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产生的地理环境考释

《西洲曲》产生的地理环境考释

摘 要: 通过对六朝建康自然环境的考察,并结合唐人温庭筠等人诗文中对建康风物、掌故和地理环境的
记述,《西洲曲》中的“西洲”、“南塘”等地点应该在建康附近,这首杰出的民歌亦应产生于六朝建康地区,描写的
是发生在秦淮河畔的爱情故事。从建康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西洲曲》的艺术特征分析,《西洲曲》应产生于建康
地区的文化氛围之中,它最后完成于齐梁文人之手,属于“吴歌”的范畴。
关键词: 《西洲曲》; 西洲; 南塘; 建康; 吴歌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5957 (2008) 0520078205
《西洲曲》标志着南朝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
就,被人誉为“言情之绝唱”(陈祚明语) 。但它又是
历代学者争论较多的一首诗。关于它的作者、故事
发生的地点以及诗意的诠释,可谓异说纷纭,扑朔迷
离,以至于有的研究者称之为南朝文学中的“歌德
巴赫猜想”。[ 1 ] ( P507)它最早著录于《玉台新咏》,
题江淹作,但宋本不载;《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
题为“古辞”;而明、清人的古诗选本或以为“晋辞”,
或以为梁武帝萧衍所作。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也
有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根据温庭筠拟
乐府《西洲曲》所写“西洲风色好,遥望武昌楼”,认
为它可能产生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市)附近。近代
学者多采此说,如许逸民先生《乐府诗名篇赏析》注
释“西洲”时说:“地点未详,据温庭筠《西洲曲》诗句
‘西洲风色好,遥望武昌楼’推测,可能在武昌附近
的长江南岸。”王运熙先生在《〈乐府诗集〉导读》中
说:“西洲,大约在武昌附近的长江水域”,并认为
“它正产生于西曲流行处”。①二是认为《西洲曲》应
产生在钟陵(今南昌市附近) 。如林庚先生说:“《唐
书·地理志》:‘钟陵,贞元中又更名,县南有东湖。
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开陂塘以
溉田。’耿湋《春日洪洲即事》:‘钟陵春日好,春水满
南塘。’《西洲曲》或者正是产生于钟陵(今南昌)之
地吗? 此即《滕王阁序》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的
一带了。”[ 2 ] ( P157)但是,以上学说似乎都有违反考
据学“孤证不立”原则之嫌疑。笔者通过对《西洲
曲》中“西洲”、“南塘”地点的考证以及对六朝建康
人文地理环境的考察,认为它应是产生于六朝建康
的一首恋歌。下面笔者不揣简陋,书此拙见,敬请专
家和研究者批评指正。
一“西洲”考
在南朝乐府民歌中,有许多以地名得名的诗歌,
如《三洲歌》、《长干曲》、《襄阳乐》、《华山畿》、《石
城乐》、《清溪小姑歌》、《西洲曲》

