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与习题

(一) 集合

[说明] 重点是集合的并与交的运算。第1题和第2题是最典型的试题,要很好掌握; 关于补集的运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子集合的内容也要知道 ,做些准备。(3、4两题在以往

考试中很少出现。)

1、设集合M={1,2,3,4,5} ,集合N= {2,4,6,8,10} 则M ?N = M ?N =

2、设集合}2|{},1|{-≥=-≤=x x N x x M 则M ?N = M ?N =

3、全集U= {1,2,3,4,5,6,7},集合A= {1,3,5,7} ,集合B={3,5} 则Сu A ∩B = ;Сu A ∪B=

4、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N ?0(B )N ∈}0{(C )N ?0(D )N ?}0{

(二) 简要逻辑

[说明] 几乎每年都有一道这个内容的选择题。记住:要想证明由甲可以推出乙必须根据定义定理公式;

要想证明由甲不能推出乙,除了根据定义定理公式,还可以举出反例。题目内容会涉及代数、三角或几何知识。

1、设命题甲:|a| = |b| ;命题乙:a=b 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设命题甲:x=1 ; 命题乙:02

=-x x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3、设x 、y 是实数,则2

2

y 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x=y (B )x=-y (C )33

y x = (D )|x|=|y|

(三) 不等式的性质

[说明] 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在试题中也常出现。一定要明白不等式性质中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此外用作差比较法可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还可根据函数单调性判断某些不等式能否成立(见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1、若a

(A )b a 11>(B )a

b a 1

1

>

-(C )| a | > | b |(D )2

2b a >

2、设x 、y 是实数且 x >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2

2

y x > (B ) xc >yc (c ≠0) (C) x - y>0 (D)

1>y

x

(四)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说明] 一般没有直接作为试题出现,但是必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提高运算能力

1、不等式组?

??->->-21547

23x x 的解集为 2、解不等式

03452>+-x

x

(五) 解绝对值不等式

[说明] 这部分内容重要,在历年试题中几乎都出现过。有时直接求解集,有时转为求函数定义域等

问题。

1、不等式| 3x-1 | < 1的解集为 | 3x-1 | ≥ 1 的解集为

2、 解不等式 6|1|

3<+≤x

3、设集合}1|||{≤=x x A ,集合x x B |{=>0} 求B A ?

(六)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说明]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主要用在求函数定义域。基本要求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不相等

实根的情形。 1、不等式12

>x 的解集是

2、不等式012112

<-+x x 的解集是 3、不等式4382

>-x x 的解集是

(七) 指数与对数

[说明] 没有冗长的计算和太多的技巧。要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和对数运算法则,此外就是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第4题在近几年试题中不曾出现。

1、=+2

1

25log

8

12 . 2、0

3144)(2log 8log -+ .

3、设a>0 且a ≠1 ,如果281log =a ,那么=3log a 4*

、计算49

log 255

(八) 函数的解析式

[说明] 下面两题目表明了基本要求。另外已知函数f ( x) 解析式计算f (- x) 用的较多

1、设函数1)(2

+-=x x x f 则=-)1(x f .

2、设函数x x f x

+=24

1

2

)( 则=)(x f

(九) 函数的定义域

[说明] 求定义域属于考试频率较高的内容。主要三种情形: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对数式中真数必须大于0 ;偶次方根被开方式必须大于或等于0。如遇其他情形,只要记住一定要使解析式有意义

1、函数

x x y 1

1++= 的定义域是 2、函数1||-=x y 的定义域是 :

(A ){x|x ≥1} (B) { x| ≤1 } (C) {x| >1} (D){x|x ≤-1 x ≥1}

3、函数)

1(-=x l y g 的定义域是 4、函数)3(2x x l y g -= 的定义域是

5、函数

)

12(-=x g l y 的定义域是

(十) 函数的图像

[说明] 应高度重视图像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①要记住函数y = f(x )图像过点( m ,n )的充要条件是 n = f( m ),下面3个题目就是这样解决的 ②要会用描点法作图像。要会画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示意图像③ 更重要的是要会读图像,即所谓的数形结合。

1、设x x x f 2)(3

+= 证明该函数图像过原点

2、函数x y 2=的图像过点 (A) (-3,8 )(B) (-3 61

)(C) (-3,-8 ) (D) (-3 ,-6) 3、设

2)(4+-=mx x x f 的图像经过点(1 -1)则m= (十一) 函数的奇偶性

[说明] 几乎每年都有一道选择题①掌握奇偶性的判定公式②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包括三角函数)③奇偶函数加减乘的结果

