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三角形+2016年秋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第11章三角形+2016年秋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第11章三角形+2016年秋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b27622104.html,.c n

第11章检测题

C . 3个

3.如图,在△ ABC 中,/ B = 67° / C = 33° AD 是^ ABC 的角平分线,则/ CAD 的度数

4.如图,在△ ABC 中,/ A = 80°高BE 和CH 的交点为 0,则/ BOC 等于(

5.已知△ ABC 中,/ B 是/ A 的2倍,/ C 比/ A 大20°则/ A 等于(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1.已知三条线段的长是:① 腰三角形的有(

(时间:120分钟 满分:

30分)

2, 3,4;②3,4,5;③ 3,

120

分)

3,5;④6,6,10.其中可构成等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和7,且第三边长为整数, 这样的三角形周长最大的值为

A . 15

16 C . 18 D . 19

A . 40

B . 45

C . 50

D . 55

A . 80

B . 120

C . 100

D . 150

A . 40

B . 60

C . 80 90

6.具备下列条件的^ ABC 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

B =/C

C . / A :/ B :/ C = 1 / A = 2/ B = 3/C

第9题图

第10题图

7. 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之比为 1 : 4, 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C . 10

D . 12

&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

60°则它的内角和等于(

A . 180

B . 720

C . 1080

D . 540

第3题图

第4题图

風■

65

"

9

.如图,把△ 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 A与/ 1 + / 2

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你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B. 2/ A=/

1 + / 2

三角形.

a, b, c是^ ABC 的三边,化简:|a + b —c|+|b—a—c|—|c+ b —a| = / 1 + / 2+/ 3 +/ 4+/ 5+/ 6=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 A=/ EDF = 90 °

AB= AC,/ E= 30 ° / BCE= 40 ° 贝U/ CDF =

17.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倍,它的内角和就为2160 °那么原来那个多边形是

边形.

18.上午9时,一艘船从A处出发以2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1时到达B处,若在A

3

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西34°且/ ACB =3/BAC,则灯塔C应在B处的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9分)如图,已知AD, AE分别是△ ABC的高和中线,AB = 6 cm, AC= 8 cm, BC= 10 cm,

/ CAB = 90° 求:

C. 3 / A =/ 1 + / 2

D. 3/ A= 2(/ 1 + / 2)

10.如图是D, E, F, G四点在△ ABC边上的位置图,根据图中的符号和数据,则

值为()

B. 120

C. 160 D . 16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在△ 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BE是^ ABD中AD边上的中线, 若^ ABC

的面积是24,则△ ABE的面积是

12.在△ ABC中,/ C比/ A +/ B还大30 °则/ C的外角为度,这个三角形是

13?如图,

AD,

在^ ABC 中,已知/ BAC = 50°

BE交于点F,则/ BEC =

C= 60 ° AD 是高, BE是/ ABC的平分线, 14.已知

15?如图,

第11题图第13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

(1)△ ABC的面积;(2)AD的长;(3)△ ACE和^ ABE的周长的差.

20. (9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满足a —4|+ (b—9)2= 0.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1.(10 分)如图,/ A= 10 ° / ABC = 90 ° / ACB = / DCE , / ADC = / EDF , / CED

FEG.

= /

求/ F的度数.

22. (9分)小明计算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误把一个外角加进去了,得其和为

(1)求这个多加的外角的度数;

(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3. (9分)某工程队准备开挖一条隧道,为了缩短工期,必须在山的两侧同时开挖,为了确

保两侧开挖的隧道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人员在如图的同一高度定出了两个开挖点

Q,然后在左-边定出开挖的方向线AP,为了准确定出右边开挖的方向线BQ,测量人

取一个.可以同时看到点A, P, Q 的点0,测得/ A = 28° / AOC = 100°那么/ QBO 应等于多少度才能确保BQ与AP在同一条直线上?

24. (10分)如图,在四边

ABCD 中,/ A=/ C= 90° BE 平分/ ABC , DF 平分/ ADC.

