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纵强度计算

总纵强度计算
总纵强度计算

ASTMC297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中文版.doc

ASTM 标准:C 297/C 297M–04 夹层结构平面拉伸强度标准试验方法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atwise Tensile Strength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本标准以固定标准号C 297/C 297M发布;标准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或最近版本的年号。带括号的数据表明最近批准的年号。上标( )表明自最近版本或批准以后进行了版本修改。 本标准已经被美国国防部批准使用。 1 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量组合夹层壁板的夹芯、夹芯-面板胶接或者面板的平面拉伸强度。允许的夹芯材料形式包括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轻质木材或泡沫)和不连续的胶接表面(如蜂窝)。 1.2 以国际单位(SI)或英制单位(inch–pound)给出的数值可以单独作为标准。正文中,英制单位在括号内给出。每一种单位制之间的数值并不严格等值,因此,每一种单位制都必须单独使用。由两种单位制组合的数据可能导致与本标准的不相符。 1.3 本标准并未打算提及,如果存在的话,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性问题。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用户有责任建立合适的安全与健康的操作方法,以及确定规章制度的适用性。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2 C 274 夹层结构术语 Terminology of Structural Sandwich Constructions D 792 置换法测量塑料的密度和比重(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Relative Density) of Plastics by Displacement D 883 与塑料有关的术语;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Plastics D 2584 固化增强树脂的灼烧损失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Ignition Loss of Cured Reinforced Resins D 2734 增强塑料孔隙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Void Content of Reinforced Plastics D 3039/D 303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Tensile Propertie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Materials D 3171 复合材料的组分含量试验方法; Test Methods for Constituent Content of Composites Materials D 3878 复合材料术语; Terminology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D 5229/D 5229M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吸湿性能及平衡状态调节试验方法; 1本试验方法由ASTM的复合材料委员会D30审定,并由单层和层压板试验方法专业委员会D30.09直接负责。当前版本于2004年5月1日批准,2004年5月出版。最初出版于1952年批准,上一版本为:C 297–94(1999),于1999年批准。 2有关的ASTM标准请访问ASTM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219045873.html,,或者与ASTM客户服务@https://www.360docs.net/doc/b219045873.html,联系。ASTM标准年鉴的卷标信息,参看ASTM 网站标准文件摘要页。

2500t起重船船体总纵强度计算书

1 概述 本船为2500t起重船,调遣航行区域为Ⅰ类海域,起吊作业为Ⅱ类海域。船体总纵强度主要依据《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6)(以下简称《海规》)对起重船总纵强度的要求进行校核。 2 主要量度 船长L105.6m 型宽B42.0m 型深D8.0m 结构吃水d 5.8m 梁拱f0.2m 肋距s 1.6m 3静水剪力和弯矩计算 3.1计算工况 根据本船实际工作情况,核算以下状态: 1航行状态 (1)全部燃料及备品 (2)10%燃料及备品 2避风状态(同航行状态) (1)全部燃料及备品 (2)10%燃料及备品 3工作状态 (1)全部燃料及备品 (2)10%燃料及备品 4 过桥状态 (1)全部燃料及备品 (2)10%燃料及备品

3.2各状态下静水剪力和弯矩计算 1.航行状态 (1)全部燃料备品 站号 位置 浮力 重量 净载荷 剪力 弯矩 m t/m t/m 10kN/m kN kN.m st 1 -52.8 0 0 0 0 0 st 2 -47.52 102.461 52.116 -50.346 -560 440 st 3 -42.24 151.279 235.697 84.418 2800 3820 st 4 -36.96 150.897 59.236 -91.661 2960 25240 st 5 -31.68 150.515 106.345 -44.171 -20 31110 st 6 -26.4 150.134 159.176 9.042 -110 29510 st 7 -21.12 149.752 163.416 13.664 310 30030 st 8 -15.84 149.371 203.98 54.609 1700 34150 st 9 -10.56 148.989 197.523 48.534 4420 50590 st 10 -5.28 148.608 107.754 -40.854 12370 99330 st 11 0 148.226 91.066 -57.16 9390 157050 st 12 5.28 147.844 92.55 -55.294 6420 198860 st 13 10.56 147.463 94.034 -53.429 3550 225260 st 14 15.84 147.081 79.071 -68.01 280 236000 st 15 21.12 146.7 60.546 -86.154 -3330 228190 st 16 26.4 146.318 60.57 -85.748 -7870 198740 st 17 31.68 145.937 60.594 -85.343 -12380 145400 st 18 36.96 145.555 211.578 66.022 -17950 61220 st 19 42.24 145.174 660.233 515.06 -2610 -2970 st 20 47.52 95.593 57.733 -37.86 -140 2050 st 21 52.8 58.045 58.045 0 0 剪力/kN -20000 -15000-10000-50000 5000 1000015000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航行状态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测试方法与设备介绍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测试方法与设备介绍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测试方法与设备介绍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是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与断裂时的伸长率。通过检 测能够有效解决材料抗拉强度不足等问题。Labthink 兰光研发生产的智能电子拉力试验 机系列产品,可专业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材料、软质包装材料、塑料软管、医用敷料、 保护膜、金属箔片、隔膜、背板材料、无纺布、橡胶、纸张等产品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指 标测试。 抗拉强度与伸长率方法: 试样制备:宽度15mm ,取样长度不小于 150mm ,确保标距100mm ;对材料变形率较大试样,标距不得少于50mm 。 试验速度:500±30mm/min 试样夹持:试样置于试验机两夹具中,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心连线重合,夹具松 紧适宜。 抗拉强度(单位面积上的力)计算公式: 拉伸强度计算公式σ=F/(b×d) σ:抗拉强度(MPa ) F :力值(N ) Labthink 兰光|包装检测仪器优秀供应商山东省济南市无影山路144号 b :宽度(mm ) d :厚度(mm ) 抗拉强度检测用设备——XLW(E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Labthink 兰光XLW(E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专业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材料、软质包装材料、塑料软管、胶粘剂、胶粘带、不干胶、医用贴剂、保护膜、组合盖、金属箔、 隔膜、背板材料、无纺布、橡胶、纸张等产品的拉伸、剥离、变形、撕裂、热封、粘合、 穿刺力、开启力、低速解卷力、拨开力等性能测试。 XLW(EC) 是一款专业用于测试各种软包装材料拉伸性能等力学特性的电子拉力试验机;优于0.5级测试精度有效地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支持拉压双向试验模式,试验 速度可自由设定;一台试验机集成拉伸、剥离、撕裂、热封等八种独立的测试程序,为用 户提供了多种试验项目选择;气动夹持试样,防止试样滑动,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测试原理:

