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

应用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
应用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关系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题正处于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正是因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资拖欠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的问题。农民工为城市贡献了很大比例的GDP,而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应的比例。并且农民工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并且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对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却很弱。本文对于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工资归属感 一. 农民工的社会现状 (一)农民工的概念 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从1978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拥有农业户口身份,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农民无法自由迁移,没有非农业户口,为城市创造了GDP,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去认识和界定农民工(王春光,2005)。首先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以非农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其次是制度身份:尽管农民工是非农从业者,但是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户口,属于农民身份,与非农户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即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工作,可是他们并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待遇。第三个方面是劳动关系。严格地说,农民工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他们是被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企老板、乡镇企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甚至各种NGO(非政府组织)雇去从事非农活动的,而那些自己不但不是被雇佣者、反而去雇用其他人的农村人口,不应属于农民工。第四个方面是地域,农民工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二)农民工从事的职业 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外资在华工厂、国有企业,在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线区域从事体力劳动,行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职业包括工厂工人、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服务员、售货员、保姆、保安、小贩、个体工商户、市场菜贩、流浪乞讨人员、收破烂人员等等,居住在工厂宿舍或在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城中村,租住在十平方米左右的“单房”,中国大陆的企业普遍不同程度违反劳动法,工会制度名存实亡,农民工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政治地位,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往往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工作条件最差、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他们是贫富巨大差距的压力承受者,和城里人一样承受通货澎胀、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的压力,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 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0级02班姓名:蒙清新指导老师:邓李林学号:20100342048 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如今改革开放的航船已驶过三十几个春秋,中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本文在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内江市的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内江市农民的收入状况和制约内江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及成因,充分说明农民工收入状况造成的严重影响及需要迫切解决的紧迫感。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农民工收入情况增长问题影响改变 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地改变着郯城人民的命运。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墙壁也会掉土。还不时听见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即便上了学校,一两年也就辍学了。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小时候家里也没有什么收割机,播种机,全部是人工,每当农忙时节,你便会看到地里忙忙碌碌的,大人小孩,手操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收割,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冒着炎炎烈日,时间就是生命啊,若遇上大雨那一年的功夫就化为泡影了,那时完全是靠天吃饭。现如今,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也不断优化。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拼搏,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今天,在衣、食、住、行、用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直接反映了我国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以来,我国提出的农民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跨入小康社会,而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2019年农民消费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资料

农民消费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xx大精神,弘扬道德新风,教育农民群众保持 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在住房、婚丧、交通工具、高档消费品等大的生活支出方面,在穿衣吃饭、居家过日子中,重实用,戒虚荣,不攀比,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节俭观意识。XX年9月9日至17日,由州委宣传部、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州文明办组成联合调研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山区、半山区、坝区,涉及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乡镇,对全州农村消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实地调查了景洪市基诺山乡的巴亚村委会扎吕村、茶地村,景哈乡搭亥村委会回卡村、莫南村委会曼坝河村、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桂村、曼累讷村委会曼团村,勐海县勐混乡曼蚌村委会曼弄村、曼广村、曼迈村,勐阿镇嘎赛村委会城子村,南朗河村委会南朗河6组,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丫口村等6个乡镇9个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36户农户。调研主要采取了座谈、听汇报、走访农户等方式。调研内容包括: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的消费状况、好的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家村消费的指导建议等,调研得到了市县委宣传部、政研室、文明办及各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州辖1市2县、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0个村委会、 2203个村民小组。至XX年底,农业户131850户,农业人口609395

人,劳动力375981个,外出劳动力12264个。全州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777.49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2845万亩;园地39.7257万亩;林地297.5659万亩;草地2.66万亩;水面6.8294万亩;其他301.4265万亩。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各项改革。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新农村建设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XX年我州全面兑现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橡胶良种苗木、能繁母猪等各种补贴补助,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特别是茶叶和橡胶价格飙升,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4072.75万元,农民经营所得总额 159013.56万元,占总收入55.98%;总费用125186.49万元,占总收入的 44.07%,增8.84%;净收入总额158886.26万元,占总收入55.93%,增15.48%;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7元,比XX年增加311元,增13.53%。粮食总产量3.2万吨、干胶产量21.8万吨、茶叶2.5万吨、食糖97万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都盖起了豪华的楼房,购买了各式各样的车子。农民户均拥有1辆摩托车和拖拉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小轿车已经进入农户,村民喜气和知足溢于言表,以前狭窄的路面,也经过挖动慢慢扩宽,到处闪烁着繁荣与文明的光芒。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文化素质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