1、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A )y = 3x (B )2

3x y =(C )

x y 1

=

(D )

x y 2=

2、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y = x +sin x 是偶函数 (B) y = x +sin x 是奇函数 (C) y = | x| + sin x 是偶函数(D) y = | x| + sin x 是奇函数 (十二) 函数的单调性

[说明] ①简单情况判断函数增减性②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③根据单调性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②③的内容见后面)

1、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增函数的是(A )3x y =(B )12-=x y (C )2x y = (D )x

y 2= 2、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的是(A )x y 2-=(B )2x y =(C )12-=x y (D )||x y =

3、设函数)(x f 在(-∞,+∞)内为减函数,若)()(a f x f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十三)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说明] 要求掌握解析式和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奇偶和单调性

1、已知一正比例函数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都过点( 2 ,5),则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别是 和 。

2、在反比例函数x

y 5=

的图像上任取一点P ,由该点向X 轴作垂线,垂足为Q ,又设原点为O ,则

三角形POQ 的面积是 。 (十四) 一次函数

[说明] 要求掌握解析式和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单调性 1、设一次函数b ax x f +=)( 且2

5)1(=

f ,4)2(=f 。则)4(f 的值为

2、一次函数12--=x y 的图像经过哪几个象限。设该图像与X 轴交于点P 与Y 轴交于点Q ,则ΔOPQ 的面积与周长分别是多少 (十五) 讨论二次函数性质

[说明] 二次函数性质以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为中心内容,并熟练画出示意图像分析问

1、抛物线652

--=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则ΔABC 的面积是

2、已知二次函数

2522

+-=x x y 求 ① 图像的对称轴② 顶点坐标 ③ 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求出这个最值 ④ 函数的单调区间 ⑤ 图像与X 轴交点的坐标 ⑥不等式02522

>+-x x 的解集

(十六)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说明] 二次函数有三个常数,根据三个独立条件可列出方程组

1、设二次函数

b ax x y ++=2

的图像过点(1,2)和(-2,4)则函数的解析式 是

2、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像以(-2,4)为顶点且通过点(-1,5)。求函数的解析式。

(十七) 指数函数

[说明] 指数函数的重点是增减性,分两种情况;通过图像记忆和分析问题

1、对于函数 x

y 2= ,当0≤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1≤y (B) 0 < y ≤ 1 (C) y ≤3 (D) 0< y ≤ 31

2、设x

x f )()(32=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3()2(f f < (

B ))3()2(->-f f (

C ))3()2(-<-f f (

D )9

4)2(=-f

1、 若12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x>1 (B )0

[说明] 重点是定义域,增减性, 通过图像记忆和分析问题 1、 设x> 1则(A )0log 2

1>x (B )01

<-x

(C )012<-x (D )0log 2

1

2、 设a >b >1则(A )b a 5.05.0log log > (B )b a 22log log > (C )1log >b a (D )2log 2log b a > (十九) 函数综合

[说明] 作为复习,应当会处理下面 的题目

1、 在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内单调减少的是

(A )y= x (B )y = |x| (C )x

y 2=

(D )2

x y -=

2、 下列函数在区间(0,+∞)内单调增加的是

(A )2x y -= (B )22

-=x y (C )x y )(21= (D )x

y 1

2

log =

3、 函数)1lg(2

+=x y

(A )是奇函数,在(0,+∞)内单调增加 (B )是偶函数,在(0,+∞)内单调增 (C )是奇函数,在(0,+∞)内单调减少 (D )是偶函数,在(0,+∞)内单调减少 4、 函数)34(log 5.0-=x y 的定义域 5、 函数212-=

x y 的定义域

6、 已知函数3

10

43

log )2(+=x x f 则f(1)=

7、 下列函数中函数值恒大于零的是

(A) 2

x y = (B) x

y 2= (C)x y 2log = (D) y=cosx

8、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交轴于(-1,0)和(5,0)两点,那么图像的对称轴方程是什么;又如且抛物

线的开口向下,则函数的最大值是多少 (二十) 导数的计算

[说明] 近年没有直接作为试题出现,但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1、已知函数x x x f 3)(3

