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艺术学概论》读书笔记

看考博书籍最重要的是做笔记,帮助自己搭建一个知识框架,给这些催眠的文字做模块化管理。

以下是我考博时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的读书笔记,这份笔记还结合易英和其他几位作者的书籍内容。考博答题时可以根据以下框架,加入自己的专业知识,写出条分缕析的论文。后面有考试的重点与策略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又是对理式的模仿。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在朱熹看来,“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2.主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尼采把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看做艺术的两种根源,把“梦”和“醉”看做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前者是用美的面纱来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于梦幻中;后者却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绪放纵中来揭开人生的悲剧面目。

3.模仿说或再现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艺术所“模仿”的不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或形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中国美学十分重视“传神”。不但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特征,而且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人物的理解。造型艺术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另一些艺术门类,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为客观因素消溶在主观因素之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与升华。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二主体性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使得作为生产主体的人能够从中直观自身。艺术创作的主体性,集中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使得艺术成为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辩证统一。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渗透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应当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打上了各自不同的主体性烙印。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由于欣赏者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艺术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主体性贯穿于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意味着创造性与创新性。

三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为艺术品。艺术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艺术又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的表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化“真”为“美”。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化“善”为“美”。生活中“丑”的东西,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有了审美意义。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内容。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一艺术起源于“模仿”

德谟克利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确实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不是目的。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悠闲。

二艺术起源于“游戏”

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经被许多人所信奉。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席勒在他著名的《美育书简》中指出,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强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种种约束和强迫,是不自由的。人只有在“游戏”时,才能摆脱自然的强迫和理性的强迫,只有通过“游戏”,人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

的和谐统一。席勒进一步认为,人的这种“游戏”本能或冲动,就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在这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活动中,人的过剩精力得到了发泄,从而获得快乐,亦即美的愉快的享受。斯宾塞又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人作为高等动物,比起低等动物来有更多的过剩精力。“游戏”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发泄这种过剩精力时获得快感和美感。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无非也是一种“游戏”,美感就是从“游戏”中获得发泄过剩精力的愉快。谷鲁斯认为,游戏活动在为将来的实际生活做准备或做练习。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过剩的精力来从事“游戏”,动物的“游戏”可以归结为过剩精力的发泄,而人的“游戏”则是为了精神需要的满足,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

三艺术起源于“表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列夫·托尔斯泰就认为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苏珊·朗格才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艺术活动的实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

四艺术起源于“巫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文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原始人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更是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弗雷泽认为,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这显然是办不到的;于是,人类又创立了宗教来求得神的恩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但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又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原始时代的巫术活动是直接和当时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普列汉诺夫进一步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原始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劳动实践,才逐渐锻炼出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头脑,形成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逐渐形成了相互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完成了一个异常漫长的自然身心的“人化”过程,形成了人类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包括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但是,艺术的产生却不能简单地完全归结为劳动。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Overdetermine),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巫术礼仪活动,同原始人的采集、狩猎等生产活动和社会群体交往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渗透到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各个方面的原始文化,艺术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一审美认知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一方面是文艺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认识自然现象、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意义。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统一、再现与表现统一、主体和客体统一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

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社会生活知识。由于艺术的认知作用是以艺术的审美价值为基础,在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时,又表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评价,在真实描绘生活细节时,还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反映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愿望等主观世界,使得艺术具有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的特殊审美认知功能。艺术作品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通过现象揭示本质,通过偶然揭示必然,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客观显示主观,使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具有深刻的内涵。

二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艺术具有以情感人的巨大力量。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把思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三审美娱乐作用

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能使其审美需要得到满足,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美感。艺术欣赏同样也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欣赏艺术作品时,读者、观众或听众也同样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沉醉在艺术天地中流连忘返,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方面,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更好地投入新的工作。艺术审美娱乐功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寓教于乐。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审美认知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要做到以情感人和潜移默化,就必须通过寓教于乐来激动人、感染人,将艺术的思想性寓于审美娱乐性之中。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都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基础之上。

第二节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狭义的含义、是艺术教育主要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艺术教育的广义含义,是要进行艺术教育的普及。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的作用,而且使用人的内心情感得到和谐全面发展。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1750年由鲍姆加通建立,而美育由席勒提出来。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是王国维,真正实施美育的是蔡元培。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席勒认为,近代文明社会由于大工业的发达,使社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本身也产生了人性的分裂,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需要通过审美教育,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办法是先使人成为审美的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人身上有两种相反的要求,一个叫“感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自然存在或感性本质;另一个叫“理性冲动”,它产生于人的绝对存在或理性本质。“感性冲动”受感性需要的支配,“理性冲动”受必然规律的限制,完美的人性应当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这两种冲动都是人的天性,只不过在近代文明社会中,被分裂开来了。需要有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来作为桥梁,它既可以克服“感性冲动”从自然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又可以克服“理性冲动”从道德的必然性方面强加给人的限制。席勒在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那类游

戏,而是指与强迫对立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审美的游戏或艺术的游戏。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消遣需要。另一方面,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加重了人的精神压力,人们被分工所束缚,被物欲所淹没,人们渴望超出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在艺术欣赏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欣赏中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只有欣赏者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文化与艺术

