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三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但20世纪90年代后,第三产业发展与迅速发展的制造业相比明显滞后,从1990年到200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35.8%上升为38.4%,14年仅上升2.6个百分点。到2010年,广东三次产业比重为5.0:

50.4:44.6,相比改革开放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回顾: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及其比较

1、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快速发展。1979~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均递增14.1%,高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第一产业增速8.3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增速1.7百分点。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9.8:46.6:23.6演变为8:53.6:38.4。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如2003年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接近28%。

2、第三产业与扩大就业

与其他产业相比,广东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吸纳就业的主渠道。1978~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从286万人增加到1221万人,共新吸纳就业935万人,占非农产业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43.9%。从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036,0.286,0.312,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如果以1990年为界将整个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测算,在1978年~199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分别为-0.021,0.451,0.382;1990年~2003年间,则分别为-0.035,0.158,0.31。这表明1990年之前,第二产业保持最高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弱于第二产业。1990以后,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弹性接近第二产业2倍。

表2显示了90年代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和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比重的变化。

输邮电仓储业。从1991~2003年,这三大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7.8%、17.7%和13.3%,均高于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上升也比较明显,至2003年,这三大行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1.21%、14.00%和23.11%,分别比1991年上升0.51、6.21和3.17个百分点。但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这几年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发展势头还不够强劲,其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其中金融保险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7%,比重下降了5.64个百分点。此外,社会服务业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比重提高了2.01个百分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行业占GDP的比重基本持平。

整体来说,广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在批发零售、交通、仓储、邮电等传统行业快速增长的同时,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不断增长,对广东省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传统行业仍占主体地位,而新兴行业比重偏低,发展不快。

二、现状:广东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到2009年,广东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了47.4%,同时就业比重达32.8%,吸纳就业人数达1855.73万人。广东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与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相比,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以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现代发展中国家相比,目前广东第三产业比重水平偏低,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偏高。2011年广东人均GDP比1978年已经翻了三番多,而第三产业比重为44.6%。2011年广东人均GDP为7819美元,跨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而第三产业人均收入不到3500美元。从第三产业发展来看,广东现阶段正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地区向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行列迈进,但第三产业比重水平明显低于目前发展中国家48%的平均水平,仅略高于低收入国家42%的平均水平,仍落后于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一般的说, 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是: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或“二、三、一”再向“三、二、一”演进;工、农业结构是农业、农业工业、工业农业、工业的演进;工业结构是原材料、燃料、能源工业为主、制造业和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质态结构方面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演进。这也是广东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方向。从质态结构来看,目前广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优势,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技术密集型产业还较少。这种产业结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代,使广东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垂直分工的不利地位,不利于广东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因

此,今后广东三次产业的调整必然是逐渐加大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渐缩小第二、第一产业的比重。特别要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入。

从广东历年三次产业的就业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先是增加,而后则减少。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则是持续的上升,并于2000年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达32.1%。这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由“一、二、三”向“二、一、三”或“二、三、一”再向“三、二、一”演进的规律基本吻合。

至2009年,广东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18052亿元,对比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44亿元可谓成就非凡,且到2011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达到23808亿元,比上年增长9.1%,但与国际经验相比,广东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仍存在很大不足,例如质量不高,划分不明等。从就业结构来看,广东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偏小。今后广东三次产业就业中要逐步减少第一产业、将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适度的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去,从而增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的比重。

三、展望:广东第三产业未来升级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对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扩大就业、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广东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1、加快信息、广告和咨询服务业的调整

要加快信息加工、网络服务、数据评估服务以及信息设备维修等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面向家庭的信息服务,广泛挖掘家庭信息市场的消费潜力;重点培育一批信息服务的龙头企业并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广告和咨询服务业而言,其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税率在第三产业中处于前列,是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中介服务业。广东这一产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今后必然要加速其发展与调整。否则不仅会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而且会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业

文化服务业包括各种产业服务业,如管理、信息、法律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代理性服务,会计、评估、统计、审计、广告、计算机、市场调查等专业性服务,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业等等。要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业,促使文化服务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3、加速发展农业服务业

目前广东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农业服务业还很落后,这不仅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为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出路,减轻民工潮对城市就业的压力。今后,我们要将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列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在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以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推动和保障作用。

4、对科技服务业的调整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技术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要求科技服务的内容日益增多。广东科技服务业的相对落后,直接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因此,我们应在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以不断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支持,以及对总体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5、加速对金融保险业的调整和发展

