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工艺规程

川芎工艺规程
川芎工艺规程

川芎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概述

2、生产工艺流程

3、炮制工艺要求及操作过程

4、质量监控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8、设备一览表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2、环境保护

4、质量监控:见“ SCGL506001川芎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5.1川芎原料质量标准:见“ 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川芎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 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川芎成品质量标准:见“ 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包材质量标准:见“ 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ABC 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标准

6.2 包装说明文

字: 品 名:川芎

规 格: 产 地: 重

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 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 CSGL00140一1 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 CSSOP00030一1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 SCGL00010一1 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 SCGL00570一1 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 数量

(台)

生产厂家

洗药机

离心旋料式切片机

烘箱

筛选机

9、 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1 各工序收率及物料平衡

岗位

计算公式

限度

98.0%≤限度≤ 99.9%

98.0%≤限度≤ 99.9%

挑拣

筛分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劳动组织

11.1.1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

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11.2 岗位定员

12.1 废水、废渣管理和处理:该产品生产废水较少且无化学污染和环境污染,无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废水,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直接排放即可, 具体操作应按废

物垃圾管理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12.2噪音及尘的消除:该产品生产间无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噪音,不需特殊处理。净选等易产尘的操作间单独除尘,捕集后的尘经过滤后排至室外。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作者:买书网,更新日期:2009-11-23 04:26:35 本药以前又名芎劳、抚芎。 【性味与功效】:味辛,性温。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传统应用】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荆芥、防风、薄荷、甘草,治疗感冒风寒头痛;②验方(《本草纲目》):川芎、茶叶,治疗风热头痛;③验方(《本草纲目》):川芎,浸酒,日饮之,治疗偏头风痛;④川芎散(《卫生家宝方》):川芎、当归、桃仁、桂心、木香,治疗产后心腹痛。 在四物汤、生化汤、通窍活血汤等许多养血活血的方剂中都普遍有川芎。在祛风胜湿的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中也都有川芎配伍。 【主要成分】

主要含生物碱类川芎嗪和酚性类阿魏酸等成分。 1.生物碱:川芎嗪(四甲基吡嗪)、黑麦碱、三甲胺、胆碱。 2.酚性成分:阿魏酸、大黄酚、瑟丹酸、4一羟基-3一丁基苯酞。 3.挥发油和内酯:挥发油含多种内酯,如藁本内酯、川芎内酯、丁叉内酯、丁基苯酞。 【药理作用】 (一)扩管和降压 1.扩张微血管:有明显改善家兔实验性微循环的作用。 2.降压:川芎总碱和川芎嗪能使麻醉犬血管阻力下降,能使脑、股动脉和下肢血流量增加。川芎浸液和生物碱对麻醉动物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亦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3.防治脑缺血:能降低因脑缺血引起的血浆和脑脊液中强啡肽A含量,提示能改善脑缺血性损害。 4.缓解肺动脉高压:川芎嗪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能扩张肺血管,增加心输出量,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且对体循环影响较小。提示川芎嗪能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心功能。 (二)强心和扩冠 1.煎剂使在位心振幅增大,心率减慢。川芎嗪使对麻醉犬有强心、加快心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交感神经间接兴奋