2620 °.

则BE与DF有何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

25. (10分)如图,/ XOY= 90 °点A, B分别在射线OX, OY上移动,BE是/ ABY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 OA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试问/ ACB的大小是否变化?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7.C 8.B 9.B 10.B 11J6 12.75;钝角13.85° 14.3a

—b —c 15.360°16.25°17.

18.北偏西85

19.(1)24 cm2(2)4.8 cm (3)2 cm

20.由题中条件可知:|a —4| (b —9)2>0 又|a—4| + (b —9)2= 0, ? |a—4|= 0, (b —9)2= 0,

即a= 4, b = 9.若a为腰长,则另一腰长为4,v 4 + 4v 9,?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若 b 为腰长,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 +9+ 4= 22.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 21.v/ A +/ACB = 90°,?/ ACB = 90°—10°= 80° , ??/ DCE = 80° ,又v/ DCE = / A +

/ADC = 80° ???/ ADC = 80° —10 =70° ???/ EDF = 70° , ???/ DEA = / EDF —/ A = 70°

—10° = 60° ?/ FEG = 60°,?/ F = / FEG —/ A = 60° —10° = 50°22.(1) v 26

20H80 =

14……100 ???误加的外角为100 ⑵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①知n—2= 14, ? n= 16, ???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6

23.在△ AOB 中,/ QBO = 180。—/A —/ O = 180。—28。—100 °= 52。.即/ QBO 应等于52。才

能确保BQ与AP在同一条直线上

24. BE //QF.理由如下:在四边形ABCD 中,/ A +/C +/ABC + /ADC = 360 ° v/ A =

/ C = 90° ?/ ABC + / ADC = 180°,又v/ 1 = / 2,/.3=/ 4 , ?/ 2+/ 4 = 90° v/ 4

+ / 5= 90° ?/ 2 = / 5 , ? BE// DF

1 1

25.不变化.??? AC 平分/ OAB , BE 平分/ YBA, ?/ CAB = ? / OAB,/ EBA= ?/YBA,

?// EBA =/ C+/ CAB, ???/ C =二/YBA — -/ OAB = 2(/ YBA—/ OAB), v/ YBA— / OAB

1

=90° ???/ C= 2^90 °=

45 °

https://www.360docs.net/doc/b27622104.html,.c

n

1. B

2.D

3.A

4.C

5.A

6.D

最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个.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来看,是应用了_______,而活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 3.用长度为8cm,9cm,10cm的三条线段_______构成三角形.(?填“能”或“不能”)4.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根木条. 5.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6.如图1所示,AB∥CD,∠A=45°,∠C=29°,则∠E=______. (1) (2) (3) 7.如图2所示,∠α=_______. 8.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 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 10.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有_____?条对角线.13.如图3所示,共有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 14.如图4所示,∠A+∠B+∠C+∠D+∠E=________. (4) (5) (6)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 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16.在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7.如图5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度数为(). A.30° B.36° C.45° D.72° 18.D是△ABC内一点,那么,在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完整版)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数学学科试卷 (检测内容: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第1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2.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4.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x,则x不可能是( ) A.3 B.5 C.7 D.9 5.如图,在△ABC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DB=∠1+∠2+∠3 B.∠ADE>∠B C.∠AED=∠1+∠2 D.∠AEC<∠B 6.下列长方形中,能使图形不易变形的是( )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 9.一个六边形共有n条对角线,则n的值为( ) A.7 B.8 C.9 D.10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180°,∠B∶∠C∶∠D=1∶2∶3,则∠C=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1+∠2+∠3+∠4=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它的最长边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下列命题:①顺次连接四条线段所得的图形叫做四边形;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③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是射线;⑤四边形中有一组对角是直角,则另一组对角必互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高中数学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整合提升 平面向量 ?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向量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的几何表示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0与任意向量共线)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 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 向量的数乘及其几何意义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表示 ?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e 1、e 2不共线,任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λ1、λ2,使a =λ1e 1+λ2e 2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a =(x 1,y 1),b =(x 2,y 2),其中b ≠0,则a ∥b ?x 1y 2-x 2y 1=0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 定义a 、b 为非零向量,a ·b =|a |·|b |cos θ(θ为a ,b 的夹角) 性质a ⊥b ?a ·b =0;a 、b 同向,a ·b =|a |·|b |;a 、b 反向,a ·b =-|a |·|b |运算律a ·b =b ·a ,(λa )·b =a ·(λb ),(a +b )· c =a ·c +b ·c 向量的模设a =(x ,y ),则|a |=x 2+y 2 夹角公式设a =(x 1,y 1),b =(x 2,y 2),夹角为θ,cos θ= x 1x 2+y 1y 2 x 21+y 2 1· x 22+y 2 2 平面向量的应用举例?? ? 平面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专题一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1.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的综合运算通常叫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2.向量线性运算的结果仍是一个向量.因此对它们的运算法则、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大小、方向两个方面. 3.向量共线定理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进行向量合成与分解的核心,是向量线性运算的关键所在,常应用它们解决平面几何中的共线问题、共点问题. 4.题型主要有证明三点共线、两线段平行、线段相等、求点或向量的坐标等. 典例1 如图所示,△ABC 中,AD →=23 AB → ,DE ∥BC ,交AC 于E ,AM 是BC 上的中线,交DE 于N ,设AB →=a ,AC →=b ,用a ,b 分别表示向量AE →,BC →,DE →,DN →,AM → ,AN →.

