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小费的礼仪范文

支付小费的礼仪范文
支付小费的礼仪范文

支付小费的礼仪范文

在国外,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支付小费(亦称服务费)。因各国、各地区收小费的比例不一,差距较大。初到一地,应事先向有经验的人了解有关情况,并与同行者研究一下付小费的合理办法。不要把它看作区区小事,能省就省,而应以入乡随俗的态度认真对待,以免带来不好的影响。

(一)支付小费的方式

饭店、餐厅的小费如果过去是根据服务招待人员的态度、服务质量好坏给小费的话,那么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收小费已成为一种规定。

在世界各地,饭店里的侍者可算是拿小费数最多的行业。在欧洲,所有的饭店在算账时都要收10~15%的服务费(即小费)。收小费方式各地不一样,有的让顾客自己在帐单上写上服务费的百分比数目(一般为10-15%),然后侍者凭顾客在帐单上的签字,从收款处取出钱作为服务费。目前更多饭店、餐厅采取直接在帐单上列明加收10~15%的服务费,这笔外快是饭店工作人员平分的,其中也包括那些不直接同顾客打交道的人在内。

顾客除了必须交纳包括帐单内的服务费外,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等,还要多少给侍者一些零钱(约5%),因为15%左右的服务费也许不能落到招待人员的手中。

旅馆里的小费在国外住旅馆动不动要付小费,旅馆越大,小费种类就越多,除了旅馆帐单上有10~15%的服务费外,还有其他额外的服务也要付小费。

刚进旅馆,有几个服务员来搬行李,不必一个个付小费;对给你打开房间门,放好行李的服务员,可付给1美元左右的小费。服务员送早点、茶、饮料都要收小费。此外,还要给打扫房间卫生的清洁工小费,旅客住宿的时间长应多给,住的时间短可少给。在美国,高级旅馆的习惯则每天给清洁工留下2美元,但在欧洲,付给房间服务员的小费都要放在桌子上,服务员一进房间就会收去,一般来说,中等房间每天要付相当于一英镑的小费。至于旅馆门口的服务员应该给多少小费还得看其服务的程度。

出租汽车的小费在国外,出租汽车小费一般占车费的15%,如果拒绝支付出租汽车司机所索取的小费,就可能招致危险。

美国的出租汽车司机1/3的收入靠小费,因此乘客得付15%以上的小费。伦敦的出租汽车司机对小费不太苛求。

如果你决定租用一辆汽车由自己来开,应该记住汽车加油时,通常得给替你加油和擦挡风玻璃的工人付少量小费。但英国例外,英国加油站的工人不收小费。

其他场合的小费在国外大多数国际机场里,搬运工是按件收小费,每件行李收25美分,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单件行李一般小费小低于1美元。如果件数多,每件不少于50美分。在火车站,搬运工同样是计件收小费的。

在欧洲的影剧院,如果你接受了节目单,一般给门口分发节目单的服务员25美分的小费。在公共场所存取衣物要给小费。帮助你开关车门的人要给小费。

给小费的方式在饭店、旅馆等地方吃饭、住宿等,除应交付帐单上公开列明的服务费外,在国外有很多场合付小费是私下进行的。一般将小费放在茶盘、酒杯底下;或在感谢招待服务人员时直接塞在其手里;或在付款时,只将找回的整款拿走,零钱就算作小费;或者多付钱,余钱不拿走。对代表官方的接待人员,因其不收小费,可酌情赠送小纪念品。

给小费还要有点艺术。给钱过多,超过了一般标准或拿着钞票随便乱给,会被看成是故意炫耀自己的富有;给得太少又会看成是小气,甚至会被骂成吝啬鬼,一些游客还会由于给少了小费而得到低劣的服务。给小费的时机也很重要,假如你在临别时才给,是不能补偿所出现的种种不快的。如果你刚一到达就递过去一张钞票,以此表示自己对服务员的一点心意和对他工作的鼓励是比较合适的。对进房间清扫卫生的服务员,可用礼貌的眼色、手势或简明短语表示一下小费所放的位置,让对方领会其意为佳。

