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 精】数据采集远程传输

【采油 精】数据采集远程传输
【采油 精】数据采集远程传输

第七章数据采集远程实时传输

一、概述

SAS 地面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主要用于油气井地面测试数据自动采集、产量自动计算和地面测试设备工作情况的实时监测。最近,我们根据测试作业需要对SAS系统进行了远程数据传输功能扩展,利用新增的SAS远程数据传输子系统,可在陆地作业者办公室远程监测海上测试井工作情况、及时获取有关测试信息,从而为其决策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SAS系统共有四个工作站,分别是用于数据采集和计算并作为系统主机的RTA工作站、用于曲线监测和报表处理的RTG工作站、用于客户实时数据和曲线监测的RTC工作站以及用于远程监测的RTM工作站。从功能上划分,SAS系统可分为负责地面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和产量自动计算的数据采集子系统、承担平台区域实时监测任务的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以及实现远程监测功能的远程数据传输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功能的实现本质上都依赖于数据传输技术;通过从传感器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即实现了地面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和产量自动计算,通过平台SAS局域网的数据传输则实现了对地面测试的实时监测,通过拨号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就实现了SAS测试数据的远程监测。SAS系统三个子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的实

现需要数据采集设备,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软、硬件的支持。

2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29

RTA 二、 自动数据采集与平台实时监测的工作原理

SAS 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和远程数据传输子系统三个部分,前两者在测试作业平台构成了一个小型总线局域网,在陆地的远程监测终端通过拨号网络访问平台SAS 局域网,就实现了SAS 测试数据的远程传输;因此,正确地认识数据采集子系统和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是设计远程数据传输实现方法的基础。

1.自动数据采集子系统

SAS 数据采集子系统由信号接口和计算机系统两部分组成。信号接口部分包括传感器、四芯屏蔽信号电缆、进线口、采集箱和装在RTA 机内的采集卡;计算机系统指SAS 系统主机RTA 及与之相连的用于测试数据实时打印的一台打印机。

SAS 系统使用的传感器按其信号种类可分为模拟量和数字量两类。其中压力、温度、压差是模拟量传感器,它们所采集和传输的是连续变化的正弦波信号;而油、水流量传感器是数字量传感器,它们所采集和传输的是二进制脉冲信号。

信号采集箱

传感器 进线口 CA1 CD2

DBK15 CA2 CA3 采集卡 CA4 CD4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29

图一 SAS 数据采集子系统构成原理图

如图一所示,连接在地面测试设备和管线上的压力、温度、压差和流量等传感器通过四芯屏蔽电缆将采集到的信号传到进线口,之后分模拟量和数字量两条电缆分别传给数据采集箱的信号调理板和流量板,经数据采集箱处理后的信号再传输到SAS 系统主机RTA 上的采集卡进行模/数转换和处理, RTA 工作站软件就可从采集卡采集数据并自动计算出各传感器实测值和油气水产量,从而实现地面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

2. 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

如图二所示,SAS 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通过网络集线器(Hub )、网卡、同轴电缆、双绞线等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98、SAS 系统工作站软件(RTA 、RTG 、RTC )、网卡驱动程序、网络协议等软件将SAS 系统主机RTA 与实时曲线工作站RTG

以及位于平台作业者办公室的实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29

客户工作站RTC 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基于Windows98操作系统的总线型局域网,RTA采集到的地面测试数据通过这个局域网的数据通信就实现了在RTG、RTC工作站上对测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在SAS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中作为SAS局域网主服务器的RTA工作站和作为监测终端的RTG、RTC工作站均配置了网卡;其作用是把这三个工作站通过传输媒体连接到网络集线器上,通过曼彻斯特编码和解码进行数字电信号的匹配、实现数据通信。

网络集线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多端口转发,也即将它接收到的信号同时向与之相连的所有计算机发送。在SAS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中所使用的网络集线器符合IEEE802.3局域网标准。它带10BASE-5(粗缆)和10BASE-2(细缆)同轴电缆接口各一个,我们使用的是10BASE-2细缆口,使用时用BNC T型接头直接将细同轴电缆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网络集线器的10BASE-2细缆口和RTC工作站的网卡上;另外它还带有八个独立的RJ-45双绞线接口,使用时用两条5类非屏蔽双绞线分别连到网络集线器的两个RJ-45双绞线口和RTA工作站以及RTG工作站的网卡上;这样就构成了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