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要素。精神文化中包含着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许多子系统。从人类文化的大系统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艺术起到了“文化自我意识”的作用,能够准确和有力地体现出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文化可以从艺术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和“认识自己”。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和影响。每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艺术,都是深嵌在那一个民族文化或时代文化的框架之中,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第二节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殊方式,传播和体现一定的哲学思想,从而对哲学产生影响。

一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或流露出来。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各种艺术思潮总是与一定的哲学观相联系,具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

二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迷惘的一代、存在主义文艺、荒诞派、新小说、抽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主义、“黑色幽默”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内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怀疑和绝望,反映出危机社会中人的异化。

有一定的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就会有相应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渗透,不仅体现在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思潮,而且包括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反过来,艺术也扩大和深化着特定的哲学流派和思潮的影响。

一,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影响到许多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创作,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在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了一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

三,在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潮流

第三节艺术与宗教

一宗教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贝尔认为,艺术与宗教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科学则属于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因此,他强调“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确实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艺术与宗教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对艺术的利用。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

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为参与宗教活动。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

艺术与宗教二者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却鼓励人们热爱并珍惜现实生活;宗教作为鸦片麻痹人的精神,艺术却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的必要手段。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文艺的发展。

第四节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道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三种观点:一种观点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另一种观点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容会损害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二者互相影响,具有内在的联系,同时又承认二者的根本区别,用寓教于乐取代道德说教。

一道德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一,道德影响艺术。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

任何艺术,是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们的道德生活,因此,艺术作品常常包含有道德的内容,通过塑造典型形象的手法来反映人们的道德面貌。

二,艺术影响道德。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们

三,道德与艺术的区别。从评价标准来看,前者常常以“善”为唯一标准,后者往往以“真善美”的统一为标准,并非一切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道德内容,具有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来说,也需要寓教于乐,也就是将道德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化善为美,才能使艺术作品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艺术是从更广泛的范围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道德是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艺术却是以形象来具体地描写、刻画或表现这种关系。

二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道德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也必然会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

1,第一个辉煌时期,是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

2,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打击了宗教传说,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在地理方面的发现,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使人们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艺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第三个辉煌时期,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艺术已经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类历史上这三次科学与艺术结合特别紧密的辉煌时期同时还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更是人类艺术繁荣昌盛的时期。

这三个辉煌时期的出现,就不是偶然科学与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时期。

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1,从本质上讲,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2,从目的上讲,科学求真,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它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

3,从思维方式上讲,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4,从具体操作来讲,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它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

5,从成果上讲,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一,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第二,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们比起从前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闲暇、更多的资金运用于艺术,为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

第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第四,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十章艺术创作

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艺术家内部的分工:

1,行当与职业的分工。

2,一次性生产和多次性艺术生产的区分。

3,有的艺术生产可以独立完成,有些艺术产生必须由群体共同完成。

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把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艺术创作之中,并且“物化”为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占有核心地位。

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二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所汲取的生活经验。

一般来说,在艺术家的创作中,直接体验是基本的,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而简介体验是必要的,是艺术创作的补充。从创作客体来说,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历密不可分。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的影响来。艺术家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思想、愿望、理想熔铸到艺术形象中。艺术既是再现,又是表现。

艺术作品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艺术再现和表现的有机统一。一方面,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课题,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又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创作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主体、客体这两个方面,艺术家都和社会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家具有一定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外,还需要艺术家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包括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

所谓“眼中之竹”,是艺术体验活动。所谓“胸中之竹”,是指艺术家有了艺术体验和创作欲望后,正式开始了在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是艺术构思活动。所谓“手中之竹”,是艺术传达活动。

一艺术体验活动

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感性积累,常常成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造的内在心理动力或诱因。如果艺术家表现历史的评价标准和道德的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往往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二艺术构思活动

艺术构思是在艺术家他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而以后的艺术传达活动这是把这种意象通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物态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并融会艺术家的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和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思活动就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思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或产生这种审美意象。对于艺术构思来讲,多种审美心理因素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想象和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想象在艺术构思活动中之所以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因为想象具有在原来生活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除了想象以外,情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始终。如果说想象是艺术构思的核心,那么情感就是艺术构思的动力。尽管有感知、理解、联想、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但它们都是在情感的渗透和影响下发挥作用。

三艺术传达活动

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艺术传达更需要艺术家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融入创作主体的生命和心灵,寻找到独特的艺术传达方式,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思和传达三者始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们在创作中完全是统一的。对于所有的艺术门类来说,艺术创作活动中,体验、构思与传达都是互相依存、彼此渗透的,艺术创作既有精神活动性质,又有实践活动性质,既有内心的体验与构思,又有外部的传达和表现。

第三节艺术创作心理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的特点: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想象是核心,情感是动力,离开了想象和情感,就没有艺术。

第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始终具有整体性的特点,这也是形象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

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侧重于理论研究与逻辑推理。作品体裁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都离不开抽象思维活动。

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的出现与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与自觉的显意识活动的长期积累紧密相关。