中国三农财政支出状况 陈多钊 摘要: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也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的弱质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始终受到政府的干预和扶持。财政农 业支持的目的是矫治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市场失灵和保护农民利益。如果不及时改善政府支 农资金的效率问题,中央增加再多的资金也难达到财政农业支持的目的,国家财力是有限性的,财政农业支持水平不可能无限度增加,因此,如何提高财政农业支持效率,发挥财政支 农资金的导向性作用,是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三农,财政,效率,制度,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结构,农村消费 一、三农财政的支出现状分析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 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基础的母体产业,是其他产 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不仅提供农产品和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拓展出生态保护、观 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但传统农业的弱质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农业对自然的高依赖, 农业生产周期长,供给调整滞后于市场,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的预期收益低, 投资回报率低,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由农业单向外流。劳动力素质与其它产业相比明显偏低,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低,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链短而细,集约化 程度低,规模效益小,农产品加工增殖率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等。 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 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这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积 累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财政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逐年增加,如图1,尤其是2003 年以来,无论是用 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显。随着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财 政支农取得显著成效: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效增收,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财政支农资 金的投入总仍然不足,财政支农资金分152配结构不太合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够顺,财政支农配套资金不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财政支农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严重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效率和效果。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秩序状况堪忧,民众与基层国家权力的关系日益紧张,群体性抗争事件多发。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利。 [关键词] 三农问题;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现代化,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根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复兴或重建是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的难题。三农问题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中国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个历史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矛盾积累的结果,它在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总的来看,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着很深的社会、历史和体制根源,必须对此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剖析,进而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中国三农问题具有多重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农民收入持续低迷,粮食生产持续下滑。自1997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年增长4%左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一半。1997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380多元,而城镇居民收入却增长了2500多元,增加额尚不足城镇居民的1/6。从纯农业的角度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6年低于1997年的水平。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必然影响到农民尤其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导致粮食生产持续下滑。2000年以来的4年间,我国的粮食生产一直持续下滑,播种面积不断下降。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仅14.9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2亿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粮食总产量8600多亿斤,粮食需求大概在9700亿斤左右,供需相差1100亿斤,粮食安全另人担忧。 第二,农民负担久减不轻,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农民承受的不合理负担越来越沉重,有的地方农民实际负担甚至占了纯收入的15%—20%,而且越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贫困地区,农民负担就越重。农民负担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基层社会稳定。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取得的成效却难以令人满意。2001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为6860元人民币,农民收入为2366元,表面差距是3: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扣除这40%的实物性收入,用于购买商品、服务的货币只有1800多元,平均每月150元左右。这150元中,还有20%(即30元)用于第二年扩大生产的开支,如买种子、农药、化肥、柴油等。这样,一个农民每月真正能用做商品性消费的货币收入只有120元,而城市居民的货币收入平均每月接近600元,城乡差距为五比一左右;而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是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XX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选题:农民收入状况和农村基本状况调研 XX 村农民收入状况调研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农民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等,并据以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依据。调查时间:2014.8.2-8.9 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调查对象: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的农民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共25 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17 份,还有一份与村委会书记座谈后的访问结果。 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严峻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加大对“三农” 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但农民的收入依然是增长缓慢。2014 年的八月份,我就我们安徽省枞阳县里面的一个村子—水圩村展开了农民收入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我们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内容有以下方面: 1. 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劳动力数、外出打工人数、受教育人数及程度; 2. 每个家庭拥有的农田亩数、是否出租或 扭转给大农户;3. 每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哪些,如外出务农、在家务农、在家做生意等等;4. 每个家庭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满意度;5. 影响每个家庭收入的原因有哪些,如资金、劳动力、农产品销售困难、技术、自身文化水平低等原因;6. 每个家庭对于吃穿用住行以及医疗方面的保障政策的看法;7. 每个家庭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如发展大棚蔬菜、招商引资办农副产业等;8. 每个家庭对家庭主要收入有何看法或者希望。 此次调查结果因农村主要劳动力不在家、调查范围不广而有些不全面,但还是可以由样本17 户的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结果得出如下分析: 一、农民收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样本17 户(原材料见附带材料)水圩村人均收入分布柱形图由此表可以看出,农民家庭的年收入人均最多的分布在3000-5000 元,次之5000-8000 元,主要集中在人均几千元上,也有一年人均收入过万的,整体来说农民收入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25 户,有效数据为17 户,其中: 纯农业户2 户,半农半外出务工5 户,完全在外务工3 户,半农半在家务工的有1 户,在家做生意的有4 户,依靠基本工资的2 户。其中,2013 年度家庭年收入1 万元以下的1 户;1 万元(含1 万元)以上2 万元以下0 户;2 万元(含)以上3 万元以下8 户,3 万元以上(含)8户;调查显示:当前,水圩村大部分村民家庭收入还是可以支出相关生活教育等费用的,生活水平质量还算良好,如果考虑较高的物价,生活水平应属于中下等,收入一般可以维持每年日常生活的支出。 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一些重要指标的比率由此表可知,农民

