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鄂尔多斯市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玉环县2007年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报告

玉环县2007年度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报告 1.1森林资源现状 1.1.1森林覆盖率与林木绿化率 全县森林覆盖率(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数)42.1%。 全县林木绿化率(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四旁树占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数)42.7%。 1.1.2地类与林种面积结构 1.1. 2.1各地类面积 玉环县总面积550518亩。其中:林地面积294863亩,占53.56%;非林地面积255655亩,占46.44%。 林地面积中:有林地227586亩,占林地总面积的77.18%;疏林地820亩,占0.28%;灌木林地5967亩,占2.02%;未成林地10230亩,占3.47%;苗圃地119亩,占0.04%;无立木林地6094亩,占2.07%;宜林地44039亩,占14.94%;辅助生产林地面积8亩,占0.003%。详见图3.1。 图3.1 林业用地各地类面积比例 辅助用地0.003% 0.04%

有林地面积中:乔木林225080亩,占98.90%;竹林2506亩,占1.10%。乔木林中:纯林面积198438亩,占88.16%;混交林26642亩,占11.84%。 灌木林地面积中: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3980亩,占66.70%;其它灌木林地1987亩,占33.30%。 未成林地面积中:未成林造林地10230亩,占100%。 无立木林地面积中:火烧迹地1931亩,占31.69%;其它无立木林地4163亩,占68.31%。 宜林地中:宜林荒山12954亩,占29.41%;其它宜林地(包括25°以上坡耕地和撩荒地)31085亩,占70.59%。 1.1. 2.2林种面积结构 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3个地类划分林种。各林种面积详见图3.2、表3.1。 全县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合计面积234373亩,其中:防护林158777亩,占67.75%;特用林4894亩,占2.09%;用材林3540亩,占1.51%;薪炭林13885亩,占5.92%;经济林53277亩,占22.73%。各林种面积结构详见图3.2。 图3.2 各林种面积比例 1.51% 2.09% 薪炭林 5.92% 22.73% 防护林面积中:乔木林155531亩,竹林815亩,疏林地820亩,灌木林地1611亩。各类防护林面积占防护林总面积比例分别为97.96%、0.51%、0.52%、1.01%。 特用林面积中:乔木林4521亩,竹林2亩,灌木林地371亩。各类特用林面积占特用林总面积比例分别为92.38%、0.04%、7.58%。 用材林面积中:乔木林1901亩,竹林1639亩。各类用材林占用材林总面积比例分别为53.70%、46.30%。

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3S技术, 既 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优越性和应用方法。 总结了3S 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3S技术 引言: 森林是林业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生态建设与安全 的重要保证。随着人们对森林资源的日益重视和关心,森林经营已经从过去着眼于木 材资源的开发转向注重多种资源的开发,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到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多种效益,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因此,新技术的运用是实现森林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科学的进行森林资源监测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 根据森林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 开发建设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需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3S”技术,既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 一、3S技术简介 3S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 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GIS)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 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区域和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 宏观决策等领域。 2、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以人造卫星组网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整个系统由卫星部分、地面接收部分及用户组成。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能进行实时定位、测距、勘界、收集矢量数据[2]。 3、遥感技术

