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基因的克隆

全长基因的克隆
全长基因的克隆

全长基因的克隆

王闵霞 马欣荣 代富英 谭 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

摘 要:新基因全长cDNA序列、全长DNA序列的获得常常是分子生物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就克隆全长基因的各种技术如文库筛选法、各种PCR技术及新发展起来的电子克隆法等方法作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全长基因 克隆 文库筛选法 PCR 电子克隆

The Cloning of Entire G ene

WANG Minxia MA Xinrong DAI Fuying TAN H ong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610041)

Abstract:To obtai n the enti re DN A or cDN A sequence of a new gene is a problem f or researchers.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used to clone the enti re gene,f or ex am ple:screeni ng li2 braries,a great variety of PCR techniques and new developed silico cloni ng.

K ey w ords:enti re gene,cloni ng,screeni ng libraries,PCR techniques,silico cloni ng

研究一个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产物的特性,完整的基因信息是必需的,但是新基因全长cD2 NA序列的获得常常是分子生物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基因进行克隆的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例如差别显示杂交、抑制性差减杂交、RAP2PCR、代表性差异显示、酵母双杂交系统、cD2 NA直接捕捉法等。本文就克隆全长基因的各种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1 文库筛选法

文库筛选法是克隆基因最经典的方法,至今仍广泛应用。构建文库主要有两种类型: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1.1 从DNA入手,建立基因组文库

作为遗传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基因组文库的概念早在七十年代就已提出,Maniatis于1978年设计了随机片段克隆的方案。选择含有目的基因的基因组DNA,应用物理或酶学方法打断,再选择合适的载体与DNA片段连接,然后转化至受体细胞,培养得到基因组文库。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如Southern杂交筛选法、HDR(高密度影印膜)杂交筛选或者PCR法等,对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测序。Shuichi等使用的两步PCR鉴定技术可在一天内找到所需的克隆。王瑛等以λ噬菌体EMBL23为基因载体,构建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的基因组文库,并从中分离出了全长3361bp的生长激素(cs2 GH)基因的克隆[1]。

然而有时候筛选的结果得到的仅仅是基因片段,这时有必要进行染色体步行以得到基因片段旁边的序列。染色体步行(Chromosome Walking)是指由基因组或基因组文库中的已知序列出发逐步探知

其旁邻的未知序列或与已知序列呈线性关系的目的序列的核苷酸组成的方法和过程[2]。染色体步行是利用基因库片段的重叠性而设计的。先根据已知序列制作筛选用的探针,再用杂交法筛选与探针具有相同序列的克隆,此为一步克隆。根据一步克隆所得的片段末端序列重新设计新的探针,杂交筛选与一步克隆具有重复序列的新克隆,称之为二步克隆。如此重复进行多次,就能得到完整的基因序列。

虽然现在有基因芯片构建文库,但基因文库的构建与筛选工作量仍然很大,步骤烦琐,而且往往筛选不到目的基因。而后发展的基因小库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构建基因小库,需要先将基因组DNA 片段化,然后杂交,从而找到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回收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克隆到载体上,获得基因小库。基因小库的构建使得获得目的基因的概率提高,而且降低了工作量。张平武等在试探性的Southernblot基础上构建基因小库,从中筛选目的基因,大大减少了筛库的工作量并提高获得目的基因的成功率[3]。但是如果要克隆的目的基因多于一个,小库的构建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基因组文库就显示了它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文库的载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尤其第二阶段的载体容量极大,这对于杂交筛选法一步克隆全长基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2 从cDNA入手,构建cDNA文库

真核基因往往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部分,外显子表达产生基因产物。cDNA就是真核基因的外显子,是与mRNA互补的基因编码部分。70年代初首例cDNA克隆问世后,选择从cDNA入手,构建cDNA文库成为克隆真核基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构建cDNA文库需要提取mRNA,进而反转录(R T2PCR)合成cDNA并插入克隆载体,构建cDNA 文库。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建立全长cDNA文库的方法,如1994年Maruyama等建立的oligo2capping 法[4]和CLON TECH公司推出的Cap Finder (SMAR T TM)[5]等均可以得到含有大量全长cDNA 序列的文库。

用核酸、抗体探针筛选cDNA文库是早期寻找基因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克隆功能相关基因的常用方法。如果杂交、筛选或其他办法筛选的cDNA 片段不是基因全长序列,可以用3’RACR及5’RACE法得到基因全长。RACE(Papid Amplifica2 tion of cDNA Ends,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由Frohman1988年首次报道[6],是一种从低丰度转录本中快速扩增cDNA5’和3’末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RACE是基于PCR技术由已知的部分cDNA 顺序来获得完整cDNA5’和3’端的方法。该方法也被称为锚定PCR(Anchored PCR)[7]和单边PCR (One2sided PCR)[8]。详见后锚定PCR部分。改良和优化了的RACE被广泛地应用于克隆全长cD2 NA。

2 使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全长基因

PCR技术由美国Centus公司的Mullis首创,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基因的方法,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过程。PCR技术使得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克隆变得相对容易。自1985年Mullis[9]首创PCR技术以来,各国科研工作者根据需要,对PCR技术进行改进、完善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分离克隆目的基因的效率。如果目的基因较长,普通的PCR方法很难一次性获得全长基因,长距离PCR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然而,因为目的基因背景知识的限制,一般可以通过普通PCR方法获得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就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染色体步行获得基因全长。反向PCR、锅饼PCR(Panhandle PCR)、Vectorette PCR、连接介导PCR(ligation mediated PCR)和捕获/寡盒介导PCR(Capture/Oligocassette mediated PCR)等就是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的染色体步行技术,为扩增已知序列旁侧的未知DNA 片段提供了捷径。这些方法的建立可以不必经过烦琐的建库和筛选过程而获得全长基因序列。

2.1 长距离PCR技术(Long PCR)

长PCR(Long PCR)对于克隆全长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要求对目的基因了解较多,或者知道基因的两末端序列。长PCR是指能扩增长度达5 kb以上的DNA片段的PCR技术[24]。常规PCR只能扩增数百个至上千个碱基的DNA片段,这在许多研究中是不够的,于是长片段DNA的PCR法便应运而生。最初,有人选择不同的耐热DNA聚合酶,改进缓冲液成分及循环条件等,可以扩增长10~15kb的片段,但产量极低。直到1994年Barnes 和Cheng等解决了DNA合成中碱基错配现象和模板DNA损伤两个问题才正式建立了长PCR技术。它可使PCR扩增λ噬菌体长达42kb,扩增复杂的

人类基因组达22kb。长PCR的建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它不仅能扩增出DNA片段,更重要的是可利用长PCR来研究分析更长的基因片段,甚至在合适的引物基础上可以一步扩增出较长的全长基因。

2.2 反向PCR(Inverse PCR,IPCR)