常用中药配伍及功效

常用中药配伍及功效: 发散风寒药 麻黄-----配薄荷蝉衣——主解表,散风透疹,治风疹身痒。 杏仁甘草——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杏仁厚朴——主行气降逆,止咳平喘,肺气壅滞,咳喘气逆证。 白术生姜——主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治水肿兼表证,小便不利。 桂枝-----配茯苓白术——主通阳化气,治水湿内停,痰饮咳喘,小便不利。 猪苓泽泻——主通阳化气,利水消肿,治水肿,小便不利。 附子白术——主温阳利水,治阳虚水停,四肢浮肿。 防风-----配羌活防己——主胜湿祛风,治周身痹痛。 黄芪白术——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 荆芥白芷——主温中散寒,治风寒感冒及恶寒发热者。 羌活-----配独活灵仙——主祛风湿,治周身风湿疼痛者。 防风防己——主祛风胜湿,治风湿痹症疼痛。 公英蓝根——主祛风解表,治风热表证。 防风白芷——主祛风解表止痛,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川芎细辛——主祛风解表止痛,治头、项、上肢疼痛。 藁本苍术——主治风寒湿邪,风湿痹症,肢体疼痛。 细辛-----配麻黄附子——主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治外感风寒,阴寒内盛。 羌活白芷——主祛风止痛,治风寒头痛。 白芷石膏——主祛风止痛,治风火牙痛。 干姜半夏——主温肺化痰,治痰多咳嗽,痰稀色白。 丁香五倍子——主治早泄(用95%酒精15毫升浸泡15天,行房前涂擦于阴茎头 部约1—3公分后行房) 紫苏-----配香附陈皮——主发表散寒,行气宽中,治风寒感冒兼有气滞。 藿香陈皮——主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治气郁不畅,胸闷呕吐。 砂仁陈皮——主行气宽中安胎,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半夏厚朴——主解郁宽中,治风寒表证而兼胸闷呕吐。 琵琶叶杏仁——主疏风散寒止咳,治风寒感冒所致咳嗽,急性支气管炎等。 荆芥-----配薄荷防风——主祛风解表止血,治头痛身痛,目赤咽痛。 炒槐花炭地榆碳——主止血,治便血,痔疮出血。 白芷-----配甘草肉桂——主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治风寒脘腹疼痛。 黄芩甘草——主疏风清热止痛,治风热感冒头痛眉棱骨痛,三叉神经痛,血管性头痛 石膏升麻——主疏风止痛,治风热牙疼头痛等。 蔓荆子藁本——主疏风止痛,治头痛。 大贝玄胡——主治久治不愈的风寒型胃痛。 苍耳辛夷——主治头痛鼻塞 荆芥防风——主疏风止痛,治风寒止痛。 黄柏苍术——主清热燥湿,治湿热带下。 香薷-----配藿香佩兰——主发汗解表,化湿解暑,治夏季贪凉所致发热恶寒无汗等。 牛蒡-----配荆芥桔梗——主枳壳化痰,疏风解表,治风热感冒所致咳嗽痰多,咯痰不爽。 金银花连翘——主清泄热毒,治咽喉肿痛痄腮肿痛,痰黄咳嗽。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川芎为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有151个成方制剂中含川芎,占所收载1640个中成药总数的%。中药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iigwsticw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省彭州、都江堰等地,为四川的道地药材。夏季当川芎植株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去须根,即为川芎药材。再经洗净、润透、切片、干燥,得到中药饮片。中医认为川芎性温,味辛,归于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国内外学者对川芎的栽培、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对近10年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为川芎的临床应用、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1川芎的化学成分 川芎含有苯酞类、萜烯类、有机酸及其酯、生物

碱、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川芎中的挥发油和生物碱类成分是研究的热点。 挥发油 川芎中挥发油的含量约为1%。一般采用超临界C 〇2萃取、水蒸汽蒸馏等方法提取挥发油;再经柱层析分离、GC-MS、LC-MS等方法检测。已从川芎挥发油中鉴定出了60余种成分。苯酞类化合物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苯酞类化合物川芎中的苯酞类化合物存在于挥发油中,主要有z-稾本内酯(z-ligustilide)、丁基酞内酯(butylphthalide)、丁燦基酞内酉旨(butylidenephthalide)、4-轻基-3-丁基味内酯(senkyunolide)、川芎内酯A(senkyunolideA)、川芎内酯I(senkyrunolideI)、川芎内酯F(senkyunolideF)、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等。近年来,报道的二聚体类化合物较多,主要有3’,6,8’,3a-二聚藁本内酯(3,,6,8’,3a-diligustilide)、Z,Z-6,6’,7,3’a-二聚藁本内酯(Z,Z-6,6’,7,3’a-diligustilide)、Z-6,8’7,3’-二聚藁本内酯(Z-6,8’7,3’-diligustilide)等。 萜烯类川芎中的萜烯类成分存在于挥发油中,主要有6-丁基-1,4-环庚二烯(6-butyl-1,4-cycloheptadiene)、桉叶二烯(eudesma-4,11-dlene)、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文件 编号:BZ-GY-1015-00 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 2014年11月制定 荆州市津奉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1 目的: 建立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规程,作为麝香止痛浸膏生产的基准性技术文件使该品种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制造过程。 3 职责: 本品生产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实施本工艺规程负责,QA人员、生产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内容: 4.1产品概述 4.1.1产品名称