抗拉强度实验

抗拉强度试验 [试验目的] 测试橡胶材料的抗张强度与延伸率; [试验原理] 运用马达传动螺杆而使下夹具向下移动,从而拉伸试样;结果运用LOAD CELL 力量感应器连接显示器自动显示力量值. [参考标准] 本机符合ASTM-D412 及ISO GB JIS EN等测试方法之需求。 [设备装置]拉力试验机标准斩刀 1/100mm的厚度计尺子 [操作步骤] A. 取大底割下适当试片,两面磨平到厚度为2-3mm;目前是204X153X2MM and 145X145X 4MM B. 用正确刀模斩好试片,量好试片厚度S(mm)(三点为最小值)及平行部位的宽度S0(mm); C. 用尺子在哑铃状试片中间平行部分中心位置量出规定的长度(CNS JIS 2号取2MM,如ASTM C#取2.5MM),并画好延伸长L0距离处的平行线作为延伸率之标线; D. 打开电源,依可户要求设定好测试速度; E. 夹紧试片,按显示器归“0”,按下启动开关,开始测试; F. 测试时,用身长量测指针准确量取试片断裂时延伸长标线之间距离L(mm); G. 试片断裂时,自动停机,荧光幕显示最大的拉力值F(Kg或N); H. 记下延伸长及最大的拉力值; I. 关闭电源,取下试片,依公式计算抗拉强度及延长率: 抗拉强度=F/(S*S0)*100(Kg/cm2)--------(1)延伸率=(L-L0)/L0*100% -----------(2)[注意事项] 1. 本机需放于牢固平坦之地面,保重稳固; 2. 经常检查上下限设定钮位置是否通畅,是否栓紧,避免夹具互撞损及荷重元(100Kgf); 3. 伸长量测指针不用时应推开,使指针尖端靠于左侧,以防给下夹具撞弯; 4. 刀模规格及测试速度需符合客户要求,不可乱用; a: G.R一般采用2#哑铃形刀模:长100mm x 宽25mm x 平行部分长20mm x 宽10MM b:实伦物性采用3#哑铃形刀模: 长 115MM x 宽25MM x 平行部分长33MM x 宽6MM c:W.W物性采用6#哑铃裁刀长 76MM x 宽13MM x 平行部分长 20MM x 宽4MM 5.对于同种胶料开出的试片,试片的裁取必须按胶料流动的方向及在规定统一的位置; 6.试片的宽度原则上为哑铃状试片刀模平行部分的宽度S0,但有时也需根据具体情况量取刃口内缘的实际宽度; 7:拉力计算方法:最大值*0.5+第二大*0.3+三大*0.1+最小值*0.1=拉力值 如果四个片有一个fail 拉力值取三片的平均值.[撕裂:(F拉力/B厚度)X10 KG/CM] 8:试样标准状态:测试前将试样静置于温度23±2℃相对湿度65±5﹪空气中24小时以上方可测试

联接螺栓强度计算方法

联接螺栓的强度计算方法

一.连接螺栓的选用及预紧力: 1、已知条件: 螺栓的s=730MPa 螺栓的拧紧力矩T= 2、拧紧力矩: 为了增强螺纹连接的刚性、防松能力及防止受载螺栓的滑动,装配时需要预紧。 其拧紧扳手力矩T用于克服螺纹副的阻力矩T1及螺母与被连接件支撑面间的摩 擦力矩T2。装配时可用力矩扳手法控制力矩。 公式:T=T1+T2=K* F* d 拧紧扳手力矩T= 其中K为拧紧力矩系数, F为预紧力N d为螺纹公称直径mm 其中K为拧紧力矩系数, F为预紧力N d为螺纹公称直径mm 摩擦表面状态K值 有润滑无润滑 精加工表面 一般工表面 表面氧化 镀锌 粗加工表面- 取K=,则预紧力 F=T/*10*10-3=17500N 3、承受预紧力螺栓的强度计算: 螺栓公称应力截面面积As(mm)=58mm2 外螺纹小径d1=8.38mm 外螺纹中径d2=9.03mm