网络集线器

双绞线

同轴电缆

RTA RTG

RTC

图二SAS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构成原理图

SAS平台实时监测子系统要正确地进行数据通信,除了要正确选用和连接硬件设备外,还需正确地在该系统的三个工作站RTA、RTG、RTC 的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98中分别安装工作站软件并进行相应的配置设置、加载相应的网卡驱动程序和网络协议,此外还要在RTA工作站软件上正确地设置共享、在RTG和RTC工作站软件上设置映射网络驱动器和网络路径以使其能从正确的资源路径(\\RTA\RTA)读取数据。

二、地面测试远程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

进行SAS地面测试数据远程传输是为了能够在陆地作业者办公室远程监测海上测试情况、及时获取有关测试数据,从而为作业者的决策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SAS远程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取决于平台与陆地作业者办公室的通信方式,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以及SAS软件远程读取数据的接口功

22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基于LabView的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前言 (1) 二、关于LabVIEW (1) 三、TCP /IP 技术及TCP 传输的实现 (2) 四、系统硬件构成 (3) 五、系统软件设计 (4) 六、结论 (5) 参考文献 (5)

基于LabView的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徐洁 2010020438) 摘要:针阐述了开放式虚拟仪器平台LabVIEW的特点, 介绍了在LabVIEW平台上结合数据采集卡和TCP/IP 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传输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计算机控制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 关键词:嵌入TCP/IP;虚拟仪器;LabVIEW;数据采集; 一、前言 在现代仪器系统中, 计算机与仪器结合得非常紧密, 已成为整个系统的核心, 许多传统仪器正在逐渐被计算机部分、甚至全部取代。虚拟仪器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仪器构成方案。虚拟仪器的结构是开放式的, 它把计算机平台与具有标准接口的硬件模块, 以及与开发测试软件结合起来构成仪器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通用性、灵活性, 便于开发测试应用。软件部分是虚拟仪器的心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虚拟仪器与Internet 技术的结合为虚拟仪器网络化、工业现场远程测控提供了更好的实现平台。文中介绍在LabVIEW 开发平台上结合NI 数据采集卡和TCP /IP 技术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二、关于LabVIEW 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是一种用图标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传统文本编程语言根据语句和指令的先后顺序决定程序执行顺序,而LabVIEW则采用数据流编程方式,程序框图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向决定了VI及函数的执行顺序。VI指虚拟仪器,是LabVIEW的程序模块。 LabVIEW提供很多外观与传统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类似的控件,可用来方便地创建用户界面。LabVIEW 的程序由前面板( Frontpanel) 、流程图(Blockdiagram) 和图标/接线端口( Icon /Connector)三部分组成。前面板是LabVIEW 程序的图形用户接口, 集成了用户输入和输出显示, 相当于传统仪器的面板; 流程图包含虚拟仪器程序的图形化源代码, 对前面板上的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图标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02班 姓名何润

指导教师张丹红 2012年07月0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何润专业班级:自动化0902班 指导教师:张丹红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 设计一个64路巡回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系统循环周期为1秒,16路模拟信号输入,16路开关信号输入,16路模拟输出,16路数字输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设计(0~20mV输入),(0~10V输出)2.每周期内各通道采样10次; 3.对模拟信号采用一种数字滤波算法; 4.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流程及各程序模块设计; 5.完成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2012年6月25日~2010年7月4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用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而数据处理就是通过一些滤波算法,删除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信息,分离出反映被测对象的特征的重要信息。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D和D/A转换器和MCS-51单片机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可以方便的实现数字信号存储。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性价比、具有显示、记录存储功能,能够适应油田野外恶劣环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回放过程的信号可以直观的观察。它与有线数传相比主要有布线成本低、安装简便、便于移动等性能。 数据采集器的市场需求量大,以数据采集器为核心构成的小系统在工农业控制系统、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采集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我们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数据采集,处理,A/D转换,D/A转换,采样保持