第13章 三角形章节检测(C)

第13章 三角形章节检测(C) 1.一定在△ABC 内部的线段是( ) 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B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一条角平分线 C .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二条角平分线、三条高 D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B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 D .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为BC 上两点,且BD =DE =EC ,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 (注意考虑完全,不要漏掉某些情况)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7,另一边是4,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8 B .15 C .18或15 D .无法确定 6.两根木棒分别为5cm 和7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的取值情况有( )种 A .3 B .4 C .5 D .6 A .180° B .360° C .720° D .540° 7.如图:(1)AD ⊥BC ,垂足为D ,则AD 是________的高,∠________=∠________=90°; (2)AE 平分∠BAC ,交BC 于点E ,则AE 叫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 1∠________,AH 叫________; (3)若AF =FC ,则△ABC 的中线是________; (4)若BG =GH =HF ,则AG 是________的中线,AH 是________的中线. 8.在等腰△ABC 中,如果两边长分别为6cm 、10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9.如图,△ABC 中,∠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 . (1)若∠ABC =70°,∠ACB =50°,则∠BIC =________; (2)若∠ABC +∠ACB =120°,则∠BIC =________; (3)若∠A =60°,则∠BIC =________; (4)若∠A =100°,则∠BIC =________; (5)若∠A =n °,则∠BIC =________.

(完整版)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图4 4米3米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 .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3,则它的面积为 . 3.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 树尖部分与树根距离为4米,这棵大树原来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 4、△ABC 中各角的度数之比如下,能够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3:2:5 5、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一条边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为 . 7、长方体地面长为4,宽为3,高为12,那么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 . 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度,CD 是AB 边上中线,若CD=5cm,则AB=____ _ 9、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度,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为 10、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其中线之和为6,那么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 11、在△ABC 中, ∠ACB=90 °,CE 是AB 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1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BAC=30°,BC=10,则AB=________. 13、顶角为30度的等腰三角形,若腰长为2,则腰上的高__________,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底边上的高为3,则腰长为_________ 15、三角形ABC 中,AB=AC=6,∠B=30°,则BC 边上的高AD=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ABC 中, ∠A: ∠B: ∠C=1:2:3,CD ⊥AB 于D,AB=a ,则DB 等于( ) A.2a B.3a C.4a D.以上结果都不对 2.Rt △ABC 中,∠C=90°,∠B=54° ,则∠A=( ) A.66° B.36° C.56° D.46° 3.△ABC 中,∠A :∠B :∠C=1:2:3,则△ABC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以下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3,4,5 B.5,12,13 C.4,5,6 D.8,15,17 5.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有两条边对应相等 C.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6.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7.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A.12 B.7 C.5 D.6 8.如右图,Rt △ABC 中,∠C=90°,∠B=30°,AD 是∠BAC 的平分线,AD=10,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8 B.5 C.6 D.4

