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破题思路

考前作文随讲

一、选材——确定内容

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向认定是以我为中心,我的生活为半径的圆。这个“圆”包含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三大板块,作为考生的写作能力要智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知、独立思考和感悟,表现出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善于调动生活的积累,打造真实的自我是最棒的。正如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所以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最善于掌握的,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儿,就是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因为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所熟悉的,是自己最能控制和发挥的。当然,这样的选材也是最常见的。既然是最常见的,就不能指望它是最打动人的。

最能够打动人的,是在题目范畴之内,突出“我”的局限,以文化和知识为轴,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写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往往吸人眼球,读来令人拍案叫绝。中考作文的高分,往往就诞生在这类文章之中。

所以,作为马上就要走入中考战场的我们来说,要在材料上下下功夫,选择几个自己满意的,能够操作的,题材和内容自我感觉不俗的得意之作进行熟悉和梳理。梳理的文章不要单一一篇,范围尽可能涵盖广泛。这样在考试之时,才能将中考作文尽量往自己熟悉甚至得意的题材中去靠,从而获得不错的成绩。

可以准备的材料涵盖范围如下:

(1)学校生活:挑选出写老师的、写同学关系的、集体生活的各一篇;

(2)家庭生活:写父母的、写亲朋好友和一家人关系的各一篇;

(3)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体验和感悟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各一篇。

或者,你可以从以下方面准备材料:

(1)难忘的(人、物、事);

(2)对自己有重大意义的(人、物、事);

(3)别样的亲情;

(4)失败的教训(或是成功的经验);

(5)校园生活剪影;

(6)动心的环境;

(7)生活的改变;

(8)乡土人情(家乡的美食、美景、良人等等)

(9)晒晒自己的(作品、经验、故事等)……

不过,中考作文出题范围太大了,大到无法掌控,大到押题难准。一旦出现题目不适用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时,我们往往会抓瞎,会不知所措。因此,如何破题就成为了关键。

二、破题——抓题眼

破题就是常说的准确审题。应试作文必须符合题意,我们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这个意思。否则跑题、偏题将“全功”尽弃。

破题的方法就是要抓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写作重点、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它在不同结构的题目里处于不同的位置。

(一)命题作文

以一个完整句子作标题的,题眼往往在谓语部分。

如“生活是美丽的”,“美丽”就是题眼,在自己亲历的生活圈子里选择突显美丽的人与事来写,表现自己对生活热爱与赞美的感情。由于题目的范围较大,我们处理时要大题小做,以小见大,给立意定位,确定选择重点。

其他以短语或词组命题的题目,题眼往往是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如“收获的喜悦”,

“收获”就是题眼;“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趣”就是题眼。又如“逝去的风景”,题眼在于“逝去”,而不在“风景”,要抓住风景已经不再这一关键。

还有题目是个无修饰、限制的词,题眼往往是题目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如“眼神”,强调了一种情感的交流,实际上是写你心灵的情感。“墙”则是情感的阻隔,实际上是写心灵的闭锁等等。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的题眼在给出的题干上,往往以修饰词、限制词或是宾语呈现。

(1)修饰词、限制词的:

如“忘不了的____________”,题眼在于“忘不了”,也就是自己难忘的人、物或事儿。关键在于突出“忘不了”。

又如“梦中的____________”,题眼在于“梦”,也就是自己心目中或梦想中的人、事或者环境,与现实一定存在着区别。

“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题眼在于“也”,就是说重点在于所说主题与某类事物性质相似,关键在于比较或者进一步突出等等。

(2)宾语

如“___________的衣服”,题眼在于“衣服”,但其实是想通过衣服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又如“___________的青春最美丽”,题眼在于“青春”“最美丽”,也就是主题所叙述的青春生活是最美的,关键在于突出其“最美”的特点。

(三)话题作文

先以本次毕业班质检二的作文为例吧。

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在这个世界上,有所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请你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2)有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本题的题干很长,一篇短文,加上一个与之内容有关的话题。题眼就应该从短文之中提炼:短文中,对礼物这一名词进行了多角度的解释,因此也给了我们多个题眼——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地球给人类的馈赠

