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外墙保护修缮技术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外墙保护修缮技术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外墙保护修缮技术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外墙保护修缮技术

[摘要] 优秀历史建筑在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上,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技术研究价值,或反映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及具有其他历史文化意义。为维护这些宝贵建筑的安全,恢复建筑风貌,提升它们的使用功能,需要采用科学的、合理的保护修缮技术对优秀历史建筑立面、结构及环境风貌等进行维护。

[关键词]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外墙保护修缮、红砖清水墙、压力灌浆法、水泥仿石粉刷面

历史保护建筑外墙保护修缮是一项复杂的施工过程,修缮过程要保护其历史文化与技术信息,贯彻安全可靠、修旧如故、适度利用、技术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其中重点保护部位宜按真实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等原则进行施工。外墙保护修缮工作应做到保护原建筑整体风貌、维护建筑安全、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等目标。

1.工程概况

总商会大楼,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3696.54平方米,建筑高度13.6米;保护等级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保护,文物保护工程等级为三级。

总商会大楼使用了100年,使用功能几经变化,建筑破损较严重,但总体格局和立面装饰保存较好。大楼建筑风格为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立面处理方式比较繁琐。建筑立面以清水红砖为基调,墙面上饰以两层通高的石砌壁柱,水泥仿石装饰与壁柱相连,强调出横向线条。

2.本工程特点及难点

该建筑具有百年历史,外立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线条损坏多,需花大量时间磨线条砖;本建筑为重点保护建筑,所选用的产品和材料均要符合国家质量检验标准,材料对建筑的影响要到最小程度;

3.外立面修缮的主要工作内容

红砖清水墙修复,水泥仿石粉刷面、线条及窗台、锁石、拱券、顶部等构件的修复。

4.红砖清水墙的修复

4.1现状破损及病理分析

总商会大楼红砖外墙破损形式主要以泛碱和受潮为主及轻度、中度、重度物理破损为主,局部破损形式以水泥瓷砖和油漆、石灰覆盖为主,裂缝也有少量出现;

中度物理破损轻度物理破损

墙体受潮墙体泛碱

4.2保护修缮要求

以原件原样修复为原则进行修缮,为保存建筑历史原样在修缮中应尽量恢复其原材、原色、原态、原物的历史原貌,以及其历史沧桑的美感。修复时需去除其表面的各种添加物,如涂料、外墙粉刷、覆盖瓷砖等,并根据不同病理特征采用针对性地工艺进行不同类型的逐一修复,修复后需有可识别性和层次感,切忌采用单一手法进行全面修复或大量机械打磨工作。

4.3红砖外墙的修缮

4.3.1清水墙表层轻微风化(打磨、清理为主)

(1)表面破损、风化程度小于5mm的,且不影响整体效果的,在喷淋增强剂后仍保留其历史原貌。

(2)表面破损、风化程度有影响到整体效果的,用嵌补灰缝处理。

(3)施工方法:基本不做深度修缮处理,以清理、人工砂皮打磨、保护为主来保持修旧如旧的感觉。嵌补时应先嵌长缝,后装头缝,然后用扫帚横向顺长缝逐条掸清粘灰,再垂直从上到下掸头缝,最后平面清掸一次。嵌补的灰缝要求与砖块胶合严密,不能有脱节、孔穴或开裂等现象,并要求做到与原墙面色泽基本一致,灰缝基本平直、通顺、凹凸鲜明,墙面保持清洁。

4.3.2清水墙中等风化(砖粉修复为主)

(1)清水墙风化程度较严重(破损深度5mm~20mm),可根据清水墙损坏的范围先修补损坏的墙面,但修复的砖表面积不得大于该处周边面积的10%;然后再补嵌灰缝,补粉风化砖表面。修复后的粉面必须表面平整、光滑、缝槽挺直、头角平正。

(2)施工做法如下:

a、将风化砖、浮土斩除刷净扫清、洒水湿润。

b、采用砖粉进行修补;

c、补嵌灰缝。

4.3.3局部修补后与原墙面砖缝不一致

对于外墙墙面后期修补砌筑的砖墙与原墙面砖缝不一致时,在外墙修复施工中需对此部分砖墙进行凿除,凿除过程中控制施工区域,减少对原有周边砖墙的影响。凿除后重新砌砖及勾缝,使修复后的墙面砖缝与原墙面砖缝一致。

4.3.4贴砖片或换砖修复

破损及风化程度深度超过20mm,采用贴砖工艺:黏贴的粘合剂采用强度适中,水溶盐含量很低石灰类材料。

损坏严重而且已松动的砖,采用与原始砖在尺寸、材料类型、强度、颜色等一致的旧砖或按照古代工艺烧制的砖,替换缺损、风化十分严重的砖,砌筑时使用的粘结剂要和原始的一致。要求灰饱满,宽度及留深与历史的缝一致。

换砖修复后

4.3.5墙体裂缝处理采用“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采用无收缩水泥聚合浆,对宽度为2.0~5.0mm的裂缝采用稠浆,宽度大于5.0mm 的裂缝采用砂浆。

压浆工艺为:清理裂缝安装灌浆嘴封闭裂缝压气试漏配浆压浆封口处理。压浆应严格控制压力,防止损坏边角部位和小截面砌体,必要时应在局部做临时支撑支护。在处理宽度大于5.0mm裂缝时,预留深度20mm不灌浆,然后进行红砖修缮。

4.3.6墙面泛碱的治理(白华现象、呈现精盐状)

(1)泛碱的清洗:

a、用水和刷子清洗;

b、对于水溶性的泛碱物质,采用无损方法(涂覆除碱排盐剂)排除盐分;

c、对于不溶于水的泛碱物质,用稀释后的弱酸进行清洗。

(2)返碱的治理:

避潮层是防止返碱的必要措施,采用注浆方法将防水剂注射在石材勒脚与红砖外墙交界处,形成一道封闭避潮层,从而阻止以后墙体继续发生返碱现象。

4.3.7墙面去除真菌

针对植物、苔藓和真菌生长部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拔除和清洗后,喷淋专用抑菌溶剂,避免植物再度生长。

4.4清水砖墙的勾缝

(1)清除墙体表面灰尘

(2)施工方法:

a、先勾底缝,留深度8mm,再勾面缝;

b、勾缝顺序应由上而下,先勾水平缝,后勾立缝;

c、勾水平缝时,左手拿托灰板,右手拿溜子,将灰板顶在要勾的缝口下边,右手用溜子将勾缝剂塞入缝内,勾缝剂不能太稀,自左向右喂,随勾随移动托灰板,勾完一段后,用溜子在砖缝内左右拉推移动,使缝内的勾缝剂压实,压光,深浅一致;

d、勾立缝时,可用溜子将勾缝剂从托灰板上刮起点入立缝之中,也可将托灰板靠在墙边,用溜子将勾缝剂送入缝中,使溜子在缝中上下移动,将缝内的砂浆压实,且注意与水平缝的深浅一致;

e、墙面清扫:每勾完缝后,等勾缝剂干透,用小毛刷把墙面清扫干净,应顺缝清扫,先扫水平缝,后扫竖缝;

f、墙面勾缝应做到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十字缝搭接平整,压实、压光,不得有丢漏。墙面阳角水平转角要勾方正,阴角立缝应左右分明,窗台虎头砖要勾三面缝,转角处应勾方正;

g、防止丢漏缝,应重新复找一次,在视线遮挡的地方。不易操作的地方、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有丢、漏缝,应给以着补勾,补勾后对局部墙面应重新清扫干净。

4.5清水砖墙的拼色/平色处理

(1)修缮的砖面的颜色不协调的部位,采用拼色处理。拼色剂采用有机硅复合制剂,添加的颜料超微细的氧化铁,耐候、耐紫外线;

(2)施工方法:

基面条件及预处理:基面必须干燥,基面的缺陷,如:裂缝,开裂的接缝处、连接处、上升的潮气等必须先修复。施工前,基面必须干燥清洁,无污物、风化物、泛碱、藻类和苔藓等等。

4.6清水砖墙憎水处理

(1)为有效阻止风化、腐蚀并且起到防水作用,墙面保护采用不反光的有机硅溶液,墙面透气不透水,由下而上浇淋。要仔细浇淋2~3遍,不可以有遗漏部位,以确保修缮后砖墙能够长时期保留原貌,耐久度高。

(2)其防水(保护)特点:

a、保持原建筑物的风格风貌,修旧如旧。

b、强化建筑物的驱体表层,防止进一步风化。

c、具有良好持久的防水、防裂化、抗渗漏的功效。

d、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不会泛潮,防止霉化。

e、具有良好的自洁功效,保持墙体表面持久美观、清洁。

f、施工简便、省时经济、现时显效。

(1)材料及主要机具

a、憎水材料:为防止墙面受雨水侵蚀并增加耐久性,进行墙面憎水保护剂整体淋涂。

b、使用工具:不具有腐蚀作用的低压浇淋或喷涂设备,滚筒。

(2)施工方法

a、进行施工前要保证基面是个干燥的表面,且经过裂缝、上升水气等缺陷的修复,而且表面无污染物、风化物、泛碱、藻类和苔藓等;

b、采用无压淋浇性质的施工方法。对于小型区域也允许采用刷涂的的方式,但一定要保证最低用量的要求。

4.7外墙清水砖墙线脚的修复

(1)破损情况一般

线条外型基本明朗,风化程度轻微,存在部分损坏,可以通过砖粉加粘结剂拌合修补达到效果。修复时,应严格按照原始配比配制砂浆,表面水洗,达到旧的效果。

(2)破坏情况严重

线条只能见其轮廓,细节基本遭受全部损坏。红砖线脚基本全部破坏

破损严重:一通过植筋技术(线条挑出墙面较厚),进行制模加固线条,用砂浆加粘结剂填补,最后用砖粉修色。

(3)直接用砂浆进行修粉(线条挑出墙面较薄),必须是要等到前次粉刷干透并达到强度,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粉刷修面,直至达到原建筑风貌。

线脚修复

5.水泥仿石粉刷面、线条及窗台、锁石、拱券、顶部等构件的修复5.1现状破损

总商会大楼外立面破损形式主要以轻度、中度、中度物理破损为主,有些部位水泥粉刷部位伴有起壳、裂缝、物理覆盖、锈蚀、受潮等病理现象出现;

窗头线上出现的裂缝线脚上长期受潮留下的污渍、水迹5.2保护修缮要求

应尽量恢复原色彩原质感,并保留沧桑感和历史可读性,对历史原物在修缮加工处理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现浇尺寸断面。应针对没出破损情况逐一进行修缮,不可无针对性地全面修复,造成过度修复的不良效果。

5.3表面清洗

采用中性的专用清洗剂或脱漆剂。同时必须用低压水流进行多次调压冲洗,将不同压力数据进行记录并对应好各种效果,利用试样制作中的资料和数据编制最终清洗方案。

水泥仿石面层清洗后

5.4表面附盖物和附属物清理

手工小心剥离表面瓷砖覆盖,而表面残存构件用专用冲击钻、钢凿、云石割锯、液压拔

起钳拆除所有临时性金属构件(空调、管线支架等),拆除这些临时性附加构件时不得扩大对墙体和水泥仿石粉刷构件的损坏。

5.5轻度物理缺损的修缮

局部损坏部位用防开裂纤维修补砂浆填补,然后用原饰粉刷材料配方工艺一致的批铺砂浆将其表面批铺平整,恢复完整的墙面和饰面。

抹面层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孔洞填充封严,并于施工前一天浇水湿润,施工做面层如底层失水过多,应浇水湿润,刮上薄薄一层素水泥浆再作水泥仿石砂浆面层。

