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技术说明书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技术说明书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技术说明书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安徽启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产品概述

第二章装置特点

第三章装置功能原理

第四章装置设计选型

第五章装置面板和端子示意图第六章装置安装尺寸和CT说明第七章装置技术参数

第八章附录:典型接线图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

第一章产品概述

QH-200型智能MCC(Motor Control Center)控制保护管理装置是安徽启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在研究国外同类先进产品、总结国内大量电气系统典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电气系统二次设备智能终端化的趋势,针对MCC回路的设计特点推出的新一代数字式、强抗干扰型智能MCC控保管理装置。

本产品主要应用在塑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的电动机的控制回路上,实现对电动机的保护、遥测、遥信、遥调等功能。

QH-200型智能MCC控制保护管理装置的应用简化了一次回路的设计,省却了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电流传感器、联锁开关、按钮、继电器、变送器、测量仪表、信号灯等二次元件,完成了二次回路的控制、保护、联锁、测量、通讯等功能,为过程生产企业和低压配电领域提供了安全、可靠、方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第二章装置特点

☆采用高速CPU做为管理核心使得系统的计算、处理速度快,采集精度高。☆集保护、测量、控制、遥信、遥调、联锁等功能于一身。

☆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讯模块采用独立隔离电源供电提高系统可靠性。

☆金属外壳设计,高标准电磁兼容性能,满足各种现场环境下的苛刻要求。☆装置一体化集成设计,体积小,安装方便。

☆开关量输入、输出(可编程输入、输出)回路定义灵活,其中开关量输入回路采用强电源控制,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

☆装置无需直流电源也能实现电压恢复自启动功能,免去现场因布置直流电源带来的工作量复杂、绝缘层漏电等安全问题。

☆解决了热继电器和MCCB过载部分不能模拟MCC负荷的电特性和热特性的缺憾,在节省热继电器、简化MCCB构造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保护用电设备。

☆解决了MCCB瞬时脱扣器对长距离供电电动机端单相接地保护灵敏度不够的问题,省却了以往针对该问题单独加装单相接地保护的手段。

☆具有丰富的联锁功能。可以解决复杂的工艺联锁(如电动机间的联锁、电动机与液位、温度等物理量的联锁),现场在不使用继电器搭接逻辑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联锁,提高了设计效率。

☆为过程自动化系统(如:DCS、SCADA)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智能终端,节省了大量二次电缆和I/O设备,在降低了整个监控系统造价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便捷地与监控系统、PLC通讯联网,实现了远方高级管理功能(遥测、遥控、远方整定等)。

☆双网络接口设计,实现网络冗余,可靠性高

第三章装置功能原理1.装置原理逻辑图

+ -X3-7 X3-8

2.启动方式

启动方式装置输出方式接触器反馈定义附录:典型原理图直接启动(单向运行)单接触器输出不定义QH-F01

单接触器输出定义QH-F02

直接启动(可逆运行)双接触器输出不定义QH-F03

双接触器输出定义QH-F04 3.控制方式

具体控制地点闭锁方式附录

两地控制

就地远方

低压开关柜(显示器面板) 机旁操作箱

面板软件设

QH-F05 低压开关柜(显示器面板) DCS硬接线QH-F06 机旁操作箱DCS硬接线QH-F07

三地控制

就地远方

低压开关柜(显示器面板) 机旁操作箱DCS硬接线

面板软件设

QH-F08 低压开关柜(显示器面板) 机旁操作箱通讯操作QH-F09 低压开关柜(显示器面板) DCS硬接线通讯操作QH-F10 4、可编程输入、输出控制功能

QH-200智能控制保护管理装置具有6路可编程输入和一路可编程输出接口。通过对可编程输入的定义可以方便的实现装置的合跳闸、事故输入、事故复归等功能,同时也可以定义成交流接触器状态反馈实现对电机启动、停止状态的监控。和工作/备用选择功能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多台电机复杂的工艺联锁如电机的一工一备,两工一备的自投逻辑;与水位、温度、等物理量(无源开关量)的联锁。可编程输出同样具有多重定义功能如:可编程输入、事故/报警、各种保护输出等,可做为装置的备用输出,极大的方便了工程设计。

