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案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生活与哲学学案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生活与哲学学案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①从事物之间来看:

②从事物内部来看:

③从整个世界来看:

(3)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客观性,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

(1)

(2)

3.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

三.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是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

【知识拓展】

1.联系的普遍性侧重强调一事物总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联系的客观性侧重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侧重强调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

2.正确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在联系的观点上,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一是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

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的客观性的否定。这两种认识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但并非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直接的联系。普遍联系只是说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周围的事物(不是所有事物)相联系的。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把普遍联系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联系的客观性告诉人们,不能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但并不是说联系永恒不变,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或创造出新的联系,这并不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3.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

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4.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问题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并不是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必然联系进行活动时,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如,我国进行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改革,我们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的商品经济社会原本就存在着必然联系。改革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活动一:读下列两则材料,分析二者蕴含的共同的哲理。

材料一:六度空间理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

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

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

小世界理论。

社会网络其实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

“六度分隔”。而社会性软件则是建立在真实的

社会网络上的增值性软件和服务。有这么一个故

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

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

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的关联。结果经过几

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

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

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

20世纪60年代,耶鲁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就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六度空间的概念由此而来。

材料二: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活动二:【辨析】

1.联系是普遍的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

3.联系是客观的意味着人不能改变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4.联系的多样性等同于联系的普遍性。( )

5.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

活动三: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生活中的俗语或谚语,并用联系的观点对他们加以理解和分析。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

3.蜻蜓飞得低,没有好天气

4.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6.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7. 518我要发,148一世发

8.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10.严师出高徒

活动四: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由大地震发生的海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伴随地震发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核辐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同时人类也陷入深思。高二(5)班同学以“地震与人类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此次地震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损失或许超过1000亿美元,而后续的负面影响还难以评估。“3·11”大地震地震阴霾笼罩着日本股市,不仅给日本带来严重损失,也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形势。日本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比如汽车、半导体、钢铁,日本公司关闭后,将对这些产业的上游、下游产生较大冲击。核辐射事件,可能会使核电产业的发展延迟好几年,这会令全球使用更多的化石燃料,可能令全球能源供应承受压力,导致油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拖累经济增长,将对恢复缓慢的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由于在日本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严重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发生市民抢购碘盐。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泄漏对人体有影响,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市民的哄抢直接导致食盐脱销。

材料三: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

材料四: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1日表示,日本大地震导致当天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时间减少了1.6微秒;韩国天文研究院16日表示,强烈地震使整个朝鲜半岛向东移动了5厘米,日本本土向东移动了约2米;地震还引起了10米高的海啸。

材料五:日本大地震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地震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的防范,并使人们加强了对核

能的认识。

材料六: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个国际机构、众多非政府组织及世界各国人民对日本表示了慰问,并通过捐赠赈灾款等方式向日本提供支援。由15名成员组成的中国救援队3月13日中午抵达日本,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回顾本次中国对日本的援助称,中国对日本的援助可谓史无前例。

请同学们参与该探究式学习并运用联系的观点发表你的观点。

【当堂达标】

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

1.(2010·浙江省诸暨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智利大地震后,网上迅速流传一个声称汶川(5月12日)、海地(1月12日)、智利(2月27日)三次造成重大灾难的地震日期诡异的帖子,称这三个日期无论横向或纵向排列都是512、112、227(见右下图)。有人惊乎,离玛雅预言(世界末日)不远了。对此,我们的正确看法应是()

A.臆造联系是对事物联系客观性的否定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能透过事物现象提示其本质和规律

D.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规律可循

2.(2010·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地震掀起的海啸,波及环太平洋53个国家和地区。核汇漏发生后,美国西海岸的空气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我国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区也检测出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这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在联系面前我们无能为力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

④联系具有复杂性,我们要透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去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3.(2010·试题调研)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 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j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5.(2011·山东邹城二中高二期末)2011年6月30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在此间正式通车。该桥建成通车也为中国北方增加了一座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密切中国东西部经济

往来,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东西联动的新格局,为拉动中国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

说明()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的联系并不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创造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课后练习】

