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1例治疗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1例治疗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11例治疗体会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中药熏蒸组分为: (1)以湿热为主者,处方:苍术30g,薏苡仁30g,红花20g,川乌15g,威灵仙15g,艾叶20g,木瓜20g,牛膝20g,茯苓20g. (2)以痰浊为主者,处方:苍术20g,生半夏20g,制南星20g,艾叶20g,红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黄30g,海桐皮30g,葱须3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组成。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治则:育阴清热活络。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关节疼痛--痰队络脉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重着酸困,屈伸不利,局部肿胀,晨僵无力,肢体渐萎,舌淡,脉细涩。治则:姆痹涤痰祛癖。组方:威灵仙15g,清半夏12g,白芥子10g,嫩桑枝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细辛10g,苏木15g,红花15g,川牛膝15g,海风藤10g,制乳没各10g。 关节疼痛--气滞血疡证 临床表现:阴雨天疼痛加剧,少气乏力,倦怠,面色无华,关节疼痛,如针锥刺人,痛有定处,伸屈不利,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舌黯或有痕斑,少苔,脉细弱或细涩。治则:益气活血化滞。组方:全当归20g,赤白芍15g,炒桃仁20g,牡丹皮20g,生姜15g,川军15g,苏木10g,红花10g,紫草10g,乳香15g,没药15g,乌药10g,秦艽20g,汉防己10g,雷公藤20g,狗脊10g。 关节疼痛--寒湿内停证 临床表现:受累关节肿痛,僵硬或畸形,活动受限,挛缩拘急,剧痛难忍,夜间尤甚,皮温降低,口渴喜热饮,喜暖畏寒,遇冷则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紧。治则:宜痹化湿通络。组方:当归20g,黄茋20g,独活25g,川羌活15g,伸筋草10g,透骨草15g,秦艽15g,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230022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通信作者:徐建华,xujianhua86@yahoo.cn [9]Staykov D,Huttner HB,Lunkenheimer J,et al.Single ver-susbilateral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for intraventricular fibrinolysis in severe ventricular haemorrhage[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0,81(1):105-108. [10]成秋生,潘小平.脑室外引流术29例并发症原因分析[J].广东医学,2003,24(6):617. [11]程谦,方好,丁斌,等.持续脑室外引流并发脑室感染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2):199-200.[12]Torres A,Plans G,Martino J,et al.Fibrinolytic therapy in spontaneous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reatment[J].Br J Neurosurg,2008,22(2):269- 274. [13]Nieuwkamp DJ,de Gans K,Rinkel GJ,et al.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ex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systematic re- 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Neurol,2000,247(2):117- 121. [14]Huttner HB,Tognoni E,Bardutzky J,et al.Influence of intra -ventricular fibrinolytic therapy with rt-PA on the long- term outcome of treated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basal gan- glia hemorrhage:a case-control study[J].Eur J Neurol, 2008,15(4):342-349. [15]Shen PH,Matsuoka Y,Kawajiji K,et al.Treatment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using urokinase[J].Neurol Med Chir,1990,30(5):329-333. [16]Mayfrank L,Lippiz B,Groth M,et al.Effect of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on clot lysis and ventricular dila- 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J].Acta Neurochir,1993,122(1-2):32-38. [17]Schwarz S,Schwab S,Steiner HH,et al.Secondary hemor-rhage after intraventricular fibrinolysis a cautionary note:a report of two cases[J].Neurosurgery,1998,42(3):659- 663. [18]Morgan T,Awad I,Keyl P,et al.Preliminary report of the clot lysis evaluating accelerated resolution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CLEAR-IVH)clinical trial[J].Acta Neuro- chir Suppl,2008,105(1):217-220. [19]杨帆,申明峰,姚宏伟,等.脑室内积血患者脑室灌注尿激酶剂量和时间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 版),2011,5(22):6618-6621. (2012-08-20收稿2012-11-15修回)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李迎春徐建华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炎症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体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3.01.039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个以具有自限性和剧烈疼痛为特点的的无菌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机制十分复杂,关节内尿酸浓度过饱和形成结晶,作为异物进而触发机体固有免疫反应,导致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反应,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及自我缓解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进展,人们发现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及炎性体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直至自然缓解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1炎症细胞 高尿酸血症(monosodium urate crystals,MSU crystals)状态易形成尿酸盐晶体,并沉积在滑膜、软骨及关节周围,正常情况下并无临床表现。但当遭遇寒冷、创伤及饮酒等理化因素后,MSU结晶体脱落进人关节腔,在细胞分子水平引起炎症级联反应,目前已知的参与炎症级联反应的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1.1肥大细胞(mast cell,MC)MC主要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它与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发生在痛风急性发作的炎症早期,且早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的活化。MC经抗原刺激后,在MC细胞膜上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使MC脱颗粒释放组织胺、慢反应物质、肝素、5羟色胺、前列腺素、趋化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从而导致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细胞聚集、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及血凝状态改变等[1-5]。 1.2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PMN表面的一些受体可能参与了自身对MSU晶体的反应过程,如CR3可以结合覆盖在MSU晶体表面的iC3b,这一过程可以产生一 69安徽医学第34卷第1期2013年1月