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自然呈现给人类的美丽

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家庭的温馨和睦

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友情的弥足珍贵

回忆是时间的礼物——回忆的感人至深

这些题眼,也给了我们写作的总体思路。只要展现出“礼物”的实质——对给予我们爱的认知与感谢,就能够很好的完成这篇文章。

因此,对于话题作文来说,读懂话题文章,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多读,多想,多写。

再举一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他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

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天一干,就受不了了。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园主回答。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这类题目,没有像模拟考那篇给出关键词。这就需要我们从短文中提炼关键词。以上文为例,要想提炼关键词,关键要找准中心句。而中心句往往是文段中最具哲理性的句子,即: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

扎根深,常修剪,这是种葡萄。这跟我们人类生活的什么领域很相似啊?教育!对,其实,出题人想要的,是你们对于教育,对于引导,对于成长的看法和认识。所以本题的题眼就在于这六个字“扎根深”“常修剪”。扎根深——要打牢基础;常修剪——要更正错误,要适时引导等等。抓住这两点,文章也就好写了。

还有一种,就是无文段的话题作文。这类作文,其实和有文段的话题作文一样,只要掌握了题目中句子或词语的含义,就能够破题,找到你所写文章所需要的中心思想。

三、扣题——扣中心

扣题就是按照题意作文的基本法则。中考作文只要紧扣题意,或演绎、或创新,那势必出彩。

(一)扣题的关键是——你要知道扣的题是啥?

考场作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考生往往是直接上手,哗哗写就,写到哪儿算哪儿。要知道,如果你前面时间安排合理的话,你会有大把的时间来完成你的作文。这就需要你先停一停,思考一下你的作文题干,破题之后,选择合适的主题来写。

你扣的题,就是你选择的主题,也就是你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你要展现给读者的东西!

比如说,你想写一篇感念亲人的文章,那么,你的主题首先要和题干所给的内容挂钩,其次要和感念亲人挂钩。找到都挂钩的主题之后,要把它变成文字(一句话)写在稿纸上。继而,你安排的所有情节,你组织的所有材料,都要围绕着这句话来写。不能越过,不能偏离。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哈:

我前一阵子因胆囊炎住院,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后来不用了,住院治疗大半个月之后终于出院,但仍然需要定期检查,并随时准备手术。由此,我想留下一篇文章,一来记录自己这大半个月的心路历程,二来想以自身事例告诉读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呢?

(1)自己治疗的心路历程;(2)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由此,我需要组织材料。可是,我所经历的一切,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这就要将头脑中存储的资料进行删减。有用的用,没用的删,需要过渡的略写。

资料如下:

发病——看病途中——确诊——转院——再确诊——住院——残酷的身体检查——等待手术的难眠之夜——转机——漫长的治疗——再度检查——再度复诊——出院——感悟和中心有用的:发病、住院、身体检查、难眠之夜、转机、感悟

与中心无关的:看病途中、再确诊、再度检查、再度复诊

可以略写的:确诊、转院、漫长的治疗、出院

上述对资料的整理过程整理完毕之后,写作思路也就明确了,写作起来也就更加流畅。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考场作文中,就需要你们花时间做好下面的工作:

(1)确立中心;

(2)围绕中心进行选材;

(3)按照选材将简要情节写下,列为提纲

不要把语文考试的草稿纸当成漫画纸,当上面写明作文的提纲时,你的作文也就有底了!(二)如何保证所立之“题”不偏——抓情理

扣题的具体方法就是要抓情理。

所谓“情理”,正如古人所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这就是说,情,包括理和志,是文章的经线,辞语,包括文采只是情理的纬线,只有经线位置正确,纬线才能与之相织成布帛;只有情理明确,辞才能协调流畅。

因而,“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此立文之本源也。”可见文章要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紧扣题意的根本。

我们把抓情理具体细化为下列三个方面。

—是内容真实。选材要严,我们要调动生活积累,以个人生活经历为素材,选取能紧扣题眼主旨的材料,以详略关系组合恰当,打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二是情感得当。情感要得当,该严肃严肃,该认真认真。特别是在人物处理上,要符合人物设定形象,不要出现生搬硬套或者千篇一律的情况。积累情感需要有适当的铺垫,要有情感的叠加,不要让情感“来的太慢,来的过猛。”

