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类论文规范

自然科学类论文规范
自然科学类论文规范

自然科学类论文规范

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本科大学学报,双月刊(其中2、4、6期为自然科学类专版)。作者投稿,请务必参照本刊格式规范:

论文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以上几项均附中英文)、正文、参考文献等。下面就以上具体内容作出相应要求。

1. 题名: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2. 署名:应为真实姓名,多位作者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列,保证无署名争议并能文责自负。

3. 作者单位:应标明单位(院、系)、所在省份、城市及邮编。如有多位作者、且不属同一单位,请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序号1、2……,并相应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和邮政编码。

4. 摘要:应简明、准确地记述论文的重要内容,摘要一般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不分段,中文字数200字左右,论文和摘要都应以第三人称来写,不出现“本文”、“本人”字样。

5. 关键词:选取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6. 正文:篇幅一般以6000~8000字为宜;各级标题依次用序号1、1.1、1.1.1、(1)。

7. 稿件首页地脚处信息:投稿日期;基金项目(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8. 物理量和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注意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的不同),所有单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

9. 参考文献:只选主要的、公开发表的引用。参考文献的序号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著录格式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3)论文集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C]//张为民.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C]//Odoni A R, Szego

G.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7:269-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 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8.

(5)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R].报告地:单位,出版年.

例: World H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cetific Group[R]. Geneva: WHO,1970.

(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专利著录格式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批].1989-07-06

(8)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 Pacs-l: 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Houston, 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89[1995-05-17]. https://www.360docs.net/doc/b22229679.html,/ pacs1.html

附: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见表1,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见表2。

表1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文献类型普通图

论文集报纸期刊

学位

论文

汇编专利标准报告数据库

计算机

程序

电子

公告

标志

代码

M C N J D G P S R DB CP EB

表2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载体类型磁带磁盘光盘联机网络

标志代码MT DK CD OL

10.表格: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并放在表的上方。尽量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名称与单位之间用“/”隔开,相除复合单位用负指

数形式,例0.5 mol?L-1。

例:

表1 中文表题

表头 表头

表头

表头 表头

表头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表注:

11.图:插图应有中文图序和图题,并放在图的下方。图表要避免重复,能用文字叙述时尽量不使用图表。

/(mmol L )

R e l a t i v e A c t i v i t y /%

.-1c

图1 中文图题

投稿范文

水杨酸的抑酶与抑菌作用

郑国兴,张春乐,黄浩,张丽娟,林敏,陈清西

(厦门大学教育部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以水杨酸为效应物,研究其酶学效应和微生物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抑制率(IC50)为 2.05 mmol/L,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的可逆过程,其抑制常数为2.00 mmol/L.水杨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两种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75、0.5、0.5、0.25和0.7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5、1.0、0.5、0.25和0.75 mg/mL.本研究为水杨酸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关键词:水杨酸;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细菌;真菌;抑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Q 356.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果蔬、蔬菜资源丰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因采后处理技术落后,我国果蔬腐烂损失也高居全球榜首,每年因贮藏、运输当中变质的果蔬占总产量的1/7,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果蔬腐烂变质主要有微生物感染和酶促褐变两种[1~3].其中,引起果蔬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水杨酸、KCrO4、庆大霉素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1~3].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由本实验室制备.L-3,4-二羟基苯氨酸(L-DOPA)为Aldrich化学公司产品.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均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1.2方法

1.2.1 PPO活力测定

参考文献[4]方法,在50 mmol/L磷酸缓冲溶液(pH 6.8)中,以0.5 mmol/L L-DOPA 为底物,30℃下测定波长为475 nm的光密度值(OD475)随时间的增长直线,从斜率计算酶的活力,产物的消光系数按3700 L/(mol cm)计算[5].……

1.2.2 微生物实验

抑菌实验:采用琼脂渗透法,在已经培养好的斜面培养物中分别加无菌生理盐水5 mL,用接种环刮下菌苔制成菌悬液,分别取菌悬液1 mL加到……

收稿日期:2005-12-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408),福建省科技攻关课题(2004N002)资助

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职称。通讯作者:姓名,性别,籍贯,职称。研究方向:

2 实验结果

2.1 水杨酸对马铃薯PPO 抑制效应

研究水杨酸对马铃薯PPO 抑制作用类型,在测活体系中,固定酶的浓度,改变底物L-DOPA 浓度,测定不同浓度抑制剂对酶的活力的影响.由Lineweaver-Burk 双倒数作图得到一组横轴截距不变的直线,说明这一组抑制剂不影响米氏常数(K m ),只影响最大反应速度(V m ),其抑制机理表现为非竞争性类型,以不同浓度抑制剂下测定的1/V m 对抑制剂浓度作图(图1内插图)为一条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可以求得抑制常数(K I =K IS )为2.00 mmol/L .

