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公司电子文件的归档及管理工作, 保障归档的电子文件安全有效地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电子文件,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讯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第三条档案室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凡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均必须归档。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密级划分,参照国家有关纸质文件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电子文件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即时向单位档案部门归档。第六条电子文件物理归档的基本要求:

(1 )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应在三个月内进行物理归档;

(2)电子文件应按照本单位纸质文件的分类方案和整理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下载到耐久性的载体上,(按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等,不允许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3)经过过程中的情况随时记录在相应的文件中;

(4)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转换为通用型电子文件;

(5)归档的电子文件载体应标明载体编号、类别、密级及保管期限;

第七条电子文件归档时,《电子文件登记表》、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第八条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制成纸质文件,与原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互联。

第九条电子文件在无纸化办公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保证不会非正常改动第十条各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应在运行电子文件处理系统的硬件环境中设置足够容量,安全的专用存储器,存放处理完毕应当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以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与安全。

第^一条归档电子文件移交前,文件形成单位必须认真检测电子文件,并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检验表一式两份,一份随电子文件移交给档案馆,一份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保存。

第十二条电子文件的检验应包括以下项目:

(1)载体有无划痕、是否清洁等;

(2)有无病毒;

(3)核实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审核手续;

(4)核实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等是否齐全;

(5)对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核实其相关软件、版本、操作手册等是否完整; 第十三条档案室按照检验要求对进馆电子文件逐一验收,对检验不合格者,应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制作。

第十四条移交档案馆的电子文件应一式三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异地封存保管,一套提供利用。

第十五条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除应符合纸质档案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避免擦、戈V、触摸记录涂层;

(2)单片载体应装盒,竖立存放,且避免挤压;

(3)存放时应防磁、防光、防潮、防有害气体;

(4)环境温度控制范围为17C -20 C,相对湿度控制范围为35-45。第十六条电子文件归档每满1年对涉及的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

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电子文件的载体转换工作,原载体保留时间不少于3年。

第十七条档案保管的电子文件应定期进行检验、转存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登记表》。

(1)对磁性载体每满2年,光盘每满4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2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

(2)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文件,每4年转存一次,原载体同时保留不少于4年第十八条归档电子文件的封存载体不得外借,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复制电子文件。

第十九条利用归档的电子文件,应使用拷贝件。对具有保密要求的归档电子文件采用网络方式提供利用时,应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采取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安全措施。

第二十条归档电子文件的鉴定销毁,参照国家关于档案鉴定销毁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办理审批手续后实施。

属于保密范围的归档电子文件的销毁,如存储在不可擦除载体上应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

第二十一条档案馆应定期对归档电子文件的接收、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情况进行统计。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未尽事宜,参照国家其他有关电子文件的标准和规定。

(完整版)公司电子文档管理规范bybonnie

电子文档管理规范 GL-2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规范电子 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 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 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 的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是指在各项 活动中产生并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含电子公文)的形 成、积累、鉴定、归档、保管、使用和统计的过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部门。 第二章电子文件管理体系 第一条、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与各部门档案人员、数据管 理人员的指导和联系制度,保证及时沟通、解决在电子文件 归档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条、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防止因灾难、病毒、意外等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对于电子文件正式文本实行双 套保存(电脑保存和移动载体保存)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