可编程输入接点类型表

端子号说明接点类型延时时间

X2-1 可编程输入1 常开、常闭可选0—100s

X2-2 可编程输入2 常开、常闭可选 0—100s X2-3 可编程输入3 常开、常闭可选 0—100s X2-4 可编程输入4 常开、常闭可选 0—100s X2-5 可编程输入5 常开、常闭可选 0—100s X2-6

可编程输入6

常开、常闭可选

0—100s

可编程输入定义及工作方式表 序号 功能

工作方式 1 启动A

就地控制方式 远方控制方式 通讯控制方式 备用状态

2 启动B

3 停止A

4 有效时启动A 无效时停止A

5 有效时启动B 无效时停止B

6 停止电机并输出事故信号

7 事故复归

8 停止B

9 反馈A 10 反馈B 11 反馈C 12 停止

可编程输出接点类型表

接点类型延时输出类型

方式1 0~100s 长期闭合长脉冲

方式20~100s 长期断开

0~100s 闭合

方式3

0~100s 断开短脉冲

0~100s 断开

方式4

0~100s 闭合

可编程输出条件表

序号动作输出条件

1 可编程输入1有效

2 可编程输入2有效

3 可编程输入3有效

4 可编程输入4有效

5 可编程输入5有效

6 可编程输入6有效

7 报警信号

8 事故信号

9 报警和事故总信号

10 过流保护

11 接地保护

12 发热保护

13 缺相保护

14 启动超时保护

15 欠载保护

16 堵转保护

17 相序保护

18 主回路电流超过接触器分断电流,接点闭合跳塑壳断路器。

测量功能

测量I A 、I B 、I C 、I 0、正序、负序、发热状态、六路可编程输入状态、装置运行状态等物理量。 其中装置运行状态是提示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如:正转/反转,是否有事故/报警输出,如果有显示事故/报警类型。

4-20mA 输出功能

QH200控保装置具有内置4-20 mA 输出接口,其电路设计采用光电隔离方式具有强抗干扰能力,它可将Ia 电流远传到远方控制中心,实现遥测功能。

事故/报警记录功能

本装置具有运行状态提示功能,它可将事故/报警事件进行储存并进行事故/报警显示。

保护功能 符号对照表

符号

含义

Ie

额定电流 c b a I ,, 三相任一电流 c b a I ,,

三相电流平均值 1I 正序电流 2I

负序电流 Ig 过流保护整定值 Tg: 过流保护持续时间 Id 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 Td1 接地保护启动延时时间 Td2 接地保护工作延时时间 Tfr 发热时间常数 Tsr 散热时间常数 CIT

相不平衡整定值

Tcit相不平衡持续时间

Tqd 装置启动时间

Iqz欠载保护电流整定

Tqz欠载保护延时时间

Idz堵转保护电流整定

Tdz1堵转保护动作延时时间1 Tdz2堵转保护动作延时时间2 Ifd Ifd:接触器最大分断电流T失压限制时间

1

zdq

T自启动执行的延时时间2

zdq

保护功能表

本装置的保护功能包括以下事故状态的判断:事故按钮输入、过流(堵转)定时限保护、接地保护、发热保护、缺相及相不平衡保护、启动超时保护以及欠载/欠电流保护。其中除事故按钮输入、发热保护、接触器最大分断电流外,其他几个保护也可以定义为报警输出。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动作条件。

1、事故按钮输入

(1)、参数输入

事故按钮功能的定义是由可编程输入1~6功能定义,具体定义概念参照可编程输入定义及工作方式表。 (2)、判断条件

事故按钮有效,立即响应!

