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李玉权版》第一、二章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李玉权版》第一、二章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李玉权版》第一、二章

——自学《光波导理论与技术李玉权版》笔记

第1章绪论 (2)

1.1 光通信技术 (2)

1.2 光通信的发展过程 (2)

1.3 光通信关键技术 (3)

1.3.1 光纤 (3)

1.3.2 光源和光发送机 (5)

第2章电磁场理论基础 (7)

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7)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7)

2.1.2 电磁场边界条件 (8)

2.1.3 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 (10)

2.1.4 柱型波导中的场方程 (11)

2.2 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13)

2.2.1 无界均匀媒质中的均匀电磁波 (13)

2.2.2 平面电磁波的偏振状态 (13)

2.2.3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15)

2.2.4 非理想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16)

2.3 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18)

2.3.1 电各向异性媒质 (18)

2.3.2 电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平面波 (18)

2.4 电磁波理论的短波长极限——几何光学理论 (22)

2.4.1 几何光学的基本方程——eikonal方程 (22)

2.4.2 光线传播的路径方程 (24)

2.4.3 路径方程解的两个特例 (25)

2.4.4 折射定律与反射定律 (28)

第1章 绪论

1.1 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巨大的传输带宽

石英光纤的工作频率为0.8~1.65m μ ,单根光纤的可用频带几乎达到了200THz 。即便是在1.55m μ 附近的低损耗窗口,其带宽也超过了15THz 。

(2) 极低的传输损耗

目前工业制造的光纤载1.3m μ 附近,其损耗在0.3~0.4dB/km 范围以内,在

1.55m μ波段已降至0.2/dB km 以下。

(3) 光纤通信可抗强电磁干扰,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就提高了这种通信手

段的保密性,同时也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1.2 光通信的发展过程

图 1.1.1 光纤通信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个最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图 1.1.2 光纤通信系统原理框架图

1.3 光通信关键技术

1.3.1 光纤

光纤是构成光网络的传输介质,目前通信光纤全部都是以石英为基础材料制作的,它有纤芯、包层及保护层构成,横截面如图1.1.3所示。纤芯折射率1n 略大于包层折射率2n ,光纤对光波的导引作用主要由纤芯和包层完成,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光纤收到机械损伤。目前,通信用光纤主要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主要有m μ50和m μ5.62两种规格,单模光纤芯径一般小于m μ10。

图 1.3.1 光纤的横截面

光纤的主要传输特性有:损耗、色散、非线性及双折射等。

1. 光纤的损耗特性

光纤的损耗导致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功率下降,用衰减系数α表示

)lg(10)/(in

out P P L km dB -=α (1.3.1) 其中in P 是注入功率,out P 是长为L 的光纤的输出功率,一般km dB /作为光纤损耗的使用单位。

光纤损耗主要有光纤的本征损耗、散射损耗、瑞丽损耗、杂质损耗等因素构成。

2. 光纤的色散特性

色散指介质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以不同速度传播的物理现象。在光纤中色散的因素有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模式色散。

模式色散是在光纤中,不同频率成分的光有不同的传播速度,而且不同传播模式之间也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多模光纤中光信号激励众多传播模式,不同传播模式到达输出端的时延不同,导致信号严重畸变,这就制约多模光纤只能用于短距离、低速率传输。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也是一种模式色散,它是由于单模光纤中两个正交的偏振态以不同传播速度传播造成。

材料色散是由于任何材料都是色散材料,折射率都是频率的函数,群速度随频率变化决定了包络的畸变,这就是所谓的群速度色散(GVD)。GVD 决定了折射率对频率的二阶导函数ω

ωd n d )(2。 波导色散是因光波导中某一特定的传播模式的纵向相位常数与频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决定。单模光纤工作模式的波导色散总是正常色散,且单模光纤的总色散由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组成,在m μλ27.1>时,波导色散与材料色散符号相反,部分抵消,使得零色散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色散位移光纤(DSF)是改变单模光纤结构,可以使得零色散波长移至m μ55.1的光纤。

3. 单模光纤的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光纤对大信号的响应特性,光纤纤芯中的电场强度达到

m V /10~1065量级,在如此强大的电场作用下,石英的非线性极化导致光纤的折射率有一个与外加光强成比例的非线性修正项,即

221||E n n n += (1.3.2)

这就是所谓光克尔效应。

4. 单模光纤的双折射

单模光纤中的传播模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模式,光纤的主模式是一对偏振态相互正交的简并模,而在非理想状态下,这一对模式将不再是理想的简并模,两者传输特性将会略有差别,两者等效折射率并不相同,这就是单模光纤的双折射。

双折射导致光信号在单模光纤的传输过程中偏振态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对相干光通信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双折射会导致偏振模色散(PMD 。为了克服双折射的影响,会人工的加大两个偏振态传输特性的差别,使得其中一个处于截止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偏振保持光纤或保偏光纤。

1.3.2 光源和光发送机

1. 光源

短距离低速率传输系统可以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作光源,长距离高速率传输系统都是用半导体激光器(LD)作为光源。

根据LD 内部频率选择机构,可以分为F-P 型LD 、DFB 型和DBR 型的LD ,以及多量子阱(MQW)LD 。

F-P 型LD 利用半导体PN 结的解理面形成F-P 型光纤谐振腔,作为频率选择机构,见图 1.3.2。DFB 型LD ,即分布反馈型LD ,采用制作在激光器有源区上的反射光栅作为频率选择机构,见图1.3.3。而DER 型LD ,即分布不喇格反射型LD ,如图 1.3.4所示,与DFB 型LD 类似都是采用反射光栅作为频率选择机构,不同于DER 型LD 的反射光栅位于有源区的两端。两者也被统称为动态单纵模激光器。MQW 结构的LD ,其有源区由多层极薄的薄膜层构成,薄膜层界面层势垒将其隔成多个量子阱,载流子和光子被束缚在薄层之中,因此光能量损耗小。