痛风疾病的个案护理

例痛风疾病的个案护理 病例介绍: 患者旷,女,74岁,因“反复关节痛10年余,再发加重1周”于2014/11/11下午有家人陪同步行入院。患者自诉于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多处关节疼痛,以双侧肩、肘腕、膝、踝及拇指关节为主,疼痛时为非对称性,关节红肿,局部皮温升高,无头痛头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寒战,无心慌胸闷,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口腔溃疡、光过敏,无尿频尿痛等不适,与饮食无明显关系,曾多次于外院住院诊断为“通风性关节炎”,予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可缓解,但曾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全身关节疼痛,以左侧腕关节为主,左侧腕关节红肿,局部皮温升高,后于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曾行胆囊切除术、左膝关节穿刺引流术及腹部手术史。否认慢性病病史,否认结核、伤寒、肝炎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其他重大外伤、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具体不详。入院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尿酸、抗ccp、ANA等相关检查。诊断为“1-4腰椎骨质疏松”、“痛风性关节炎”。 目前诊断考虑:1.痛风性关节炎、2.骨质疏松、3.糖尿病、4.高血压病,治疗上。①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营养神经、丹红注射液改善循环、环磷酰胺葡胺护肾、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止痛加用酮洛芬凝胶外涂患处止痛处理、泮托拉挫钠肠溶胶囊抑酸护胃等对症治疗,并嘱患者自行服用药物降糖、降压治疗。甲状腺功能提示THS及A-TPO均升高,拟完善甲状腺彩超以了解甲状腺情况。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大,主动脉瓣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故请心内科会诊协助诊治,建议加用ACEI类降压药同时防止心室重构。患者彩超提示甲状腺左叶实性结节,甲状腺肿大,乳腺血管外科会诊并建议患者行甲状腺核素扫描及建议甲状腺穿刺。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后段结节影,右肺上叶间质性病变改变,右肺中叶内侧段、下叶北段少许炎症,建议进一步完善CEA、鳞状细胞相关抗原检查。余治疗上暂无调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经过治疗,患者目前疼痛减轻,左侧腕关节红肿消退,基础病糖尿病、高血压接近正常范围。

痛风的护理常规--一

痛风的护理常规一、痛风的概念: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一组异质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为主要临床特点。根据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以原发性痛风占大多数。二、痛风的病因:原发性者属遗传性疾病,且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者可有肾病、血液病、药物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三、临床表现:1、无症状期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升高。从血尿酸增高至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十年,有些可终身不出现症状、其症状的出现与高尿酸血症的水平和持续时间有关。2、急性关节炎期为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单个,偶尔双侧或多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可有关节腔积液,伴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常在夜间发作,因疼痛而惊醒,最易受累的部位是关节,一次为踝、膝盖、腕关、指、肘关节。急性关节多于春秋发病,酗酒、过度疲劳、关节受伤、关节疲劳、手术、感染、寒冷、摄入蛋白和高嘌呤食物为常见的发病诱因。3、痛风石头及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损害,是尿酸沉积所致。常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受累关节可表现为以骨质缺损为中心的关节肿痛,僵硬及畸形,无一定形状且不对称。痛风石以关节内及关节附近与与耳廓常见。呈黄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起初质软,随着纤维增多逐渐变硬如石。严重时痛风石处皮肤发亮、菲薄、容易经皮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瘘管不易愈合。4、肾病变痛风性肾病是痛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之一。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病,进一步累积肾小管血管床,可出现蛋白尿、夜尿增多、血尿和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等表现。5、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症高尿酸血症常伴有肥胖、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凝血症、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 四、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调节饮食,控制总摄入量;限制嘌呤食物,严禁饮酒;适当运动,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止超重和肥胖;多饮水,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避免各种诱发因素。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a、秋水仙碱,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口服6~12h症状减轻,24~48h内90%的病人症状缓解。b、非甾体类药物: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效果不如秋水仙碱。c、糖皮质 激素上诉两类药无效或禁用时用,一般不用。3、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治疗目的是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a、促进尿酸排泄药:常用有丙磺舒、黄皮吡酮、苯溴马隆。用药期间要多饮水。b、抑制尿酸合成药:目前只有嘌醇。其他:保护肾功能,关节体疗养等。 4、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积极寻找病因的相关因素,如利尿药的应用、体重增加、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五、痛风的护理措施痛风依不同发病的时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5、1 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时期(1)发现高尿酸血症时,需再追踪,且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疾病,如肿瘤、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2)避免服用诱发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如利尿剂、阿斯匹灵、抗结核药物等,如自行服用时,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 5、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期(1)鼓励患者卧床或在椅子上休息。在急性期未消失前,患部不可负重,以减少病情加重的机会。(2)已发炎的关节处,局部会红、肿、热、痛,应保持局部的休息,并可利用护架预防被褥对疼痛关节造成压迫,减轻疼痛,另给予患部抬高保持舒适。(3)改变姿势时动作要慢且缓和,避免碰撞机会造成剧烈疼痛。(4)日常所需用物,如茶杯、开水、叫人铃等,尽量放臵床边以 利患者取用,减少移动所造成的疼痛。(5)如需下床时,则注意给予安全的支撑,如拐杖、助行器等。(6)痛风急性发作时,局部勿施以冰敷、热敷或按摩,因皆会引起更剧烈的疼痛。(7)侦测生命征象,注意患者有无发烧情形。(8)摄取足够的