2、过流定时限保护

(1)、参数输入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

保护类型 相关参数

范围 动作方式 事故按钮输入 无

0~100s

跳闸 过流保护

Ig: 过流保护整定值 e I )10~1(

跳闸/报警

Tg: 过流保护持续时间 s 0.50~0

接地保护

Id :接地保护电流整定值

e I )1~3.0(

跳闸/报警

Td1:接地保护启动延时时间 s 0.60~0

Td2:接地保护工作延时时间

s 0.60~0

发热保护

Tfr :发热时间常数 0~9999 跳闸 Tsr :散热时间常数 0~9999

缺相及相不平衡保护

CIT :相不平衡整定值 1~1.0 跳闸/报警 Tcit :相不平衡持续时间 s 0.60~0

启动超时保护 Tqd:装置启动时间 0~100s

跳闸/报警 欠载保护

Iqz :欠载保护电流整定 Ie )1~05.0( 跳闸/报警

Tqz :欠载保护延时时间 s 0.50~5.0

堵转保护 Idz: 堵转保护电流整定

Ie )10~0( 跳闸/报警 Tdz1:堵转保护动作延时时间1 s 0.60~0.0 Tdz2:堵转保护动作延时时间2

s 0.60~0.0

相序保护

跳闸/报警 接触器最大分断电流

Ifd :接触器最大分断电流 A 4000~0

跳塑壳 过压欠压保护

Vg:过压整定值 0-400V 动作/报警 Vc:欠压整定值

电压恢复分批自启动

1zdq T :失压限制时间

0~100s

2zdq T :自启动执行的延时时间

0~100s

● 过流保护整定值:Ig ,e g I I )10~1(=; ● 过流保护持续时间:Tg ,)0.50~0(s T g =。 (2)、判断条件

过流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电机已启动完成0=qd T )·(三相最大电流大于整定值

g c b a I I ≥)max(,,)

·(持续时间大于整定g gl T t ≥) 持续时间gl t 是在满足g c b a I I ≥)max(,,计时,在不满足时自动清零。

3、接地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

● 接地电流整定值Id ,e d I I )1~1.0(=; ● 接地启动时间Td1,s T d 0.60~01=; ● 接地持续时间Td2,s T d 0.60~02=。 (2)、判断条件

接地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电机运行·(接地电流大于整定d I I ≥03)·(接地启动时间到

11d d T t ≥)·(接地持续时间到22d d T t ≥)

接地启动时间从电机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当计时达到接地启动时间1d T 后停止不动;接地持续时

间在满足d I I ≥03是计时,在不满足时立即清零。

对于较长距离供电、中性点为大电流接地系统的低压电机机端发生单相接地时,MCCB 瞬时脱扣器的保护灵敏度往往不够,为此本装置设置了接地保护功能。装置通过I A +I B +I C =3I 0原理,由装置内部计算出接地电流3I 0,当d I I ≥03大于用户设定值时,装置动作切除故障,停止电动机工作。动作时间由用户整定。

4、过热保护及过热禁止再启动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 ● 发热时间常数Tfr ; ● 散热时间常数Tsr 。 (2)、判断条件

过热事故=功能定义为事故·(过热量在电机运行时大于等于1,或者事故停机时大于0.7) 累积过热量在电机运行时按照累积发热模型、停机时按指数衰减。

过热保护实现了电动机堵转、过载、缺相、不平衡等保护。装置用数字方法建立电动机的发热摸型,

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对电动机提供准确的过热保护。考虑到正、负序电流的热效应不同,在发热模型中采用热等效电流I eq ,其表达式为:

222211I K I K I eq +=

式中,K 1=0.5(电动机启动时间内) K 1=1 (电动机启动结束后) K 2=6

K 1随电动机启动过程变化,为的是躲过电动机的启动电流,K 2用于改变反应负序电流在发热模型中

的热效应,由于负序电流在转子中的热效应比正序电流高很多,比例上等于在两倍系统频率下转子交流阻抗对直流阻抗之比。根据理论和经验,本装置取 K 2=6

电动机的积累过热量∑Θ为:

??-∑=-=Θ∑t

e eq e eq t I I dt I I 0

2222])05.1([])05.1([

式中,t ?:积累过热量计算间隔时间,本装置取t ?=0.1S 电动机的跳闸过热量基准值T Θ为:fr e T T I .2

=Θ 式中,fr T :电动机的发热时间常数

当∑Θ≥T Θ时,过热保护动作。∑Θ=0表示电动机已达到热平衡,无积累过热量。

当电动机停运,电动机积累的过热量将逐步衰减,本装置按指数规律衰减过热量,散热时间常数T sr

一般为4倍的电动机发热时间常数T fr ,即认为T sr 时间后,电动机又达到热平衡。

当电动机因过热被切除后,本保护即检查电动机的过热状态,当∑Θ≥70%T Θ时,保护出口继电器不返回,禁止电动机再次启动,避免由启动电流引起过高温升,损坏电动机。紧急情况下,如在过热状态下须启动电动机,可以按装置面板上的“取消”键,人为清除热记忆值。