的文本或图像、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 同步归档保存。 第三条、一般电子文件的分类; 1.文字型电子文件;2.图像电子文件;3.音频电子文件;4.影像及多媒体音像数据; 第三章电子文件的收集与保存 第一条、电子文件在形成、接收时就要制作备份。在文 件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只要发生过信息变化的,都必须制作 备份,并在文件内容中注明:初稿、修订稿、定稿。如需多 次修改的文件还需标注:修改1稿、修改2稿、以此类推并注明修改人姓名和修改时间。 第二条、对已经定稿完毕的电子文件及时交由行政部进 行统一编号发布,无论有没有归档,都要定期制作备份。 第三条、电子文件登记表(附表)应当与电子文件同时 保存。 第四条、电子文件稿本代码: M—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F—正式电子文件; 第五条、文件来源分类是收文单位对所收到的文件按其 来源进行的分类。归档分类可以分两类;就是内部和外部文 件。外部文件划分成可以是“机构+日期”模式。内部进行的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电子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电子档案,是指公司从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电子文件记录。 3、各部门及各项目承办人员应保证项目及相关文件的系统完整(各种附件一律不准抽存),项目结案后及时归档。 4、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二、归档范围 1、公司资料:规章制度、资质证书、宣传资料、合同档案等资料。 2、技术资料:设计规范、产品施工图、项目资料。 3、模板资料:文字类、图纸类及程序类资料。 4、学习资料:读书、技能及拓展学习资料。 三、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1、公司指定专人负责电子档案的管理。 2、文件材料的收集由各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整理,严格按照本制度的“文件分类及编号方法”进行分类、编号,每周一上午将上周文件资料交管理负责人进行归档储存。

3、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的,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办部门或人员收集,会议文件由行政部收集。 四、归档要求 (一) 文件的登记 1、归档前应由文件形成部门按照规定的项目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由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检验和审核结果填入《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见附录A表A.1)。 2、归档电子文件应以盘为单位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首页(见附录B的表B.1),以各文件夹为单位填写续页(见附录B的表B.2)。 3、电子文件登记表为树式链接,在上级电子文件登记表中建立链接,通过鼠标点击可查看下级电子文件登记表。 4、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 (二) 文件分类及编号方法 1、档案管理负责人按照“附录C”对文件进行分类。 2、电子文件稿本代码:M (manuscript)—草稿性电子文件;U (unofficial)—非正式电子文件;F(formal) —正式电子文件。 3、电子文件类别代码:T(text)—文本文件;I(image)—图像文件;C(chart)—图形文件;V(video)—影像文件;A(acoustical)—声音文件;H(hypermedia)—超媒体链结文件;P(program)—程序文件;D(data)—数据文件。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Company's electronic file fil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前言: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文档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 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 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 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等硬拷贝件保留。

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XXXX有限公司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保障电子 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科学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 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办法(暂行)》有关 和国档案法》、《XXXX 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各证券营 业部(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 基本术语解释  (一)电子文件:是指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数字形 态记录。它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传输、存储和利用的文 件,用数字(比特)形态表现出来,通过编码和解码来输入和 输出,也称数字式文件。  (二)电子档案: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经鉴定具 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  (三)电子文件的物理归档:指经过归档处理的电子文 件保存到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上实行脱机保管的过程。  (四)电子文件的逻辑归档:将电子文件的物理地址存

放于档案管理部门控制的网络服务器中,使该电子文件能供档案部门有效利用和处理的过程。 第二章 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四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各单位要明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单位从电子文件产生时就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对其实施超前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 在电子文件的管理过程中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电子文件的形成、承办、运转、整理等工作,一般由承办(业务)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日常监督、指导和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通常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  第七条 归档电子文件应与其他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公司档案管理员要配备与业务部门相互兼容的计算机及软、硬件系统,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有效识读。档案管理员应忠于职守,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熟悉掌握本单位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技能,组织编写归档电子文件的各种检索工具,并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归档电子文

公司文件管理规定流程和相关表格

公司文件管理规定流程 一、目的 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公司档案的收集、归档程序和方法,确保公司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提供符合公司需求和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利用及归档。 三、术语和定义 1、档案:指公司过去和现在各级部门及员工从事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宣传等活动 中所直接形成的对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账册、凭证、报表、电脑盘 片、声像、胶卷、荣誉实物、证件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2、档案管理:就是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活动。 四、职责 1、行政中心: 1)负责公司档案的集中管理和制度执行及检查工作,并负责督促指导部门档案管理。 2)建立健全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3)收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公司的档案和其他资料; 4)负责公司档案的利用和销毁管理,监控档案利用和销毁的全过程,确保公司档案的安全;指导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5)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传递和沟通; 6)负责组织学习和培训档案管理办法、使用知识。 2、其他各部门相关人员: 1)负责在工作变动时,做好或协助移交工作,并及时通知行政中心; 2)向行政中心移交合同或文件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3)负责本部门文件资料或合同复印件的日常收集、标识、贮存、保管、利用、归档; 4)财务管理部负责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独立建档保管财务档案资料; 3、各部门主管人员 1)批准对自己部门资料或合同复印件的处置。 4、各中心总监/副总

