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 课件

给水工程——第1-3章冯萃敏

1 给水系统

题:给水系统可按供水方式分为(A)供水系统。

A.重力、水泵、混合

B.自流、重力、压力

C.水泵、压力、混合

D.重力、水泵、压力

题:给水系统按使用目的可分为(D)系统。

A.城市给水、工业给水

B.城市给水、工业给水、循环给水

C.循环给水、复用给水

D.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

题: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A.统一给水系统简单,应用最广泛;(√)

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

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

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题:在工业给水系统中,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含义是(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题: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尽可能采用(复用或循环)系统。

1.2 设计用水量

题: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5~10)年,远期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

题:设计配水管网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最高用水兼消防、最大转输、最不利管段事故三种情况)的流量和水压分别进行校核

题: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题:如果用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计算用水量,除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外还应包括( 公共建筑用水量)。

题:综合生活用水一般不包括( C )。

A.居民生活用水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题:日变化系数是指(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

比值)

?日变化系数——反映在设计规划年限内日用水的不均匀

程度或用水量的变化幅度。

题:时变化系数是指(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反映在最高日内小时用水的不均匀程度

或用水量的变化幅度。

题: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 1.2~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

题:最高日设计用水量计算应包括(B)。

A.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

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B.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C.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

消防用水,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D.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

水,消防用水,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题:某城市现有人口75万人,供水普及率70%,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12.6万m3/d。新一轮规划人口将发展到100万人,供水普及率增长到90%,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增加到300L/(人·d),该城市的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将比目前增加()万m3/d。

解:设计用水量0. 3×100万×90%

=27 (万m3/d)

增加了:27-12.6=14.4(万m3/d)

原设计用水量标准为12.6万m3/d ÷(75万人×70%)

=0.24 m3/(人·d) =240L/(人·d)

题:管网起始端设水塔时,管网设计供水量应按()用水量确定。

A.最高日

B.平均日

C.最高日最高时

D.最高日平均时

题:管网起端设水塔时,泵站到水塔的输水管直径按泵站分级供水量的()供水量设计。

A.最大一级

B.最小一级

C.平均

D.泵站到水塔的输水量

题:给水系统中,(ABC)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进行设计;(FG)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进行设计。

A.取水构筑物

B.一级泵站

C.水处理构筑物

D.二级泵站

E.有水塔管网中的二级泵站

F.无水塔管网中的二级泵站

G.管网

题: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0000m3/d,给水系统设有取水泵房、水处理厂、供水泵房、输水管渠、配水管网、调节水池。已知该城市用水日变化系=1.2,时变化系数K h=1.4,水厂自用水量为

数K

d

5%。

1)若不计输水管渠漏失水量,则取水泵房的设计

流量为( )。

Q d=150000m3/d,取水构筑物等的设计流量:150000×1.05÷24= 6563m3/h

2)若管网内有水塔在用水最高时可向管网供水900m3/h,则向供水管网供水的供水泵房的设计流量为( )。

二泵站的最高级供水量+水塔供水量=Q

h

为:

管网设计流量Q

h

Q h=150000m3/d ×1.4 ÷24=8750m3/h

–水塔供水量

泵站供水量=Q

h

=8750-900= 7850m3/h

题:某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15万m3/d,清水池调节容积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5%,室外消防一次灭火用水量为55L/s,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2次,火灾持续时间按2h 计算,水厂自用水在清水池中的贮存量按1500m3计算,安全贮量取5000m3,则清水池的有效容积为()m3。

清水池的有效容积由4部分组成:

(1)调节容积W

l

=150000×15%=22500(m3);

(2)消防贮量W

2,取2h的消防用水量,即W

2

=0.055×2×

3600×2=792(m3);

(3)水厂自用水贮量W

3

=1500m3;

(4)安全贮量为W

4

=5000m3。

则清水池有效容积

W=W

l +W

2

+W

3

+W

4

=22500+792+1500+5000=29792(m3)

题:清水池的主要作用有(ACDE)。

A.调节一、二泵站间供水流量的差额

B.调节二泵站供水量和用户用水量的差额

C.贮存消防用水

D.贮存水厂自用水

E.使消毒剂与水充分接触

?题: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2万m 3/d ,其逐时用水量如

表,水厂一级泵站24小时均匀工作,二级泵站直接向管网供水,则水厂内清水池调节容积应为。

?