景观格局的文献综述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了现代地理学、生态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等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1],景观要素的数量、种类、形状及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2],对景观格局动态的把握,尤其是在大尺度景观监测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变化定量地预测、预报对景观的规划与管理、资源的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森林景观格局的研究 景观生态学一词是德国著名的地植物学家C.特罗尔(C.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随后,关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后,景观生态学已从局限于中、东欧的地区性应用学科发展成为生态学的热点问题并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前沿学科。随着生态学各学科间的交互渗透,景观生态学在理论、方法和应用上都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其原理在森林景观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森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在欧洲和北美,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森林景观十分活跃[3]。涉及研究内容也不断的加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区域总体景观结构分析与景观质量控制的研究方面,进行了森林景观特点,景观特征和景观变化的研究;在森林景观变化和森林破碎化过程、景观变化的生态后果及景观调控问题上,进行了破碎景观的分析评价,破碎森林斑块间种的扩散等研究;在对森林景观格局与功能相互关系的方面,进行了景观格局对景观特制循环和能量流动格局改变的研究;在人为干扰对森林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火干扰,森林采伐活动和其它干扰对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森林景观生态过程模拟模型和决策模型的研究以及河岸景观生态研究。美国森林景观的研究不仅提出和发展了一些逐渐得到证实和接受的一般性原则或原理,而且还不断充实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4]。 在区域总体景观结构分析与景观质量控制研究方面,R.T.T.Forman及其同事对美国新泽西州濒海平原栋林景观组成与格局的分析,在森林景观生态研究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们较为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了这一地区森林景观的特点,并对景观管理与规划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5]。Odum E.P.和Turner M.G.对佐治亚洲景观变化作了研究,并构造了基于转移概率的随机模拟模型[6]。Robert P.采用人工试验地的方法,探讨斑块大小和间距对斑块动态的影响。DaviSJ.Mladenoff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角度分析了北方阔叶混交林区森林景观变化的特点,阐述传统森林经营与“动态景观异质性”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应将基于群落生态学原理所采取的经营活动与景观整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7]。古斯塔夫逊应用接近度指标PX(proximity index)分析农业景观区域中增加一定面积的森林时对特种保护的意义,对研究地区景观斑块空间特征的变化和PX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PX在农业景观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河岸植被与水质和河流动态的影响、农业景观中的树篱和林网结构与功能、森林斑块间的廊道对景观功能的作用、景观结构与异质性对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的影响等[8-11]。姆兰德诺夫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的角度分析北方阔叶混交林区森林景观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应着重解决林分经营活动如何在景观水平上进行综合,并做出正确决策的问题[12]。Noss在全面分析天然林与经营森林景观特征差异基础上,阐述了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森林景观条件,这些条件都是反映森林景观结构的指标。Katsue等对日本京都天然林景观规划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概述

. . . . .. . 研究生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森林经理学研究进展作业名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概述学号: 学生: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概述 引言: 森林资源与人类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关系,但是要达到森林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森林资源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本文概述了森林资源动态监测背景,并且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目标以及包括3S技术、抽样技术、数学方法、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新技术在内的一些新技术,并对今后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发展进行展望。 1、关于概念的界定 1.1森林资源 从广义上讲森林资源是包括了林地、林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构成森林资源环境的水资源、土壤资源、气候资源的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关系人类生存的资源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1]。 1.2森林资源动态监测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指根据监测的目标,运用相关技术与指标,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现状及其消长变化情况,以及对森林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定期的调查、核查、检查、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的过程[2]。 2、提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的背景

2.1 森林资源利用过程产生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导致森林资源的衰减,森林面积的减少,进而促使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就改变了人们对森林的传统认识观念,使得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森林除了要产生经济效益外,还要更加注重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地管理和合理地经营森林是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的基础[3]。森林资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在人类的干扰与恢复过程中,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森林资源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是实现对森林资源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有效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引起了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2.2 监测体系需要与时俱进 1975年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以省为总体,以固定样地为基础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动态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的成果已在我国的林业决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对森林多种效益认识的加深,随着森林资源经营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体系急需进行更新和完善[4]。以省为总体,以固定样地为基础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动态监测体系,虽然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一个省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然而,却难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更难反映地区以下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因此需要充分地利用现行的先进技术,以较少的投人获取可以有效地直接服务于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森林资源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信息。其次,目前的监测体系难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9-10-27 来源:调查报告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xx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xx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xx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

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区1897公顷、xx谱区1204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xx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 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xx。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