反向PCR是扩增一段已知顺序的旁侧序列时常用的一种技术。常规PCR技术是扩增两个引物之间的DNA片段,而反向PCR是用反链的互补引物来扩增两引物之外的DNA片段。此法所选择的引物虽与已知DNA序列互补,但两引物3’端是反向的。反向PCR扩增前,先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DNA,然后用连接酶使带有粘性末端的靶片段自身环化,最后用一对反向引物进行PCR,得到的线性DNA将含有两引物外侧的未知序列。早期的反向PCR只能扩增几百上千的短片段,后来由于LA聚合酶的应用,反向PCR也可以获得长至几千的片段。Trilia T等于1988年建立了反向PCR技术,并通过反向PCR技术成功克隆E?Coli中一个插入序列的上游及下游序列[10]。反向PCR的缺点是环化反应难以控制、线状串联体成为副产物甚至是主要产物,这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如果酶切片段太长也会使扩增效率下降。

李竹红[11]等人于1999年对传统的反向PCR 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用巢式PCR扩增含量极少的靶序列,然后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5%的甲酰胺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反向PCR技术可以高度灵敏、高度特异地克隆基因组已知片段旁侧的序列。

2.3 锅饼PCR(Panhandle PCR,P2PCR)[12])

P2PCR是除反向PCR外,另一种环状PCR技术,因其以一个类似锅饼结构的DNA分子为模板,所以称为锅饼PCR,可以扩增229kb的大片段未知序列。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作用成片段,在片段末端连接上含有3’自由端的单链寡核苷酸链(3’自由端与已知序列中部分片段完全反向互补),含有连接片段的单链DNA在合适的温度下自身退火形成一个含有锅饼结构的环,然后用在已知序列内呈线性排列的三个单引物进行三次扩增。Douglas H.Jons通过P2PCR获得了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5’端长657bp的片段。

2.4 锚定PCR(Anchored PCR)

锚定PCR(Anchored PCR)是Loh[13]等设计的一种用于扩增cDNA序列的技术,在一条未知或可变的DNA末端加上一个已知的“尾巴”,再通过扩增进行鉴定的PCR法。先设计特异的PCR扩增引物,通过单侧特异引物搭配锚定引物,在低严谨条件下扩增各种组织的cDNA分子库以富集目标片段;再以单向锚定PCR扩增产物为模板,用双侧特异引物再次扩增,获得特异PCR产物。若要扩增一条3’端序列已知、5’端序列不清楚的mRNA,先用反转录酶将mRNA转录成cDNA,然后在DNA末端转移酶的作用下,在cDNA3’末端加入Poly(d G)尾巴,根据已知一端的特异序列合成第一条引物,带有Poly(d G)尾巴的“锚顺序”作为第二条引物,用PCR 扩增出感兴趣的cDNA。这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5’RACE。3’RACE是利用类似的原理扩增3’端末端序列的技术和方法。Tadashi Matsunaga[14]等通过锚定PCR的方法从Magnetospirillum sp.Strain AMB21得到了mpsA基因的全序列。

2.5连接介导PCR(ligation mediated polymese chain reaction,LMPCR)

连接介导聚合酶链反应是以连接反应为基础的单侧PCR技术,首先在DNA片段的一端连接上一个公共连接子,而后在这个连接子与另一个DNA 序列特异的引物间扩增。LMPCR可应用于扩增钩端螺旋体的重复序列IS1533的毗邻序列[15],先用Bgl II内切染色体DNA,酶切片段再与相应的连接子连接,以连接后的DNA为模板,与连接子对应的片段及重复片段IS1533为引物扩增,得到了包含IS1533重复序列及重复序列旁侧序列的多个片段。LMPCR方法得到含有IS1533片段的序列较RFL P 方法少,更迅速,更准确。

2.6 捕获/寡盒介导PCR(Capture/Oligocas2 sette mediated PCR)[17,18]

捕获PCR是一种灵敏的扩增目的基因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先捕获目的DNA或RNA,再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2)先进行PCR扩增,再捕获目的扩增产物。程序如下:(1)用生物素化探针在链亲和素包被的磁珠上捕获目的DNA或RNA,捕获的目的DNA或RNA用核糖核酸酶释放,用通用引物或已知序列引物进行PCR或R T2 PCR,分离、克隆PCR产物;(2)先进行PCR,PCR 产物再用生物素标记的捕获探针在链亲和素标记的微量板孔中杂交捕获PCR产物。现在发展的捕获PCR有多种,如基因组捕获PCR(G ene Capture

PCR,GC2PCR)[17],抗原捕获PCR、抗体捕获PCR (AC2PCR),biotin2capture PCR,Jenson于1990年发展了免疫捕捉PCR[19](Immunocapture PCR,ICPCR)技术,可以减轻PCR抑制物的作用。在对目的基因背景知识了解较少时,捕获PCR对于获得全长基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捕获PCR只需要知道待克隆基因具有合适长度的保守序列,就可以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Donna Rounds[20]等于1995年用亲和捕获PCR法获得了鼠粘粒的近轴端序列。Renato Mastrangeli[17]等于1996年从所有激活的胸腺细胞RNA中用GC2PCR法获得了LA G23(淋巴细胞激活基因23)全长cDNA。

2.7 载体介导的PCR(Vectorette PCR)[21]

载体是一个含有中心错配区域和粘性末端的双链DNA片段。由于突出末端的关系,载体可以与含有相应互补序列的染色体DNA片段连接,连接产物组成了载体文库。然后以载体文库作为PCR 的模板,用基因特异引物与载体特异引物扩增,载体特异引物与载体错配区域的一条链相同。在首轮PCR中内含的中心错配区域被载体特异引物阻止合成。在第二轮PCR中载体引物结合在首轮PCR 产物的完全互补区域,载体库PCR会得到几个片段,每个片段的长度等于基因特异引物与载体引物之间的距离。或者说,PCR产物的大小反映了片段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多少反映了插入片段的拷贝数。基因特异引物来源于已知基因片段,载体介导的PCR产物就是已知序列的旁侧序列。

重复载体介导PCR法可以获得全长基因,或者载体介导PCR法与文库筛选法结合获得全长基因。应用后者分离与克隆三个人类新基因的全长cD2 NA,结果全部获得成功。这三个人类新基因分别是H2Ral G DS基因、H2CIS基因和H2S6P K基因。结果显示这一方法对于克隆呈低丰度的基因转录本全长序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8 热不对称性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2PCR)[22]

TAIL2PCR是随机引物PCR的一种,随机引物PCR是用一种特异性引物结合在已知区域,随机引物结合在已知区域旁侧的未知区域,从而引发包括已知区域在内的片段的扩增,如Targetde gene walking PCR和Single primer PCR,但因为其PCR 产物中有很多的非特异性扩增,不被广泛应用。TAIL2PCR使用长的高退火温度的长特异引物和低退火温度的短的随机引物,通过特殊的热循环程序(低严谨性PCR和高严谨性PCR交替进行)使得特异性PCR产物得以有效扩增。刘耀光和Robert F. Whittier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地从P1、YAC克隆中得到了末端插入序列。

2.9 单核苷酸套式PCR(Single 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SON PCR)[23]

单核苷酸套式PCR是最新的一种染色体步行PCR技术,由Zsuzanna Antal等人2004年9月首次报道。Zsuzanna Antal等在TAIL2PCR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只用嵌套式单向特异引物,采用特殊的热循环方式(变性后进行少量的高退火温度循环,然后进行一个超低退火温度循环,最后又进行多个高退火温度循环)进行扩增。在超低退火温度循环中,特异引物充当非特异引物使用。SON PCR已成功应用于palH和pacC旁侧序列的克隆。因SON PCR的简便易行,相信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10 其他PCR方法