+=,则=')2(f 。

2、已知2

)12(-=x y ,则)0(y ' = 。

(二十一) 导数的几何意义

[说明] 内容重要,一是导数的几何意义,二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已知P 为曲线3

x y =上一点,且P 点的横坐标为1,则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 2、 求曲线32)(24

+-=x x x f 在点(2 ,11)处的切线方程

(二十二) 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判定

[说明] 要掌握;基本题型就是下面的习题,一般不直接解不等式,而是列表考察导数符号 1、求函数23)(3+-=x x x f 的单调区间

(二十三) 函数的极值

[说明] 要掌握的内容;基本题型就是下面的习题,在分析单调区间的同时就求出了极值 1、求函数23)(3+-=x x x f 的极值

(二十四)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说明] 考试的频率比较高。一般是求多项式函数在闭区间[ a , b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注意

0)(='x f 的根必须属于该区间。

1、求函数233

--=x x y 在[ 0,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十五)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应用题 [说明] 体会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1、欲建一个矩形的花圃,已知现有材料能够筑围墙60米,问如何设计才能使该花圃的面积最大,

最大面积是多少?

(二十六) 等差数列

[说明] 有5个量,n n s a n d a ,,,,1以及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如不能直接求值,就需要列方程(组),

并求解。一般地说,等差数列求出1a 和d 就解决了问题

1、在等差数列}{n a 中,如果20,283==a a 则=13a 。

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32-=n a n ,则该数列是(A )等差数列且首项是-3(B )等差数列且首项

是3(C )等差数列且公差是2(D )等差数列且公差是-3

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32-=n a n 求前n 项和

人教版高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

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 编稿:辛文升 审稿:孙永钊 【考纲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5.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6.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推理与证明、数学归纳法407426 知识要点】 考点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推理的概念 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叫做推理.从结构上说,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 2.合情推理 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称为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又具体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 推 理 与 证 明 归纳 推 理 证 明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数学归纳法 综合法 分析法 直接证明 类比 间接证明 反证法

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3.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要点诠释: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1)从推理模式看: ①归纳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从推理的结论看: ①合情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有待证明。 ②演绎推理所得的结论一定正确。 (3)总体来说,从推理的形式和推理的正确性上讲,二者有差异;从二者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角度考虑,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合情推理的结论需要演绎推理的验证,而演绎推理的内容一般是通过合情推理获得的;演绎推理可以验证合情推理的正确性,合情推理可以为演绎推理提供方向和思路. 考点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综合法 (1)定义: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证明方法,又叫顺推法. (2)综合法的思维框图: 用P 表示已知条件,1i Q i =(,2,3,...,n )为定义、定理、公理等,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1P Q ?()→12Q Q ?()→23Q Q ?()→.........n Q Q ?() 2.分析法 (1) 定义: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断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分析法又叫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 (2)分析法的思维框图: 1Q P ?()→12P P ?()→23P P ?()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3.反证法

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2005年福建省成人高校招生 工 作 总 结 汇 编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二00六年三月

目录 1、2005年福建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1) 2、2005年福州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8) 3、2005年厦门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13) 4、2005年莆田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19) 5、2005年三明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22) 6、2005年泉州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29) 7、2005年漳州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35) 8、2005年南平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42) 9、2005年龙岩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48) 10、2005年宁德市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52)

2005年福建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总结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05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在教育部、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认真实施成人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内抓管理从严治招、外树形象取信于民,努力提高成人高校招生的诚信度、国家教育考试的公信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全省各级高招办(考试中心)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年度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招生计划 今年我省各类成人高校招生计划为49900,比去年增加3743,增幅8%。其中:专升本计划21814,比去年增加3482,增幅19%;高起本计划682,比去年减少178,减幅20%;高职(高专)计划27404,比去年增加439,增幅1.6%。 (二)报名情况 今年我省共有67343人报考各类成人高校,比去年增加8392人,增幅14%,其中,专升本30680人,增加3530人,增幅13%;高 起本1737人,减少22人,减幅约1%;高职(高专)为34926人,增加4881人,增幅16%。 (三)考试情况 今年全省共设9个考区、78个考点、2730多个考场,全省选调考场监考人员约6300多人,省高招办向各考区派出考场巡视员120多人。 (四)录取分数线