4.1.1.1麝香止痛浸膏 4.1.2产品代码: 4.1.2.1麝香止痛浸膏:JG015 4.1.3产品用途:供麝香止痛贴膏生产使用。 4.1.4性状 4.1.4.1本品为棕黑色浸膏;气芳香。 4.1.5包装规格 4.1. 5.1 50kg/件。 4.1.6贮存条件:密闭,遮光,置冷处保存。 4.1.7贮存期限:暂定3个月。 4.2所用原辅料清单及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1所用原辅料清单 4.2.2 物料用量折算计算方法 4.2.2.1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规定,中药制剂的生产均应以中药饮片投料,标准处方中

的投料量均为中药饮片的投料量;川乌等十二味为粉碎成粗粉的量。 4.2.2.2 若购进的为原药材,则需加工成中药饮片,投料量以中药饮片计算。 4.2.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WS 3 -B-0469-90)。 4.3工艺流程图 4.3.1. 提取工艺流程图 物料 工序 检验 图1—麝香止痛浸膏生产工艺流程图 4.4 详细的生产步骤和工艺参数说明 4.4.1 中药材炮制过程 4.4.1.1 中药材领取:根据批提取指令单,按《领料岗位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领取中药材,认真核对品名、物料编码及包装质量。 4.4.1.2 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及药材项下规定。

中药川芎有效成分鉴别的实验材料

对于川芎的认识 一、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六味药材组成。本次试验主要研究黄芪,当归,川芎的有效成分。 二、实验分为两部分:川芎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以及运用薄层色谱技术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鉴别。 三、川芎含挥发油约1%。鉴定出油中成分有40种,占挥发油的93.64%,其中主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占58%、3-丁酜内酯(3-butylphthalide)5.29%和香桧烯(sabinene)6.08%。根茎中所含的内酯化合物,除上述提到的二种外,尚含丁烯酜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川芎内酯(sankyunolide)、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4-羟基-3-丁酜内酯(4-hydroxy-3-butyl phthalide)、川芎酚(chuanxingol)、双藁本内酯(2,2′-diligustilide),以及3-丁基-3,6,⒎三羟基-4,5,6,7-四氢苯酞等。含氮化合物有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嗪,chuanxiongzine)、perlolyrine、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but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1-乙酰基-β-卡啉、尿嘧啶、腺嘌岭和腺苷。酸性或酚性化合物有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1-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乙烷、4-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香荚兰酸、阿魏酸(ferulic acid)、瑟丹酸(sadanic acid)、大黄酸(chrysophic acid)、棕榈酸、香荚兰醛和亚油酸。此外,川芎根茎尚含中性油,其成分为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烷酸乙酯,异十七、异十八烷酸乙酯和异十七烷酸甲酯。另含5,5′-联呋哺甲酰醚(bis-5,5′-formylfurfuryl ether)、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β谷甾醇、蔗糖和一种脂肪酸甘油酯。含氮化合物中的川芎嗪是川芎根、茎中提取的一种活性生物碱——四甲基吡嗪,为川芎中最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约占生药含量的 0.1%~0.2%,川芎嗪主要有盐酸川芎嗪(TMPH)和磷酸川芎嗪(TMPP)两种形式。数种内酯类化学成分,其中川芎内酯A(4,5-二氢-3-丁烯基苯肽)B 约占川芎生药的1.6%,是川芎的主要成分。 川芎的活性成分有以藁本内酯、川芎内酯为主的苯酞类,以川芎嗪为代表的含氮化合物类和以阿魏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类。 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1.从药材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有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及升华法等。一般用 溶剂法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浸渍法:是在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浸渍药材以溶出其中成分的方法。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的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 渗漉法:是不断向粉碎的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浸出溶剂,使其渗过药材,从渗漉筒下端出口流出浸出液的一种方法。 煎煮法:是在中药材中加入水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宜用此法。