二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指人的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认为无意识就是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本能冲动和欲望,被意识所压抑着,只能在暗中活动。无意识犹如藏在水下的冰山的大部分,占有主要的地位,科学、宗教、艺术等活动都受到无意识的支配和影响。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它是人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在无意识领域的总和,其核心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在生的本能中主要是性本能;第二层叫“自我”,它同“本我”相对立,因为本能冲动在人类的文明社会中是不能够肆无忌惮。“自我”犹如一个看门人,专门控制和压抑各种不合现实标准的本能冲动;最高一层是“超我”,它是道德的、宗教的、审美的理想形态。“超我”对“自我”起监督作用,“超我”又与“自我”一道,从道德理想的高度来管制“本我”的非理性冲动。

在艺术创作中,无意识与灵感、直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总体上看,艺术创作无疑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作活动,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和支配的作用。然而,在艺术创作中又确实存在着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活动,成为激发顿悟、灵感的契机,艺术家的大脑皮层暂时从紧张的创作状态中得到放松,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状态下,突破了常规思维的局限和束缚。

第四节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一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既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也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分不开。

1.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

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第一,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它来源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独特性,同时又凝聚着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的客观社会因素。第三,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审美需要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刺激和推动着不同艺术风格的形成。

2.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艺术风格的另一个重要特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民族风格或时代风格,体现出艺术风格的一致性,它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一道,共同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使艺术风格既有多样性,又有一致性。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基础。艺术的民族风格又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艺术的民族风格就是要体现出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体现出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体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艺术风格的时代特色,是指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二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三种类型: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是艺术家们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被后世归纳为特定的流派。艺术流派的出现常常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

三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则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而艺术思潮却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分别针对个体、群体,以及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当规模的较大群体而言。

第一阶段文化上以现实主义为典型特征;

第二阶段文化上以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

第三阶段文化上以后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现代主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有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从哲学基础看,如果说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要是康德的批判理论、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等,那么,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根源则主要来自存在主义、非理性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现代主义更倾向于尼采哲学的“日神精神”,后现代主义更倾向于尼采哲学的“酒神精神”。

第二,在人的主体性这个问题上,现代主义文艺具有鲜明的自我中心特色,强调弘扬个性与表现自我;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却突出自我怀疑,强调主体丧失,反对一切中心。现代主义的反叛表现在“上帝死了,只有人的主体存在”,那么后现代主义的反叛表现在“主体也已经死亡,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

第三,如果说现代主义致力于建构,崇尚结构主义,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更多地致力于解构,崇尚解构主义。现代主义认为世界还是一个整体,而且现代主义当初的反叛只不过是以他们自己的新秩序来取代陈旧的秩序。但是,后现代主义却力图打破整体性观念,以解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零散化、边缘化、多元化、不确定性来取代整体性。在这种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后现代主义首先消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其次消解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最后更是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

第四,如果说现代主义文艺作品大多晦涩难懂,富有哲理性,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后现代主义追求的却是一种平面感,反对文艺向深度开掘,主张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文化游戏,使得文化进一步向世俗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商品文化发展。

第五,艺术的特征本来就在于第一无二的创造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大众传播媒介,突出“复制”的作用。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日神精神,抵抗悲剧酒神精神,过把瘾就死

表现自我自我怀疑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哲理内涵平面文化

独创复制

第一,消解了艺术的门类

第二,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

第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通俗文化的界限也正在被消解。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层次

一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使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艺术语言自身也具有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线条、色彩、声音、画面等。

二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他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三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艺术作品都具备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但只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才具有艺术意蕴。第一,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有限的艺术作品应当体现无限的艺术意蕴。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艺术意蕴的作品,常常达到了“终极关怀”的高度,因为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

第五,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则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的。

第二节典型和意境

一典型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艺术典型的个性,就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非常独特,不仅有独特的外表、独特的行为、独特的生活习惯,而且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感情、独特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典型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偶然性中,又常常体现出特定的社会生活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揭示典型性格、典型人物,就必须揭示人物性格内在的深刻矛盾,真正展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人物深邃的灵魂与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二意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意境中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典型则是重再现、重写实,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感。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意蕴。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意境的实的部分存在于画面、文字、乐曲及想象的意象之中;而虚的部分,即意境之重要或本质的部分存在于想象和感悟之中。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范畴‘意境’即是人通过艺术对世界本体的体悟。世界本体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非虚非实、即虚即实的存在。

第二,意境是一种由无限到无限的超越美。

中国古典绘画追求画外之情,都是要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深山藏古寺”,根本看不见崇山峻岭之中的庙宇,只画一个在山下小溪边舀水的小和尚足矣。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素朴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意境中的情是“景中情”,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在客观意象中体现出主观情感,在艺术形象中蕴含着艺术意蕴,它是凭借艺术家的技巧所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情与景契合无间、高度统一,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典型更多的是强调人物形象,已经更多的是塑造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西方文艺理论史更多研究典型,中国文艺理论史更多研究意境。

第三节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一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