数学归纳法.知识点梳理

课题:数学归纳法 备课教师:沈良宏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审定教师:刘德清 1、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教学难点: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 3、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0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 (1)证明当n=n0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0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证明一个与无限多个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3.数学归纳法的步骤 (1)(归纳奠基)验证当n=n0(n0为命题成立的起始自然数)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推导n=k+1时命题也成立. (3)结论:由(1)(2)可知,命题对一切n≥n0的自然数都成立. 注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关键在于两个步骤要做到“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验证是基础.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表明:第一个步骤是要找一个数n0,这个n0就是我们要证明的命题对象的最小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并不一定就是“1”,因此“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是正确运用数学归纳法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2)递推是关键.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在于递推,所以从“k”到“k+1”的过程,必须把归纳假设“n=k”时命题成立作为条件来导出“n=k+1”时命题成立,在推导过程中,要把归纳假设用上一次或几次,没有用上归纳假设的证明不是数学归纳法. (3)正确寻求递推关系.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递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寻找递推关系呢?①在第一步验证时,不妨多计算几项,并正确写出来,这样对发现递推关系是有帮助的;②探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要善于观察式子或命题的变化规律,观察n处在哪个位置;③在书写f(k+1)时,一定要把包含f(k)的式子写出来,尤其是f(k)中的最后一项.除此之外,多了哪些项,少了哪些项都要分析清楚. 4、容易出现的问题: (1)混淆数学归纳法与归纳法; (2)忽视第一步的归纳基础,数学归纳法的解题步骤有两步,第一步是归纳基础,第二步是归纳假设,在证明命题成立时,归纳假设这部分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比较重视第二步的证明,却对忽视了归纳基础。常见的错误有: ①没有写第一步,而是直接假设成立,进行第二步归纳假设的证明; ②有写第一步,但是只是形式上写一下归纳基础,并没有进行验证是否成立,容易发生第一步是不成立的情况。因为第一步往往是正确的,而且是比较显然的,所以学生容易忽视它,但是就像玩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如果第一块骨牌没有办法倒下,那么就算后面的骨牌排得多么整齐都不会倒下. 5、解决方法: 针对数学归纳法的特殊证明思路和特点,讲解清楚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及它的特征和相关要点,并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多注重基础,多找出有代表性的典例适时强化学生理解

XX年招生考试工作总结

XX年招生考试工作总结 XX年我县招生考试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县招委、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考试院提出的“以平安招考贯穿始终”的要求,坚持“完善措施、细化流程、狠抓落实、规范操作”的工作方针,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和考风考纪管理,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招生考试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普通高考报名8793人,其中文史类4000(含艺体文)人,理工类4784(含艺体理)人,少年班9人;设5个考点293个考场。全县一本上线1100人,本科上线总计4167人。xx中学徐xx、吴xx、张xx、韦xx同学录取于xx大学,黄xx同学录取于北京大学。 职对口高考报名40人,录取33人,其中本科6人。 2、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8243人,设5个考点277个考场。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7237人,设4个考点242个考场。高中学考补考报名461人、692科次。 4、成人高考报名727人。 5、自学考试共计1000个科次。 二、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

未雨绸缪 为了做好XX年招生考试工作,县招委和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超前谋划,强化领导,加强指导,先后制定印发了《xx县招生考试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x招委[XX]x 号)、《xx县XX年教育招生考试工作方案》(x招委[XX]x号)、《xx县教育局关于XX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舒教[XX]40号)等文件,并于5月20日召开了招委会,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职责,为招生考试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地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严把考试报名关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招办严格要求,严把考生报名资格关。高考考生必须持二代身份证在身份证阅读器上读取个人基本信息后上网填报其它信息,并由招办组织现场摄像。各类招生考试报名均要求以学校为单位,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为主要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确保报名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中考信息采集期间,招办人员分赴全县各初中,现场督查,严禁照片翻拍和网上传输,杜绝冒名顶替现象的发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采用身份证刷证的办法录入考生信息,确保准确无误。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考生持二代身份证网上报名后到招办摄像确认。 2、做好岗前培训

数学归纳法知识点大全(综合)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用于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严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竞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第一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0n n =(N n ∈0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第二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其他形式 (1)跳跃数学归纳法 ①当l n ,,3,2,1Λ=时,)(,),3(),2(),1(l P P P P Λ成立,