计算直径d3=8.16mm 螺纹原始三角形高度h=1.29mm 螺纹原始三角形根部厚度b=1.12mm 紧螺栓连接装配时,螺母需要拧紧,在拧紧力矩的作用下,螺栓除受预紧力F0的拉伸而产生拉伸应力外,还受螺纹摩擦力矩T1的扭转而产生扭切应力,使螺栓处于拉伸和扭转的复合应力状态下。 螺栓的最大拉伸应力σ1(MPa)。 1s F A σ= =17500N/58*10-6m 2=302MPa 剪切应力: =1σ=151 MPa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螺栓在预紧状态下的计算应力: =*302= MPa 强度条件: =≤*=584 预紧力的确定原则: 拧紧后螺纹连接件的预紧应力不得超过其材料的屈服极限s σ的80%。 4、 倾覆力矩 倾覆力矩 M 作用在连接接合面的一个对称面内,底板在承受倾覆力矩之前,螺栓已拧紧并承受预紧力F 0。作用在底板两侧的合力矩与倾覆力矩M 平衡。 已知条件:电机及支架总重W1=190Kg ,叶轮组总重W2=36Kg ,假定机壳固定, () 2031 tan 2 16 v T d F T W d ?ρτπ += = 1.31ca σσ≈[] 02 11.34F ca d σσ π =≤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

胶粘剂拉伸强度试验标准在胶接接头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有三种不同的接头受力方式。 (1)拉伸应力和胶接面互相垂直,并且通过胶接面中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这一应力均匀拉伸应力,又称正拉伸应力。 (2)拉伸应力分布在整个胶接面上,但力呈不均匀分布,此种情况称为不均匀拉伸。 (3)和不均匀拉伸相比,它的力作用线不是捅咕试样中心,而偏于试样的一端;它的受力面不是对称的,而是不对称的,这种拉伸叫不对称拉伸,人们有时将这一试验叫撕离试验或劈裂试验,以示和剥离相区别。 一.拉伸强度试验(条型和棒状) 拉伸强度试验又叫正拉强度试验或均匀扯离强度试验。 1.原理 由两根棒状被粘物对接构成的接头,其胶接面和试样纵轴垂直,拉伸力通过试样纵轴传至胶接面直至破坏,以单位胶接面积所承受的最大载荷计算其拉伸强度。 2.仪器设备 拉力试验机应能保证恒定的拉伸速度,破坏负荷应在所选刻度盘容量的1 0%-90%范围内。拉力机的响应时间应短至不影响测量精度,应能测得试样断裂时的破坏载荷,其测量误差不大于1%。拉力试验机应具有加载时可和试样的轴线和加载方向保持一致的,自动对中的拉伸夹具。 固化夹具,能施加固定压力,保证正确胶接和定位。 3.试验步骤 (1)试棒和试样试棒为具有规定形状,尺寸的棒状被粘物。试样为将两个试棒通过一定工艺条件胶接而成的被测件。 除非另有规定,其试棒尺寸见表8-4。其试样尺寸的选择视待测胶黏剂的强度,拉力机的满量程,试棒本身材质的强度以及试验时环境因素而定。 表8-4 圆柱形和方形试棒尺寸 试棒直径和边长a/mm 直径/ L/mm 胶接面表面粗糙

b/mm mm 度Ra/um 10±0.1 15±0.1 25±0.1 10 12 15 5 7 9 30 45 50 0.8 0.8 0.8 用于试棒加工的金属材料有45号钢,LY12CZ铝合金,铜,H62黄铜等。非金属材料有层压塑料等。层压制品试棒,其层压平面应和试棒一个侧面平行,试棒上的销孔应和层压平面垂直。 试棒的表面处理,涂胶及试样制备工艺,应符合产品标准规定。胶接好试样,以周围略有一圈细胶梗为宜,此时不必清除,若需清除余胶,则应在固化后进行。 (2)试验在正常状态下,金属试样从试样制备完毕到测试之间,最短停放时间为16h,最长为1个月,非金属试样至少停放40h。 试样应在试验环境下停放30min以上,将它安装在拉力试验机夹具上,测试其破坏负荷,对电子拉力机试验机应使试样在(60±20)s内破坏;有时对机械式拉力机则采用10mm/min拉伸速度。 4.结果评定 试验结果以5个试样拉伸强度算术平均值表示,取3位有效数字。 同时应记下每个试样的破坏类型,如界面破坏,胶层内聚破坏,被粘物破坏和混合破坏。 5.影响因素 (1)应力分析粘接接头在受到垂直于粘接面应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比受剪切应力要均匀得多,但根据理论推测和应力分布试验证实,在拉伸接头边缘也存在应力集中。为证实这一点,有人采用一定厚度的橡胶胶接在试样中以代替胶黏剂,发现试样在拉伸时,橡胶中部有明显收缩。说明在接头受正拉伸应力作用,剪切应力则集中在试样胶黏剂-空气-被粘体的三者边界处最大,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应力最集中。如果我们胶接后两半圆柱体错位大,则试样的轴线偏离了加载方向中心线,这是经常会发生的。那么,就存在有劈应力,而使边缘应力集中急剧增加。当边界应力大到一个临界值时,胶层边缘就发生开裂,裂缝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胶接面上。从对拉伸试样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表明,胶接试件的尺寸和模量,胶层的厚度,胶黏剂的模量都影响接头边缘的应力分布系数大小,因此也必然会影响它的强度值。和拉伸剪切试样一样,加载速度和试样温度也影响拉伸强度。 (2)试样尺寸

项目八习题--船体总纵弯距和总纵强度计算.