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相当于西方哲学中所谓本体论、宇宙论、自然观。天、人统一于“道”,这个“道”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汤一介先生认为: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讨论的根本问题都是‘天人关系’问题。“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具有普遍规律,人也应当服从这种规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强调“天人合一”,而后者强调“主客分立”。通过世间万事万物的现象去体认宇宙生命本体的“道”,从有限到无限,正是意境的关键与核心。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气”是对艺术家生理心理因素与创造能力的总的概括;又要求将艺术家主观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结合起来,使“气”成为艺术作品内在精神与艺术生命的标志。“气韵”指的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情与理的统一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统一

禅宗——人与人心的和谐,即心即佛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第一节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一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第三,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一,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第二,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三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1.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艺术之所以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等许多不同的门类,满足人们在艺术鉴赏方面的多样性要求。然而,同一时代、同一民族的鉴赏者,常常表现出某种共同的或一致的审美倾向。

2.艺术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由于人的审美心理具有前后相贯的连续性。人们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总会按照自己原有的审美心理图式去“同化”作品,使之适应自己的欣赏习惯或审美趣味,呈现出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同时,人们鉴赏心理中的变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审美心理图式又具有“顺应”或调节的功能,它不断接收着新的信息,改变着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欣赏习惯图式,表现为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和发展性。保守性和变异性都是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对立统一。

四鉴赏社会中的美术

由于美术距经济基础较远,所以美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或者说自律性。自律性既体现在美术由于自身的一些材料和形式规律而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上。它还可以反映政治、法律、道德的意识形态,以及宗教、哲学等其他特殊意识形态。简单来讲,美术能反映人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相应地,它可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作用,承担起不同的社会功能,服务与巫术、宗教、

认识、教育、审美以及确立某种阶级的意识形态中。所以,在美术鉴赏中要认识到美术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广泛联系,要关注、研究美术与社会的连接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件美术作品。

五作为一种美术接受方式的美术鉴赏

首先,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有意无意地关注美术接受的问题,艺术品在构成时就会考虑到接受者的视野与感受。美术接受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中。

其次,美术接受方式与美术本质有内在联系。当我们以功利、欲望的态度去关心艺术品价格时,这件作品就是商品。

当我们以审美的态度去接受艺术品时,这件作品就是艺术品。

再次,美术接受也是美术重返社会的必经之路。艺术家创作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也是为了改造社会生活。通过美术接受活动,美术才能完成影响社会、改造社会、使人类更加幸福的任务。

六美术接受活动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准备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会对将要接受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期待。在此后的阶段中,心理定向和期待任然一直潜在地存在。

2,初级阶段:主要发挥效力的是知觉——对于美术而言主要是视知觉。接受者更容易主义甚至喜爱有一定陌生感的艺术品但是对超出期待太远的陌生,又会产生排斥。

3,高级阶段:理解、体验、回味。在体验中,接受者将全部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地运用于艺术品中,达到了与之相融合的同一关系。而回味是接受者会将最打动他的作品放进回忆中并回想。

首先,接受者对艺术品的理解总是建立在他对过去的理解、甚至对整个文化的理解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所谓的“前理解”基础上。如果在理解过程中美出现一点超越前理解的内容,美术接受就会索然无味。

其次,我们总是要通过理解部分来理解整体,同时又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真正把握部分。这就是“理解的循环。”我们会发现艺术品自身的部分和整体间,艺术品与整个历史文化间,艺术品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间,艺术品和人类历史所有艺术品间,都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就存在这理解的循环问题。美术接受者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理解循环问题,从而真正理解一件作品。

再次,美术接受希望能还远当时所处历史环境或艺术家的原初意图,这种努力极有价值。然而,我们美术品的理解总建立在“现在”的基础上,因而总是不能真正还原一件作品的“原义”,总存在误解。误解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有时又很有价值。因为历史本身具有意义生成功能,现在会赋予过去新的意义。站在“现在”基础上的误解,从另一角度说是产生新意义的契机。

七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

美术鉴赏在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之间。美术欣赏不需要太多的美术知识。美术鉴赏包含了美术欣赏与美术批评,比欣赏有更高要求,比美术批评要低一些。美术批评则更加系统、权威,针对的对象更广泛。或者,三者几乎等同。

八美术鉴赏与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的首要特性是“非功利性”。而将功利的领域——无论是个人私利还是社会功利——排除在外,我们才能摆脱现实带给我们的种种限制,于现实中的自我拉开距离,进入审美自由的艺术世界。

二,在审美体验中,由于远离了现实性,注意力就会脱离其他事物而集中在对象自身,这就是“凝神观照”。在这种状态中,主体把注意力固定在审美对象上,所以共时性地对其他事物的联想和历时性地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都被认为不属于这个状态。

三,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象自身,意味着主体不会将对象与其他事物进行分类区分,也不会将对象置于其他事物想联系的因果链条中。