在金融业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将它们改造成股份制银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处置步伐,构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进行金融创新、开发金融服务新项目,使金融机构不断涌现新的金融商品与服务。对于保险业来说,要改造传统保险产品和经营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国外保险新产品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保险业的科技含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在国内外保险市场的竞争力;要不断开辟和增加新的险种和服务,扩大服务领域;适度放宽保险产品准入监管,积极推进条款、费率市场化进程。

6、对电信业的结构调整

广东近年来电信业发展不可谓不快,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但广东电信业的发展水平与竞争力相比于国外大的电信公司而言,则无以相抗衡。因此,要改变以往垄断、消极的经营作风,加强经营管理,树立良好的服务信誉。应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竞争意识,以提高竞争力;尽快放松电信业务管制,鼓励固定电话、移动、卫星传输等各运营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业务相互渗透,在保持企业经营规模的同时,保证市场的可竞争性。

7、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务包括运输、存储、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中高级批发市场、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流通经营模式,构建层次分明、业态合理,连接产销、贯穿城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体系。着力提高物流信息处理能力,实现物流业务处理的电子化。

8、合理引导并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精细分工和周密协作的基础上; 人口必须相对集中,以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必须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因此必须合理引导并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乡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才能使第三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统计信息网.广东省统计局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林杰.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十大重点取向[J].经济师,2002.2

4.《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发展剖析》

5.《广东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及调整策略》崔新生,2008,8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一、引言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 门户。本文将对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经济总体情况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交通 条件。经济总体上,广东省的GDP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的GDP达到了X万亿元,增长率为X%。 三、产业结构分析 1.第一产业:农业是广东省第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的农业主 要以种植业为主,其中水稻、蔬菜、水果等是广东省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 2.第二产业:广东省的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 纺织服装产业、化工产业等发展较快。广东省的制造业产值和出口额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3.第三产业:广东省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主要包括金融、房地产、商 贸、旅游等行业。广东省的金融业发达,有多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四、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广东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 之一,主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这些城市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2.粤东沿海经济区:粤东沿海经济区地处广东省的东部,包括汕头、潮 州、揭阳等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但在广东省的政策支持下,经济发展逐渐加快。 3.粤西沿海经济区:粤西沿海经济区位于广东省的西部,包括湛江、茂 名、阳江等城市。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是广东省的重要能源基地。 五、发展机遇与挑战 1.机遇:广东省地处中国南方沿海,拥有良好的对外开放条件。中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2.挑战: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问题。同时,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对广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广东对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广东对外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 建国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1949-1978年间,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与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广东的对外贸易处于半封闭状态,发展速度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东紧紧把握改革开放的机遇,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1986年起,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连续23年位居全国第一.外贸的发展壮大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出口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发动机”之一. 选自广东省政府门户网 第一产业——广东农业的现状 农业是我国利用外资最早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制发展十分迅速,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幅度增长,而且是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在此同时广东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也相应有所提升.然而,对比第二、三产业的大规模高速发展,农业发展却显得有点落后.中国加入WTO后,又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产业——广东农业存在的问题 1.由于广东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得农业单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因而不可能像工业企业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即使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也难具备从事大规模生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与工业生产相比,农业生产具有更强的区域性,由于受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一种新技术的普及都有一定的难度. 3.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8至10年,在时序上相对落后于其他产业. 4.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 第一产业——广东农业的未来发展: 1.区域趋向专业化模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垸一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即从宏观层面上就是要建成专业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果、林、蔬菜和花卉等田院、村组和乡镇;从微观层面就是要形成规模化的、单一品种的种植养殖场所和集散地.这样既便于生产的管理与技术的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和管理环节上的失误,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又便于销售,这样不仅最大限度节省了销售环节成本,而且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是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部门趋向专业化,就是通过农业分工在农村逐步形成相对对立的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技术

广东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

广东省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 本文通过考察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就业弹性,利用结构偏离度分析了广东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得出广东省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近年来广东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增长缓慢,就业比重变化不大,因此广东省应该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现代服务业结构偏离度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展速度自1979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两位数,高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2009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了47.4%,同时就业比重达32.8%,吸纳就业人数达1855.73万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就落后很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超过了60%。 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现状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有利条件。第三产业涉及面广,既有传统的服务业,又有新兴服务业,其中商贸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其它如通讯信息等因技术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正方兴未艾,对劳动力有较大需求。因此,广东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就业,实现第三产业与就业同步增长。 从第三产业的几个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最多,2009年为701.69万人,就业比重为37.8%。在第三产业中,平均就业增长率最快的行业是社区服务业,近十年来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再者是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关联度,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外,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的发展,对就业增长也有较大的潜力。第三产业的增长为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吸纳就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是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服务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的以网络为业务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低且与就业的关联度也不高,这与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从而限制了低技术水平劳动力的进入有关。 广东省第三产业就业状况的实证分析