表一:电动机过载时过热保护的几组动作时间(单位:秒)(整定发热时间常数可以获得更多的动作曲线)。

动作时间 过载倍数

发热时间常数 100

200

300

400

500

1.1 930 1860 2790 3721 4651 1.3 170 340 510 680 850 1.5 87 174 261 348 435 1.7 56 112 168 224 280 2 34 68 102 136 170 3 13 26 39 52 65 4 6.7 13.4 20 27 34 5 4.2 8.4 1

2.6 17 21 6 2.9 5.8 8.7 11.6 14.5 7 2.1 4.2 6.3 8.4 10.5 8

1.6

3.2

4.8

6.4

8

5、缺相及相不平衡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 相不平衡整定值CIT ,1~1.0=CIT ;

● 相不平衡持续时间Tcit ,s T CIT 0.60~0=。 ● 额定电流e I

● 测量电流c b a I ,,为三相任一电流,c b a I ,,为三相电流平均值

(2)、判断条件

缺相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电流不平衡率大于整定

C I T I I I I e c b a c b a c b a ≥-),m a x (

)m a x (,,,,,,)·(e c b a I I 1.0)m a x (

,,≥)

·(持续时间到CIT CIT T t ≥)

缺相持续时间在满足

CIT I I I I e c b a c b a c b a ≥-)

,max()max(,,,,,,计时,不满足时立即清零。

6、启动超时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 启动超时电流整定值Idz (固定为e I 1.1),不需要设置; (2)、判断条件

启动超时=功能定义为事故·(电机将启动完成1=qd T )·(电流大于整定值dz c b a I I ≥)max(,,)

示意图:

I

启动电流峰值

实际电流

Iqd 正常工作电流 t Tqd

7、欠载/欠电流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 欠载电流整定Iqz ,Ie I qz )1~2.0(=; ● 欠载持续时间Tqz ,s T qz 0.50~5.0=。 (2)、判断条件

欠载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电机已启动完成0=qd T )·(电流过小qz c b a I I ≤)min(,,)·(持续时

间到qz qz T t ≥)

持续时间在满足qz c b a I I ≤)min(,,计时,在不满足时立即清零。

8、堵转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 堵转电流整定Iqz ,Ie I dz )10~0(=; ● 堵转持续时间1 Tdz1,s T dz 0.60~0.01=。 ● 堵转持续时间2 Tdz2,s T dz 0.60~0.02= (2)、判断条件

堵转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电机启动过程中0>qd T )·(电流dz c b a I I ≥)min(,,)·(持续时间

到1dz dz T t ≥))+((电机已启动完成0=qd T )·(电流dz c b a I I ≥)min(,,)·(持续时间到2dz dz T t ≥)))

持续时间在满足qz c b a I I ≥)min(,,计时,在不满足时立即清零。 示意图:

I

启动电流峰值

设定堵转电流Idz

正常工作电流 t

tdz1 tdz2

9、相序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2)、判断条件

相序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

8.02

12

>+I I I )

·(e c b a I I 05.0min ,,>)

其中,1I 为正序电流,2I 为负序电流

10、接触器最大分断电流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 分断电流Ifd ,)4000~0(A I fd = (2)、判断条件

分断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fd I Ifd >)

11、过压欠压保护

(1)、参数输入

● 功能有效定义字(0:屏蔽、1:事故、2报警、3保留),具体参照附录一;

● 过压定值Vg ,)400~0(V Vg = ● 欠压定值Vc ,)400

~0(V Vc = (2)、判断条件

过压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Vd Vg >)

欠压保护=功能定义为事故·(Vd Vg ≤)

报警信息以及条件

报警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装置故障以及上述六种报警。其中后几种报警只是在事故/报警功能定义

中改为“功能定位为报警”即可完成,下面主要介绍下装置故障的情况。

装置故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EEPROM 内部保存的数据校验错误;

2、电机启动反馈动作无效,接触器触点位置不对;