项目八船体总纵弯距和总纵强度计算习题 名词解释 1、船体梁 2、总纵弯曲 3、总纵强度 4、重力曲线 5、载荷曲线 6、等值梁(纵向强力构件) 7、构件失稳 8、刚性构件 9、柔性构件 10、许用应力 11、浮力曲线 12、折减系数 13、切力曲线 14、弯矩曲线 单选 1、载荷、切力和弯矩的符号规定为:载荷向****为正,向****为负。 A.上,下 B.上,上 C.下,下 D.下,上 2、切力以作用在梁微段左剖面上向****为正,或右剖面上向****为正。 A.上,下 B.上,上 C.下,下 D.下,上 3、弯矩以使船体梁发生****为正,****为负。 A.中拱,中拱 B.中垂,中垂 C.中拱,中垂 D.中垂,中拱 4、绘制浮力曲线需要利用船舶静水力曲线和****。 A.重力曲线 B.邦戎曲线 C.载荷曲线 D.应力曲线 5、实际的水波是较复杂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其特点是:波峰陡峭,波谷平坦,波浪轴线上下的剖面积不相等,其曲线相对较接近实际水波形状。 A.坦峰波 B.坦谷波 C.深水波

6、用许用应力标准校核强度,也即要求结构的最大应力****许用应力。 A .不大于 B .不小于 C .大于 D .小于 7、重力的分类,按变动情况可以分为不变重力和****。 A .变动重力 B .固定重力 C .空船重力 D .舾装重力 8、不变重力又可称****,包括:船体结构、舾装设备、机电设备等各项固定重力。 A .变动重力 B .机电设备重力 C .空船重力 D .舾装重力 9、变动重力又可称****,包括:货物、燃油、淡水、粮食、旅客、压载等各项可变重力。 A .装载重力 B .机电设备重力 C .空船重力 D .舾装重力 10、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外力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力上:****和浮力。 A .应力 B .重力 C .抨击力 D .许用应力 11、由于波浪的复杂性,常常将浮力分成船舶在静水中的浮力分布、由于****而产生的附加浮力分布 A .逆风 B .空气 C .波浪 D .顺风 12、在假设船体为一变断面的空心薄壁梁的基础上,计算其剖面惯面矩,并按梁弯曲理论,可得到总纵弯曲应力表达式为****。 A .W M = σ B .I M = σ C .X I M = σ D .Y I M = σ 13、由应力公式W M Z I M == σ可知,距离中和轴最远处其应力****。

船舶原理练习题6、7、8章(航海)有解答

《船舶原理》练习题6~8章(航海)【第6章】总纵变形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剪力弯矩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许用切力和许用弯矩.....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船中弯矩校核纵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纵向变形的经验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船体布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按舱容比配货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局部强度初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船舶快速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船舶耐波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船舶强度分类 ·1 按照船舶所受外力分布的走向和船体结构变形的 方向不同,将船舶强度分为。 A. 纵强度、横强度和局部强度 B. 总强度、局部强度和扭转强度 C. 总强度、扭转强度和纵强度 D. 横强度、扭转强度和纵强度 ·2 按照船舶所受外力的分布和船体结构变形范围的 不同,将船舶强度分为。 A. 纵强度和横强度 B. 总强度和局部强度 C. 总强度和扭转强度 D. 横强度和扭转强度 【第6章】总纵变形初步 ·1 船体发生纵向弯曲变形和破坏是由于。A. 局部强度不足 B. 总纵弯曲强度不足 C. 横向强度不足 D. 扭转强度不足 ·2 船舶发生中拱变形时。 A. 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 B. 中部浮力小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 C. 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大于浮力 D. 中部浮力大于重力,首尾部重力小于浮力 ·3 当船舶中部装货过重,首尾部装货过轻时,船舶可能产生的变形是。 A. 中垂变形 B. 中拱变形 C. 扭转变形 D. 横向变形 ·4 引起船舶纵向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A. 船体纵向构件的刚度不足 B. 船体纵向构件的强度不足 C. 船舶所受重力和浮力不相等 D. 船体沿长度方向重力和浮力分布不均衡 ·5 当船舶首尾货舱装货数量过多而中部货舱时就会出现严重的中拱现象。 A. 过少,船舶中部处于波峰之上 B. 过少,船舶中部处于波谷之上 C. 均衡装载,船舶中部处于波谷之上 D. 均衡装载,船舶中部处于波峰之上 ·6 由于,船体可能会发生纵向弯曲变形。