数据采集及传输处理

数据采集及传输处理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数字采集与传输处理系统的设计基本思想,包括硬件实现,应用软件实现以及驱动程序设计,同时也介绍了基于MAX485数据传输系统。 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为AT89C51,ADC0809,MAX485,8155,LED显示。 用软件编程控制硬件实现的过程:发送方的设备把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后,发送到接收方的设备上。接收设备利用LED来显示数据。 使用的核心芯片是AT89C51,这个芯片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的要求。数据采集系统用来采集模拟数据,并将模拟数据存放于存储器中作以后发送用。A/D转换器将模拟形式转换为数字量表示。使用ADC0809作为A/D转换器,它可以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形式。选用MAX485连接两台机器进行传递信息. 软件编程的语言使用的是C 语言,它的运行的环境是keil软件。 关键词: 单片机AT89C51,ADC0809,MAX485,LED显示.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e method according to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mitting process system, including the hardware design,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design, also introduces the data transmit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AX485. The necessary hardware consists of AT89C51,ADC0809,MAX485,8155,LED display. The process of the programme of software controlling hardware operation as follow: The device on the transmitting computer converts the analog signals to digital format and this digital format is transmitted to the receiving computer. The device on the receiving computer uses the information to driver LED display. The key chip we use is AT89C51. This chip can meet our need perfectl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used to acquire analog data and store it on storage devices for later transmitting. A/D converter converts an analog format into an equivalent digital representation. We use the ADC0809 as A/D converter, which is used to convert continuous analog signals into digital format. We choose the MAX485 as the device, which is used to connect two computers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he programme of software language is C language, which of operation is keil software. Key words: MCS-AT89C51, A/D converter, MAX485, LED display.

工业自动化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解决 方案

目录 一、方案背景 (3) 二、方案简介 (3) 三、方案拓扑图 (3) 四、系统功能简述 (4) 4.1远程数据监控功能 (4) 4.2远程控制功能 (4) 4.3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功能 (5) 4.4报警功能 (7) 4.5视频监测功能 (9) 4.6事故追忆功能 (10) 五、方案优势 (10)

一、方案背景 科技发展融合了数字和实体世界,并已经发展成下一个以工业物联网或工业4.0著称的新工业革命。因此,如今工厂面临的是需要更智慧,互联化系统连接到云服务器,通过大数据资料分析驱动更高的生产效率、灵活性能和响应能力。 二、方案简介 中易云工业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复杂的工厂物联网系统部署产生的开发管理费用,除了便捷性的生产数据收集、处理、显示来灵活、有序进行生产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外,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机器的状态以及设备、照明、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 三、方案拓扑图

四、系统功能简述 4.1远程数据监控功能 丰富的I/O连接选择,支持TCP、UDP;MQTT、OPC、ModBus等标准通讯协议,能从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以及多种传感器中收集重要数据,适合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通过硬件设备采集到的温湿度、电流电压等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输到易云系统,完成远程数据的监控。 注:以化工流程自动化操作系统为例,为大家展示易云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监控界面。便于大家更好的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理解。 4.2远程控制功能 参数数据远传至易云系统,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查看,还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如果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等需要进行控制,则从易云系统发送数据指令,控制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的启停。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

光伏电站数据采集系统与远程通讯系统 一、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巨力新能源10MW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 2、建设单位:中国巨力集团有限公司 3、建设规模:10MWp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4、项目地址:中国巨力集团 5、电站范围:中国巨力集团厂区 6、单位屋顶:8处 二、监控系统说明 如图2.1所示,光伏综合监控系统具备就地和远程监控功能,监控软件由本地监控与远程监控相结合。本地监控由中央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控制算法、网关等功能、通讯链路、本地显示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本地发电设备数据采集、控制、数据存储、能量调度、通讯等功能。远程监控由广域网通讯链路、路由器、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器、上位机展示平台组成,主要功能是负责将各个电站数据进行收集,电站状况调查,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发电经济性分析等等。 传统光伏电站监控系统主要由逆变器厂商随设备提供,从本厂逆变器出发,对电站运行的一些参数进行监测,难以或不能直接控制逆变器的运行状态,无法获取电站中的其它设备的信息及控制这些设备,也无法满足电网调度系统对电站的实时监控要求。而且该项目将采用不同厂商的设备,电源厂商自有的监控系统一般对其他厂家的设备兼容性差,容易造成一个个“孤岛”系统,无法形成统一的监控体系。