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章末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填空选择章末练习卷(Word 版 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202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21211112222 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 ∴11118022 A ACD AC B AB C ∠=?-∠-∠-∠ 1118018022 ABC A A ABC ABC =?-∠+∠-?-∠-∠-∠()() 1122 a A =∠=, 同理可得221122a A A ∠= ∠=, … ∴2020A ∠= 20202α. 故答案为: 2020 2α.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2.如图,BE 平分∠ABC,CE 平分外角∠ACD,若∠A=42°,则∠E=_____°.

【答案】21°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解:由题意得:∠E=∠ECD?∠EBC=1 2 ∠ACD? 1 2 ∠ABC= 1 2 ∠A=21°. 故答案为21°. 3.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0°,∠2=50°,那么∠ 3的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等边三角形的内角的度数是60°,正方形的内角度数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108°,则∠3=360°-60°-90°-108°-∠1-∠2=1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熟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某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共1080°, ∴多边形内角和=1080°?360°=720°, 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 ∴(n?2)×180°=720°,解得n=6. 故答案为6. 点睛:先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求出其内角和,再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5.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第四套人民币中菊花1角硬币. 如图所示,则该硬币边缘镌刻的正多边形的外角的度数为_______.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5:6,则其最大角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120° 3.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 相交于点D ,∠B = 40°,∠BAD = 30°,则C ∠的度数是( ) A .70° B .80° C .100° D .110° 4.如图2,已知∠A=∠30°∠BEF=105°∠B=20°,则∠D=( ) A .25° B .35° C .45° D .30° 5.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的三角形中的线段是 (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某边的中垂线 6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此多边形的形状是( ) A . 六边形 B . 七边形 C . 八边形 D . 九边形 A B C D 图1 C A F B D E 图2

7.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 7cm 、 5cm 、 12cm B . 6cm 、 8cm 、15cm C . 8cm 、 4cm 、3cm D . 4cm 、 6cm 、5cm 8 四边形ABCD 中,∠A+∠C=∠B+∠D ,∠A 的外角为120°,则∠C 的度数为( ) A . 36° B . 60° C . 90° D . 120°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9.在△ABC 中,∠A+∠B=90°,∠C=3∠B ,则∠A= ,∠B= , ∠C= . 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24°,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 . 11.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 ﹣b+c|+|a ﹣b ﹣c|= _________ .

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章末检测卷-第11章 三角形 检测卷

第十一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文档设计者:设计时间:文档类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2、4 B.8、6、3 C.2、6、3 D.11、4、6 2.如图,图中∠1的大小等于() A.40°B.50°C.60°D.70° 3.下列实际情景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人能直立在地面上 B.校门口的自动伸缩栅栏门 C.古建筑中的三角形屋架 D.三轮车能在地面上运动而不会倒 4.如图,已知BD是△ABC的中线,AB=5,BC=3,且△ABD的周长为11,则△BCD 的周长是() A.9 B.14 C.16 D.不能确定 5.如图,△ABC中,∠A=46°,∠C=74°,BD平分∠ABC,交AC于点D,那么∠BDC 的度数是() A.76°B.81°C.92°D.104° 6.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2∠C;③∠A∶∠B∶∠C=1∶2∶3,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1个B.2个C.3个D.0个 7.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 A.108°B.90°C.72°D.60° 8.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则化简|a-b-c|-|b-c-a|+|a+b-c|的结果是() A.a+b+c B.-a+3b-c C.a+b-c D.2b-2c 9.小明同学在用计算器计算某n边形的内角和时,不小心多输入一个内角,得到和为2016°,则n等于()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检测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33B ∠=?,将ABC ?沿直线m 翻折,点B 落在点D 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 A .33? B .56? C .65? D .6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 ,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得:∠D=∠B=33°, 根据外角性质得:∠1=∠3+∠B ,∠3=∠2+∠D , ∴∠1=∠2+∠D+∠B=∠2+2∠B=∠2+66°, ∴∠1-∠2=66°.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9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于E ,若BC =10cm ,则△DEC 的周长为( )