SSP2PCR、不均一PCR等方法也是染色体步移的PCR方法,只是没有被广泛应用,所以从略。

以上介绍的几种PCR技术是在已知序列片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其旁侧序列。将得到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如果得到的还不是全长基因,就需要在测定序列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引物,重复上面的工作。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全长基因信息后,可以根据两端序列设计引物,普通PCR或长PCR法一步扩增得到全长基因克隆。

3 电子克隆(silico cloning)

电子克隆方法也称“电子cDNA文库筛选”,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与发展及EST数据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的克隆基因的策略,在克隆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以前,很有必要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电子克隆。

电子克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依托现有的网络资源、EST数据库、核苷酸数据库、基因组数据库等,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同源性检索聚类、序列拼接等)延伸EST序列,以期获得部分乃至全长cDNA序列的一种方法[24]。电子克隆的基本思路是:①利用序列同源性比较软件(例如Blast软件)将待进行电子克隆的序列(以下简称种子序列)对库检索;②从数据库中挑选出全部相关序列;③对所有序列进行片段整合分析(即Contig分析),形成延伸后

的序列(以下简称新生序列)。随后,将此新生序列作为种子序列重复进行上述三步过程,直至新生序列不能够进一步延伸为止[25]。电子克隆现已广泛应用于克隆cDNA。如FEN G Y ou2J un等利用电子克隆法成功克隆了CpUBC全长cDNA[26]。电子克隆法相比文库筛选、传统PCR法的优点是节省时间和经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可能出现错误拼接,同时必须将结果回到实验室进行验证。

电子克隆法常用于克隆全长或较长cDNA,也可以克隆基因组DNA,但较少使用。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三家核酸序列数据库是:G enBank(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970968.html,)、EMBL和DDBJ,最主要的蛋白质数据库是:G enBank、EMBL、PIR和Swiss POR T。序列装配软件有Sequencher TM等。

4 结语

分子生物学技术日益成熟,克隆基因的方法与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这为克隆全长基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中PCR方法的建立避免了建库的烦琐,应用广泛,电子克隆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克隆基因的常用的方法。结合来看,不同的克隆策略,虽指导思路不同,但常常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些过程也是共通的。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们在工作中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文中提到的方法也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Wang Y ing et al.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growth

hormone gene II of chun salmon(ONCORHYNCHUN KETA).Ac2 ta Z oologica Sinica,1996,42(2):189~196

[2]赵寿元.英汉遗传工程词典(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9,48

[3]张平武,邹蓓艳,王慧丽,孙树汉.基因组文库及基因小库构建在

基因克隆中的应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3):229~300

[4]Maruyama K,Sugano S.Oligo2capping:a simple method to replace

the cap struure of eukaryotic mRNAs with oligo ribonucleocides[J].

Crer,1994,138:171~174

[5]Mao M,Yu M,Tong J II,et al..Cloning of a gene(RIGG)associat2

ed with retinoic acid2inducend differentiation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 and regresenting a new member of a family of interfer2 on2stimulated genes[J].Proc Natl Acad Sci,1997,94:7406~7411 [6]Maruyama K,Sugano S.Oligo2capping.a simple method to replace

the cap struture of eukaryotic mRNAs with oligo ribonucleocides[J].

Crer,1994,138:171~174

[7]Cubler U,Ho Tman BJ.A simple and very effient method for gener2

ating cDNA libraries[J].Crer,1983,25263~269

[8]Ohara O,Dorit RL.One2sid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he amplifi2

cation of cDNA.Proc Nat I[J].Sci USA,1989,86:5673~5677

[9]Mullis K B et al.Meth.Enzymol[J].1987,55:335

[10]Trilia T,Peterson M G,Kemp DJ.Nucleic Acids Research,1988,16

(16):8186

[11]李竹红,刘德培,梁植权.改进的反向PCR技术克隆转移基因的

旁侧序列[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6):600~603

[12]Jones DH.Winistorfer SC[J].Bio Techniques,1997,23(1):132

[13]Loh EY et al.Science,1989,243;217

[14]Tadashi Matsunaga,Noriyuki Tsujimura,Y oshiko Okamura and

Haruko Takeyama.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G ene,mpsA, Encoding a Protein Associated with Intracellular Magnetic Particles from Magnetospirillum sp.Strain AMB21.Biochemical and Biophys2 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0,(3):932~937

[15]Jacqueline S.Redstone and Martin J.Woodward.The development

of a ligase mediated PCR with potential for the of serovars with Leptospira interrogans.Veterinary Microbiology,1996,51(324): 351~362

[16]姜国忠,谢华,郭玉忠,范天黎,薛乐勋.2种PCR方法扩增盐藻

肌动蛋白基因3’旁侧序列比较.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39(1):41~44

[17]Renato Mastrangeli,Emilia Micangeli,Silvia Donini.Cloning of

Murine LA G23by Magnetic Bead Bound Homologous Probes and PCR(GEN E2CAPTURE PCR)[J].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96,241(1):93~102

[18]Maria Lagerstr m2Fermér,Dan Larhammar,Elsy Johnsen,Ulf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970968.html,parative G enomics by Capture PCR[J].G enomics, 2002,79(3):442~446

[19]Jensen RW,Siegl G,Lemen SM.Moleculare pidemimiology of hu2

man hepatitis A virus defined byanantigen capture polymerase chain method[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0,87:2867~2871 [20]Donna Ronna,Martina Brueckner,David C.Ward.Isolation of Di2

rect sequecing of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BACs)and prokaryotic genomes by biotin2capture PCR.Journal of Biotechnolo2 gy,1998(122,5):119~129

[21]Victor Ravin,Tapani Alatossava.Three new insertion sequence ele2

ments ISLdl2,ISLdl3,and ISLdl4in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iso2 lation,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and potential use for strain identi2 fication[J].Plasmid,2003,49(3):253~268

[22]Yao2Guang Liu,Robert F.Whittie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

PCR:automatable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of insert end frag2 ments from P1and YAC clones for chromosome walking.G e2 nomics,1995,25:674~681

[23]Zsuzanna Antal et al.Single oligonucleotide nested PCR:a rapid

method for the isolation of genes and their flanking regions from ex2 pressed sequence tags.Curr G enet,2004,46:240~246

[24]张洁,陆海峰,李有志.电子PCR分子植物育种.2004,2(1):139

~145

[25]张成岗,贺福初.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249

[26]FEN G Y ou2J un et.al.In Silico cloning of full length cDNA of cry2

phonectria parasitica ubiquitin conjugated enzyme gene(CpUBC).