三是语言得体。为了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语言得体至关重要。这里说的语言得体不仅仅是礼貌大气,还有就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环境说什么话,要和现实挂钩,要经得起事实逻辑的推敲。

四、热点解析

今年,我们国家发生了许多大事,我们省也有很多值得诉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你们作文的题干或者话题,也有可能成为你笔下的素材。这需要我们进行提前的准备。其一: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这一话题,相信文综老师已经重复了多次了。我们这里只是对其作文应用进行探讨。

“一带一路”如果出现在话题作文当中,下述内容最好不做考虑:

(1)讨论“一带一路”的意义——你说不过习近平,也讲不出新东西。

(2)诉说“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变化——距离你很遥远,很不好说,而且很容易跑题。

(3)纠结“一带一路”与中学生的关系——放心,除了增加考点,没什么关系。

那么,如果真的出现了以“一带一路”为话题的作文,该当如何?

破题点一:从“一带一路”思想寻找与中学生生活的契合点

“一带一路”说到底,就是以丝绸之路为基础,构建新世纪国与国交流沟通的渠道。因此,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核心思想,便是“沟通”“交流”。而“沟通”“交流”则是我们人与人交往的必须,我们中学生每天都在“沟通”“交流”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故事。因此,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先叙述我们身边关于“沟通”“交流”的故事,并在文章最后进行议论,阐述“小到个人交流,相互协作,惠及自身;大到国家交流,一带一路,惠及列国”等道理。总之,“一带一路”的话题很大,适合在最后升华时点题,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破题点二:谈对比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抛开个人生活,在历史的纵横轴上寻找破题点了。要知道,“一带一路”不是今天才有的。但是古代的与当代的,无论从目的上,还是从实际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唱古论今,对比古代丝绸之路与当代“一带一路”,从而烘托出当下中国之腾飞,

民族之富强,提升文章格调,不落俗套。

破题点三:谈未来

这就要有点科幻精神了。不过,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需要一定的想象力,需要有严谨的思维能力。否则,很容易陷入到空想之中。而现在的作文阅卷,对于空想文(如穿越),是倾向于一票否定的。

其二:微生活

之前,我们应该练习过“微生活”这一命题作文。是的,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微生活也是我们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此,我们不该陌生,但我要提及的是下面几个注意事项:第一,破题点可以放在“微生活”的便利上,尽可能不要放在“微生活”的问题上,因为中考作文要求观点积极向上,对于负面作文,在中考作文中很受排斥。比如讽刺“低头族”、揭露“微生活”对人类社会负面影响之类的文章,就很容易被打上“思想不积极”“传播负能量”之类的标签,一旦打上这个“标签”,文采再好,构思再精巧,也不会得高分,甚至有可能零分。

第二,对于叙述“微生活”便利时,不要铺展成一个流水账一样的故事。其实对于这种破题点分散的文章,可以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叙述,点到为止,绝不拖泥带水,效果反而会不错。

第三,对比永远是突出中心的好方法。旧有生活的不便,与微生活的方便会成为突出微生活便利的绝佳方式。可以设置一个中心事件(比如酷暑之下交电费),然后对比微生活与旧有生活之间的不同做法,从而突出微生活的便利来。

其三:雾霾

个人认为,雾霾作为话题出现在中考作文中,是很需要出题者勇气的。因为这类作文,最容易写成负面作文了。而负面作文是不被大家认可的。所以,从出题者的角度讲,雾霾这类问题是尽量要规避的。不过现在人们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出题者以雾霾为话题,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出现,请注意——

一定要写正向的!!!!

