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第七章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第七章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第七章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概念

概念1: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是指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或观察外表法,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之致灾因子强度、受灾程度等进行评定和估计,是风险分析技术在自然灾害学中的应用。概念2: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对灾害风险区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和评估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步骤

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风险评估程序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于1983年公布的“联邦政府的风险评估”报告中制定的四个步骤(下图)。

图:风险评估的程序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问题——编制灾害风险图

7.3.1灾害制图理论

地图投影论——球面展成平面的数学法则

制图综合论——真实模型概括为地图模型

地图符号论——真实地物表达为符号语言

地图传输论——编/制/读者间地图信息传递

地图感受论——真实情景的地图视觉表达

7.3.2灾害制图表示方法——点状、线状和面状

7.3.3灾害制图图例

基本原则——科学性、明辨性、艺术性基本图例——反映类别差异、反映数量差异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质量风险管理编号:QR17-002 xx制药有限公司

1.目的 通过质量风险评估,确认目前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可以将纯化水系统产生的质量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围。 2. 围 适用于制剂车间纯化水系统。 3.职责 操作工:负责系统日常的运行,清洁、消毒。 设备科、固体车间:负责相关的检测及日常的管理。 质量部QC:负责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生产部:负责监督执行。 4. 容 4.1启动质量风险评估程序 4.1.1确定风险项目名称《纯化水系统质量风险评估》。

4.1.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4.1.2.1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生产部部长。 4.1.2.2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车间主任、维修工、电工、操作人员。 4.1.3存在的危险源。 4.1.3.1原水质量低含有大量泥砂,浑浊。 4.1.3.2英砂过滤器损坏。 4.1.3.3活性炭过滤器损坏。 4.1.3.4加阻垢剂系统:阻垢剂管路堵塞或泵损坏。 4.1.3.5保安过滤器:滤芯堵塞或泵损坏。 4.1.3.6一级水泵:向外渗漏;压力不稳。 4.1.3.7一级反渗透装置:向外渗漏;反渗透膜损坏;长期使用或长时间放置后染菌。 4.1.3.8加碱系统:碱管堵塞或泵损坏。 4.1.3.9二级水泵:向外渗漏;压力不稳。 4.1.3.10二级的渗透装置:反渗透膜损坏;长期使用或长时间放置后染菌。 4.1.3.11储水罐:臭氧消毒时阀门泄漏或未关。 4.1.3.12电导率仪:四台电导率仪精度不一致;电导率仪损坏或因其它原因未工作。 4.1.3.13流量计:浮子脱落。 4.1.3.14循环泵:电机损坏。 4.1.3.15紫外灯灭菌装置:灯管损坏。 4.1.3.16除菌过滤器:滤芯损坏或堵塞。 4.1.3.17喷啉装置:喷头不转。 4.1.3.18呼吸器:过滤网堵塞或破损。 4.1.3.19输水管路、阀门。向外漏水;消毒时向外泄漏臭氧。 4.1.3.20储水罐液位计:液位计失灵。

第7章-风险评估-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风险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内部控制中人工成分和自动化成分的组合,因被审计单位使用信息技术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而异 B、人工系统的控制可能包括对交易的批准和复核,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进 C、被审计单位可能采用自动化程序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以电子文档取代纸质文件 D、信息系统中的控制全部是自动化控制 2、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询问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使用 B、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得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否则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获取某一人工控制在某一时点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并不能证明该控制在所审计期间内的其他时点也有效运行 D、任何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均不能替代控制测试 3、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的以下事项中,属于行业状况的是()。 A、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B、国家的特殊监管要求 C、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 D、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4、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风险评估过程及其结果 C、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控制环境、风险应对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D、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控制活动时,注册会计师无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导致的风险 5、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 A、薄弱的控制环境 B、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C、对控制的监督无效 D、风险评估过程有缺陷 6、以下有关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