2. 光源调制技术

对光源的调制分为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两种方式来实现。直接调制又称内调

制,意为采用信号直接控制光源的注入电流,是光源的发光强度随外加信号变化。间接调制又称外调制,光源发出稳定的光束进入外调制,利用介质的电光效应、声光效应或磁光效应实现调制。

在对光源采用直接调制中,由于半导体光源有源区载流子浓度快速变化,这导致有源区等效折射率快速变化,从而导致输出光束的频率不稳定,这就是所谓的高速调制时的频率啁啾现象。

3.光发送端机

其功能是将电端机送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注入光纤传输。

第2章 电磁场理论基础

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宏观电磁现象可以用电场强度矢量E 、电位移矢量D 、磁场强度矢量H 、磁感应强度矢量B 等四个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矢量来描述,四个场矢量之间的关系由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即 ρ

=??=????-=????+

=??D B t

B E t

D

J H 0 (2.1.1) 式中,J 是媒质中的传导电流密度,ρ是自由电荷密度。且式(2.1.1)中四个方程式并非独立的,如果认为电流连续方程

0=??+??t

J ρ (2.1.2) 是独立方程,则式(2.1.1)中后两个方程可以用前两个方程推导。且物质特性方程(本构关系)为

M H B P

D E

J +=+==00μεσ (2.1.3)

式中,P 为媒质的极化强度矢量,M 称为磁化强度矢量,σ为媒质的电导率,对良好的介质可以近似为0,0ε、0μ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

对于非磁性介质,0=M ,从而

H B 0μ= (2.1.4)

电极化强度P 可以写成

...:)3(0)2(0)1(0+++?=EEE EE E P χεχεχε (2.1.5)

其中)(i χ是1+i 阶张量,若除)1(χ以外,所有的)(i χ的元都为0,则媒质是线

性媒质,否则媒质是非线性的。对于各向同性的线性媒质

????

??????=χχχχ0000

00)(i 它可以用张量χ表示,从而得到

)

1()1(r 000χεεεχεχε+==+==其中E E D E

P r (2.1.5)

一般说来,所有场量都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任意函数,一个时域函数可以用福利叶变换表示

?∞

∞-ψ=ψωωωd e z y x t z y x t j ),,,(),,,( (2.1.6a) ?∞

∞--ψ=ψωπωωd e t z y x z y x t j ),,,(21

),,,( (2.1.6b)

式中),,,(t z y x ψ代表所有场分量的时域表达式,而),,,(ωz y x ψ则是其频域表达式。

在良好介质中,电流密度和电荷密度都为0,频域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写作

000=??=??-=??=??E H H

j E E

j H r r εεωμεωε (2.1.7)

2.1.2 电磁场边界条件

式(2.1.1)描述的是电磁参数με、为位置坐标的连续函数的媒质中的电磁量的基本规律,在媒质的电磁参数发生突变,则以微分方程形式出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不再适用,改写为积分形式,即 ????????+?=S l S ds t

D ds J Hdl (2.1.8a) ??????-=?l S ds t

B dl E (2.1.8b) ??=?S

ds B 0 (2.1.8c)

?????=?S V

d ds D υρ (2.1.8d)

将式(2.1.8c)和式 (2.1.8d)应用于如下图2.1.1所示的扁平区域,可得

0)(21=-?B B n (2.1.9a)

S D D n ρ=-?)(21 (2.1.9b)

由此得到,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的两侧磁感应强度B 的法向分量连续,而电位移矢量D 的法向分量的突变决定于界面上面电荷密度S ρ。

图 2.1.1 法向边界条件

将式(2.1.8a)和式(2.1.8b)应用于如图2.1.2所示的窄条形路径,可得

s J H H n =-?)(21 (2.1.10a)

0)(21=-?E E n (2.1.10b)

由此可得,磁场强度H 的切向分量在边界面的突变决定于界面的面电流密度s J ,而电场强度的切向分量则是连续的。

图 2.1.2切向边界条件

对于非导电的介质,其表面电荷密度0=s ρ,表面电流密度,因而可以把式(2.1.9)和是(2.1.10)合并写作

0)(21=-?B B n (2.1.11a)

0)(21=-?D D n (2.1.11b)

0)(21=-?H H n (2.1.11c)

0)(21=-?E E n (2.1.11d)

式中n 为界面上由媒质1指向媒质2的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2.1.3 波动方程和亥姆霍兹方程

良好介质中0=J 、0=ρ,如果媒质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线性介质,即r ε为常数,对方程(2.1.1)中的前两个方程取旋度,并注意到00=??=??E D r εε,00=??=??H B μ,则可以得到

022222

=??-?t E c n E (2.1.12a) 022222

=??-?t H c n H (2.1.12b) 上式中,001

εμ=c 是真空中的光速度,r n ε=是媒质的折射率,上式

(2.1.12)是线性、均匀、各项同性媒质的电磁波动方程,它的解释以速度n c v =传播的电磁波。

在频域中,所有的场量都是以角频率ω振荡的正弦量,因而其波动方程则为

02202=+?E n k E (2.1.13a)

02202=+?H n k H (2.1.13b)