等等,其中像“长
干”、“襄阳”、“华山”、“石城”、“清溪”等地名都是
可考的,因此我们很容易确定它们产生的地区。可
“西洲”与上述的其他例子不太相同,它更像一个普
— 78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141390.html,
通地名,似乎在很多地方都可找到。但是,如果“顾
名思义”,我们把“西洲”理解为某地西边江河中的
一块洲渚,应该是没有什么错。这就与许多学者认
为“西洲”在武昌有诸多抵牾之处,倒与建康的地理
环境很相符合。我们先从它们的自然环境来看,武
昌(即鄂州市)长江自西流来,到城边转向东南,故
江岸堤坝长期受到江流冲击坍陷下沉,很难形成沙
洲,今鄂州江边有汉代墓葬被冲刷暴露的情况可以
证实。江北岸黄州则逐年淤积,于今沙洲一片,而建
康(今南京)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来,经过南京折向
东去,由于长江流向的转变,南京西、北两岸逐年泥
沙淤塞,沙洲相连,江岸渐次北移,对岸浦口江岸则
往往受冲击坍塌。[ 3 ] ( P22)这种自然环境状况实际
上是由于江流受地球自转影响而造成的。再从地理
方位上看,长江是从武昌的东北边经过的,即使武昌
长江边有沙洲,也不得称“西洲”,而在建康的西面
和西南分别有长江、秦淮河流过,江边的沙洲称之
“西洲”则很符合实际。据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
江河门》记载,建康城西南、西面江边有白鹭洲(秦
淮河入江口处) 、长命洲(石头城前)等沙洲。“西
洲”在建康,我们还可以从温庭筠《西洲曲》里进一
步得到证实。过去很多人解读这首诗的时候,往往
只抓住前面“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这两句诗,
就认定西洲在武昌。可温诗后面还说:“南楼登且
望,西江广复平。艇子摇两桨,催过石头城。”这里
的“西江”明显与武昌和长江的位置关系不符,而与
建康和长江、秦淮河的位置关系相符。且大家都知
道,六朝隋唐时代“石头城”一般都是指建康的“石
头城”,它西临长江,南控秦淮河入江口,是拱卫六
朝京师的一个重镇。六朝时期,江潮直逼石头城下,
依此为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南朝历代帝王
常以亲近和重臣领戍石头城。唐刘禹锡《石头城》
说:“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
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就是对这座曾经雄踞一
时的城池的悲悼。温庭筠诗中的“石头城”亦当指
此无疑,而“西洲”就在石头城附近。
综上分析,我们从形成沙洲的地理条件、二者与
长江的位置关系以及温庭筠《西洲曲》中关涉的“石
头城”等方面可以看出,“西洲”应是在建康,而不是
在武昌。那么,温诗中的“武

昌楼”也不是在武昌,
而是在建康。关于温诗记载的建康“武昌楼”,笔者
下面还可举出一个旁证。唐人刘绮庄《扬州送人》
也提到了“武昌楼”:“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
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
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这里有必要先把“扬州”
这一地名的历史沿革作些说明,我们今天所说的扬
州,在六朝称广陵郡、江都郡,不称扬州,直到唐武德
九年才改称扬州。六朝时期的扬州,指的是京城建
康。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23说:“扬州,元帝渡江
历江左,扬州常理建邺。”因为扬州州治在建康,当
时人就把建康称作扬州。南朝民歌中的扬州常常指
的就是京城建康。[ 4 ] ( P455—458) 开皇九年( 589
年) ,隋兵灭陈,除石头城外,把建康所有宫苑城池
夷为平地。建康从此毁灭。唐时建康所在地称江
宁,属润州。建康虽然在隋唐时代遭到毁灭,但它曾
经作为六朝的都城,经济发达,文物繁盛,给后人留
下很多的风流轶事,也引起了唐代文人对它的追慕、
景仰和悲叹,李白、刘禹锡、杜牧等许多诗人都曾写
过凭吊建康的诗歌,唐人诗歌中也常常沿袭六朝的
说法称建康为扬州。如王建《江南三台》:“扬州桥
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李颀《送刘昱》:“鸬鹚山
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
沙边有雁声。”齐己《金山寺》:“槛外扬州树,船通建
业僧。”罗隐《中元夜泊淮口》:“锦帆天子狂魂魄,应
过扬州看月明。”韦庄《润州显济阁晓望》:“远烟藏
海岛,初日照扬州。”杜牧《润州二首》:“扬州尘土试
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李绅《宿扬州》:“江横渡
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
红树见扬州。”所以,笔者以为,刘绮庄所说的“扬
州”当指建康,他诗中提到的“武昌楼”与温诗中的
“武昌楼”是同一个地方,都是在建康。
二、释“南塘采莲”
在《西洲曲》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地名,就是“采
莲南塘秋”中的“南塘”。但是现代很多古诗选本对
这一地名都未加注释。那么“南塘”这个地方又在
哪里呢? 检索六朝隋唐正史,“南塘”一词凡见13
例,它主要指两个地方:一个是前面林庚先生提到的
钟陵县的“南塘”。除了林先生举出的《新唐书·地
理志》的例子外,还有两处提到了这个“南塘”,分别
见《晋书·何无忌传》:“无忌将率众距之,长史邓潜
之谏曰:‘??宜决破南塘,守二城以待之,其必不
敢舍我远下。’”《旧唐书·李子通传》:“士弘不信
之,营于南塘上。”另一个则是指建康的“南塘”,即
六朝秦淮河的南塘岸。在六朝隋唐史13例“南塘”
中,除上述3例指钟陵“