China Journal of Bioinformatics,2004,2(2):5~9

(责任编辑:张 勐)

基因图位克隆的策略与途径

基因图位克隆的策略与途径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125 Mbp ) 、生长周期短等特点,而且基因组测序差不多完成 (The Arabidopsis Genomic Initiative, 2000)。同时,拟南芥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具有高等植物的一样特点,拟南芥研究中所取得成果专门容易用于其它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研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专门是十字花科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有关,因此目前拟南芥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植物学及各国政府的重视。 基因(gene是遗传物质的最差不多单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论 要揭示某个基因的功能,依旧要改变某个基因的功能,都必须第一将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来。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个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的起点。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图位克隆 Map-based cloning, also known as positional cloning, first proposed b y Alan Coul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1986, Gene isolated b y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functional genes in the genome has a relativel y stable loci, in the use of genetic linkage analysis or chromosomal abnor malities of separate groups will queue into the chromosome of a specific location, By constructing high-density molecular linkage map, to find mole cular markers tightly linked with the aimed gene, continued to narrow the candidate region and then clone the gene and to clarify its function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 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按照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的,无需预先明白基因的DNA 序列,也无需预先明白其表达产物的有关信息。它是通过分析突变位点与已知分子标记的连锁关系来确定突变表型的遗传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各种分子标记的日趋丰富和各种数据库的完善,在拟南芥中克隆一个基因所需要的努力差不多大大减少了(图1)。

克隆构建目的基因的简便方法

克隆构建 一、 PCR 1、PCR 20ul体系,4个Mix,3个回收,1个对照 H2O 10.8ul 94℃3min KOD Buffer 2ul 94℃30s DNTPs 2ul 5X℃30s MgSO4 2ul 68℃Xs Primer F 2ul 68℃10min Primer R 2ul cycle 34 KOD 0.2ul Plasmid 1ul 试剂确保融化完全,枪头触到表面打净,最后用白枪头反复打几次混合溶液,离心3-4s,分装20ul至PCR管。 2、加尾 0.1ul Taq 酶,加入到20ul,微弹,离心,PCR仪上放置15min。 3、回收 配中孔胶,电泳并回收试剂盒回收:熔胶后室温冷却再上柱,PW缓冲液离心过后于超净台上吹干7-9min,电泳检测回收产物。 二、连接 Solution 1 5ul 目的片段 4.5ul 16℃过夜 T-vector 0.5ul 三、转化 1、感受态细胞制备 取5ml无抗LB培养液,加入到灭菌试管中,取60-80ul新鲜菌液,37℃恒温摇床2h;取其中2.4ml倒入2.5ml EP管中,尽量保持4℃低温下12000g离心30s, 沿壁缓缓加入CaCl2溶液,冰上滑动EP管管底使菌体悬浮; 2、转化涂板 加入连接产物时边加边搅,热激时温度略微低于42℃,时间严格控制1min30s 之后冰上静置3min左右,加入300ul LB 无抗培养基,于37℃恒温箱复苏50min,涂板并37℃恒温箱过夜培养。 四、鉴定 1、质粒提取 挑去单克隆菌落,37℃过夜培养,次日提取质粒。 2、酶切鉴定 根据设计引物选择双切酶,20ul体系37℃酶切2h,电泳检测并送去测序。 3、PCR鉴定 将切出片段所属的菌液进行菌液PCR鉴定。

基因克隆载体上的各种常用蛋白标签

基因克隆载体上的各种常用蛋白标签 蛋白标签(proteintag)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纯化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相继开发出了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标签。目前,这些蛋白标签已在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国GeneCopoeia(复能基因)为客户提供50多种蛋白标签,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包括各种最新型的标签,如:SNAP-Tag?、Halo Tag?、AviTag?、Sumo等;也提供齐全的各种常用标签,如eGFP、His、Flag等等标签。 以下是部分蛋白标签的特性介绍,更加详细的介绍可在查询产品的结果列表里面看到各种推荐的蛋白标签和载体。 TrxHIS His6是指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当某一个标签的使用,一是能构成表位利于纯化和检测;二是构成独特的结构特征(结合配体)利于纯化。组氨酸残基侧链与固态的镍有强烈的吸引力,可用于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IMAC),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使用His-tag有下面优点: 标签的量小,只有~0.84KD,而GST和蛋白A分别为~26KD和~30KD,一般不影响目标蛋白的功能; His标签融合蛋白可以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或变性条件下纯化,前者在纯化疏水性强的蛋白得到应用,后者在纯化包涵体蛋白时特别有用,用高浓度的变性剂溶解后通过金属螯和去除杂蛋白,使复性不受其它蛋白的干扰,或进行金属螯和亲和层析复性; His标签融合蛋白也被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 His标签免疫原性相对较低,可将纯化的蛋白直接注射动物进行免疫并制备抗体。 可应用于多种表达系统,纯化的条件温和; 可以和其它的亲和标签一起构建双亲和标签。 Flag标签蛋白 Flag标签蛋白为编码8个氨基酸的亲水性多肽(DYKDDDDK),同时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使得带有FLAG的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FLAG作为标签蛋白,其融合表达目的蛋白后具有以下优点: FLAG作为融合表达标签,其通常不会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并且通常不会影响目的蛋白的功能、性质,这样就有利用研究人员对融合蛋白进行下游研究。 融合FLAG的目的蛋白,可以直接通过FLAG进行亲和层析,此层析为非变性纯化,可以纯化有活性的融合蛋白,并且纯化效率高。 FLAG作为标签蛋白,其可以被抗FLAG的抗体识别,这样就方便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含有FLAG的融合蛋白进行检测、鉴定。

DNA分子克隆技术(也称基因克隆技术)

DNA分子克隆技术(也称基因克隆技术):在体外将DNA分子片段与载体DNA片段连接,转入细胞获得大量拷贝的过程中DNA分子克隆(或基因克隆)。其基本步骤包括:制备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和连接,制成DNA重组→导入宿主细胞→筛选、鉴定→扩增和表达。载体(vecors)在细胞内自我复制,并带动重组的分子片段共同增殖,从而产生大量的DNA分子片段。主要目的是获得某一基因或NDA片段的大量拷贝,有了这些与亲本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克隆,就可以深入分析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引入的DNA片段不同,有两种DNA库,一种是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另一种是cDNA库。 载体所谓载体是指携带靶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工具。 细菌质粒是一种细菌染色体外小型双链环状结构的DNA,分子大小为1-20kb,对细菌的某些代谢活动和抗药性表型具有一定的作用。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人工改造拼接而成。最常用的质粒是 pBR322。 基因库的建造 含有某种生物体全部基历的随机片段的重组DNA克隆群体,其含有感光趣的基因片段的重组子,可以通过标记探针与基因库中的重组子杂交等方法而筛选出来,所得到的克隆经过纯化和扩增,可用于进一步的研。其主步骤包括:(1)构建基因库迅速的载体;(2)DNA片段的制备;(3)DNA片段与载体DNA 的连接;(4)包装和接种。 cDNA库的建造 是指克隆的DNA片段,是由逆转录酶自mRNA制备的cDNA。cDNA库包括某特定细胞的全部cDNA克隆的文库,不含内含子。 特异基因的筛选 常用的方法有:(1)克隆筛选即探针筛选法;(2)抗体检测法,检测其分泌蛋白质来筛选目的基因;(3)放射免疫筛选法,查出分泌特异抗原的基因;(4)免疫沉淀法,进行特异基因的筛选。 核酸序列测定 DNA的碱基序列决定着基因的特性,DNA序列分析(测序,sequencing)是分子生物学重要的基本技术。无论从基因库中筛选的癌基因或经PCR法扩增的基因,最终均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可藉以了解基因的精细结构,获得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基因的突变及对功能的影响,帮助人工俣成基因、设计引物,以及研究肿瘤的分子发病机制等。测序是在高分辨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Maxam-Gilbert的化学降解少和Sanger的双脱氧法等,近年来已有DNA序列自动测定仪问世。化学降解法是在DNA的片段的5`端标记核素,然后用专一性化学试剂将DNA特异地降解,在电泳和自显影后,可得到从标记端延伸的片段供测读序列和进行比较。一般能读出200-250个核苷酸序列。双脱氧法是采用核苷酸链终止剂,如: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如ddTTP、ddTTP、ddGTP和ddCTP中的一种)掺入到DNA链中以终止链的延长,与掺入4种正常的dNTP的混合物分成四组进行反应,这样可得到一组结尾长衙不一、不同专一性核苷酸链终止剂结尾的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可读出合成的DNA核苷酸序列,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可推算出模板DNA分子的序列。