四,审美体验关注的知识审美对象的表象。

五,尽管审美的凝神观照总是被描述为入迷的状态,但仍要明确自己面对的始终是艺术品。

九美术鉴赏与审美再创造

一件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总要面对不同时代的鉴赏者。不同时代的鉴赏者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领悟。这是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说的“历史视野与现代视野的融合。”美术鉴赏者对艺术品的坚实总带有他所处时代的视野,与以前的鉴赏者相比,他会以新的眼光去鉴赏艺术品。不断更新的现代视野与过去时代的每一代人的历史事业相融合,总会使接受者对同一件艺术品产生新的认识、理解、创造,也就带来了新的鉴赏。

同时,艺术品也不是封闭的,艺术家不能决定艺术品的全部意义。艺术品的意义是无限的。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以及艺术品本身意义的无限性都决定了美术鉴赏具有无限的创造性。

在美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中应注意:

1,美术鉴赏的再创造与美术创作不同,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鉴赏对象而随意地创造,鉴赏者仍要密切地根据原作进行拓展、延异或深化地再创造。否则鉴赏者就会陷入过渡解释或主观臆造。

2,美术鉴赏再创造的结果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强求不同鉴赏者得出统一结果。

总之,在美术鉴赏的再创造中,鉴赏者应该藏原作出发,以不同的鉴赏方法和鉴赏角度对原作进行再创造性的认识、批判、赏析和创造。从而在使原作产生新的艺术价值的同时,确立与体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肯定与满足。所以,美术鉴赏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

十美术鉴赏的方法论问题

1,鉴赏学方法

2,材料技术学的方法

3,风格学的方法

4,图像学的方法

5,传记学的方法

6,心理学的方法

7,文化学的方法

8,社会学的方法

十一如何做一个更好的美术鉴赏者

1,我能讲这个艺术品与艺术史上的其他艺术品联系在一起吗?我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关于创作这件艺术品或是进行这次艺术行为的艺术家我了解些什么?对该艺术家的了解对我的美术鉴赏有帮助吗?

3,这件艺术品是何时何地制作发生的?当时这个世界还发生了什么?艺术品产生于斯的当时当地的文化是怎样的?

4,这件艺术品是否描述了审美特别的主题?如果的确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得到了什么样的处理?

5,这件艺术品唤起了我什么样的感觉或记忆?艺术家是否也是这么觉得的?我是否感到了与艺术家之间的共鸣?

6,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材料对于这件艺术品的表现方式和整体效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节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一注意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既不会因距离太近对审美对象采取实用功利态度,也不会因距离太远对审美对象漠然视之。

二感知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应当是从感知艺术作品算起。鉴赏主体以往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经验,都会对审美感知产生重要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形状一旦被人所感知,都是被知觉进行了积极的组织或建构的结果。

三联想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生活经验越丰富,认识能力越深刻,内心情感越炽烈,联想力也就越强。

四想象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是运用想象和其他心理功能对艺术形象进行着积极、主动的再创造。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把自己的独特个性融入想象活动之中,对艺术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对于鉴赏主体来说,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素养愈良好,文化层次愈高,想象的翅膀也就愈丰满,所得到的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也就愈强烈。

五情感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艺术鉴赏中的情感活动,以注意和感知为基础,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并通过理解因素在感性里表现理性,在理性中沉淀感性。人的情感还有道德感、美感、崇高感等,表现人的情感是艺术家的追求与目的。

六理解

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表现为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艺术鉴赏中的理解多以直接理解为主。艺术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

最后,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解因素。艺术审美心理的基本因素——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的一种动态的艺术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节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审美直觉,是指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直觉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直接性。直观性,就是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必须亲身去感受。直接性常常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地直接把握或领悟。在审美直觉中,还存在通感。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王维的诗歌中能够看到生动的形象和如画的意境。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中,想象和联想最为活跃。审美体验中,情感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主体(鉴赏者)与客体(艺术品)的浑然合一,发生了共鸣与顿悟。既不能依靠直觉,也不能依靠体验,甚至不能依靠单纯的理解。直接把握作品最内在、最深刻的艺术意蕴。所谓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达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物我两忘。共鸣的产生原因也应当是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在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同形同构”。

第四节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作用

艺术批评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艺术批评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

艺术批评的第三个作用就是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二艺术批评的特征

一方面,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运用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作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

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艺术鉴赏中的具体感受为出发点。艺术批评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具有客观的共同标准。

考试重点与策略:

一,书的结构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

艺术的起源:模仿、巫术、表现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

艺术的种类:1,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点: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

2,造型艺术(雕塑、绘画、摄影、书法)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3,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点: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

4,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点: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

5,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点: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艺术家的才能与文化修养

创作过程:(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真题)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艺术作品:

艺术语言

艺术形象

艺术意蕴

传统艺术的精神: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心——中国传统艺术的主体性

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情与理的统一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物的统一

禅宗——人与人心的和谐,即心即佛

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鉴赏的审美过程: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

审美升华

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二,各章的考点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客观精神时候

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

二,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1,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

2,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三,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一,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2,艺术起源于游戏(德国哲学家席勒和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艺术起源于表现(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4,艺术起源于巫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6,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

二,艺术起源的归结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使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

二,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美育与艺术教育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普及艺术的基本只是,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2,哲学与艺术的关系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5,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6,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7,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北方大型皇家园林