南塘”外,其他10例均指建
康的“南塘”,分别见《晋书·明帝纪》、《晋书·祖逖
传》、《晋书·苏峻传》、《宋书·武帝纪》、《南齐书
·五行志》、《梁书·侯景传》、《南史·武帝纪》、
《南史·侯景传》、《隋书·食货志》、《隋书·百官
— 79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141390.html,
志》等。建康的“南塘”在《世说新语》中也有记载,
如《政事篇》云:“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
诸舫中。”徐震堮先生《世说新语校笺》于此条下引
《通鉴》卷93《晋记》注云:“晋都建康,自江口沿淮
筑堤,南塘,秦淮之南塘岸也。”南塘又称“横塘”[ 5 ]
( P931) ,左思《吴都赋》刘渊林注:“横塘在淮水南,近
家渚,缘江筑长堤,谓之横塘。”周应合《景定建康
志》云:“横塘,案《实录》注,在淮水南,近陶家渚,缘
江筑堤,谓之横塘。《宫苑记》:‘吴大帝时,自江口
沿淮堤, 谓之横塘。北接栅塘, 在今秦淮迳口。’
??《吴都赋》曰:‘横塘、查下,邑屋隆夸。’楼台之
盛,天下莫比。”[ 6 ] ( P1604)唐代崔颢《长干曲》“君家
住何处,妾住在横塘”的“横塘”即指此处。六朝的
南塘(横塘)实际上是建康的繁华商业区和风景区,
这里不但酒家罗列,廛肆林立,许多巨商大贾云集于
此,而且是贵游子弟居住和游冶之地,如祝穆《方舆
胜览》云:“乌衣巷,在秦淮南,去朱雀桥不远。”东晋
的王、谢诸名族多居此地,文学史上著名的“乌衣之
游”即发生在这里。
从南朝乐府的内容和题材来看,它所表现的多
是市民、商贾、伎女、船户等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和思
想感情,属于典型的“城市民谣”。因此《西洲曲》中
这位女子的住所应该在建康的“南塘”而不应在偏
僻的钟陵县。再从南朝乐府民歌的发源地来看,
“吴歌”主要产生于东晋和刘宋时期以建康为中心
的长江下游的地区,而“西曲”产生于以江陵为中心
的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城市,多“出于荆、郢、樊、邓
之间”(《古今乐录》) 。尤其是扬州(建康)一带,城
市经济极为发达,出现了许多描写商人、商妇为经商
牟利而离别、相思的歌曲,如《懊侬歌》(江陵去扬
州) 、《三洲歌》(送欢板桥湾) 、《华山畿》(相送劳劳
渚)等等,甚至到了唐代,崔颢、李白等还在拟乐府
《长干曲》、《长干行》中吟唱着“长干”、“南塘”商家
的爱情故事,但是在现存的南朝乐府中却没有发现
一首歌咏“钟陵”的诗歌。所以我们说,《西洲曲》的
“南塘采莲”不可能在钟陵而应在建康。更为重要
的是,从《西洲曲》描述的地理环境来看,“南塘”与
“西洲”均在女主人公住所的不