1)负责对档案管理监督检查报告的审批。 五、工作程序 1、档案资料的收集 1)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对本部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合同及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并编制部门《文件(合同)管理记录目录》。 2)各部门文件、合同等资料原件需要保存的,各部门分别进行整理,并编制《移交目录》每季度向行政中心移交。 a)归档范围及移交时间 b)档案资料的标识 行政中心及各部门对各自保管的档案资料编号,编号规则见公司档案管理规定。 c)档案资料的日常管理: ⑴电子类合同或其他需要保管的电子文件,应当及时存放于档案室指定电脑硬盘内或 制作专门光盘进行编号保存。 ⑵文件、合同资料要登记详细信息,并编制《文件(合同)管理记录目录》,以便 检索利用。 ⑶文件资料、合同要科学排列,按编号顺序存放于文件盒内,并加以标识,整齐排 放在文件/档案柜中。 d)档案借阅 ⑴借阅档案要履行借阅手续,填写《档案借阅审批单》。借阅档案原件只限在公司内, 不能带出;必须带出公司查阅的,需依照借阅权限由相关领导批准; ⑵档案外借一般只借复印件,需借原件者须经总经理批准,借阅的档案交还时,必须 当面点交清楚,如发现遗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直接上级; ⑶借阅档案用完后,应及时送还,如超过借阅时间,须重新办理手续; ⑷借档人必须爱护档案,不得擅自涂改、污损、勾画、剪裁、抽取、拆卸、调换、摘 抄、翻印、复印、摄影,不得转借或损坏; e)档案销毁 ⑴对已失去利用价值的档案,销毁时,必须写申请销毁报告,编制销毁目录,报部门 经理和部门分管副总鉴定,最后报总经理的批准,方可销毁。 ⑵执行销毁任务时,必须由行政中心人员监销,监销人不得少于二人,并在销毁目录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定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适应办公及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规范本单位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是指本单位在履行行政职能、加强内部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参考利用价值并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第三条按照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各科室形成的电子文件并需归档保存的应由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综合档案室负责对电子文件归档的指导、验收以及接收后的编目、保管和提供利用,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提供协助和支持。 第四条各科室应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制度,指定兼职档案员负责本处室的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纳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五条为保证归档的电子文件完整、真实和有效利用,各科室从电子文件产生时就要严格按制度要求,妥善管理,确保其不散失、不损失、不失真。 第六条归档电子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超媒体链接文件等。 第七条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密级划分,参照本单位有关纸质文件归档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电子文件的归档分逻辑归档和物理归档两种方式。 逻辑归档。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室移交的过程。 物理归档。是指把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电子文件集中传输至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室移交的过程。推荐采用的载体,按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等,不允许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转换为通用型电子文件。 第九条电子文件归档时,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第十条通过存储载体进行交接的归档电子文件,移交与接收部门均应对其载体的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载体清洁、无划痕、无病毒等。 第十一条各科室在每年3月之前将上一年度应归档的电子文件随纸档案一并向档案室移交归档。电子文件视情况按月或按季度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的电子文件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归档。移交清单应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 第十二条移交档案室的电子文件数字档案应至少制作四套备份(一套硬盘,三套光盘),备份介质分开保管,一套提供利用、一套封存、一套异地保存、一套