施工时应尽量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应加强上下水管道渗漏的检查,改善墙体防潮条件,保持水泥仿石粉刷墙面平整干燥。

5.6严重开裂、空鼓墙面的修缮

墙面出现严重开裂、空鼓而造成脱落时,可用瓦刀敲打破损处四周,确定破损范围和程度,然后用手工小心凿除缺损墙面,再根据水泥仿石粉刷墙面的工艺要求,完成施工每道工序。

如果底层抹灰也空鼓脱落,首先用小锤轻敲抹灰面的表面,确定破损范围及程度,并用瓦刀将墙面结合不牢固的粉层面全部铲掉,直至周边坚实敲打不掉为止;再将原有粉刷面斩成倒斜口,刮掉砖缝深10~20mm,使抹灰能嵌入缝内,然后用刷帚沾水湿润基层表面,并用硬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将接逢处嵌密实;最后,根据原有抹灰层的层数及厚度重做抹灰层(先抹四周接槎处,再逐步往里抹,边抹边压实)。

5.7严重开裂有脱落危险的装饰构件和装饰线脚的修缮

(1)此种缺损程度的装饰构件和装饰线脚采用修补时,拟采用植筋和现浇砼的修补方法原样式和尺寸进行修复。

(2)而装饰构件和装饰线脚在一个区域、标高或立面上缺失很多且造型较复杂时,经设计确认后,小心凿除;按原样式和尺寸进行GRC材质翻模制作重新补缺,然后按照水泥仿石粉刷工艺进行饰面施工。

(3)施工方法:

a、用凿子、手锤等手动工具将松动部位剔除干净,然后用压力水将破损面清洗干净。

b、在檐口或线条需要植筋部位定位、钻孔、注胶、植筋锚固。

c、在檐口或线角处支好模板并设置好临时支撑。(注意模板起拱)

d、在混凝土浇注前,再次用压力水冲洗一次,并将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浇捣补强层混凝土,标号≥C20。用振捣器或钢钎振捣并拍出浆。

e、养护补强层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后,作水泥仿石粉刷面层。

5.8表面做旧及保护处理

(1)外墙面保护主要是防水、防污染、防风化。水是引起外墙面受损的主要原因,所以维修后的外立面需有很好的防水功能。根据外墙保护的特点,拟采用即具有防水增强功能,还适合造旧处理的特种材料,作为水泥仿石粉刷的面层保护材料。

(2)按设计要求采用有机硅复合保护材料喷涂墙面,特殊部位采用人工涂刷,按要求做到透明不反光。所有后补饰面均用增色有机硅浸润剂,添加耐候、耐紫外线颜料进行做旧处理,与周边原墙面色彩一致。

6.结束语

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建造于不同历史年代,它们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非常宝贵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也要逐步提高,对保护修缮技术的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将这些优秀历史建筑的生命周期最大化延续,使之融入当代生活、传承城市文明。

参考文献

[1] 《DG/TJ 08-108-2014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12

[2] 《GB50702-2011 砌体加固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 《JGJ168-2009 建筑外墙清洗维护技术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 《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Xx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摘要】: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保留下来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存在整体技术逻辑性的薄弱而造成修复破坏的现状,并从保护理念、劣化分析、拆除加固、保护修复等技术层面,详细说明了保护应该遵循一定保护伦理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原真性风格性劣化分析保护修复 【正文】: 一、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环境 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经过几百年世代文化传承和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近代历史建筑上。随着南京城市建设新一轮的开发与发展,被视为建筑遗产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实践也越来越多。 南京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南京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样式、拜占廷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可谓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二、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现状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漫长的岁月,磨损了建筑的棱角,折磨了建筑的躯体,却沉淀下了历史文化的厚度。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些本应该得到切实保护的历史风貌在城市化经济建设中以各种理由或被空置颓败、或干脆以拆了之,终能够保存下来的也被无知无畏者们的设计、施工公司改造得面目全非。近代建筑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南京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 1. 使用性破坏 使用者缺乏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对近代历史建筑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随意改变建筑室内的原有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在拆除和加建的过程中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特色毁坏殆尽。 2. 置换性破坏 近代历史建筑的置换再生,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改变。建筑通过象征手段发挥着建筑的伦理功能象征赋予一个建筑物的意义和灵魂,通过一连串的符号来表达描绘其功能的特征。近代历史建筑功能置换应该相近不至于因功能相去甚远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历史建筑改造更新阐述 19世纪60年代,第一个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宪法——《威尼斯宪法》由文物保护专家和建筑师等共同提出。宪法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定义并设定了新的标准,认为历史古迹是以能见的某种文明或历史事件的城乡历史环境。直至现在该宪法仍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处理国际文化遗产事务的准则。1976年颁发的《内罗毕建议》,在《威尼斯宪法》对历史遗产的认识基础上将保护范围发展到“历史地段”,保护内容包括史前遗迹、历史城镇、老村庄遗迹相似的古迹群等。其后的1987年美国编制的《华盛顿宪法》将保护范围扩大至“历史城镇”,明确提出保护历史建筑、街区及城镇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并提出对于历史建筑等考虑保护与部分牺牲的态度。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宪法》,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法》,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著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