南方小型私家园林

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

阿拉伯园林

二,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1,实用性与审美性

2,表现性与形式性

3,民族性与时代性

三,造型艺术

中国画的特点:

1,工具上,用中国特质的毛笔、墨、颜料在宣纸、绢帛上作画

2,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采用散点透视,冲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特有的内容美和形式美3,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第十章艺术创作

一,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二,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三,艺术创作的心理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灵感思维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我看过很多书,但是当我翻开《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一篇篇文章使我深受感动。让我感触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小说里的《侠义的行为》这篇文章让我最感动的人物就是残疾的科洛西。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家里也非常穷。就靠他妈妈卖野菜过日子。在班里四个调皮的同学经常戏弄他,有时候用栗子壳扔他,有时候学他残疾的样子,科洛西都不会生气。但有一次科洛西,终于生气了,突然将摆放在课桌上的墨水瓶扔了过去。那同学敏捷地避开了,墨水瓶砸到了刚进教室的老师身上。得知原因后,老师斥责了四个调皮的学生。最后,经过老师的教育,那四个同学主动向科洛西道歉。 这一篇小说让我懂得了,别人有了困难,或者身体有了缺陷,我们不应该嘲笑,歧视别人,而应该多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的《见义勇为的卡隆》深有感触。文中有一个红色头发一只胳膊残废的一位小男孩儿——克洛西和一位勇敢少年——卡隆。 一天班里的四个同学在捉弄克洛西,用尺捅他,往他脸上扔栗子壳,还骂他是“残废和怪物”。受尽欺负的克洛西爆发了,他随手抓了一个墨水瓶向他们砸去,没想到他们轻易躲开了,墨水瓶却砸到了刚进门的老师身上,就在老师责问时,班里每一个人站起来,但卡隆却站起来承担克罗西的责任,他的行为让我深有感动,世界上有多少向他这样的孩子? 许多人都在危急时刻逃避责任,把自己犯的错误推给别人,哪儿会有人替别人承担错误的人呢?我被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习他的这种品质,那世界将会有多好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当时在图书馆借来看的,没想到那么精彩,没看完,期限到了,我就买了一本青少版的,不过这本书的确好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主人公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里面还有富有正义感的卡隆,爱收集邮票的卡洛佩…… 当时我从第一页开始看,其实没什么精彩的,不过最令我有感的是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比如,万里寻母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不远万里只为见母亲,最后还把母亲给治好了,从此,一家人很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孝心。 同时我也感到了父母兄弟姐妹的伟大,打从那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呢。 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黄金屋,那你就要如饥似渴的读哦!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4父亲对恩里科讲述了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都在学习,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以不同的方式在学习。聋哑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学习,也很盼望有一所学校给予他们知识。 全世界,从英国到印度,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学习。就像恩里科父亲说的,我们是一名士兵,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班级就是我们的连队,学校就是我们的战场。把学习比作战斗,与全世界战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不管是军人还是其他人,都应该接受知识的洗礼,知识能改变人生。 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书中差不多,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一个同桌,一个班级,而是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停止学习,那么其他同学自然会超越我们。学习很重要,学习靠自己,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其中一篇讲了安利柯的朋友不小心把老人砸伤了,老师和同学没有骂他,而是鼓励他去向老人道歉,把邮票送给老人,老人病好后不仅把邮票还给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精选 多篇)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书笔记教育部于xx 年指定并出台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不停在实践与研究,但是不是很深,通过再次仔细阅读,深有感触..他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诲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 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地实行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使用种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康健,丰富的生存和运动情况,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必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履历.幼儿园应该尊重幼儿的 品德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纪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根本运动,保教并重,存眷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个体发展。 关于幼儿园教育目的代价取向的题目,我认为,在幼儿阶段动 作技能的教育主要是对大小肌肉的锻炼和使其精良的发展,至 于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技能对幼儿来说实在是有肯定难度的,所以在动作技能方面的学习上,教师应只管即便简朴和清晰化,以便幼儿学习。情感教育,应该参加得当的波折教诲,熬炼幼儿的承受能力,和帮助幼儿心理素质的进步。而关于举动教诲,笔者认为行为其实只是教诲的详细表现形式,所以我比较倾向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即认知范畴情绪范畴,行动技能范畴。只是教育理念应该与社会的现实环境联合起来,将布鲁姆的教