式中

00220εμω=k (2.1.14)

式(2.1.13)成为亥姆霍兹方程,对于非均匀的各向同性线性媒质,则因为0000=??+?=??=??E E E D r r r εεεεεε,可得

E E r

r ??-=??εε 从而得到

0)(2202=???++?r r

E E n k E εε (2.1.15a)

0)(2202=????++?H H n k H r r

εε (2.1.15b)

式(2.1.15)中r n ε=2是位置的函数,如果媒质的折射率或相对介电常数随位置的变化较为缓慢,即满足条件

1<

可以简化为

02202=+?E n k E (2.1.16a)

02202=+?H n k H (2.1.16b) 式(2.1.16)与式(2.1.15)形式相同,但是式(2.1.16)中折射率n 是空间位置的函数,求解更难。

2.1.4 柱型波导中的场方程

光波在柱型波导中传播时,其电磁场量可以写作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之和,即

?

??+=+=z z t z z t H e H H E e E E (2.1.17) 式中z e 为柱型系统中的纵向的单位矢量。如图 2.1.3所示,沿z 轴方向传播的光波,所有的场分量必有z j e β-这样的传播因子,因此亥姆霍兹方程可以写作

0)(22202=???

? ??-+???? ???t t t t t H E n k H E β (2.1.18a) 0)(22202=???

? ??-+???? ???z z z z t H E n k H E β (2.1.18b) 式中2t ?是横向Laplace 算子。

图 2.1.4分析柱型系统所用的坐标系

在z 向均匀的柱型传输系统,可以使用矢量亥姆霍兹方程中分离的纵向分量z E 、z H 所满足的标量亥姆霍兹方程,即式(2.1.18b)。横向场量t E 、可以从麦克斯韦方程组(2.1.7)直接得到。

将式(2.1.7)中额梯度算子写成z

ez t ??+?=?,展开后的 z t z z t t c H e j E j E k ??+?-=02ωμβ (2.1.19a)

z t z r z t t c E e j H j H k ??-?-=ωεβ2 (2.1.19b)

式中

22202β-=n k k c (2.1.20)

2.2 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2.2.1 无界均匀媒质中的均匀电磁波

均匀平面电磁波的场量用下式表示

r jk e E E ?-=0 (2.2.1a)

r jk e H H ?-=0 (2.2.1b)

对于均匀平面波而言,k 为波矢量,方向即为波的传播方向,大小n k k 0=,即为波的相位常数。令

C z k y k x k r k z y x =++=? (2.2.2)

上式在空间描述一组平面,称为波的等相位面。

将式(2.2.1)代入式(2.1.7),可得

00H e E n ?-=η (2.2.3a)

001E e H n ?=η

(2.2.3b) 00=?E k (2.2.3c)

00=?H k (2.2.3d) 式中,εμη0=是媒质的波阻抗。上式说明,均匀无界媒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是TEM 波。

平面电磁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分别定义为

β

ωβωd d v v g p ==, (2.2.4) 对于均匀平面波,n n k 000εμωβ==。如果媒质的折射率n 是与频率无关的常数,则

n

c n v v p g ==

=001εμ (2.2.5) 2.2.2 平面电磁波的偏振状态 平面电磁波的偏振状态是指电场强度矢量或磁场强度矢量的空间取向随时

间的变化情况。所谓线偏振波是指如果对于一个确定的观察点,场矢量始终在一个确定方向振动,矢量的尖端的轨迹是一个线段。圆偏振波就是的场矢量的尖端的轨迹是一个圆。椭圆偏振波的场矢量的尖端轨迹就是一个椭圆。

任意场矢量都可以写作沿着啷个特征方向的分矢量之和,即

212211φφj j e E e e E e E += (2.2.6)

式中,1e 、2e 为波传播的横方向上两个相互正交的单位矢量,而n e e e =?21,n e 是波传播方向上的单位矢量。1φ、2φ分别是两个分量的相位因子。

当πφφδ,021=-=时为线偏振波。 当23,221ππφφδ=-=时,而且21E E =。当2πδ=时,称为右旋圆偏振波;而23πδ=时,称为左旋偏振波。对于椭圆偏振波的定义类似,此外,这里的旋向定义与一般光学教材书中相反,这样定义是为了与工程电磁理论中的规定一致。

与式(2.2.6)类似,任何一种偏振状态的平面波都可以看出1e 、2e 方向偏振的两个有确定相位关系的线偏振波的叠加,这里我们把任意的一个平面波看成两个旋向相反的圆偏振波的叠加,即

)()(2121je e E je e E E R L -±+= (2.2.7)

式中,L E 、R E 分别是左旋和右旋圆偏振波的振幅,对于R L E E =时,代表线偏振波;R L E E ≠代表椭圆盘偏振波;如果L E 、R E 两者中任意一个为零,则为圆偏振波。

引入斯托克斯参数来描述偏振状态时,定义四个斯托克斯参数:

)sin(2)

cos(2122131221222

21122

210φφφφ-=-=-=+=E E S E E S E E S E E S (2.2.8)

四个参数之间满足:

23

222120S S S S ++= (2.2.9)

如果以1S 、2S 、3S 与直角坐标系中的x 、y 、z 坐标对应,当0S 为常数,则决定一个球面,该球面称为邦加球。任何偏振状态都与邦加球面的点一一对应,只要测得斯托克斯参数的变化规律,就可以确定光波的偏振态变化规律。

