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公园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5)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5)

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 (13)

第三节历史沿革 (14)

第四节公园建设及旅游现状 (15)

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 (16)

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16)

第二节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24)

第三章总体规划依据及原则 (27)

第一节规划依据 (27)

第二节规划原则 (28)

第四章总体布局及分区 (29)

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 (29)

第二节规划定位 (29)

第三节规划目标 (30)

第四节总体规划范围 (32)

第五节总体布局 (33)

第五章环境容量及游客规模预测 (36)

第一节环境容量 (36)

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 (40)

第六章景区、景点及游览线路规划 (44)

第一节规划原则 (44)

第二节景区、景点规划 (44)

第三节旅游线路规划 (50)

第七章植物景观规划 (52)

第一节规划原则 (52)

第二节植物景观规划 (52)

第八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4)

第一节餐饮 (55)

第二节住宿 (56)

第三节娱乐 (57)

第四节购物 (59)

第五节医疗 (60)

第六节导游标志 (60)

第七节管理及其他 (61)

第九章基础设施规划 (66)

第一节道路交通规划 (66)

第二节给排水规划 (68)

第三节供电规划 (71)

第四节供热规划 (72)

第五节通讯规划 (73)

第六节广播电视规划 (73)

第七节水利规划 (73)

第十章保护与培育工程规划 (76)

第一节保护规划原则 (76)

第二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6)

第三节生物资源保护 (79)

第四节景观资源保护 (81)

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 (82)

第六节安全卫生保护 (84)

第十一章旅游商品开发 (86)

第十二章组织管理与人员培训计划 (88)

第一节组织管理机构 (88)

第二节人员培训 (89)

第十三章投资概算及开发顺序 (90)

第一节投资概算依据 (90)

第二节投资估算 (90)

第三节资金筹措 (92)

第四节开发建设顺序和投资安排 (92)

第十四章效益评价 (1)

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 (1)

第二节生态效益评价 (4)

第三节社会效益评价 (5)

附件

一、附表

附表一:投资概算表

附表二:投资按建设项目划分表

附表三:投资按费用构成划分表

附表四:分年度安排表

附表五: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六: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七:损益表

附表八:财务现金流量表

附表九:内部收益率计算表

附表十:敏感性分析表

二、附图

附图一: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位置图

附图二: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图

附图三: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布局图

附图四: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图

附图五: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给排水、电力电信规划图

附图六: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接待服务区平面规划图

附图七: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渡假疗养区平面规划图

三、附件

《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动物名录》

《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名录》

林场发[2004]217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大兴古桑等62处国家森林公园的批复》

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评审专家名单

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埋位置

某县地处某县河谷中部,某县河上游南侧,天山支脉那拉提山及伊什格力克山北麓,位于北纬42°54′--43°38′,东经81°34′--83°35′之间,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6-42公里,总面积4528.2平方公里,状如彩蝶。东南以那拉提山主峰为界,与和静县接壤;东北以大吉尔尕郎河、特克斯河为界,与新源县毗邻;北以某县河同尼勒克县、伊宁县隔河相望;西以察布查尔河为界,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邻;南以伊什格力克山及阿克乌赞南坡分水岭为界,同特克斯县相依。某县地处某县东五县中心位置,距某县州首府伊宁市97公里,距霍尔果斯口岸180公里,省道316线、220线横穿东西、纵贯南北,连接四邻各县,使某县成为某县地区交通要冲,也是某县地区直通南疆的必经之地。

某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某县境内,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局天山西部林业局某县林场,地理坐标:东经

82°23′--82°43′,北纬42°56′--43°12′之间,位于某县林场某县施业区和塔里木施业区,包括30个林班,总面积55600公顷。

二、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某县以特克斯河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明显的地区。西部在地质上属伊宁小区,即由伊什格力克复背斜隆起和某县河谷凹陷组成;地理上则属某县河谷地区,大致以特克斯河为界同巩乃斯河谷相别,以平原为主要特征。东部在地质上属巴伦台小区,由那拉提山脊深断裂、那拉提山北麓深断裂和特克斯河峡深断裂及其褶皱带构成,地理上则属南天山山地和特克斯河谷尖端区,以山地为主要特征。

某县由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组成,三者分别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7.05%、9.46%和21.93%。山地主要由伊什格力克和那拉提两大山系构成,海拔1400-4200米,总面积3100平方公里。某县丘陵大体分布在西部地区的中南部地带,呈东西向延伸,总面积430平方公里,海拔900-1400米,这一地区降水较少,大部分为春秋草场。某县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中部和北部,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海拔697-900米,主要属山前洪冲积和河流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层厚,肥力高,是全县主要农作区。

某县某县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天山北麓,为侵蚀的山岳构造地貌,构成母岩为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海西期花岗岩组成的低中高山地均有四级剥夷面发育,上面堆积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

(二)气候

某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气温7.4℃,最高温度37-38℃,无霜期145天,年日照时数2731.7小时,年降水270—280毫米。受地形影响全县出现东西两个不同的小气候区:西部为温热半干旱区,年降水较少,年平均气