②假设k n =时)(k P 成立,由此推得l 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2)反向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n P 对无限多个正整数n 成立; ②假设k n =时,命题)(k P 成立,则当1-=k n 时命题)1(-k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为非负实数,有 在证明中,由 真,不易证出 真;然而却很容易证出 真,又容易证明不等式对无穷多个 (只要 型的自然数)为真;从而证明 ,不等式成立. (3)螺旋式归纳法 P (n ),Q (n )为两个与自然数 有关的命题,假如 ①P(n0)成立; ②假设 P(k) (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 Q(k)成立,能推出 P(k+1)成立; 综合(1)(2),对于一切自然数n (>n0),P(n),Q(n)都成立;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成人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设命题甲:x=1 ; 命题乙:02=-x x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3、设x 、y 是实数,则22y 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x=y (B )x=-y (C )33y x = (D )|x|=|y| (一) 不等式的性质 [说明] 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在试题中也常出现。一定要明白不等式性质中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此外用作差比较法可解决一些问题;最后还可根据函数单调性判断某些不等式能否成立(见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1、若a(B )a b a 11>-(C )| a | > | b |(D )22b a > 2、设x 、y 是实数且 x >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22y x > (B ) xc >yc (c ≠0) (C) x - y>0 (D) 1>y x (二)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说明] 一般没有直接作为试题出现,但是必须掌

握这些基础知识并提高运算能力 1、不等式组? ??->->-2154723x x 的解集为 2、解不等式 03452>+-x x (三) 解绝对值不等式 [说明] 这部分内容重要,在历年试题中几乎都出 现过。有时直接求解集,有时转为求函数定义 域等问题。 1、不等式| 3x-1 | < 1的解集为 | 3x-1 | ≥ 1 的解集为 2、 解不等式 6|1|3<+≤x 3、设集合}1|||{≤=x x A ,集合x x B |{=>0} 求B A ? (四)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说明]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主要用在求函数 定义域。基本要求是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 不相等实根的情形。 1、不等式12>x 的解集是 2、不等式012112<-+x x 的解集是 3、不等式4 382>-x x 的解集是 (五) 指数与对数 [说明] 没有冗长的计算和太多的技巧。要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和对数运算法则,此外就是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第4题在近几年试题中不曾出现。

部编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部编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全总结 数学概念整理: 一、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二、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三、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

招生办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招生办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普通高校招生 今年我县报考普通高校应届生1866人(不含艺体类),达最低录取控制线1464人,达线率78.46%,其中,本科达线566人,本科达线率30.33%,万人本科达线率12.981,位于全市第四位。 年度普通高校共录取1207人(含历届生)录取率62.34%,其中本科录取499人,本科录取率25.77%;高职专科录取708人。与去年相比,2004年我县本科录取377人,本科录取率为22.74%,今年比去年本科录取人数增加122人,录取率增加3.03个百分点。 2、普通高中、初中专招生 今年我市继续实行一条龙报名、考试、录取的办法,我县报名人数(除去职高春招生)达4838人,是中考报名人数历年来最多的一年,考试分四个考点162 个考场。 我县普高录取最低控制线为460分,省级示范高中录取1385人,一般普通高中录取504人。高职中专录取156人,职业高中录取1802人,普职比基本达到1:1,超额完成省颁标准。 今年中考,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电子摄像,建立电子档案。我县用十天时间,带机分赴32所中学,上门给考生摄像,圆满地完成了此项任务。建立中考电子档案,既减轻了学校收集考生照片贴准考证、盖钢印等工作量,也减少了招生办裁准考证存根,分发考点考场等工作;建立了电子档案,就不再需要建立纸质档案,节省了学校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第一年的尝试,初步看到了建立中考电子档案的优越性,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3、全国成人高考报名考试 全国成人高考报名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5日,10月15日、16日在宣城举行考试,我县共报名333人,其中专升本154人,高中起点报本科、大专179人。成人高校考试我县报名情况良好,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县职高和高校联合办学办了几个班,特别是办的专升本的班,吸引了一部分考生参加报名。

数学归纳法案例分析

数学归纳法案例分析 一、内容提要 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学归纳法这一方法,贯通了高中数学的几大知识点: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等。通过对它的学习,能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素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引导发现法和感性体验法进行教学。 在引出的《数学归纳法》这个课题后,我通过一个盒子中的十个乒乓球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导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这两个概念,又通过的两个例子促进学生对“ 递推关系” 的理解,明了两个概念的必要性,为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前提和场合提供形象化的参照物。 同点做准备时抓住这两个问题的类似之处,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掌握本堂课的重点,为进一步突出难。 三、设计理念 1 、初步掌握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培养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 2 、掌握了自主探索问题、自主学习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内在美的感悟能力。 四、教学片断 师:问题1 :这个盒子里有十个乒乓球,如何证明里面的球全为白色? 问题2 :请大家回忆,课本是如何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