纯化水系统 风险评估报告 1.概述 本风险评估的纯化水系统主要为冻干粉针车间的生产操作等提供合格的纯化水,该系统是由山东海德生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该制备系统利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作原水,通过原水储罐、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加药装置、保安过滤器、膜清洗装置、一级反渗透装置、中间水箱、加药装置、二级反渗透装置、纯化水储罐等工艺来制备纯化水,制备后的纯化水由输送泵输送和分配到各使用点。 2.目的 纯化水制备、储存、分配、循环、清洁消毒等过程均有可能影响纯化水质量,进而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或产品质量。为保证纯化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纯化水质量,预防和控制由纯化水质量而引发的质量事故,故此对纯化水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依据评估的结果对纯化水系统存在的风险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纯化水系统的风险顺序数。将纯化水系统风险水平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3.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鱼骨图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进行风险评估和评分。 4.风险评估标准 4.1.本文应用鱼骨图和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根据经验和历史生产数据对风险的严重度、发生概率和可检测性评分。 严重程度S(severity)评定标准

说明:上述“描述”中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即可判断对应分值。 发生概率P(probability)评定标准 说明:上述“描述”中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即可判断对应分值,发生的概率是相对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检测性D(detection)评定标准

说明:上述“可检测性描述”中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即可判断对应分值。 4.2.RPN(风险顺序数)计算: 将各不同因素相乘;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可获得风险指数。 (RPN=S×P×D)

制药用水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制药用水系统的风险评估与质量控制
张功臣 2012-09-25
September 24-25 2012 Beijing
1

分类
? 制药用水系统是制药厂房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风险评估角度,因其介质与药品直接接触,其
对药品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属于直接影响质 量的关键系统。
液态
制药用水系统需要调试和确认!
纯化水 高纯水
气态
纯蒸汽 无菌氮气 无菌压缩空气
注射用水
无菌氧气
无菌二氧化碳
ISP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系统的“质量”要求
一 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 求
二 满足生产与工艺的“质量”要 求
三 满足投资与运行的“质量”要 求
ISP3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系统的“质量”要求
一 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 求
二 满足生产与工艺的“质量”要 求
三 满足投资与运行的“质量”要 求
ISP4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系统的“质量”要求
一 满足药典与法规的“质量”要 求
? 药典与法规 的质量要求 是什么?
ISP5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药典对于制药用水的规定
? 制药用水的分类:
?原料水--制药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水。
例如:饮用水;纯化水;高纯水;注射用水; 9 工程上的制药用水特指“原料水” 。
?产品水--按制药工艺生产的包装成品水。
例如:抑菌注射用水;灭菌吸入用水;灭菌注射 用水;灭菌冲洗用水;灭菌纯化水;
ISP6E-CCPIE CHINA CONFERENCE 2012

灾害风险评估

题型:填空、选择、概念、简答(不需展开,完整句子)、论述(写满2/3)、计算 第一章 1、灾害: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自然与人为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不利后果的现象。 2、灾害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灾害系统的组成:孕灾环境(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致灾因子(又称为灾源,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承载体(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和灾情(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由致灾因子导致的灾害所产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4、风险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灾害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更具体地讲,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诱发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有害后果或预期损失发生的概率。 5、表达式:R=H×V R—风险 H—致灾因子 V—脆弱性 R=P×C P—灾害的可能性 C—灾害的后果 6、风险的两大要素:概率和后果 7、概率风险:可以用概率模型和大量数据进行统计预测的与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交通事故) 模糊风险:可以用模糊逻辑和不完备信息近似推断的与特定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地震灾害) 不确定风险:用现有方法不可能预测和推断的与某种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纳米技术风险) 8、灾害风险理念的形成包括:灾变研究、灾度研究、灾害风险研究 9、灾害风险评估:衡量灾害风险程度的方法,即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对尚未发生的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0、灾害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孕灾环境是导致致灾因子形成的因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共同对承灾体构成威胁,从而使承灾体具有承受侵害和损失的危险,进而出现灾情。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11、消防部队主要承担的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倒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 第二章 1、灾害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灾害的损失评估(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评估) 2、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主要包括致灾因子的强度和发生概率 3、灾害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损失的量化方法有:绝对量化法、相对量化法和专家评定法 4、灾害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灾害风险分析是可操作的,手段有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复杂性 5、随机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的区别:(1)前者是因为自然的原因并不是总能被知道,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仅仅是近似正确;后者是由于尺度的模糊性或人们掌握信息的不完备(2)前者用概率测度,抽象为随机事件;后者把经典集合中的决定隶属关系灵活化,从而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