大型光伏电站必须配备自动运行、功能完善的监控系统。这种监控系统不同于传统发电厂监控系统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对来说,大型光伏电站内设备种类不及传统电厂丰富,生产控制流程也不太复杂。但其典型特点是装机容量 大(10MW以上、占地面积广(150亩以上,且地理位置偏僻、维护人员很少,这就要求生产运行、设备监控、环境监测、安保技防等各环节集中统一起来,且能够适应其位置分散、配置灵活的特点。基于现场总线设计的大型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需要搭建一个统一的本地集中监控中心,该监控中心位于巨力索具园区,能够对不同厂商、不同类别、不同型号的光伏发电电源设备及计量表计、直/交流柜及其它电力设备进行统一监控,实现对该项目所包含的光伏电站完整、统一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网线交换机 VGA/网口 转换器 通讯网关 RS485 网线 逆变器 VGA VGA TCP/IP,GPRS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第32卷第4期电子科技大学学报V ol.32 No.4 2003年8月 Journal of UEST of China Aug. 2003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陈 新* (郑州轻工业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郑州 450002) 【摘要】分析了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Web 数据库采用ASP技术实现,远程智能终端采用单片机系统实现,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对现场设备状态的监控。 该设计方案在实现铁路供水监控系统中取得了成功,通过控制网和Internet的结合,实现了集控制、管理、信息、 网络于一体的企业综合自动化。 关键词监控系统; Web数据库; 服务器; ASP技术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 A Application of Long Distanc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Chen Xin (Dept.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ling Eng., Zhengzhou Inst. of Light Ind., Zhengzhou 450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general significance of the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is analyzed, and also a design project of water supply’s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is introduced. The Web database adopts ASP technology to realize, and the long distance intelligent terminal uses MCU system. The user can supervise and control the water supply’s equipments though the browser. The design has met with success in the system of railway water supply’s supervisory control. Though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control network and Internet, the corporation can achieve its automation with contro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ogether. Key words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Web database; service; ASP technology 监控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控制功能强、操作简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以方便地用于工业装置的生产控制和经营管理。监控技术经过了单机监控系统、集中式监控系统和网络范围内的远程监控三个发展阶段。远程监控是指本地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对远端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1],其中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模式成为当前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2]。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利供应、电力供应、环境监测、城市燃气供应、集中供热以及银行防盗等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系统的特点是站点分布较为分散,而站点的正常运行又极为重要。以铁路沿线供水为例,其供水站点的分布很广,传统的人工现场监控浪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所以研制开发低成本、高可靠性、配置灵活,适用范围广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结合某铁路局沿线供水监控项目,开发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的系统方案。 1 系统整体说明 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分为现场监控(智能终端)、监控中心(包括通信模块、数据库服务器、Web服 2002年11月12日收稿 * 男 43岁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过程控制方面的研究

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服装企业实时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 Design Of Real-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System In Clothes Enterprise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服装业信息化的高要求也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服装业讨论设计了一 套实时数据采集及管理控制系统,它避免了当前服装业常 见管理软件的信息延迟与滞后的问题,能够做到生产过程 的实时控制,把国内服装业的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 次。 关键词:实时控制;工况信息;批处理;成绩表现;生产平衡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clothes enterprises in china to accelerate innovations . In this paper , it is principal to design a system in clothes enterprise for real- time data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ntrol , which can escape the important problem occurred by nowadays administrative software —— information delay and can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on level .

数据采集及传输处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52(2007)06-0073-03 数据采集及传输处理系统 杨永辉1,庞 宵1,李景杰2 (1.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鞍山114044; 2.鞍钢计量厂,鞍山114001) 摘 要:为了方便地在现场监控电压或电流信号,显示出相应数值并预警出现问题的信号,很有必要设计一个低成本、观察方便、操作简易的处理系统。提出了基于数字采集及传输处理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包括A 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实现,MAX485的串口传输原理及并口驱动LED等,设计出了完整的电路结构与实现软件。为了编程方便及易于调试,采用C语言作为软件编程语言,开发环境是Keil软件。 关键词:数据采集;MAX485串行通信;AT89C51 System of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mitting&processing YANG Yong hui1,PANG Xiao1,LI Jing jie2 (1.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iaoning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shan114044,China; 2.Angang Computation and Measure Company,A nshan11400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onitor voltage or current signals expediently at the local,display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and alar m fault signal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sign a lo w cost system with convenient observation and straightforward operation.This article brings for ward an idea based on a system of digital data c ollection, transmitting and processing,introduc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 D converter and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 puter,analyzes the principal of the transmitting system based on MAX485serial ports,describes the method of driving LED by parallel ports in detail,and designs a complete circuit architecture and imple mented software under this foundation.To program facilitatively and debug effortlessly,C language is adopted as the progra m ming language and the developed environment is Keil software. Key w ords:data collection;MAX485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AT89C51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以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低价格、应用灵活等特点,在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办公自动化等诸多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在自动控制领域,为了解设备的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需要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检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使用微机控制,但其设备复杂、成本较高;使用单CP U控制,虽然简单,但系统智能化及传输可靠性低。两种方法都不理想。 为了避免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并满足现场要求,设计了一种借助单片机、显示器件、数据采集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适用于电压和电流信号的数据采集及传输处理装置。1 方案的确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下位机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需要上位机控制并显示数据。为了提高系统的智能性、可靠性和实用性,本设计采用双C PU的方法,即在数据采集的发端和数据处理的收端都采用单片机控制,发端完成数据的采集、转换和发送,收端完成数据的接收、处理和显示功能。并在数据通信中采用差错控制技术以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两片CPU都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MC S51系列 收稿日期:2006-10-31 作者简介:杨永辉(1971-),男,199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辽宁科技大学电信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方 面的教学和科研。 73