远处,而现存的有关
建康的文献证实了这一点。由上述“西洲”考我们
已知,“西洲”就在石头城附近,又据顾祖禹《读史方
舆纪要》卷20“横塘”条载:“《实录》云: (横塘)在秦
淮南岸,近石头西陶家渚。??横塘亦曰南塘。晋
义熙七年,刘裕拒卢循于石头,寻出陈于南塘,即
此。”[ 5 ] ( P931)可知“南塘”距石头城不远,那么“南
塘”与“西洲”相距亦不应太远。另据温庭筠《题丰
安里王相林亭》(二首)描写建康秦淮风景的诗句
“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不知淮水浊,丹藕为
谁开”可知,六朝时秦淮河一带确实有很多荷塘。
上述记载正与《西洲曲》记述的环境相合。因此,
“南塘采莲”的故事发生在建康的南塘是可信的。
三、《西洲曲》产生的
人文地理环境考察
在南朝乐府中,《西洲曲》确实是颇为奇特的一
首诗,全长达三十二句,体制有别于一般“五言四
句”的吴声西曲,明显不是“原生态”的南朝民歌,而
是经过众多文人加工润饰的一篇作品。这首南朝乐
府的“长篇巨制”,也只有在六朝建康这种独特的人
文地理环境中才能孕育出来,而武昌、钟陵二地却很
难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下面我们分三方
面阐述之。
首先,它是“吴声”、“西曲”融合的结晶。六朝
都城建康,手工业、商业非常发达,物资充足,交通便
利,为南方第一大都会。《隋书·地理志》称“(建
康)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于
二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尤其是秦淮两岸,手
工业作坊和商业廛肆星罗棋布,码头经常停泊数以
万计的中外商船。很多商人经常来往于荆州和建康
之间,他们把西曲带到建康来,促使西曲与吴地文化
相结合。因此在一些西曲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京
畿地区的地名,反映建康地区商人商旅生活的歌曲。
如《三洲歌》:“送欢板桥湾,相待三山头。”“风流不
暂停,三山隐行舟。”《杨叛儿》:“闻欢远行去,送欢
至新亭。”“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上述西曲中
的“板桥”、“三山”、“白门”、“新亭”等地名均在建
康附近。有时吴声西曲的歌辞,还有相互借用的现
象。如上举《杨叛儿》“暂出白门前”一首,亦见于吴
声《读曲歌》,大概本是《读曲歌》的歌辞,后被《杨叛
儿》所借用。又如吴声《黄鹄曲》:“黄鹄参天飞,半
道郁徘徊。腹中车轮转,君知思忆谁。”被借用于西
曲《襄阳乐》,只是把最后一句改成了“欢今定怜
谁”,等等。于此可见西曲吴歌在民间相互借鉴和
交融的情况。另一方面,东晋南朝以来,南方民间产
生的大量的新声歌曲,得到统治者的喜爱,南朝和汉
代一样设有乐府机构,负责

采集民歌配乐演唱,使得
大量的西曲、吴歌汇集于建康。这无疑促进了吴歌、
西曲的自觉融合与再创造。因此王运熙先生认为:
“吴声西曲虽每首仅四句,但每个曲调却有几首、甚
至几十首歌辞,那么我们也可视《西洲曲》为若干短
章的组合。它当是诗人在吴声西曲原有体制基础上
— 80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141390.html,
的改造和提高。”[ 7 ] ( P311)而建康作为吴歌、西曲的
汇集与融合之地,为《西洲曲》的产生准备了优越的
文化地理条件。
《西洲曲》虽然是吴声与西曲融合的成果,但在
创作过程中更多地接受了吴歌的影响,当属于“吴
歌”的范畴。首先从情调上看,它更接近吴歌的闺
阁气息,与吴歌《子夜歌》、《读曲歌》等曲调极为相
似,而与“西曲”开朗明快的风格不同。再从内容上
看,它描写的是“一个少女倾诉了她的四季相思之
情”[ 8 ] ( P295) ,当是借鉴了吴声《子夜四时歌》结合
四时景物表达相思的方法。因此,郭茂倩《乐府诗
集》虽把《西洲曲》及温庭筠拟作归入“杂曲歌辞”,
而在温庭筠诗集中却称之为“吴声”。既是“吴声”,
说明“西洲曲”就应产生在以建康为中心的吴地。
[ 9 ] ( P54)
其次,它应是市井文化与宫廷贵族文化结合的
产物。南朝商业贸易发达,刘宋和萧齐以来城市经
济的畸形繁荣,极大地刺激了市井文化的产生,南朝
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歌楼楚馆和吴声西曲。宋武帝
时,“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
(《南史·循吏列传》) 。到了齐武帝,“都邑之盛,士
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
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同上) 。繁荣的商业经济和
市井文化,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皇室贵族的生活方
式和生活习俗,“贵戚竞利,兴货廛肆”,皇族贵戚、
豪门显宦经商成风。再加上南朝皇室皆行伍出身,
来自社会下层,他们入主皇宫后,不但把商人生活作
风带入宫廷,而且对市井文化中的吴歌西曲有着很
深的爱好,如酷爱商人生活的宋少帝①,就是南朝第
一个模拟民歌的皇帝,据《乐府诗集》卷46引《古今
乐录》载,他曾依民歌《懊侬歌》更制新歌三十六曲。
宋孝武帝不但拟作民歌,还把许多出自民间的吴歌
西曲列为宫廷音乐。有过商人生活经历的齐武
帝②,同样深爱民歌鄙曲,《金楼子·箴戒篇》载:“齐
武帝尝与王公大臣共集石头烽火楼,令长沙王晃歌
《子夜》之曲。”又载:“齐武帝有宠姬何美人死,帝深
凄怆。后因射雉登岩石以望其坟,乃命布席奏伎,呼
工歌陈尚歌之,为吴声鄙曲。帝掩叹久之,赐钱三
万,绢二十匹。”《南史·徐勉传