第18卷第4期灾 害 学V o l.18N o.4 2003年12月JOU RNAL O F CA TA STRO PHOLO GY D ec.200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综述 卢全中,彭建兵,赵法锁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回顾了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讨论了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评价 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分析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价);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P64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11X(2003)0420059205 地质灾害是在地质作用下,地质自然环境恶化,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毁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发生严重破坏的过程或现象,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损毁的地质事件[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非工程性重要措施,其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区域发展及中长远规划提供基础背景资料;为评价建设工程用地的适宜性及基础设施布设提供依据;为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制定应急措施以及为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提供工作基础;直接为科学而经济地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工程服务;为灾害保险及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损失提供参考依据[2]。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也是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认识地质灾害灾情、制定防灾政策、规划防治区域、实施防治措施以及优选防灾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在一些领域进行的灾害评估,已经在减灾、防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我国一些区域或城市完成的洪水灾害评估、地震灾害评估等,不但为国家经济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直接指导了减灾工作[1]。 我国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价)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各专业灾害评估(价)仍处于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过程。 1 风险及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 关于风险的定义,不同部门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至今尚未统一,它的定量表达仍在探索之中。韦伯字典将风险定义为“面临的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在保险业中则定义为“灾害或可能的损失”。在金融投资风险的概念中,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风险就是实现预 收稿日期:2002_05_20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 作者简介:卢全中(1971-),男,湖北鄂州人,讲师,博士生,现从事地质工程和岩石工程教学与科研工作1

第七章 风险评估

第七章风险评估 第一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 注师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方法、内容 目的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必要程序) 方法1、询问; 2、分析程序;(比较) 3、观察(活动或程序)和检查(文件记录,实物),(看);穿行测试 项目组内部讨论。 内容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它; 2、被审性质(内)包括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 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3、被审对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 4、被审目标、战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内部控制。(内) 第二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 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理解本概念包括: 1、内部控制:一系列政策和程序(制度) 2、责任主体: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被审计单位) 3、实现手段:设计和执行 4、内部控制的目标:(合理不是绝对保证) ①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 ②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③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 二、内部控制的一般考虑 (一)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的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 (只是合理保证,不是绝对) 1、设计 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针对常规业务设计(成本﹥效益时可能会放弃) 2、执行 由于执行人员素质不高、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无意) 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进行串通或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有意)

XXX药厂纯化水系统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XXX制药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项目: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 编号: 起草人: 年月日 审核人: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目录 1. 概述 2. 目的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4. 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5. 风险识别 6. 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7. 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 8. 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9.风险评估报告审批

1. 概述 我公司纯化水系统采用二级反渗透法制备。反渗透是依靠反渗透膜在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下,使水通过反渗透膜变成纯化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盐分的目的。使其制备的水质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1.1系统基本情况 项目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10-17bar 进预处理 2-4bar 原水压力 进R.O设备 1.4-3.4bar 一级系统工作压力10-17bar 二级系统工作压力10-17bar 1.2 制水工作流程图 活性碳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 原水增压泵 原水箱

二级RO系统中间水箱 一级RO系统软水器 精密过滤器纯水泵 纯化水箱 紫外消毒 用水点

2.目的 2.1为降低和控制车间纯化水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纯化水系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2为车间纯化水系统的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3为车间纯化水系统日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3.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2 2010版GMP实施指南 3.3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MS 09-033) 4.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审计(2014) 第七章 风险评估 课后作业(下载版)

第七章风险评估(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险评估程序的是()。 A.穿行测试 B.观察 C.检查 D.函证 2.在以下风险评估程序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的是()。 A.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计划 B.询问营销人员或销售人员 C.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 D.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3.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以下关于参与项目组讨论人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应当参与讨论 B.所有项目组成员都应该参与讨论 C.聘请的专家可能需要参与项目组讨论 D.参与讨论人员的范围会受到其职责经验和信息需要的影响 4.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的以下事项中,属于行业状况的是()。 A.与被审计单位产品相关的生产技术 B.国家的特殊监管要求 C.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 D.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5.为提升生产能力,被审计单位开始建造新的生产线,增加销售网点和人员。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的由此产生的经营风险是()。 A.会计处理成本增加 B.不具备足以应对行业变化的人力资源和业务专长 C.产品责任增加 D.对市场需求的估计不准确 6.以下关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是设计控制政策及程序 B.内部控制的目标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 C.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D.被审计单位设计、执行和维护内部控制的方式会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7.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无须()。 A.关注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 B.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合理 C.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执行 D.确定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 8.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程序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应当将其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使用。 A.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B.询问 C.检查文件和报告 D.穿行测试 9.下列选项中,适宜采用人工控制的是()。 A.存在大量或重复发生的交易