S7-1200PLC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数据采集及远程传送应用

S7-1200PLC 基于Modbus 通信协议的数据采集及远程传送应用 通过采集各个换热站房的实时数据,建立集中供热热网监控系统既可以实时总览热网当前运行工况又可以分析室外温度及系统供热量变化趋势,做出整体运行规划,指导运行实现自动控制。 Modbus 协议是一种已广泛应用于当今工业控制领域的通用通信协议。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或控制器经由网络(如以太网)可以和其它设备之间进行通信。Modbus 通信物理接口可以选用串口(包括RS232和RS485),也可以选择以太网口。 S7-1200 设计紧凑、组态灵活且具有功能强大的指令集,这些特点的组合使它成为控制各种应用的完美解决方案。TIA 博途全集成自动化软件用于S7-1200项目管理、编程和调试,在库函数中嵌套了Modbus-RTU 和Modbus-TCP 功能库,可以利用该库函数顺利完成PLC 与第三方设备和上位机的通信。 1系统概述 典型换热站所需监测的运行参数有一次侧供水压力和供水温度、一次侧回水压力和回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和供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和回水温度、循环变频器工作频率和故障状态、补水变频器工作频率和故障状态。各换热站现场PLC 与智能仪表和变频器通信采集系统运行数,并通过Internet 或企业局域网,上传至主控中心。操作员从控制中心通过该系统能够方便地得到子站运行的数据并向子站下达控制指令。数据采集以及远程传送系统连接如图1所示。 2 系统设计 2.1 站内设备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目前大多数换热站内设备的运行参数都是通过智能仪表进行运算处理后显示。智能仪表兼备标准模拟量信号输出接口和RS485 Modbus 协议通信接口。变频器工作状态输出也可以通过数字量输出接口、标准模拟量信号输出接口和RS485 Modbus 协议通信接口输出。数字量输出和模拟量输出能够表达的状态位和数据内容非常有限,而以支持Modbus 协议的通信方式可以读出几乎所有的工作参数值,并能够实现远程参数修改和控制。因此选择485总线方式连接换热站房内智能仪表、变频器与PLC 通信模块,并通过Modbus-RTU 协议进行设备间通信是一个优选方案。 在Modbus-RTU 总线通信中,智能仪表及变频器作为从站,只需选择Modbus-RTU 通信协议并且为设备分配不重复的站地址即可。所有主从站点的通信端口设置参数必须一致。 S7-1200 PLC 作为主站必须配备RS485通信模块才能实现Modbus-RTU 协议通信。S7-1200 图1 换热站数据采集以及远程传送系统图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介 绍 公司简介 我公司专业从事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建设、雷达测速、闯红灯电子警察抓拍、电子治安卡口、智能控制等智能化系统开发的大型综合型企业,欢迎来电洽谈业务!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我公司用户拥有