关于农民的收入来源与消费状况的调查

关于农民的收入来源与消费状况的调查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居民的主要的生活来源方式和消费去路,了解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从而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了解目前农村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方法:通过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来源资金的方式和大概数目和消费的主要去路和金额,分析调查数据。结果:我村居民家庭已经全部达到温饱水平,12%达到小康水平。现在的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精神生活水平仍然不高。建议:政府能够引进新品种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试种,是农民获得新的收益,鼓励和支持开发废弃鱼塘,重拾养鱼业。村政府组织一些文化娱乐节目,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 (一)根据走访调查可得,农村居民的生活来源的主要方式:种植农作物,个体户少量养殖猪,家庭人员离家成为农民工打工赚钱。根据调查83%的农村家庭从事农作物种植,按照当前的2.5元每斤的米价计算,每户可获3000元到5000元左右的总收入。76%的农村家庭每年养殖二期猪仔,每次养殖2到4只(个体承包养猪场除外)猪仔,按照今年毛猪价格9元到10元的价格可收入8000到16000左右的总收入。此外。有93%的村民家庭存在外出的农民工,他们的收入不等。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去路:种植农作物需要的花费,例如农田的打理、种子费、N肥(15N:15P:15K)2800元每吨,每亩至少300千克;养殖猪仔的花费,例如饲料,熟粮等每头猪仔要花费1000左右,甚至更多;家庭生活的必要开支。例如生活用品,食品,衣物,住行等,家庭的子女学习教育或者娱乐消费。普通农村居民的每年在农业上的纯收入为4000到30000左右。 (二)近两年我村居民相较过去几年收入增张较快,我村多数村民有几百元、甚至零收入增长至上万元的收入。在村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村村民生活消费支出呈现较快的增长势态。我村居民的最低生活支出消费增长一倍。在生活消费支出较快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村民生活消费全面增长。食品支出消费增长,增长幅度较大,达到10%。衣服着装消费支出较往年增长一倍,由过去的平均每年两套(一套春装和冬装或者是一套夏装和冬装)变成现在四套(春夏秋冬各一套),甚至更多。在今年,村民居住支出消费大约较去年增长30%,或者是重新装修,或者是新建住房,或者是重修。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消费增加,在政府惠民补贴家用电器的政策下,今年有多户村民购买冰箱、电炉、彩电、洗衣机等。现在我村的村民家庭有90%拥有电视闭路线,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娱乐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今年,交通通讯支出消费较往年人仍然有增长趋势。例如手机,我村的中学生毕业后,有许多家长为其买新手机作为毕业礼物,这好像成为了我村今年的流行形势,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是因为经济收入增加的缘故而换新的手机,这大大的改善了我村的通讯模式,在有急事的时候不用再苦苦地在一规定地方等待信件,而是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探知最新情况。我村在文化教育方面呈增长趋势,少数有远见农村家长不再让孩子拘泥在书本上,还注重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例如画画、唱歌、跳舞、开发其在乐器上的天赋。甚至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民将孩子送往县城的少年兴趣班,培养孩子的才艺,提高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此外,因为经济收入的增加,我村的医疗保健消费也水涨船高,呈现增长趋势。 与去年相比,村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各种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衣服着装消费支出较去年的比例增加,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比例增加,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比例几乎不变,医疗保险的消费支出比例微弱增加,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例增加,食品支出消费比例降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比例降低。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几乎没有什么提高。 我村村民衣食住行比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讲营养,讲健康”趋势明显。从食物消耗量研究,单从金钱消耗来看,今年相较五前增加了3到4倍。粮食、油脂、食糖等食物