表1 琼脂渗透法测定结果

效应物 浓度 E. coli B. subtilis

St. aureus

C. albicans

A. niger DMSO ≥99.0% ? ? ? ? ? 庆大霉素 80 U/mL 22 20(±) 25 ? ? KCrO 4 1 mg/mL ? ? ? 14(±) 16(±) 水杨酸 40 18 15 22 12 12

注:“±”表示抑菌圈模糊,“?”表示无抑菌圈.

3 讨 论

……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对于马铃薯PPO 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对该酶的活力表现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作用.这说明抑制剂与酶分子的结合及底物分子与酶的结合是相互独立的,抑制剂不改变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抑制剂可以同时与游离酶(E)和结合酶(ES)结合,且结合常数相同.这也说明了水杨酸在酶分子上的结合位点并不在活性中心,而是活性中心以外的区域.因此,水杨酸作为马铃薯PPO 的强效抑制剂,可望成为除抑菌功效外,同时能够防止果蔬产生酶促褐变的保鲜剂.

图1 水杨酸对马铃薯PPO 抑制效应

线1-5水杨酸的浓度为0, 0.4, 0.8, 1.2, 1.6 mmol/L

参考文献:

[1]王成云.葱头腐烂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02,34(4):68-69.

[2]Alvarez A M.Postharvest Diseases of Papaya[C] .New York:Springer Press,1987:123

-125.

[3]陈清西, 柯莉娜,王勤,等.联苯基甲醛与联苯基甲酸[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1-5.

[4]黄璜,刘晓丹,陈清西.苯甲醛族化合物抑制蘑菇多酚氧化酶活力[D] .厦门:厦门

大学,2003:23-28.

……

Effect of Salicylic Acid on Potato PPO and

Some Microbe

ZHENG Guo-xing, ZHANG Chun-le, HUANG Hao,

ZHANG Li-juan, LIN Min, CHEN Qing-xi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Cell Biology and Tumor Cell Engineeri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Used salicylic acid as the inhibitor, we studied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activity of potato polyphenoloxidase (PPO) and some bacteria and fungi. Salicylic acid could obviously inhibit the PPO activity and the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leading to 50% activity lost (IC50) was determined to be 2.05 mmol/L.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salicylic acid belonged to a noncompetitive reversible reaction, and the constant of inhibition (K I) was 2.00 mmol/L. The inhibition of salicylic acid on some bacteria such as E .coli, S. aureus and B. subtilis and some fungi such as C. albicans and A. niger has been studied. The values of MIC were determined to be 0.75, 0.5, 0.5, 0.25 and 0.75 mg/mL, respectively, and the values of MBC were 0.75, 1.0, 0.5, 0.25 and 0.75 mg/m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gav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alicylic acid used as food preservative agent.

Key words: salicylic acid; potato PPO; bacterium; fungi; inhibition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

自然科学论文格式 【篇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创意大赛 自然科学类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为了本次竞赛的评价依据规范性,做到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现规定格式如下: 一、论文应由9个部分组成,装订封皮,装订顺序依次为: (1)封面(中文) (2)题名页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目录 (6)图标清单及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7)主体部分 (8)参考文献 (9)附录 二、论文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1、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按具体规定 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2、行距 章、节、条三级标题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即前后各空0.5行)。正文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3、页眉 页眉内容为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第十一届创意大赛学生参赛作品。页眉都用小五号宋体字,页眉标注从论文主体部分开始(绪论或第一章)。 4、页码

论文页码从“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开始,直至“参考文献、附录”结束,用五号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封面、题名页不编入页码。 摘要、目录、图标清单、主要符号表用五号小罗马数字编连续码, 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5、图、表及其附注 图和表应安排在正文中第1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当图或 表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5.1 图 图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图的编号与图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图的编号与图 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图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 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注明(如无量刚等)的情况下 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5.2 表 表的标号应采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2”、??。表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节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表,仍应标为“表1”。表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表的编号与表题 之间应空半角2格。表的编号与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表 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 5.3 附注 图、表中若有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附注+阿拉伯数字+冒号”,如:“附注1:”。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一般采用5号宋体。 三、论文每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1、论文的封面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 要的内容。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 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 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摘要