》云:“普通末,武帝
自算择后宫‘吴声’、‘西曲’女伎各一部,并华少,赉
(徐)勉。”于此可见市井文化对南朝皇室贵族生活
的影响。但是,篇幅短小、自然俚俗的民间吴声西曲
毕竟不能满足皇室贵族的奢华生活,为了适应他们
“高雅华贵”的生活情趣,他们还对之进行整理、改
编和再创作,如齐武帝制《估客乐》,陈后主有《玉树
后庭花》、《临春乐》等曲,《南史·羊侃传》载羊侃曾
自造《采莲》、《棹歌》两曲,甚有新致。尤其是梁武
帝,制作了西曲《襄阳蹋铜蹄》、《江南弄》、《上云
乐》,吴声《子夜四时歌》、《欢闻歌》、《团扇歌》、
《碧玉歌》、《上声歌》、《白纻辞》及杂曲歌辞《东飞
伯劳歌》等大量歌舞曲词。他们创制的新曲,虽保
留了民歌的一些特色,但与纯粹的民歌有了很大的
差别,如梁武帝根据西曲创制的《江南弄》、《上云
乐》,分别由七首曲子组成,并配有和声伴唱,规模
和体制上更加庞大,演唱的场面更加壮观,更符合皇
室贵族的享乐需要。
从《西洲曲》的结构来看,《西洲曲》每四句一换
韵,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活
画面。沈德潜说,《西洲曲》“似绝句数首攒簇而成,
乐府中又生一体”,就是说,《西洲曲》相当于由多首
五言四句的南朝乐府联缀在一起构成的作品。而歌
曲演唱的加长,正是为了满足宫廷贵族纵情声色的
需求。从《西洲曲》的人物描写来看,女主人公生活
在繁华富庶的“南塘”青楼之上,而又能自由出入,
应该是一位商家的女子,而她清纯典雅的气质,又似
乎是贵族家庭的女子形象,这亦是市井文化与贵族
文化融合的结果。《西洲曲》对南朝乐府民歌的一
系列改造,显然是为满足宫廷贵族的生活情趣而完
成的。
最后,它应是民间与文人联袂创造的一个硕果。
建康是六朝的文化中心、文人荟萃之地,曾先后出现
过萧子良文学集团,萧衍、萧统文学集团,萧纲文学
集团等文学团体,南朝的“永明体”、“宫体诗”等诗
歌思潮也都是以建康为中心展开的。这些诗人团体
在创作中不但模仿、学习南朝民歌,而且他们发起的
诗歌思潮也深受南朝民歌的影响。即从《玉台新
咏》、《乐府诗集》中保存的南朝乐府诗来看,有相当
一部分是南朝文人的乐府民歌的仿作,它们的文词
大都比较文雅,较少民歌大胆真率的味道。《西洲
曲》的出现,可以说与这些文人对南朝民歌的改编、
修饰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洲曲》充分吸收和借鉴
了南朝民歌的题材和表现技巧,如它用了近三分之
一的篇幅描写女主人公采莲的故事,而“采莲”是吴
声西曲中常见而重要的一个题材。在表现