要求:限定时间5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1·山东嘉祥三中高二月考)山东下列不能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成语典故的有()

A.唇亡齿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刻舟求剑

2.(2011·安徽凤阳一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漫画中的小男孩违背了( )

①联系的普遍性

②联系的可变性

③联系的客观性

④联系的条件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1·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一座火山于2010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 000~10 000米上下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对航空业的影响已跨越欧洲,影响到北美和亚洲。这表明()A.联系具有普遍性B.联系具有主观性

C.联系具有条件性D.联系多是直接的

4.(2011·山西咸阳高三三模)科学家使用“牵引光束”,看似“隔空取物”。其原理是一束高密度的引力流,能产生高强度的引力场,将目标物体吸引过来。还有一种办法是运用空心激光束击中目标,再利用空气温差使目标物体移动。对科学家们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证明了联系是有条件的

③客观世界普遍存在联系④固有联系前提下的人为联系仍然客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0·广东五校期末联考)商家越来越注重把传统文化、洋文化与自己的生意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不同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策划。从而把握市场需求,掌握销售主动性。商家行为() A.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B.通过改变或创造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C.看到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看到了发展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

二、非选择题

※6. (2011·四川省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材料分析题。

材料: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壁画、堆绣、藏戏等文化瑰宝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它成为人们认识西藏、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体验高考】

1.(2011·新课标,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全国卷Ⅱ28)原产于美洲的巴西龟引入中国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然而,研究发现,繁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巴西龟一旦进入野生环境,就会掠夺本土龟类的生存资源。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巴西龟的侵害,这一警示的依据是( )

①尊重自然固有的客观联系,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条件

②认识生物间的制约关系,不要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

③认识环境的具体联系,尊重生物原有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防备和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2010·福建卷36)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2010·新课标全国卷2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09·北京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海市高三政治第三课把握联系促进发展学案沪教版

上海市高三政治第三课把握联系促进发展学案沪教版 一、要点讲解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从横向看表现为: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联系从纵向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表现为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关系。 要正确理解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具有多样性是因为事物的普遍联系是无限多样的。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两种重要的联系形式。 在因果联系中,我们要注意正确把握因果联系的特点,不能把所有相继出现的现象都当成因果联系。在把握因果关系中要严格的区别原因和结果,不能倒因为果、倒果为因。同时还要理解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中要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区别,不要把事物整体及其全过程与构成它的部分等同起来。但是整体与部分密切联系。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哲学上讲的发展,是指事物具有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事物熊发展县有普遍性。世界上·切事物都处于寝孬停息的矮动变化之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讳器是变化发展奇瓠一成辙的事物是没有的。 4.事物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复习时重点掌握量变、质变的区别以及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尤其要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量变不仅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也包括构成事物的成箢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 更要把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并要懂得,事物从量变到质变,再从质变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事物无限的变化和发展≮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在方法论上,量变质变规律要求:一是要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二是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三是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重视量变,同时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所以要研究事物的结构,调整优化事物的结构。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是由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由事物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基本途径。 6.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第一,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来考察;第二,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第三,要重视量的积累,不适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第四,要有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善于在曲折中前进;第五,要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二、重点知识指导 1.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导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设计:金晓林时间:2014.10.21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学习目标 1.世界观的含义、方法论的含义、哲学的含义 2.理顺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的关系 3.理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熟悉课本,填写知识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和。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的、的世界观加以、 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决定, 体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的学说,是的世界观,是对、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本质和的规律。 2.是哲学的基础,的进步推动着的发展。 3.为具体科学提供和的指导。 重难点讲析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联系: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和任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或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的是最一般最普遍规律;具体科学是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这些领域的特殊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议(小组互助学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拨(判断正误且简要说明理由)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2.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4.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5.哲学观是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7.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8.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展与评 课堂检测 1.哲学产生于( ) A.主观想像B.实践活动C.独立思考 D.外部世界 D.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会正在寻找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这说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3.下面两幅漫画告诉我们( )