(二)一些国家收取小费的情况

1.在奥地利,尽管各项费用中已经包括了服务费,但餐厅服务员和司机们希望能额外得到几个先令的小费。

2.瑞士明文规定,司机可以要求得到数额为车费10%的小费。大餐馆中,虽然小费很受欢迎,但未有公开收取小费的。

3.意大利人虽然很乐意得到小费,但他们却都闭口不谈。在餐馆里,当服务员给客人送去帐单时,客人会默默地将小费放入在端帐单的小盘子上,再在上面盖上餐巾或餐纸。

4.在法国,财政部在税收方面也把小费收入统计在内,规定餐馆等服务行业起码收取10%的小费。

5.东欧有的国家政府不准收取小费但这些国家里的服务员对小费是乐意接受的,如能得到一些西方货币就更好了。

6.美国有些人简直靠收小费发财,总是来者不拒。

7.在墨西哥,100个比索(约合半个多美元)的小费可使一个普通工人的日收入至少提高

内容仅供参考

美国男性和女性谁付小费更大方

美国男性和女性谁付小费更大方? A new study explores the custom of tipp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一项新研究探讨了美国付小费的习俗。 Many Americans give tips to people who perform a job for them, especially workers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y pay a little extra to people cutting their hair, driving them across town or serving them a meal at a restaurant. 很多美国人都会向那些为自己工作,尤其是服务行业的人员付小费。他们向理发师、出租车司机以及餐厅服务员支付少量额外费用(当作小费)。 The new survey was done for the website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5012564.html,. 这项是为https://www.360docs.net/doc/b215012564.html,网站做的一项新的问卷调查。 Princeton Survey Research Associates questioned over 1,000 individuals. The subjects were asked about how and when they offer tips. 普林斯顿调查研究协会对1000多人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对象被问到他们如何以及何时付小费。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men give bigger tips to restaurant workers than women. It also found people allied with the Republican Party give bigger tips than supporter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people who live in the northern U.S. are more generous with tips than those living in the South. 研究人员发现,男性付给餐厅服务员的小费要比女性多。调查还发现,共和党支持者比民主党支持者付的小费多,美国北方人比南方人在小费上更加慷慨。 The survey found that people who earn $50,000 or more a year give bigger tips than those who earn less than $50,000. One likely reason: the wealthier Americans have more money to spend.、 该调查发现,年收入高于5万美元者比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者付的小费要更多。原因可能是因为更富裕的美国人有更多钱花。 The report also said that when getting a haircut, 67 percent always tip the person doing the cutting, while 12 percent never do. In a coffee shop, 29 percent always tip the person preparing their coffee, while 30 percent never do. 该报告还说,67%的人理发时每次都会给理发师小费,然而有12%的人却从来不给。29%的人在咖啡店时总是会给服务生小费,然而有30%的人从来不给。 And when staying at a hotel, 27 percent always tip the housekeeping crew and 31 percent never do. 27%的人在住酒店时总是会给客房服务员小费,还有31%的人从来不给。 Michael Lynn is a professor of 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t the 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Hotel Administration in New York. In other words, he knows a lot about the issue of tipping.

约会的基本礼仪(dating etiquette

约会的基本礼仪dating etiquette ['etiket] 在日常社交活动中,约会是非常常见的。必要的约会有利于联络人们的感情,增进友谊。但是,约会也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了解熟悉约会的礼仪规范,可以使你在约会中显得彬彬有礼,光彩照人。 1.约会的提出 所谓约会,无约便没有会,约会首先要有约。一般而言,约人相会,一定要用商量的口吻,选择对方认为恰当的时间与地点。 约会可以当面提出,也可以用电话提出;更可以用电子邮件、传真或书信等方法提出。但无论是哪种方法的约会,都应讲究礼节与技巧。例如,你想约对方吃顿饭,大可不必直言。你可以这样说:“最近某地方开了家新酒楼,听说味道不错,有没有兴趣品尝品尝?”如对方听后回复有兴趣,你则可以进一步询问对方什么时间方便。如对方表示没有兴趣,则不要强人所难。此外,约会的提出还要依据具体情况,寻找适当的时机。有的约会需要单独提出,有的约会则宜当众提出,也有的约会可利用第三人提出,这种约会多半是为了避免直接约会不成的尴尬。 2.约会的答应、拒绝、取消 接到约会的邀请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应约还是拒绝,约会并不是有求必应,有请必到。但是,拒绝约会必须讲究礼仪。 (1)答应约会 当答应对方约会时,一定要按时赴约,既不要到得过早,也不要迟到。如遇特殊情况迟到时,一定要主动向对方说明情况,同时表示歉意。重要的约会,一定要尽可能把影响时间的因素考虑在内,注意在时间的安排上留有余地。至于约会是否要带礼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该带礼品的而不带,也是一种失礼行为。 (2)拒绝约会 当拒绝约会时一定要注意考虑对方的自尊心,一般不要直言直语,而应委婉地、艺术地回绝对方。如“对不起,今晚我已有约会,请谅解。”此外,也可以用改变约定的方式来回绝,如“再过些日子,我约你怎么样?” (3)约会的取消 有时答应了别人的约会,但因突发事件而无法按时赴约,就会发生取消约会的问题。取消约会一定要事先通知对方,并向对方说明原因,请求谅解。如有可能的话,应与对方重新约定新的约会时间和地点。取消约会必须慎重,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轻易取消约会,以免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3.约会中的称呼 (1)称呼老师、长辈、上级时应用“您”,而不能用“你”,更不要直呼其名。可在其姓氏后加上适当的尊称,如“邓老师”、“刘先生”、“王经理”、“张董事长”等;对资格老的前辈,也可在其姓氏后加上“老”字,如“王老”、“夏老”等。 (2)对于客人或初次相见者,一般最好使用敬称“您”,而不要直接用“你”相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3)老朋友或亲密无间者之间的约会则可直接使用“你”,也可用昵称,以免给人以拘谨、生疏之感。但也要注意不要滥用“乳名”、“外号”等。 (4)在涉外活动中的约会,称呼应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如对男士一般称呼“先生”,对已婚女士称“太太”或“夫人”,对未婚女士则称“小姐”。 4.约会规则 (1)注意个人仪表形象 赴约会,根据约会的内容、场所、对象,要相应地注意个人仪表、服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约会的重视。 (2)注意个人言谈举止 在约会时,态度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不失端庄大方;交谈既要真诚自然,又不能涉及他人隐私机密。 (3)注意把握约会时间 赴约,首先要准时,既不要迟到,也不要到得太早。其次,约会时间应适可而止,既不要匆匆约会,也不要拖延不散,把握好约会时间非常重要。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可为双方带来便利。