广东第三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是就业增长最快的产业。但20世纪90年代后,第三产业发展与迅速发展的制造业相比明显滞后,从1990年到200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35.8%上升为38.4%,14年仅上升2.6个百分点。到2010年,广东三次产业比重为5.0: 50.4:44.6,相比改革开放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回顾: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及其比较 1、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快速发展。1979~200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均递增14.1%,高于GDP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第一产业增速8.3百分点,低于第二产业增速1.7百分点。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9.8:46.6:23.6演变为8:53.6:38.4。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如2003年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接近28%。 2、第三产业与扩大就业 与其他产业相比,广东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省吸纳就业的主渠道。1978~2003年,广东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从286万人增加到1221万人,共新吸纳就业935万人,占非农产业全部新增就业人数的43.9%。从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036,0.286,0.312,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如果以1990年为界将整个期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测算,在1978年~199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分别为-0.021,0.451,0.382;1990年~2003年间,则分别为-0.035,0.158,0.31。这表明1990年之前,第二产业保持最高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弱于第二产业。1990以后,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弹性接近第二产业2倍。 表2显示了90年代以来广东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和第三产业内部各个行业比重的变化。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长期以来一直以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而闻名。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广东省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统计,广东省GDP在2024年达到11.73万亿元,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以上。广东省的人均GDP也在不断提高,达到9.4万元。这一数据表明,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已经位居全国的前列。 其次,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广东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截至目前,广东省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而传统的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比重则相对较低。这种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提高了广东省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再次,广东省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广东省拥有多个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东莞等,这些城市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7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最后,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水平领先全国。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大省,拥有多个国际性港口,如深圳、广州和珠海等。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总额一直居全国首位,达到5.75万亿元。此外,广东省是中国

的出口大省,出口额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总体而言,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良好。广东省经济总量居全国 前列,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快速,对外贸易水平领先全国。然而, 广东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 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未来,广东省还需要继续推进经济结 构调整和创新发展,通过深化和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实 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与经济增长关系

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及与经济增长关系 学院:商学院 年级: 专业: 第小组成员:张三(组长)080803021004 李四 080803021014 2011-01-17

目录 1.调研背景 (2) 2.调研目的 (2) 3.调查方法 (2) 4.调查过程 (2) 4.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 4.1.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 (2) 4.1.2 产业单位数的增长与产量增长的相关性及回归方程 (3) 4.2 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作用 (4) 4.2.1 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4) 4.2.2分时期三次产业占生产值比重 (5) 4.2.3 不同时期三大产业值差异性是否显著 (6) 4.2.4 三大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 (6) 4.3三大产业与GDP增长的关系 (7) 4.3.1 分时期三次产业对GDP增长平均贡献率 (7) 4.3.2 重要年份三次产业对GDP增长平均拉动率 (8) 4.4三大产业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 (9) 4.5抽样年份样本与总体年份样本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 (10) 5.结论及建议 (10) 5.1调查结论: (10) 5.2对策建议: (11) 附录 (12) 附录1:参考文献 (12) 附录2:数据来源 (12) 附录3: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12)

1.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经济蓬勃发展,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二、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增长, 通过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新路子, 以及大力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广东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但在其升级中必定会出现不少的问题,如何保持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以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何保持产业结构均衡发展,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广东经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调研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产业结构的统计,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分析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广东产业经济持续化发展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3.调查方法 通过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广东省产业状况的相关数据,汇总整理,参考文献,查阅有关新闻报告。(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0【国民经济核算部分】)采用 spss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Excle表格作为spss的导入数据源,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作为本次报告的展示形式。 4.调查过程 4.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4.1.1 1978-2009年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 图一:生产总值变动情况(亿元)

关于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一)

关于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一) 关于广东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一、经济概况 •广东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广东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广东地区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等。 •农业:广东地区的农业以种植水稻、茶叶和糖蔗等为主。 •林业:广东地区的林业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竹子、橡胶树等。•渔业:广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域,渔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产业 •广东地区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 •制造业:广东地区的制造业发达,涉及电子、纺织、机械等多个领域。