供水管网风险评估报告

玉门市城区给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新建赤金路至石油大道DN315供水管线760米,改造维修消防井66个,在人员集中地段新建消防井34个,加装钢阀34个玉关北路至柳河路北DN200供水管线480米。改造明珠花园门前DN200供水管线380米。新城二幼备用水井DN200连接管线150米。改造老城电力局家属楼至北街二村DN200供水管线570米,DN500排水管线360米。改造南街三村家属楼前DN400排水管线120米。水源地新建DN400井间联络管1000米,配套建设36平米泵房2座。截止目前,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水源地泵房建设,预计月底全部完工。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社会效益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根据《玉门市城市总体规划》,随着玉门市的城市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关系到全市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对现状城区供水系统分析,目前的供水系统存在设施不完善、供水能力小、供水管网严重老化,部分场院硬化和街道油面化、建筑物密度、层数增加,使城区用水水量明显增加,现状供水管网水压不足的问题。随着玉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市区面积东扩进展迅速,原有管线管径已经无法满足供水需求,造成农垦小区、巨龙

御园等小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市区绿化灌溉抢水严重。同时,水源地输水管线为单线供水,在输水管线破裂抢修期间需全城停水,存在供水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区供水管网功能,提升安全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及备用水源建设工程已势在必行。为了解决用水压力不足,及备用水源问题,申请建设此项目。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玉门市供水管网工程是一项服务百姓、建设文明卫生城市、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公用事业工程。工程实施后,可有效的解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压力不足问题,为城市服务,为社会服务。可改善城市市容,提高卫生水平,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同时,该工程的实施,可进一步改善整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本工程是把玉门市建设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方便的文明卫生城市的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三、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先期评估,建立专项档案,制定评估方案。经过分析论证,管网改造工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社会稳定风险:一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廉政风险。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商户经营及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引起的上访风险。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 发表时间:2018-07-31T12:45:23.31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0期作者:朱冬[导读]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过至今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理论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 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发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不过至今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理论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地质风险评估主要内容,旨在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建议 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频繁发生的地震活动和极端气候,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是导致了我国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源头上把好防治关,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概念和特点 1.1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概念 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未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另一种是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在对未发生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是对尚未发生但是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造成的损害程度的严重性,也就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具体的方法是先要分析出地质灾害对该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接着在此分析的结果上进一步的评估地质灾害所造成的预期损失。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内容则主要是对地质灾害的灾害等级规模、造成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破坏程度、评估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具体损失等。无论是对未发生的地质灾害评估还是对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评估,其目的都是为了具体反映出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及破坏程度,为相关部门的规划、部署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2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特点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对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人员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求相关人员具有科学、严谨以及负责的态度;一般来说,地质灾害的评估工作在可行性报告研究之后开始进行,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破坏程度进行研究评估工作,为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科学可行的依据,同时,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要和工程项目相一致,以便于更好的工作。由于在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之前,便要先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因此,对于该地区的资料比较匮乏,所以属于风险性评估工作。。 2 地质风险评估主要内容 2.1 基础条件评估 首先对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评估,针对区域中地层岩性和地形条件以及地质构造等多个方面完成评估,从而为风险评估提出更为真实的资料。其次对气象水文条件进行评估,而气象水文条件直接影响地质灾害,在出现地质灾害时,常常会发生降水和水位变化,而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根本条件为暴雨中心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因此必须加强气象水文资料的有效收集与研究,从而为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最后对工程与人类活动进行评估,大量资料证明,工程和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工程与人类活动评估。 2.2 历史地质灾害评估 历史地质灾害的评估是地质灾害评估主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可以对历史出现的地质灾害特点完成阐述,还能够为当前地质灾害评估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对地质灾害种类和数量及规模进行评估。其次要对灾害的强度进行评估,针对评估地区中地质灾害和灾害发生时导致生命财产损失等一定要明确,完成评估地区中相关历史地质灾害程度具体说明,从而满足风险评估对于基础性资料的要求。 2.3 潜在威胁评估 潜在威胁评估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部分,其可以决定风险具体大小。一般状况下,潜在的威胁多大而风险就多大。其一要对潜在载体进行评估,主要包含灾害类型和规模以及发生条件等,而地质灾害的评估前提为潜在灾体评估。其二是受灾体评估,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具备受灾体,其中承受灾体能力和危害评估作为受灾体主要评估内容。 3 进行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以及相关建议 3.1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针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实际结果,我们可以针对性的制定出方案来防治地质灾害。这一个防治方案的制定不仅需要强调防治的重点要求,还需要进行全面的、详细的了解,并且根据该区域地段当中发生的灾难的种类、级别等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以及建议。为了确保以后的防治工作能够正常的开展,则需要制定相应的指导方针与防治标准。 3.2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1)对于滑坡。防止滑坡带来的摘要,首先需要考虑到避让,当无法绕过滑坡区域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滑坡的规模大小、类型以及其他的主要原因,在防治上采取滑坡体的更改、挡土墙设施的设置以及排水系统等有效措施,在深挖方作业的时候,尽量避免在滑坡体的前缘部分进行。 2)对于崩塌。其一,要及时的处理崩塌部位或者是有可能出现崩塌现象的区域,防治为日后的工作开展带来隐患;其二,要治理不稳定的后壁陡边坡,防止继发崩塌带来的威胁。假如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当中包含了切坡高度较大的、并且量大的挖方工程,需要对潜在的危险进行密切的关注。而针对实际的建设项目,则需要根据治理规范进行实际的防范。 3)对于斜坡不稳定。针对一些区域当中的沟谷较深,会有可能有高陡边坡出现。因此在工程施工建设进行是,需要采取将路基段更改为高架桥、适当的进行侧移等方式尽量的避开高陡边坡。如果遇到的高陡边坡无法进行变更避让,则需要在施工方法上主要到安全坡比与坡型的设置、严格控制开挖深度、进行加固等等方法确保其稳定性。