自然论文“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品申报书剖析

自然论文“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品申报书剖析

————————————————————————————————作者:————————————————————————————————日期:

序号: 编码: 上海海洋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 新竞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院(系)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院(系)团委统一上报。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所在院(系)团委咨询。 9.上报地址:各学院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院(系)全称专业 现学历年级学制年入学时间作品全称 毕业论文题目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常住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住宅电话 合 作 者 情 况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资 格认定院(系)学籍 管理部门意见 是否为2015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国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和博士研究生)。 □是□否 若是,其学号为: (部门盖章) 年月日

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

附件1 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奖励办法 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生产、教学上辛勤劳动的成果,是智慧和知识的结晶。为了鼓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繁荣学术,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和科技事业发展,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决定联合评选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和正式出版的专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的决策性的咨询论文,可列入评选范围。工作总结、国内外科技动态介绍、统计资料、一般性试验报告、调查报告等,不在评选之列。 凡申请参加评选的学术论文,必须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全文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会学术年会、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过的论文。申报一等奖的学术论文必须在全国性学会、中科院下属科研机构、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或学报,或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已获得高一级奖励的学术论文,不再参加评选。以外省科技人员为主、合作撰写的论文,不参加我省评选。 学术论文需要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论文须发表一年以上才可参加评选。 二、评选等级 学术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可靠、文字简练、逻辑严密。优秀学术论文分一、二、三等。 一等:在某一个学科理论领域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在科学实验手段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或发明,达到本学科或本专业技术国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95分)。 二等:在某一个学科理论领域的研究中或在科学技术上有较大突破

或创新,达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80分)。 三等:在理论上、技术上有所创新,达省内先进水平(各项指标得分总和≥65分)。 三、评选组织 以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组成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委员会(简称评委会),评委会按理、工、医、农、交叉学科设若干评定小组。每次评选工作结束,评委会即自行解散。 评委会办公室设在省科协学会学术部。 各省级学会可在本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基础上,建立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受理事会领导。 各设区市参照省评委会组成办法组成设区市评委会,各设区市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各设区市科协学会学术部。 各高校科协评委会自行组成。 四、评选办法 由省级学会评委会、设区市评委会、高校科协评委会以及省评委会两级评选。 1、申报:凡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须由作者按要求填写《学术论文评审表》(见附件2,各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高校科协可自行翻印),并附规定材料,向相应学科省级学会、设区市、高校科协评委会申报。 一篇论文只能向上述评委会之一申报;凡同时向两个或两个以上评委会申报的论文将取消其评选资格。 2、各省级学会、设区市、高校科协评委会评审及报送:省级学会评委会应认真评审每一篇论文,按评分标准给予综合打分,写明评审意见和建议评定等级,并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审定上报(须列排名顺序)。设区市、高校科协评委会评审办法同省级学会。 凡建议评为一等优秀学术论文的,必须经本学科在全国有一定权威的两名高级专家推荐并附评语。 需报送材料如下: ①“学术论文评审表”一式四份(其中三份不填作者姓名及作者相关情况); ②论文全文(原文),发表该论文的学术刊物的抽印本(封面及目录复印件)或会议交流证明,论文中文摘要(500字以内),各一式四份(其

山西大学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分级认定标准

山西大学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分级认定标准 (2006年修订) 山大科字[2006]5号 第一条为统一和明确学术论文的认定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论文分级标准 特级在SCI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本学科影响因子属A区的学术论文。特级中再细分为特一级和特二级两个等级。 一A级在SCI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本学科影响因子属B区的学术论文。 一B级在SCI外围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CSCD》核心库收录的一级学科主学报(名单附后)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C级在《CSCD》核心库收录的二级学科主学报(名单附后)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A级在非SCI的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除一二级学科主学报以外的、属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B级在上述类别以外的国内正式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三条SCI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分区标准: SCI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分为A、B两区。A区中又分特一级区和特二级区。影响因子大于等于下列数值的为A区中的特一级区,小于下列数值且大于等于B区数值的为特二级区。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农林 地球 工程 环境 管理 医卫 综合 1.35 4.29 4.82 6.56 1.44 2.51 1.52 3.10 1.07 4.55 10.50 影响因子小于下列数值的为B区

