传承过程中却遭到了破坏,在文化的荒漠上是无法但建立强大的经济政治强国的,因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我们应该另避蹊径,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字:传统文化、现实困境、产业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伦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包含着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民族的融合,对心灵的升华,对未知世界的求解。 可是面对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 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人们的心灵世界也面临许多困惑,越来越无法平心静气的搞科研,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追名逐利。效仿西方的设计风格,模仿西方生活方式,那种充斥世界的国际主义风格成了我们的典范,这使我们在短时期内走上了国际大道,但同时也失掉了自己,抛弃了几千年的资产。时至我们这一代更是追逐潮流,吃肯德基,喝可口可乐,看韩日偶像剧、美国好莱坞大片,却遗忘了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并结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时代特点, 形成新的价值体系, 重新梳理关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战略思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理解和促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传统文化的产业化之路 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第一,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要认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开展文化创建等活动。各部门团体要经常鼓励和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体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精品,并把它们推向基层群众。在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充分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第二,要积极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新的结合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的质量。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而是要积极影响市场,并引导市场建立起向传统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要尽力提高传统文化本身的自然吸引力,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维权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应该在整个文化产业化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要坚持文化产业化的方向,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首先,必须打破原有的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挂钩。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文化企业进行大整顿大整合,努力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其次,要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我国文化资源比较分散,造成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运做能力差、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现象。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集团化公司的改造进程。集团公司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第四,要下大力气调整文化产业化结构,走集约型的经营模式。在产业结构上,努力创造我们自己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档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档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the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Cultural Industry 编订:JinTai College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1、##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 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素有 “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几个曲种。XX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 为“陕西民歌之乡”,XX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江苏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数理学院10数学1:朱忞,学号10121131,何亚运,学号10121108 社会实践主题:江苏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调查 社会实践时间:XX年1月12日至2月5日 社会实践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针对历史文化所作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议题。无锡是文化大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相当重视,尤其是在保护基础之上,针对无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针对无锡市展开了此次社会实践。 一研究现状概述

国际社会对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由来已久,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之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新中国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尤其率先制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我们所做是主要工作有: 其一,搜集大量文字资料。 通过报刊、文件、图书和网络,搜集有关无锡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便于我们从面上把握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从而利于深入分析与研究。 其二,实地考察。 在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几次外出考察,例如,无锡博物院及各类专题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历史街区、古村古镇、名人故居等,都是我们调研的重点。在调研中,我们在普遍了解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有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正式版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市文化局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64-78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

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

谈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谈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叶茂樟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社会,网络文化成了时空的超越者和压缩者,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守住传统文化的底线,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将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 【关键词】网络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Discuss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Internet age Ye Maozhang (Quanzhou V 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Quanzhou Fujian,362000)【Abstract】Culture is the heritage of a nation, but also the spirit of its people. In the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information digitalization, network and multimedia ,the network has become the transcendent and compressor of the culture beyond the space,whil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facing the unexperient challenge. The network will become the main carrier and communicator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y combing Chinese culture with modern digit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which will make more people to know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ove it. 【keywords】the Internet ag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和价值观时时撞击着人们骚动的心灵,网络文化成了时空的超越者和压缩者,使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优秀传统文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展示活动实施方案

2012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展示推广活动 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2012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展示推广活动”旨在立足传统,推介精品,打造品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取得的成就,推广各地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搭建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二、活动名称 “2012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展示推广活动”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11月16至18日 地点: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四、组织机构 五、活动内容 1、开幕式 时间:2012年11月16日上午 地点:北京国际雕塑公园 出席人员:1、相关部委、文化部及北京市领导; 2、主办、承办、支持单位相关领导; 3、外国驻华使节; 4、文化名人; 5、重要参展商; 6、媒体记者 2、传统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展示

时间:2012年11月16至18日 地点:北京雕塑公园 展示形式:户外搭建创意设计展示馆,供参展企业和机构设置展位 展示内容:1、平面设计 2、产品设计 3、广告创意设计 4、大学生设计竞赛优秀作品 参展机构:设计公司、艺术院校、广告公司、文化企业等 3、传统文化艺术展示 时间:2012年11月16至18日 地点:北京雕塑公园 展示形式:户外搭建传统文化艺术展示馆,供参展企业和机构设置展位 展示内容:1、中华老字号企业 2、传统工艺品,包括刺绣、雕刻、紫砂、蜡染、年画、泥人、文房四宝、民族乐器、传统服饰等 3、传统书画、古玩、艺术收藏等 参展机构:老字号企业、工艺美术生产企业、画院画廊、艺术品经纪公司、书画名家、工美大师、收藏家等 4、《稳如泰山,国泰民安——赵光星泰山奇石收藏展》 时间:2012年11月16只18日 地点:北京雕塑公园(户外) 展品:共50件,均为赵光星历年收藏精品 简介:赵光星是泰山奇石收藏的代表人物。其收藏奇石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十一届全运会等重大活动中进行过集中展示。2011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泰山奇石专题展。 5、“文化产业名县创意采风活动”

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XX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 一、战略意义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之后,党的丁六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岀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I、XX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xx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

态景观。以及xx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

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XX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XX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儿个曲种。XX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XX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XX的各种劳动号子以汉江号子最为著名,它以乐句短、起伏大、节奏紧、气势跌宕豪放而激荡着汉水文化的发展进程。民间鼓唱乐,锣鼓乐为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争光添彩。民间小戏、陕南道情、弦子腔、大筒子戏等等,以及曲艺形式的XX曲子(坐唱),常年活跃在城乡、村舍,观众无不喜闻乐见。 XX的汉剧艺术是XX地方文化的又一奇葩。汉剧在全国来说,既是一个大剧种,同时也是一个稀有剧种,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剧种。据统计,XX初步纪录汉剧的各种板腔及丝弦、啖呐曲牌、锣鼓打头,多达20余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积累汉剧剧目达1000多个,收集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0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要考究。XX年3月省文化厅授予了XX汉滨区为“汉剧之乡”称号。 XX的民间舞蹈以“小场子”最为著名,流传于全市大部分区县,其它如“狮子舞”、“龙灯舞”、“彩莲船”、“地围子”等亦流传甚广。 XX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剪纸、刺绣、编织、石雕、木雕、土陶、印染、面花、皮影雕刻等,遍布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