2.2.3 平面波的反射和折射

平面电磁波在不同媒质的平面分界面上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2.2.1所示。两种介质中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之间存在如下运动学特性: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共面或波矢量i k 、r k 、t k 共面;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r i θθ=;

(3)斯涅耳定律:t i n n θθsin sin 21=。

图 2.2.1平面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根据入射波的偏振状态,可以得到如下动力学性质:

(1)对于垂直偏振波,即电场矢量和入射面垂直的线偏振波,其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分别为

t

i t i i r n n n n E E R θθθθcos cos cos cos 2121+-==⊥ (2.2.10a) t i i i t n n n E E T θθθcos cos cos 2211+==

⊥ (2.2.10b) (2)对于平行偏振波,即电场矢量和入射面平行的线偏振波,其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分别为

t

i t i i r n n n n E E R θθθθcos cos cos cos 1212+-==∥ (2.2.11a) t i i i t n n n E E T θθθcos cos cos 2121+==

∥ (2.2.11b) 式(2.2.10)和式(2.2.11)中的四个关系式统称为菲涅尔公式。

由菲涅尔定律可知,当21n n >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平面波从媒质1到媒质2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1

21

sin n n c i -=>θθ (2.2.12) 显然,仅当21n n >时,才可能发生全反射。

由式(2.2.11a),如果入射条件满足 1

21n n tg B -=θ (2.2.13) 则平行偏振波的反射系数为零,因而入射的平行偏振波产生全折射。B θ称为布儒斯特角,又称起偏角,此时无论入射波的偏振状态如何,反射波都是线偏振波。

2.2.4 非理想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对光波系统,我们关心的是损耗极低、色散很弱的良好介质中的电磁波,在这种介质中,沿z 轴方向传播的平面波可以表示为

nz jk z e e E E 00--=α (2.2.14a)

nz jk z e E E H 00--=αη

(2.2.14b) 式中α称为衰减常数,而βω=)(0n k 为相位常数。

对于非理想介质的平面波,其相速度和群速度为

)

(ωβωn c v p == (2.2.15a) ω

ωβωd dn n c d d v g +== (2.2.15b) 所谓群速度,假设一个被调制的电磁信号在色散媒质中传播,将电磁信号看

着沿z 传播的但在y x -平面内均匀的脉冲信号,假设损耗可以忽略,则此信号可以表示为

?∞

∞--=βωβωβd z t j A t z A )])((exp[)(),( (2.2.16) 式(2.2.16)说明一个空间长度为有限的信号可以再频域中表示为单色平面波的叠加,式中)(βA 是与ω、)(ωβ相对应的振幅函数,显然

?∞

∞-==dz z j t z A A ])(exp[)0,(21

)(ωβπβ (2.2.17)

对于色散媒质,)(ωβ和ω之间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将)(ωβ在载波相位常数0β附近展开为泰勒级数:

?+-+-+=222200)(21)()(βββ

ωβββωωωβd d d d (2.2.18) 将其代入式(2.2.16)忽略与22β

ωd d 成比例的项以及高阶项,可以得到 βββ

ωβββωωd z t d d j A z d d t j t z A ])(exp[)()](exp[),(00--??∞∞- (2.2.19) 将式中的积分式与式(2.2.16)比较,可知积分刚好是)0,(t d d z A β

ω-,因而得到 )](exp[)0,(),(00z v t j t v z A t z A g g βω--= (2.2.20)

因此,已调制的信号沿着z 轴传播时其信号包络以群速度β

ωd d v g =传播,在忽略与22β

ωd d 成比例的项的情形下,信号包络形状不变,所以群速度就是信号包络的传播速度,如图2.2.2所示。

图 2.2.2群速度示意图

2.3 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平面电磁波

2.3.1 电各向异性媒质

媒质在电磁场作用下,可根据其惦记化和磁极化特性把媒质分为各向同性、电各向异性、磁各向异性和双各向异性几种类型。电各向异性是其介电常数为二阶张量;磁各向异性是指其磁导率为二阶张量;所有媒质在运动状态下,根据狭义相对论都是呈双各向异性。

电各向异性媒质的介电常数,必须用一个二阶张量表示,即

????

??????=3332312322

211312

11εεεεεεεεεε (2.3.1) 对于无损耗的电各向异性媒质,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证明式(2.3.1)中的张量为实对称张量,即:ji ij εε=。再根据线性代数理论,任何一个实对称矩阵都存在一个正交线性变换,将这个实对称矩阵转换为一个对角矩阵,这就相当于一个坐标系的旋转。在新的坐标系中,即主轴坐标系中,介电常数张量可表示为

????

??????=z y

x

εεεε0000

00 (2.3.2)

若z y x εεε≠=。则媒质为单轴媒质,z 轴为光轴;若z y x εεε≠≠,则称为双轴媒质;在z y x εεε==时,称为各向同性媒质。

对于电各向异性媒质,在主轴坐标系中

E D ε=

写作分量形式:

E D x x ε=,E D y y ε=,E D z z ε=

因此定义主轴坐标系中的折射率

2εεi i n = (2.3.3) 2.3.2 电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平面波

电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所有的场矢量均可表示为r jk e A A ?-=00,0A 为振幅矢量,将其代入麦克斯韦方程组,即式(2.1.7)中,可得

??

?

????

=?=?=?-=?000D k H k H E k D H k ωμω (2.3.4) 上式说明,电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平面波矢关于场矢量D 和B 的TEM 波,但考虑D 与E 不一定平行,所以不一定是关于E 和H 的TEM 波。

讨论单轴媒质中的平面波,将式(2.3.4)中的第二个方程左乘矢量k ,并利用第一个方程,则

D H k

E k k 020μωωμ-=?=??