黄芪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黄芪饮片的生产工艺规程,用以规范黄芪饮片的生产。 2.范围适用于黄芪饮片的生产。 3.责任生产管理部、质量管理部。 4.内容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黄芪。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 9~30g。 产品规格饮片。 . 生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与《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 工艺流程

. 炮制工艺操作要求和主要技术参数。 净选 按生产指令从仓库领取黄芪原药材,经物流通道送入净选操作间,将原药材放置于净选工作台上,拣净杂质,将挑选好的原药材盛装于药筐中,称重,挂上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等内容。 洗润 .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 . 浸润 将已洗净的黄芪,按大小排放整齐,装入不锈钢筐内,再放入润药机内润药。润药时间4小时即可。 切制 润药机取出润好的黄芪,在时间不超过1小时内,使用GSW-300高速万能截断机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切2-4毫米的厚片。 干燥 取切制好的黄芪,平铺于不锈钢烘盘中,上货厚度在2cm以下,置燃煤烘房中,设定温度60-80℃,干燥4~6小时,取出,放凉。 筛分 取干燥后的黄芪用XSZ-3B振动筛选机筛去碎末,盛装于套有PE膜内袋的纤维袋内,称重,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转入净料库,请检。 包装 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按包装指令单到仓库领取相应数量的包装材料,从中药饮片库领取加工好的待包品,按包装指令单规定的包装规格要求进行包装,封口严密,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重量,标准依据。包装时应注意核对品名、规格、产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项目无误。包装完毕后,放置待验区,填写请验单,由质量管理部门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须办理入库手续后入库。 . 原辅包、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川芎高产栽培技术

川芎高产栽培技术 川芎为伞形科宿根草本植物,块茎入药用。能活血调经,顺气止痛,散风湿。为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其需求量很大,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川芎为伞形科宿根草本植物,块茎入药用。能活血调经,顺气止痛,散风湿。为常用的重要中药材,其需求量很大,而且还在逐年增加。川芎适应性较广,喜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耐寒性不强,稍能耐旱,怕荫蔽和水涝。土壤要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厚,呈中性或微酸性,一般选油沙土或夹沙土栽培较好。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山区育苓 川芎是用地上茎的茎节繁殖。茎节叫“苓子”,要在海拔1200m左右的山区培育(主要防止退化)。育苓用地,荒地熟地都可以,但不能连作。1月上中旬,挖取川芎块茎,除去茎叶、泥土和须根,运到山区栽种。这种块茎叫“抚芎”。 栽种时期:一般在立春前后。按行窝距各24cm打窝,深7cm。大抚芎可切成2~4块,每窝栽1块;中等抚芎每窝栽1个;小抚芎每窝栽2个。芽口向上,按紧栽稳,然后施上堆肥,盖土镇平。 抚芎田间管理:惊蛰前后出苗。3月底或4月初疏苗,每窝选留粗细均匀,生长良好的茎杆8~10根,其余的从茎基割去。在疏苗后,谷雨前后中耕除草,追肥一次。中耕要浅,追肥以人畜粪水和油饼粉混合使用。 苓子采收:7月中下旬,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晨收获苓杆,挖起全

株,把受虫害的和块茎腐烂的植株除去。将生长良好的植株摘去块茎(干后作药用)、叶片和茎尖,捆成把子,选阴凉处,在地面铺一层茅草,把茎杆交错堆放在上面,再用茅草盖好。立秋取出,割成长约4.5cm,有一个节盘的短节,就是“苓子”。苓子按茎杆大小和部位分为大当当、大山系、正山系、细山系、纤子、软尖子和土苓子7种。以正山系和大山系较好。分级后,运到山区栽种。各种苓子要分别栽种,出苗和生长才较整齐。 选择地块、栽种时间和种子 川芎的块茎生长较快,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无秋水,排气透气性能良好的油沙壤土或半沙半泥的土地栽培川芎最好。 每年8月初为栽种适宜时期,最迟不能超过8月下旬。栽前要选择生长粗壮、个体完整的正山系、大山系的苓子作种。栽时要选晴天。 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川芎是一种耐肥植物,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追肥通常要进行多次。首先翻地前每亩用油枯150kg,与畜圈粪肥4000~5000kg堆沤发酵,均匀撒于地表后翻入土中作底肥。在每次中耕后都要追肥,将人畜粪水和油饼或硫酸铵混合,第一次少施淡施,第二三次多施。第三次施水肥后,还要用土粪、草木灰、油饼、过磷酸钙等拌匀,撒在蔸部。这次施肥应在霜降前,否则肥效不高。第二年1月中旬返青后,还应在2月底或3月初用人畜粪水施春肥一次。 中耕除草清沟补苗