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8067372.html, 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周莹 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5期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逐渐积累,地区间发展失衡导致的两极分化 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调整财政支出效率性与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学术界新的关注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对财政支出的公平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了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现状,期望其总结成果能为其他学者研究财政支出公平性所用。 【关键词】财政支出;公平性;效率性 一、国外研究现状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手段之一。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第一次将财政支出划分为教育费、国防费、宗教事务费、行政费、公共事业费和贫民救济费六大类,这为财政支出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通过对国外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本文总结出目前国外财政支出公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从财政支出的绩效出发研究财政支出的公平性 西方国家对财政支出的评价经历了从单方面注重合理合法的审核过渡到注重效率性再到兼顾公平性,并逐渐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许多学者以财政支出取得的绩效为切入点,研究财政支出的公平性问题。S. Devarajan、V. Swaroop(1996)等人将财政支出划分为非生产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两大类,并将其引入CES生产函数,通过对43个发展中国家20年的财政 支出数据的分析,指出非生产性性支出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相关性明显,但是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度。作者建议发展中国家需要根据产出弹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1]。Julnes Patria de Lancer和Holzer Marc(2001)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了影响财政支出效率与公平的因素。结果显示在效率与公平的选择阶段,理性决策和技术因素对效率影响较为显著;在绩效实施阶段,政治、文化因素与公平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Behn(2003)在此基础上将公平评价的循环体系进一步细分,得出制定预算决策、评价下级、控制下级、提升组织的重要性、激励雇员、了解项目效率、奖励完成、提高绩效和促进公平八大类,它从理论上研究了财政支出实现公平性的体系结构[2]。巴罗(2003)等以新经济增长 理论为基础,将政府支出内生化于经济增长模型,在剔除了国防和教育支出的假设下,对98 个国家2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政府购买支出与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但是政府购买支出与社会公平度正相关[3]。Fischer(2005)通过将政府开支分为公共投资性开支和公共消费性开支来研究政府财政开支对经济增长和公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共投资性开支不利于社会公平,而公共消费性开支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平[4]。

2019年整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世人所瞩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亦有很大提高。但居民收入在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开始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重视和解决这一问题,逐步形成一个随经济发展使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机制。 一、近一时期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我国农民的增收构成发生了积极变化,即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增长幅度也大有超过农业收入增幅的势头。农

民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即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也主要由这两部分支撑,农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农业的增产,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影响更为直接,据有关专家测算,1979—1996年农业增收中增产占其增长比重的11.9%,而涨价因素则高达88%。而进入90年代后,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约束明显增强,农产品的价格近几年连续下降,农民增收由依靠增产和涨价转到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另外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长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从发展趋势看将成为影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二、影响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已由单纯的经济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