3、电机停止反馈动作无效,接触器触点位置不对。

电压恢复自启动以及条件

电压恢复自启动的条件如下:

1、设备掉电瞬间三相电流均小于1.2Ie ,e c b a I I 2.1)max(,,<;

2、设备来电后读取失电时间小于设定值,11zdq zqd T t <,开始延2zdq T 迟计时。

3、延迟2zdq T 时间到,启动电机运转。

通讯功能

可通过ProfiBus-DP 工业现场总线实现系统组网

可通过RS485通讯接口,本装置具有两路通讯输出,以ModBus @RTU 通讯协议实现系统组网,

第四章 装置设计选型

QH-200-MKB-A- X X X X

QH200-MK

B

A 控制方式选项 模拟量输出选项

通讯选项

CT 选项

设计

序号

1:单向运行 2:可逆运行

0:无4-20MA 输出 1:有4-20MA 输出

0:无通讯功能 1:Profibus 2:Modbus(单口) 3:Modbus (双口)

1:CT1(P ≤1KW )

2:CT2(1KW <P ≤10KW ) 3:CT3(10KW <P ≤25KW ) 4:CT4(25KW <P ≤50KW ) 5:CT5(50KW <P ≤75KW )

6:CT6(75KW <P ≤200KW )用户外配互感器二次输出为1A

7:CT7(75KW <P ≤200KW )用户外配互感器二次输出为5A

备注:型号选定后标注CT 电缆长度。

第五章 装置面板和端子示意图

端子图

指示灯 含 义 颜色 运行 运行时常亮 绿 停止 停止时常亮

红 通讯 当装置处于通讯状态时,此灯闪烁

红 事故 电动机保护动作后,可设为事故跳闸,事故灯常亮,事故信号复归后熄灭

红 报警 报警时常亮,正常时熄灭

红 远方 装置处于远方控制方式时,远方灯常亮

红 备用 装置处于备用状态时,备用灯常亮,处于工作状态时熄灭 红 联锁

装置在备用状态下自投启动,联锁灯闪烁,工作状态时熄灭

显示窗口 状态指示灯

启动按键

运行停止

指示灯

操作按键

大 地

(N )

(L )

第六章 装置安装尺寸和CT 说明

端子

互感器插头

侧视图

开孔图

主机外形尺寸图

大 地

(N )

(L

80

70.5

紧固螺钉

CT1、CT2、CT3外形尺寸图

CT4、CT5外形尺寸图

B

C A

侧视图

主视图

3×φ30

52R55.5

56.5

9093.7

111

79.5

3×φ20

R47

29

94

44C A

B

52

7391.1

主视图

侧视图

低压MCC控制系统

新型低压MCC控制系统MNS is 探讨和应用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作者:魏日翔陈华标

低压开关柜发展到今日,已经经历了几代的发展; MCC(马达控制中心) 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断路器+热继电器的模式相比,它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吸收了很多前端科技,进入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当前,为了因应客户对技术发展的需要,许多低压开关柜厂家都在加大力度以便推出最新一代的MCC 系统。ABB作为全球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导者,在这方面更是走在了前面,其最新一代MCC开关柜MNS is 系统已经推出并已经逐步开始投入运营。 ABB的MNS系列低压开关柜经历了3代的发展,第一台MNS开关柜于1975年推出,到90年代诞生了第二代MNS+INSUM形式的智能MCC系统,第三代MNS is 系统是在原有成熟的技术上发展而来,是其最新研究成果,与其传统MCC相比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就MNS is 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新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做个介绍,并就实际应用和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和讨论。 1 什么是MNS is 系统 1.1 is --- i是“Intelligence”和“integrated”的简写,s是“system”的简写 1.2 MNS is 就是基于MNS低压开关柜的一种智能化的低压配电和电机控制、保护、监测等完整 解决方案。它不是单个元器件,是由众多部件构成的一种完整的系统,如下图1为MNS is 柜子的外观;图2是MNS is系统架构,虚框内为硬件部分除柜子外的主要组成部件: Mlink --- 数据的交换中心,与外界的通讯接口(DCS 、OPC Server ...),主要功能是做为路由器和信息提供者。 MView --- 触摸屏人机界面,实现监测和控制 MControl --- 控制和保护模块以及回路的输入输出接口 MStart / MFeed --- 载流单元,即俗称的抽屉单元,包括马达起动器和馈电 图1:MNS is 开关柜外观图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mcc介绍

