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教案及讲义

授课老师:XXX

数据库系统概论教案第1页

实验2 创建数据库和表

实验2 创建数据库和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ySQL数据库中的存储引擎分类 2.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3.了解MySQL的基本数据类型 4.了解空值的概念 5.学会在MySQL界面工具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6.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二、实验准备 1.首先要明确,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数据管理员,或是被授权使用 CREATE DATABASE语句的用户。 2.其次,确定数据库包含哪些表,以及所包含的个表的数据结构,还要了解 MySQL的常用数据类型,以及创建数据库的表。 3.此外还要了解两种常用的创建数据、表的方法,即在界面管理工具中创建 和使用CREATE DATABASE 语句创建。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数据表描述 创建用于企业用于管理的员工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名为YGGL,包含员工的信息,部门信息,及员工的薪水信息。数据库YGGL包含下列三个表: Employees:员工信息表 Departments:部门信息表 Salary:员工薪水情况表 Employees表结构 Departments表结构

Salary表结构 (二)实验内容 1.使用命令行方式创建数据库YGGL。 1)打开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输入管理员密码登录,使用CREATE 语句创建YGGL数据库。 2)在YGGL数据库存在的情况下,使用CREATE DATEBASE语句新建数据 库YGGL,查看错误信息,再尝试加上IF NOT EXISTS关键词创建YGGL,看看有 什么变化。 3)使用命令方法创建数据库YGGL1,要求数据库字符集为utf8,校对规 则为utf8_general_ci。 2.使用SQL语句在YGGL数据库中创建表employees 1)执行创建表Employees的Sql语句。 3.使用SQL语句删除表和数据库 1)删除表Employees。 2)删除数据库YGGL。 3)复制表Employees,命名为Employees1。使用命令行将表Emloyees1 中的Emailaddress列删除,并将Sex列的默认值修改为男。

数据库实验二

西南石油大学实验报告 注意:在粘贴截图时请保留窗口完整标题,但只需保留关键界面,多余的空白界面请删除。 一、实验课时:4 二、实验目的 (1) 理解查询的概念和方法。 (2) 掌握SELECT语句在单表查询中的应用。 (3) 掌握SELECT语句在多表连接查询中的应用。 (4) 掌握SELECT语句在嵌套查询中的应用。 (5) 掌握SELECT语句在集合查询中的应用。 (6) 主要掌握使用“查询分析器”进行查询。 三、实验环境 (1) PC机。 (2) SQL Server 2008。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以下查询均使用实验项目1中创建的COMPANY数据库。 1.单表查询 (1)基本查询。 Q0. 使用查询分析器从Employee表中检索出所有员工的姓名。 SQL文本:SELECT FNAME,LNAME FROM EMPLOYEE;

(以下所有题目都必须按照上图的要求截图) Q1.从Employee表中检索出员工的FNAME、LNAME、SSN、BDATE、SALARY等字段,并分别加上“名”、“姓”、“社会保险号”、“生日”、“工资”的标题。员工的排序规则为:首先按工资的降序排列,然后按FNAME 的字母升序排列。 SQL文本: SELECT Fname名,Lname姓,Ssn社会保险号, Bdate生日,Salary工资 FROM EMPLOYEE ORDER BY Salary DESC,Fname;

Q2.查询不重复的员工工资值。 SQL文本: SELECT DISTINCT Salary FROM EMPLOYEE; Q3.查询没有直接上司的员工姓名。SQL文本: SELECT Fname,L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Super_ssn IS NULL;

SQLServer数据库教案

《SQL Server数据库》 教案 第1章SQL Server 的安装和配置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课程要求。 2. 了解SQL Server 的发展和特点。 3.了解SQL Server 的安装和配置。 4.了解系统数据库和系统表的作用. 5.了解SQL Server 的9个常用工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企业管理器与查询分析器 难点:系统数据库和系统表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注重实例分析,采用一次理论一次实验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使用多媒体投影室。 四、教学课时: 3课时 五、教学基本内容: 1、课程要求简介:共90课时,分为两部分,课堂教学45课时,实验教学45课时;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SQL Server 环境下进行