礼仪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剪彩仪式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 A.剪彩现场铺设红色的地毯其宽度应在一米以上 B.剪彩现场铺设红色的地毯其宽度应在两米以上 C.剪彩现场铺设红色的地毯其宽度应在两米以内 E.剪彩现场铺设红色的地毯其宽度应在1.5米以上 2、举行剪彩礼仪下面正确的做法是( D ) A.剪彩现场铺设红色的地毯其宽度应在三米以上 B.剪彩现场铺设红色的地毯其宽度应在两米以上 C.剪彩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但一般不要多过10人 D.剪彩者登台应从右侧出场 3.礼仪的基本要素有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环境和(C ) A.礼仪的修养 B.礼仪的内容 C.礼仪的媒体 D.礼仪的操作 4关于身体距离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B ) A.常规距离为50cm到1m之间 B.50CM到1.5米的范围适合一般社交 C.礼仪距离为1.5到4米的范围 D.公共距离是指4米以外 5.适合人们在社交时使用的香水是(B ) A.浓香型香水 B.清香型香水 C.淡香型香水 D.微香型香水 6.不正确使用香水的做法( C ) A.身上的香水味一米内被他人闻到 B.香水洒在手腕、耳根、颈侧 C.上班用清香型的香水 D.参加晚会用浓香型的香水 7.适合人们在运动时使用的香水是(D ) A浓香型香水 B清香型香水 C淡香型香水 D微香型香水 8.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拜访,应控制在(A )分钟之内A.15—30 B.10—20 C.30—45 D.30—60 9.官方迎送中,政府首脑应鸣放( B )响的礼炮 A.21 B.19 C.18 D.17 10.关于礼宾次序下面正确的做法是(B ) A.三人同行,最靠右边者为尊 B.迎宾时主人在前,送客时主人在后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仪态礼仪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仪态礼仪良好的仪态礼仪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良好的仪态礼仪对我们有 什么好处?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 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 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对一个人来说,礼 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 一个社会来说,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一个人的内在价值、一个人的内在价值、个 __等等固然重要, 但别人要经过长个 __等等固然重要,时间的交往才能评判,最直接怯宿造成印象的,则是他的外表时间的交往才能评判,最直接 怯最新宿造成印象的,形态。 而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令人映像深刻形态。

的举动呢?的举动呢?仪态是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虽属小节但滴水藏海,仪态是人在行为中的姿势和风度,虽属小节,但滴水藏海,能以小见大。它从细微处见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小见大。它从细微处见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看本质人际关系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推销高手人际关系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推销员的推销效果则以见证。 推销员的推销效果则以见证。 一定都是从穿着打扮和条例外表着手,从头到脚,处处都要有推销高一定都是从穿着打扮和条例外表着手,从头到脚,手的形象。你若看到是位庄重认真,自信十足,而有成就的任务,手的形象。你若看到是位庄重认真,自信十足,而有成就的任务,光看一眼,就晓得他是一位可亲可信的行家。 看一眼,就晓得他是一位可亲可信的行家。 在很多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我们打扮得很漂亮很酷,很多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我们打扮得很漂亮很酷,我们就能吸引别人的眼

国际礼仪(禁忌篇)

国际礼仪(禁忌篇) 1.禁忌之定义: 因风俗, 习惯, 观念不同使人产生不愉快感觉之行为, 举止或言 语。 2.禁忌的种类及发生原因 禁忌的种类大略可分为”人”、“事”、“时”、“地”、“物”五大类. 与不合适的”人”, 在不合适的”时间”, 处在不合适的”地点”, 做不适合的”事”, 收受、给予、展示、携带不合适的”物品”, 都可能触犯禁忌。 从禁忌的共通性而言, 又可以大略分为三类: 1)基本共通禁忌 换言之, 就是不分地域、人种、风俗, 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禁忌。这些禁 忌中, 部分有法律明文规定(杀人, 放火, 偷窃, 抢劫, 刺探军事情报,违 反交通规则, 随地大小便…等), 部分则由宗教/社会道德加以规范(说谎, 说粗话, 说脏话, 讽刺, 不敬老尊贤, 当众放屁, 张口剔牙, 斜眼看人… 等) 2)地域性禁忌 因地域, 风俗不同, 所造成观念不同所产生之文化冲突, 一般而言包含:

政治差异, 宗教差异, 经济差异, 风俗差异等等 3)个人特殊禁忌 个人因特殊原因产生之忌讳.(糖尿病患不吃甜, 花粉过敏不爱花, 触景伤 情, 惧高症等等) 「基本共通禁忌」大多可用「将心比心」的方式了解。「个人特殊禁忌」则因人而异, 无一定规则可循, 当事人也都能因为是「自己特殊」的原因, 对不明究理而触犯禁忌者有所体谅。「地域性禁忌」则因为「因地不同」、「有规则可循」、「可事先准备因应」等特性, 而最常被探讨, 甚至成为国际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3.一般常见禁忌 询问或触犯个人隐私 各国对于隐私之定义多有不同, 譬如拉丁民族见面即互相拥抱吻颊, 而英法等国则谈话之时也需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否则便会觉得不自在. 中国人见面没三句话就问人家有没有结婚, 要帮人家作媒, 外国人对不熟的人, 连问人家几岁都觉得不妥。大多数人皆有些因社会文化价值不同而不欲人知的事情, 尤其是含有社会地位, 优劣等级等等相互比较意味的问题, 若非熟识, 最好不要碰触, 以免尴尬. 这类禁忌一般包含:

在国外支付小费常识

在国外支付小费常识 小费,在国外被认为是一种对服务的认可和客人对服务员的尊敬,出国留学总会遇到付小费的情况,那么,“怎么付?付多少?”便成了一个问题。因为在中国大部分是没有收小费的习惯的,但是所谓入乡随俗,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小费还是可以给的。 由于世界各地付小费的作法不一,因而收小费的比例差距也较大。初到一个地方,有一件必做的事情,那就是要通过询问或参阅有关资料了解当地付小费的作法和比例,这样以后在生活中付起小费来才能得心应手。 给小费的方式,除交付账单上公开列明的外,给小费多在私下进行。一般小费放在茶盘酒杯底下,或直接塞在服务员手里,或在付款时找的零钱不收权当小费。在官方接待中,因不收小费可酌情赠送些小纪念品以示感谢,如送包香烟、一小瓶酒等小礼物,对服务人员来说那还是满实惠的。 在海外,由于服务业相当发达,小费无处不在,如果忘记给或者不给小费,那必然会在海外生活里自寻烦恼。 在美国,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