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 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莱安永恒不变的追求,莱安坚持“全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莱安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莱安再创辉煌的基础! 分享——“道不同,不相谋”,莱安在公司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莱安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 客户服务:以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分布于神州大地各行业中的800万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虽然没有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但无疑,个性张扬的他们最具上升的潜力,后WTO时代市场开放融合,残烈的竞争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基于以上认识,在智能化设备管理市场概念喧嚣的热潮中,独辟“实用主义”产品哲学,莱安将客户视为合作关系,我们提供最为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我们认为,用户企业运做效率的提升是莱安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 承蒙广大用户的厚爱,我公司得以健康发展。在跨入新的世纪后,公司将加快发展速度,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更多地开展行业用户的服务工作,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我公司全体员工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未来!我们秉承真诚合作精神向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销售及技术支持,价格合理,欢迎来人来电咨询、洽谈业务! 油井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摘要 该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以89C51及89C2051为核心,由数据采集模块、调制解调模块、模拟信道、测试码发生器、噪声模拟器、结果显示模块等构成。在本方案中仅使用通用元器件就较好的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各项指标。其中调制解调模块、噪声模拟器分别采用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本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既可对8路数据进行轮检,也可设置为对一路数据单独监控。本系统硬件设计应用了EDA 工具,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编程方法。传输码元速率为16kHz~48kHz的二进制数据流。另外,还使用了“1”:“01”、“0”:“10”的Manchester编码方法使数据流的数据位减少,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信道与信噪比情况。本题中码元传输速率为16k波特,而信号被限定在30k~50kHz的范围内,属于典型的窄带高速率数字通信。而信噪比情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信号带宽仅为20kHz,而噪声近似为0~43kHz()的窄带白噪声,这样即使在信号和噪声幅度比值为1:1的情况下,带内的噪声功率仍然比较小,所以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方案一: 常用的数字调制系统有:ASK、FSK、PSK等。其中FSK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其要求的的带宽最宽,频带利用率最低,所以首先排除。ASK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在本题目中,由于一个码元内只包括约两个周期的载波,所以采用包络检波法难以解调,也不可行。另外,对于本题目,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带编码的方法进行传输,如HDB3码,但这种编码方法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因此也不太适合。 方案二: PSK调制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其调制带宽相对也比较窄,因此我们考虑采用这种调制方式。为了简化系统,在实际实现时,我们采用了方波作为载波的PSK调制方式。当要求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24kbps)时,对原始数据处理的方法如下:

宝钢国际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升级技术方案

表格编号:SEZ19003-02D 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升级 技术方案

1.现状分析 1.1.现状 宝钢国际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主要实现了对宝钢国际激光拼焊产线的生产、设备状态数据进行远程监控、采集、分析的功能。2009年7月上线,覆盖阿赛洛1、2、3、4号线,同年9月延伸覆盖了天津宝钢1号线等11条产线,目前总共覆盖激光拼焊产线15条,情况如下表: 远程数据采集管理包括数据维护、产量指标、质量分析、设备运行分析、设备状态监控5个模块,由于数据传输存在问题,无法保证数据源的准确性,系统功能目前基本处于停止使用状态。

1.2.存在问题 目前宝钢国际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远程数据采集管理目前只覆盖了15条激光拼焊线,而宝钢国际目前已有激光拼焊产线25条,数据完整性上有缺失。 2、数据传输存在问题。远程数据采集管理获得数据的流程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远程数据采集流程是由硕泰克激光拼焊线上的PLC采集数据后发送到加工中心现场的专用采集服务器,再由采集服务器转发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目前硕泰克PLC在向采集服务器发送数据时存在数据不准确(时间超过当前日期)、发送不及时(采集机未按时收到PLC的数据)等问题,而采集服务器本身由于缺乏管理,经常宕机,既无法获得PLC的数据,也无法转发,导致了整个数据传输通道的崩溃。 3、由于产量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都采用实时模式,数据量较大,导致数据分析展示页面速度缓慢。 2.必要性和目标 为满足国际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达到对宝钢国际所有激光拼焊产线进行精细化管理,目前的设备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管理亟需修复升级。 系统升级后应实现以下目标: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第5节 电子综合设计范例4----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用于8路模拟信号采集与单向传输系统。系统方框图参见下图。 2、设计要求 求 8路0-5V 分别可调的直流电压。系统具有在发送端设定8路顺序循环采集与器。 Hz 的带通滤波器(带外衰减优于35 dB/十倍频程)作为模拟信道。 压值。 个用伪随机码形成的噪声模拟发生器,伪随机码时钟频率为96 kHz ,周期为在解调器输入他(如自制用来定量测量系统误码的简易误码率测试仪,其方框图见下图,等等)。 ⑴ 基本要 ① 被测电压为指定某一路采集的功能。 ② 采用8位A/D 变换 ③ 采用3 dB 带宽为30~50 k ④ 调制器输出的信号峰-峰值Vsp -p 为0~1 V 可变,码元速率16 kbps ;制作一个时钟频率可变的测试码发生器(如0101…码等),用于测试传输速率。 ⑤ 在接收端具有显示功能,要求显示被测路数和被测电 ⑵ 发挥部分 ① 设计制作一127位码元,生成多项式采f(x)=x 7+x 3+1。其输出峰-峰值V np-p 为0~l v 连续可调。 ② 设计一个加法电路,将调制器输出V sp-p 与噪声电压V np-p 相加送入模拟信道。 端测量信号与噪声峰-峰值之比(V sp-p /V np-p ),当其比值分别为1、3、5时,进行误码测试。测试方法:在8路顺序循环采集模式下,监视某一路的显示,检查接收数据的误码情况,监视时间为l min 。 ③ 在(V sp-p /V np-p )=3时,尽量提高传输速率,用上述第(2)项的测试方法,检查接收数据的误码情况。 ④ 其