岩石的抗拉强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岩石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通常所说的抗拉试验是指直接拉伸破坏实验。由于进行直接拉伸实验在准备试件方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采用间接拉伸实验方法来测试岩石的抗拉强度。劈裂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本实验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实验所用夹具的具体要求,掌握岩石单向抗拉强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 1.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劈裂法实验夹具,或直径钢丝数根。 3.游标卡尺(精度),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和百分表。 4.材料实验机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 1.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圆盘形5?0.2 +0.6cm,直径,厚±,也可采用××(公差±)的长方形试件。 2.试件加工精度、数量应符合MT44-87《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 中的规定 四、实验原理 图1显示的是在压应力作用下,沿圆盘直径y-y的应力分布图。在圆盘边缘处,沿y-y 方向(σy)和垂直y-y(σx)方向均为压应力,而离开边缘后,沿y-y方向仍为压应力,但应力值比边缘处显著减少,并趋于平均化;垂直y-y方向变成拉应力。并在沿y-y的很长一段距离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虽然拉应力的值比压应力值低很多,但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试件还是由于x方向的拉应力而导致试件沿直径的劈裂破坏,破坏是从直径中心开始,然后向两端发展,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低得多的事实。 χy r/R 0.5 -0.5x σyσx y 压缩拉伸应力值/MPa 160120804040 图1 劈裂实验应力分布示意图 五、实验内容 1.了解试件的加工机具、检测机具,规程对精度的要求及检测方法; 2.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及拉压夹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间接测试岩石抗压强度及数据处理方法。 六、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 水状态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1-1内。

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的复习题

复习题 第一章(重点复习局部载荷分配、静水剪力弯矩的计算绘制) 1、局部载荷是如何分配的? (2理论站法、3理论站法以及首尾理论站外的局部重力分布计算) P P P =+21 a P L P P ?=?+)(2 121 由此可得: ?? ? ?? ?? ?-=?+=)5.0()5.0(21L a P P L a P P 分布在两个理论站距内的重力 2、浮力曲线是如何绘制的? 浮力曲线通常按邦戎曲线求得,下图表示某计算状态下水线为W-L 时,通常 根据邦戎曲线来绘制浮力曲线。为此,首先应进行静水平衡浮态计算,以确定船舶在静水中的艏、艉吃水。

帮戎曲线确定浮力曲线 3、M、N曲线有何特点? (1) M曲线:由于船体两端是完全自由的,因此艏、艉端点处的弯矩应为零,亦即弯矩曲线在端点处是封闭的。此外,由于两端的剪力为零,即弯矩曲线在两端的斜率为零,所以弯矩曲线在两端与纵坐标轴相切。 (2) N曲线:由于船体两端是完全自由的,因此艏、艉端点处的剪力应为零,亦即剪力曲线在端点处是封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载荷在船舯前和舯后大致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剪力曲线大致是反对称的,零点在靠近船舯的某处,而在离艏、艉端约船长的1/4处具有最大正值或负值。 5、计算波的参数是如何确定的? 计算波为坦谷波,计算波长等于船长,波峰在船舯和波谷在船舯。 采用的军标GJB64.1A中波高h按下列公式确定: 当λ≥120m时, 当60m≤λ≤120m时,当λ≤60m时, 20 λ = h(m) 2 30 + = λ h(m) 1 20 + = λ h(m) 6、船由静水到波浪中,其状态是如何调整的? 船舶由静水进入波浪,其浮态会发生变化。若以静水线作为坦谷波的轴线,当船舯位于波谷时,由于坦谷波在波轴线以上的剖面积比在轴线以下的剖面积小,同时船体中部又较两端丰满,所以船在此位臵时的浮力要比在静水中小, 因而不能处于平衡,船舶将下沉ξ值;而当船舯在波峰时,一般船舶要上浮一些。 另外,由于船体艏、艉线型不对称,船舶还将发生纵倾变化。 7、麦卡尔假设的含义。 麦卡尔方法是利用邦戎曲线来调整船舶在波浪上的平衡位臵。因此,在计算 时,要求船舶在水线附近为直壁式,同时船舶无横倾发生。根据实践经验,麦 卡尔法适用于大型运输船舶。 第二章 (重点复习计算剖面的惯性矩、最小剖面模数是如何的计算、折减系数、极限弯矩的计算)1、危险剖面的确定。 危险剖面: 可能出现最大弯曲应力的剖面,由总纵弯曲力矩曲线可知,最大弯矩一般在 船中0.4倍船长范围的,所以计算剖面一般应是此范围内的最弱剖面—既有最大

第十三讲总纵强度计算实例.

第十三讲 总纵强度计算实例 一、计算依据 计算剖面选取船中附近大开口的94#肋位 1. 参考图纸和计算书 基本结构图、典型横剖面图、肋骨型线图、弯矩和剪力计算书 2. 计算载荷 计算弯矩 m KN M ?=3.816010 计算剪力 KN N 9.22225= 3.船体材料 计算剖面的所有构件均采用低碳钢,屈服极限 2 2.235mm N Y =σ 4. 许用应力 1) 总纵弯曲许用应力[]Y σσ5.0= 2) 总纵弯曲与板架局部弯曲合成应力的许用应力: 在板架跨中[]Y σσσ65.021=+ 在横舱壁处[]Y σσσ=+21 3) 许用剪应力[]Y στ35.0= 1、 总纵弯曲正应力的一次近似计算:

() ∑∑∑==+=? ??? ??-== ?i i i i i i i i A A Z A B i Z A C A B C I A Z A 0 2 22 2、 临界应力计算 注意:各种不同结构型式、不同构件在计算临界应力时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具体参见稳定性检验中各式。 3、 船底板架弯曲应力计算 在这里进行计算时,大多采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此处略讲。 4、 船体总纵弯曲应力的二次近似计算 重点讲解: 1) 剖面折减系数计算 如何选出需要折减的构件,即折减系数小于1,该构件需要折减,从表中可以看中,构件14号在中底桁和第一旁底桁附近需要进行折减。 2) 总纵弯曲应力的二次近似计算 重点在于,剖面折减时的折减对象即为柔性构件剖面面积,在进行折减前,需要先计算出柔性构件,再进行折减。 5.折减后的应力计算。 根据对各列表进行分析,完成以上的各次计算。 三、船体中剖面极限弯矩计算 极限弯矩按中拱、中垂分别进行计算 1、 极限弯矩作用下的构件内应力计算

船舶强度与设计名词解释

船舶强度与设计名词解释 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外力计算 总纵弯曲:船体梁在外力的作用下沿其纵向铅垂面内所发生的弯曲 总纵强度:船体梁抵抗总纵弯曲的能力 波浪剪力:完全是由波浪产生的附加浮力引起的附加剪力 重量曲线:船舶在某一计算状态下,描述船体重量沿船长分布的曲线 不变重量:即空船重量,包括船体结构、舾装设备、机电设备等各项固定重量 变动重量:即装载重量,包括货物、燃油、淡水、旅客压载等各项可变重量 总体性重量:即沿船体梁全长分布的重量,包括主体结构、油漆、索具等 局部性重量:沿船长某一区段分布的重量,包括货物、燃油、机电设备等 浮力曲线:船舶在某一装载时,描述浮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载荷曲线: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载荷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静水剪力曲线:船体梁在静水中所受到的剪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计算状态:在总纵强度计算中为确定最大弯矩所选取的船舶典型装载状态 波浪要素:包括波形、波长与波高 坦谷波:波峰陡峭、波谷平坦,波浪轴线上下的剖面积不相等的波 史密斯修正:考虑波浪动力压力影响对浮力曲线所做的修正 总纵弯矩:船舶在同一计算状态下,静水弯矩和静波浪弯矩的代数和 重量的分布原则:遵循静力等效原则。保持重量的大小不变;保持重量的重心的纵向坐标不变;近似分布曲线的范围与该项重量的实际分布范围相同或大体相同 重量曲线绘制的方法与原理? 梯形法:船舶往往中部丰满,两端尖瘦,可以将平行中体部分用均匀的重量分布,两端部分用两个梯形分布,根据重量分布原则确定梯形要素 围长法:假设船体结构单位长度的重量与该横剖面围长(包括甲板)成比例。该方法适用于船舶主体结构重量的分布 库尔求莫夫法:用特定的阶梯型分布曲线来表示船体重量的分布 装载曲线、剪力曲线、弯矩曲线的特征: 首尾端点处的剪力和弯矩为零,亦即剪力和弯矩曲线在端点处封闭 零载荷点与剪力的极值相对应,零剪力点与弯矩的极值相对应

第二章 船体总纵强度的计算

第二章船体总纵强度的计算 知识点1 剖面模数W=I/Z 意义:表征船体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一种几何特性。 最小剖面模数——离中和轴最远的构件 (最上层连续甲板即强力甲板;船底。但船底离中和轴更近,则强力甲板处为最小剖面模数处,弯曲正应力最大) 知识点2 校核时候取危险剖面,即可能出现最大正应力的面(船中0.4倍船长范围内)。危险剖面指:骨架式改变处剖面,材料分布变化处,上层建筑端壁处剖面) 知识点3(填空) 强度等值梁:有效参与弯曲的全部构件组成的梁,该梁在抵抗总弯曲和总纵强度性能上和船体等效。 纵向强力构件:纵向连续并能有效传递总弯曲应力的构件。 (可以计入船体梁的计算中,如船中0.4-0.5倍船长连续纵向构件) (间断构件看看即可,具体使用应该参考规范) 知识点4剖面模数及第一次近似总纵弯曲应力计算过程(课件第二章15-21页)看看即可。 知识点5(简答)为什么要校核船体构件的稳定性? A.所有受压的甲板板列,与其他刚性构件相连的一部分完全有效。 B.而其余部分不能承受大于板极限载荷的压力。 C.不是所有纵向强力构件都完全有效参与抵抗总纵弯曲。 D.对船体结构的要求,既应该保证必要的强度,又要保证必要的 稳定性。 (简答)怎样校核稳定性? 计算临界应力:确定板的临界应力时的注意事项(课件45页) 具体的计算方法:板的稳定性计算中只需记住一些简单的边界条件,不用记那些经验公式。纵骨的稳定性计算只需记住当求得的 欧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要对欧拉应力进行修正,以考虑材 料不服从虎克定律对稳定性的影响。 将实际应力与临界应力比较进行校核。 (填空)决定临界应力的条件:构建的几何尺寸、外力的作用方式、边界条件。

第一节船舶总纵强度.