附件一: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MCC介绍

目录 第一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CC优势 第二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CC技术特点 1、内置DeviceNet通讯电缆 2、木线支撑 3、完全抽屉式和省力的抽出、插入操作机构 4、抽屉式回路种类齐全 5、智能电机保护和控制元件 6、可提供专业的测试工具和软件 7、可提供专业的操作软件 8、ArcShield防弧结构 第三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CC与常规MCC的制造成本对比第四部分首钢迁钢罗克韦尔智能MCC使用报告 第五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 C C与其它公司产品比较 第六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 C C国内部分业绩

第一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 C C优势 1.设计方便简单,大量减少设计院设计时间及工作量 1)基本不用考虑太多二次回路设计和外部控制电缆设计; 2)专业设计软件设计配合设计,不需考虑具体器件型号规格及其一次回路元器件 之间的配合; 2.安装调试简单省时,可靠性高 1)MCC基本没有控制电缆,因此可以减少施工量和80%控制电缆和电缆桥架数 量。 2)不需要对系统进行打点,可以大大减少调试时间。 3)不需要PLC I/O端子柜及中间继电器柜,可以大大减少故障点。 4)防护等级高与普通低压柜及普通MCC柜,能过适应恶劣环境。 3.运行 1)智能器件的超强保护及预报警功能,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不需要PLC I/O端子及中间继电器及大量硬接线,大大减少故障隐患,保证安全 运行。 4.维修 1)智能器件的应用使系统维护变被动维护或定期检修为主动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2)所有元器件正面安装,便于维护; 3)智能器件的更换不需要重新设置(只有DeviceNet有该功能)。 5.管理及控制一体化,实现整体信息化 1)设备网(DEVICE NET, IEC及国家标准)为实时网络,可以实时上传数据。 2)远程实时监控MCC运行。通过三网集成,无缝连接(Net Links)技术将设备层 信息集成至车间,工厂直至企业层。 3)为生产执行系统(MES),电脑化维修管理系统(CMMS),企业资产管理 (EAM)及企业资源管理(ERP) 系统提供极其便利的管理,监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大大节省管理信息化投资。

智能MCC相对于传统MCC的比较优势

智能MCC相对于传统MCC的比较优势 侯书庆张成磊 (晨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本文通过低压开关柜管理系统(智能MCC)和传统MCC系统相比较,分析了智能MCC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为智能MCC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低压开关柜管理系统(智能MCC)传统MCC系统比较优势 1. 引言 开关柜是一种对供配电设备进行控制、保护的电器成套装置,由主回路一次设备和辅助回路二次设备组成。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开关制造企业不论是开关柜的结构设计、还是主、辅回路元件的功能、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关柜正不断地朝着无油化、小型化、全工况、免维护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开关柜上的应用,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关柜管理系统。 开关柜管理系统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我们在生产中用于中、高压配电及中压电机运行监控的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属于高压开关柜管理系统。而低压开关柜管理系统就是通过采用智能化的电机保护器与现场总线技术结合,将传统的通过硬接线方式与DCS系统远程I/O连接进行监控自动化生产的模式改为总线通讯的方式,并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维护管理的开关柜系统。 2. 低压开关柜的工作原理 2.1 传统MCC的工作原理及所存在问题 传统的MCC控制是通过硬接线的方式,用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与安放在MCC室的DCS系统的远程I/O连接,DCS的控制命令和MCC的反馈信息均由电缆传输,每一个电机控制回路均需要多根电缆(如下图1所示)。传统的MCC控制存在以下问题: 1、控制和信号电缆数量巨大。 2、现场需要远程I/O柜。 3、接线工作量大,安装、调试周期长。 4、接线点多,因此故障点多,事故原因不易查找。 5、在生产中增加设备回路时,须重新敷设控制和信号电缆,不易扩展。 6、用于生产运行的管理、诊断信息少,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差。 7、备件数量多,不易统一,占用资金大。