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农林 地球 工程 环境 管理 医卫 综合 0.65 1.81 2.51 2.88 0.91 1.71 0.82 1.17 0.65 2.37 1.31 第四条标准修订的参考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 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2年卷)SCI高影响因子来源期刊表; 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制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05年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表; 4、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第五条几点说明 1、若某种刊物同时属于上述六个级别中的二个以上者,以其中级别高的对待。 2、在没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收录在非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上的论文不计入学术论文范围。 3、在增刊或专刊上发表的论文比正刊降低一个级别。 第六条本办法解释权在学校,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第七条本办法自下达之日起执行。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依本办法为准。 附件:山西大学自然科学国内期刊一、二级学科主学报一览表 二00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山西大学自然科学国内期刊 一、二级学科主学报一览表 (2008年6月修订) (选自《CSCD》核心库,分级只适用于山西大学) 综合类:(18种)

【自然论文】“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作品申报书模板

序号: 编码: 上海海洋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 新竞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院(系)全称: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院(系)团委统一上报。 8.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所在院(系)团委咨询。 9.上报地址:各学院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院(系)全称专业 现学历年级学制年入学时间作品全称 毕业论文题目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常住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住宅电话 合 作 者 情 况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单位 资格认定院(系)学籍 管理部门意见 是否为2015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国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 士研究生)。 □是□否 若是,其学号为:(部门盖章) 年月日院(系) 负责人或导师 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否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自然科学类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b22229679.html, 自然科学类论文参考文献 一、自然科学类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2005~2007年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自引率统计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6期.徐自超. [2].基于因子分析的120种自然科学类期刊的综合评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期.梁凤鸣.侯丽娟.时群. [3].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吕文红.刘霞.高丽华. [7].基于协调视角的广东省自然科学类“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资金管 理模式的改进——以华南师范大学的调研数据为例. 《广东科技》.2012年5期.黄英.何林.李松. [8].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的新模式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3期.张小燕. [9].我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非正规教育属性分析.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4期.刘君普. [10].高校自然科学类学报编校质量分析. 《传媒》.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期.李文竹.杨春兰. 二、自然科学类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高中生自然科学类科普读物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3 作者:房小敏.课程与教学论·生物东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2]中国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五十年发展史. 作者:董远军.科学技术史华南农业大学2009(学位年度)

第四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论文名单

第四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获奖论文名单 一等奖(5篇) 论文名称论文作者工作单位 Two-grid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ation schemes based on shifted-inverse power method for elliptic eigenvalue problems 杨一都、闭海等贵州师范大学 The Alkaline activation of calcium oxide on phosohorous slag powder cementing material in autoclaved curing 曹建新、杨林等贵州大学 Host suitability of a gregarious parasitoid on beetle hosts: a trade-off between fitness of adult and offspring 李莉、孙江华等贵州师范大学Estrogen regulation of duodenal bicarbonate secretion and sex-specific protection of human duodenum 庹必光、文国荣等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Arrowroot as a novelsubstrate for ethanol production by solid state simultaneous 吴天祥、王峰等贵州大学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二等奖(10篇) 论文名称论文作者工作单位 The catalytic function of the Rev1 dCMP transferase is required in a lesion-specific manner for translesion synthesis and base damage-induced mutagenesis 周英、Jilian Wang等贵州大学 S-wave QQq-q-state in the constituent quark model 杨友昌、邓成荣等遵义师范学院Improved low-frequency performance of a composite sound absorption coating 陶猛、华宏星等贵州大学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multivariate process parameters intelligence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luminum reduction cells 易小兵、田庆红等贵阳铝镁设计院 文小鹏、Moriguchi 反义抑制SPDS基因的表达彰显梨多胺在减轻盐和镉胁迫的重要性 Takaya 等贵州大学