中药川芎的现代临床应用

中药川芎的现代临床应用 汪潜1,朱玉丰2,绍平3,王一涛3(1.太极集团,401147;2.医药导报社,,401147; 3.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澳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一些老药派上了新的用场,川芎便是其中之一。川芎的主要成分有:四甲吡嗪即川芎嗪、阿酸、川芎酚、川芎酯、槁本酯、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甾醇等。味辛、微苦、性温,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近年来不仅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还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1临床作用分述 1.1 治疗冠心病 自1990年以来,鲁喜泰[1]应用川芎嗪注射液、镁极化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液治疗冠心病134例,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诊断采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诊断依据,全部为住院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同时合并Ⅲ期高血压的患者不列为观察对象。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强心、利尿药物,心绞痛者可用硝酸酯类药物。 临床症状治疗结果:见表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观察 组别n 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26 58 56 12 90.5 对照组80 31 34 15 81.3 注:P < 0.05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2 缺血性心电图改变疗效观察 组别n 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21 38 46 47 64..1

对照组84 9 26 49 41.7 注:P < 0.05 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冠心病伴有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接受分组治疗的同时,服用心律平1周,室性早搏得到控制后,停用心律平1周观察心律失常复发情况见表3,其结果是治疗组复发率低,对照组复发率高,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3 心率失常控制后停药复发情况 组别n 复发有效 治疗组46 13(28.3) 33(71.7) 对照组25 13(52.0) 12(48.0) 注:P < 0.01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药物配伍亦无不良反应[2]。治疗组配伍后外观澄清,静置24h无混浊或沉淀发生。 川芎嗪为川芎的提取物[3],有明显扩血管作用,改善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具有稳定离子流的良好作用,也具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两组病例均使用了心律平口服,停药后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1.2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自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一般数据:全部病例均为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组68例,男45例,女23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3)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以下简称《原则》)。 (4)观察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液粘度(ηb)、还原粘度(ηr)、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PFC)、循环滞留时间(MST)。所有指标检测都在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气血研究室进行。 (5)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等级数据采用Wilcoxon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用t检验,参数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汪潜1,简家荣1,陈金泉2,李绍平1,王一涛1,3 (1. 澳门大学;2. 香港浸会大学,香港; 3. 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070) [摘要]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川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新发现的川芎活性部位,并且提供了一个新发现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提取技术是保障中药制剂内在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概述了近10年来川芎传统提取方法,以及新方法、新技术在川芎挥发油、阿魏酸、川芎嗪等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 川芎;挥发油;阿魏酸;川芎嗪;提取工艺 Advancement in the studies of chemical analysis and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Chuanxiong) Wang qian1, Kan Ka-Wing1, Chan Kam-Chuen2, Li Shao-Ping1, Wang Yi-Tao1,3. (1.University of Macau, Taipa, Macau SAR, China; 2.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Kowloon Tong, Hong Kong SAR, China; 3.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TCM.)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Chuanxiong)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both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chemical components do not only help improve extrac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volatile oils, ferulic acid and tetramethylpyrazine, but also discover new active components. The advancement in these areas can improve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al products. [Key word]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volatile oil;ferulic acid;tetramethylpyrazine;extraction technique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当归养血口服液工艺规程。 范围: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全过程。 责任人:生产部、质量管理部。 内容 1产品概述 当归养口服液系采用甘肃地道药材岷县产当归为原料,经料学方法提练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本品含有丰富的阿魏酸、挥发油、亚叶酸、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E 等多种有效成份。呈淡黄色半透明胶体溶液,用时轻微摇动既成均匀胶体状药剂,并能闻到当归的浓郁当归特有的香气,味甜。 当归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三经。入心能生血人肝能藏血,入脾能流血。《本草正义》说:“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力地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血中之圣药也:”。故当归养血口服液具有补血养血的功能,主用于男女血虚,病后贫血,头痛眩晕,女子月经不调,痛经等症。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支。儿童酌成或遵医嘱,7天为一疗程四盒。包装规格:10ml×10支/盒 2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30万级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 当归养血口服液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2.1当归药材的整理 2.1.1当归药材前处理流程图