编程的知识,具备利用SQL Server 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能力;考核要求……(5分钟) 2、SQL Server的定义:是一个高性能的C/S结构的RDBMS,是为支持高容量的事务处理(如在线订购录入、存货目录、记帐或支付)以及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而设计的。 3、SQL Server 的发展、特点和新特性。 4、SQL Server 的安装和配置。(操作演示一部分安装过程;30分钟) 5、了解系统数据库和系统表的作用:主数据库master、msdb、pubs等。 演示: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服务器,详细分析各个系统数据库和系统表 6、了解SQL Server 的主要管理工具,熟悉企业管理器、查询分析器。 (1)讲授SQL Server 的主要管理工具,分别打开九个工具,演示分析企业管理器的功能。 演示: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服务器,新建一个数据库sales。 注意:可以由教师讲解,同时学生操作演示再创建一个数据库。 (2)分析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演示打开查询分析器的两种方法。 例:在查询分析器地命令行窗口中输入如下的SQL语句: use pubs select * from jobs (3)了解SQL Server 服务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创建SQL Server服务器组的方法及注册SQL Server服务器的方法。 注意:如果该服务器已成功注册,则显示具有改名称的服务器已存在,如果

2-实验二MySQL数据库操作实验

实验二MySQL数据库操作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装方法 2、掌握MySQL数据库的使用 3、熟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 实验要求: 1、利用MySQL命令创建数据库和相应的数据库表,并能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记录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 2、利用Navicat for MySQL建数据库和相应的数据库表,并能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记录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 3、保存和导入数据库 4、编程查询显示数据库表中的所有记录,可以选择以下添加的任意一个数据库表的记录。 实验内容: 1、安装MySQL数据库 安装MySQL可以参照文档“MySQL 5 安装.doc”,安装MySQL并进行配置,安装成功后,即可操作管理数据库。 方法一: 从开始菜单?MySQL?MySQL Server5.0?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打开控制台界面,提示输入密码,密码输入成功后,登录MySQL数据库,如下图2.1所示。

图2.1 登录MySQL 服务器 方法二:将MySQL的安装路径下的bin目录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打开控制台命令,输入mysql –uroot –p,在提示符下输入密码,登录MySQL 服务器,如下图2.2所示。 图2.2 登录MySQL服务器 2、安装Navicat for MySQL Navicat for MySQL 是一款强大的MySQL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Navicat 使用很好的GUI,可以使用户采用一种安全和更容易的方式创建、组织、存取和共享信息。 安装Navicat_for_MySQL_10.1.7,安装向导启动界面如下图2.3所示。

MySQL数据库教案1

任务引入[5分钟] 课程介绍[20分钟] 认识数据库 提问:按自己的理解,说说数据库是什么? 展示各类网站 商城网站页面是大家在熟悉不过的了,商城网站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在大家欣赏自己喜爱的商品之余,是否想过商城网站 上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存放在哪里呢?当大家在商城网站上进行注册 用户时,自己的信息又存在哪里呢?当客户在商城网站上留言的时候,留 言信息又放在哪里了呢?这就是本门课程——《WEB数据库应用》要解 决的问题。 主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课程定位与作用 专业基础课,与《程序设计基础》一起,为《网站建设》奠定基础。 同时兼顾计算机二级考试相关内容。通过任务引领型和项目活动形式,掌 握简单的数据库设计、数据管理和维护方法,能进行web服务器的设置, 具备使用web数据库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动态网页结合完成简单程序 开发的基本职业能力。 2.明确课程内容 内容的确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满足后续课程的基本需求,二是为学 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对学生就业岗位和用人单位对本专 业毕业生设置的招聘岗位等分析,课程内容应基本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 关系理论、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数据库设计与关系规范化理论、 MySQL数据中管理系统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动态网页技术结合的简单 应用。 3.强调学习方法 (1)与以往《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应用》在学习方法上不同, 提问 展示 展示课程 标准、课程 体系图 与教材配 合