项是“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付小费的其他情况包括坐出租车和到旅馆请人搬行李等。在这些情况下付一两块钱小费就行了,而不是15%。坐出租车付10%的小费。严格地说,服务员应该为小费报税。但许多人少报,因为付的都是现金。 在欧洲的大部分国家的餐馆饭店,实际上大多人根本不知道小费标准。就是因为小费本是个灵活的东西。实际上,在欧洲饭店的小费5-10%是比较适合的。但是有一些要注意的是:在意大利,把2欧分5欧分这样的零钱作为小费留在桌子上,人们视为特别不讲礼貌的是;在瑞士,付小费是不公开的,但出租车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在法国,与瑞士相反,付小费是公开的,而且不能低于总价款的10%,不过服务员的小费计算入财政税收中等等。 除了这些欧美大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小费礼仪也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在北非中东地区是必须要给小费的,若忘记了没有给,是会被追着索取的,因为在这些地区,小费是老人和小孩的生活费用;在墨西哥,付小费与收小费是一种感谢与感激的行为;在日本,进入饭店门前只须向女服务员付小费即可等等。 虽然很多国家也有付小费的行为,但是有一些国家可是相当反对付小费的。在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因为付小费是说明服务质量差。 其实,在国外的许多地方,付小费有时成为一种经济实力的竞争。付的小费越多,其名声越大,越被人们认为有财富和地位。所以,许多人,尤其是有身份的人,在生意场上,都十分注意付小费礼仪,甚至把它看成是个人荣誉的展示。 那么,究竟有什么行业是需要经常收取小费的。 第一,酒店,门童、行李员、送餐员、客房服务员;第二,餐厅,领位员、侍者、乐手、卫生间保洁员;第三,美容美发,美容师、发型师、泊车者;第四,出租车司机;第五,影剧院,衣帽厅侍者、节目单发放者、剧场领位员;第六,旅游观光,导游员、驾驶员。当然了,除了以上六类行业,还是有其他一些行业流行付小费的。 在不同的国家付小费的方式也不同。其一,列入账单,除宾馆、餐厅外,把小费打入账单比较少见;其二,不取找零。其三,多付现金当作小费。其四,私下将小费给服务人员。经常是消费者悄悄将小费塞到服务人员的手里。其五,将小费放在床头、茶盘或者酒杯之下。其六,有的国家禁止收小费,但是消费者可以送些小礼物给服务人员。每个地方付多少小费也是有讲究的。往往是既不可以多给,也不可以少给。给少了,会认为吝啬,给多了,会被当作故意炫耀。 我们应该给服务人员多少小费呢? 一种是按照一定比例付小费,例如:

出国旅游为什么要给小费.doc

出国旅游为什么要给小费 相信春节期间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旅游,那么出国旅游之前,有一个事情是需要提前了解的,那就是小费问题。为什么出国旅游要给小费呢?让我告诉你吧。 居住在中国的我们,很少碰到需要给小费的时候。也许有些高档餐馆或饭店会直接把10%的服务费算在账单内,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特别在意服务的品质,也对小费没有个正确的认识。 但如果要出国旅游或者生活,小费文化将是你必须了解的一部分。许多国人出去之后也会对这一点产生疑惑:到底该给多少小费呢?怎么给?哪些场合该给?都该给谁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费。到底该如何礼貌优雅的给小费。 小费的起源 小费(Tips)一词的来源,可以从它的四个字母来拆解认识。在17世纪英格兰地区,餐桌上常放着一只碗,碗上写着"To InsurePrompt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一些消费者往往会给侍者付写额外的费用,以期得带迅捷的服务。 所以Tips就代表四个字意,T就是To,I就是Insure,P就是Prompt,S就是Service,联合起来就是确保获得立即的服务的意思。逐渐的一些赴欧旅行的美国人将这种习俗带回了美国,经历数百年的演变成今天的小费模式。 小费不是一种施舍,是一种文化! 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小费的背景。国外的小费,不是我们一些人想的那种嗟来之食。其实,国外,小费的概念,是对你工作给予的肯定。他们觉得,你的服务做的很好,这钱是你应得的。

中国人到餐厅用餐,很习惯吃饱买单走人;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按菜单价格买单之后,另外要支付小费(或服务费)给服务你这张桌子的服务员。 我们国人在出国后,都不太习惯给小费,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外餐饮服务的确也挺贵,再额外支付一笔钱对很多人来说也是相当大一笔钱了。 但是在西方,如果你没有支付这笔小费,其实是对该餐厅或服务人员的服务予以否定,对较高质量的餐厅或服务人员而言,是一种污辱;甚至于有时候,因为顾客没有支付这笔额外的小费,服务人员还会追问是哪里服务不好。 这笔费用,对于那些倾心给你提供良好服务的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对他们服务的嘉奖。 而且小费出了是对该服务的评价以外,也是服务人员很重要的收入。在国外,服务生本身能得到的薪水也许并不多,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收入来自于小费。有时候,他们获得的小费会占他们总所得的70%以上。 在欧洲,这种情况也极为普遍,一家五星级的酒店或餐厅,非常重视服务水平,自然会从小费的获得来看待餐厅的服务质量与顾客的满意度。