风险评估报告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按照2012年《全国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社区综合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程序,对社区综合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易发灾害信息 前进社区位于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西北,东至解放北路;西至西城墙路;南起鼓楼广场;北到专署后巷。辖区面积约0.22平方千米,辖区内有2个较大居民小区,13个单位家属院,2所学校,1所医院,8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划分为12个居民组,总人口6237人。其中流动人口228人,14周岁以下1037人,70周岁以上人员783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11人,残疾人员36人; 社区位于阜阳老城区,主要易发灾害风险为内涝和火灾。辖区有多处历史古迹和始建于上世纪中期的老旧建筑,主要沿解放北路、建设街、文德路、三义街一线密集分布,其中多数墙体表面破损、部分结构出现倾斜等。多数老建筑电线杂乱且老化,还有部分居民在建筑旁边或院内堆积了可燃闲置废物;发生火灾、坍塌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危及人口660人,灾害风险面积26000平方米;文德路、三义街居民区房屋分别滨临西城内河和刘琦公园外围鱼塘,每年7、8月份多雨季节,易发生

内涝灾害,可能危及人口200人,灾害风险面积10000平方米。 二、社区灾害的主要特点、信息、等级情况 社区风险评估小组本着“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方针,运用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程序,对易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整改意见,推荐安全措施,再通过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落实。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灾害风险的目的。 1、火灾灾害:火灾是指时间与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财物和人身伤害的燃烧现象。本地秋、冬季节少雨,空气干燥,可燃物质的水分含量较少,最容易发生火灾;同时,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也是发生火灾突出根源。由于天气寒冷,家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也明显增多。 根据火灾损失(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分为:从损失危害和过火面积分为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2、洪(内)涝灾害:由于持续降大雨、阵雨使低洼地区发生淹没、渍水的现象。本地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但较大范围的集中降雨一般出现在7、8月份。前进社区地势较高,发生洪灾的可能性不大,短时间集中降雨时,位于西城河、鱼塘沿岸地区较易发生内涝灾害。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共3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3、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季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第21卷第5期 2012年10月自然灾害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1No.5Oct.2012收稿日期:2011-11-07;修回日期:2012-01-15 基金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1FY110100);中国地质调查局(1212011120097) 作者简介:齐信(1983-),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与GIS 应用研究.E- mail :qx_cdut@126.com 文章编号:1004-4574(2012)05-0033-08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齐信1,2,唐川2,陈州丰1,邵长生 1(1.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23;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 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进 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区域上预测、预防地质灾害,对城市规 划和工程选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风险的定义、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研究现状、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内容与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的方法、 类型及评价模型与实施,最后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向。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危险性评价;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f geohazards risk assessment QI Xin 1,2,TANG Chuan 2,CHEN Zhoufeng 1,SHAO Changsheng 1 (1.Wuhan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223,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 )Abstract :Geohazards risk assessment i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risk regions to suffer geological disaster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the loss induced by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It is a research subject possessing highly realistic significance.Regional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re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urban planning ,engineering siting ,and realiz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environment.The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geohazard risks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and presents research situation of geohazard risk assessment.On the basis of these works ,the methods ,types and models of geo-hazard assessment were summarized.In the e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geohazard assess-ment were discussed and prospected. Key words :geohazards ;risk assessment ;hazard assessment ;assessment model 地质灾害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耦合体,是自然因素或者社会因素引起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 种灾害的总和, 比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都属于地质灾害。由此引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概念及其相关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风险可能性的一门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重的交叉学科。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一项有力的防灾减灾非工程性措施,从点、面、区上评价、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针对性的采取预防、避让、治理为主或者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和部署相关工作,为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更加有利于对现在或未来城市规划和工程选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开展地质灾害风险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 纯化水系统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Report 纯化水系统一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