E E k E k k ?-=-?εμω022)(

对单轴媒质而言,在主轴坐标系中

????

??????=z y

x

εεεε0000

00

因而

z z y y x x E k E k E k E k D k εεεε++=??=?

所以存在

z z z E k E k )1(ε

ε-=? 从而得到

E E k E k k z z z ?-=--εμωε

ε022)1( (2.3.5) 表示为矩阵形式为

000)1(0)1(022*********=??

???????????????

?????????-------z y x z z y x z z z y z z x E E E k k k k k k k k k εεεμωεεεμωεεεμω (2.3.6)

为了使得式(2.3.6)中x E 、y E 、z E 存在非零解的必要条件是与上述方程对应的行列式为零,从而得到

εμω022=k (2.3.7a)

z z z y x k k k εμωε

ε02222=++ (2.3.7b) 上式(2.3.7)即为单轴媒质中平面波传播的特征方程,在z εε=时,两式一致。

在单轴媒质中,由式(2.3.7a)所决定的相位常数n k n k 000==εμω与k 的方向无关,即为由式(2.3.7a)决定的特征相位常数及相应的平面波与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平面波具有相同特点,该波称为寻常波(O 波)。而由式(2.3.7b)决定的特征相位常数则与波矢量k 的方向有关,因而称第二个因为方向而异的特征相位常数所决定的平面波是非寻常波(e 波)。

假设k 与光轴z 之间的夹角为θ,则可将式(2.3.7)写作

z z k εμωθε

εθ02222)cos (sin =+ (2.3.8a) )cos sin (22022θεθεεμωz z k += (2.3.8b)

从而得到寻常波和非寻常波的相速度分别是

0001n c v ==

εμ (2.3.9a) 21222221022)cos sin (cos sin θθεεμθεθεe o e o z z e n n n n c v +=???

? ??+= (2.3.9b) 由式(2.3.9b)可知,非寻常波的相速度与θ有关,仅当0=θ时,即传播方向与光轴一致时才与寻常波一致。

对于寻常波,将式(2.3.7a)代入式(2.3.6)中,得到0=z E ,从而得到0=z D 。考虑εεε==y x ,所以D 与E 同方向,且B 与H 同方向,这样得到寻常波即是关于D 、B 的TEM 波,也是关于E 、H 的TEM 波。

对于非寻常波,将式(2.3.7b)代入式(2.3.6)可以决定场矢量的偏振状态。假设k 矢量在yoz 平面内,由于非寻常博得特点仅由θ决定,其他子午面的情景与yoz 一致,故

云南农业大学党课第一讲答案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云南农业大学的校训是()。 A.开学养正,耕读至诚 B.解我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C.厚德博学,明理尚农 D.博学笃行,明德亲民 你的答案为:C,正确 2. 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的共同理想是()。 A.民族独立 B.国家独立 C.人民自由 D.振兴中华 你的答案为:D,正确 3. 共产党员先进性是由()所决定的。

A.党的性质 B.党员所处的时代 C.党员的现实表现 D.党的宗旨 你的答案为:A,正确 4. 我们的党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A.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帮助 B.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帮助 C.加强对知识分子的关怀和教育 D.加强对广大青年的关怀和教育 你的答案为:B,正确 5. ()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A.大学生 B.青年 C.群众

D.工人 你的答案为:A,正确 6.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你的答案为:A,正确 7.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C.实现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D.实现共产主义 你的答案为:D,正确

8.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B.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 C.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D.是我国八个民主党派之一 你的答案为:D,正确 9. ()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A.爱国 B.进步 C.民主 D.科学 你的答案为:A,正确 10. 21世纪前半叶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心和主题是()。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_测试题及答案2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 02 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 -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 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 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 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21234569T x x x x x x a ++-++= (2)v —t 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 ,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符 号 在 人 类 传 播 中 的 作 用 广电131班邵玲娟

一、符号的定义 1.本书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日本·永井成男的符号定义: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和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索绪尔能指(意符,声音或图像) 所指(意指,概念或意义) 举例:国歌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歌词和乐曲构成了国歌的 能指,而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则构成了国歌的 所指,即概念意义。 关系理解特伦斯·霍克斯(现代符号学创始人之一,另一个是皮尔士) 符号—形式—媒介关联物(红色) 对象—指称—对象关联物(吉祥) 解释—意义—解释关联物(暖色调,传统,喜庆) 符号=符号具+符号义外在的实体或意义 玫瑰花=花+激情“爱情”的含义 3.符号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从广义上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符号现象是普遍的,以动物界来说,密封的“8”字舞就是一种传达食物所在方位的动作图形符号;兽类动物利用粪便、尿液及其他分泌物来做记号、划地盘等现象,也是一种符号行为。不过,动物的符号行为是基于先天的、本能的机制进行的。因此,动物界的符号连同其“意义”以及对符号的反应,都还不能超过条件原理反射的范畴。