教师引导学生明了以上两个问题的异同点。由此,得出归纳法的概念,同时指明了完全归纳法与不完全归纳法的区别。 师:若盒子里的乒乓球有无数个,如何证明它们全是白色球呢? 生:①证明第一次拿出的乒乓球是白色的;②构造一个命题并证明,此命题的题设是:“ 若某一次拿出的球是白色的” ,结论是:“ 下次拿出的球也是白色的” 。以上两步都被证明,则盒子中的乒乓球全是白色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上两个步骤如果都得到证明,是否能说明全部的乒乓球都是白色的?由此,得出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 师:这种思考方法能不能用来证明第二个问题呢? 生:能,学生对比上一问题与此问题类似之处,进而得出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思路和步骤。 让学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第二人个问题( 略) 。 师再强调数学归纳法的“ 奠基步骤” 和“ 递推步骤” 这“ 两个步骤” 以及“ 一个结论” 。 师引导学生总结: ①教学归纳法是一种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它适用于与自然数有关的问题。 ②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能成立。 ③在证明递推步骤时,必须使用归纳假设,必须进行恒等变换。 五、课后反思 ? 通过一个生活事例和一个课本公式的比较,引导学生讨论,促使学生主动思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学生掌握递推原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结构可以,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错,让学生清楚学习数学归纳法的用途,指明的方向。 对数学归纳法的解题步骤可再介绍具体一点

关于历年成人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总文

2011-15成考数学真题题型分类汇总(文) 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2011) 已知集合A={1,2,3,4}, B={x|—1- B {}1x x > D {}12x x ≤≤ (2014)若,,a b c 设甲:2 40b ac -≥ 乙:20ax bx c ++=有实数根。 则( )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15)设集合M={2,5,8},N={6,8},则M U N= (A){8} (B){6} (C){2,5,6,8} (D){2,5,6} (2015)设甲:函数Y=kx+b 的图像过点(1,1), 乙:k+b=1,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D)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数学法则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 A.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招生办高考工作总结

招生办高考工作总结 篇一:招生办工作总结 [招生办工作总结] 招生办主要工作分为:自学考试、成人高考、高考、中考以及其它考试的报名,招生办工作总结。一年来共承担自学考试报名四次、考试四次;成人高考、高考、中考的报名和考试各一次;英语等级考试报名两次。 在教育局领导和上级招办、考办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高考,教育局从实践“三个代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维护政府形象的角度,高度重视高考工作,强化高考的政府行为,严格执行政策、严格程序、强化协调、优化服务,以教育大局为重,出色的完成了高考的学生报名、采集信息、体检、组织考试等工作,耐心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在年终评比中,根据考试组织实施量化考评细则的评分,我区再次被评为济南市高考组织和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另外,由于我们为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自学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多;自学考试实施精细化管理,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在考务统计中,多次实现“零失误”,受到市考办领导的好评。成绩的取得是教育局党委正确领导和市招办、考办领导大力的支持的结果,是教育局同仁、各考点的主考

和监考教师、考务人员及高中学校校长、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招生办的同志们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二、主要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招生办的工作,责任大、政策性强、程序多、手续复杂、精准要求高,再加上各项工作都深受社会和家长关注,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失误,都是无法弥补的,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都会影响教育乃至政府的形象,我们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认真学习有关招生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热心为考生服务,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工作总结《招生办工作总结》。 在高考的成绩比较中,我们一直是以上线率来衡量学校的升学成绩,市教育局是以录取率来衡量学校,由于我区很多学生宁上好专科,不上三批本科,干脆不报三批本科;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安心复读,准备来年高考,劝学生放弃报考三批本科,导致我们的上线率和录取率的差距比较大。这说明我们在组织填报志愿时,对高中学校的要求没有落实,对考生的教育和指导不力。 三、新的一年努力目标 招生办的工作离不开两个词:管理和服务。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管理是执行招生考试的有关政策,落实教育局和市招办、考办各项工作的要求;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争取做到:大事和小事一样重视、领导