育目标分类学良好的运用到当代幼儿的教诲中。而且将其详细和简单化,使家长能够明白的更透彻。更好的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家长的职业也是决定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本身是西席的幼儿家长,由于恒久与孩子,与教诲打交道,所以他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而作为农夫的幼儿家长,由于周围环境和社会职位地方的差别,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应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对周围环境的关键解释,而文化程度本身就表现了人的社会阅历。同时,家长的收入应该对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有肯定的影响,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相应会多。除此之外,应该说越年轻的家长越追求进步,越懂得怎样的教诲才是最好的教诲。笔者相识到对付此项研究,我国学者只对西北屯子做了相干研究,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存在屯子与都会的差异。各种教诲机构,各种周边环境都影响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园的教诲目的,家长本身的价值取向也是决定幼儿教育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家长还是认为学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阶段。而对幼儿园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将来。而教育目标的确定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幼儿园的教诲模式和发展偏向。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也可以表现家长的代价取向。事实上,纲要与其他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一起构成 一个受配合原则引导的,具有内在协调一致的层次差别的幼教 法例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幼教的法制化科学化和人性化历程,促进幼教朝更加康健准确的偏向进步.纲要鲜明的表现着国度的 意志。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素质全面、调和发展的目的。“全面”,指体、智、德、美发展的整体性,缺一不可;“和谐”,指体、智、德、美的有机性,不可分割。说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目的的教诲历程中,“四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体。单从幼儿生理发展讲,例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13小语何梓莹2013724154 读书真是一件麻烦之事,一开始想要找的书籍是以故事事实类为主引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的书籍,可能是因为自己对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连有什么好看的书籍也是不清楚的。上网百度了一下,没啥结果,去图书馆搜了几下“教育心理学”,还真有结果了。于是在万千书籍中觅得了这本《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咋一看,还真的是挺好的。 这本书是基于智力三元论框架,书中有一些“创造性思考”、“分析性思考”、“专家型教师访谈”等等,可能是一个比较喜欢实践的人,所以一旦看到书本那么多对实践进行经验分享,就特别开心。 书中的第一章就是“成为专家型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哪个老师不想成为专家型教师呢?这和“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很难得意啊。就像我们都想当老板,可是有的员工就是不甘于多干点,想着自己做了工作一定得去邀一下功;就是耐不住性子,焦急呗,就想不到深谋远略了。现实上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不然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员工而只有1%的老板呢?这和我们当教师都是一样的,谁都想当个好教师,相当各“专家型教师”,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就会坐不住了,学生们没有进步,我们就会着急;学生们上课吵闹,我们就会发火......可能这就是普通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专家型教师”总能根据各种情况应对各种问题。所以,趁现在我还是激情满怀的,就要奔着我的“专家型教师”前行吧! 书中讲到,成为“专家型教师”与年龄无关,但与思考有关,所谓思考就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化解实践中的问题,注意,一定是要“巧妙”的运用。 谈谈认知发展,书中说,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牢记,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很重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说,一个人的生理特质会影响他寻求怎样的社会环境,而这些社会环境也会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塑性。并且能对不同的环境影响做出反应。其根本在于,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总是相互作用的。我们通常会认为儿童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其实,儿童也能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记住这一点很重要的,尤其在涉及家庭和朋友的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它是以一个小孩日记的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却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匪浅。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教育中的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就是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会温暖他们冰凉的心,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 今天,我们用爱心点燃了一盏盏生命的灯;明天,我们希望这些生命的光和热,能够温暖和改变更多的人。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所以:教育,就是爱。 我想,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答案吧。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关于教育类读书笔记5篇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教育类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篇1:《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时间过得飞快,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也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对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不

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当然是越看越喜欢,也自然给他们的机会多一些;而那些所谓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有时就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发展当然是越来越失衡。这些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了。因此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谐了。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以前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人文性,也在不断提倡人性化服务。说到底其实我们的教育更应人性化,我们一直在说: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就是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篇一:《爱的教育》读后感教师用 《爱的教育》读后感 ------韩佰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去年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 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 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 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 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

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与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与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与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一、皮亚杰认为,认识论和生物学之间有一条可以连续起来的纽带,那就是心理学。1955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在讲述思维发展时,把思维、认识、智慧作为同义词使用。他认为儿童的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互相作用论”。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经验。互相作用论的出现,打破了几千年来心理是由遗传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绝对化的、无休止的争论,为研究认识的发生开拓了新的航道。 皮亚杰对认识本质的回答,强调了儿童本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摹写,它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和运算才能获得。皮亚杰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理论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消极的反应者。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纺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皮亚杰说,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性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就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认知结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皮亚杰称其为“格式”,皮亚杰将它看成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格式有点类似图式,但两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图式是指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征。而“格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的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婴儿早期就有一种吸吮格式,经过练习和概括,这种格式便能运用到其他客体上去,如吸吮手指、吸吮奶瓶橡皮奶头、吸吮玩具等。 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儿童的成熟,儿童对客体的动作不断演变出新的认知结构。“运算”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结构。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运算结构的获得是智慧或认知发展的核心。运算是一种可逆的观念上的操作,它允许儿童在心理上回到思维连续的开始。运算还具有守恒性和系统。(这里的“运算”指内化的、可逆的、并协调成有规律可循的动作系统,不是指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皮亚杰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思维或者智慧的成长的,他认为,思维的本质乃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生物的适应与组织机能有紧密联系,两者皆为发展的不变性法则,又是智慧的重要特征。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低级的智慧适应是把动作加以组织,同时又修改原有的动作组织;高级的智慧则是把经验内容加以组织,同时修改原有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世界。(婴儿,抓握、注视两种独立格式,不协调,练习,协调,有了这种能力,儿童就能认识环境中遇到的经验,并加以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的倾向包含在生物学的遗传中,它是适应机能的一部分。)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同化,是外部元素纳入结构内;顺应就是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两者相互相成,有同化必须有顺应。当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牌平衡状态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同化占优,以自我为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