4.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是声音语言,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是文字,我们把它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动作、表情、体态、音声、图形、图片、影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 二、信号与象征符 1.符号三分法(美国符号学创始人查尔斯·皮尔士) 图像符号:用肖似的方式来表征对象(肖像画、数学表格、化学分子式)。 指索符号:符号形体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对象的存在(动物园的指路标牌、高层建筑屋顶上的指示灯)。 象征符号:人类创造的某个别事物的替代品。 2.信号 (1)定义:表示消息的物理量,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2)分类:包括光信号、声信号、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的接收,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消息) 光信号: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 敌人入侵的消息。 声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想 要表达的意思。 电信号:遨游太空的各种无线电波,电话网中的电流,现代计算机、 手机的信号。 3.象征符:是一种由其解释着产生的符号,作为它与之同义的某个别 的符号的替代品。不仅从形式上讲是一种替代物,而且从 内涵上讲是由于具有“意义”而获得一种解释。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核在线答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 (3分) ? A.王国维 ? B.梁启超 ? C.叶朗 ? D.朱光潜 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 (3分) ? A.叶朗 ? B.朱光潜 ? C.胡适 ? D.蔡元培 3、50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 (3分) ? A.朱光潜 ? B.梁启超 ? C.王国维 ? D.蔡元培 4、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学者是? (3分) ? A.朱光潜 ? B.叶朗 ? C.李泽厚

? D.蔡元培 5、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 (3分) ? A.王国维 ? B.李白 ? C.杜甫 ? D.李贺 6、“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是谁说的? (3分) ? A.王羲之 ? B.王国维 ? C.杜甫 ? D.席勒 7、“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是谁说的? (3分) ? A.梯利希 ? B.席勒 ? C.黑格尔 ? D.汤因比 8、叶朗认为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谁说的? (3分) ? A.王夫之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黄宗羲 9、“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 (3分) ? A.席勒 ? B.费尔巴哈 ? C.黑格尔 ? D.海德格尔 10、“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 (3分) ? A.席勒 ? B.海德格尔 ? C.吉卜龄 ? D.费尔巴哈 11、小说《项链》是谁的作品 (3分) ? A.莫泊桑 ? B.福楼拜 ? C.巴尔扎克 ? D.大仲马 12、《生活与美学》是俄国哪位作家的作品? (3分) ? A.普列汉诺夫 ? B.伏尔泰 ? C.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二章复习题1 一、不定项选择(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 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总是大小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而路程还与实际运动的路线有关 D.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对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末的速度大3 m/s 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大6 m/s 4.关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加C.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D.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 5.A、B、C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右图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在10s内的位移相等 B.三个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 .三个物体在10s 内的平均速率相等 D .三个物体在10s 内的路程相等 6.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的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t 2~t 3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B .t 1~t 2时间内物体静止 C .0~t 3时间内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D .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等于梯形的面积 7.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120s B .火箭前40s 上升,以后下降 C .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 2 D .火箭离地最大的高度是48000m 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前两秒加速度为5 m/s 2 B .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 .6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 .8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9.已知直线AC 的中点为B ,物体沿AC 做变速直线运动,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6 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为4m/s ,那么AC 段的平均速度是( ) A .4.8 m/s B .5.0 m/s C .5.2 m/s D .13 m/s 10.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 =(24t -1.5t 2)m ,则质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word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二章综合测试 班级姓名 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与1N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一头大象的体重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2.甲、乙两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乙一下,其结果是( )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3. 人在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 A、四肢向前运动产生的动力 B、人对水的作用力 C、水对人的作用力 D、上面各力的共同作用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5.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 A.手对球的推力B.重力 C.不受力D.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 6.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的是() A.就不会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了B.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C.传统的体育比赛都失去了意义D.“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7. 在体操比赛中,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要在手上抹一些镁粉,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太紧,他这样做 的目的是…………………………………()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8.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9.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0.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哪一对力是书受到的平衡力( )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1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三下数学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一、我会填。 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的。 2、正午时你面向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3、王丽在李强的东面,那么李强在王丽的()面。5太阳每天从()方升起,从()方落下。 4、840÷8的商是()位数,345÷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5、□42÷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6、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7、181÷6的商大约是(),394÷8的商大约是()。 8、20的5倍是();20是5的()倍。 9.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左边是(),右边是(),后面是()。 10.要使□5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二、我会判断。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3、900÷6的商的末尾有2个0。()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5、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9。() 6、东北方向与西南方向是相对的。() 三、我会选择。 1、一只海龟的寿命是128年,一只青蛙的寿命是4年,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倍。 A、33 B 、30 C 、20 2、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A、 64÷4 B 、804÷8 C 、336÷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除数。 A 、大于 B、小于 C 、等于 4、612÷6的商是()。 A、120 B 、106 C 、102 5、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算起。 A、最高位 B 、最低位 C 、第三位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400÷4= 3600÷9= 300÷5= 0÷120= 420÷2= 210÷7= 3200÷8= 200÷4= 560÷8=

最新云南农业大学党课第一讲系统升级后答案完整版解析.doc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25分 1. 共产党员先进性是由()所决定的。 A.党的性质 B.党员所处的时代 C.党员的现实表现 D.党的宗旨 你的答案为:A,正确 2. 建设()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它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你的答案为:D,正确 3. 1931年全军第一次青年工作会议后,总政治部决定:总政治部和()以上各级政治部增设青年工作部。

A.军 B.师 C.旅 D.团 你的答案为:B,正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A.最多数人民 B.最广大工人 C.最广大人民 D.最广大农民 你的答案为:C,正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前进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A.民主化 B.科学化 C.现代化 D.制度化 你的答案为:C,正确

6. ()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A.大学生 B.青年 C.群众 D.工人 你的答案为:A,正确 7. 中国共产党是()的党,有着新时代的特征,是伟大的党。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 D.开拓创新 你的答案为:B,错误 8. 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关怀青年的成长和教育。()曾经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

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你的答案为:选择答案,错误 9. ()明确提出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的战略思想。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你的答案为:A,错误 10. 历史上,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而前赴后继、无惧牺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在英勇就义前挥笔疾书写下的。

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最新答案

1 《大趋势》的作者是()。 0.0分 ?A、 约瑟夫·奈 ? ?B、 丹尼尔·卡尼曼 ? ?C、 保罗.肯尼迪 ? ?D、 约翰·奈斯比特 ? 我的答案:A 2 以下对波普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它20世纪50年代萌发于英国。 ? ?B、

杜尚是观念艺术的发起者。 ? ?C、 它指的是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 ?D、 它否定了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 ? 我的答案:B 3 古希腊人大量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崇尚()。 1.0分 ?A、 自然美 ? ?B、 人体美 ? ?C、 心灵美 ? ?D、 形式美 ?