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Xx历史建筑保护案例分析 【摘要】: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保留下来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存在整体技术逻辑性的薄弱而造成修复破坏的现状,并从保护理念、劣化分析、拆除加固、保护修复等技术层面,详细说明了保护应该遵循一定保护伦理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历史建筑保护环境原真性风格性劣化分析保护修复 【正文】: 一、近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环境 在南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经过几百年世代文化传承和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近代历史建筑上。随着南京城市建设新一轮的开发与发展,被视为建筑遗产的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实践也越来越多。 南京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几乎都可以在南京的近代建筑中找到。从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样式、拜占廷式、俄罗斯东正教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式,到现代建筑各个流派的风格、中国古典的传统宫殿式建筑和民间传统建筑等,可谓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二、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现状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无言的建筑所浓缩和留存的,正是历史沧桑的印痕。漫长的岁月,磨损了建筑的棱角,折磨了建筑的躯体,却沉淀下了历史文化的厚度。正是这些历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之所在,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这些本应该得到切实保护的历史风貌在城市化经济建设中以各种理由或被空置颓败、或干脆以拆了之,终能够保存下来的也被无知无畏者们的设计、施工公司改造得面目全非。近代建筑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南京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 1. 使用性破坏 使用者缺乏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对近代历史建筑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随意改变建筑室内的原有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在拆除和加建的过程中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特色毁坏殆尽。 2. 置换性破坏 近代历史建筑的置换再生,必然带来使用功能的改变。建筑通过象征手段发挥着建筑的伦理功能象征赋予一个建筑物的意义和灵魂,通过一连串的符号来表达描绘其功能的特征。近代历史建筑功能置换应该相近不至于因功能相去甚远而大动其筋骨,在修缮改造时只是根据功能使用的需要,对于原有建筑的构件不加保留的拆除、加建,将室内传统的、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建筑装饰随意更改,而失去其建筑象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形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 保护性破坏 保护改造的理念不顾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之事实,将建筑肌体采用现有材

古建筑修缮

施工专用技术 01.13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 1 名称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 2 概述 该公司从事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与设计五十余年,具有很强的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在文物修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获得专项技术资质。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建筑技术。是中国建筑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经过几千年不断的充实改善和提高求得继承创新和融汇发展,其工艺质量、施工方法、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日趋精湛。为发扬光大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史上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早已在世界古代建筑技术领域中成为了独树一帜特具风格的建筑技术瑰宝。雄伟的古建筑艺术以完整的木结构、精美的飞檐斗拱、琉璃瓦顶、青白石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形成自然与人文美高度的融合,闪烁着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承古融今,中国古建筑的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为世界建筑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创造了独特的品牌。一直以木结构营造技术为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多采用抬梁式框架结构体系,其形式主要有体系完整、布局灵活、居住环保、形态动人及结构抗震性能刚柔并具,在地震力作用下可以做到“墙倒柱立屋不塌”的几大特点。中国古建筑具有其优越的抗震性能。

6 设计与施工要点 6.1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施工技术以《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为依据,严格遵守原则统一规定的施工与操作规程;施工中尊重原建筑的年代特征、技术手法与特点,保持建筑原有风貌和现状;积极纠正现存误差,恢复原状;加强学习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及法律意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发布的所有规范、规程;遵守《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6.2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施工与设计依据国家及北京市发布的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本着“恢复建筑原貌,再现历史及修旧如旧”的原则。重视力求与建筑物的历史年代、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相协调统一,体现中国古建筑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中国古建筑设计与施工中除采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比例的大样图外,还经常使用不同比例的模型指导设计和施工。 3 适用范围 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满足和适应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多方面的功能要求及质量要求。中国古建筑复建及修缮技术适用于中国建筑中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公用建筑及民间四合院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多以木构架为主体的古建筑营造和修缮。 4 执行标准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式营造则、例》《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关于《孝感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制订的解读

关于《孝感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制订的解读 为了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强化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形成适合本地特色的长远有效的保护机制,进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经孝感市人大常委会会批准,由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承担起草的《孝感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办法》即将审核发布。现就该《保护办法》起草中的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一、起草依据 在严格依照照《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同时学习了咸宁市等外地的古民居立法经验,以解决历史建筑特别是民居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立法目标及任务 立法的总目标是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保护工作机制,制定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分批分次地维修,适度进行开发和利用,为推动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服务。 1、明确保护范围和对象。优秀历史建筑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包括民居、祠堂、牌坊、亭、台、楼、阁、桥、井、塘等建(构)筑物。其中一部分属于文物,还有一部分不属于文物。 2、明确保护职责。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并设立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补助、抢修补助、优秀历史建筑利用项目贷款贴息、政府奖励等。 市、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优秀历史建筑的调查认定、保护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 发展和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公安、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民族宗教、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承担以下职能: (1)组织本行政区域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 (2)完善优秀历史建筑配套基础设施; (3)协调优秀历史建筑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措施;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总则及基本规定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对古建筑木结构(以下简称古建筑)的科学保护,使古建筑得到正确的维护与修缮,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及其相关工程的检查、维护与加固。 第1.0.3条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1.0.4条为长远保护古建筑工作的需要,每次维修所进行的勘查、测试、鉴定、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记录、图纸、照片和审批文件等全套资料均应由文物主管部门建档保存。 第1.0.5条从事古建筑维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应经专业技术审查合格,其所承担的任务应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原状系指古建筑个体或群体中,一切有历史意义的遗存。现状若确需恢复到创建时的原状或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特点的原状时,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并具备可靠的历史考证和充分的技术论证。 第2.0.1条在维修古建筑时应保存以下内容: 一、原来的建筑形制包括:原来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法式特征和艺术 风格等; 二、原来的建筑结构;