新知识[45分钟] 知识与操作的连续性更强,在学习上要坚持一贯,持之以恒。 (2)课程难度加大,要求大家认真听、认真做,尤其要认真思考。逐渐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锻炼独立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 (3)要学会自学。 (4)要善于和老师沟通。 (5)要学会团队协作。 4.明确考核方式 (1)日常评价 由三个部分组成:出勒(20%)、学习积极主动性(40%)、任务完成情况(40%) (2)终结评价 平时:20% 期中:20% 期末:40% 一、数据库基本概念 请学生回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期末处理成绩的过程,大部分都有帮助老师统计分数的经历。提问: 1.你用过哪些方式协助老师统计分数? 2.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变化? 经过充分的讨论发言之后,让学生总结为什么产生数据库技术,并简单说明其发展阶段: 第一代: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 第二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 二、数据库基本概念 1.数据 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基本对象,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 2.数据库 数据库简单地说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些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格式存

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

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

实验一创建数据库和表 1、目的和要求 (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3)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 2、实验内容 (1)实验题目 ①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创建用于企业管理的员工数据库,数据库名称为YGGL。 ②在创建好的数据库YGGL中创建数据表。考虑到数据库YGGL中包含员工的信息、部分信息以及员工的薪水信息,所以数据库YGGL应该包含三个表:Employees(员工自然信息)表、Departments(部门信息)表和Salary(员工薪水情况)表。 3、实验步骤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创建数据库YGGL。

(2)删除数据库YGGL。 ①界面操作删除数据库 删除数据库YGGL时,右键单击数据库,弹出菜单点击“删除”,弹出“删除对象”窗口,确认删除。 ②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在代码空白处右击鼠标,弹出菜单选择“执行(X)”或者键盘“F5”运行代码,在下方会显示运行成功。 此时在左侧“对象资管理器”中右键点击“数据库”选择刷新数据库,会发现数据库“PX”已经删除。 注意:当执行过一遍代码时,也就是执行了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后再次执行代码会出现这样的警告。原因是由于执行过一遍T-SQL语句,进行操作的数据库已经被删除,不存在。 (3)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YGGL。

新建查询后,在窗口中输入上面代码,右键代码空白处执行。然后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查看。如果“数据库”列表中并未列出YGGL数据库,则单击右键“数据库”,选择“刷新”选项,“数据库”列表中就会出现创建的YGGL数据库。 (4)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创建表。 ①创建表。Employees(员工自然信息)表、Departments(部门信息)表和Salary(员工薪水情况)表。 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创建的数据库“YGGL”,展开数据库YGGL,选择“表”,右键单击“表”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表”。将表保存并命名为“Employees”。下面是相同方法创建的Employees(员工自然信息)表、