第四篇 森林主伐与更新

第四篇森林主伐与更新 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 张卓文 一.理论方面: 1.森林演替(顺行演替,逆行演替)。 2.林主伐方式、更新方式及相互关系。 3.以及主伐更新方式的合理设计与应用。 二.能力技能方面 能够综合运用森林经营学和有关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熟练编制主伐更新方式设计方案。要求设计正确,计算无误、论述严谨。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要求。 第一章森林主伐更新 一.概念: 对成熟林或部分成熟林进行的采伐称为森林主伐。主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木材,还是提高各种防护效果。更重要的是主伐后保证森林更新,扩大再生产,使森林成为持续利用的资源。 二.主伐方式 a.皆伐:一次采伐全部林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形成同龄林。 b.渐伐:在较长的时间内,一般不越过一个龄级,分若干次采伐伐区内的林木,利用保留林下种,并为幼苗幼树提供遮阴 条件。林分采完后,林地上也全部更新起来,形成相对同龄林。 c.择伐:单株或群状采伐掉老龄林木,形成并始终维持异龄林结构。 三.伐前更新与伐后更新 a.伐前更新:是指在采伐以益,在林冠下面的更新。 b.伐后更新:伐后更新是指在采伐后更新,方法有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或有工助进更新。 1987年9月10日的中国”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规定。更新跟上采伐的标准为:在采伐后的当年或次年内必须完成更新造木任务。更新质量达到: 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大于85%,3年后保存率大于80%。 人工保进天然更新:补植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人工更新标准。天然下种前整地的,达到规定的天然更新标准。 天然更新:苗木6000株/ha, 或健壮幼树达到3000株/ha,更新均匀度规程规定的择伐。二次渐伐的林地所应该达到的要求。 四.主伐方式的确定 主伐方式是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防护效能的发挥,后备资源的恢复产生重要影响,必须考虑: a.林分的作用:林种不同,主导作用不同,所采用的主导方式亦不同。 b.林分结构:组成。年龄,起源,郁闭度,层次结构及水平分配置不同,则应该选用不同的主伐方式。 c.林分与树种更新的特点:林下更新好,则采用择伐或渐伐,目的树种种子易飞散,易成苗可体用皆伐。 d.最佳效益:必须把主伐与更新统一考虑。使两者协调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十章皆伐与更新 皆伐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疚地伐区上的林木全部伐光或几乎全部伐光,并于伐后采用人工保进天然更新,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的方式恢复森林,所形成的森林是同龄林。