电子文档管理制度[1]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数据资料的备份管理,方便各部门做好数据集中备份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木业工厂各业务模块。 三. 负责部门 本制度由企划办行政管理科负责信息收集、归档,各部门协助实施。 四. 制度内容 3.1总则 (1)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由行政管理科统一协调,指定专人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2)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整理和上传工作,行政管理科档案管理员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3)电子文件的管理由行政管理科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4)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要严格的按照此管理制度和技术实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5)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6)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件拷贝一并归档。 (7)电子文档管理分软件电子文档管理与普通电子文档管理。 3.2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1)收集范围。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草稿性电子文件;非正式电子文件;正式电子文件;无纸电子文件;文本文件;图象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声音文件;多媒体文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公司业务所需的各种文件。 (2)收集、积累要求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相关人员须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科技大学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根据人民国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以及省市管理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需要归档的电子文件包括各立档单位在管理、教学、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第三条基本术语解释 (一)电子文件: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二)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经鉴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按照有关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定处理并且已经归档的电子文件。 (三)真实性 指按规定对电子文件的容和显示形态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四)完整性 指电子文件的容信息、背景信息、元数据等无缺损。 (五)有效性 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六)逻辑归档 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式和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七)物理归档 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第二章电子文件归档的管理体制和职责 第四条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应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鉴定、检验、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纳入机关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程序之中,要明确此项工作的分管领导,建立适应本单位实际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

第五条电子文件从形成时就要有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并专人负责归档工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归档前由形成部门负责,归档后由档案馆负责。第六条电子文件的管理应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电子文件的形成、承办、运转、整理等工作,由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日常监督、指导和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由档案馆负责。 第七条归档电子文件应与其他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要配备与业务部门相互兼容的、有足够容量和处理能力及相对安全的系统设备,确保归档电子文件的有效识读。 第三章电子文件的收集 第八条收集围: 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均属收集围。按照电子文件的信息类型包括: (一)字处理文件:指用计算机字处理技术形成的文字文件、表格文件等。 (二)图像文件: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外部设备获得的静态图像文件。 (三)图形文件: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获得的静态图形文件。 (四)影像文件:指用数码摄像机等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像文件。 (五)声音文件:指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计算机处理的文件,归档时应注意收集其属性标识和相关软件。 (六)多媒体文件: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文件,其中包含声音、图像、图形、影像等两种以上的复合信息形式。 (七)数据库文件:指采用数据库系统制作的数据文件及可能产生的各种相关辅助文件。 (八)超文本文件:主要指已组织成网(WEB)的信息文件。 (九)计算机程序:指计算机使用的商用或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支撑软件等。 (十)数据文件:指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管理数据、参数等。 第九条收集要求: (一)归档电子文件应与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并存,并在容及相关描述上保持一致。 (二)在“无纸化”办公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格的安全措施,随时备份,存储在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公司电子文档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档管理办法 —、总贝!J (―)为适应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规范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走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称的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 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三)本制度所称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是指在各项活动中产生并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含电子公文)的形成、积累、鉴走、归档、保管、使用和统计的过程。 (四)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部门。 二电子文件管理体系 (―)行政管理部建立与各部门、各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数 据管理人员的指导和联系制度,保证及时沟通、解决在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防止因灾难、病毒、意夕帶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对于电子文件正式文本实行双套保存(电脑保存和移动载体保存X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像、

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 1/7 同步归档保存。 (三)一般电子文件的分类: 1.文字型电子文件; 2?图像电子文件; 3?音频电子文件; 4 .影像及多媒体音像数据。 三、电子文件的收集与保存 (―)电子文件在形成、接收时就要制作备份。在文件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只要发生过信息变化的z都必须制作备份,并在文件内容中注明:初稿、修订稿、定稿。如需多次修改的文件还需标注:修改1稿、修改2稿、以此类推并注明修改人姓名和修改时间。(二)对已经走稿完毕的电子文件及时交由行政人事部进行统—编号发布,无论有没有归档,都要走期制作备份。 (三)电子文件登记表(附表)应当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四)文件来源分类是收文单位对所收到的文件按其来源进行 的分类。归档分类可以分两类;就是内部和外部文件。夕卜部文件划分成可以是〃机构+日期”模式。内部进行的分类部门的需用部门名称、项目需使用项目名称+日期以文件夹或压缩文件打包。2/7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