mcc智能控保装置--样本

智能MCC控保装置 一、产品概述: ZT-MKB型智能MCC(Motor Control Center)控制保护装置是在研究国外同类先进产品、总结国内大量电气系统典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电气系统二次设备智能终端化的趋势,针对MCC回路的设计特点推出的新一代数字式、强抗干扰型智能MCC控保装置。 在以塑壳断路器(MCCB)+ 接触器(C)+ 热继电器(TR)为供电元件的典型MCC供电回路中,以控制/联锁开关、按钮、继电器、变送器、测量仪表、信号灯等作为实现控制、保护、联锁、测量、信号功能的传统设计,工作量大且MCC柜体生产厂需时时和设计相协调,其结果一是造成设计和生产效率低;二是增加用户现场维护工作量;三是设备和技术发展不相匹配。 ZT-MKB型智能MCC控保装置的推出: ?由于其完善的控制、保护、联锁、测量、信号等功能、采用的通用化设计理念,极大提高了设计和 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用户现场维护工作量。 ?由于其高度集成化、智能终端化的设计思想,真正意义上满足了现代控制系统对现场执行元件的要 求。 二、产品主要特点 ?解决了热继电器和MCCB过载部分不能模拟MCC负荷的电特性和热特性的缺憾,在节省热继电器、 简化MCCB构造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保护用电设备。长久以来,国内在MCC回路中采用热继电器来保护低压电动机,由于原理上的缺憾,使得热继电器难以模拟电动机的发热特性,本产品采用数字方法建立电动机的发热模型,从原理上解决了低压电动机的热保护问题。 ?解决了MCCB瞬时脱扣器对长距离供电电动机端单相接地保护灵敏度不够的问题,省却了以往针 对该问题单独加装单相接地保护的手段。 ?具有丰富的联锁功能。可以解决复杂的工艺联锁(如电动机间的联锁、电动机和液位、温度等物理 量的联锁),现场在不使用继电器搭接逻辑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联锁,提高了设计效率。 ?解决了由于传统二次分离元件的原因使MCC抽屉单元盲目加大的弊病,设计前便可精确地规划 MCC配电柜,保证了二次图纸的设计进度和图纸修改不会影响MCC柜体的规划和生产,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为过程自动化系统(如:DCS、SCADA)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智能终端,节省了大量二次电缆和I/O 设备,在降低了整个监控系统造价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总线内置、表面贴装等技术的采用,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在线编程技术,在装置不退出运行的情况下可实现现场编程及程序的迅速升级。 ?采用12位快速AD采样芯片,精度高。 ?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便捷地和监控系统、PLC通讯联网,实现了远方高级管理功能(遥测、遥 控、远方整定等)。 ?宽温度范围设计,适用于户内、户外。 ?装置小型化设计、可安装于MCC抽屉单元中。 ?强抗干扰特性,通过Ⅲ级电磁干扰试验。 三、装置功能 保护功能 ?过热保护及过热禁止再启动保护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技术说明书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安徽启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产品概述 第二章装置特点 第三章装置功能原理 第四章装置设计选型 第五章装置面板和端子示意图第六章装置安装尺寸和CT说明第七章装置技术参数 第八章附录:典型接线图

QH-200智能MCC控保装置 第一章产品概述 QH-200型智能MCC(Motor Control Center)控制保护管理装置是安徽启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在研究国外同类先进产品、总结国内大量电气系统典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电气系统二次设备智能终端化的趋势,针对MCC回路的设计特点推出的新一代数字式、强抗干扰型智能MCC控保管理装置。 本产品主要应用在塑壳断路器+交流接触器的电动机的控制回路上,实现对电动机的保护、遥测、遥信、遥调等功能。 QH-200型智能MCC控制保护管理装置的应用简化了一次回路的设计,省却了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电流传感器、联锁开关、按钮、继电器、变送器、测量仪表、信号灯等二次元件,完成了二次回路的控制、保护、联锁、测量、通讯等功能,为过程生产企业和低压配电领域提供了安全、可靠、方便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第二章装置特点 ☆采用高速CPU做为管理核心使得系统的计算、处理速度快,采集精度高。☆集保护、测量、控制、遥信、遥调、联锁等功能于一身。 ☆主控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通讯模块采用独立隔离电源供电提高系统可靠性。 ☆金属外壳设计,高标准电磁兼容性能,满足各种现场环境下的苛刻要求。☆装置一体化集成设计,体积小,安装方便。 ☆开关量输入、输出(可编程输入、输出)回路定义灵活,其中开关量输入回路采用强电源控制,传输距离远,可靠性高。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MCC介绍