三、原来的建筑材料; 四、原来的工艺技术; 第2.0.2条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五类: 一、经常性的保养工程:系指不改动文物现存结构、外貌装饰色彩而进行 的经常性保养维护。例如:屋面除草勾抹,局部揭窊补漏,梁、柱、 墙壁等的简易支顶,疏通排水设施,检修防潮、防腐、防虫措施及防 火防雷装置等。 二、重点维修工程:系指以结构加固处理为主的大型维修工程其要求是保 存文物现状或局部恢复其原状这类工程包括揭窊瓦顶打牮拨正局部或 全部落架大修或更换构件等。 三、局部复原工程:系指按原样恢复已残损的结构,并同时改正历代修缮 中有损原状以及不合理地增添或去除的部分,对于局部复原工程应有 可靠的考证资料为依据。 四、迁建工程:系指由于种种原因需将古建筑全部拆迁至新址,重建基础 用原材料原构件按原样建造。 五、抢险性工程:系指古建筑发生严重危险时,由于技术经济物质条件的 限制,不能及时进行彻底修缮而采取的临时加固措施。对于抢险性工 程,除应保障建筑物安全控制残损点的继续发展外,尚应保证所采取 的措施不妨碍日后的彻底维修。 第2.0.3条当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确能更好地保存古建筑时,可在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中予以引用,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仅用于原结构或原用材料的修补、加固,不得用现代材料去替换原用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

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 当前,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遗留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其修缮工作受 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予以了大力支持。而随着时 代的不断发展,近代历史建筑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定程度 的损坏,如何借助现代修缮工艺完整的保留历史建筑的风貌,将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下去,是修缮的重点,同样也是 此次探讨的根本目的。 1、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 建筑的存在极为有必要,其作为人们生活过的场所, 有助于古代历史文化的探究,同时也能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放在当下也极具观赏价值,是地 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突破口, 在开展修缮工作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 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历史韵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想最 大化保留其历史意义,就必须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在修缮 时尽可能保留建筑原有的布局样式,不随意更改建筑所传 递的历史信息。二是可逆性原则[1]。当古建筑处于人口较 为密集的区域,则应当秉承可逆性原则,在充分把握建筑 结构方法、不破坏建筑韵味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现代元素,以此来改善周围环境。三是整体性原则。古建筑应与周围 环境保持一致性,重视其与周围环境的相适宜性,在修缮 过程中充分考虑民间习俗、传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形态, 不仅要保护建筑的整体性,同时也可对某个构件进行重构。 2、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工艺 2.1平面布局修复 在恢复建筑原有的平面布局時,首先要对建筑内部环 境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建筑所处的年代,了解建筑的布局 特点,确保对建筑平面布局做到心中有数。在修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建筑原有构件被破坏,比如隔断、柱、檩条等 被拆除,对此则需要在修缮后期对缺损的构件进行修补。 2.2立面风貌修复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实例应用研究,在具体和可操作的层面上,为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例,从而在实践中能够较全面的应用城市古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更好的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基本方法 1、历史建筑的分类 1.1文物建筑 文物建筑是指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的各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文物建筑首先是文物,其次才是建筑,其保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须遵从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1.2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实际上是将一切不可移动或不应当移动而需要原地保存的文物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 1.3一般历史建筑 不同于文物建筑或文物保护单位,一般历史建筑并不强调重要历史意义。这类建筑物、构筑物数量较多,是历史街区的主体。 2、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及适用性 2.1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主要的方法是“修旧如旧”,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适当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例如重庆湖广会馆的修缮,会馆在重庆明清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社会生活、文化方面都对重庆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重庆湖广会馆见证了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反映了明清时期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盛况及兴衰变化,是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图1)(图2)。 图1修复前的湖广会馆图2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湖广会馆衰落后,大多都改为它用,或作为工厂、或作为仓库(禹王宫),或为居民居住(齐安公所)使用,使用者对建筑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改建、加建,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保护工作者通过对湖广会馆院落空间的清理以及对禹王宫、齐安公所内部空间的恢复,使湖广会馆建筑原有的山地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特色显露出来,恢复了湖广会馆本体的真实(图3)。① 图3 恢复齐安公所原有院落、天井 而针对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其立面造型以修缮为主,内部