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根据《档案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纳入单位文书处理程序,纳入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二、业务部门(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收集和整理,并接受档案管理部门指导、监督、检查。 三、电子文件的处置和留存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四、归档电子文件应同时具备电子和非电子签章,不同数据形式的电子文件分别以国家规定的通用格式保存。做好电子文件背景信息、软、硬件环境的登记和收集工作。 五、业务部门定期将电子文件及其背景数据备份到本机和符合保管要求的脱机载体上,并及时通过网络或脱机载体向档案部门移交,由档案部门进行真实、完整、有效性检测。 六、归档电子文件按DA/T22规定和本单位档案分类方案进行整理。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执行纸质档案标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必须同时保存纸质文本或缩微品。 七、已归档整理的电子文件(含机读目录、背景数据等)按数据类别代码相对集中组织存储载体(分别封存、提供利用、异

地保存)。存储载体必须符合耐久性要求(不允许使用软磁盘),且按要求填写载体封面和有关登记表。 八、经检测和验收合格的电子文件归档载体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保管环境除应符合纸质档案保管要求外,还应达到防写、防擦划、远离磁场、强热、有害气体等、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0%)、竖放保管等要求和标准。 九、每年检查电子文件处理设备更新情况,定期(2--4年)抽样机读检验,及时做好数据转换、转存工作。 十、归档电子文件(含载体)的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等工作执行纸质档案的相关规定。

电子管理办法

电子文档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促进和规范公司办公自动化的进程,确保所使用的电子文档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并对电子文档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电子文档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编制或制定的手册、程序文件、管理细则文件、各类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各类报表等电子文档的管理。 3职责 3.1综合部负责各类制度、职业健康体系运行等电子文档的管理;负责办公用计算机、服务器、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网络系统使用的技术支持及维护。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的电子文档管理。 3.3质量管理部负责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电子文档的管理。 3.4制造部负责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安全生产等电子文档的管理 3.5设备科负责设备操作规程等电子文档的管理。 4工作程序 4.1各部门在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共享文件的管理

4.1.1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向综合部申请在服务器上建立部门共享文件夹,填写《用户申请单》,并设置文件夹权限,确保只有使用该用户名登陆服务器,才可拥有对该申请部门的共享文件夹具有完全控制权限。 4.1.2各部门对本部门的服务器用户名及密码进行管理,防止其外泄和广泛知晓,并确保知晓本部门用户名及密码的人员是有限的并经过许可的。 4.1.3服务器上共享文件的类型由各部门自行规定,通常包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公司规章制度”等需要使较大范围内员工了解的文件。 4.1.4文件共享前应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共享,然后由文件制定者通知所要发放的人员。 4.2OA系统上电子文档的管理 4.2.1OA系统帐户的申请,公司内部员工如因工作需要,填写《用户申请单》向综合部申请,经批准后由综合部新开帐户。 4.2.2OA系统安装和维护由综合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4.2.3OA系统上文件的管理内容 4.2.3.1各类重要信息和通知邮件内容超过一页(A4纸)者,须使用附件的形式传送。 4.3电子文档的受控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章制度OK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公司电子文件的归档及管理工作,保障归档的电子文件安全有效地利用,根据《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令第6号)、《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国标GB/ti18894-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电子文件,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讯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第三条、档案室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四条、凡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均必须归档。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密级划分,参照国家有关纸质文件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电子文件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即时向单位档案部门归档。 第六条、电子文件物理归档的基本要求: (1)办理完毕的电子文件应在三个月内进行物理归档; (2)电子文件应按照本单位纸质文件的分类方案和整理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下载到耐久性的载体上,(按优先顺序依次为: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等,不允许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3)经过过程中的情况随时记录在相应的文件中; (4)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转换为通用型电子文件; (5)归档的电子文件载体应标明载体编号、类别、密级及保管期限; 第七条、电子文件归档时,《电子文件登记表》、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第八条、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制