Lllll 附件一: 罗克韦尔自动化智能MCC介绍

目录 第一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CC优势 第二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CC技术特点 1、内置DeviceNet通讯电缆 2、木线支撑 3、完全抽屉式和省力的抽出、插入操作机构 4、抽屉式回路种类齐全 5、智能电机保护和控制元件 6、可提供专业的测试工具和软件 7、可提供专业的操作软件 8、ArcShield防弧结构 第三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CC与常规MCC的制造成本对比第四部分首钢迁钢罗克韦尔智能MCC使用报告 第五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 C C与其它公司产品比较 第六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 C C国内部分业绩

第一部分罗克韦尔智能M C C优势 1.设计方便简单,大量减少设计院设计时间及工作量 1)基本不用考虑太多二次回路设计和外部控制电缆设计; 2)专业设计软件设计配合设计,不需考虑具体器件型号规格及其一次回路元器件 之间的配合; 2.安装调试简单省时,可靠性高 1)MCC基本没有控制电缆,因此可以减少施工量和80%控制电缆和电缆桥架数 量。 2)不需要对系统进行打点,可以大大减少调试时间。 3)不需要PLC I/O端子柜及中间继电器柜,可以大大减少故障点。 4)防护等级高与普通低压柜及普通MCC柜,能过适应恶劣环境。 3.运行 1)智能器件的超强保护及预报警功能,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不需要PLC I/O端子及中间继电器及大量硬接线,大大减少故障隐患,保证安全 运行。 4.维修 1)智能器件的应用使系统维护变被动维护或定期检修为主动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2)所有元器件正面安装,便于维护; 3)智能器件的更换不需要重新设置(只有DeviceNet有该功能)。 5.管理及控制一体化,实现整体信息化 1)设备网(DEVICE NET, IEC及国家标准)为实时网络,可以实时上传数据。 2)远程实时监控MCC运行。通过三网集成,无缝连接(Net Links)技术将设备层 信息集成至车间,工厂直至企业层。 3)为生产执行系统(MES),电脑化维修管理系统(CMMS),企业资产管理 (EAM)及企业资源管理(ERP) 系统提供极其便利的管理,监控一体化信息平台。大大节省管理信息化投资。

智能电动机控制管理系统(MCC)

智能电动机控制管理系统(MCC) 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 成果主要创造人:刘永胜刘海波\ 成果参与创造人:曲海东苑智伟李凤丹胡予滨吴东波沈洁姜涛 一、实行智能化电动机控制管理系统(MCC)的背景 1、创新意义和必要性 电动机是我国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动力设备,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运行在1KW-320KW的低压交流电动机数量约6000万台,其能耗占我国电网总用电量的50%以上,全国每年烧毁电动机数量约300万台,容量为5亿千瓦,每年仅在烧毁过程中就耗电为数亿万度,修理费高达上百亿元,造成停工停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如何保障电动机连续可靠的运行,预防和避免电动机的烧毁,并有效的降低电动机的能耗,是国内外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力求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国际和国内业内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电动机智能控制器与软件系统管理平台相结合的智能电动机控制管理系统(MCC)。 传统的电动机保护控制系统采用热继电器、变送器、中间继电器、指针仪表等多器件电动机控制和保护功能,接线复杂,维护不便,在保护方面仅能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保护功能单一、保护特性差,在电机设备故障诊断及异常运行时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设备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智能化电动机控制管理系统(MCC)是采用国际先进的分布式自动化技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由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网络通讯控制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三个部分构成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网络结构,具有高度分散性和可扩展性,可实现对现场电动机监测、保护设备信息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随时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优化现场设备的控制,实现系统设备网络信息化管理,使整个系统电动机设备一直运行在最优节能状态,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充分的提高了电动机等设备的运行效率。 案例对比 ●传统的电动机保护与控制系统 QF:断路器;KM:交流接触器;KT:热继电器;KA:电流变送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