苏科版数学七上《丰富的图形世界》word学案2篇

§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1)
【课前预习】
1.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
A.球
B.圆柱
C.圆锥
D.圆
2.圆柱的侧面是 面,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3.有一个面是曲面的立体图形有
(列举出三个).
4.三棱柱的侧面有 个长方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
都一样的三角形.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六条侧棱的棱柱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A
D
B.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C.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是棱柱 D.柱体的上、下两底面可以大小不 一样
B A/
B/
C D/
C/
【课堂重点】 1、下列图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请在如图所示的横线上填写出几何体的名称:
_
_
___
______
_ ____
__ ___ ________
2、右图是机器狗的模型,你能看到哪些立体图形?
·
3、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
的形象;
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都给我们以
的形象.
4、 棱柱、棱锥中的相关概念
① 棱柱、棱锥中,任何
的交线叫做棱,
的交
线叫做侧棱;
② 棱柱的
叫做棱柱的顶点;
③棱锥的
叫做棱锥的顶点;
④棱柱的侧棱长
,棱柱的上 、下底面是
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


,棱锥的侧面都是

5、阅读教材 P118-119 内容,完成“练一练”.
6、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已经理解并初步学会?
【课后巩固】
1、面与面相交得到 ,线与线相交得 ,图形由 、 、 组成.
2、(1)三棱柱 有 个侧面,上、下两个底面是两个形状一样的

(2)底面是四边形的棱柱有___个面,有___条棱,有___个顶点;
3、 底面是 四边形的棱锥有___个面,有___条棱,有___个顶点; 4、连一连:
棱柱 圆锥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5、关于棱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棱柱侧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三角形 B、 棱柱的每条棱长都相等
C、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
D、棱柱的棱数等于侧面数的 2 倍
6、一只蚂蚁从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一顶点 A 沿着棱爬向 B,只能经

三条棱,共 有多少种走法 ( )
A、8 种 B、7 种 C、6 种 D、5 种
§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2)
【课前预习 】
1、圆柱的侧面是
面,上、下两个底面都是
面.
2、长方体 有 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 条棱,长方体共有 条棱.
3、四棱锥是 由几个面围成的?圆锥是由几个面围成的?球是由几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平
的吗?
4、举出生活中可以看做圆柱、圆锥、和球体的例子.尽可能多举几个. 【课堂重点】
1、说说正方体与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2、圆柱、圆锥分别由几个面围成?你能描述圆柱、圆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3、你能否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请说出分类的依据.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框题系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设计思想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正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实质 2、难点: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 多媒体连续播放多幅画面。包括动植物演化过程的图片、人类进化的图片;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变、人类进步的阶梯示意图;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人类对机器人研究的深化。 (一)、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包括三个层次: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5.1丰富的图形世界(2)教学案

第 1 页 共 4 页 课题:5.1丰富的图形世界(2) 班级 姓名 一、教学目标: 1.观察几何体之间的差异,认识几何体,渗透对比思想; 2.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点数、棱数、面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4.了解截面的概念和截面的可能性; 学习重点: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并能对它们进行分类 学习难点:对截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1.正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 条棱. 2.围成几何体的若干个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面的几何体是 、 、 (至少写出三个) 3.一个正n 棱柱有22个面,且所有侧棱长的和为100cm ,底面边长为5cm ,则它的一个侧面面积为 cm 2. (二)问题探究 有趣的七巧板:七巧板是中国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创 造出来的,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分作七块而制成的 (如图 3.1-9),七巧板由五个直角三角形,一个平行四 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用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字和图 形,很有趣,人们叫它智能板。 七巧板的构成: 它是用一个_______形分割成五个________形、一个_______形和一个_________形。 例1、以下是几个由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你能看出分别是什么图吗?写出恰当的解说词。 执笔:王佳滢

例2.下面这个图案还没拼完,你能帮忙把它拼完吗? (三)课堂练习 1.在一副七巧板中有( )对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A .1 B .2 C .3 D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六条侧棱的棱柱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B .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C .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是棱柱 D .柱体的上下两底面可以大小不一样 3.下列图形属于棱柱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下列哪种几何体的截面不可能是长方形 ( ) A .长方体 B .正方体 C .圆柱 D . 圆锥 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截去4 1后而形成的,这个几何体是由 个面围成的,其中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 6.一个直六棱柱,它的底面周长是40厘米,棱长是6 厘米,则这个六棱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案