海安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

第38卷第1期江 苏 林 业 科 技 V o l .38N o.12011年2月 Journal of J i angsu Forestry Science &T echnology Feb.2011 文章编号:1001-7380(2011)01-0044-03 海安县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 葛建忠,陈 培 (海安县林果技术推广站,江苏 海安 226600) 收稿日期:2010-07-15;修回日期:2010-10-26 作者简介:葛建忠(1963-),男,江苏海安人,农艺师,大学专科毕业,主要从事林果技术推广工作。 摘要:以海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为依据,从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种结构、树种组成等方面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客观反映森林资源结构特点及动态变化情况;从实际出发,提出进一步加强森林培育、强化组织领导、创新造林机制等加快林业发展的建议。关键词:森林资源;现状;动态;海安县中图分类号:S75712 文献标识码:A 森林是具有特殊功能的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状况是反映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海安县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积极推进林业发展,通过对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分析,全县森林资源总量、活立木蓄量积取得跨越式增长,林业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海安县自然概况 海安县位于北纬32b 22c -32b 43c ,东经120b 12c -120b 53c ,地处苏中平原,东临黄海,与如东接壤,南和如皋毗邻,西通泰兴,并与姜堰市相交,北与东台市相连。东西直线最长7111km,南北最宽39135k m 。通扬运河横穿东西,串场河纵贯南北,将海安分为河南、河北、河东3个不同自然区域。全县沿老通扬河、通榆河划分成河东沿海、河南沿江和河北里下河3个农业区。全县地势平坦,地面高程自北向南由116m 升至511m 。海安县是全国著名的/茧丝绸之乡0,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处于全省全国前列。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73家/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0中,该县获/中国湖桑之乡0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十五0期间,海安分别通过了国家、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0、/海安县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0项目的验 收,生态环境建设跃上了新台阶。 2 海安县森林资源现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重要的林业基础性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自1986年开展二类调查以来,海安县已有20a 以上没有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全县及各乡(镇)普遍存在森林资源家底不清,情况不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现象。2008年,根据省、市统一安排,海安县全面开展并顺利完成了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掌握了全县森林资源现状、质量、结构和分布,并初步建立了全县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2.1 林地面积 全县国土总面积110800h m 2 ,其中林地18184141hm 2 ,占1614%;非林地92615159hm 2 ,占8316%。林地中,有林地4191179hm 2 ,占林地面积的2311%;灌木林地13110112hm 2,占7211%;未成林造林地789171hm 2 ,占413%;苗圃地75131hm 2 ,无立木林地16168hm 2 。林地中,国有林494194hm 2 ,占林地面积的217%;集体林1449137hm 2 ,占8%;个人林16231109hm 2 ,占8913%;其他9101h m 2 。有林地中,乔木林地416915hm 2 ,占9915%;竹林地22129hm 2 ,占015%。四旁树占地4203101hm 2 。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仁义镇森林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仁义镇森林景观格局及破碎化分析 通过景观的观点来审视城镇化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采用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GIS和Fragstat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的组成结构、斑块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观要素斑块中以小斑块所占比例最大,植被景观以乔木林和灌丛景观为主要类型.由于相对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内林业用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Key words: GIS;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Babu District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明显加快,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建设城市森林是治理环境污染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景观现状分析,采用多样性、均匀度、分维度等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可以对城市森林建设进行前期格局分析,这为今后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遥感影像分辨率不高的前提下,如果仅依靠遥感影像目视判读很难做到对地物的精准划分.而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成果数据作为数据源则具备很高的精度,它是以小班为调查单元进行全区调查,是一种更具体更详细的调查.依据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重新合并、提取所需的属性数据及矢量数据,为景观格局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景观格局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进一步研究景观功能与动态的基础.景观格局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与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最终结果[1].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斑块数量增加而面积缩小,斑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内部生境面积缩小,廊道被截断以及斑块彼此隔离.景观破碎化会对生存于其中的物种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揭示该区景观格局特征和破碎化程度,为今后城市林业建设奠定基础,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为例,利用GIS建立量化的、空间化的环境数据库,分析了森林景观各斑块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并将这些数据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在空间上形象地显示出来,最后对景观要素的斑块特征和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理清其森林结构布局,并分别从斑块数、斑块面积、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多样性等角度对各景观组分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以阐明各景观组分间的特征差异,评价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而揭示各组分在整个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 1 研究地区概况 八步区仁义镇位于广西东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1°08′~111°45′,北纬23°52′~24°9′,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9.9℃,日照 1 587.3 h,降雨量 1 550.3 mm,无霜期299 d.属南岭山 地丘陵区.全区森林面积为14 330.5 hm2,森林覆盖率为72.3%,活立木蓄积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体系的综述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 体系的综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体系的综述 摘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一个量测、记载和评价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动态的技术系统。在监测体系中,监测的主体是人,监测的对象是森林资源。人的主要任务是量测、记载和评价森林资源动态,而空间和时间则界定监测活动的范围及模式。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对林地的经营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监测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但目前对森林监测的研究与评价,在范围上偏向于大尺度的国家级、区域级监测,在监测内容上主要以资源监测为主、辅以有限的生态状况监测。本文主要是对监测系统指标体系做一个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综述 Abstract:Theforestresourcemonitoringsystemisameasurementofforestresourceswithi nadynamicdocumentandevaluatecertainspatialandtemporalrangeoftechnicalsystems.I nthemonitoringsystem,themonitoringofthehumanbody,theobjectofthemonitoringoffor estresources.People'smaintaskistomeasure,recordandevaluatethedynamicsofforestr esources,andspaceandtimearetodefinethescopeandmodeofmonitoringactivities.Fores tResourcesMonitoringSystemoperationandmanagementofforestplaysanimportantrole,t husenhancingthebuildtopromotesustainablemanagementofforestresourcesandthemanag ementofthemonitoringsystem.Thisarticleberelatedtothemonitoringindicatorsystema nddoasimplecommentary. Keywords:forestresources;themonitoringindicatorsystem;commentary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使得森林经营已经从过去着眼于木材资源的开发转向注重多种资源的开发,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到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多种效益,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森林资源监测已由传统的森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以下是收集的森林资源调查报告,欢迎查看! 一、森林资源培育现状 (一)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性 1、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境内群峰耸立,高差悬殊(最高海拔1732米,最低海拔218米),山高坡陡,谷峡水急,加之雨量充沛,且在4-6月较为集中,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对坡耕地、残次林、荒山荒地等生态脆弱的地块采用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增加林地面积,是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 2、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需要 我县的森林资源存在较大弱点,首先是资源分布不均,以山区为主的红岩、洗车、水田较多,而以丘陵为主的里耶、城郊较少;其次是树种结构较单一,天然林以枫香、栎木等为主,人工林以杉木、桤木、日本落叶松为主;再次是林分质量较差,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森林培育工作,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宜抚则抚、宜补则补、宜改则改、宜造则造,是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森林附加值的最佳手段。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通过造林、封育、补植等培育措施,可以增加林地面积,可以 实现现有林分提质增效,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其种类和数量将会逐年增加,森林的总体功能将得到加强。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森林经营、造林等培育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后续储备增加 和森林质量提高,同时实行合理采伐,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将森林资源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实现森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二)我县森林资源培育总体概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 支持下,我县的森林资源培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表现如下特点: 1、以林场为骨架,点面结合 县林业局1982~xx年以来,先后建立了永龙界、跑马坪、砂子坡、万宝山等12个林场,林业局局属林场林地总面积达18938hm2,占全县林业用地222368hm2的8.5%,活立木蓄积230327m3,占全县 活立木蓄积3636240m3的10.3%。另外,我县有乡(村)级林场及大户林场1234个林场,经营林地面积18938hm2,我县多个林场广泛开展了造林、改培、森林经营等培育活动,规模大,标准高,有力带动了我县森林资源培育工作。 2、建基地,突出地方特色