第一节 船舶总纵强度 一、船舶强度基本概念 1. 船舶强度:船舶结构抵抗内外力而不致破环的能力。 2. 船舶强度种类 ???????????? 纵强度总强度横强度船舶强度扭转强度局部强度 二、船舶总纵强度 1. 总纵强度概述 1)船舶漂浮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就整个船体看总重力与总浮力是 平衡的。但实际上在船体长度每一段上其重力与浮力是不平衡的。由于这种重力与浮力沿着船长方向分布不均,使船体产生了纵向弯曲。 2)船体上每一段重力与浮力的差值就是实际作用在船体上的负荷。船体正是由于负荷的作用而产生了剪力和弯矩。剪力最大值在距首尾约1/4船长附近;最大弯矩值则在船中附近。 3)船体纵向变形的两种形式: 中拱(Hogging)船体中部上拱的弯曲状态(受正弯矩作用)。 中垂(Sagging)船体中部下垂的弯曲状态(受负弯矩作用)。 2. 总纵强度的校核 1)许用切力:按“许用剪切应力、横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横剖面水平中 和轴以上有效构件对中和面的静矩、计算横剖面水平中和轴处舷侧

外板或纵舱壁的厚度以及波浪切力”计算的许用静水切力。 许用弯矩:按“许用弯曲应力、甲板或龙骨处的剖面模数、局部构件折减系数 以及波浪弯矩”计算的许用静水弯矩。 2)校核各横剖面的静水切力和静水弯矩 3)当不需要校核切力时 船中静水弯矩:1[()]2S Li i i i i i M W x P x B x '=∑?+∑?-∑? (,)i i m f P x d =∑? 分别令S M '取S M ±(船中许用静水弯矩)、0、LS M ±(空船许用静水弯矩),绘制以载荷对船中弯矩i i P x ∑?为纵坐标,平均型吃水m d 为横坐标的强度曲线图。 4)经验方法(拱垂值) (1)拱垂值2 F A M d d d δ+=- ,则: 当0δ>时,船舶呈中拱变形; 当0δ<时,船舶呈中垂变形。 (2)纵强度校验方法 当01200bp L δ≤<,纵强度处于有利状态; 当1200 800bp bp L L δ≤<,纵强度处于正常状态; 当800600bp bp L L δ≤< ,纵强度处于极限状态; 当600bp L δ≥,纵强度处于危险状态。 三、船舶总体布置对总纵强度的影响 1. 弯矩特性曲线 尤其注意中机型船满载、尾机型船轻载或空船压载航行时的中拱变形。 2. 采取的措施 1)货物配置 2)压载水安排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第39卷第1期建筑结构2009年1月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计算 蔡益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应用 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钢结构 (G设计规范》B50017—2003)(简称钢规)指出目前制 造厂生产供应的高强度螺栓并无用于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之分”因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剪切变形比摩擦型的大,所以只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因为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取决于钉杆剪断或同一受力方向的钢板被压坏,其承载力较之摩擦型要高出很多。最近有人提出,摩擦面滑移量不大,因螺栓孔隙仅为115?2mm,而且不可能都偏向一侧,可以用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代替摩擦型连接的,对结构构件定位影响不大,可以节省很多螺栓,这算一项技术创新。下面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在抗震设计中,一律采用摩擦型;第二阶,摩擦型连接成为承压型连接,要求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大于构件的塑性承载力,其最终目标是保证房屋大震不倒。如果在设计内力下就按承压型连接设计,虽然螺栓用量省了,但是设计荷载下承载力已用尽。如果来地震,螺栓连接注定要破坏,房屋将不再成为整体,势必倒塌。虽然大部分地区的设防烈度很低,但地震的发生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报,低烈度区发生较高烈度地震的概率虽然不多,但不能排除。而且钢结构的尺寸是以mm计的,现代技术设备要求精度极高,超高层建筑的安装精度要求也很高,结构按弹性设计允许摩擦面滑移,简直不可思议,只有摩擦型连接才能准确地控制结构尺寸。总体说来,笔者对上述建议很难认同。2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的新进展 钢规的715节连接节点板的计算”中,提出了支撑和次梁端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板件受拉引起的剪切破坏形式(图1),类似破坏形式也常见于节点板连接,是对传统连接计算只考虑螺栓杆抗剪和钉孔处板件承压破坏的重要补充。 1994年美国加州北岭地震和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是两次地震烈度很高的强震,引起大量钢框架梁柱连接的破坏,受到国际钢结构界的广泛关注。

螺栓强度计算.doc

15.2.1 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螺纹连接根据载荷性质不同,其失效形式也不同:受静载荷螺栓的失效多为螺纹部分的塑性变形或螺栓被拉断;受变载荷螺栓的失效多为螺栓的疲劳断裂;对于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用螺栓连接,其失效形式主要为螺栓杆剪断,栓杆或被连接件孔接触表面挤压破坏;如果螺纹精度低或连接时常装拆,很可能发生滑扣现象。 螺栓与螺母的螺纹牙及其他各部分尺寸是根据等强度原则及使用经验规定的。采用标准件时,这些部 ,然后按照标准选定螺纹公称直分都不需要进行强度计算。所以,螺栓连接的计算主要是确定螺纹小径d 1 径(大径)d,以及螺母和垫圈等连接零件的尺寸。 1. 受拉松螺栓连接强度计算 松螺栓连接装配时不需要把螺母拧紧,在承受工作载荷前,除有关零件的自重(自重一般很小,强度计算时可略去。)外,连接并不受力。图15.3所示吊钩尾部的连接是其应用实例。当螺栓承受轴向工作载荷 F (N)时,其强度条件为 (15-6) (15-7) 或 ——螺纹小径,mm; 式中: d 1 [σ]——松连接螺栓的许用拉应力,Mpa。见表 15.6。 图15.3 2. 受 拉 紧 螺 栓 连 接 的 强 度 计 算 根