温7.4℃以上,7月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11.2℃。东部地区光热资源稍差,年平均气温约5-7℃,年降水量可达450—700毫米,初雪在10月中旬,终雪在4月中旬,山区积雪较厚,一般可达70-90厘米。冬季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在60%左右,最小在3-4月,仅在36%左右,夏秋季在45%-50%。最大降水带在海拔2000—2700米的云杉森林带,对森林生长十分有利。

(三)水文

1、地表水

某县境内水源丰富,有大小河流41条,地表水年径流量90.71亿立方米,其中各沟溪年径流量11.1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森林区内。按流域分布,可分为某县河、特克斯河、大吉尔尕郎河、小吉尔尕郎河和南山溪沟五个水系。

2、地下水

某县地下水贮量约100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河滩西部平原区,天然补给量约年5亿立方米左右,不少地方都以溢流泉形式向外排放,造成泉景。地下水大部分贮存在洪积冲积扇缘地带或河漫滩。

3、冰川

某县永久积雪和冰川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东部那拉提山(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峡谷中,是全县地面水补给来源之一。

4、沼泽

某县沼泽较多,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某县河南侧及某县

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三河交汇处。

5、水质状况

某县地表水均由永久性冰川、积雪、降水汇集而成,无工业污染,水质极佳。其中特克斯河水为重碳酸钙水,矿化度0.13克/升,总硬度2.03毫克当量/升,含沙量低,是良好的饮用水和娱乐用水;某县地下水为河流和灌溉渗漏而成,亦属重碳酸钙水,据勘测资料,水质矿化度小于1克/升,各种理化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

6、水能资源

某县水资源主要用于发电和灌溉。全县地面径流能在46万千瓦以上,有效水能约30万千瓦。目前全县有小型水电站3座,装机总容量3745千瓦。现在正在修建和计划修建的特克斯河两处水坝,理论水能可达45万千瓦。

某县林区内河流纵横,河网密布,水资源十分丰富,主河流为大吉尔尕朗河,发源于林区东部的那拉提山,是某县和新源县的界河,流经林区下沿,进入特克斯河,河长在本区约50公里,河宽平均约30米,洪水期最高水位2米以上,枯水期约0.8米,流速1.3米/秒,自东向西分布的主要支流有:博图、尔博图、库尔德宁、大小莫合、某县及塔里木吉尔尕郎,在公园境内的河流有某县河及塔里木吉尔尕朗河。

(四)土壤

公园内土壤主要是在黄土母质上发育起来的山地淋溶灰褐色森林土和山地灰褐色森林土,广泛分布在林区内的有林地、疏林地和采伐迹地上。土层一般中厚,同时由于枯枝

落叶的分解而产生大量有机质,所以对森林植被生长特别有利,其上分布着大量生长力较高的云杉。其他土壤还有山地淋溶黑钙土、山地普通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分布在不同海拔。

森林公园内土壤厚度为20--80厘米,机械组成为壤、轻壤和中壤等,土壤划分为山地淋溶灰褐色森林土、山地普通灰褐色森林土和山地生草灰褐色森林土三个区类。

山区土壤垂直带比较完整:低山带是广阔的山地草原带下发育的山地栗钙土和山地黑钙土;其上是连片的森林带,森林土壤相当发育,湿润的气候使云杉林下的土壤淋溶度较强,形成山地淋溶性灰褐色森林土;针叶林带下部分布的野果林下发育成山地黑棕色野果林土;高山亚高山草甸下是饱和山地草甸土。森林土壤以黄土母质的灰褐色森林土为主,土壤有机质丰富,碳酸钙淋溶强,盐基饱和度高,微偏酸,土壤肥力较高。

(五)生物资源

某县生物环境优越,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天然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特点,不仅是全县经济资源基础,也是景观资源重要组成部分。

1、森林植被

天然森林分布在南部那拉提山和伊什格力山。尤其是那拉提山区的塔里木及库尔德宁雪岭云杉林,覆盖率高,观赏树木多,为全县森林景观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主要建群树种为雪岭云杉,分布海拔高度为1300—2800米的亚高山地带的阴坡或半阴坡上,活立木蓄积每公顷最高可达1000立

方米以上,是天山北坡森林之精华,世界罕见。为保护这一世界珍稀树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在库尔德宁一带建立了约0.87万公顷的云杉自然保护区;2000年,该保护区已升级为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除雪岭云杉外,还有欧洲山杨、天山桦、野山楂、天山花楸、新疆野苹果、新疆野杏、野核桃等。分布在伊什格力克山的野核桃,是第三纪残遗的原始野生核桃,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198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定为野生核桃保护区。

2、草原植被

某县共有草原面积414.2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全县草场可分为五类,67个植被型。

高山草甸类:分布在海拔2600-3800米之间,有9个植被型,其中野罂粟在5-6月的盛花期,构成天山红花的独特景观,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山地草甸类: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800米之间的山地,有24个植被型。

草甸草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2000米的地区,有12个植被型。

山地草原类: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地区,有18个植被型。

荒漠草原草场类: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之间,有4个植被型。

3、湿地草甸植被

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40米,有15个植被型,总面积39.3万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