数据库实验二

实验二数据库设计 【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学生一个应用实例设计数据库,达到: 1、理解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包括步骤及其任务、方法、结果等。 2、掌握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关键文档的撰写包括E-R模型、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3、了解数据库辅助设计工具。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学时数:2H) 【实验导读】 1、概述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简称数据库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输出)是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式(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如果可能的话包括基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原则。即给出一定的硬件与软件环境下(主要包括OS与DBMS),对于一定的信息需求和处理要求(输入),如何构造一个适合于它们的数据模式,使数据库系统无论是在数据存储方面,还是在数据操纵方面都有较好的性能。 按照规范化设计的方法,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有些教材还包括规划阶段。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将后两个阶段合并。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各种需求的收集和分析、表达,结果得到数据字典(DD)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DFD)描述的处理需求。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需求分析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 3、概念结构设计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用E-R图表示。E-R模型方法讨论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数据联系,目标是要设计一个“好”的数据库模型。 设计E-R图步骤: 1)确定局部应用,一般选择合适的中间层次。在DFD中选择适当层次的DFD,作为设计局部E-R图的出发点。中层允许有一定的重叠。 2)设计局部E-R图。主要包括确定实体、确定联系包括联系名及其类型、标明属性、确定主关键字、标明其它。 3)局部E-R图 4)合并及优化全局E-R图。 4、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一般为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转换时必须遵从转换规则,每个规则强调转换时必须确定每个关系的关系名、构成的属性、码的确定。转换规则可以分为三类即实体型的转换、联系转换(联系可分为二元联系与多元联系两类,二元联系划分成1:1、1:n、n:m三种,一元联系同二元联系一样处理)、关系合并规则。 5、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6、实施与运行、维护 数据库实施指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SQL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 教案及讲义 授课老师:XXX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通过此例子让同学们对本教材各章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了解; 2、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让同学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过程有个初步了解,并对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3、课外布置学生完成一个小的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分组寻找题目并完成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 1、举简单例子说明数据库设计过程。 2、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 3、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及三要素、数据库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教学过程: 本章分3次讲述,每次2课时,主要讲述以下内容介绍如下: 1、举简单例子说明需求分析及表达、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过程。第六章的不少内容前到此处讲述(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章的学时数增加2学时左右)。 对照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讲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过程,及相关概念。 2、讲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型(主要是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1.1 引言 1.1.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1、数据(data) * 高级语言的数据,如PASCAL语言中各种类型数据(常量、变量):integer,real,char,record,file,…… (着重文件类型数据说明) * 定义:1)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2)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需要经过语义解释。

数据库原理实验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一 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管理学号姓名班级日期 2016.10.15 一.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备份,删除和还原数据库和数据表 (1)创建SPJ数据库,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 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 增长。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2)在SPJ数据库中创建如图2.1-图2.4的四张表

(3)备份数据库SPJ(第一种方法):备份成一个扩展名为bak的文件。(提示: 最好先删除系统默认的备份文件名,然后添加自己指定的备份文件名)

(4)备份数据库SPJ(第二种方法):将SPJ数据库定义时使用的文件(扩展名为 mdf,ldf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复制到其他文件夹进行备份。 (5) 删除已经创建的工程项目表(J表)。 (6) 删除SPJ数据库。(可以在系统默认的数据存储文件夹下查看此时SPJ数据库对应的mdf,ldf文件是否存在) (7) 利用备份过的bak备份文件还原刚才删除的SPJ数据库。(还原数据库) (8) 利用备份过的mdf,ldf的备份文件还原刚才删除的SPJ数据库。(附加) (9) 将SPJ数据库的文件大小修改为100MB。

(10) 修改S表,增加一个联系电话的字段sPhoneNo,数据类型为字符串类型。 2. 利用SQL语言创建和删除数据库和数据表 (1) 用SQL语句创建如图2.5-图2.7要求的数据库Student,初始大小为20MB,最大为10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10M兆字节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日志文件名请自定义。

数据库实验二

实验四数据库约束实验 实验目的 (1) 理解数据库完整性约束的概念。 (2) 掌握SQL SERVER 的完整性约束技术。 (3) 了解SQL SERVER 的违反完整性约束处理措施。 实验内容 (1) 理解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引用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的意义。 (2) 定义和管理主键(PRIMARY KEY)约束、外键(FOREIGN KEY)约束、唯一性(UNIQUE)约束。 (3) 定义和管理检查(CHECK)约束、DEFAULT 约束、允许空值约束。习题 1.在数据库EDUC中,创建下列完整性约束。 (1) 为数据库表Course_info创建一CHECK约束:当插入或修改一个记录时,确保此记录的授课学时在10~80之间。 (2) 为教师信息表Teacher_info创建CHECK约束:男教师出生日期在1960年1月1日以后,女教师出生日期在1965年1月1日以后。 (3) 为教师上课信息表TC_info创建CHECK约束:学生成绩在0~100之间。 (4) 为教师上课信息表TC_info创建外键约束:“tcid”、“tno”、“classno”和“cno”。 实验步骤: (1)打开数据库表Course_info,找到lecture并右击,在出现的菜单里单击CHECK约束,出现图1所示的窗体界面。