基于GIS与Fragstats的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研究_周亚东_周兆德

77第35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各测量指标小区间均差异显著。 另外,同一处理不同降雨下氮的流失量较为稳 定,而磷、钾的流失则随月份增加有加重的趋势, 这很有可能跟果树后期施用含磷、钾的肥料多有关。 3.4 重金属流失 3次降雨条件下不同处理小区径流水样重金属 流失见表5。 从表5看出,3次降雨观测的7种重金属流失 小区间均差异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说 明生草,无论是人工植草或自然生杂草,对重金 属均能起到显著削减作用。以处理1和处理2的3 次降雨平均数比较,前者比后者Ni减少32.8%, Cu减少59.4%,Cr减少33%,Zn减少82.9%,Pb 减少64.1%,Cd减少3.8%,Hg减少31.1%。 表 5 不同处理小区径流水样重金属流失 Table 5 Losses of heavy metal in runoff water samples in three field treatment plots 降雨小区处理Ni /(μg·mL-1)Cu /(μg·mL-1)Cr /(μg·mL-1)Zn /(μg·mL-1)Pb /(μg·mL-1)Cd /(μg·mL-1)Hg /(ng·mL-1) I 10.000 1 c0.001 8 c0.002 1 b0.000 9 c0.003 8 b0.001 0 b0.120 c 20.000 6 b0.004 0 b0.003 7 a0.014 7 b0.003 4 c/0.254 a 30.002 1 a0.005 4 a0.003 6 a0.022 1 a0.005 3 a0.001 5 a0.154 b II 10.001 4 b0.004 7 c0.001 9 c 0.005 3 c0.002 3 c0.001 5 a0.046 b 20.001 4 b0.014 2 a0.003 7 a0.018 0 a0.007 9 b/0.100 a 30.002 6 a0.011 2 b0.003 3 b0.014 7 b0.013 9 a0.001 2 b0.042 b III 10.001 7 c0.017 4 b0.003 4 b0.022 9 b0.016 5 b0.001 2 b0.190 b 20.004 4 a 0.027 3 a0.003 9 a0.056 1 a0.098 5 a0.001 6 a0.272 a 30.002 8 b0.007 3 c0.0029 c0.004 0 c0.006 7 c/ 0.100 c 3次降雨平均10.001 4 0.004 6 0.002 3 0.003 40.004 3 0.001 3 0.088 7 20.002 1 0.011 3 0.003 4 0.019 90.011 9 0.001 3 0.128 7 30.002 1 0.015 2 0.003 8 0.029 60.036 6 0.001 6 0.208 7 表 4 不同处理小区径流水样中氮、磷、钾的流失?Table 4 Losses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runoff water samples in three field treatment plots 降雨处理pH值 全氮 /(μg·mL-1) 全磷 /(μg·mL-1) 全钾 /(μg·mL-1) I 1 6.89 c/ 0.0001 c 2.96 c 27.18 b/ 0.076 b15.04 b 37.23 a/0.29 a20.28 a II 1 6.60 c 1.58 c0.02 c 4.66 c 2 6.91 b 3.80 a0.70 b31.6 3 b 37.25 a 3.36 b0.9 4 a62.96 a III 17.05 c 1.56 c0.13 c23.89 c 27.07 b 4.11 a0.43 b46.29 b 37.31 a 3.00 b 2.28 a178.70 a 3次降雨平均1 6.85 1.570.05 10.50 27.05 3.96 0.40 30.99 37.26 3.18 1.1787.31 ?“/”表示结果小于检出限。同列字母相同表示差异显著,不同则表示差异著。下同。 4 结论 (1) 成熟果园的水土流失往往被忽视。本试验说明,即使是修建了梯田的成熟果园,如果缺乏其它水土保持措施,在降雨强度大时,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同时伴随氮磷钾的流失。 (2)果园水土流失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现象。现有研究表明,重金属主要来自于污水灌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城市垃圾等。因此,果园需要更加环保、清洁的田间管理。 (3)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9]。因此,作为一种过滤带,无论是人工植草还是自然生杂草,对防治水土流失及重金属污染方面均有很好的效果。在成熟脐橙果园,如何有效地控制自然生杂草、发挥其水土保持作用应当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参考文献: [1] 吴电明,夏立忠扣,俞元春,等.坡耕地氮磷流失及其控制技 术研究进展[J].土壤,2009,41(6):857-861. [2] 方少文,杨洁.江西省红壤土壤侵蚀与防治技术研究[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21-28. [3] 莫明浩,方少文,涂安国,等.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 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2012,(6):32-33. [4] 李秋芳,宋维峰.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2,24(2):23-26. [5] 李德荣,董闻达,王锋尖,等.红壤坡地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措 施对磷素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81-84. [6] 牟信刚,陈为峰,史衍玺,等.不同措施在防治山地果园水 土流失及面源污染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 29(12): 916-919. (下转第89页)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27 15:5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493385.html,/kcms/detail/43.1470.S.20150427.1556.028.html