基因克隆、假病毒操作步骤

实验名称:基因克隆 实验器材:荧光定量PCR仪、摇床、离心机、生工PCR产物纯化试剂盒、恒温加热器、 NEB连接体系、灭菌纯水、JM109感受态、冰、LB培养基、酒精灯、涂棒、氨苄、氨苄抗性平板、甘油等; 操作步骤: 1、可通过PCR进行拼接获得目的基因的,过柱纯化(生工试剂盒根据说明书进行纯化, 在最后一步的洗脱可以用预热的灭菌纯水洗脱,在加灭菌纯水洗脱的时候一定要加在纯化柱子的膜中间); 2、选择合适的载体(EZ-T)用连接酶进行连接,NEB体系,16℃过夜连接 T4lages 1.0 10×T4buffer 2.0 EZ-T 1.0 目的基因8.0 DdH2O 8.0 _________ 20ul 3、取100μl摇匀后的JM109感受态细胞悬浮液(如是冷冻保存液,则需化冻后马上进行下 面的操作),加入10μl连接产物,轻轻摇匀,冰上放置30min后,于42度水浴中保温90s,然后迅速在冰上冷却2min; 4、加入500μl LB液体培养基,混匀于37℃振荡培养45min使受体菌恢复正常生长状态并 使转化体产生抗药性; 5、将恢复培养的菌体5000rpm离心3min,移去上层LB培养基,用余下的200μl重悬菌体, 并用灭菌玻璃推子(酒精灯上烧后冷却),均匀涂布于琼脂凝胶表面(氨苄抗性),37℃倒置培养12~16小时; 6、挑取多个单克隆菌落分别接种到1ml含有抗生素(氨苄)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 荡培养3h; 7、培养1-2小时即可以利用PCR(定量或定性)进行鉴定; 8、选取初步鉴定阳性的菌液送测序,测序正确后甘油保存(甘油的浓度为30%-50%),充 分混匀,-80℃保存;

拟南芥的图位克隆技术

拟南芥基因的图位克隆技术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冰 浙江杭州3100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125 Mbp)、生长周期短等特点,而且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The Arabidopsis Genomic Initiative, 2000)。同时,拟南芥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具有高等植物的一般特点,拟南芥研究中所取得成果很容易用于其它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研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十字花科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目前拟南芥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植物学及各国ZF的重视。 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基因克隆的途径可概括为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两种。正向遗传学途径指的是通过被克隆基因的产物或表现型突变去进行;反向遗传学途径则指的是依据被克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实现。虽然一些模式生物(如拟南芥)的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但还有40%的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还是未知的。 图1 图位克隆所需努力的比较(1995年和2002年)(Jander等,2002) 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又称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1986年首先由剑桥大学的Alan Coulson提出(Coulson等,1986),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根据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的,无需预先知道基因的DNA序列,也无需预先知道其表达产物的有关信息。它是通过分析突变位点与已知分子标记的连锁关系来确定突变表型的遗传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各种分子标记的日趋丰富和各种数据库的完善,在拟南芥中克隆一个基因所需要的努力已经大大减少了(图1)。 目前完成整个拟南芥的图位克隆过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筛选突变体开始,逐渐找到和表型相关的基因。这和反向遗传学的方法正好相反。图位克隆能实现,关键在于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和各种分子标记的发现。这些数据被储存在专门的数据库中

植物基因的克隆|植物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骤

植物基因的克隆 08医用二班姚桂鹏0807508245 简介 克隆(clone)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生物个体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群体。通常所说的基因克隆是指基于大肠埃希菌的DNA片段(或基因)的扩增,主要过程包括目标DNA的获取、重组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转化以及重组细胞的筛选和繁殖等。本文主要介绍植物基因的特点、基因克隆的载体、基因克隆的工具酶、基因克隆的策略以及植物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 植物基因基因克隆载体工具酶克隆策略分离克隆方法 Plant gene cloning Introduction Cloning (clone) refers to a cell or an individual organisms asexual reproduction produced offspring. Usually said cloning genes means

based on escherichia coli segment of DNA (or genes), including the main course target DNA, restructuring of the carrier, transformation of receptor cells and reorganization of screening and reproductive cell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gene and gene cloning and carrier, gene clone tool enzyme, gene cloning and plant gene strategy of separation cloning method, etc. Keywords Plant gene cloning tool enzyme gene cloning vector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cloning strategy 一、植物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gene)是核酸分子中包含了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一般来说,植物基因都可分为转录区和非转录的调控区两部分。 (一)植物基因的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是指在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决定基因转录起始的区域,植物积阴德启动子包括三个较重要的区域,一时转录起始位点,而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40bp的区域,三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5bp处或更远些的区域。 (二)植物基因的增强子序列

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_钟军

第6卷第4期(专辑) 2002年12月 生命科学研究 Life Science Research Vol.6No.4(Suppl.) Dec.2002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X 钟军,李,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湖南长沙410128) 摘要:为能快速而准确地克隆目的基因,综述了一些基因克隆常用技术,包括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应用潜力,并对其作了简要的评价. 这些技术有利有弊,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水平来选择相应的技术. 关键词:基因;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同源序列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 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847(2002)S1-0148-05 Advances in Gene Cloning Technique ZHONG Jun,LI Xun,GUAN Chun-yun (T he Oil Crop Institute of H 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 gsha410128,H unan,China) Abstract:To clone candidate gene quickly and correctly,advances about gene cloning included map-based cloning, transposon tagging,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expressed sequence tagging methods and som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clone method are introduced and appraised.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 ges of those techniques,various technique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special purpose and level. Key words:gene;clone;differentially e xpressed gene clone method;transposon tagging;map-based cloning;ho-mology-based candidate gene method;e xpressed sequence ta gging method (Li f e Science Research,2002,6(Suppl):148~152) 克隆基因的途径有两种,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途径.前者是依据目标基因所表现的功能为基础,通过鉴定其产物或某种表型突变而进行的;后者则着眼于基因本身,通过特定的序列或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近几十年来,许多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植物基因的克隆,到1992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因的克隆一般采用下列技术: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转座子标签技术、表达序列标签技术、图位克隆技术和同源序列技术等. 1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技术 1.1扣除杂交技术 扣除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用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目标样提取mRNA经逆转录形成cDNA探针,与无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参照样的过量mRNA或cDNA杂交,经两轮充分杂交后,移去杂交分子和过量的无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参照样mRNA或cD-NA,将不形成杂交体的有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目标样cDNA纯化富集、扩增,建立相应cDNA文库即为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此技术最早是由Lamar和Palmer于1984年提出[1],他们先用超声波打断雌性小鼠的DNA,用Mbo1完全消化雄性小鼠DNA;将两者一起变性、复性,再将产物克隆入表达载体的Bam H I位点中,只有那些两端有GATC序列的基因才能被克隆入载体,这样就达到了扣除两者共有序列的目的,并得到雄性小鼠 X收稿日期:2002-06-11;修回日期:2002-10-14 作者简介:钟军(1973-),女,湖南沅江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分子遗传学研究.Tel:+86-0731-*******,E-mail:zhhjp@s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970968.html,