成纸质文件,与原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互联。 第九条、电子文件在无纸化办公过程中,应采取安全措施,保证不会非正常改动。 第十条、各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应在运行电子文件处理系统的硬件环境中设置足够容量,安全的专用存储器,存放处理完毕应当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以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一条、归档电子文件移交前,文件形成单位必须认真检测电子文件,并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检验表一式两份,一份随电子文件移交给档案室,一份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保存。 第十二条、电子文件的检验应包括以下项目: (1)载体有无划痕、是否清洁等; (2)有无病毒; (3)核实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审核手续; (4)核实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等是否齐全; (5)对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核实其相关软件、版本、操作手册等是否完整; 第十三条、档案室按照检验要求对进馆电子文件逐一验收,对检验不合格者,应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制作。 第十四条、移交档案室的电子文件应一式三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异地封存保管,一套提供利用。 第十五条、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除应符合纸质档案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避免擦、划、触摸记录涂层;

公司电子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电子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JDZDF-LDXMB/WJ-XZ-ZD-0629-002 编制部门:办公室 编制日期:2018年6月29日 分发部门:全体部门—————————————————— 电子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目的 确保公司电子文件中,重要文件与资料具有唯一布局,便于文件的识别、追溯和控制,保证公司电子资料体系有效运转。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电子资料的标识管理。 3.总则 1.凡本公司需进行保存管理的电子版文件、资料,均应按照本 规定的要求接受管理。 2.由办公室负责制订公司文件分类的编号方法,并指导各部门 专职人员执行。 4.资料类别

4.1根目录设置规则 行政类: 1级:电脑 2级:D盘 3级:部门名称 4级:内容 4.1级:内容1 4.2级:内容2 4..级:内容... 5级:细则 5.1级:细则1 5.2级:细则2 例:电脑 - D盘 - 行政 - 管理制度 - 电子文件管理制度 - 无 财务类: 1级:电脑 2级:D盘 3级:部门名称 4级:主内容1 4.1级:主内容2 4.2级:主内容3 5级:子内容

5.1级:子内容1 5.2级:子内容2 5..级:内容... 6级:时间 7级:细则 7.1级:细则1 7.2级:细则2 例:电脑 - D盘 - 财务 - XX - XXXX目 - 报销 - 2018.6.29 - 张三报销 采购类 1级:电脑 2级:D盘 3级:部门名称 4级:主内容1 4.1级:主内容2 4.2级:主内容3 5级:子内容 5.1级:子内容1 5.2级:子内容2 5..级:内容... 6级:时间

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0901实施)

国家档案局《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 (2003年7月28日发布2003年9月1日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有效维护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电子公文,是指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配置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具有规范格式的公文的电子数据。 第三条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应指定有关部门或专人负责本单位的电子公文归档工作,将电子公文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纳入机关文书处理程序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 机关档案部门应参与和指导电子公文的形成、办理、收集和归档等各工作环节。第四条副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识别性,移交前由形成部门负责,移交后由档案部门负责。 第五条电子公文参照国家有关纸质文件的归档范围进行归档并划定保管期限。第六条电子公文一般应在办理完毕后即时向机关档案部门归档。 第七条电子公文形成单位必须将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制成纸质公文与原电子公文的存储载体一同归档,并使两者建立互联。 第八条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电子公文,应在每一个存储载体中同时存有相应的符合规范要求的机读目录。 第九条电子公文的收发登记表、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应与相对应的电子公文一同归档保存。 第十条电子公文的归档应在“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电子邮件系统”平台上进行,各电子公文形成单位档案部门应配置足够容量和处理能力及相对安全的系统设备。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 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等硬拷贝件保留。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5)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6)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象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相关软件。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 1.电子文件的整理

公司电子文档管理规定

电子文档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规范电子 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 环境中生成,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是指在 各项活动中产生并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含电子公文)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保管、使用和统计的过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部门。 第二章电子文件管理体系 第一条经理部建立与各部门档案人员、数据管理人 员的指导和联系制度,保证及时沟通、解决在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条为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防止因灾难、病 毒、意外等可能带来的数据丢失,对于电子文件正式文本实行双套保存(电脑保存和移动载体保存)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文本或