森林作业对迹地天然更新影响

森林作业对迹地天然更新的影响一、分组情况: 组长:葛晓雯组员:王梦、李祥 搜集材料:葛晓雯、李祥整理:王梦、葛晓雯 主讲:李祥 二、材料: 1、研究意义及概念: 森林采伐后,通过天然或人工方法,使新一代森林重新形成的过程。森林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森林更新通常分为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两类,或按森林的起源分为有性更新和无性更新,还可按更新发生在主伐之前或之后,分为伐前更新和伐后更新。 林业正在经历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的过程。如何减少采伐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规范采伐更新技术逐渐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的焦点。 影响林分生长和更新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即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因素。森林采伐作业是人为干扰因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采伐可以为人类获得经济利益, 促进森林生长和更新, 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但是, 如果采取的方式不合理, 又将引起水土流失, 不利于林分生长和更新, 从而破坏森林生态环境。 由于采伐作业系统的多样性和森林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 所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 不同的采伐方式、集材方式、伐区清理方式、林地条件、林相结构等将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

2、天然更新概念; 天然更新,在没有人力参与下或通过一定的主伐方式,利用天然下种或伐根萌芽、地下茎萌芽、根系萌蘖等方式形成新林的过程。 ①天然下种。 俗称飞子成林,是有性更新。目前大多数针叶树种更新依靠这种方式。其成功与否同树种更新能力、环境条件和主伐方法有密切关系。通常阳性树种(如白桦、山杨等)结实较丰富。种子飞散力强,幼苗生长较快,并能抗日灼、霜冻等灾害,因而在皆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可实现天然更新;耐荫树种(如红松、云杉等)的幼苗需要适度庇荫,采用择伐或渐伐方式才能实现天然更新。保证有性更新的措施是选好母树,做好迹地清理和整地工作。母树应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和结实能力,干形、冠形优良,发育良好。保留母树的数量针叶林为每公顷15~20株,针阔混交林为每公顷10~15株。 ②萌芽或萌蘖更新。 利用林木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恢复幼林,是天然无性更新。大多数阔叶树种的更新用此方式。其中如杉、栎、柳、杨等的伐根上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山杨、刺槐、臭椿、毛泡桐等的近地表根部能生出大量的根蘖;竹林通常采用单株择伐由地下茎发笋成林。影响萌芽更新的因素有树种、年龄、采伐季节、伐根高低和环境条件。阳性、速生树种萌芽力最旺盛期出现早,消失也早;缓生树种则相反。 3、研究着手点: 种类组成:根据树种的相互关系建立的,确定种类组成时也要确定主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森林经理学吴兆艳 2009116022013 摘要:森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观尺度上的森林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森林的研究热点。在阐明森林及其景观格局与过程概念的基础上,综述了现在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有望成为今后森林景观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在森林景观格局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森林景观;景观格局;3S技术;景观指数 Abstract: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i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on landscape scale,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forest has become the hotspot. The forest and landscape patterns and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re reviewed and the process is the research conte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rogress,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forest landscape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and the deficiencies. Keywords: Forest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pattern, 3S technology, Landscape index 1.森林景观 森林景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森林景观生态研究的对象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森林景观,也包括森林在景观整体格局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其他类型的景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森林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控制机制的研究,揭示基本的科学规律,以达到对其调控的目的。 2.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 landscape pattern)即景观结构,广义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