图 1 单击窗口中常规下的表达式后的按钮,出现如图2所示的窗体界面,为确保此记录的授课学时在10~80之间,在此窗体中输入语句:lecture>=10 and lecture<=80,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此约束。 图2 (2)打开数据库表Teacher_info,找到birthday并右击,在出现的菜单里单击CHECK约束,出现图1 所示的窗体界面。同样单击常规下的表达式后的按钮,在CHECK约束表达式窗体中输入下列语句: birthday>’1960-1-1’ WHERE sex=’男’, birthday<’1965-1-1’WHERE sex=’女’ (3)打开教师上课信息表TC_info,找到score并右击,在出现的菜单里单击CHECK约束,出现图1 所示的窗体界面。单击窗口中常规下的表达式后的按钮,

数据库教案

数据库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选课课号:(2013-2014-2)-2022-1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 学时:48(理论教学)+ 8(上机) 教材:(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李明等编(西南交大出版社) (2)DataBase Design and Frost,John Day,CraigVan Slyke(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3)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课程班级:工程力学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11级1、2班 教室:西教1-310, 授课时间:1-12周,星期一1,2节,星期三 3,4节 授课教师:庞淑侠 考核方式:闭卷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 期末考试成绩(80%) 参考书 1. 赵艳铎等(译). 数据库原理(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 杨冬青等(译). 数据库系统概念(第6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 金名等(译).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现与管理(第8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 刘智勇. SQL Server 2008宝典.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 苏金国等(译). Oracle Database 9i10g11g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6. 李华. PowerBuilder程序设计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 1 次课授课时间:2013年3月5日 第 2 次课授课时间:2013年3月7日

第 3 次课授课时间:2013年3月12日

数据库-实验二

实验报告册2014 / 2015 学年第2 学期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二——SQL语句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的数据查询语言,能使用SQL进行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和统计查询,能理解空值的处理; 2.熟悉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操作,能使用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操 作; 3.熟悉SQL支持的有关视图的操作,能创建、查询及取消视图; 4.了解NULL在数据库中的特殊含义,掌握使用SQL进行与空值相关的操作; 二、实验预习内容 在认真阅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实验1.2 数据查询】、【实验1.3 数据更新】、【实验1.4 视图】和【实验1.6 空值和空集的处理】的基础上,上机前请预习以下内容,并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步骤或命令。 1.使用SCHOOL数据库,在SQL SERVER 2000 的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言完成以下操 作。请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SQL命令。 1)查询年级为2001的所有学生的名称,按编号顺序排列; 2)查询所有课程名称中含有data的课程编号;

3)统计所有老师的平均工资; 4)查询至少选了3门课的学生编号;

5)查询学号为80009026的学生的姓名、所选课名及成绩; 6)查询没有学生选的课程编号; 7)查询既选了C++又选了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8)查询选了C++但没选Java课程的学生编号; 9)向STUDENTS表中插入“LiMing”的个人信息(编号:700045678,名字:LiMing,Email:LX@https://www.360docs.net/doc/b215062934.html,,年级:1992); 10)将“LiMing”的年级改为2002;

数据库实验二4124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 131 班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学号 4123 姓名苏德实验日期教师评定 实验二数据查询与修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简单查询、连接查询以及嵌套查询完成数据查询的方法 2、掌握应用SQL进行数据更新的方法; 3、掌握视图的创建与更新方法。 二、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使用附加方式恢复数据库LibraryLib,完成如下各题: 1、《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P45 1.数据查询练习(1)-(6) (1)查询各个超期罚款用户及其罚款总数,结果按罚款总数降序排列。 (2)查询已经超期一个月以上的还未归还图书的用户借书证编号。 (3)查询已经超期一个月以上的还未归还图书的用户名称、联系方式以及超期图书名。 (4)查询在同一天借阅了不同图书的用户借书证号。 (5)查询借书从来没有被超期罚款的用户信息。 (6)检索有图书所购册数大于或等于图书价格超过“50”的图书任一所购册数的图书的价格。 分析:先找出图书价格超过“50”的图书的所购册书假设a 要查的是所购册数>= any a 的图书的价格 第一部分:实验数据修改 1.使用SQL语句向“用户信息表Users”中插入元组(用户标识:LiS;用户权限:1;密码:2;用户名称:李生;性别:男(0);部门:计算系;已借