德国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

1970年代,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1980年代,法国首府巴黎卢浮宫完成扩建修缮;本世纪伊始2003年,德国首府柏林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这3座居于三国首府且不同年代的重要建筑均出自建筑师贝聿铭之手。自现代建筑产生以来,不同风格流派此消彼长。而此3座建筑尽管位于不同时空,却延续了贝氏的一贯作风,以一种贵族式的优雅始终居于现代建筑的时尚之列。 从罗西到贝聿铭 由于历史原因,柏林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合而分之、分而合之的复杂历程。政治因素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产生莫大影响,例如柏林墙两侧百米范围之内若干年来都是不毛之地。1987年10月东西柏林共同筹建新历史博物馆,选址位于Spree河畔,当时的建设部长奥斯卡·施奈德(Oscar Schneider)指出此项计划是“本世纪内所能举办的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建设任务之一”。 1988年6月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以其浓缩欧洲古典精髓的建筑空间组合,诸如柱廊、圆厅、钟塔、巴西利卡长厅等,赢得竞赛首奖。然而次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原基地成为新总理府所在。建于18世纪的原军械库改作历史博物馆,与之相邻的仓库和工作室则作为新馆基地。新馆异地而处,罗西的设计被搁置。统一后的柏林当局极为欣赏贝聿铭先前所做的诸多博物馆建筑,但是众所周知贝氏早已不再参与任何竞标,仅接受委托选择设计部分项目。柏林文化局决定突破凡是公共建筑的设计委托必需通过竞标选择建筑师的规定,直接委托贝聿铭设计。1995年9月贝聿铭与当时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会晤,双方就统一后的柏林作为国家新首都所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是贝聿铭并未当即接受委托。按照惯例,贝聿铭在接受每项委托之前必需先对项目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多次调查,往往决定之时,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NEW EXHITITION HALL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MUSEUM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想法。此次亦不例外,在经过对林的数次明查暗访之后,贝聿铭最终接下委托。19971月他首次将设计介绍给公众,得到了专家、媒体、大的广泛支持。2003年5月,新馆落成,获得Pei Bau(氏建筑)之称。 从军械库到新馆 新址位于柏林市中心Unter den Linden大街,博物馆岛相对。军械库提供7 500m2永久展场,其他厅则安置于4 700m2的新馆内,两馆之间仅有一巷之隔军械库是普鲁士王朝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周围俱是典建筑,如新警士厅、老博物馆等。新馆处于历史建包围之中,缺少造型及立面的表现空间。地段的限制、周边历史建筑的联系,以及文物保护的要求,增加了计的难度。新馆必需将一块小且难用的基地变成一个人入胜的场所,同时需要建立历史与现代的联系。 在占地不足2 000m2的不规则基地上,贝聿铭采三角形作为建筑主体的基本形,利用单纯的色调及材质使造型厚重凝练又富于光影变化,极具雕塑感。三角的北边与基地北部的斜街平行,保持街景的延续性。层切出相似三角形平台。三角形的另一边朝向西南,过等高的弧形石墙弱化几何棱角。东边L形体量的附属房通过廊桥与主体联系。 贝聿铭认为新馆与老馆是共生关系,为其空间及能上的联系创造更多机会。弧形玻璃大厅作为与军械相邻的界面,起到景框作用,同时造成透视上的水平展,与军械库北立面的古典秩序形成对比。末端的玻螺旋楼梯成为附近诸多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标志。主入位于螺旋楼梯旁,同时也可通过地下一层从军械库进入参观者通过主入口旋转门进入接待厅。地下一层几乎部用来作为一个开放式展厅,地上3层则提供不同大和层高的展厅,展示面积2 600m2,另外有一个57座的小视听室、图书礼品店、小工作室,地下二层则提机房和临时库房。 建筑造型 三角形是贝聿铭惯用的造型。一个等腰三角形和角三角形构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标志着贝聿对三角形的运用已臻成熟;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更是三形建筑的代表作。三角形构图

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案例分析研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各级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建筑逐步得到维护与修缮。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 一、国外经验总结 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体建筑的保护,用整修的方式应对建筑的现有功能;二是环境与街区的完整保护;三是历史街区的振兴、功能复兴与经济复兴。 对于传统街区的价值保护与更新,伦敦的保护规划可以成为很好的借鉴。伦敦是一个逐渐扩张的众多城市碎片以艺术方式相结合的拼凑物,城市中许多美丽的部分各自孤立,不能与周围相融合。伦敦建设保护区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和提高保护区的价值,但可以改变保护区内的建筑,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主要规划内容包括:消除影响保护区特色的因素;积极控制新建筑的使用性质和 为地“美化”避免使用模仿材料过多、小品等。形态、建筑类型、行控制。 二、

包括居住、产业等近代建筑的保护。笔者将以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历史风貌区保护为例进行重点分析。 (一)北京经验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主要特点是明确了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即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研究比较深入,因此城市的整体保护具有比较清晰的概念。1990年初步确定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14个分布在旧皇城区内,7个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4个分布在外城。随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第二批1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是系统性很强的规划,从旧城格局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整体保护的要求,包括历史河湖水系、传统中轴线、皇城、旧城“凸”字形城郭、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和古树名木10个方面的内容。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和城市整体保护框架的衔接较好。注重北京的历史风貌特色,确定了以四合院为细胞、以微循环为方法的保护策略,结合人口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整体改善保护区的环境品质,通过历史文化的再现来体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这种清晰的保护系统框架为其他地区的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借鉴经验。 (二)上海经验 上海的保护规划从实际操作层面出发,是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的保护规划。上海加强对保护要素的调查研究与价值认定工作,将其纳入风貌区确定和保护规划编制内容中,对区域内构成风貌特征的各要素真正做到切实保护。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编制更多地考虑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控制保护区的各种变化和引导保护区的特征凸显及价值重现的角度进行研究编制。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是极具针对性且更为完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保护规划,强调整体保护,凸显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真实意义,细化控制指标,制定适合于保护要求的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定。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最大限度地保护整体风貌,确定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擅自 改变规划。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相比,上海的规划更多地考虑了城市更新对历史风貌区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以及合理的改造管理方式。 巴黎马莱保护区的保护规划与之相类似,但它并不是一个建设性的规划,而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研究来确定形式。新的建设可以是现代的,但必须在尺度和体量上与街区的其他部分相协调,是一种控制性规划。这种控制主要体现在建筑遗产的保护、价值重现和修复以及新建设的规定两个方面。 (三)天津历史风貌区保护的分析评价 1.规划历程。 天津是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历来非常严格。为了保留城市的历史脉络,抓住城市生长的根,曾多次编制建设管理保护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来保护街区风貌。 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1994年7月天津编制《五大道地区建设管理保护规划》,侧重于对五大道地区的建设、管理与保护。具体特点包括:第一,保护对象不仅是个体或群体的结构与外表,而且扩大到其周围的庭院、绿化、围墙、道路和小品,即城市的环境景观,保护的是风貌区的整体环境;第二,重视保护该地区的城市轮廓线,保护建筑与规划可改造地块(建筑)连接成的城市轮廓线,反映在对可改造地块提出的高度、层数、外檐形式、挑台宽度、塔楼高度与基底面积比等,都作出明确的要求与建议;第三,重视新、旧建筑协调并存的研究和设计,新、旧建筑并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划充分考虑到改造地块的建筑形式、风格及使用对象与周围保护建筑各方面的相互关系;第四,允许三级保护建筑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五,将部分住宅用房改为办公用房,有利于风貌建筑的养护和修缮;第六,将风貌建筑保护区与经济效益(主要是旅游收入)相联系,配合旅游增添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使风貌建筑不再是原始的自然状态,而是经过一定的设计变成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教育和观察活动。 随着五大道历史街区的逐步开发改造,结合具体项目又编制了以街道为基本规划对象的修建性规划,如1998年的《睦南道整修规划》、1999年的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最新版】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古建筑修缮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修缮项目,是施工组织与管理各阶段中应执行的基本工作程序。其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修缮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术语 (一)设计文件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前,设计单位根据文物保护原则与目标编制的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在项目施工中编制的其他技术文