如何运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恢复森林

如何运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恢复森林[摘要] 森林更新是一代幼林代替一代老林的过程,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森林 基地,培育森林的有效途径。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采取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培育森林更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采伐后迅速更新迹地恢复森林是森林更新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恢复森林 森林更新是一代幼林代替一代老林的过程,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森林基地,培育森林的有效途径。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采取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培育森林更为人们所重视。因此,采伐后迅速更新迹地恢复森林是森林更新的首要任务。 1.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特点 (1)形成的林分具有人工林特点,即分布均匀、生长快、材质好、产量高、成林期短。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天然更新潜力,改变天然更新的目的树种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生长期长的特点。 (2)成活率高,幼树初期生长快。多年实践证明,植生组比单株成活率高。 (3)具有分期郁闭的特点,最后形成复层异龄林。 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技术措施 (1)保留母树。在伐区或需要更新的迹地上保留一定数量的母树,可以增补林下种的不足。 1)母树的标准:母树应选择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结实能力强的壮龄树木,一般可从Ⅱ级木中选取;另外,作为母树的林木要树冠发达抗风力强。 2)母树的配置,采用单株和群壮配置法。实践证明,无论单株或群状的母树都必须均匀配置。一般母树应在更新迹地中间为好。为了增加种子飞扬能力便于下种,应把母树配置在高地上。选为母树的林木,应在树干1.3m处做“+”号标志,以免伐除。 (2)保护幼树和小径木。在采伐迹地上保护好幼树和小径木(指目的树种16cm 以下的林木)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在作业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严格控制树倒方向以免损伤幼树。②集材时,防止踩伤幼树和小径木。③清理山场时,严禁破坏幼树。④将保护幼树和小径木当成经常性任务,纳入作业规程,实行奖惩制度。 (3)清理更新迹地。清理更新迹地,可以为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好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实施方案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建设林业两大体系、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基础数据。根据省林业厅浙林资[2007]48号文件要求,为保证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发展义乌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掌握全市生态建设动态、科学监测林业建设质量、客观评价建设成效的有效方法,是义乌市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为义乌市制定林业管理政策,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建立动态的数字化森林资源档案,有效解决10年开展一次森林资源调查所造成的调查成果缺乏时效性的问题。 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问题分析 有利条件是2007年我市正在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届时将建立义乌市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动态监测技术要求高,技术人员业务需进一培训提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技术人员,动态监测涉及林业各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内容广泛,需要一定的装备和经费。 三、体系建设目标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不仅涉及监测理论与技术层面,而且涉及人员、设施、管理体制等实施层面。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和监测系统实施的各种条件,形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 1、建立并逐步完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系统把资源动态监测数据落实到镇(街)及以下单位。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以小(细)班数据更新为基础,小(细)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基本单位,小(细)班内林相基本一致,小(细)班调查对林分因子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包含具体的森林资源信息。通过每年更新全部小(细)班数据,能够提供详细的汇总表格。 2、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义乌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把全市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到年底,能及时反映当年森林经营绩效,为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并分解到镇(街)提供依据,有助于全市林业的正确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