服务礼仪教学大纲

《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 一、教学对象 高职高专空中乘务与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港口商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学生。 二、课程得性质与任务: 《服务礼仪》就是高职高专得一门公共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以养成良好得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礼仪,增强规范得社交活动能力。 三、学生能力培养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得学习,掌握礼仪得内容与与内涵,掌握各类礼仪规则。 2、素质要求:本课程得学习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课得同时学会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提高个人得礼仪修养,从而提高个人得素质。 3、实践操作要求:礼仪就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非常强得学科,要求教师在上课得过程中要将所讲内容以示范得方式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要督促学生亲身体验、模拟、练习,方可掌握各类礼规。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礼仪概述 教学目得:通过研究礼仪得起源于发展,认识东西方礼仪得异同,了解礼仪得内涵、特性与功能,进而树立起学习礼仪知识得信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运用礼仪得原则 一、中华礼仪得起源 二、中华礼仪得形成与作用 三、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四、礼仪得涵义 五、现代礼仪得特性 六、学习礼仪得意义 七、学习运用礼仪得原则 八、学习礼仪得方法 第二章个人礼仪 教学目得:了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个人服务形象得重要性,及个人服务形象得基本要求,掌握仪容、仪表、仪态等方面得基本礼仪规范,提升个人外在形象与素养。 教学重点:仪态训练 教学难点: 化妆、走姿 第一节个人仪容 一、面部修饰 二、发型修饰 三、肢体修饰 四、化妆修饰 第二节个人仪态 一、表情礼仪 二、站姿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2.人的一生要消费许多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有的基于生理需要,叫做本能性需要;有的基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叫做社会性需要。 3.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4.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有时并不能十分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消费者行为的可诱导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乎社会、法律的规范。 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萌芽时期、应用时期和变革与发展等三个阶段。 6.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么到20世纪初,美国学者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并首先在美国的大学出现。 7.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发法等等。8.根据消费者决策过程所经历阶段的不同,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三种类型扩展型、 有限型和名义型。 9.扩展型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和品牌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发生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消费者购买斟酌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 10.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个性与自我冲突和生活方式。 11.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搜集信息取决于三方面介入程度、产品差异程度 和时间压力。 12.扩展型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搜集信息、评价 品牌、购买和购后评价等五个步骤 13.名义型购买决策通常发生在购买介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忠诚型和习惯型。 14.问题认识是由于意欲状态与感知状态存在差距,促使其采取某种决策行为,其原因在于差距大小、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15.消费者一旦确定有必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就会从个方面搜集信息,其方式主要有 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两种。 16.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 态,根据其历史起源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可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 18.当多种动机被同时激发时,会出现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即为购买动机的冲突,通常消费者面临的冲突情形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 19.消费者购买动机受挫后,会通过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常见的有攻击、退化、抑制和替代。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1.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22.知觉风险主要包括功能风险、物质、经济、社会、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 23.影响理解的刺激物因素主要有三类即刺激物的实体特征、语言与符号和次序。 24.学习是指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25.根据学习的效果学习可以分为加强型、削弱型和重复型。 26.消费者学习的方法包括模仿法、试误法和观察学习法三种方法。 27.顿误是主体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必靠学习和经验,只要个体理解这个情形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自然产生。 28.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叫榜样,对其的 1

美国什么时候应该给小费呢.doc

美国什么时候应该给小费呢 在美国,小费已经成为意见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那么美国小费应该怎样支付呢?的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美国什么时候应该给小费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在餐馆吃饭为什么要给小费? 根据联邦法律,全美没有小费的员工(Non-tipped Employees)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25美元,而有小费的员工(Tipped Employees) 只有2.13美元。当然,各州甚至各城市都有自己的法律,因此当地的实际最低工资可能要高;比如说,对于没有小费的员工:DC 的最低工资是每小时9.5美元。 纽约州长202X年4月签署法案将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 旧金山、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也已通过议案,未来几年内最低工资将逐步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 对于有小费的工种,最常见的如餐馆服务员,假如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2天,按联邦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餐馆开给他们的底薪可能只有 2.13 x 8 x 22 = 374.88 美元 -- 并且这是合法的。在美国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点钱不可能过活。 因此,服务员实际上都是靠小费生活的。在正常情况下他们都会热情服务你,希望得到尽量多的小费。顾客留下的小费,也不是服务生一个人拿,要和餐厅带位的人分,具体就看老板怎么分配了;总之你给了10刀小费,服务生并不会拿到10刀。 很多人来美国后不习惯:我已经买单了,为什么还要额外给钱?服务员工资太低是餐馆老板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错,为什么要我来补偿?这种想法其实一些美国人也有(但并不是主流),参见下面视频,这是Quentin Tarantino 1992 年电影“Reservoir Dogs”(落水狗)里的片段,Mr. Pink 坚持「不会因为这个社会说应该给小费我就照做」。 不管你持怎样的看法,如果你来美国旅游、学习、工作和生活,我建议你「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既然来了美国,就按照美国人的习惯给小费;否则不但失礼,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冲突,在一些民风彪悍的地方(如德州)尤其不要如此。新闻里经常有不良老板拖欠甚至拒付农民工工资;在美国的传统里,服务生好端端为你服务、却拿不到 Tip,就好比农民工干完活老板不肯给钱一样,自然会失望甚至愤怒。

礼品营销及其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精)