图像、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同步归档保存。 第三条一般电子文件的分类: 1.文字型电子文件;2 .图像电子文件;3 .音频电子 文件;4 .影像及多媒体音像数据; 第三章电子文件的收集与保存 第一条电子文件在形成、接收时就要制作备份。在 文件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只要发生过信息变化的,都必须制作备份,并在文件内容中注明:初稿、修订稿、定稿。如需多次修改的文件还需标注:修改1稿、修改2稿、以此类推 并注明修改人姓名和修改时间。 第二条对已经定稿完毕的电子文件及时交由经理 部进行统一编号发布,无论有没有归档,都要定期制作备份。 第三条电子文件登记表(附表)应当与电子文件同 时保存。 第四条电子文件稿本代码: M—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F —正式电子文件; 第五条文件来源分类是收文单位对所收到的文件 按其来源进行的分类。归档分类可以分两类;就是内部和外部文件。外部文件划分成可以是机构+日期”模式。内部进 行的分类,部门的需用部门名称、项目需使用项目名称+日 期以文件夹或压缩文件打包。

电子文档归档办法

XX燃煤发电有限公司现场指挥部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1.总则 1.1 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1.2 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工程部档案管理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1.3 电子文件的管理由工程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1.4 应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1.5 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1.6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1.7 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2.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2.1 收集范围。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2 收集积累要求 2.2.1 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2.2 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2.2.3 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井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或缩微胶片拷贝件保留。 2.2.4 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 2.2.5 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标准压缩算法,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2.2.6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2.2.7 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象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压缩算法和软件。 2.2.8 用音频设备获得的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属性标识和相关软件。 2.2.9 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文件,其中包含前面所示的两种以上的信息形式,收集时应注意参数准确、数据完整。 2.2.10 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软件型号和相关参数。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必须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2020新版)

( 合同范本 ) 甲方: 乙方: 日期:年月日 精品合同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2020新版) The clea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parties facilitate the cooperation of both parties, provide a basis for resolving disputes in the future, and prevent possible risks.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2020新版)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试行) Q/LSGBG04-2006 一、总则 1、为使公司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2、使用计算机存储并通过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司文件(技术文件除外),统称为电子公文,这些文件包括内部上行、平行、下行的文件。 3、电子公文与书面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4、能够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文,必须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进行传递。因特殊情况不便于使用电子系统传递的,允许使用书面形式传递。 二、电子公文的传输 5、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输经过批准的公文。传输前需要签发的文件,起草、核稿、会签、签发等过程仍然按照《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6、电子公文签收后不能更改,因此发文部门传输公文时,必须核准无误方能传输。 7、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的人员传输文件。 8、部门传输文件后,部门主管必须对该文件负责。 9、发文部门要及时通过文件签收系统跟踪电子公文发放后的签收情况,适时提醒接收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

10、发文部门在签收后发现文件错误的,必须及时通知办公室进行处理。 11、文件的传输提倡采用附件的形式传输。 三、电子公文的签收 12、各部门主管(或终端用户)应在每天上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按规定主动打开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不少于四次,以便及时接收查看文件。 13、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签收的人员签收。 14、各部门接收文件时,必须及时点击“签收”按钮,以便于发文部门了解签收情况。 15、各部门点击“签收”按钮签收文件后,视同该部门已经知道文件内容,部门主管应对该文件负责。 16、本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文件后,可将该文件复制到本部门(或终端用户)指定的计算机上存档。 17、接收部门应按文件的内容及应传达的范围在本部门传达文件精神。部门主管也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查阅账号,供本部门人员进入系统查阅本部门的公文。 18、签收后发现错误的,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发文部门和办公室。 四、电子公文的安全和保密 19、各部门(或终端用户)使用初始密码进入电子公文收发系统后,必须自行更改密码,并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得随意泄露。 20、公司电子公文,未经公司同意不得擅自外传或自行打印。如需要书面形式的公文,由发文部门统一打印。 2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未经批准不得与其他网络相连接。 22、各部门必须遵守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Q/ZLGBG13-2001)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