2.1.2原料处理 2.1.2.1净选 净选是药物初步加工过程,为下一步生产作准备,由于中药来源复杂,必须除去药物中的夹杂质,泥沙、霉败品及残留在处的非药部位,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 2.1.2.2挑选 除去非药用部位及各种杂质,特别是钢铁类石质类异物,一定要彻底挑选干净,防止损坏设备。 2.1.3清洗 清洗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下一步作好准备。 2.1. 3.1粗洗 用饮用水浸泡十分钟当归药材使泥沙充分松软,用毛刷刷去当归上泥沙、枯叶和除去霉烂部分,用流动的饮用水冲净。 2.1. 3.2精洗 将粗洗过的当归用流动的饮用水清洗数次,至外皮为白色,目视合格流入下道工序。 2.1.4切片 切片厚度为1.5~2.5mm。 2.1.5当归药材整理要点 2.1.5.1中药材的验收 2.1.5.1.1中药材验收人员必须有中药材鉴别真、伪劣规格等能的业务知识,并掌握质量标准的人员担任。 2.1.5.1.2净选前的中药材、包装应整齐每个包装应附有合格证。注明品名、产地、进厂编号、检验单号、皮重、净重。并逐件检证、检质,将检验情况逐项

如何种植川芎

如何种植川芎 【概述】 川芎别名:芎劳、西芎。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根状茎经干燥后入药。具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活血止血功效,为妇科、伤科、瘀血诸痛之要药。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川芎主产四川I省都江堰市、崇州市等,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亦产,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 【植物形态】 川芎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cm。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团块,黄褐色,有明显结节 状起伏的轮节,节盘凸出。茎直立圆柱形绿色,表面有纵直沟纹,中空,上部分枝,节膨 大呈盘状。叶互生,叶柄长9~17cm,基部呈鞘包茎;叶为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3~5对,边缘成不整齐的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先端渐尖,小叶具柄,叶柄由下而上渐短,在顶端的小叶近于无柄;叶片两!≯面无毛,仅脉上有稀柔毛。山东等北方各地栽培川芎不 开花图30。 【生物学特性】 四川栽种川芎生长期为280~290天。1月份中耕培土要扯去地上部分,称“薅冬药”,以此为界,把生长期分为前期和后期。四川气候较暖和,常8月栽种,而长江以北山东等 地区冬季来临早,故常在6~7月期间种植。栽种后腋芽先萌动,接着节盘发出不定根。1 周左右抽出1~2片叶片。出苗前,芽和根生长所需水和养料均由节盘和节间供给。约1 个月后,基生叶呈簇状,新根茎开始形成,原栽的茎节逐渐烂掉。8~10月为叶片生长旺 盛期,也是根茎生长盛期。仅部分植株有1~2根短小幼茎。 “霜降”后,北方地区逐渐停止生长。四川地区栽种川芎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一直维 持到11月中旬。根茎干物质积累不多,而体积膨大速度快于物质积累。地上部分生长转 缓后,根茎物质充实,积累增快,到12月上旬为积累最快。 “薅冬药”前大约2个月,根茎积累物质占前期的80%或全生长期的40%以上。四川 省“薅冬药”时部分叶片仍是绿色,到2月中旬普通抽茎,3月下旬茎叶数基本稳定,而 根茎干重降至后期的最低点,此后根茎迅速充实,物质积累加快,至收获前1个半月,根 茎干物质积累为后期的全部或接近全生长期的一半。 而长江以北山东等地区到第二年3月下旬平均气温在6℃左右时,重新发芽,随着气 温上升,根茎也迅速生长增大,到5月开始抽出多条地上茎,同时地下根茎继续长大。四 川省等地川芎多栽于海拔500~700m,平均气温15.2℃,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一5℃,