礼品营销及其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近些年来,消费领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礼品市场悄然兴起,从老年保健品到电子学习用品,从传统工艺品到现代数码产品,从个人礼品到公司礼品,礼品市场欣欣向荣。如何认识礼品市场及其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购买行为,是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正确解读礼品市场能有利于礼品企业针对消 费者礼品购买心理制定出有效的营销策略。第一、礼品营销是短期内迅速提高销量的目的从本质上讲,礼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概念,而是一个利益概念,这个利益是消费者所认同的心理感知。和一般的产品一样,它也能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心理满足,所不同的是这种心理满足是通过购买者对受礼者的情感表达来实现的。由于礼品的购买者和最终消费者(受礼者)是分离的,二者之间的情感表达必须借助一中“介质”来完成,那么礼品 就是这种情感表达最好载体。礼品要扮演好这种载体的角色,必须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企业在礼品营销传播过程中将“礼品概念”作为长期的营销手段,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等营销策略均围绕“礼品”这个核心进行整合营销传播。而另一种是企业只是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推出以节日礼品为主题的促销活动,通过搭节日“礼品便车”实现在短期内迅速提高销量的目的。第二、礼品营销和礼品消费密不可分 1、价格偏好不同功能的礼品所喜好的价格不同,作为公司促销品,普通赠品或者流行性饰品类,寻价一般在1—30元之间;作为商务礼品根据受礼者的身份不同,重要性的差别价格在150—500元之间,作为攻关礼品,这是一种事实存在并且占公司很大一块支出的礼品类别,礼品则会根据受礼者职位的高低,公关事项的重要性而定,价格至少在500元以上,上无封顶;而民间的礼品支出则因年龄、性别和收入的差异而不同,青少年礼品支出频繁但价位较低,100元以内,月收入1000元的成年人对礼品支出的价位要求为200元,由于没有做大规模的全国性的调查,礼品支出的地域差异很难确认,并且后三类礼品的支出会随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水涨船高。 2、关注焦点由于礼品的购买者并非最终的使用者,人们选购礼品在使用价值相当的情况下更加关注其外观设计是否时尚优美,包装是否精美雅致,而工艺礼品的选购则更是在乎其文化内涵,造型工艺,大多数消费者普遍认为:礼品是一种高情感的商品,是感情传递的纽带,所以首先要引发受礼者的愉悦感,要观之赏心悦目,品之意味深长。送受礼品既要体现送礼者的品味,也要考虑受礼者的格调,因而礼品的品牌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价格则是要视送礼的重要性、用途、场合、受礼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选购之前已经确定。对商务礼品的关注度和个人礼品的关注度略有不同,商务礼品一般该关注能否为客户设计定制,能否及时运付。不同年龄段对礼品关注度也不同,据中国工艺品网的调查:25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更加关注礼品的设计新奇,外观精美和时尚新潮,25—40岁的中青年喜欢时尚大方、高贵得体、反映 身份的礼品;而40岁以上则更关心礼品的经济适用功能。第三、礼品 消费购买行为是礼品营销的稳固基石 1、礼品消费的文化基因 中国向来被誉为礼仪之邦,尽管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步接受西方文化,甚至自视是传统的叛逆者,但是,透过这种局域的表象,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看到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的主流地位。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中国人对家的认识上,追求温馨、美满幸福的家庭仍是大多数人的价值

纽约旅游如何付小费

纽约旅游如何付小费 现在喜好旅游的人们非常多,但是在人们出游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攻略。特别是出游要记得入乡随俗,这个是出游的人们必须记住的一句话,在异地如果做出什么不合当地风俗的事情,可能就会遭到当地人的反对。而且你出游会代表你的国家的素质。所以出游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下目的地有什么风俗习惯。 天朝不流行什么小费,有些地方甚至会明文标出“谢绝小费”。我们理解的“小费”可能是提供超凡服务后,有钱的大爷给的打赏。但是在纽约,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甚至泰国),小费都是不成文的规定。 到纽约旅游的同胞均面临入乡随俗的问题,其中最常见最多发的就是如何付小费?这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一个小费还能大到哪儿去,去美国旅游几万都花了,何惧小费乎?可说小吧,弄不好真丢面子。来的多是腕儿,是腕儿就要面儿,谁也丢不起这人。回去一说,内谁谁谁,在纽约吃饭不付小费,楞让人家服务员追出门来,绝对栽了。 首先,必须建立强烈的概念,在纽约,凡是服务业均须付小费,这是不成文法,是当地习俗。特别在经济不彰的压力下,从业人员对小费的在意超乎寻常。如果你该付的不付,他真跟你玩儿命。具体说,餐馆,酒店,出租车,还有导游,这几大类,都需付小费。

那付多少呢?咱分门别类地说说。 出租车司机,应付车费的百分之二十。曼哈顿的黄色出租,一般每次二到五美元不等,大概齐就行。司机忙着继续趴活,没工夫跟你多计较。 酒店或机场行李员,就是帮你拉行李的那位,中国叫红帽儿。在这儿你可千万别这么叫人家,人家不高兴。男的一律叫先生,女的一律称女士。对这种服务的小费是,每件行李一到两美元。行李多就少付点儿,少就多付点儿。