《世界是永恒发展嘚》教学案 南京市临江中学孙建军 【课标内容要求】 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规定嘚“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嘚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嘚,学会用发展嘚观点看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基本概念和观点: 1、基本概念:发展 2、基本观点:1、发展嘚普遍性2、发展嘚实质 【教学目标】 知识:◇识记:发展嘚普遍性◇理解:发展嘚实质 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嘚方向、发展嘚道路和发展嘚形式,用发展嘚眼光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唯物辨证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嘚静止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嘚实质;难点:运动、变化、发展三个概念嘚关系 【教学方法及手段】:演示法、自主阅读、合作讨论、讲解法。 手段:多媒体、讲义。 【教学过程】 一、发展嘚普遍性 探究活动一:(播放生命演化历程视频,社会发展示意图、人类对雷电现象嘚认识过程视频) 探究:1、从生命产生到人嘚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嘚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人嘚体质还会发展吗? 3、社会发展示意图说明了什么? 4、人类对雷电现象嘚认识过程 以上共同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感悟:(1)自然界是______嘚。

(2)人类社会是______嘚。 (3)人嘚认识是______嘚。 二、发展嘚实质 【知识总结】:略 1、

2.事物是变化发展嘚原理嘚方法论要求: 要坚持发展嘚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课堂练习】: 一、 简答题: 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嘚基础。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嘚发源地,也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及各种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嘚地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嘚保护和建设,乃是西部大开发之根本。力争用5-10年嘚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 请用你所学嘚哲学道理来分析上述材料。 二、辩析: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发展,变就是发展。对此你是怎么看嘚? 1.世界是永 恒发展嘚

新航路开辟学案

开辟新航路①学案 集安一中王靖欧一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原因(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了解四位航海家及国籍、支持国、探索的新航线、最终到达地 ③新航路开辟的结果、影响(从人类文明交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几个角度) (3)情感目标: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 二学习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三学习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二 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由两名托钵僧,普兰·卡皮尼和卢布鲁克撰著的《联系》一书,特别是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联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行记》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册材料四但我发现印度群岛时,我曾说这些岛屿是全世界最富有的贵族领地;我曾谈到过有关进行黄金、珍珠、宝石、香料等交易……有一件我敢陈说的事:因为这件事情是有许多见证人,即在刚抵达委拉瓜(委内瑞拉)的头两天,我曾见到比我在小西班牙四年中所见到的黄金还多得多……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材料五: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①新航路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生活与哲学》教学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纲要求】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和归宿。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理是的有条件的。 3.认识过程具有和,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真理,在实践中和发展真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人造或人为世界”的事实说明 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4.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表明了 A.对待事物要亲眼去见识 B.对待事物耳闻就行 C.要认识事物的规律 D.实践的重要性 6.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7.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 8.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doc

1.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一、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采。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二、重点、难点: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三、自学提示 1.课本翻开的彩图, (1)你能从中发现哪些熟悉的图形? (2)找出上图中与笔筒类似的物体:, 2.几何体: (1)概念:一般地,对于一个物体,当只研究它的、,而不考 虑其他性质时,就得到,简称o (2)阅读从生活中发现熟悉的几何体,常见的几何体有 ①、②、@、④、⑤、⑥o (3)将下列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A @ ° 0 V Q ? ? ④? ? ①按柱体与锥体和球体划分: 是一类,它们都是体;是一类,它们都是体; ____________ 是体; ②学完本节课,还可以按组成的面划分: 是一类,组成它们的每个面都是面; 是一类,它的面有面。 3.棱柱: (1)在棱柱中,叫做棱,叫做侧棱。 (2)特点:①棱柱的所有侧棱长; %1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 %1棱柱的侧面的形状都是。 (3)命名:根据将棱柱进行命名。