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河南协和医院痛风专科专家介绍,痛风性骨关节炎的有效护理可以使病症患者的痛苦得以减轻,更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而正确有效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能使治疗的效果最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这就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的神奇效果,那么,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需要注意什么呢? 1一般护理患者疼痛难忍,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制动,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以免破溃、造成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定期病房消毒等。 2饮食护理限制高嘌呤类食物的摄取以减少外源性核蛋白,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防止或减轻痛风急性发作,减轻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预防尿酸结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详细制定了饮食治疗卡,在急性期应严格限制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食物中的嘌呤量控制在100~150g/d,蛋白质可按0.8~1.0g/kg体重(标准体重),脂肪控制在50g/d;同时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如各种大米、玉米面、面粉等主粮,牛奶、鸡蛋为膳食中主要优质蛋白来源;选嘌呤低的蔬菜水果1000g/d,避免使用动物内脏等含嘌呤高的食物。并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同时饮食控制不可过度,以免导致营养失衡加重痛风,并鼓励患者选食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因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甚至使尿液呈碱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促进尿酸的排泄,如蔬菜、马铃薯、甘薯、奶类、柑橘等。 3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会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和照顾,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作好思想工作,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健康指导教育患者要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因适当运动可预防痛风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轻胰岛素抵抗性。运动种类以散步、打网球、健身运动等耗氧量大的有氧运动为好。而剧烈运动可使有氧运动转为无氧运动,组织耗氧量增加,无氧酵解乳酸产生增加以至pH下降等,可诱使痛风发作,应尽量避免。要禁止吸烟、饮酒,避免过度疲劳、受潮、受冷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指导患者随时保护足部(下肢关节尤其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及针刺和中药外敷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酸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 A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两组V 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调整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原因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持续增高,糖尿病的一些合并疾病也随之增多,如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发病年龄较以往提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以控制血糖,及使用别嘌呤醇、秋水仙碱与吲哚美辛等药物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减轻疼痛为主,疗效尚可,但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52.7±4.9)岁;糖尿病病程6~20年,平均病程(10.3±3.5)年,痛风性关节炎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8.6±1.2)个月。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2.9±4.5)岁;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病程(10.5±3.4)年,痛风性关节炎病程1个月~4.5年,平均病程(8.5±1.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专家咨询报告》中的标准制定;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参考由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9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拟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痰浊内阻证”标准拟定。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低糖、低嘌呤饮食,并给予降血糖治疗,以口服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路径【2020版】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一、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ICD-10:M10.002) (二)诊断依据。 1.常先有某种诱因,如有饮大量啤酒史等诱因。 2.发作性关节炎,常在半夜突然发生。 3.必须伴有血尿酸测值高(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umol/L、绝经前女性血尿酸>350umol/L)或关节炎的滑囊液或痛风石查见针状尿酸结晶。 4.秋水仙碱有快速疗效可助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 2.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控制高尿酸血症,处理痛风石所致病变。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性关节炎ICD-10 编码:M10.0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入院第1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5)心电图 (6)胸部X 线片、受累关节X 线片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CP 抗体、24 小时尿尿酸、HLA-B27 等。 (七)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 1. 一般治疗调节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脑、鱼虾类、海蟹等海味、肉类、豆制品、酵母等);严禁饮酒(包括含有大量嘌呤的啤酒);多饮水,每天在2000ml以上;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等。 2.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 3.药物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 4.必要时予活血药物静脉滴注。 (八)入院后复查的检查项目。 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关节红、肿、热、痛等主要症状改善; 2.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等相关指标较入院时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