A.8cm B.10cm C.12cm D.14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 【详解】 ∵BD是∠ABC的平分线, ∴∠ABD=∠EBD. 又∵∠A=∠DEB=90°,BD是公共边, ∴△ABD≌△EBD (AAS), ∴AD=ED,AB=BE, ∴△DEC的周长是DE+EC+DC =AD+DC+EC =AC+EC=AB+EC =BE+EC=BC =1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3.△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则最长边AB的长为()cm A.6 B.8 C5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A=x, 则∠B=2x,∠C=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x+2x+3x=180°,

等腰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 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E=BD ②CN=CM 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 DE⊥AC,EF⊥AB,FD⊥BC,则△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 比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 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 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 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 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 (1)∠E等于多少度? (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

三角形章节综合检测(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第七章《三角形》章节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钝角的个数最多有______个,锐角最多______个。 2、造房子时屋顶常用三角结构,从数学角度看,是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活 动挂架则用了四边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五边形木架不变形,则至少要钉上_________________根木条。 4、如图,AB ∥CD ,∠A =45o,∠C =19o,则∠E =_________。 5、正十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度,每个内角等于_______度。 6、已知a =2 cm ,b =5 cm 是△ABC 的两边,则第三边c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7、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它的内角和是 。 8、如图,△ABC 中,∠A =40°,∠B =72°, 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 则∠CDF = 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9、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 (B )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的内部 (C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D )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1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 cm ,2 cm ,4 cm 。 (B )8 cm ,6 cm ,4 cm 。 (C )12 cm ,5 cm ,6 cm 。 (D )2 cm ,3 cm ,6 cm 。 12、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 (A )是直角三角形 (B )是锐角三角形 (C )是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13、下列正多边形材料中,不能单独用来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三角形 (B )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14、六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 )7 (B )8 (C )9 (D )10 15、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35o,则该多边形是正( )边形。 (A )8 (B )9 (C )10 (D )11 16、如图,BO 、CO 是∠ABC ,∠ACB 的两条角平分线,∠A =100o,则∠BOC 的 度数为( ) (A )80o (B )90o (C )120o (D )140o 三、解答题(共52分): 17、(10分)(1)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340o,求此多边形的边数;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如果它的内角 与外角的度数之比为13∶2,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A C E B D 【第4题图】 A E D B 【第9题图】 C A E B 【第8题图】 D F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标准答案

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作者:————————————————————————————————日期: 2

三角形单元测试 姓名: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5cm,6cm,10cm C.1cm,1cm,3cm D.3cm,4cm,9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13 3.适合条件∠A= 1 2 ∠B= 1 3 ∠C的△ABC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A.30° B.75° C.105° D.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5 B.6 C.7 D.8 6.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 8.能构成如图所示的基本图形是() (A) (B) (C) (D) 9.已知等腰△ABC的底边BC=8cm,│AC-BC│=2cm,则腰AC的长为()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10.如图1,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 3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卷A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试 卷A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1.撑上支撑后的自行车能稳稳地停在地上,是因为三角形具有______性. 2.在△ABC 中,AD 是中线,则△ABD 的面积______△ACD 的面积.〖填“>”,“<”或“=”〗 3.在△ABC 中,若∠A =30°, ∠B =60°,则这个三角形为 三角形;若∠A :∠B :∠C =1:3:5,这个三角形为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填写〗 4.一木工师傅有两根长分别为5cm ﹨8cm 的木条,他要找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现有3cm ﹨10cm ﹨20cm 三根木条,他可以选择长为 cm 的木条. 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x 的值是__ ____. 6.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 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用含n 的式子表示〗 第十一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A 〗 答题时间:90 满分:100分 第5题 A C D