自然科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b22229679.html, 自然科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自然科学论文选题参考 1、自然科学基金投入与科技论文产出的协整分析 2、《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引文评价分析 3、我国师范类自然科学学报高被引论文分析 4、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质量指标体系的属性数学综合评价模型 5、从自然科学到工程科学的对称性本体论研究 6、不同学科领域自然科学论文 7、自然科学期刊自引对影响因子的"调控" 8、中国自然科学论文国际合著研究 9、二里头青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 10、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网络在线投稿系统利用现状分析 11、科学说明和历史解释——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方法论统一性 12、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13、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中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率指标的发展趋势 14、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基于2000-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分析 15、2014年度工程地质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16、1997-2001年JCR(自然科学版)计量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17、自然科学——力学:爆炸力学——冲击载荷下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18、"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之间的一点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b22229679.html, 19、加强我院自然科学期刊工作迎接知识创新的新局面 20、基于JCR自然科学版的科研人员学术交流行为的学科分布与变化规律的实证研究 二、自然科学论文题目大全 1、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2、20世纪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艰辛历程 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分析 4、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网络服务功能剖析 5、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与分析-基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 7、《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006年载文、作者和引文分析 8、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与结合 9、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的修养与提升 10、《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1年各学科载文、作者和被引统计分析 11、三种自然科学学报基金论文分析研究 12、中国地区大气臭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 13、仿地成岩的新一代胶凝材料——凝石——自然科学、材料科学与循环经济的新焦点 14、高校自然科学科研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15、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内向性的统计分析 16、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暂行办法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 评选暂行办法 (苏府办[2000]13号) 一、为提高我市自然科学学术水平,推进自主知识创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优异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自然科学事业作贡献,特制订本办法。 二、在本市范围内,从事自然科学及其交叉科学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所撰写的,在规定的时限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可参加评选。评选每两年(双年)进行一次。 三、在同一次评选中,一个作者可申报多篇论文,但限于评奖数额,每个作者的最终获奖只能是一篇,如另有与他人合作者,可再评取一篇。 四、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对推动我市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实用价值。科技工作总结、试验报告、毕业论文及科普文章、专著等不参加评选。 五、按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原则,凡有确定材料证明具有国际、国内、省内先进水平或对推动我市经济建设、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经本单位或有关单位证明,可分别评为一、二、三等优秀论文。对符合以下等第中条件之一的论文,可予评奖: (一)一等奖 1.经国际权威机构或国家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理论研

究方面有所突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2.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经实践证明有显著经济效益; 3.在权威性的国内或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国际水平或国内独创的学术成果; 4.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及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的论文。 (二)二等奖 1.经国家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上取得较大成就,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 2.将国内先进技术和国外高新技术加以推广运用,或在科研领域、教育、医药等方面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学术成果; 3.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论文; 4.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论文。 (三)三等奖 1.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经省级科研机构确认,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上达到省、部级先进水平的学术成果; 2.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方向性、预见性和指导性,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论文; 3.将国内的先进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的论文; 4.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论文。 六、每次论文获奖总数控制在500篇以内,其中一等奖原则上不超过5%,二等奖不超过25%。

小学生科学论文范文

小学生科学论文范文 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怎样写科学小论文 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讨论会,自1982年在上海市举办以来,每2年举行一届,迄今已历10届(从2000年第十届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会),成为中小学科技活动的传统项目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

挑战杯_自然科学类_全国特等奖作品汇编

`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微观仿真研究 来源:第十二届“挑战杯”作品 小类:机械与控制 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简介: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微观仿真方法。利用VISSIM仿真平台分析5个影响因素对通行能力的敏感性;选取敏感性高 的因素来建立修正系数模型,并获得实际通行能力的改进计算公式;将 其进行验证,并和现有的模型比较,结果表明其具有最小的相对误差, 从而为环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介绍: 针对目前我国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相对滞后,不能客观评价城市交通系统的情况,本文选取北京市方庄环形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和调研数据处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重点进行环 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修正。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以下 工作: 1.完成交通量调查辅助手机软件(android平台)的开发。 2. 现状调查利用Google earth查找北京市区内的环形交叉口,并通过实 地观察和综合比较,本研究小组选取了方庄环形交叉口,并于2010年8 月24日——8月26日(周二至周四)对其几何数据、交通量(机动车、 非机动车和行人)、车辆行程时间和地点车速进行调查,了解方庄环形 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为VISSIM仿真平台的搭建和验证、通行能力模型 的建立以及后续的研究内容提供依据。 3.VISSIM仿真平台的搭建与校 准首先利用部分实测数据搭建仿真平台,后利用剩余数据,以仿真画面、 平均相对误差及最大相对误差为评价指标,通过调整四个驾驶行为参数 来校准仿真平台。其中,正交试验法的运用,在保证实验准确性的同时, 提高了效率。 4.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影响环形交叉口通行 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环岛半径等几何方面的因素和交通量等方面的交通 因素。选择大车比例、左转比例、右转比例、主支路流量比例和环岛半 径作为此次影响因素分析的对象。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利用“每次改变 单一因素,仿真计算该条件下的通行能力”的方法,通过非线性曲线拟 合分析各个因素对通行能力变化的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东、西进口 大车比例、左转比例和右转比例以及主支路流量比例对通行能力变化敏 感性较高。之后,对拟合曲线之间相关性较高的因素进行合并,简化后 续实验。 5.修正通行能力理论模型开发在比较各种环形交叉口理论通 行能力模型的基础上,选取王炜的双环行车道时通行能力理论模型作为 基本通行能力模型。接着,通过改变上述敏感性较高的4个影响因素,