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怎么区分

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怎么区分 第一,要结合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定义来理解 财政收支是从国家的角度,对其以资金形态再分配社会产品的理论概括。凡属于国家分配范畴内的资金活动,都称之为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是从部门、企业、单位的角度,对反映其经济活动的资金 运动所作的理论概括。凡是与财政部门无直接缴款、拨款关系的单 位资金活动,习惯上人们称之为财务收支。 《审计法》第二条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作了原则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 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实际 上明确了,财政收支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及其各部门。 与财政部门有直接缴、拨款关系单位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是有联系、有交叉的,划分起来仍有难度。不能仅仅以是国家机关就认 为是财政收支,有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也有的是财政收支。这 是因为这些单位可能既有财政收支、又有财务收支;同样是一笔资金,国家预算分配到预算单位的资金,从国家的角度看是财政收支,而 从单位的角度看,人们习惯上把它们称之为财务收支。由此可见, 确定一个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属于财政收支行为,还是财务收支 行为还是比较困难的。 审计署〔2006〕25号第七点规定,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部门,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这里的“其他组织”包括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 部门直接发生缴款、拨款关系的政党组织和作为一级预算单位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下级人民政府,对审计机关依据审计法第十 六条、第十七条实施审计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 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财政支农对于增加中国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财政支农各项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中国1990—201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结构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于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滞后性,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当将有限的支农资金进行合理配置,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民收入;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101-03 引言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通过财政支持来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更是通过增加对农业补贴、减免农业税等手段,使中国财政对农业的绝对投入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期,中国的农民增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是,对于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多少应归因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农民增收效果等这一系列问题,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章拟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绩效,并为如何最大化发挥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提供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内一些学者曾就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展开研究。何先平等(2009)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财政支农政策影响农民收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选1983—2005年国家财政支出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纯收入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确有影响。邢文妍(201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国家现行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其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投入比重由高到低的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与其对农民增

中国农民工现状分析.

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课程论文 长株潭农民工薪酬体系制度的建立和题目 完善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工商管理 专业班级人管1021 指导教师李友德 职称副教授 2013年6月14日

目录 摘要 (2) 一、中国农民工现状 (2) (一)中国农民工受教育状况 (2) (二)廉价农民工的经济效益 (3) (三)现阶段中国农民工的新特点 (3) 二、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长株潭农民工薪酬体系制度 (7) (一)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工”为本的薪酬体系制度 (8) (1)人本管理理的含义 (8) (2)以“农民工”为本对薪酬体系制度的要求 (10) (3)建立以“农民工”本的薪酬体系制度的原则 (11) 四、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株潭农民工薪酬体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不断壮大,对改变农村面貌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伴随着农民工的发展壮大,随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有关农民工薪酬体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湖南长株潭为例,对长株潭农民工薪酬体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字:长株潭农民工薪酬制度以人为本 一、中国农民工现状 (一)中国农民工受教育状况 中国官方日前首次公开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透露目前中国农村还有1.5亿剩余劳动力需要寻找出路。中国农村剩余劳力太多、质素太低,是难以找到出路的两大要因。在我们看来,目前农民工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数量大、素质低、就业难等方面。 经收集资料及走访湖南省浏阳市政府进行了解相关情况,对目前浏阳市农村劳力的质素有以下描述: 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4.9%;文盲及半文盲劳力占8.5%。在外出就业劳力中,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劳力的整体水平,说明学历高与外出就业率成正比。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录 引言 (3) 一,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 (3) (一)我国农民入的内涵 (3) (二)我国农民收入现状 (4) 二,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4) (一)结构因素 (4) (二)人力资本因素 (5) (三)制度因素 (5) (四)科技因素 (6) (五)产业因素 (6) 三,解决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对策 (7) (一)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效增收 (7) (二)加大培训力度,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 (8) (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8) (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8) (五)逐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 (9) (六)加大政府扶持、明确政府职能 (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0)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探索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以及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状,并从产业因素、结构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制度因素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根据其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与论述,提出了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政府扶持、明确政府职能、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等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民收入,原因,对策 Abstr act: "three rural" issue, namely: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and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three rural" issue key to the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their income. Increase income for farmers to maintain stead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new target well-off society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all have a vital role.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come of peasants and farmers a steady income growth imperative fundamental wa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low growth in peasant incomes, and from industry factors, structural factors, human capital factors, institutional factors point of view of the Chinese peasants reasons for the slow income growth and, based on the reasons for its slow growth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proposed changes the concept of farme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asants,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adjusting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support, a clear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crease their efforts in protecting agriculture and other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s. Key w or ds: farmers incom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2016年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 分析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农民收入情况及分析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元,较去年同期的2790元增加265元,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198.5元,较去年同期的187.16元增加11.34元,增长6%;经营性收入658.3元,较去年同期的632.5元增加25.8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农业经营性收入65.8元,较去年同期59.1元增加6.7元,增长11.3%,林业经营性收入31.9元,较去年同期28.3元增加3.6元,增长12.7%,牧业经营性收入165.6,较去年同期156元增加9.6元,增长6.2%,第三产业经营性净收入395元,较去年同期389.1元增5.7元,增长1.5%;转移净收入1637.6元,增加219.46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560.6元,较去年同期552.2元增长8.4元,增长1.5%。从结构上分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增速放缓;转移净收入增速加快;财产净收入增幅较小。 1、农业生产总体向好,农产品价格有涨有落,经营性收入增速放缓 受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放缓的影响,我县当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偏低,红芸豆市场价3.0元,