所受拉力不同,紧螺栓连接可分为只受预紧力、受预紧力和静工作拉力及受预紧力和变工作拉力三

。 ①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 右图为靠摩擦传递横向力F 的受拉螺栓连接,拧紧螺母后,这时

栓杆除受预紧力F`引起的拉应力σ=4 F` /π 2 d 1外,还受到螺纹力矩T1引起的扭转切应力:

对于螺栓 故螺栓 或 式 ② 受 预 紧 力 和 工 作 载 荷 的 紧 螺 栓 连 接 。 图 15 .5 所 示 压 力 容 器

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复习要点

一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外力计算 1 在船体总纵强度计算中,通常将船体理想化为一变断面的空心薄壁梁,简称船体梁。船体梁在外力作用下沿其纵向铅垂面内所发生的弯曲,称为总纵弯曲。船体梁抵抗总纵弯曲的能力,称为总纵强度。 2 船体总纵强度计算的传统方法:将船舶静置在波浪上,求船体梁横剖面上的剪力和弯曲力矩以及相应的应力,并将它与许用应力相比较以判断船体强度。 3 重力p(x)与浮力b(x)是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主要外力。载荷q(x),剪力N(x),弯矩M(x)。 4 中拱:船体梁中部向上拱起,首、尾两端向下垂。中垂:船中部下垂,首、尾两端向上翘起。 5重量曲线:船舶在某一计算状态下,描述全船重量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绘制重量曲线的方法:静力等效原则。 6 重量的分类:按变动情况来分,①不变重量,即空船重量,包括:船体结构、舾装设备、机电设备等各项固定重量。②变动重量,即装载重量,包括货物、燃油、淡水、粮食、旅客、压载等各项可变重量。按分布情况来分,①总体性重量,即沿船体梁全长分布的重量,通常包括:主体结构、油漆、锁具等各项重量。②局部性重量,即沿船长某一区段分布的重量。 7 重量的分布原则:静力等效原则。①保持重量的大小不变,这就是说要使近似分布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等于该项实际重量。②保持重量重心的纵向坐标不变,即要使近似分布曲线所围的面积的形心纵坐标与该项重量的重心坐标相等。③近似分布曲线的范围与该项重量的实际分布范围相同或大体相同。 8 浮力曲线:船舶在某一装载情况下,描述浮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1

9 载荷曲线:在某一计算状态下,描述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的载荷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10 静水剪力、弯矩曲线:船体梁在静水中所受到的剪力和弯矩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 11 静波浪剪力和弯矩计算:船舶由静水进入波浪时,重量曲线p(x)并未改变,但水面线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浮力的重新分布。波浪下浮力曲线相对静水状态的浮力增量是引起静波浪剪力和弯矩的载荷。由此可知,静波浪弯矩与船型、波浪要素以及船舶与波浪的相对位置有关。 12 传统的标准计算方法:坦谷波理论。在实际计算时,取计算波长等于船长,并且规定按波峰在船中和波谷在船中两种典型状态进行计算。传统标准计算方法:①将船舶静置于波浪上,即假想船舶以波速在波浪的传播方向上航行,船舶与波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②以二维坦谷波作为标准波形,计算波长等于船长,计算波高按有关规范或强度标准选取。③取波峰位于船中及波谷位于船中两种状态分别进行计算。 13 波浪浮力修正(史密斯修正):考虑波浪动水压力影响对浮力曲线所做的修正。 二船体总纵强度计算 1 船体剖面模数。W=I/|Z︱,它是表征船体结构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一钟几何特性,也是衡量船体总纵强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 纵向强力构件:纵向连续并能有效地传递总纵弯曲应力的构件。如甲板板、外板、内底板、内龙骨、纵桁、纵骨等。长度较短的纵向构件应视作间断构件 3 强力甲板:构成船体梁上翼板的最上层连续甲板。强力甲板处剖面模数为船体剖面的最小剖面模数。 2

五种传动轴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

材料力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五种传动轴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 (E题10号数据) 指导教师: 设计者: 学院: 班级: 学号: 序号: 109

目录 设计目的 (3) 设计任务及要求 (3) 设计题目 (4) 传动轴受力简图 (6) 扭矩图 (7) 弯矩图 (7) 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8) 求齿轮轴的挠度 (9) 各处疲劳强度的计算 (12) 数据说明 (18) 设计感想 (18) 程序流程图 (19) C语言程序程序及计算结果截图 (20) VB执行窗口截图及程序 (28)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利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的综合运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有一下六项: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把材料力学与专业需要结合起来。 (4).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中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到处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2.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该题目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的说明,要求书写工整,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明确,表达完整。具体内容应包括: 1)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所求及零件图。 2)画出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简图,按比例标明尺寸、载荷及支座等。 3)静不定结构要画出所选择的基本静定系统及与之相应的全部求和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