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目的基因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实验原理] 1.PCR产物回收 在高离子盐存在的情况下,DNA片断选择性的吸附于离心柱内的硅基质膜上,再通过一系列快速的漂洗、离心的步骤去蛋白液和漂选液,将引物、核苷酸、蛋白酶等杂质去除,最后用低盐,高pH值的洗脱缓冲液将纯净DNA从硅基质膜上洗脱。 2.T载体与PCR产物的连接 源DNA与载体分子的连接就是DNA重组,这样重新组合的DNA叫做重组体或重组子。重组的DNA分子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ATP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分子进行连接。DNA连接酶有两种:T4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DNA连接酶。两种DNA连接酶都有将两个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分子连在一起的功能,而且T4噬菌体DNA连接酶还有一种大肠杆菌DNA连接酶没有的特性,即能使两个平末端的双链DNA 分子连接起来。但这种连接的效率比粘性末端的连接率低,一般可通过提高T4噬菌体DNA连接酶浓度或增加DNA浓度来提高平末端的连接效率。T4噬菌体DNA 连接酶催化DNA 连接反应分为3 步:首先,T4 DNA 连接酶与辅因子ATP形成酶-ATP复合物;然后,酶-ATP复合物再结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3’羟基切口的DNA上,使DNA腺苷化;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切口封起来。连接反应通常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断相连。因为DNA片断有两个端点,所以切割时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单酶切,另一种是双酶切,这两种酶切方法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都经常用到。对于单酶切来说,载体与供体的末端都相同,连接可以在任何末端之间进行,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自连接产物。为了减少自环的高本底,可对载体进行5’除磷酸处理,原理是连接酶只能连接DNA 片断的3’OH末端与5’端,所以除磷后载体不会自环。一旦有外源片断插入时,由外源片断提供5’端就能与载体进行连接。通过这种方法可大大减少由载体的自身成环造成的高本底。对于双

整个基因克隆实验流程(完整)

一、组织总RNA的提取 相关试剂:T rizol;氯仿;苯酚;异丙醇;75%乙醇;RNase-free水 相关仪器:制冰机;液氮&研钵/生物样品研磨仪;高速离心机;移液器(1ml、200μl、100μl/50μl);涡旋振荡仪;恒温金属浴。 相关耗材:解剖工具,冰盒,离心管,离心管架,吸头(1ml,200μl/300μl),一次性手套,实验手套。 实验步骤 1.取暂养草鱼,冰上放置一段时间,然后解剖,剪取肠道50~100mg,放入研钵中,加入 液氮迅速研磨,然后加入1ml 预冷TRIzol试剂,充分研磨至无颗粒物存在。 2.转移到离心管中,室温放置5min,使细胞充分裂解; 3.按1ml Trizol加入200μl氯仿,盖上盖子,迅速充分摇匀15s,然后室温放置3min; 4.4℃,,12000g 离心15min; 此时混合物分为三层,下层红色的苯酚氯仿层,中间层和上层无色水相;RNA存在于无色水相中; 5.小心吸取上清液,千万不要吸取中间界面,否则有DNA污染;转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匀; 6.室温放置10min;4℃,,12000g 离心10min; 7.弃上清,加入1ml 75%乙醇洗涤;涡旋,悬浮沉淀;4℃,,12000g 离心5min; 8.弃上清;可以再次用75%乙醇洗涤沉淀; 9.弃上清;用移液器轻轻吸取管壁或管底的残余乙醇,注意不要吸取沉淀;室温放置5min 晾干沉淀;(RNA样品不要过于干燥,否则极难溶解) 10.沉淀中加入30μl RNase-free水,轻弹管壁,使RNA溶解。 RNA质量检测 相关试剂:溴酚蓝,TEB/TAE电泳缓冲液,溴乙锭(EB) 相关仪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移液器(2.5μl 或2μl 规格,10μl规格),电子天平,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仪,微波炉,制冰机) 相关耗材:(无菌无绒纸,吸头,离心管架,PCR管,PCR管架,锥形瓶,烧杯,一次性手套,实验手套,冰盒) (1)RNA纯度的检测:测定其OD260和OD280的值,根据其OD260/ OD280的比值,当其比值在1.9~2.1之间,说明提取的总RNA纯度比较高,没有蛋白质和基因组的污染。 (2)RNA完整性的检测:取2μlRNA,与2μl溴酚蓝混匀,用1%的琼脂糖进行凝胶电泳,20min后,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效果。当28S与18S条带清晰,且亮度比大约是2:1时,5S条带若隐若现,而且没有其它条带时,说明完整性不错,可以用于下游逆转录实验。