(4)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

(5)棱柱可以分为和。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 4.议一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和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相同点:- 不同点:(1) ; I (2)o (3)o 四、小结与思考: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达标检测 1.将下列物体与相应的儿何体用线连结起来: 足球易拉罐数学书一堆沙子六角螺母魔方 棱柱 并将下列儿 解:(1)按柱体与锥体和球体划分: 是_类,它们都是体; 是_类,它们都是体; ____________ 是体; (2)按组成的面划分: 是一类,组成它们的个面都是面; 是一类,它的面有面。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球。 六、拓展提局: 1.完成下表 棱柱面的个数顶点个数棱的条数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球正方体 圆柱 请在每个儿何体下面写出它们的名称, 圆锥 完成下面的填空, 长方体 2.如图,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Lesson plan for 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ompulsory 4 "worl d eternal development"

高中政治必修4《世界永恒发展》教案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巩固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观”,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也是多样的,整体与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因此,我们要做到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第二个总特征“发展观”,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讲授】讲授新课 .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 价值》教学案 一、08江苏考纲: 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理解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运用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知识结构: 三、考点解读

1、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即一事物所具有的。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 ①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关系:两者是与的关系。 ②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也包括。 2、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⑴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 。(社会价值) ②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 ,得到了,从而实现了。(自我价值) ⑵人的价值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最根本的是对。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 3、了解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 (思考)价值观是社会意识还是社会存在,它与社会存在有什么关系? 4、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一种,是在一定的产生的,并随的变化而变化。 ⑵价值观对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 ①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 (思考)当前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是要求我们不讲个人利益? 5、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①价值判断的含义: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②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选择是指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 ③二者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坚持真理,,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6、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阶级性 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切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2展开与折叠2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2展开与 折叠2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课题§1.2 展开与折叠(2)主备审阅七年级数学组时间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四、课堂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1: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以下_______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 你能将上图中不能围成棱柱的图形适当修改后使其能折叠成棱柱吗? 例题:1.下面的图形中,________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 2.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图形?你能在下面写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练习:1.图中的两个图形经过折叠_________能否围成棱柱? 2.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平面图形?你能在下面写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

3.如图是一个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则它是______棱柱. 探究点2:圆柱和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 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结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 例题: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平面图形?你能在下面写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 练习:下图中都是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在下面写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探究点3:利用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求几何体的体积 例题:(xx黄冈)已知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则其底面圆的面积为()A.π B.4π C.π或4π D.2π或4π 练习:如图,是一张纸片,尺寸如下,它能否做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求出它的体积.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第一框题。本框题是对第七课的延伸,从联系到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节课对学好下一框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共分二目。第一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而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二目是让学生从事物发展的途径和状态方面理解发展,从而懂得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通过学习,提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方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引用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古诗词,以对基本知识、观点的理解和记忆起到提醒、巩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方法】 运用探究法、讨论法、分析法,创设具体的情境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使学生理解哲学道理的过程自主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合肥的的巨大变化视频导入本课。从我们生活环境的日新月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生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讲授】讲授新课 一、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重点) 哲学上把世界分为哪几部分?那么这三大领域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哲学中将整个世界分为三大领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我们就从这三大领域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活动探究:观看视频《人类进化的过程》 思考: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①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是一个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是一个前进的、上升的过程。 ②这也说明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呢?——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教师:自然界在不断的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呢?

2019-2020学年历史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本单元课标 17.全球联系的建立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要点学纲学习重点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一)原因(参见表1) 1.根本原因(经济根源); 2.重要原因; 3.直接原因。 (二)条件 1.航海经验积累; 2.科技条件; 3.政治条件 1.开辟新航 路的必然性; 2.主要航线 的开辟 二、▲新航路的开辟(参见表2)(一)迪亚士、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二)哥伦布发现美洲 (三)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一)开辟概况(参见表3) 1.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海上探险; 2.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二)△历史意义 一、新航路开辟背景 角度内容(理解) 根本原因(动因)经济根源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欧各国的商 品经济迅速发展 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重要原因 东方的诱惑 (诱因) ⑴《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中国和东方的富裕,激起一些西欧 人对东方和未知海外的发财梦; ⑵欧洲对亚洲贵重商品的长期需求(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 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 西方力量的推 动(动因) ⑴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⑵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 人——希望到东方和海外实现发财梦; ⑶基督教会——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⑷葡西王室——(希望得到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积 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唯物论部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和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教学案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理知识体系 明高考趋向 考查 内容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近五年的 高频考点,全国卷曾对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有过关注。 材料设置 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自然科学成就、诗词古语等为背景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理解。 题型设计 全国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以体现类设问为主。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1.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几种说法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原理内容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原 因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过程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基本构成要素上看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依赖于物质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2.把握——物质概念 (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理论意义