目录 *************公司 (1) 1.简介 (4) 2.说明 (4) 3.参考文献 (5) 4.变更记录 (5) 5.预处理模块流程图 (6) 6.预处理模块评估 (7) 7.纯化水制备模块流程图 (13) 8.纯化水制备模块评估 (14) 9.纯化水分配系统流程图 (21) 10.纯化水分配系统模块评估 (22)

1.简介 本报告是针对制剂水站纯化水系统潜在风险的评估,并为之后进行的风险控制措施及PQ提供依据。 过程包括:预处理模块、纯化水制备模块、纯化水分配模块。相关设备的性能确认。 为了及时发现可能的潜在风险以及针对该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的有效工具。 目的: ?发现潜在的风险以及判断导致该风险的原因以及该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 ?分别从严重性、发生频率以及可检测度分析该风险导致的失败机理, ?确定降低该潜在风险的责任人, ?为未来提供回顾依据。 使用该工具的好处如下: ?减少不合格品 (例如增加不合格品的可侦测度); ?增强对工艺的理解; ?提高产水量或减少损耗; ?增强客户满意度; ?降低产品风险; ?履行质量和安全承诺。 这一特定的风险分析是为获得和报告在后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 目标的途径定义如下: 2.说明 此报告是根据纯化水系统当前流程经验风险的推测而编写的最初版本,随着对工艺的优化及理解的加深可作相应修改

3.参考文献 4.变更记录

昭通地区自然灾害评估

昭通地区自然灾害评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昭通市自然灾害评估 姓名:周旭 班级:14级地科2班 一、地理位置:昭通地区在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中心位置。北纬21°34'~28°40'、东经102°5'~105°19'之间。西、北与四川凉山州、宜宾地区相望,东与贵州毕节地区界邻,南与本省曲靖市、昆明市接壤。 二、地质地貌:全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貌特征显着。且处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全区地貌属中山山原亚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全市平均海拔1685米;最高海拔为巧家药山4040米;最低海拔为水富滚坎坝267米。其山区面积16699平方公里,占72.54%;河谷区面积5479平方公里,占23.8%;半坝区843.1平方公里,占3.66%。 三、气候:地貌影响,形成全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共存的立体气候分布,四季不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由于群山林立,沟壑深切,高低之间温、湿度差距极大。在在水平方向上,全区中部一线,约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区域,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西南部约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温度高、日照多,干旱严重。 四、降水:全市各县年平均降雨量在660—1230毫米之间,总的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南部的昭阳区、鲁甸、永善、巧家县降水偏少,年降雨量200—300毫米;北部金沙江边的绥江、水富和横江流域的盐津、大关县一带,降水充沛,年雨量在980—1250毫米之间;东部的镇雄、威信县一带年平均900—1100毫米;由于冬夏季风进退变化的结果,每年5月中旬以后,昭通市由东部、北部至南部先后进入雨季,到10月中旬,雨季先后结束。雨季(5—10月)降雨集中,占年降雨量的80—90% 五、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基于以上自然地理概况对昭通市进行下面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昭通市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与气象气候两大因素造成。 (一)滑坡: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方案与报告