基因克隆技术攻略:让更多的新手迅速走出基因克隆的阴霾

基因克隆技术攻略:让更多的新手迅速走出基因克隆的阴霾 一直以来都想把自己在基因克隆方面的心得写出来,让更多的刚刚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人受益,因为自己刚开始做克隆时也遇到过各种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总结和实践,我的题组现在的基因克隆都是一次到位的,基本不需要重复做。其实我只是一个只有几十万科研经费的小青椒,不过我对科研非常热爱,我喜欢买实验用的各种酶啊,好用的耗材之类的东东超过我对自己的衣服鞋子的热爱,所以我看起来穿的及其普通,可是我的实验花费有点奢华,呵呵,可能像我这样的人不多吧,哈哈,反正无所谓开心就好。下面言归正传 (1)是酶切位点的选择。我的实验室有Takara、Promega以及NEB三种公司的常用的酶,这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选择,所以在设计PCR产物的酶切位点之前首先要看看哪两个酶之间是可以进行同时酶切的。因为这三家公司的双酶切表的组合完全不同,最佳的方案是我们能够按照需要去选择合适的酶。有人说这得花很多钱吧,其实不然,Takara几乎每年9月都有一次促销活动,在他们七折的时候我一下买了三千块钱的酶,这一年来有用之不尽的感觉。Promega的酶也非常好用,而且长期五折,我也是常用的酶买了一批放在实验室里。至于NEB的实在是有一点贵的,我一般不批量买了,在NEB买的一般都是不常用的酶,比如FseI、AscI等等。酶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吆。 (2)PCR引物的设计这一点我不想多说,虽然有很多的攻略里面讲到了PCR引物设计的原则等等,大家设计的时候要参考各种原则,我认为不然,因为做过实验的战友都清楚,有的时候很多PCR引物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的,比如我要扩增一个完整的基因的ORF框,那么它的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部分都要克隆出来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一个碱基,即使起始部位或者终止部位的AT含量很高,高到你难以忍受,那怎么办呢,基本我们没有选择,如果实在是没办法的条件下,只能在PCR引物的5端加入人为设计的碱基而把引物的扩增部分后移或前移来避开难以扩增的部位,我不知道说清楚没有,如果引物序列OK,可以忽略上句话。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引物我们是没得选择的,那么我们只能从PCR扩增条件上下功夫。(3)PCR扩增对于PCR扩增其实不同的基因可能策略不同,我来说几点相同的。首先很多新手会忽略引物的浓度问题,我在最开始做PCR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基因非常容易扩增,所以其实我的条件并不是最佳的,但当时把基因扩出来了我也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我需要在基因的5端加入3个HA标签,这样的PCR引物长度差异很大,一支引物100多bp,一支引物只有30bp,于是当我还有以前的条件时我扩不出任何的基因。当时扩了几次都不成功,各种温度都试过了也不成。于是我静下心来,把PCR的实验条件进行了全方位优化,在PCR 反应体系中,把引物调整到各种浓度的,把模板调整到各种浓度的,有的加Mg2+,有的加BSA,还使用梯度PCR的条件,试了各种扩增温度的,结果让我很开心,最后我的基因被扩增出来了,而且好亮好亮的那种。记得当时自己高兴地跳了起来。也许这就是科研的魅力吧!在这次试验中我找到了最佳的PCR条件,这是三年前的事了,这个条件让我在三年中屡试不爽,几十个基因的扩增从未失手过。其实体系很简单,50ul体系中buffer 5ul、Mg2+ 1mM、dNTP 0.2mM、引物每支1ul(配成10umol/L浓度)、PCR酶一般是0.5ul、其余部分用水补平,混匀,离心一下,进行PCR扩增。其中引物从公司拿到干粉后我一般用水溶解至100umol/L浓度保存,吸取少量稀释十倍后用于PCR反应,这个浓度是最佳的。所以PCR 体系中引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同样的模板的量也很关键,一般我都在10ng-100ng之间,太少或太多都会抑制PCR反应。当然,不同的基因其退火温度差异较大,建议第一次做直接做梯度PCR,设置的温度范围宽些,总会有扩出来的。反正把反应体系加好,把温度控制好应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这样仍然扩不出来,那就直接调整DNA模版的量吧,其他的因素应该不是原因(当然得保证引物,以及酶的质量得前提下)。 (4)PCR产物的酶切,这是最简单的一步,一般我都是酶切过夜的。因为我认为PCR产物切得尽可能的充分对克隆很重要,毕竟保护性碱基只有几个。

功能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随着多种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获得,基因组研究正从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转向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的整体研究。功能基因组学利用结构基因组学研究获得的大量数据与信息评价基因功能(包括生化功能、细胞功能、发育功能、适应功能等),其主要手段结合了高通量的大规模的实验方法、统计和计算机分析技术[1],它代表了基因分析的新阶段,已成为21世纪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功能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测序获得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的研究转向多个基因或蛋白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基因组静态的组成序列基础上转入对基因组动态的生物学功能学研究[2]。如何研究功能基因,也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研究功能基因方面的应用做一个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功能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1.功能基因的克隆 1.1 图位克隆方法 图位克隆又称定位克隆,它是根据目标基因在染色体上确切位置,寻找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BCA克隆,通过染色体步移法逐步逼近目的基因区域,根据测序结果或用BAC、YAC克隆筛选cDNA表达文库寻找候选基因,得到候选基因后再确定目标基因。优点是无需掌握基因产物的任何信息,从突变体开始,逐步找到基因,最后证实该基因就是造成突变的原因。通过图位克隆许多控制质量性状的单基因得以克隆,最近也有报道某些控制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控制蕃茄果实大小的基因克隆[3]、控制水稻成熟后稻谷脱落基因克隆[4]以及小麦VRN2 基因克隆[5]等)也通过图位克隆法获得。

基因图位克隆的策略与途径拟南芥

基因图位克隆的策略与途 径拟南芥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拟南芥基因克隆的策略与途径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是一种模式植物,具有基因组小(125 Mbp)、生长周期短等特点,而且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The Arabidopsis Genomic Initiative, 2000)。同时,拟南芥属十字花科(Cruciferae),具有高等植 物的一般特点,拟南芥研究中所取得成果很容易用于其它高等植物包括农作物的研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 十字花科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目前拟南芥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植物 学及各国政府的重视。 基因(gene)是遗传物质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不论要揭示某个基因的功能,还是要改变某个基因的 功能,都必须首先将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来。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个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的起点。本文就基因克隆 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1、图位克隆 Map-based cloning, also known as positional cloning, first proposed by Alan Coul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1986, Gene isolated by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functional genes in the genome has a relatively stable loci, in the use of genetic linkage analysis or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of separate groups will queue into the chromosome of a specific location, By constructing high-density molecular linkage map, to find molecular markers tightly linked with the aimed gene, continued to narrow the candidate region and then clone the gene and to clarify its function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图位(map-based clonig)又称克隆(positoinal cloning),1986年首先由剑桥大学的Alan Coulson提出。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根据功能基因在中都有相对较稳定的基因座,在利用分离群体的遗传连锁分析或将基因伫到染色体的1 个具体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密度的分子连锁图,找到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不断缩小候选区域进而克隆该基因,并阐明其功能和生化。 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根据目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的,无需预先知道基因的DNA序列,也无需预先知道其表达产物的有关信息。它是通过分析突变位点与已知分子标记的连锁关系来确定突变表型的遗传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各种分子标记的日趋丰富和各种数据库的完善,在拟南芥中克隆一个基因所需要的努力已经大大减少了(图1)。

目的基因克隆之欧阳光明创编

一、目的基因克隆的策略有哪些?其理论依据什么?如何根据具体条件,如目的性状的特点,已知控制目的性状的基因的信息合理选择基因克隆的方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1、主要有以下几个克隆的策略: (1)PCR法分离目的基因:从蛋白质的一级序列分析得到核酸序列的相关信息,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对mRNA进行反转录得到cDNA,以cDNA为模板,然后将目的基因通过PCR方法扩增,或者直接从基因组DNA扩增的方法。 (2)核酸杂交的方法:通过对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设计简并引物,通过核酸杂交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得到目的基因。(3)免疫学筛选法分离目的基因: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目的蛋白的特异抗体与目的蛋白的专一结合,从表达文库中分离目的蛋白基因。 2、若控制该性状的目的蛋白质不容易分离纯化,这PCR方法比较适宜,若蛋白质分离纯化容易,且有现成的基因文库,则后两种方法较为简单。 二、蛋白组学方法克隆目的基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有哪些技术环节?要用到哪些技术? 1、理论依据:以分离纯化的目的蛋白为研究起点,通过对目的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获得起码的氨基酸序列信息后,反推可能的