川芎——中医识方

川芎——中医识方 川芎[chuān xiōng] 【原名】川芎【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芎穷;胡芎;九元蟊;酒芎;山鞠芎;杜芎;川穹【药性】温性【药味】辛【归经】归肝经、胆经、心包经。【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治风冷头痛旋晕,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漱口。【禁忌】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现代药理研究】 1.川芎嗪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川芎嗪和阿魏酸有明显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不同剂量川芎煎剂对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有不同影响。 3.川芎水提物和生物碱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的作用。 4.川芎嗪能对抗心律失常。川芎水提物与生物碱既有扩张冠脉流量的作用,又具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5.川芎嗪能扩张外周血管,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6.川芎嗪对多种平滑肌痉挛与水肿均有抑制作用。

7.川芎嗪对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8.川芎有明显镇静作用。 9.川芎浸膏能有效地收缩子宫;川芎水溶性制剂可以对抗各种放射。川芎嗪还可对抗肿瘤转移;使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得到抑制。川芎对动物骨折的愈合和血肿的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增强免疫功能。【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名医别录》:无毒。主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温中内寒。 《日华子本草》:畏黄连。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疗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沥,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药性赋》:味辛,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上行头角,助清阳之气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调经。《本草纲目》:川芎,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左传》言麦曲,川芎御湿,治河鱼腹疾。予治湿泻,每加二味,其应如响也。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此皆医学妙旨,圆机之士,始可语之。五味

净石灵胶囊工艺规程样本

净石灵胶囊工艺规程 目录: 1、产品名称及剂型 2、产品概述 3、处方和依据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原料药材的整理炮制 6、制剂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7、质量监控 8、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复检前、最长储存期 9、半成品质量标准、成品法定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及依据 10、包装材料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及内包材包装前的最长使用时间 11、工艺卫生要求 12、关键设备的准备工作 13、各设备标准操作程序及生产能力 14、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5、劳动组织、岗位定员、工时定额、产品生产周期 16、原辅料消耗定额 17、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8、动力消耗定额

19、物料平衡 20、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1、附页 1、产品名称及剂型 1.1产品名称: 净石灵胶囊 1.2汉语拼音: Jingshiling Jiaonang 1.3剂型: 胶囊剂 1.4批准文号: ZZ-5832-吉卫药准字( 1998) 第4236号 2、产品概述 2.1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 内容物为棕色粉末, 气微, 味微苦。 2.2功能主治: 补肾、利尿、排石。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以及由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尿路感染等。 2.3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5粒, 一日3次, 饭后1小时饮水300~500ml, 并做跳跃运动10~15次, 体弱者酌减。每次排尿注意结石排出情况。 2.4规格: 0.3g 2.5有效期: 三年

2.6贮藏: 密封, 防潮。 3、处方和依据 3.1工艺处方: 金钱草( 广) 250g 黄芪76.6g 茯苓76.6g 萹蓄76.6g 海金沙76.6g 淫羊藿76.6g 夏枯草76.6g 滑石76.6g 元胡( 醋制) 50g 当归50g 巴戟天50g 赤芍40g 冬葵子40g 车前子40g 桃仁40g 鸡内金40g 甘草25g 制成1000粒 3.2生产处方: 金钱草( 广) 250kg 黄芪76.6kg 茯苓76.6kg 萹蓄76.6kg 海金沙76.6kg 淫羊藿76.6kg 夏枯草76.6kg 滑石76.6kg 元胡( 醋制) 50kg 当归50kg 巴戟天50kg 赤芍40kg 冬葵子40kg 车前子40kg 桃仁40kg 鸡内金40kg 甘草25kg 制成100万粒 3.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 第20册。 4、生产工艺流程图:

四川适合种植那些药材

四川适合种植那些药材? 1.川芎 川芎,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2.麦冬 麦冬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麦冬的小块根是中药,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

麦冬原产中国,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国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 3.川贝母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生长在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川贝母既是专有名词,也是贝母家族分类(按产地分为四大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中的种类名称,均有药用价值。 4.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 5.川牛膝