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思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个学年十个月的日记)以孩子的口吻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其中也有父母写给孩子的,我也称这部分为亲子共写日记。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把日记锁起来、藏起来不让家长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看这本书。 本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安里克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 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朴实、友爱的品德。书中提倡爱国、勇敢、善良、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爱的这种教育方式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每一点进步而欣慰。 我非常欣赏书中提倡的几种爱的教育方式,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拿很简单的事实教育身边人。比如说:在爱国教育方面,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在助人方面,书中主人公的母亲休息日常带安利克去贫民窟送衣服、食物。父母乐善好施的行为教育安利克要从小帮助有困难的人。尊敬师长方面、父亲带安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教育新理念》教育教学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新理念读书笔记读书札记新 时 期新 理 念——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观台学区西艾口学校王志江新时期 新理念 ——读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有感 “念书是一种兴趣,一种情趣;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种种聚会,体验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革本身,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这是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梓坤对念书的称赞。前些日子我认真阅读了袁振国先生所著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书中幽默、滑稽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案例,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那种高妙的理论,而是存眷实际,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教学若干方面举行了深入的思索,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诲新理念。 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诲变化时期的西席,需要以一种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呢?我个人认为应具有以下理念:

一、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孕育发生精良的影响,是形成学生品德的关键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付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诲奇迹的统统。在教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西席的品德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品德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诲的气力,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构造,无论假想的何等美好,都不能代替教育奇迹中西席的品德。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华形成性格。” 我教过一年的一年级学生,发现老师的一切都成了学生的学习工具,你怎么语言,做事??甚至有几个淘气的孩子学你走路。这两年不停都在教毕业班,特别明显感觉到西席师德的重要性,每一个班的学生的为人处事可以说与班主任有很大的相似。 二、热爱学生,做到对学生尊重与宽容 “教育是人学”。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具体的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出发点。 (一)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品德和自由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学生自动生动的呈献。恭敬是相互的,要是不恭敬学生,可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吗?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 纲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 本课程为3学分,教学时数54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课内学 时 录像 课 IP课 件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411第二章艺术的起源411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 育 411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411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421 第六章造型艺术421 第七章表情艺术421 第八章综合艺术421 第九章语言艺术421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721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721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421复习辅导1 总计542013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假期里,我阅读了皮连生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具体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含义、意义和特点,简要介绍了教学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梳理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它将心理学中的学习论和教学心理学的内容渗透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从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其最大特点是提供了比较详尽的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基础和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的理论范式。读完之后觉得很有收获。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一点认识。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读完这本书收获良多,对我也深有启发。其中颇为深刻的是: 一、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要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知识活起来。同时也是在培养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人。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所以,老师不仅要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_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导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下面是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一: 有一些好书曾让我感动,有一些片段曾让我铭记,有一些深度曾让我思索。《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名著由意大利的作家德·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它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顾名思义,《爱的教育》,爱,便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那最平实的字里行间,作者融入了种种人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社会之爱、国家之爱…… 《爱的教育》是我人生当中接触的第一部名著,所以,它所带给我的影响最深,给予我的启发最多。 我在小学时就曾读过《爱的教育》,但是由于当时年纪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并不能完全领悟书中所写的种种,以及书籍以外更高一层的真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现在再翻阅《爱的教育》,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依然深深地打动我的心,震撼我的灵魂,使人从中打破思想的枷锁,不断领悟人生的真谛,由此而与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又或者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爱的教育》当中,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是里面的少年爱国者。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把他卖给了戏法班子;在戏法班子里,他挨打受骂,忍饥挨饿,饱受虐待。后来终于在一次国外演出中逃了出来,并寻得意大利领事馆领事的帮助,坐上了回家的轮船。在轮船上,有三位乘客在得知他的悲惨遭遇之后,给了他少许金钱,其他乘客也纷纷给了他若干的钱。正当这位少年欣喜地坐在床上盘算着怎样利用这些钱的时候,他却听见那三位给自己钱的乘客正在和其他乘客辱骂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把这些钱全部丢还给了他们,并且愤怒地说到:“拿回去!我不要那说我国坏话人的东西。”那一瞬间,我对这位少年爱国者肃然起敬!即使知道会一无所有,也要坚决捍卫国家的尊严,这样崇高的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和学习啊!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荣誉,这样的人与之相比,显得何其渺小。少年爱国者的言行让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国家尊严和民族荣光都深深地刻在骨子里,成为生命当中永不磨灭的年轮。我由此而想到,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我看来,一本好书,不仅像是一个益友,更像是一位良师。它所教会你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它所使你开阔的,绝不仅仅只是视野。以前,对于人生和未来,我从不会去做过多的设想;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我也是一

最新《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的教育理想》读书笔记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似乎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作业,迫使自己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

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

关于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篇

关于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篇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 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 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 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 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 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 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 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 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 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 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 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 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 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 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 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大全(共6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是通过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的读书笔记1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慢”而不“怠慢”。 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

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 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理论”: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就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自然生长点开始,逐渐延续增长,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温暖的话语,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