破题点1:谈谈环保的重要性——注意,要向上,要有希望,要提出治理设想,不要光指责。当然,这个破题点适合写事理说明文或议论文,在当下的中考备考中,还是主要以记叙文为主。

破题点2:对比环境变化——从过去、此前、现在三个角度对比环境变化。过去,满天星空;此前,遍地雾霾;现在,蓝天又见。落脚点不要在中间,一定要在现在。现在雾霾治理虽然任重道远,但是也是初见成效,确实是值得肯定的。当然,如果可以,也可以展望一下未来,但是展望要合理,不能想当然。

破题点3:对比心态变化——这个对比重于对雾霾下人的关注。作为雾霾穹顶之下的芸芸众生,我们经历了对雾霾的无知,经历过对雾霾的恐惧,到现在我们勇敢面对,与之斗争。这个变化本身就是进步的,就是值得记录的。而且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正能量。

其四: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是河北省最近行政上的大动作之一,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当然,对于我们来说,雄安新区的政治、经济意义是遥远的,不过,如果出现以雄安新区为话题的作文,我们的破题点在哪儿呢?

破题点一:转换思路

其实雄安新区的建立,就是党中央转换河北发展思路的结果。而转换思路,对于我们中

学生来说,也不陌生。每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和瓶颈时,转换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相信同学们也会以此来叙述出与之相类的故事。

破题点二:创新

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相信,创新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把创新的故事与雄安新区结合起来——和一带一路类似,文章最后升华的时候点题用。

破题点三:畅想

畅想雄安新区。但还是这个问题,这需要我们有严谨的头脑,不能空想。而空想,是容易一票否决的。

其五: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最早出现于汪国真的诗歌之中,为它设置“苟且”这个对立项,以彰显其神性,则是高晓松的创造。在为许巍写的新歌中,他写道:“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诗和远方”是文学界目前的热点词,颇有格调,似乎也和中学生活扯不上关系。但是深入来看“诗和远方”的问题,则反映的是面对苍白的生活是否应该积极面对的问题。这类问题与中学生活就十分贴近。

破题点1:从平凡中做到不平凡。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苍白的,但是在苍白的生活中寻找到色彩,从平凡的日子中寻找到不平凡,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人生。我可以贫穷,但精神绝对不落后,就是这个道理。

破题点2:极致就是美。虽然平日里的学习千篇一律十分劳累,但是将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极致,这也是一种美,这也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这寄托纵然近在咫尺,也就是他们的诗和远方。

千言万语一句话——破题点就是,做好自己,才是完美人生。做好自己,就是自己的诗和远方。

五、创新思路

最后,谈一谈中考作文的创新问题。这个问题的基础是建立在你能写好一篇正常作文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不要刻意追求思路的创新,它更像是战场上的用奇。但是,再花哨的奇,也需要坚实的正,否则,在战场上就是兵败垂成,在考场上就是鸡飞蛋打。所以,再说一遍,创新思路,一定是建立在正常思路的基础之上的。先写好正常思路的文章,再去谋求创新,这才会事半功倍。

创新思路一:预设悬念

一般叙述原则:从事件发展线索入手,起承转合,严丝合缝。

创新思路:从矛盾高潮入手,以质问句或者疑问句开头,创设悬念,再进行事件的叙述。

例:

“谁把我的电脑摔散了?”小A怒气冲冲地对寝室内的兄弟们吼道。

兄弟们谁也没有见过小A如此愤怒,头发倒竖,双目圆睁,眼珠突起似乎要蹦出来咬人。老几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发声,自然也没有人承认……

创新思路二:一波双折

一般叙述原则:事件从开始到结束,从事件出现到事件解决,连贯完成。

创新思路:将事件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转换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成)

——出现波折——解决波折。这种结构,往往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

创新思路三:更换人称

一般叙述原则:以我为尊

创新思路:改称“你”,以第二人称,诉说对人物的看法;或者虚拟一个对象,倾诉你心中的块垒;或者给一个名人写封信,当然他收不到;或者给你的物品写封信,虽然自然它读不懂。

创新思路四:超出自我

一般叙述原则:我就是我

创新思路:其实在文章里,你可以是任何人——你可以是你们家的蟑螂、你也可以是你的父母、你也可以是窗外的枣树……你甚至可以是刘邦,是项羽,是曹操,是关羽,是李世民,是武则天,是王阳明等等等等。在文中,“我”只是一个叙述角度,可以有任何身份,但是,近代的几个伟人,就不要了,容易得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