图书:0)。 问:本题可以省略into子句中的属性名吗如果要省略,需要注意什么 2.向Publish(出版社信息) 表插入一条新的记录,在该记录中,出版社名为:国防工业出版社,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大街籍海楼,出版社email为。 3.对每个出版社,求出所购图书总数和图书总价格,并把结果存入新建表“图书统计Temp_CNTBK”表中。 4.读者“ZouY”于今天通过管理员“LuoHH”借阅了一本“Visual FoxPro 及其应用系统开发”图书,使用T-SQL语句向Borrow表中插入该记录,并更改Book表中库存册书信息。 说明:本题有一定难度,请先思考如果插入这么一条记录,需要哪些信息,又如何获取到,关键是获取后将其存入一些变量中即可 5.使用SQL语句将所有读者借书应归还日期向后延长一天。 6.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图书所购册书和库存册书增加10本。 7.删除所有实际归还日期为“2009-04-17”以前且所借图书的名称中含有“数据库”字样的超期罚款记录。 8.删除“出版社信息表Publish”中出版社名称为“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元组,讨论该删除操作所受到的约束。 第二部分:实验视图 1.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行列子集视图View_Book,给出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图书的的图书名称、书号、价格、书的页数和购买册书。 2.创建分组视图,将出版社标识及每个出版社的图书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定义为一个视图。 3.创建一个基于题目1所建立视图的视图,定义一个视图,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图书名称,以及购买该图书的总价格。 4.创建一个基于多个基表的视图,该视图由用户帐户、姓名、他在借书的名称组成。

实验2 SQL数据库定义与操作

实验2 SQL数据库定义与操作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了解SQL Server 2008的启动,熟悉如何使用SSMS和SQL建立数 据库和表,并加深对于完整性的理解。 二、背景知识 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数据库中的表。表是数据存储的地方,是数据库中最重要的部分,管理好表也就管理好了数据库。 表是由行和列组成的。创建表的过程主要就是定义表的列的过程。表的列名在同一个表中具有唯一性,同一列的数据属于同一种数据类型。除了用列名和数据类型来指定列的属性外,还可以定义其它属性:是否为空、默认值、标识符列、全局唯一标识符列等。 约束是SQL Server提供的自动保持数据库完整性的一种方法,定义了可输入表或表的单个列中的数据的限制条件。在SQL Server中有5种约束:主关键字约束(Primary Key Constraint)、外关键字约束(Foreign Key Constraint)、惟一性约束(Unique Constraint)、检查约束(Check Constraint)和默认约束(Default Constraint)。 三、实验内容 ●方法1:在SSMS中创建数据库和表 在本练习中,将使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Student数据库,并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表Student,使你能够掌握使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 1)启动SQL Server2008: 依次单击开始->所有程序->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启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 2)登录数据库服务器: 点击“连接到服务器”对话框中的连接按钮连接到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服务器。