DNA序列,然后设计引物,从cDNA中将目的基因扩增出来,或者设计核酸探针,通过杂交技术将目的基因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出来。或通过抗体抗原免疫反应从表达文库中将该基因分离出来。 2、技术环节是确定并制备出高纯度的蛋白质。 3、所需要的实验技术有: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由第一向的等电聚焦电泳和第二向的SDS-PAGE电泳组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分析。 三、基因组学方法克隆基因的策略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恰当的基因组学方法克隆目的基因? 1、基因文库筛选方法 通过对基因文库的筛选将目的基因分离出来,一般有两种方法:核酸杂交法,原理是分子杂交;PCR筛选法,通过PCR方法将目的基因分离出来,对于以混合形式保存的文库,先将文库分成几份,每份为一个“反应池”进行PCR反应,待选出阳性池后,将阳性池的混合克隆稀释,然后等量分置96孔板中,进行横向池及纵向池的PCR反应,然后将阳性菌落群进行稀释,重复上述工作,直到筛出阳性单克隆。 2、图位克隆目的基因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用获得的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基因文库的方法。主要有染色体步移法、染色体登陆、跳查和连接法;外显子捕捉和cDNA直选法等。 3、插入突变分离克隆目的基因

克隆载体与表达载体教程文件

克隆载体:大多是高拷贝的载体,一般是原核细菌,将需要克隆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质粒相连接,再导入原核细菌内,质粒会在原核细菌内大量复制,形成大量的基因克隆,被克隆的基因不一定会表达,但一定被大量复制。克隆载体只是为了保存基因片段,这样细胞内不会有很多表达的蛋白质而影响别的工作。 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 ):携带插入外源片段的质粒或噬菌体,从而产生更多物质或蛋白质产物。(这是为“携带”感兴趣的外源DNA、实现外源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 分子。) 其中,为使插入的外源DNA序列可转录、进而翻译成多肽链而设计的克隆载体又称表达载体。 是否含有表达系统元件,即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克隆位点--转录终止信号,这是用来区别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标志。 表达载体:有的是高拷贝的,有的是低拷贝的,各有各的用处,是一些用于工程生产的细菌,被导入的目标基因会在此类细菌中得到表达,生产出我们需要的产物,导入的基因是由克隆载体产出的。表达载体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表达效率,一般因为具有强的启动子。 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s)就是在克隆载体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增加表达元件(如启动子、RBS、终止子等),是目的基因能够表达的载体。如表达载体pKK223-3是一个具有典型表达结构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其基本骨架为来自pBR322和pUC的质粒复制起点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表达元件中,有一个杂合tac强启动子和终止子,在启动子下游有RBS位点(如果利用这个位点,要求与ATG之间间隔5-13bp),其后的多克隆位点可装载要表达的目标基因。 (RBS位点:1974年Shine和Dalgarno首先发现,原核生物,在mRNA上有核糖体的结合位点,它们是起始密码子AUG和一段位于AUG上游3~10 bp处的由3—9bp组成的序列。这段序列富含嘌呤核苷酸,刚好与16S rRNA 3,末端的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是核糖体RNA的识别与结合位点。根据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Shine-Dalgarno序列,简称S-D序列。 由于它正好与30S小亚基中的16s rRNA3’端一部分序列互补,因此S-D序列也叫做核糖体结合序列。 真核生物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其在翻译的起始中有重要作用。加Kozark sequence(GCCACC), Kozak sequence是用来增强真核基因的翻译效率的。是最优化的ATG环境,避免ribosome出现leaky scan) 克隆载体目的在于复制足够多的目标质粒,所以常带有较强的自我复制元件,如复制起始位点等,往往在菌体内存在多拷贝,所以抽质粒会抽出一大堆。但不具备表达元件。而表达质粒有复杂的构成,为的是控制目标蛋白的表达,如各种启动子(T7),调节子(LacZ)等,而且以pET为代表的表达载体在菌体内都是低拷贝的,防止渗漏表达。 克隆载体只是把你要的基因片段拿到就可以了,不管读码框什么的,但是表达载体是不但要你的目的基因连在上面,而且要表达蛋白,所以就要求你的读码框不能乱了,否则就不能得到你想到的表达产物。 1.载体即要把一个有用的基因(目的基因——研究或应用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到生物细胞(受体细胞),需要运载工具(交通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这种运载工具就叫做载体(vector)。 2. 载体的分类 按功能分成:(1)克隆载体: 都有一个松弛的复制子,能带动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扩增。它是用来克隆和扩增DNA片段(基因)的载体。(2)表达载体:具有克隆载体的基本元件(ori,Ampr,Mcs等)还具有转录/翻译所必需的DNA顺序的载体。 按进入受体细胞类型分:(1)原核载体(2)真核载体(3)穿梭载体(sbuttle vector)指在两种宿主生物体内复制的载体分子,因而可以运载目的基因(穿梭往返两种生物之间). 克隆载体顾名思义就是质粒拷贝数比较高,在做上游克隆时比较方便, 其重点在于质粒的复制.

基因克隆的四大要素(Four Elements for Gene Cloning)

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使该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和表达,整个操作称为基因重组技术。要实施该技术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工具酶、载体、基因和受体(宿主)细胞。 22楼 一、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工进行基因的剪切、拼接、组合。基因是一段具有一定功能的DNA分子,要把不同基因的DNA 线形分子片段准确地切出来,需要各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要把不同片段连接起来,需要DNA 连接酶(DNA ligase);要合成基因或其中的一个片段,需要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等。因此,酶是DNA 重组技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酶统称为工具酶。 工具酶就其用途而言可分为三大类: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修饰酶,其中限制性内切酶为一大类酶(达上千种)。基因重组正是利用了这些工具酶对DNA 分子进行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才得以在体外实现DNA 分子的切割和连接。因此,工具酶的发现为基因操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首先重点介绍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restriction enzyme),其他酶在相关内容中再一一介绍。 从分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看,核酸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对该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首先使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克隆的实验是在1973 年完成的,Stanley Cohen,Herbert Boyer(见补充资料2.1)正是利用了限制性内切酶这一分子手术刀才得以实现。 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是原核生物中的一类能识别双链DNA 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原核生物的限制和修饰系统犹如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依靠一对识别相同序列的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活性来对抗外来DNA 的入侵:当自身的基因组在复制完成下轮DNA 复制尚未开始前就被甲基化酶修饰(使某特定序列 甲基化), 避免了被对应的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水解,而入侵的噬菌体由于未来得及修饰而被破坏,从而保护细菌不受噬菌体的感染。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顺序专一的核酸内切酶。这些酶的功能就是通过特异性序列的识别后进行DNA 的切割,来限制外源性DNA 侵入自身的细胞内,所以称这种核酸内切酶为限制酶。 根据酶的识别切割序列的特性、催化条件以及是否具有修饰酶的活性而分成三类:I、II、III类: 第I 类限制性内切酶是双功能酶,具有修饰活性(甲基化)和内切酶活性,作用时需要消耗ATP,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距离识别点大约1000 个核苷酸对处切割DNA 分子中的双链,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顺序没有专一性,是随机的。 第II 类限制性内切酶只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能识别专一的具有回文结构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该顺序内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作用时不需要水解ATP 提供能量。 第III 类限制性内切酶也同时具有修饰活性和内切酶活性,具有专一的识别顺序,但不是对称的回文顺序。它在识别顺序旁边24-26 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但这几个核苷酸对则是任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