酒店房间服务员,就是打扫卫生的那位。一般每天两美元即可。 导游,按其自报价,一般不会乱收费,一大车人,跟着哄就行。

支付小费的礼仪

支付小费的礼仪 在世界各地,饭店里的侍者可算是拿小费数最多的行业。在欧洲,所有的饭店在算账时都要收10~15%的"服务费"。收小费方式各地不一样,有的让顾客自己在帐单上写上服务费的百分比数目,然后侍者凭顾客在帐单上的签字,从收款处取出钱作为服务费。目前更多饭店、餐厅采取直接在帐单上列明加收10~15%的服务费,这笔外快是饭店工作人员平分的,其中也包括那些不直接同顾客打交道的人在内。 顾客除了必须交纳包括帐单内的服务费外,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等,还要多少给侍者一些零钱,因为15%左右的服务费也许不能落到招待人员的手中。 旅馆里的小费在国外住旅馆动不动要付小费,旅馆越大,小费种类就越多,除了旅馆帐单上有10~15%的服务费外,还有其他额外的服务也要付小费。 刚进旅馆,有几个服务员来搬行李,不必一个个付小费;对给你打开房间门,放好行李的服务员,可付给1美元左右的小费。服务员送早点、茶、饮料都要收小费。此外,还要给打扫房间卫生的清洁工小费,旅客住宿的时间长应多给,住的时间短可少给。在美国,高级旅馆的习惯则每天给清洁工留下2美元,但在欧洲,付给房间服务员的小费都要放在桌子上,服务员一进房间就会收去,一般来说,中等房间每天要付相当于一英镑的小费。至于旅馆门口的服务员应该给多少小费还得看其服务的程度。 出租汽车的小费在国外,出租汽车小费一般占车费的15%,

如果拒绝支付出租汽车司机所索取的小费,就可能招致危险。 美国的出租汽车司机1/3的收入靠小费,因此乘客得付15%以上的小费。伦敦的出租汽车司机对小费不太苛求。 如果你决定租用一辆汽车由自己来开,应该记住汽车加油时,通常得给替你加油和擦挡风玻璃的工人付少量小费。但英国例外,英国加油站的工人不收小费。 其他场合的小费在国外大多数国际机场里,搬运工是按件收小费,每件行李收25美分,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单件行李一般小费小低于1美元。如果件数多,每件不少于50美分。在火车站,搬运工同样是计件收小费的。 在欧洲的影剧院,如果你接受了节目单,一般给门口分发节目单的服务员25美分的小费。在公共场所存取衣物要给小费。帮助你开关车门的人要给小费。 给小费的方式在饭店、旅馆等地方吃饭、住宿等,除应交付帐单上公开列明的服务费外,在国外有很多场合付小费是私下进行的。一般将小费放在茶盘、酒杯底下;或在感谢招待服务人员时直接塞在其手里;或在付款时,只将找回的整款拿走,零钱就算作小费;或者多付钱,余钱不拿走。对代表官方的接待人员,因其不收小费,可酌情赠送小纪念品。 给小费还要有点艺术。给钱过多,超过了一般标准或拿着钞票随便乱给,会被看成是故意炫耀自己的富有;给得太少又会看成是小气,甚至会被骂成吝啬鬼,一些游客还会由于给少了小费而得到低劣的服务。给小费的时机也很重要,假如你在临别时才

出国旅游的社交礼仪

出国旅游的社交礼仪 在社会交往中,良好的公共礼仪可以使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下面整理了一些,一起来看看吧! 乘坐飞机的礼仪 1、出境旅游一般会坐飞机,而飞机上也一定要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礼仪。上机时不得违规携带有碍飞行安全的物品。通常规定:任何乘客均不得携带刀具以及其他武器,不得携带一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品。 2、登机时应当认真配合例行的安全检查。在进行安全检查时,每位乘客都要通过安全门,而其随身携带的行李则需要通过监测器。如有必要,对乘客或行李使用探测仪进行检查,或手工检查。不应当拒绝合作,或无端进行指责。 3、准时登机,依次入座。上下飞机时,要注意依次而行。 4、飞机飞行时务必遵守有关安全乘机的各项规定。登机后主动关闭手机等无线电设备。 5、需要找乘务员时,可以按呼叫铃,不宜大声喊叫。接收乘务员服务应致谢。上下飞机时,对空中乘务员的迎送问候应有所回应。 6、在机上放置自己随身携带的行李时,与其他乘客要互谅互让。飞机未停稳时不抢先打开行李舱取行李,以免行李摔落伤人。 7、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时,要维护自尊。不要当众脱鞋,尤其是不要把腿、脚乱伸乱放。如果是长途飞行,脱下鞋后应在外面再罩上护袜。 8、当自己休息时,不要使身体触及他人,或是将座椅调得过低,从而有碍于人。 9、与他人交谈时,不要影响他人休息,不要谈论令人不安的话题。 10、保持舱内整洁卫生,因晕机呕吐时,应使用机上专用呕吐袋。 11、机上读物阅后整齐放入面前插袋。 12、不乱动飞机上的安全用品及设施。飞机上的救生衣是飞机遇险,在海上迫降时供乘客逃生使用的,切勿随意打开或带下飞机。 入住酒店的礼仪

