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PPT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PPT

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 时间的关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下列做直线运动质点的v t -图像中,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1s 末的速度是6m/s ,在第2s 末的速度是8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6m /s C.任何1s 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物体在每1s 初的速度比前1s 末的速度大2m/s 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5s 时间,它的加速度为22m /s 且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m/s ,则它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 A.2m/s B.10m/s C.2.5m/s D.5m/s 5、某列车出站时能在150s 内匀加速到180km /h ,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km /h ,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1m /s 3 B.列车减速时,可运用0v v at =+计算瞬时速度,其中21m /s 3 a =- C.若用v t -图像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过程所对应的图线在时间轴(t 轴)的下方 D.列车由静止加速,1min 内速度可达20m/s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 a V t V o t ②V t V o at③V W V。 2 ④ S V t v t Vo t⑤S V o t 1 .2 at 2 2 ⑥ V t V o 2aS 22 2 .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秒末、2t秒末、3t秒末、…、n t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 V1 : V2 : V3 :…:V n = 1:2 : 3 :- ?- : n.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秒内、2t秒内、3t秒内、…、n t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 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1 : S2:S3S n= 12 2 2 :2 : 3 :- 2 :n . 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1 : S2 :S3 :…:S n= 1 : 3 : 5 :…:(2n —1). ④通过前s、前2s、前3s…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1 : t2 :t3:… t n= 1 : “2 : . 3 :…:,n .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 的比:11 : 12 : 13 :…t n == , 1 : 2 —1) : (■/ 3—:2) : (”■/ n —匸n —1) 3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V o 0,a g) ①V t gt ②h 】gt2 2 ③V t22gh 4 .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中间时刻速度: V o V t V V t s ②中间位移速度:V s 2 2 t2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差: Sn S n 1aT2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内位移差:s n s n k kaT 2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1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标准是“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富有实际意义。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建立“功率”概念中,让学生体会用比值方法来建立一个新物理概念。机车起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设计测量人的做功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 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区别和联系。

具有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功率的概念;难点是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二、案例设计 新课引入 问题: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十分关注做功的多少。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例:①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②建筑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上,起重机和搬运工相比,起重机要比工人快得多。③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④家住在高楼,乘电楼比走路要快得多。⑤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说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关事例,形成初步共识:人们选用机械来做功时,不仅要考虑做功多少,还要考虑机械做功的快慢。如挖掘机做功比人快;大卡车比拖拉机做功快;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起重吊车比搬运工人做功快;抽水机比辘轳提水快,等等。研究做功的快慢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具体数据,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做功的快慢。如在某高楼建筑中需要搬运一批砖头到一高层上,在搬运砖头过程中,起重机和搬运工人的生产记录情况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7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7篇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册课件篇1 一、设计思想 因此将弹力这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采用了“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若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的微小形变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 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二、教材分析 《弹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弹力有无的判断和方向的确定是本节课的重点和能点。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

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 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3.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五、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二)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0 t a t v v -= ②0 t v v at =+ ③0 2 t V v v += ④02t v v S v t t +=?= ? ⑤201 2 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 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 1∶s 2∶s 3∶…∶s n =12 ∶22 ∶32 ∶…∶n 2 . 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 1∶s 2∶ s 3∶…∶s n =1∶3∶5∶…∶(2n -1). ④通过前s 、前2s 、前3s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 3∶… t n =1∶2∶3∶…∶n .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 1∶t 2∶t 3∶…t n =1∶)12(-∶)23(-∶)1(--n 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 ①t v gt = ②2 12 h gt = ③22t v gh = ④ 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中间时刻速度:0 22t t v v s 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 2 02 2 t s v v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 n s s aT --=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 n k s s kaT --=

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质 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高中学生仅仅有想学的念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为大家准备了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物体与质点 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研究问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条件: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1)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2)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 平动的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小贴士:质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点,但是质点一定有质量,因为它代表了一个物体,是一个实际物体的理想化的模型。质点的质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体的质量。

参考系 1、参考系的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2)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3)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4)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小贴士:只有选择了参考系,说某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怎样运动才变得有意义参考系的选择是研究运动的前 提是一项基本技能。 坐标系 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分类: (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ppt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 关系》ppt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者分析】 速运动是学生初中学习的内容,上一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图象,在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时也渗透了微分、极限的思想,高中物理引进了很多极限思想的科学思维方法,而目前高一的学生对这种思维方法虽然已接触,但还是比较陌生。学生以学过的瞬时速度概念和匀速运动为基础,利用实例,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深化对微分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必修第一章学习了描述运动的概念,本章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本节研究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上一章为本节奠定了全面的基础.本节是第一章概念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 作为最简单的变速运动,本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学习将为认识自由落体运动和其他更复杂的运动如平抛运动创造了条件。而且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再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就能进一步推导出动能定理的关系式。可见本节的知识在整个力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重点难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是启发探究式综合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重难点即微分法的教学上采用了目标导学法,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和归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和发现科学规律。既明确了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在从匀速过渡到变速的教学上采用了比较法,启发学生从已有认识获得新知;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另外还通过知识的铺垫、方法的迁移、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等手段,分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环节】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直接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述能力。 这节课我们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投影)提出问题:取运 动的初始时刻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同学们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