我的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社会美的有()。 1.0分 ?A、 民俗风情 ? ?B、 人物美 ? ?C、 休闲文化 ? ?D、 山川河流 ? 我的答案:D 5 被封为“净坛使者”的是()。 1.0分 ?A、 沙僧 ?

?B、 猪八戒 ? ?C、 玄奘 ? ?D、 孙悟空 ? 我的答案:B 6 审美趣味集合了以下哪种要素?()1.0分 ?A、 审美偏爱 ? ?B、 审美标准 ? ?C、 审美理想 ?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7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科学家常常因追求美而走向真理。 ? ?B、 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 ?C、 美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足够的知识。 ? ?D、 美育应该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伴随人的一生。 ? 我的答案:C 8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 ?A、 艺术品是意象的外化。

?B、 艺术的本体就是美,艺术和美是不可分的。 ? ?C、 狭义的美是审美意象。 ? ?D、 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 ? 我的答案:C 9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1.0分 ?A、 唯美 ? ?B、 生命 ? ?C、 唯心 ? ?D、

必修2第一二章测试题

立体几何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B .圆锥过轴的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C .平行于圆台底面的平面截圆台截面是圆面 D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 2. 下列四个几何体中,每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如右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A . 3 B . 2 23 C . 6 D .. 32 4、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 1和V 2,则V 1:V 2是:( ) A. 1:3 B. 1:1 C. 2:1 D. 3:1 5、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 A.8:27 B. 2:3 C.4:9 D. 2:9 6、,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直线,则,a c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平行或异面 .B 相交或平行 .C 异面 .D 平行或异面 7、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① 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 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 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④ //,,//a b a b αβαβ???。 ①正方体 ②圆锥 ③三棱台 ④正四棱锥

.4A .3B .2C .1D 8. 如右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 面积为( ) .(不考虑接触点) A. π 4π C. 32π+ D. 18+π 9.在正方体A 1B 1C 1D 1—ABCD 中,AC 与B 1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10.如图,是一个无盖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图,A 、B 、C 为其上的三个点,则在正方体盒子中, ∠ABC 等于 ( ) A .45° B .60° C .90° D .120° 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A ) 283π- (B )83π - (C )82π- (D )23π 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 cm ,点E 在AD 上,且AE =1 3 AD , 点F 在BC 上,且BF =1 3 BC ,把正方形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后,则EF = ( ) A .27 cm B .215 cm C . 2 6 cm D .6 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一个正四棱柱的各个顶点在一个直径为2cm 的球面上.如果正 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cm ,那么该棱柱的表面积为________cm 2 . 正 视 侧视 俯视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测试题

信达 第二章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2.下列几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 .位移和加速度反向 B .速度和加速度反向 C .加速度不变,速度在变 D .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 答案:D 解析:要有加速度,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发生变化,位移和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相反,速度和加速度也可以反向,例如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3.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图 1

信达 A .用水钟计时 B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 .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 /t 2的比值的大小 D .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CD 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1v 和2v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a v 和b v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1v ∶2v =(2 +1)∶1,a v ∶b v =1∶3 B.1v ∶2v =1∶(2-1),a v ∶b v =3∶1 C.1v ∶2v =2∶1,a v ∶b v =3∶1 D.1v ∶2v =3∶1,a v ∶b v =(2+1)∶1 答案:B 解析:将汽车的运动看做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通过后一半位移和前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再由v =x t 得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1v ∶2v =1∶(2-1);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和前一半时间所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同理可得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a v ∶b v =3∶1,选项B 正确。 图2 5.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分别如图2中的a 和b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在t 2时刻甲与乙相遇 C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D .在0~t 2时间内,甲比乙的位移大 答案:A 解析:在t 1时刻,甲和乙速度均为正值,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A 正确。在t 2时刻,甲、乙的速度相同,两物体的位移不相同,乙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大,B 和D 均错误。b 直线的斜率比a 的斜率大,即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C 错误。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所以说语言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语言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

和发展的进程,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如果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就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真正进入了传播时代。 首先,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类的有限记忆力; 第二,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第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一句话,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传播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也就随之产生。原始社会中,人类尚不具备完善的语言能力,更没有文字帮助记载,传播属于最初萌芽阶段。后来,随着人类语言器官的日趋完善,加之文字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人类传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被打破,曾经发生的事件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无论过去多少年,只要文字在,传播的过程就永远不会中断。 文字产生后,人类传播有了一种崭新的方式,但文字的记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基础会计第一二章测试题.doc

2010年高二经管半期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 。 A.反映和考核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 2.会计核算使用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 ) 。 A.实物量度 B.货币量度 C.时间量度 D.劳动量度 3.会计工作组织形式视企业具体情况可分为 ( ) 。 A.总括核算与明细核算 B.车间核算与企业核算 C.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 D.综合核算与非综合核算 4.会计对象是 ( ) 。 A.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 B.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C.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 D.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5.会计是( )的组成部分。 A.经营活动 B.经济管理 C.核算和监督 D.社会再生产 6.会计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 )活动。 A.管理 B.计量、记录