川芎功效作用有哪些

川芎功效作用有哪些 药是医治疾病极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不一样疾病在药物的挑选上,区别也是非常大的,那那药物的品类繁多,依据药物的药性施行挑选疾病医治,可以让疾病得到极好的改善,因此药物的挑选必须要正确的施行,川芎是医治心血管疾病非常好之选,那么,川芎功效作用是什么呢? 对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也是有着很多方面,所以选择它的时候,也是需要对它进行一些了解,这样使用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其他问题,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对它有更多认识。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1、活血行气: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 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④用于

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①用于胆囊炎之上腹胁肋胀痛,可与柴胡、黄芩等同用。②用于胃炎之上腹胀痛、吐酸烧心等证,可与蒲公英、木香等同用。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川芎的作用与功效也有着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了吧,那么挑选川芎医治疾病,也是有着诸多方面,从人的身体各个方面上,川芎都是能够进行改善的,让人身体体质更强更好,对于改善人的身体各方面不好机能,有着极好的效果。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川芎简介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发达,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具浓烈香气。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上部多分枝,下部茎节膨大呈盘状(苓子)。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厘米,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宽10-15厘米,3-4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厘米,宽5-6厘米,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毫米,宽1-2毫米,具小尖头;茎上部叶渐简化。 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 川芎图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行气 ①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憋气、心前区压痛频繁发作者,可与红花、丹参、降香、赤芍同用,冠心2号方。 ②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月经先期、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后期,1~2个月1次,经行时腰腹痛、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 ③用于痛经,若经前腰腹痛甚、痛后1天见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不行、身无不适者,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若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④用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可与栀子、桃仁、红花同用。 2、祛风止痛 ①用于感冒头痛,属于风寒者,可与荆芥、防风、白芷同用;属于风热者,可与菊花、薄荷同用。 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防风等同用。 3、行气开郁

当归生产工艺规程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文件 文件编号:SC/JB/GY/01600 当归炮制 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日期年月日生效日期年月日 吉林省泽康药业有限公司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一、名称 二、规格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五、炮制工艺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技术参数 六、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七、包装规格 八、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九、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

当归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一. 名称 中文名当归 汉语拼音 Danggui 拉丁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二、规格 薄片 1-2mm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片厚1-2mm 稍润 水份应不超过10%

3.2 质控要点 四、炮制方法: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五、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5.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当归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当归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5.3 洗润 5.3.1 洗药 将净选后的药材,按清洗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清洗药材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②清洗厂房内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 ③洗涤药材的设备或设施内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材; ④药材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的药材不宜在一起洗涤; ⑤洗涤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⑥洗涤后的药材应及时转下道工序进行炮制 5.3.2 浸润 将洗净的原药材置于润药池内,稍润30分钟,即可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合格后在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需浸润的药材按其大小、粗细、软硬程度,浸润方法,并根据操作时间的季

传统中药川芎的开发利用

传统中药川芎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川芎;,,开发现状;,,前景 川弯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弯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芎,列为上品。其原植物自古以来就有数种,产地不同植物名异,因此芎一名常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古今用药以产于四川的川芎为正品。川芎为我国的传统中药,也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据统计,国内年产川芎5X106飞X 106 kg,四川占了全国产量的90%以上。川芎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历代医家均作为治头痛、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药使用;现代临床上主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在2005年版《中国药典》I部收载的564种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使用川芎的有85种,约占药典收载中成药的15%。川芎除销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13 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外对川芎的研究己深入到分子水平,已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川芎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情况,但对川芎除药用外,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报道很少。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川芎这一传统中药,现对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作一简要分析。 1川芎产品的开发现状 1.1治疗药物 1.1.1治疗各种头痛河南省许昌县人民医院用川芎天麻散(川芎、天麻、僵蚕、柴胡、白芥子等)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的效果[1]。由川芎、天麻等药味组成的大川芎方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川芎方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2]。古方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防风、细辛、白芷等)治疗多种头痛。镇脑宁胶囊(川芎、藁本、细辛、白芷、水牛角等) 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神经血管性头痛。经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室对45例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1. 1%,且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由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等组成的通天口服液经山西人民医院临床疗效观察,证实其为一种见效快、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3]。由川芎、荜茇等组成的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头面部神经痛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