•建筑业:广东地区的建筑业发展迅速,涵盖住宅、商业等不同类型。 第三产业 •广东地区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业等。 •金融业:广东地区的金融业发达,拥有许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服务业:广东地区的服务业涵盖旅游、餐饮、物流等多个领域,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三、经济发展态势 •广东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稳定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外贸出口是广东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广东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培育新兴产业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和帮扶。

五、发展策略与措施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 •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六、结论 •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面临一些挑战。 •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广东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于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描述统计分析

关于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描述统计分析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对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水平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首先,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根据数据统计,第三产业在广东省的占比在近年来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占比。这主要是由于广东省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电信、物流和旅游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第三产业在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广东省所占全国金融业和电信业的比例都位居前列,为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次,广东省的第二产业在国内也有较大的影响力。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广东省在制造业领域的实力不容忽视。广东省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纺织品、化工以及家具制造等领域。例如,广东省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加工出口省份之一、此外,广东省还拥有一些重要的工业园区,如珠三角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这些区域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另外,广东省的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尽管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的比重在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中逐渐减少。农业产值相较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来说较低,农民的收入增长较为缓慢,这也导致了广东省的农村人口减少以及农业产业的缺乏竞争力。然而,广东省的农业也在逐步转型,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以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总体来说,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水平已经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第二产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较大,而第一产业相对较弱。广东省通过积极推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然而,广东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以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广东省还应加强对第二产业的创新和升级,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水平。

广东产业增长趋势分析论文

广东产业增长趋势分析论文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产业增长趋势备受关注。在过去几十年里,广东省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将分析广东省产业增长的趋势,主要从区域发展、制造业、科技创新、服务业和金融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域发展趋势 广东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沿海经济带的投资,促进了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例如,广东与香港、澳门合作共建了“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区域整体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了广东省的产业竞争力。 广东省还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政策推动区域发展。例如,广东设立了自贸试验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进入广东省。此外,广东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制造业增长趋势 广东省的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广东省的制造业以轻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涵盖服装、家电、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广东省的制造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支持和发展力度。一方面,

广东省通过降低税费负担、提供土地和人力资源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兴业。另一方面,广东省还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下了大力气。例如,广东省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转型。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广东省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也为产业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科技创新趋势 广东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近年来,广东省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和竞争力。 广东省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例如,广东省设立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基金,对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和资金。同时,广东省积极引进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人才与科技项目的对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广东省还加强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例如,广东省设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优质的研发和创新环境,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入驻。同时,广东省还加强了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四、服务业发展趋势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广东省的服务业覆盖了金融、教育、医疗、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

广东发展2023报告

广东发展2023报告 引言 广东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成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地理位置和产业优势。本文将对广东省2023年的发展情况进行 概述,从经济、人文和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展示广东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 经济发展 GDP增长 广东省2023年的GDP总量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这一增长率超过了 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强省的地位。 产业结构优化 广东省在过去一年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经济指标中,第一产业 增加值占比x%,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x%,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x%。这一数据表 明广东正在努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就业和收入水平 2023年,广东省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达到xxx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x%。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元,同比增长x%。这一数据显示广东省经济发展不仅能 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还能够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民生。 人文发展 教育 广东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3年,全省高等教育毛 入学率达到x%,中等职业教育毛入学率达到x%。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充有助于提 高广东省的人才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医疗卫生 广东省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全省卫生总费用达到xx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达到xxx元。同时,广东还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医疗机构、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文化艺术 广东省积极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在2023年,广东省举办了一系列 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推动了广东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产业发展 信息科技产业 广东省积极发展信息科技产业,加速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一年中, 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信息科技企业的入驻。同时,广东还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力度,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信息科技企业。 先进制造业 广东省加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通过推进智能制造、绿 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工作,广东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环保产业 广东省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在2023年,广东省实施 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技术和政策措施,加强了环境监测和治理。同时,广东还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环保产业,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论 综上所述,广东省2023年在经济发展、人文发展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可 喜的成绩。广东省还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积极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展望未来,广东省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为全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1.XXX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2.XXX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3.XXX年广东省发改委报告

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省国民经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发展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大省。回顾广东省经济的发展,由于服务业占的比重相对于工业占的比重一直相对较弱,工业一直都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东经济实力的增长、人均GDP 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前一阶段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以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来推动的,经济的增长方式是以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增长为主。而随着这一增长方式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伴随而来的能源和资源的紧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等问题,慢慢地制约着我省工业的发展,进而制约总体经济的增长。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得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广东省实现新一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广东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论文联盟析 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划分标准,