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什么是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服务时介入的过程活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2000)。 [编辑]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的环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购买行为环节模式描绘:通过座谈会、深访、观察等形式得到系统的、感性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由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差异,使得购买行为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前期的定性研究是建立模型的基础。 了解各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掌握消费者在不同环节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其中哪些是促成购买行为各环节演变的关键因素 确定各环节的关键营销推动行为:针对各行为环节的关键因素,对比当前市场中成功与失败品牌的行动表现,确定哪些营销活动是能够解决关键因素而形成推动行为 评估目标品牌的消费者行为表现:得到完整的消费者分布结构,即处于不同阶段的消费者比例,从而明确品牌表现的原因 确定营销活动的实施策略:针对品牌表现,按照重要性和优先性原则做出行动规划,并实施评估 [编辑]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的基本框架 市场营销学家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概括为6W和6O,从而形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 1、市场需要什么(What)——有关产品(Objects)是什么。通过分析消费者希望购买什么,为什么需要这种商品而不是需要那种商品,研究企业应如何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为何购买(Why)——购买目的(Objectives)是什么。通过分析购买动机的形成(生理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了解消费者的购买目的,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 3、购买者是谁(Who)——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是个人、家庭还是集团,购买的产品供谁使用,谁是购买的决策者、执行者、影响者。根据分析,组合相应的产品、渠道、定价和促销。 4、如何购买(How)——购买组织的作业行为(Operation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对购买方式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营销服务。在消费者市场,分析不同的类型消费者的特点,如经济型购买者对性能和廉价的追求,冲动性购买者对情趣和外观的喜好,手头拮据的购买者要求分期付款,工作繁忙的购买者重视购买方便和送货上门等。 5、何时购买(When)——购买时机(Occasion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对特定产品的购买时间的要求,把握时机,适时推出产品,如分析自然季节和传统节假日对市场购买的影响程度等。 6、何处购买(Where)——购买场合(Outlet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对不同产品的购买地点的要求,如消费品种的方便品,顾客一般要求就近购买,而选购品则要求在商业区(地区中心或商业中心)购买,一边挑选对比,特殊品往往会要求直接到企业或专业商店购买等。 [编辑]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吉列公司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1] 吉列公司通过给顾客免费赠送刀具而留住顾客,因为这将促使顾客常年累月地购买吉列刀片。19 世纪70年代,当Bic公司在欧洲推出一次性剃须刀并很快占领了市场时,吉列却忘记了留住顾客的方法。它抢先在Bic公司在美国推出一次性剃须刀,同时利用购物优待券、价格刺激、零售打折等手段来推销新产品,开发新顾客。虽保住了市场,却损失了利润。1974---1980年赢利情况令人失望。公司营销人员意识到由于在价格上做文章而使顾客流失,利润下降,决定回到以留住顾客为出发点制定营销战略。当公司投资几千万美元研制出新式剃须刀时,改变营销策略,将以往用在优惠销售上的营销费用花在媒体广告上以树立品牌形象。活动目标是吸引年轻男子花较少的钱试用新产品,同时留住老顾客。实践证明,Sensor刀片的营销获得了成功,成为其20世纪90年代留住顾客的营销典范之一。

8个美国文化冷知识点

2、美国宠物文化 Hi guys. I’m Hank. Today 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pets in the U.S. Culture. To Americans, pets are not just property, but a part of the family. After all, pets are people, too. 嗨,伙计们,今天我来谈谈美国的宠物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宠物不仅仅是私人财产,更是家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宠物也是“人”啊! 2、山姆大叔 Hi guys. I’m Hank. Today we'll talk about "The Uncle Sam”. In 1917, "I want you", the famous words, are used in the recruiting poster by James Flagg. This sets the image of Uncle Sam Firmly into American impressions. 嗨,伙计们,我是汉克。今天我们来谈谈山姆大叔,在1917年,詹姆斯弗朗哥在山姆大叔的形象中加入了“I want you”这行字来作为征兵海报,从此这一形象就深深的印入了美国人的脑海。 3、小费文化 Hi guys. I’m Hank. Today we'll talk about Tipping Culture. Tipping is not mandatory in most of the U.S states, but it's expected in many circumstances for services, especially at almost all sit-down restaurant.嗨,伙计们,我是汉克。今天我我们能来谈谈小费文化。尽管付小费在美国大多数地区并不是强制性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非自助式餐馆服务都希望得到小费。 4、美式亲子 Hi guys. I’m Hank. Today we'll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U.S. American parents try to treat their children

小费礼仪

小费礼仪 据说小费最初出现于18世纪的英国。当时,在饭店的餐桌上,摆有一只标有“保证通讯服务”的小碗。顾客一旦将零钱投入其中,便会得到侍者迅速而周到的服务。此后,此种做法渐渐扩展到其他服务行业,并得以延续下来,将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约定俗成的感谢服务人员周到服务的一种常规形式。 要付给小费,主要应当对其付给场合,付给方式,付给金额等问题了解清楚。 一、应当明确付给的场合 在许多国家,几乎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流行付给小费的做法。就具体情况而论,付给小费最为常见的场合主要有以下几类: 住宿酒店 出国访问,不能不住酒店。下榻酒店时,小费通常不可或缺。住宿酒店时,对下述人员往往必须付给小费: ●门童。当门童为客人叫出租车或者为其开关车门、大门时,一般应付给 其小费。 ●行李员。行李员为客人搬运行李之后,通常应付给气小费。 ●送餐者。有些客人关于在客房用餐,为此必须付给送餐者小费。 ●客房服务员。客房服务员每天需要定时打扫、整理客房,因此应付给其 小费。 餐馆用餐 出访之际,在餐馆用餐时付给小费,往往是消费支出总额中的一个大项。其具体的付给人员有: ●领位员。假设需要自己的一个中意的位置,那么向领位员付给小费常常 是必须的。 ●侍者。对于忙来忙去的侍者,自然必须付给小费。 ●乐手。 ●卫生间保洁员。如果中途去卫生间,那么有时需付给气小费。 美容美肤 在国外,美容美发是人们重要的日常活动项目之一。其需要付给小费的人员主要有: ●美容师。有的国家不需要给美容师小费,有的国家则相反,对于这一点 应根据国家不同区别对待。 ●发型师。在绝大多数流行付给小费的国家里,都有付给发型师小费的习 惯。 ●泊车者。如果需要泊车者替自己泊车的话,那么亦应向其支付小费。 ●坐出租车。在许多国家里,坐出租车时,不但应该全额支付出租车费, 还应付给出租车司机一定金额的小费。 观看影剧 在外国观看规格较高的影剧时,通常也必须向有关服务人员付给小费。其需要付给者有: ●衣帽厅侍者。 ●节目单发放者。 ●剧场领位员。 旅游观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