二泵站的供水量=用户用水量,表中数值为二泵站供水量?一泵站均匀供水,供水量为120000/24=5000m 3/h

时间

0-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水量/m 3250025002000200025003000400050005500600065007000时间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

水量/m 3700065006000650065007000750070006000450040003000

例题:水塔调节容积计算

?某工厂24小时均匀用水,每小时50m3,配水泵站每天供水两次,分别为4~8时和16~20时,每小时供水150m3。则水塔在时水位最高,在时水位最低。

?画出供水及用水示意图

泵站供水线

用水线

0 4 8 16 20 24 时间(h)

(m 3/h)

15050

?根据水塔的工作情况,分析进出水变化规律:4时起水位升高4个小时,至8时停止升高;

而后,下降8个小时,至16时;

16时起,水位升高4个小时,至20时停止升高;

再下降8个小时,至4时……

?可以求出,8时和20时水位均达到最高,4时和16

时水位均达最低。

?同时,可确切计算出水塔的调节容积:

阴影面积:100×4=400m3 (而不是800)

例:某工厂24小时均匀用水,每小时50m3,如配水泵站每天供水12小时,每小时100m3,每天供水不超过4次,则水塔调节容积最小

为m3。

调节容积最小:启泵次数最多、分段均匀

示意图

给水工程课件

给水工程——第1-3章冯萃敏

1 给水系统 题:给水系统可按供水方式分为( A )供水系统。 A.重力、水泵、混合 B.自流、重力、压力 C.水泵、压力、混合 D.重力、水泵、压力 题:给水系统按使用目的可分为( D )系统。 A.城市给水、工业给水 B.城市给水、工业给水、循环给水 C.循环给水、复用给水 D.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

题: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A.统一给水系统简单,应用最广泛;(√) 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 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 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题:在工业给水系统中,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含义是(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的百分数。 题: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水体的保护,并应尽可能采用( 复用或循环 )系统。

1.2 设计用水量 题: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 (5~10)年,远期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 题:设计配水管网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及设计水压)设计,按(最高用水兼消防、最大转输、最不利管段事故三种情况)的流量和水压分别进行校核

题: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 题:如果用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计算用水量,除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外还应包括( 公共建筑用水量 )。 题:综合生活用水一般不包括( C )。 A.居民生活用水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给水工程课件(二)

第三章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我国江河概况
? 江河等地表水资源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不足。 ? 地表水资源水量充沛,分布广泛,应用广泛。 ? 地表水取水工程受自然条件和环境影响很大。我国南北各
地自然地理条件不同,江河径流特征也不同。 ? 北方地区降雨量少,河网密度低,地表水不丰富,黄河等
流域河流含沙量大,河床变迁也很频繁;北方地区河流冬 季结冰封冻,可能形成底冰,使取水构筑物进水口变窄或 堵塞;南方地区年降雨量多,水量丰富,且河流上游地质 条件相对较好,冬季一般无冰冻现象,修建取水工程比较 有利,其中约90%以上为地表水作为水源。

3.1 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
1 河流的径流变化
江河径流特征主要是指水位、流量和流速等因素的变 化特征。
设计取水构筑物时应收集的有关资料: (1)河段历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逐月平均水位和 常年水位; (2)河段历年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3)河段取水点历年的最大流速、最小流速速、平均 流速。

2 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
水流对河床的冲刷及挟砂的沉积,长期的冲刷和淤 积,轻则使河床变形,严重者会使河流改道。如果 构筑物位置选择不当,泥砂的淤积会使取水构筑物 取水能力下降,严重会使整个取水构筑物报废。

3 水中漂浮物情况
水中漂浮物包括:水草、树枝、泥砂、冰块 甚至山区河流中的木排等。

3.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位置的选择
1.流域内环境变化对取水的影响
重要,why?
水质影响:取水口上游流域污水排放;上游森林采伐、
草场砂化使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保持工作持续改
善),河流含沙量增加(减少);
水量影响:大规模农田灌溉系统投入运行,修建蓄水构
筑物等;
人为因素对河床稳定性影响:建立河心工程构筑物如桥
梁,围堤造田,迫使河流主流改变等。
2.取水构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通航、渔业、农业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