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060-2120美元,中期为2120-4230美元,后期为4230-7940美元,按2009年广东省地区人均GDP已达到41166元,以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算,广东省地区人均GDP达到美元,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我省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必然发展趋势。 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经济体要走向发达,发展第三产业是必由之路。而广东省第三产业在过去三十一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扩大,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我省地区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三十一年来广东省经济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地区总产值从1978年的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亿元,增幅达212倍;第三产业的产值也由1978年的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亿元,相应的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也由1978的%增加到2009年的%,2009年底我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与2008年相比上升了个百分点。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就在于如何发掘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

广东省三次产业税收负担分析

广东省三次产业税收负担分析 宏观税负是衡量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广东省2010-2014年产业、行业数据,从产业税负、税收弹性、协调系数指标分析广东省税负水平。分析结果为:广东省第一产业税负最低,税收贡献最小,第三产业税负最高,税收贡献最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税收增长超经济增长;行业间税负不均,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税负最高,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税负最高。 标签:三次产业;税收负担;广东省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省经济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名列前茅,税收收入总量获21连冠。虽然广东省的税收地位高,但人们在关注广东省税收总量的同时也注意到广东省的宏观税负和三次产业税负问题。宏观税负是衡量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宏观税负问题不仅关系着宏观调控能力,还为国家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提供依据。根据宏观税负理论,合理的税负水平不仅有利于税收收入的增长,而且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因此,本文运用广东省2010-2014年产业、行业数据分析其三次产业税负水平,以充分了解广东省宏观税负的现状,为调整合理的税负水平和制定税收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1.三次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2010-2014年,广东省GDP总量呈上升趋势,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2012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内挤压房地产泡沫行动的影响,GDP增长幅度降7.33%,2014年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GDP增长幅度也呈下降趋势。从产业构成看,广东省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趋势平稳,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降低,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最大。 表1 广东省2010年-2014年三次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 数据来源:2011年-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出 2.产业税收现状 广东省税收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2013年税收增长率有所下降,主要受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影响。从三次产业税收总量看,广东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税收收入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税收主要来自第二产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各项部署,大力实施服务经济创新发展行动,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54%。 一、2016年全省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服务业主体地位更加巩固 1.服务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16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__亿元,比2015年增长9.1%,在三次产业中继续领跑,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近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5 2.1%,比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8.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3%,比2015年提高4.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4.5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省服务业从业人数2370.7万人,比2015年增加72.7万人,对全社会新增从业人数的贡献率达到140.9%;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37.8%,比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服务业投资占比稳步提升。2016年,在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创近年新低的态势下,广东服务业投资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__亿元,比2015年增长10.5%,增速比第二产业高l_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1%,比2015年提高9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31.5个百分点。服务

业新增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新增投资的68.8%。随着服务业快速发展和扩大开放,外资流入服务业的进程明显加快,2016年,广东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996,比第二产业占比高38.3个百分点。 3.服务贸易规模跃居全国首位。2016年,全省外贸综合服务、旅游购物出口、跨境电商等服务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省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786.9亿元,同比增长19.3%,占全国比重为18.3%,首次位居全国第一;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比重达13.4%,其中,服务出口3847.3亿元,同比增长0.9%;服务进口5939.6亿元,同比增长35.2%。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7.6万家,目前已基本完成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中期目标,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成效明显。 (二)服务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1.现代服务业比重逐年增加。2016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比服务业整体增速快1.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1.7%,比2015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下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2016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1%,利润同比增长24.996,增幅比规模以上服务业分别高 2.4和 3.2个百分点。

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服务业占经济比重逐年攀升 2019年,广州的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为73.7%,深圳第三产业占比为60.9%、佛山第三产业占比为42.3%,东莞第三产业占比为43.2%、珠海第三产业占比为53.8%、肇庆第三产业占比为41.7%,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中国香港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7.5%、中国台湾第三产业占比为63.5%日本为68.3%,美国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为75.3%。 表1 2019年珠三角主要城市第三产业概况(单位:亿元,%) 二、现代服务业中部分行业规模逐步扩大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广州、深圳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在珠三角处于较高水平,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明显扩大,在地区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很高。 广州、深圳由于构建了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珠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其金融服务业之和占全省比率的一半以上,其他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没能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以广州市为例,2019年年末全部金