通用数据采集管理系统(设计说明书)

软件设计说明书 版本:1.0

目录 1.引言 (3) 1.1 目的 (3) 1.2 背景 (3) 2.总体设计 (3) 2.1 软件描述 (3) 2.2 设计方法 (3) 2.3 软件结构 (3) 2.4 模块设计说明 (5) 2.4.1 设备信息管理 (5) 2.4.2 基站信息管理 (6) 2.4.3sim卡信息管理 (7) 2.4.4 恒温箱信息管理 (8) 2.5 流程图 (8) 2.5.1 数据录入流程: (8) 2.5.2 数据采集流程 (9)

1.引言 1.1 目的 编写此需求分析报告,实现公司自主研发的各个设备的数据采集进行同一管理。重点是要实现各个设备不同条件的查询功能。后台管理人员可以输入需要管理的设备信息,对设备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管理。 1.2 背景 项目名称: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研发单位: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 2.总体设计 2.1 软件描述 通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设备、基站、sim卡、恒温箱信息的管理已经对各个模块进行实时查询,并通过报表系统形成响应的报表数据。各个模块都有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等功能。采用C/S的软件体系结构,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3,mysql.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浏览器采用IE6.0以上。 2.2 设计方法 本软件采用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方法,采用自定向下,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 2.3 软件结构 1.总体结构:

2.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3.基站信息管理模块: 4.sim

5.恒温箱信息管理模块: 2.4 模块设计说明 2.4.1 设备信息管理 一.设备类别信息 1.模块描述: 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设备的类别。 2.实现功能: 对设备的类别进行添加、修改、查询功能。 3.输入、输出: 二.设备总表信息 1.模块描述: 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设备。 2.实现功能: 对设备进行修改、查询功能。设备的添加是从数据库直接添加,不能随便添加。 3.输入、输出:

2001 E题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作品01

作品 1 作者:何建彬管畅王薇(北京大学) 摘要 为实现8路数据的采集和单向传输, 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各用一片可以精确设定波特率的89C52单片机, 控制数据采集、通信和结果显示;通信方式为FSK 调制, 锁相解调;为提高通信可靠性, 采用二维奇偶校验码和连续发送/三中取二接收。此外, 在软件中进行了功能扩展, 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操作实现数据通道的切换和精确的波特率分挡, 使整个系统控制更趋于智能化。 一、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根据题目基本要求, 可将其划分如下几部分: ·8路模拟信号的产生与A/D变换器; ·发送端的采集与通信控制器; ·二进制数字调制器; ·解调器; ·3dB带宽30-5OkHz的带通滤波器作为模拟信道; ·时钟频率可变的测试码发生器; ·接收端采集结果显示电路。 此外, 为完成发挥部分的要求和实现系统功能扩展, 还需增加的部分有: ·用伪随机码形成的噪声模拟发生器; ·加法电路; ·通信编码与软件纠错。 1.8路模拟信号的产生与A/D变换器 被测电压为0-5V通过电位器调节的直流电压;A/D变换器采用专用芯片ADC08 09,分辨率为8位, 最大不可调误差小于± 1LSB。 2. 发送端的采集与通信控制器