同比下降1.0元,下降25%;谷子市场价1.6元,同比下降1.03元,下降39.3%;12种主要农产品价格较2015年同期全部下跌,跌幅最高的为黄瓜、张杂谷3号、黍子,跌幅分别为-53.3%、-44%、-43.5%。跌幅最低的为豌豆、大豆、绿豆,跌幅分别为-10%、-9.7%、-1.7%。全县种植面积最大、占农民收入份额最多的玉米跌幅也达到26%。由于龙头企业,小杂粮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加工率低,种植业收入无法提高,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据上半年对六种主要农资价格的监测,呈现“两升四降”:碳铵、棚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7%和2.5%;尿素、复合肥、地膜、农用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4.4%、2.6%、0.1%、16.3%。 玉米价格下跌,羊产业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受到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国家下调临储玉米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快速下跌,我县玉米种植面积最大,当前玉米平均市场价0.85元/斤,同比下降0.3元,下降26%,羊产业持续低迷,养殖户因

村民收入和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村民收入及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团队简介: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品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情况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村民的收入和消费的现状可以反映出农村社会、经济、民生等重要问题的实际情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对这样一个民生热点进行调查研究。带着这个疑问暑假期间,湖北XXX学院会计系4名同学组成“会计系朱湖国营农场社会实践小分队”赴孝感市朱湖国营农场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相继走访了生产大队、养殖基地、苗圃市场、加工企业、卫生站和学校等地点,具体活动是通过对当地村民、干部、小商贩、渔民、工人等进行问卷调查、民众访谈、采访村干部、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实践中共发放宣传资料100份,调查问卷50份,登门走访村民80户,对当地村干部、村镇企业相关负责人、卫生所医生、学校教师等进行了12次的交流和采访。在此过程中,团队获得了大量实际信息,经过整个团队的认真分析和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形成了《村民收入及消费情况调研报告》。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对农民增收和理性消费做出一点贡献。 【摘要】农民收入和消费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分析了朱湖农民收入和消费的现状,找出了农民增收和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合理消费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增收、合理消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缓慢和消费疲软既有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也有政策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民增收难、消费弱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和制定相关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在政策引导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认真做好农民工、农村消费市场、农民社会保障等工作。 第一部分理论和调查准备 理论准备: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农民收入和消费状况,必须借助于经济学的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下是本文中所涉及的经济学理论: 1、产业空洞论 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可以凭借自然生产力而实现产业的发育和进步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运行,农业这一产业被分割支解,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产前环节(生产资料的供给)属于工业,产后环节(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服务)属于商业,而农民仅占有农业产业的中间环节(农产品的生产),表现为对农业产业的不完整性,形成了产业收益的空洞。 产业空洞的出现,对农民收入的第一个影响是使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工、商业)利润和剩余的机会,或者偶而参与二、三产业生产经营而获得很少的收入部分。这样,当一、二、三产业利益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销售困难及农业不景气和农产品跌价时,农民的收入就要受到影响。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另一个影响是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当农产品卖难和价格走低时,则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和收入减少成为必然。 2、人力资本论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在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对人本身的投资是最有价值的。在经济活动中,劳动力素质直接影响生产效率,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显著,比对物的投资有更高的收益率并少担风险,但投资的回收期较长。由于非农产业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就业收入,大批有文化和技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农业技术进步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从费用开支水平看,我国农村居民用于人力资本开支的费用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很小。支出中多为未成年人义务教育开支,而用于成年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的开支微乎其微。正是由于农民对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导致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使科技在农业和农村中的普及难度增大,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消费结构的灰度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理论也称灰色关联度理论,它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 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为比较数列。 设原始数据列X0 = ﹛x0(k),k = 1,2,…,n﹜比较数据列Xi = ﹛xi(k),k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