C.分析、检查 D.复式记账 7.根据会计法规定,有权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部门是 ( ) 。 A.国家发改委 B.国资委 C.财政部 D.审计署 8.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是 ( )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签订销售合同 C.收取销售订金 D.结算销售货款 9.收回应收账款50000 元,存入银行。这一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是() 。 A.资产总额不变 B.资产增加,负债增加 C.资产增加,负债减少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 10.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交易或事项是() 。 A.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一批 B.以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货款 C.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 D.购入电视机一部,款暂欠 11.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变动。 A.同增 B.同减 C.一增一减 D.不增不减 12.()既反映了会计对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A.会计科目 B.会计恒等式 C.计账符号 D.账户 13.不属于资产的项目是() 。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 ) A .位移 B .速度 C .加速度 D .路程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 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 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 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 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一秒内( )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4.以v 0 =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 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 内的位移是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5.一个物体以v 0 = 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3 s 末的速度为零 C .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 D .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6.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 ) 7.物体做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5 m ,则该物体( ) A .3 s 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 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人类传播史

简析人类传播史上五次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每个国家或地区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它警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十分重视传播科技的开发、引进和运用,否则,国家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巨大的。 语言传播:第一次传播革命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的直接推动力。人类创造了语言,语言也就成了人类的标征,成了人类进行交际与传播的工具,也成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据考古发现,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最先出现的尼安德特人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奇怪地绝种了,而后起的克罗马农人却成了人类最直接的祖先。一个十分有力的推论是:前者没有语言,而后者创造了语言。语言拯救和帮助了克罗马农人,人类也从此脱离了动物的信号传播藩篱,踏上了人类的语言传播大道。第一次传播革命中的语言传播,使个人经验和见闻为大家所共享,使前人的文化积累为后人所继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祖先懂得了钻木取火、草药治病、保藏食物、饲养动物、耕种粮食、敬奉神祗,还掌握了“知识含量”很高的制陶、纺织、炼铁等技术。若没有语言传播,这些转变就不会发生,“社会就会停止生产,就会崩溃,就会无法作为社会而存在下去。” 书写传播:第二次传播革命 在第二次传播革命中,人类发明了文字,开始进入书写传播时代。以往的语言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心记脑存,既不能“通之于万里,推之于百年”,亦不能保证信息在传播中不被扭曲、变形、重组和丢失。因此,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可谓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一方面引导人类由“野蛮时代”迈步进入“文明时代”,另一方面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上实现了对语言传播的真正超越。 印刷传播:第三次传播革命 印刷术的发明,不仅给中国,也给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文明带来了曙光,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巨大变化,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 以往,由于媒介笨重、符号复杂、复制困难和传播垄断,书本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竹简、帛书等书写媒介也只在上流社会流传。只有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才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牢笼,开始了文艺复兴,进而又导致了工业革命。 电讯传播:第四次传播革命 在人类的第四次传播革命中,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讯传播,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印刷传播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书、报、刊)运输(通过人及交通工具把印刷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特别是广播、电视一旦插上卫星转播的翅膀,这种传播就已不再是通常的大众传播了,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全球传播了。因此,电讯传播正被人们看作是继武器仗之后的符号仗,军事大战之后的信息大战,而且肯定会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愈演愈烈,并日益成为强国争霸的工具。 互动传播:第五次传播革命 互动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电话高度网络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它除了具有其它传播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性、交谈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和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容”,传播者积极地将信息推向受众,受众则消极地打开“开关”等待信息的来临;而互动传播中的人则必须自己主动地去寻找信息、追逐信息,向资料库、电子图书馆、影视中心索要信

美学原理期末答案..

美学原理(73.0分) 选择题(50分) 1、李泽厚对“美”的认识是:(1.00分) ?A.美在心不在物 ?B.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 ?D.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2、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1.00分)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3、对休闲描述不恰当的是?(1.00分) ?A.是一种生命状态 ?B.以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为内容 ?C.是一种行为方式 ?D.是无所事事 4、《风雅生活论》的作者是?(1.00分) ?A.雨果

?B.巴尔扎克 ?C.莫泊桑 ?D.福楼拜 5、“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审美活动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是谁提出的?(1.00分) ?A.孟德斯鸠 ?B.泰纳 ?C.卢梭 ?D.韦伯 6、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1.00分)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7、美育主要是什么?(1.00分) ?A.个体 ?B.群体 ?C.关系 ?D.社会 8、()不仅是美感活动的特征,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1.00分) ?A.直觉性 ?B.传达性 ?C.愉悦性

?D.超越性 9、以下体现人体美的雕塑不属于罗丹的是?(1.00分) ?A.《思想者》 ?B.《永恒的偶像》 ?C.《大卫》 ?D.《吻》 10、中国美学认为: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是:(1.00分) ?A.主客统一 ?B.情景交融 ?C.天人合一 ?D.万物有灵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0分) ?A.悲剧最积极的审美效果是使人正视人生的负面。 ?B.只有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C.古希腊悲剧中知道预言是预言实现的条件。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00分) ?A.运用逻辑判断命题的形式阐释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蕴只是近似的描述。 ?B.一种阐释只能照亮艺术作品丰富意蕴的某个侧面。 ?C.伟大的作品具有无限的阐释可能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