手法上,
— 81 —


《南史·宋少帝纪》载:“(宋少帝)于华林园为列
肆,亲自酤卖。”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31页。
《南齐书·荀伯玉传》载:齐武帝萧赜,在为太子时,
曾任用亲信“度丝锦与昆仑舶营货,辄使传令,防送过南州
津”。中华书局, 1972年版,第573页。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b25141390.html,
它保留了双关语、连珠格等修辞手法以及清新自然
的语言等许多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尤其是连珠修
辞格使用,在齐梁文人诗歌中愈来愈成熟,如萧纲的
《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的
《谢法曹赠别》,都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连珠格,这两
首诗又都是摹拟谢惠连诗的,说明早在晋宋之际,谢
惠连就已较多地使用了这种修辞。《西洲曲》“续续
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的艺术特色,
可以说是齐梁时期连珠格成熟运用的一个重要成
就。《西洲曲》同时也具有文人诗的创作特色,如情
感表达的婉约细腻,章法结构的精致巧妙,以及意境
的精心营造等,都是一般民间作品很难达到的艺术
高度。《西洲曲》共八解三十二句,除1、2、5、12、13、
14、15、17、21、22、24、25、27十二句外,其余二十句
都是律句,这说明这首民歌在文人修饰过程接受了
齐梁永明诗风的影响。《西洲曲》中一些诗句的结
构和语意与齐梁诗人的诗句也非常相似,如《西洲
曲》“折梅寄人”的情节与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兰
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的表述类似,“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与吴均《清
溪小姑曲》“日暮风吹,叶落依枝”相近,“南风知我
意,吹梦到西洲”与范云《闺思诗》“几回明月夜,飞
梦到郎边”语意基本相同。因此它完成于齐梁时期
的文人之手最有可能。显然,像《西洲曲》这样一部
南朝民歌的集大成式的作品,绝非由某一人单独创
作出来,当是经众多文人不断修饰、润色才完成的。
而文人辈出的建康,为它的酝酿、形成和出现提供了
最为充分的条件。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六朝建康自然与人文地理环
境的考察分析,并结合唐人温庭筠等诗文中对建康
风物、掌故和地理环境的记述,我们认为,《西洲曲》
中的“西洲”、“南塘”等地点应该在建康附近,这首
杰出的民歌亦应产生于六朝建康地区,属于“吴歌”
的范畴。它最后完成于齐梁时期的文人之手,描写
的是发生在秦淮河畔的爱情故事。
参考文献:
[ 1 ]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 2 ]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 3 ]

罗宗真. 六朝考古[M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 4 ] 王运熙. 乐府诗述论[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 5 ]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M ]. 北京:中华书局, 1955.
[ 6 ] 宋元方志丛刊(第二册)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0.
[ 7 ] 王运熙.《乐府诗集》导读[M ]. 成都:巴蜀书社, 1999.
[ 8 ] 游国恩等. 中国文学史(一) [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 2002.
[ 9 ] 曾益等笺注. 温飞卿诗集笺注[M ]. 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 1998.
An Emp ir ica l Study on the Geographic Env ironmen t Bear ing B a llad of Xizhou
WANG J ian2guo
( Faculty of A rts, Luoyang N orm al University, Luoyang, Henan 47102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 robed into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J iankang in the Six Dynasties. With the re2
cords about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in poetry ofWen Tingjun and others, it was assumed that such
p laces as "Xizhou" and "Nantang" in B allad of X izhou should stand near J iankang, which had p roduced the well2
known ballad by dep icting a love story happening along the bank of the Qinhuai River.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hum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n J iankang and artistic features in B allad of X izhou p roves that it should be yielded
in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J iankang and was finally composed by the literati of Qi2liang Dynasty as one of "Wu
Ballads. "
Key words: B a llad of X izhou; Xizhou; Nantang; J iankang; Wu ballads
— 8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