7.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8.如图,△ABC ≌△AED ,∠C =400,∠EAC =300,∠B =300,则∠D = ,∠EAD = . 9.如图,已知∠1=∠2,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 ≌△BAD , 你的添加条件是 〖填一个即可〗. 10.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 cm 和5 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 _ cm . 11.图所示的图案是由全等的图形拼成的,其中AD =0.5cm ,BC =1cm ,则AF = . 12.在△ABC 中,AB =6,AC =10,那么BC 边的取值范围是 . 13.如图所示,A ﹨B 在一水池的两侧,若BE =DE ,∠B =∠D =90°,CD =8 m ,则水 池宽AB = m . 14.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 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若∠CBA =320,则∠FED = , 第13题 第11题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6?当涂县四模)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矩形纸片上,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顶点A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这个等腰三角形有几种剪法?() A.1 B.2 C.3 D.4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2.(2016春?盐城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O为坐标原点,A(﹣4,0),B(0,3).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点P(不与点A、B、O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全等,且这个以点P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 A.9 B.7 C.5 D.3 3.(2016春?重庆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B=BC,∠B=30°,DE垂直平分BC,则∠ACD的度数为() A.30°B.45°C.55°D.75°4.(2015?达州)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A.48°B.36°C.30°D.24°5.(2015?德阳)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C=AD=AE,且AB∥ED,∠EAB=120°,则∠DCB=() A.150°B.160°C.130°D.60°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2015?香坊区三模)如图,等腰△ABC中,AB=AC,∠BAC=100°,BD平分∠ABC,AD ∥BC,连接CD,则∠ADC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 7.(2015?河北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58°,∠C=100°,连接BD,E是AD 上一点,连接BE,∠EBD=36°.若点A,C分别在线段BE,BD的中垂线上,则∠ADC 的度数为() A.75°B.65°C.63°D.61° 8.(2015?昌平区二模)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 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 D. 若CD=AC,∠A=50°,则∠ACB的度数为() A.90°B.95°C.100°D.105° (第8题) (第10题) (第11题) 9.(2015?泰安模拟)直线y=x+1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个. A.4 B.5 C.7 D.8 10.(2015?罗田县校级模拟)如图,在∠AOB=30°的两边上有两点P和Q在运动,且点P 从离点O有1厘米远的地方出发,以1厘米每秒运动,点Q从点O出发以2厘米每秒运动,则△POQ为等腰三角形时,两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B)新人教A版必修5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解三角形章末检测 (B )新人教A 版必修5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ABC 中,a =2,b =3,c =1,则最小角为( ) A.π12 B.π6 C.π4 D.π3 2.△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 、b 、c ,设向量p =(a +c ,b ),q = (b -a ,c -a ),若p ∥q ,则角C 的大小为( ) A.π6 B.π3 C.π2 D.2π3 3.在△ABC 中,已知||=4,|AC →|=1,S △ABC =3,则AB →2AC →等于( ) A .-2 B .2 C .±4 D .±2 4.△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2,b =6,B =120°,则a 等于( ) A. 6 B .2 C. 3 D. 2 5.在△ABC 中,A =120°,AB =5,BC =7,则sin B sin C 的值为( ) A.85 B.58 C.53 D.35 6.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4,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第十一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 三角形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图1中共有 个三角形.∠ADE 是△ 和△ 的 内角,是△ 的外角. 2.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7cm ,2cm ,且它的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是 . 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cm ,另一边长为9cm ,则它的周长是 .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3㎝,则底边长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化简a b c b c a c a b --++-+++得 . 6.△ABC 中,∠A +∠B =∠C ,则△ABC 是 三角形. 7.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3:5,则最大的内角是 . 8.△ABC 的一个内角为40°,且∠A=∠B ,则∠C 的外角是 . 9.如图2所示,AB ∥CD 、∠A=38°、∠C=80°,那么∠M 的度数为 . 10.如图3,∠1+∠2+∠3+∠4= . 11.已知BD 、CE 是△ABC 的高,BD 、CE 相交所成的角为50°,则∠BAC = 度。 12.如图4,BE 、C F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BE 、CF 交于点O ,且∠A =70°,则∠BOC = . 二、选择题 1.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cm B .8cm ,6cm ,4cm C .12cm ,5cm ,6cm D .2cm ,3cm ,6cm 2.四根木棒分别长5cm ,7cm ,10cm ,12 cm ,选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3.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A B C D E (1) A O E C F B (4) 3 2 1 4 (2) A B D C (3) M