用单片机作为这一控制系统的核心, 接收来自ADC0809的数据, 并利用单片机内置的专用串行通信电路将数据进行并-串转换后输出至调制器; 单片机通过接口芯片与键盘相连, 由键盘控制采集方式是循环采集 或选择采集, 同时也可以利用键盘进行其他扩展功能的切换。此外, 为便于通道监视和误码率测试, 我们在发送端扩展了采集数据的显示功能。 在单片机的选择方面, 考虑到题目基本要求码元速率为16kbps, 发挥部分要求尽量提高传输速率, 因此单片机的串口应可以比较精确地设定波特率, 且波特率可变。若采用89C51单片机, 由内部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其变化受限, 不够灵活,16kbps以上只有约30kbps一挡, 步进过大;而89C52单片机内置专门的波特率发生器, 可以以较小的步进精确设定波特率, 一方面满足了题目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便于在发挥部分进一步提高波特率。 3. 二进制数字调制器 常用的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有:对载波振幅调制的振幅键控(ASK)、对载波频率调制的移频键控(FSK)和对载波相位调制的相移键控(PSK)。这几种调制方式比较:首先从频带利用率来说,ASK和PSK丘都是2B(B为被调制二进制基带信号的带宽),FSK则相对大一些, 要2B十|f1-f2|, 其中 f1、f2为自FSK的2个载波频率。从误比特率来看,PSK的误比特率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 要比FSK和ASK 低 3Db。这样看来用PSK似乎是最好的, 能够达到最好性能。但是PSK有相位模糊问题, 需要对源二进制信号进行差分编码, 然后再进行调相, 才能解决相位模糊问题。这样一来在解调端还要进行差分码的译码, 不仅电路上更加复杂, 而且差分译码时 会引起误码扩散, 导致误码率上升。FSK有一种特殊情况, 就是当(f1-f2)=n(1/2)Tb(Tb为比特率), 能够产生一种恒定包络、连续相位的调制信号 MSK。它的优点是能量主要集中在频率的较低处。综合考虑三种调制方式的特点, 并结合电路的复杂度情况, 最终选择用FSK调制方式。考虑到要尽量提升码元率, 并且在16kbps时能满足MSK蜒的条件, 最终选择2个载波频率为32kHz和48kHz。并且用单片函数发生芯片XR2206为核心构成FSK调制电路, 它在进行FSK调制时相位是连续变化的。 4. 解调器 采用锁相环FSK解调方式, 锁相环相当于一个中心频率能够跟踪输入信号频率变化的窄带滤波器。利用锁相环的跟踪功能, 使载波和相位同步提取不仅频率相同, 而且相位差也很小。它的窄带滤波特性, 可以改善同步系统的噪声性能, 做到低门限鉴频。它的记忆特性, 可以使输入信号中断后, 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同步。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摘要 该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以89C51及89C2051为核心,由数据采集模块、调制解调模块、模拟信道、测试码发生器、噪声模拟器、结果显示模块等构成。在本方案中仅使用通用元器件就较好的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各项指标。其中调制解调模块、噪声模拟器分别采用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本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既可对8路数据进行轮检,也可设置为对一路数据单独监控。本系统硬件设计应用了EDA 工具,软件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编程方法。传输码元速率为16kHz~48kHz的二进制数据流。另外,还使用了“1”:“01”、“0”:“10”的Manchester编码方法使数据流的数据位减少,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信道与信噪比情况。本题中码元传输速率为16k波特,而信号被限定在30k~50kHz的范围内,属于典型的窄带高速率数字通信。而信噪比情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信号带宽仅为20kHz,而噪声近似为0~43kHz(145% )的窄带白噪声,这样即 Ts 使在信号和噪声幅度比值为1:1的情况下,带内的噪声功率仍然比较小,所以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 方案一: 常用的数字调制系统有:ASK、FSK、PSK等。其中FSK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其要求的的带宽最宽,频带利用率最低,所以首先排除。ASK理论上虽然可行,但在本题目中,由于一个码元内只包括约两个周期的载波,所以采用包络检波法难以解调,也不可行。另外,对于本题目,还可以考虑采用基带编码的方法进行传输,如HDB3码,但这种编码方法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因此也不太适合。 方案二: PSK调制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其调制带宽相对也比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吴雪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 指导教师:谢长生 20070604

摘要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许多被测对象距离较远或现场危险,只能在远距离的地方进行测量,然后传输出去,这便产生了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为了精确和全方位获取环境信息,系统一般要提供多个采集通道进行高速采样;其次,为方便用户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系统在高速采样的同时,必须能以异步接收和处理控制站的命令、传输用户所需数据;另外,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仅靠电池供电,于是低功耗成为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从实时性、远程可控性、低功耗的目标出发,提出由FPGA(现场可编程门陈列)作为数据采集控制部分、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和单片机作为数据存储和传输部分的数据采集系统。外部信号通过前置放大、滤波后,在FPGA的控制下进行高速数模转换和缓存;采集到的数据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进行读取、处理和存储;数据通过RJ-45网络接口或无线数传模块传输至远程上位机。 单片机在系统中有三个作用:一是提供用户操作输入接口及系统状态指示灯等信息;二是当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在高速采集和存储时,可以异步的接收来自控制站的无线命令,并对命令进行分析和处理;三是对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进行电源控制,在不需要采样时可以将嵌入式板的电源断开。 与通常的仅仅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采集系统相比,同时采用两者可以将用户接口和采集任务分开,使采集系统在保证吞吐率和实时性的同时能处理用户输入或来自控制站的无线传输命令。另外,单片机对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电源控制功能可以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 关键字: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无线数据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