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 牛顿第三定律(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3.3. 牛顿第三定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 力为2 N的小球,则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 A.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C.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由于杆的形变大小未知,无法确定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2、下图中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随皮带向下匀速运动的物体 B.水平力F把铁块紧压在竖直墙上静止 C.靠在光滑墙上而静止的木板 D.木块一定受摩擦力 3、如图所示,高速公路的长下坡路段右边通常会建避险车道,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 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主道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有一辆货车刹 车失灵,司机关闭发动机后冲上避险车道,在向上冲的过程中,关于该货车受到的

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斜面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B.受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C.受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用手握住竖直方向悬空的水杯保持静止,为防止水杯脱落,往往会用力握紧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手握杯子的力,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B.若往杯中加水,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增大 C.若往杯中加水,则杯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若往杯中加水,则必须增大手对杯子的压力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放置木板A和木块B,木板A用轻绳拴在固定挡板上,今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拉B但未拉动,A B 、仍处于静止状态,则木板A受几个力?(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如图是利用传感器探究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一 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二 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三 摩擦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 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3)摩擦力的大小: 说明: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 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4)注意事项: 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4.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四 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 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G= 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重要知识点搜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一对平衡力 【我会做】:(对我来说,这也太简单了,小菜一碟,看看课本彻底解决。)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了一个质点运动规律的问题,但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受到其他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物体有作用,不讨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因此只有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不够的,必须加上牛顿第三定律才能构成比较全面的反映机械运动规律的运动定律。在分析物体受力和求解某些不便直接求解的力时,经常要用到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应该能正确领会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实质上揭示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作为施力物的时候它也一定是受力物。要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同样变化、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并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均无关。 3、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现将一对相 一 对力 比 较 项 目 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同点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 上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 同物体上 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两个力涉及两物体 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 为零 不可以求合力

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 同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 两个力的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共 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我能懂】:(这不过是问题的转换,老师讲时我能弄清楚和明白的。) 例1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解析跳高运动员要从地面跳起,必须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所以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必须大于运动员的重力。而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D。 拓展本题容易错选A,防止出错的关键是知道运动员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运动员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即使在水平面上,重力等于支持力也是有条件的。这里只有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是无条件成立的。 再看一习题, 手托着一木块,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应该() A.小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B.等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C.大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D.小于木块所受的重力 这里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手的压力一定等大反向,但木块的重力一定大于手对木块的支持力,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D。 例2 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求证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解析证明:设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F N,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 N′,如图4-5-1所示,则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N=mg (1)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FN′ (2) 所以FN′=FN,即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拓展做证明题时,首 先必须把相关的物理情景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课件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课时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情景导入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有“山迎”“船行”这两种不同的感觉呢?为了生活和梦想,我们的祖先从远古就开始探索自然运动的奥秘.经过长期的探索,人们逐渐建立了描述运动的概念,并不断寻求探索运动问题的方法,揭开了一个又一个与运动有关的奥秘. 二课标点击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其作用,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 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三课前导读 要点1 质点 1.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质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称为质点. 2.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3.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度,对实际物体简化,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我们总这样描述物体的运动,例如“他向我们走来”“车急驰而去”“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在这些描述中,我们并没有考虑“他”的高矮胖瘦、“车”的型号款式,我们也没有特意去想“月亮”或“地球”是个庞然大物,这样合理吗? 1.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1)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成质点. (2)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物体可看成质点,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大小相对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可忽略不计,故可视为质点.(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时,或物体虽转动但不研究转动及转动的各个部分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质点与物体的异同. 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没有体积,没有大小,也不是几何上的“点”,是一个与物体质量相等的,不占空间的抽象模型. 特别提示: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的.同一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看作质点,有时则不能. 1.下列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无答案)

1.下列哪些运动是机械运动 ( )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转 B.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 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 D.煤燃烧的过程 2.关于质点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的运动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D.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3.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 ) A.研究汽车通过道路上的斑马线需多长时间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作质点 4.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 A.自转中的地球 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 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在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时 B.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 C.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牵引力的来源时 D.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 6.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应先确定参考系 C.参考系必须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D.选取参考系的原则是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便 7.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发现“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时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察者 8.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10.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1.一位物理学家乘坐在无窗的船舱中,海轮 航行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从而没有感到摇晃,他知道船要么是静止的,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帮助他确定船处于哪种运动状态 ( ) A.竖直向上扔一小物体,看它是否落回原来的位置 B.观察水杯中的水面 C.观察铅垂线的偏离 D.他无法判断船的运动状态 12.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v 乙 D.甲、乙匀速下降,v 乙>v 甲,丙匀速下降,且v 丙x 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一.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 1.如图所示,质量为m=3 k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3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木块可以沿斜面匀速下滑。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于木块上,使其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经过t=2 s 时间木块沿斜面上升4 m 的距离,则推力F 的大小为(g 取10 m/s 2)( ) A.42 N B.6 N C.21 N D.36 N 2.一质量为m=1 kg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沿直线水平运动,1 s 末撤去恒力F,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则恒力F 和物体所受阻力F f 的大小是( ) A.F=9 N,F f =2 N B.F=8 N,F f =3 N C.F=8 N,F f =2 N D.F=9 N,F f =3 N 3.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 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g 取10 m/s 2,那么该消防队员( )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 C.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 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2∶1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2的物体2放在车厢底板上,用竖直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1的物体1连接,不计滑轮摩擦,车厢正在水平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连接物体1的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物体2仍在车厢底板上,则( ) A.细线拉力为m 1gcos θ B.车厢的加速度为gtan 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θ cos 1 2 m m g - D.底板对物体2的摩擦力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