类别:设施类风险评估编号:303-01 部门:设备部页数:16页 XX制药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项目: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系统 编制时间:2017年7月

风险评估报告起草、审核、审批表

目录 1.概述 (4) 2.风险评估目的: (5) 3.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5) 4.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及职责 (6) 5.风险识别 (7) 6.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8) 8.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16)

二级反渗透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1.概述 1.1.本系统为河北洁之源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T/h两级反渗透(RO)纯化水系统,机组 型号JZY-RO-II。主要由机组原水预处理模块、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模块、管道分配模块、消毒模块、加热模块、控制模块组成。 1.2.原水预处理模块:原水为城市自来水,首先进入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粒等 杂质,再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余氯、色、味等杂质,再经软化器去除CA2+、Mg2+等离子。以上设备组成完善的预处理系统。水经预处理,其水质满足RO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以保证RO反渗透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1.3.反渗透模块:原水经一级RO反渗透膜、二级反渗透膜处理后,去除水中无机盐、有机物、 细菌、热源等杂质。系统脱盐率达97%~99%,使水质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纯化水要求。 工艺设计配置执行GMP规范。 1.4.分配模块:由纯化水储罐和闭合循环管路系统组成。纯化水储罐为316L不锈钢材质,内外 抛光。循环管路采用强制循环供水方式,材质为卫生级不锈钢,管道采用卡箍式快开连接,所有用水点采用串联连接。 1.5.消毒模块:采用巴氏消毒法,主要为板式换热器加热,保证水质要求。 1.6.控制模块:采用就地控制与集中控制系统,系统控制采用PLC控制器、水位传感器、压力 传感器来实现对电导率、压力、水温等重要指标进行控制。系统全自动运行,整套系统便可连续自动供水,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1.7.机组安装在车间一般生产区内,所生产纯化水供车间使用,该系统以市自来水为原水,经 本系统多段设备处理,终端产水达到设计用水标准。 1.8.系统基本情况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 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纯化水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质量风险管理编号:QR17-002 xx制药有限公司 1.目的 通过质量风险评估,确认目前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可以将纯化水系统产生的质量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范围 适用于制剂车间纯化水系统。 3.职责 操作工:负责系统日常的运行,清洁、消毒。 设备科、固体车间:负责相关的检测及日常的管理。 质量部QC:负责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生产部:负责监督执行。 4.内容 4.1启动质量风险评估程序 4.1.1确定风险项目名称《纯化水系统质量风险评估》。 4.1.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生产部部长。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车间主任、维修工、电工、操作人员。 4.1.3存在的危险源。 原水质量低含有大量泥砂,浑浊。 石英砂过滤器损坏。 活性炭过滤器损坏。 加阻垢剂系统:阻垢剂管路堵塞或泵损坏。 保安过滤器:滤芯堵塞或泵损坏。 一级水泵:向外渗漏;压力不稳。 一级反渗透装置:向外渗漏;反渗透膜损坏;长期使用或长时间放置后染菌。 加碱系统:碱管堵塞或泵损坏。 二级水泵:向外渗漏;压力不稳。 二级的渗透装置:反渗透膜损坏;长期使用或长时间放置后染菌。 储水罐:臭氧消毒时阀门泄漏或未关严。 电导率仪:四台电导率仪精度不一致;电导率仪损坏或因其它原因未工作。 流量计:浮子脱落。 循环泵:电机损坏。 紫外灯灭菌装置:灯管损坏。 除菌过滤器:滤芯损坏或堵塞。 喷啉装置:喷头不转。 呼吸器:过滤网堵塞或破损。 输水管路、阀门。向外漏水;消毒时向外泄漏臭氧。 储水罐液位计:液位计失灵。 人员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导致错误操作。 SOP制定有误。 4.1.4风险发生后的危害。 过滤器内石英砂使用期限缩短,进入活性炭过滤器的水质下降。 石英砂进入活性炭过滤器中,降低活性炭过滤器效果,也可能损坏阀门。 活性炭流失,降低活性炭的过滤效果,造成阀门堵塞。 影响一级水质;未加阻垢剂的水进入一级反渗透膜,使一级水不合格,也可能损坏一级膜或一级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