浅谈数学归纳法在高考中的应用

1、数学归纳法的理论基础 数学归纳法,人类天才的思维、巧妙的方法、精致的工具,解决无限的问题。它体现的是利用有限解决无限问题的思想,这一思想凝结了数学家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无疑形成了数学证明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它的巧妙让人回味无穷,这一思想的发现为后来数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用有限维空间代替无限维空间(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用有限过程代替无限过程(积分和无穷级数用有限项和答题,导数用差分代替)。 1.1数学归纳法的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想到问题的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由有限到无限,可人类对无限的把握不顺利。在对无穷思考的过程中,古希腊出现了许多悖论,如芝诺悖论,在数列中为了确保结论的正确,则必须考虑无限。还有生活中一些现象,如烽火的传递,鞭炮的燃放等,触动了人类的思想。 安提丰用圆周内接正多边形无穷地逼近圆的方法解决化圆为方;刘徽、祖冲之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无穷地逼迫圆,无穷的问题层出不穷,后来古希腊欧几里得对命题“素数的个数是无穷的”的证明,通过了有限去实现无限,体现了数学归纳法递推思想。但要形成数学归纳法中明确的递推,清晰的步骤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自觉运用进行数学证明却是近代的事。 伊本海塞姆(10世纪末)、凯拉吉(11世纪上叶)、伊本穆思依姆(12世纪末)、伊本班纳(13世纪末)等都使用了归纳推理,这表明数学归纳法使用较普遍,尤其是凯拉吉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 333 (1)124n n n +++??????+= 这是数学家对数学归纳法的最早证明。 接着,法国数学家莱维.本.热尔松(13世纪末)用"逐步的无限递进",即归纳推理证明有关整数命题和排列组合命题。他比伊斯兰数学家更清楚地体现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基础,递进归纳两个步骤。 到16世纪中叶,意大利数学家毛罗利科对与全体和全体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证明作了深入的考察在1575年,毛罗利科证明了 21n n a a n ++= 其中1231,2k a k =+++?????? =?????? 他利用了逐步推理铸就了“递归推理”的思路,成为了较早找到数学归纳中“递 归推理”的数学家,为无限的把握提供了思维。 17世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为数学归纳法的发明作了巨大贡献,他首先明确而清晰地阐述数学归纳法的运用程序,并完整地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他所发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必考公式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笔记 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一 、 考点:交集、并集、补集 概念:(必考) 1、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 又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求公共元素) A ∩B={x|x ∈A,且x ∈B} 2、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和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求全部元素) A ∪B={x|x ∈A,或x ∈B} 3、如果已知全集为U ,且集合A 包含于U ,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的补集,记作, 读作“A 补” ={ x|x ∈U ,且x A } 今年选择题第一题必考: 例1、设集合,集合 ,则集合( D ) (A ) (B ) (C ) (D ) 例2、集合U={1,2,3,4,5,6,7} ,,集合 ,则 (C ), =(D ) (A ) (B ) (C ) (D )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例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二、考点:简易逻辑 概念: 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A 和结论B 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 1. 充分条件:如果A 成立,那么B 成立,记作“A →B ”“A 推出B ,B 不能推出A ”。 2. 必要条件:如果B 成立,那么A 成立,记作“A ←B ”“B 推出A ,A 不能推出B ”。 3. 充要条件:如果A →B,又有A ←B ,记作“A ←B ”“A 推出B ,B 推出A ”。 解析:分析A 和B 的关系,是A 推出B 还是B 推出A ,然后进行判断 第二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三 、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1. 如果a>b ,那么ba ,那么ab ,且b>c ,那么a>c 3. 如果a>b ,存在一个c (c 可以为正数、负数或一个整式),那么a+c>b+c ,a-c>b-c 4. 如果a>b ,c>0,那么ac>bc (两边同乘、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 5. 如果a>b ,c<0,那么acb>0,那么a 2>b 2 7. 如果a>b>0,那么 ;反之,如果 ,那么a>b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四、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

中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复习过程

中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 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 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

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 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成人高考工作汇报及汇报