1.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 2.并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都是物质现象。 3.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意味着物质是不可认识的,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说明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考点二运动与规律 1.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理解侧重点错误倾向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 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强调物质离不开 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 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即载体和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强调运动离不开 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 唯心主义 (1)区别 运动静止 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 和过程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有两种情形: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 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 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 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点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错误倾向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 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知识纵贯]认识相对静止 范围表现 唯物论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发展观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矛盾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辩证否定观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

《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学案(用)

《丰富的图形世界》复习学案 一、基础知识结构归纳: (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般分为: 、 和 . 练习题: 1.你能否将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请说出分类的依据。 3. 矩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直角三角形绕其中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 4.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 ) (二)展开与折叠: 1.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有 、 、 和 四种类型。 2.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 ,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是 。 3. 一个棱柱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得剪几刀的问题:一个五棱柱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剪开_____条棱。六棱柱呢?(想起国华.. 方法了吗?) 练习题: 1.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这个几何体是什么体? (2)如果面A 在几何体的底部,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 (3)如果面F 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 ,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 (4)从右边看是面C ,面D 在后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 2.骰子是一种特的数字立方体(见图),它符合规则: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总是7,下面四幅图中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的是( ) 3.下列四个图中,是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4.在下面的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5.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分别是由①圆柱;②长方体;③三棱柱;④正方体展开得到的,按图形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 6. 将 一个九棱柱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剪开_____条棱。 (三)截一个几何体: 1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________ 2.用一个平面去截几何体,截面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练习题: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 ??????????? ??? ??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师导学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并能够辨别出基本的 几何体。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 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 其实行简单分类。 学习重点 1、理解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2、常见几何体的分类, 学习难点 1、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 2、常见几何体的分类, 先学 一教材助读 阅读p2--3,回答下列问题: 1.能准确说出简单几何体的名称 2.什么叫做棱柱的棱、侧棱? 3.棱柱有哪些性质? 二先学自测 认一认: 画一画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 棱锥、圆柱、圆锥、球。 后教 理解棱柱 (1)与笔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 以六棱柱为例理解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底面。 (2)棱柱的分类。 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为三棱柱、四 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 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需要说 明的是:棱柱又分为直棱柱、斜棱柱。本书讨论的 都是直棱柱。 直棱柱斜棱柱 (3)说一说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实行分类。 当堂检测 常见的几何体:柱、锥、(台)、球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 ------------------------------------- ------------------------------------- ------------------------- 课后作业 习题1.1:第1、2题 1. 2 (1) (2) 3.说说三棱柱,四棱柱各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点、线、面, 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2、了解相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 简单性质。 学习重点 1、理解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 系。 2、了解相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 简单性质。 学习难点 1、理解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 系。 2、了解相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 简单性质。 先学 1、阅读p5--6,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几何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这 个图形中,构成它的最基本的元素有点、线、面, 你能找出图中的点、线、面吗?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20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案

活动二发展的实质【任务二】阅读教材63页,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是。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的。请思考:世界永恒发展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 五、板书设计 六、检测与作业 【目标检测1】 1.“冰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意思是,梅花片片落尽,冬天就要过去了,春风使柳树归来,也就是柳树发芽吐叶。这说明了()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联系具有普遍性 C.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正确反映物质 2.“天上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形象地指出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B.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 C.万事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D.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3.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下列对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运动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发展③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④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DPA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 ①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实践的发展③自然界的进化④社会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下列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是() ①飞矢不动②一箭双雕③吐故纳新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6.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2015年安排1 000万亩。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 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上述事实说明() A.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B.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改造自然物 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D.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7.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真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