函数章末整合

函数章末整合 知识结构·理脉络 要点梳理·晰精华 1.函数的定义 初中所学习的函数传统定义与高中的近代定义之间的异同点如下: [不同点]传统定义从变量变化的角度,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近代定义,则从集合间的对应关系来刻画两个非空数集间的对应关系. [相同点]两种对应关系满足的条件是相同的,“变量x的每一个值”及“集合A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唯一一个“y值”与之对应. 2.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 三种表示法的特点(优缺点)比较如下: 解析法优点 (1)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关系; (2)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定义域内的任意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缺点 不够形象、直观,且有些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很难用解析式表 示或根本不存在解析式. 图像法优点 (1)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 (2)便于通过图像研究函数的性质. 缺点只能近似地得到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有时误差较大.

列表法 优点 查询方便,不需计算便可直接得出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 缺点 (1)只能表示有限个数的函数关系; (2)数较多时使用不方便. ? ???? 0,x ∈Q ,1,x ∈?R Q .列表法虽在理论上适用于所有函数,但对于自变量有无数个取值的情况,列表法只能表示函数的一个概况或片段.) 3.常见函数的值域 (1)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值域为R . (2)二次函数 y =ax 2+bx +c (a ≠0):当 a >0时,值域为??? ?4ac -b 24a ,+∞,当a <0时,值域 为? ???-∞,4ac -b 24a . (3)反比例函数y =k x (k ≠0)的值域为{y ∈R |y ≠0}. 4.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重要结论 (1)当f (x ),g (x )同为增(减)函数时,f (x )+g (x )则为增(减)函数. (2)奇函数在对称的两个区间上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两个区间上有相反的单调性. (3)f (x )为奇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f (x )为偶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4)偶函数的和、差、积、商是偶函数,奇函数的和、差是奇函数,积、商是偶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的积、商是奇函数. (5)定义在(-∞,+∞)上的奇函数的图像必过原点即有f (0)=0.存在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f (x )=0. (6)f (x )+f (-x )=0?f (x )为奇函数; f (x )-f (-x )=0?f (x )为偶函数. 5.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y =f (x )(x ∈D ),使f (x )=0的实数x 称为函数y =f (x )(x ∈D )的零点. (2)几个等价关系 方程f (x )=0有实数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判定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 (a )·f (b )<0,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f (c )=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 (x )=0的根. 素养突破·提技能 专题 常见函数模型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章末整合归纳及练习(有答案)-(数学)

第十章章末整合归纳 常考专题整合 常考专题一统计的相关概念的区别 在中考中,统计的相关概念的区别是中考考查热点,包括全面主嵖民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等概念,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类型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例1: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我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九(1)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 C.检测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 D.调查台州《600全民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解析:由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接近总体的情况.了解我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了解九(1)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适合全面调查,故B符合题意;检测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调查台州《600全民新闻》栏目的收视率.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类型2: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例2:为了了解某县七年级9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800名学生是总体 B.每个学生是个体 C.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100 解析:根据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是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即可求解.9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故A选项错误;每个学生的视力情况是个体,故B选项错误;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抽取的一个样本,故C选项错误;这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100,故D选项正确. 答案:D 思维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注意区别.正确理解总体、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常考专题二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中考中,一般是补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或其他统计图,然后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综合解决其他问题.题型主要是解答题. 类型1:条形统计图 例3: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本校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试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