件的总称。 (二)施工技术文件 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在施工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等技术文件的总称。 (三)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为指导项目施工技术、经济和管理而编制的综合性文件。 (四)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进一步明确修缮项目的重点部位和工序、关键工艺,以及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文件。 (五)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单位依据设计文件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修缮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功能分区、临时道路、各类线路走向和各种设施位置等工作。

(六)项目部 施工单位针对具体修缮项目施工组建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部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造价员等人员组成,进行项目施工的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动态管理各施工要素,全面负责项目施工的安全、进度、质量、造价等。 (七)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单位为实现预定的工期目标,根据各工种和各工序的相互关系,安排项目施工顺序和起止时间计划的工作。 (八)专业分包 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将满足专业分包条件、专业性强的项目施工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施工单位。 (九)总体工程 古建筑修缮项目施工的全部内容,包括一个或多个单位工程。 (十)单位工程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基础理论 摘要:在城市建设高速增长的今天,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显然已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论文通过对美华村这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程的实践,简要阐述了修缮技术与历史建筑再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修缮技术;更新与再利用 1历史价值 如果城市是一本书,那么书中的文字就是建筑。在上海这座蕴藏着无穷魅力的城市中,没有太浓重的城市别墅历史,而老别墅却又像被凝固的华美音符,作为历史的沉积点缀着城市。它们不仅凝结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而且承载着建筑本身的内涵与价值。上海的老建筑与其它类型的近代建筑一起,已成为“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年签”。作为上海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象征,美华村具有了人文历史的传承和积淀。走在路上,伴随着两旁粗壮的梧桐树,幢幢别墅静静地深藏在高墙背后,恬静安详,绿树扶疏。从中你不仅能看到旧上海的缩影,而且能感受到独特的海派人文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每一幢老别墅的背后,都藏着一段老故事,都有不同凡响的时代背景,它们是老上海历史的一个个精彩片断。上世纪三十年代,飞虎队将军陈纳德因为喜欢优雅与安静,将美华村五号别墅的金钥匙和完整的爱一起交付在陈香梅的掌心,而每天伴随他们的是一幢幢雅致的别墅。在这里,老别墅的风格各异,既有西班牙风格的印象,又保留了英式别墅的特征,集中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它们和谐相处,见证着海派文化的兼收与并蓄。然而随着岁月流逝,

物换星移,老别墅也物是人非,历史的尘埃使其日益破旧,清水墙面残旧斑驳,苔痕点点,只有弯弯的小河里,浮萍覆盖了整个水面,一天又一天蚕食着旧日的风采。人们不记得,或许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在这个喧闹兴盛的城市里,还有着这般别致景色。因此,发掘老别墅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2工程实例 美华村基地位于虹桥开发区边缘,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基地北接虹桥路,南至规划中的古羊路,西侧临近宋园路,东为中山西路;地块占地71 000平方米,基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长约150~240米如图2所示为基地的地貌现状。基地内现有二十幢各式花园别墅,其中在1937年至1947年间先后建成的有顾家花园、麦边花园、郭家花园等构成独立的别墅群。基地内部有很多成熟的树木和通向别墅的小路,在竹林和小溪的包围之下,花园成为了一处秘密的所在。本次项目的主要修缮对象是美华村1号和9号别墅。 3修缮原则与策略 对于美化村这一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别墅群,其修缮应当站在解读老别墅的建筑风貌、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做好保护性修缮工作,恢复其原有风采。修缮要遵循《文物保护法》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通过技术措施,修缮已有的损伤;保护和修缮相结合,深化现状,保留老别墅建筑的原有风貌。 主要的修缮策略有:(1)尊重历史,坚持科学,力求全面地保护整幢别墅的原始风貌,重塑其历史风采。(2)尊重历史资料和确凿的文献,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及其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探析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及其相应的建筑设计方法探析 刘萍 (滨州市规划局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本文基于平时对传统建筑改造中的一些平时的思考,针对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景观的问题上总结出一些保护更新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应的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 关键词:传统建筑保护更新设计方法 随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和人们认识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传统城市的改造和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近年来,成功的保护与更新的实例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历史建筑却是陷于一种无序和被动的状态。本文基于平时对传统建筑改造中的一些平时的思考,针对如何保护传统建筑,延续历史景观的问题上总结出一些保护更新的原则以及一些相应的具体的建筑设计手法。 一、保护更新的原则与相应的设计方法 1、立足保护建筑群的古典氛围 对于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建筑物本身的保护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重点还要立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氛围。之前由于不注意环境的保护,将一些传统建筑置于高楼大厦之中,由于传统建筑的体量相对较小,而且建筑多数为单层。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建筑物本身保留下来,然而传统建筑给人的空间感却丧失殆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做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建筑跟周围环境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自然是保留一定数量的传统建筑,将原有的自然的、传统的空间延续下来。此外使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群之间保留一定空间,以便借助某种介质实现一部分对传统建筑环境的保护。比如采用绿化的有效隔离使传统建筑的氛围与现代空间有一定有效的过渡。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对于周围环境的设计工作,涉及的利益和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也很多,不过我们应该做到对历史建筑应有的尊敬。 实例:沈阳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的保护改造工程,虽处于闹市之中,但是陈伯超教授在设计时就重点提出:要保留的不仅是作为中共省委机关的两栋平方和刘少奇曾经居住的房屋,重点是要保护当年中共满洲省委工作的环境和气氛。最后通过胡同、院落、场景再现等因素的应用最终较好的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环境和气氛,形成一处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空间。 2、保留修整的有价值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