选修课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 经过这段时间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我增长了很多知识。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现在我来浅谈一下我对自然科学的看法。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生产和自然科学实验的知识概括和总结。它以自然界、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认识它的运动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和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自然科学来自生产实践,并为生产实践服务,它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并积极推动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自然科学具有继承性和非阶级性的特点。现代自然科学一般分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本质和各种不同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科学是研究技术理论性质的科学,如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等。应用科学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技术和工艺性质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自然科学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生产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自然科学工作的根本方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自然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学好自然科学,可以为以后建设社会储备必要的知识。 自然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用到自然科学。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反映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其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从《诗经》中我们看到:经过周人长期的经验积累,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比较科学的农业知识。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对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发展史的研究,认识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如下一些规律:自然科学发展的循序渐进规律,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相互促进的规律,不同学术观点和不同学派相互争鸣的规律,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规律,科学的不断分化与不断综合、相互渗透与不断交融的规律.这些规律推动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永不止息,以至无穷. 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

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篇一:《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下面是由我整理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篇一:《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摘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受制于研究对象和价值观等多种因素。只要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基础,把统一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上,那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就不是大问题。科学的统一是一个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基础;调整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么何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简单地说,统一就是两者一致或者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从后者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显然构成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互补的认识体系。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应该更多的是指两者的一致性问题。那么两者应该在什么基础上或什么意义上一致呢?人们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判断它们是否一致。由于人们选择统一的基础和角度不同,因而在一致性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不过,如果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视角和基础,那么两者的统一

问题就会容易得多。 1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主要因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否统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统一,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价值观等。首先,从研究对象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对象的共性使得它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容易具有共性,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性。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看,一般认为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即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没有自觉能动性,而人类社会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相应地,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可以进行数学化和逻辑化的研究,因而其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强。而社会科学的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则要差得多,甚至有人认为它们不具有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如果把社会科学再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两部分,那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就更大了,而这个区别根源于人与自然的所谓本质上的区别,而狭义的社会科学已经较多地采用了数学和实证等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相似性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相似性。简而言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的区分实质上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的区分,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区分则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这表现在:一方面,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是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自然界内部的动物界、植物界和无机界之间就不同,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去说研究自然界的各个学科之间有什么不一致。另

科学小论文范文

鱼会说话吗? 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 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全国挑战杯(大挑)获奖作品

年全国挑战杯(大挑)获奖作品

————————————————————————————————作者:————————————————————————————————日期: 2

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012 National “Challenge Cup”Compet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academic and technology works 面向农户收益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基于农产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思考Research On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 For Peasants ——Reflection on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nsaction Cost 完成日期:2012年11月28日 Complete On :2012/11/28 目录 摘要 (4) 英文摘要 (5)

面向农户收益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研究 ——基于农产品交易成本视角下的思考 1 导论 (6)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6) 1.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8) 1.2.1研究思路 (8) 1.2.2研究方法 (9) 1.3理论综述与文献回顾 (9) 1.3.1理论综述 (9) 1.3.2文献回顾 (10) 2 农产品价格构成及利润分配的理论研究 (10) 2.1 农产品的概念、范围及分类 (10) 2.2本文研究的典型农产品代表 (11) 2.2.1农产品价格的基本构成及形成机制 (11) 2.2.2国内农产品利润控制主体和农民成本-收益分析 (11) 2.3国内农产品典型流通方式分析 (15) 2.4调研小组第一阶段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17) 2.4.1调研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和调查假设 (17) 2.4.2宜昌到武汉各地蔬菜价格对比 (20) 2.4.3宜昌蔬菜生产基地到本市及武汉的流通成本分析 (23) 2.4.4武汉市流通渠道透视 (25) 2.4.5武汉市消费者蔬菜购买行为分析 (27) 2.4.6调研第一阶段的结论 (29) 3 农产品交易成本理论 (30) 3.1交易成本的界定 (30) 3.1.1交易成本的由来和发展 (30) 3.1.2交易成本、流通方式和农民收益的关系 (30) 3.1.3农户交易成本的组成和影响因素 (31) 3.2本文对武汉农产品交易成本指标的选择 (33) 3.3交易成本对农民选择初级交易方式的影响 (38) 3.3.1农产品销售方式的界定 (38) 3.3.2国内外学者对影响的分析与预测 (39) 3.4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中介组织流通销售的必然性 (42) 3.5古典经济学视角:信息、利益的博弈下中介组织的利润“败德” (49) 4基于交易成本的调研方案与模型构建及分析 (52) 4.1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52) 4.1.1调研目的 (52) 2012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