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9131.20亿元,比2018年增加4325.25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6701.75亿元,增加4037.17亿元。 表2 2019年广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同比增长情况 2019年广州、深圳两市旅游收入、邮电业务、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占珠三角比重的61.0%、62.0%、76%和65.4%;珠三角其他市区由于经济发展过渡依赖工业的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这导致珠三角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和生产过程的附加值严重偏低。 表3 2019年广州、深圳服务业占比情况

浅析珠三角城市间第三产业的分工定位与协作

浅析珠三角城市间第三产业的分工定位与协作 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又一大制造中心。然而,在珠三角内部,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分工不明确等制约珠三角以至于整个广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利因素。只有实行有效的错位分工,才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标签:生产性服务业错位分工比较优势 0 引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生产力水平较传统农业社会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诚如美国经济学家R.Shelp所言,“农业、采掘业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砖块’,而服务业则是把他们粘合起来的‘灰泥’”,由此可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服务业也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概括为传统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两种类型。个人消费服务、基础服务、公共服务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服务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行列。而本文所探讨的则是新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就珠三角地区城市错位分工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各个城市不能局限于本城市现有的区位优势进行独立的城市产业发展规划,而必须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各自城市实际找出自己的优势,发现和强化错位优势,找准定位,实现合理布局和完善城市功能,进而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 1 服务业分工理论回顾 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历程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它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主要范围涵盖仓储、市场研究、物流、广告、信息咨询、法律、税务、审计、房地产等行业。[1]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相应的,服务业分工理论也在实践的支撑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继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首度提出服务业的概念后,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中对服务业的内涵作了更为精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尚未达成普遍一致的意见。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提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要经历的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发展的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第六个阶段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与环境改造事业。另外,贝尔则将其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070105-经济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广东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及调整

070105-经济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广东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及调整

经济普查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五:广东产业结构现状、特点及调整优化研究 2007-01-05 本文根据2004年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及GDP核算调整后的统计资料,对广东的产业结构调整作一分析。 一、广东产业结构分析 (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二、三产业在调整中快速增长,GDP在“六五”时期至“十五”时期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5.9亿元增至2004年的18864.6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7%;三次产业均持续增长。其中,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55.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21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7%;第二产业从1978年的86.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280.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6.6%;第三产业从1978年的43.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8364.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8%。全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全省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为434989个,比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数增加31680个,增幅为7.9%;产业活动单位数为551542个,比2001年增加16835个,增幅为3.2%;企业法人单位数336983个,比2001年增加24164个,增幅为7.7%;企业法人实收资本20212.2亿元,比2001年增加3183.4亿元,增幅为18.7%。这些数据显示,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广东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 表1 广东各时期GDP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平均增长速度 单位:% GDP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第三产 业 “六五”时 期 12.3 7.8 14.7 14.9 “七五”时 期 13.3 7.3 16.1 15.4 “八五”时19.6 4.4 27.4 17.6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广州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个城市的经济怎么样,取决于它的产业怎么样,产业发展得怎么样;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选择发展哪些产业。广州市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虽然在过去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广州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今天我们将通过介绍广州产业发展背景、产业发展历程、“9+6”战略性主导产业选择、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思路等几个方面,使大家能够对广州产业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一、广州市重点产业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广州产业结构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4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4%、33.0%、39.6%,基本上是“三分天下”,以传统商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略为占先。之后,在当时“重生产轻流通”,把广州建设成为“工业生产城市”的方针指引下,广州逐渐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生产体系。到1978年,广州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为11.7%、58.6%、29.7%。 改革开放以后,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按照“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来进行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到“九五”期末的2000

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3.97: 43.44: 52.59,第三产业占了半壁江山。到2011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7:36.8:61.5,经济结构实现了由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主导的历史性跃迁。 (一)80年代:轻纺工业巨大成功推动广州重新跻身国家主要中心城市行列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大力引进和发展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轻工业在“六五”和“七五”期间迅速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1%和14.5%,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65.3%和64.2%,到1988年达到65.96%,在全国十大城市居第一位,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产业成为广州工业的支柱产业。轻纺工业的大发展较好地促进了城市经济起飞,从1989年开始,广州的经济总量就一直牢牢的占据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第三位。 (二)90年代:工业在曲折中向适度重型化和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 90年代后,广州将电子、汽车、摩托车、日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石油化工、钢铁等十大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根据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趋势,广州在“九五”规划中又及时将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化工、建筑与房地产、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六大产业明确为支柱产业。 (三)“十五”时期:三大支柱产业有力带动工业重型化取得巨大成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