成人高考工作汇报及汇报 成人高考工作汇报及汇报 xxxx年成人高校招生报名工作已经结束,x月xx日在xx召开了xx省xx年成人高校招生考务工作会议。会后,我们即对我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现就我市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全省共报名xxxx人,比去年增加x万余人。我市报名xxxx人,在全省占第x位,比去年xxxx人增加xxxx 人,增长率为xx%。今年全市共设xx个考点、xxx个考场、xx种考试科目,其中专升本x个考点、xxx个考场,高中起点升本、专科x个考点、xxx个考场,需抽调监考教师及工作人员xxxx人(监考教师xxxx人),省下派巡视人员xx人,从市纪委抽调纪检工作人员xx人,从市教育局抽调巡视人员及工作人员xx余人成人高考工作汇报及汇报。 二、xxxx年全省招生新趋势 全省成人高校招生报名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以至于出现部分学校和部分专业生源倒挂现象,即招生计划数大于报名数(xxxx学院去年几百个招生计划,仅几十人报考,今年已取消其招生计划)。鉴于此种情况,教育部今年大幅削减了安徽省招生计划成人高考工作汇报及汇报。但今年我省报名人数又有新的增加,以至于我省今年考生数同招生计划比

例为2:1,尤其是高中起点的报名数和招生计划差别更大,比例接近3:1,具体数字见见下表: 三、xxxx年成人高校招生的改革措施 1、部属院校停止招收脱产生,明年省民办院校脱产生招生计划也不能超过总招生计划的x%,以后还要逐年下降。 2、考生进考场时间和离场时间同高考一致。 3、建立考生诚信考试档案,考生如在成人招生考试中有作弊行为,国家考试机构将记录在案,以后该生每次参加国家教育考试都可查到,录取后电子档案中也有作弊记录。 4、省教育厅在全省考务会议以后将召开一次有关招生单位的联席会议,要求考试期间每市出动一台“无线电信息监控车”,用以对可疑信息的监控成人高考工作汇报及汇报。 5、对全省xxxx多名外省籍身份证号码考生和xxx多名同一号码两处报名的考生重点检查,特别是对xxx余名同一身份证两处报名者,省考试院将逐一通知到人,查明原因,要求在一处考试。往年省教育厅默认外省考生在我省报名,鼓励我们加强宣传多报名,今年已禁止了。 四、xxxx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安排 xxxx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已基本安排就绪,考点、考场设置表及考生准考证已下发到各县市区招办和各报名点,我们也将在xx月x日上午召开各考点考务工作会议,xx教育局分管局长参会,布置相关工作,发放相关材料。

数学归纳法经典练习及解答过程

数学归纳法经典练习及 解答过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七节数学归纳法 知识点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易误提醒运用数学归纳法应注意: (1)第一步验证n=n0时,n0不一定为1,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起始值. (2)由n=k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自测练习] 1.已知f(n)=1 n + 1 n+1 + 1 n+2 +…+ 1 n2 ,则( ) A.f(n)中共有n项,当n=2时,f(2)=1 2 + 1 3 B.f(n)中共有n+1项,当n=2时,f(2)=1 2 + 1 3 + 1 4 C.f(n)中共有n2-n项,当n=2时,f(2)=1 2 + 1 3 D.f(n)中共有n2-n+1项,当n=2时,f(2)=1 2 + 1 3 + 1 4 解析:从n到n2共有n2-n+1个数,所以f(n)中共有n2-n+1项,且f(2)=1 2 + 1 3 + 1 4 ,故选D. 答案:D

2.(2016·黄山质检)已知n 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4+…+1 n +1 = 2? ???? 1n +2+1n +4 +…+12n 时,若已假设n =k (k ≥2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要用归纳假设再证n =( )时等式成立( ) A .k +1 B .k +2 C .2k +2 D .2(k +2) 解析: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则n =k (k ≥2为偶数)下一个偶数为k +2,故选B. 答案:B 考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求证:(n +1)(n +2)·…·(n +n )=2n ·1·3·5·…·(2n -1)(n ∈N *). [证明] (1)当n =1时,等式左边=2,右边=21·1=2,∴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k +1)(k +2)·…·(k +k )=2k ·1·3·5·…·(2k -1). 当n =k +1时,左边=(k +2)(k +3)·…·2k ·(2k +1)(2k +2) =2·(k +1)(k +2)(k +3)·…·(k +k )·(2k +1) =2·2k ·1·3·5·…·(2k -1)·(2k +1) =2k +1·1·3·5·…·(2k -1)(2k +1).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成立. 根据(1),(2)知,对n ∈N *,原等式成立.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面的等式: 12-22+32-42+…+(-1)n -1·n 2=(-1)n -1n ?n +1? 2 . 证明:(1)当n =1时,左边=12=1, 右边=(-1)0 ·1×?1+1? 2 =1, ∴原等式成立. (2)假设n =k (k ∈N *,k ≥1)时,等式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