浅析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浅析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为了我国城市发展 规划,同时也为了更好的保护乡土建筑及文化,促进和保证规划和保护工作的进行,需要从城市规划,整体效益,建筑保护,绿色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相关探讨,从而协调城市化以及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协调。 关键词:乡土;建筑;文化;保护;更新;绿色 一、乡土建筑保护的重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更新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的落后通过不断的发展相对较为容易克服,而文化的落 后较为艰难,但同时,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是国家生命力 的象征。随着绿色化的发展,古村落逐渐发展为旅游景点,为落后的经济提供了 渠道,逐渐发展为只求经济利益忽略文化的保护,对于文化的缺失,我们必须采 取保护措施,但是同时对于落后的乡土环境来说,去留的选择也极为复杂,对于 留必须去其糟粕,对于保护,又不能一概不能改变,反而妨碍经济的发展,我们 需要不断的总结认清这件事情,找到合适的对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采 取机制性的东西进行保护,如何把优良的民族代表性文化真正完整的保留传承下来,是从国家到建筑、文化各方面人员都需要重视的。乡土建筑保护是中国城乡 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大规模城乡建设的加速,中国乡土建筑面临 严峻的威胁。所谓乡土建筑,广义上可以泛指为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 狭义上多指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建筑。 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文化多样性,最主要的价值是恒久的生命力与 创造力。今天,维护文化多样性应该成为一种共识。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文化发 展观应该取代优胜劣汰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历史 文化村镇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是认识我国文明史的实物见证。每个历史 文化村镇的特色都是特有的,是不可复制的。同时,历史文化村镇又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乡土建筑遗产如果离开了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定环境,就会大大降低它们 的价值。同样.如果历史文化村镇失去了部分乡土建筑遗产,也会同样降低它的 价值。因此,乡土建筑遗产的存在是形成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历史文化村镇和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立足于整体保护。由于文化和全球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向 同一化,全世界的乡土建筑都非常脆弱。建筑除了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应进 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乡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政策法律上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实施一批乡土建筑 保护的公共政策,保护了许多珍贵的乡土建筑遗产。例如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 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要求将更多的乡土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但是,总体而言,现行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并不能完全适应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求, 需要加强。首先,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已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 化的时代要求。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村庄治理要突出 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另外 有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 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尽管 国家层面对乡土建筑保护日益重视,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好乡土建筑,迄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盐亭县金孔镇西林村赵坝寺文物修缮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审核: 四川省川英文化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5月

第二部分编制说明 2.1编制依据 a.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b.所用标准及规范: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 GB50165—92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南方地区) CJJ 70-9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 301-88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 2.2编制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着遵循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根据设计图纸和建设单位招标要求,结合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和各种客观条件,从经济和技术统一的全局出发,对各种情况加以通盘考虑,做出科学合理的全面布署。 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选用较优的施工方案、降低成本、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及设备装置,组织好劳动力、机具、材料和半成品的供应,针对工

程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现场道路、运输、水电供应、仓库和临时设施作出规划的安排,使施工活动能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优质、低耗、高速地完成本工程。 第三部分工程目标 3.1 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严格按我公司的质量原则及质量体系对此工程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 3.2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样板工程 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达标,杜绝死亡事故,工伤频率控制在1.5‰以内,严格按各级主管部门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规定组织施工,保证达到样板工程。 3.3 本工程工期目标:120天竣工 第四部分施工计划及部署 4.1 施工准备: 4.1.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及规模,本工程拟配设项目部主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综合研究

I保护与利用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综合研究 GeneralResearchonShanghai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Protection ■林驹LingJiu朱开宇ZhuKaiyu郭强GuoQiang杨靖YangJing 【摘要】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文章在广泛调研国外相关 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在检测技术、修缮原则、修缮技术、加固技术、耐 久性技术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综合保护。 【关键词】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检测:加固 lAbstract!Tlleprotectionof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isacomprehensive subject.Thisarticle,Oilthebasisofawideresearchonrelevantforeignstudyachievement, suggestsproviding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withcomprehensiveprotectionvia testtechnology,repairprinciple,repairtechnology,reinforcementtechnology,endurance technologyandenvironmentprotection 《Keywordsl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repair,test,reinforcement 32住宅科技/2008.06 0前言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优秀历史建筑 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一些涉及到优秀 历史建筑的城市开发项目中,采取简单的 全部拆光重建的办法,或对优秀历史建筑 进行不恰当的重新包装改建,在建筑材 料、颜色用施工工艺等方面超等方面进行 人为改变,使优秀历史建筑“旧貌换新 颜”,历史信息荡然无存优秀历史建筑作为 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是经过上百 年不断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是历代文 人名匠花了毕生的精力进行雕刻并逐步积 累所形成的文化瑰宝,保护优秀历史建筑 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满足 都市人民的情感需要…。然而,优秀历史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是 经过上百年不断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 是历代文人名匠花了毕生的精力进行雕刻 并逐步积累所形成的文化瑰宝,保护优秀 历史建筑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 利于满足都市人民的情感需要。 1989年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 公布了4批共632处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 单。同时,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 护,正式公布并编制了中心城区12片共 27km2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以及 32片共14km2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虽 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斐然 的成绩,从最近十几年来的实践中先后 和荷兰合作完成徐汇区46街坊的规划和岳 阳路200弄历史住宅建筑的保护再利用的 试点。原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进行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