实验二 创建数据库和表 实验报告

实验2 创建数据库和表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创建数据库和表 二.目的和要求: (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了解表的结构特点。 (3)了解SQL Server 的基本数据类型。 (4)了解空值概念。 (5)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和表.。 三.实验准备 首先要明确,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管理员,或是被授权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的用户。 其次创建数据库必须要确定数据库名、所有者(即创建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大小(最初的大小、最大的大小、是否允许增长及增长方式)和存储数据库的文件。 然后,确定数据库包含哪些表,以及所包含的各表的结构,还要了解SQL Server的常用数据类型,以创建数据库的表。 此外还要了解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的方法。 四.实验时间:2011年4月7日 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 (1) PC机。 (2) SQL Server 2000。 六.实验内容: 1、实验题目 创建用于学校管理的学生-课程数据库,数据库名为“DB_自己的学号”,包含学生的信息、课程的信息以及学生选修的信息,即数据库中包含下列3个表: (l)Student:学生信息表。 (2)Course:课程信息表。 (3)Sc:选修情况表。 2.实验步骤 (1)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按照上述要求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 启动查询分析器→在“查询”窗口中输人创建数据库的T-SQL语句。 单击快捷工具栏的执行图标执行上述语句,并查看执行结果(也可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 打开查询分析器,在工作区域输入 create database DB_0921121010创建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库,结果如图(1)所示: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二

实验2 SQL Server数据库的管理 1.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特点。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方法。 (3)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方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数据库。 ①运行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管理平台的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服务器。 ②右击“数据库”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菜单项。在新建数据库对话框的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学生管理数据库名studentsdb,单击“确定”按钮。 (2)选择studentsdb数据库,在其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查看“常规”、“文件”、“文件组”、“选项”、“权限”和“扩展属性”等页面。 (3)打开studentsdb数据库的“属性”对话框,在“文件”选项卡中的数据库文件列表中修改studentsdb数据文件的“分配的空间”大小为2MB。指定“最大文件大小”为5MB。修改studentsdb数据库的日志文件的大小在每次填满时自动递增5%。 (4)单击“新建查询”打开查询设计器窗口,在查询设计器窗口中使用Transact-SQL 语句CREATE DA TABASE创建studb数据库。然后通过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db查看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 (5)在查询设计器中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DATABASE修改studb数据库的设置,指定数据文件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20MB,自动递增大小为1MB。 (6)在查询设计器中为studb数据库增加一个日志文件,命名为studb_Log2,大小为5MB,最大文件大小为10MB。 (7)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将studb数据库的名称更改为student_db。 (8)使用Transact-SQL语句DROP DATABASE删除student_db数据库。 3.实验思考 (1)数据库中的日志文件是否属于某个文件组? (2)数据库中的主数据文件一定属于主文件组吗? (3)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可以在同一个文件组吗?为什么? (4)删除了数据库,其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是否已经删除?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删除数据库? (5)能够删除系统数据库吗?

2-实验二MySQL数据库操作实验

实验二 MySQL数据库操作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MySQL数据库的安装方法 2、掌握MySQL数据库的使用 3、熟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 实验要求: 1、利用MySQL命令创建数据库和相应的数据库表,并能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 记录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 2、利用Navicat for MySQL建数据库和相应的数据库表,并能向数据库表中插 入数据记录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 3、保存和导入数据库 4、编程查询显示数据库表中的所有记录,可以选择以下添加的任意一个数据库 表的记录。 实验容: 1、安装MySQL数据库 安装MySQL可以参照文档“MySQL 5 安装.doc”,安装MySQL并进行配置,安装成功后,即可操作管理数据库。 方法一: 从开始菜单→MySQL→MySQL Server5.0→MySQL Command Line Client,打开控制台界面,提示输入密码,密码输入成功后,登录MySQL数据库,如下图2.1所示。

图2.1 登录MySQL 服务器 方法二:将MySQL的安装路径下的bin目录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打开控制台命令,输入mysql –uroot –p,在提示符下输入密码,登录MySQL服务器,如下图2.2所示。 图2.2 登录MySQL服务器 2、安装Navicat for MySQL Navicat for MySQL 是一款强大的MySQL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Navicat 使用很好的GUI,可以使用户采用一种安全和更容易的方式创建、组织、存取和共享信息。 安装Navicat_for_MySQL_10.1.7,安装向导启动界面如下图2.3所示。

实验二 _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

实验二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练习使用SQL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 2、练习使用SQL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表;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 2000/xp;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0;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创建数据库“student”,指定数据文件位置放在E盘,初始大小30MB,增长20%。找到主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观察大小 实现代码: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ON ( NAME=St_DAT, FILENAME='E:\St.mdf', SIZE=30MB, FILEGROWTH=20% ) LOG ON ( NAME=SC_LOG, FILENAME='E:\St.ldf', SIZE=2MB, FILEGROWTH=1MB ) 步骤:

2、创建基本表S表

Sc表: SQL语句 create table S ( Sno char(10)primary key, Sname char(10)not null, Ssex char(2)check(Ssex='男'or Ssex='女'), Ssp char(20), Sdept char(20), Sbirth datetime, ); create table C( Cno char(10)primary key, Cname Char(10)unique, CCredit real check(CCredit>=0 and CCredit<=20));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掌握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 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2)学习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窗口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3)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 法。 2.实验要求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数据库“教学管理”进行备份和还原。 (6)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的分离与附加。 (7)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 (1) 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和册除“TM”(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一、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数据库的步骤如下: a.在磁盘上新建一个目录,如在C:盘中新建“MyDB“目录 b.在wimdows系统“开始“菜单中,依次选取”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SQL Management Studio” ,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并连接到SQL Server 2005服务。 c.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单击SQL Server服务器前面的“+”号或直接双击数据库名称,展开该服务器对象资源树形结构,然后右键点击“数据库”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新建数据库”选项 d.在打开的“新建数据库”对话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教学管理”,在该窗口中“数据库文件”设置部分可以修改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文件名、初始大小、保存路径等。

数据库教学设计

创建数据库和表 一、教材分析 使用表文件保存数据,使用数据库文件管理表和表之间的关系。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功能与操作方法,深入理解数据库、表和关系,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学习和使用Visual FoxPro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本节课倡导自主、自动、自我探究学习,允许学生在集体教学中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扩大了的时空,增加每个学生动手操作、互帮互学的机会,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要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对表的概念和操作有了很好的认识,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在实践操作中能针对一些对象建立相应的表,但仍有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操作能力较弱,所以要进行针对必的指导和操作。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创建方法; 2、掌握数据库的建立、打开和删除。 3、掌握数据库表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分组竞赛答题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能操作能力、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答题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及表设计器的使用。 难点:数据库表的管理。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或网络机房 七、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计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联想。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①复习导入—引出概念;②指导观察--形成计能;③分组例题--加深理解; ④学生探索--发展思维;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任务后延--自主探究等六个学习阶段,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 1、复习导入—引出概念。 (1)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使用不同方法创建表。 ①使用菜单创建表 ②使用命令语句创建表 ③在项目管理器中创建表 通过复习前面的对表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所说的表指的是自由表,

数据库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和表

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和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 2、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和表结构特点。 3、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表,修改表的结构。 二、实验内容 (一)数据库的建立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里建立名为“stu”的数据库。写出其默认的各参数(包括逻辑文件名、物理文件名、文件初始大小、增长方式、增长大小等)。 答:其默认的个参数如下所示: 行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stu,物理文件名空值,文件初始大小3MB,自动增长,增量为1MB,不限制增长。 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stu_log,物理文件名空值,文件初始大小1MB,自动增长,增量为10%,不限制增长。 2、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名为“student”的数据库,要求如下:数据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s_dat,物理文件名Students.mdf,存放在D:\TEST 文件夹下;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MB;增长方式为自动增长,每次增加1MB;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s_log,物理文件名Students.ldf,也存放在D:\TEST文件夹下;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MB;增长方式为自动增长,每次增加10%。 答:语句如下所示: CREATE DATABASE student ON PRIMARY (NAME = Students_dat, FILENAME = ‘D:\ TEST\Students.mdf’, SIZE = 3mb, MAXSIZE = UNLIMITED, FILEGROWTH=1mb) LOG ON (NAME = Students_log, FILENAME = ‘D:\ TEST\Students.ldf’, SIZE = 3mb, MAXSIZE = UNLIMITED, FILEGROWTH=10%) 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GO 3、用SQL语句删除数据库stu。 答:语句如下所示: USE master GO DROP DATABASE stu 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