自然科学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b22229679.html, 自然科学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一、自然科学方面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洪堡基金会Osten秘书长谈中国申请自然科学方面洪堡研究基金申请命中率高.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0年4期. [2].德国洪堡基金会秘书长ManfredOsten先生一行访问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科学与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 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1年1期. [3].《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撰稿导引.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4].入海河口河海分界的若干思考. 《海洋学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z1期.周秋麟.尹卫平.周通.杨圣云. [5].透视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情报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赵蓉英.杨瑞仙.董克.方卿. [6].“幼态持续”及其人文意蕴.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6期.刘晓东. [7].试述植树造林中“小苗”的优势. 《新农村(黑龙江)》.2014年24期.冯夏丽. [8].清人的学术兴趣与文化视野. 《江海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3期.童强. [9].深度剖析海南大学自然科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情况.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14期.苗灵凤.郭少贞.夏福军.徐文.杨帆. [10].致许国志书信.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6期.钱学森.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及科技发明制作类项目论文的撰写格式规范

LOGO - [请输入公司名称]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及科技发明制作类项目论文的撰 写格式规范 为了本次竞赛的评价依据规范性,做到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现规定格式如下: 一、论文应由9个部分组成,装订封皮,装订顺序依次为: (1)封面(中文) (2)题名页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目录 (6)图标清单及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 (7)主体部分 (8)参考文献 (9)附录 二、论文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论文一律由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并打印在标准A4纸(210×297mm,70g)幅面白纸上,采用单面印刷。 1、字体和字号 论文题目:按具体规定 章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条标题:小四号黑体居左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2、行距 章、节、条三级标题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各设为0.5行(即前后各空0.5行)。 正文为1.5倍行距,段前、段后无空行(即空0行)。 3、页眉 页眉内容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十一届“冯如杯”学生参赛作品。页眉都用小五号宋体字,页眉标注从论文主体部分开始(绪论或第一章)。 4、页码 论文页码从“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开始,直至“参考文献、附录”结束,用五号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封面、题名页不编入页码。 摘要、目录、图标清单、主要符号表用五号小罗马数字编连续码,页码位于页脚居中。

5、图、表及其附注 图和表应安排在正文中第1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当图或表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5.1 图 图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图的编号与图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图的编号与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图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注明(如无量刚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5.2 表 表的标号应采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2”、……。表编号应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并与章、节和图的编号无关。只有一幅表,仍应标为“表1”。表题应明确简短,用五号宋体加粗,数字和字母为五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表的编号与表题之间应空半角2格。表的编号与表题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表内文字为5号宋体,数字和字母为5号Times New Roman体。 5.3 附注 图、表中若有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附注+阿拉伯数字+冒号”,如:“附注1:”。附注写在图、表的下方,一般采用5号宋体。 三、论文每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 1、论文的封面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摘要 中文摘要内容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对于中英文摘要,都必须在摘要的最下方另起一行,用显著的字符注明文本的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体现论文工作的核心思想。中文摘要一般约500字。摘要内容应涉及本项科研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想和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 关键词:是为用户查找文献,从文中选取出来用来揭示全文主题内容的一组词语或术语,应尽量采用词表中的规范词(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一致,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英文和汉语拼音一律为Times New Roman体,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3、目录 目录按章、节、条序号和标题编写,一般为二级或三级,目录中应包括绪论(或引言)、论文主体、结论、附录、参考文献。 4、主体部分 论文主体一般应包括:绪论(或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4.1 章节标题及层次 论文主体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行。 章节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点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