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以公民道德为核心

思想道德学习概述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 体主义为原则 2、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3、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 4、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5、法律权力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有平等权、政治权力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4)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5)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交往范围的复杂性;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3、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方式: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关系 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在一定意义上,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阶级性、现实性和预见性。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新闻工作者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对党、对国家负责和对广大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努力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热情宣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和奉献精神,准确反映他们的愿望、呼声和正当要求。支持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思想和行为,勇于批评、揭露违背人民利益的错误言行和消极腐败现象,积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重视群众来稿,妥善处理有关建议、批评、申诉和检举的来信、来访,开展多种多样为群众服务的活动。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新闻报道中,要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来。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抑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新闻报道不得宣传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三、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 坚定地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得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宣传同中央决定相违背的内容。 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揭人隐私,不诽谤他人,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 道德建设与道德教育不同,系统性、整体性。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道德建设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其特征是政治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际形势严峻,在“砸烂一个旧世界”的基础上,糅合马列主义的道德观念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建立起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并极力推行之。宣传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这段历史时期的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 实践证明,以政治斗争方式为主的道德建设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了重大问题:人们经常调侃说,尽管革命成功,但农民仍然要耕田种地,工人仍然要抡锤打铁,进学校仍然是为了读书、升学、做官,这些都表明改造旧的道德观念,需要很长时间。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成功之处: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得到遏制,中国建国之初的确的成功的禁毒禁娼,洁身自爱是我们曾有的道德的品质。至今许多中老年人仍有这们的品质。现在酒吧放开与被强制喂药。 第二个阶段 1966-1976年,其特征是形式化。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遭受重创,道德教育一刀切、公式化、形式化,道德秩序混乱,我国道德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个阶段 1977-1986 年,其特征是经济化。1976年以后,我们党吸取历史教训,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道德建设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命题,全国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群众性的道德创建活动。利益意识渗透到道德评判的价值环境中,道德建设表现为经济化的特征。报纸曾经报道了一则图片新闻,说是济南市某区有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被单独留在家中,儿女在外面忙着做生意对老母亲不管不问。由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再加上室内没有暖气,老人只好在数九寒天和衣而卧,致使老人手脚都产生了冻疮溃烂。我想,这种为了要钱不要父母的例子恐怕绝非仅此一例! 第四个阶段 1986年至今,其特征是体制化。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容乐观,为此: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正式提出了“道德建设”的命题。 1996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科学体系。 2001年1月10日提出“以德治国”方略。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发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从群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 道德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利益问题、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始终存在着“群己”、“义利”关系的辩难。最初的集体主义排斥个人利益。 (二)从一元价值到多元融合 人的需求多样化,物质利益多元化,价值标准多元化。河南小伙儿张磊为耶鲁大学捐款888.8888万美元的消息见报后,引起了轰动。 张磊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生,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他回国创办了一个门户网站。后来门户网站转手之后,他才从事金融服务业。据说这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一种观点说他捐钱给外国,是不爱国的;另一种说他毕业于耶鲁,捐款是无可厚非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我认为对这种捐款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张磊作为一个耶鲁大学毕业生,回报学校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另外,他支持的是教育,是惠泽后人的好事,不要忘记中国还会有很多后来人要到这所学校学习。很多法学界专家认为,这种捐款是个人行为,根本不值得一谈。这就反映了多元化价值取向。 (三)从伦理本位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社会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组织的社会模式,政治、经济伦理化。当今公私领域的分离,这就意味着道德始点嵌入具体的实践,道德建设才有效力;相反,就无效果可言。道德的价值理性表明了道德的义务和追求目的理想性,道德的工具理性反映了道德的权利和道德要求标准的现实性,两者结合才有利于为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道德支撑。 (四)从自发的认知到观念与现实的“虚实”结合

社会主义道德的含义内容等

社会主义道德的含义内容等 社会主义道德的含义 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规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做人的根本问题,也是区分无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与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标准。无产阶级的使命不仅仅是为了解放自己,而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谋

利益。所以毛泽东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的其所”,“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04—1005页)。总之,是为人民而不是为自己。 坚持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这是人生首要的、根本的问题,也是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与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区别。在无产阶级看来,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这是大前提,也是做人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做人的其他问题才有可能正确解决。比如对待利益、荣誉、金钱、地位、苦乐、幸福、生死等等,只要首先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就会找到正确的答案,就容易正确对待,正确处理。 其次,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为人民服务水平的高低,贡献的大小,不仅与他的人生价值观相联系,也与他的知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相联系。我们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才有可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有的人不注意努力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能力素质提不高,志大才疏,他就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贡献。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今天,加强学习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他的能力就可

道德概1

第一节道德概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以下一些问题:推销员在推销商品的过程中贿赂客户,这是道德的吗?如果推销员用自己的佣金进行贿赂,情况又如何?是否有什么不同?一个人为了能在经济衰退时期找到一份工作而压低自己的学历,因为这份工作通常无须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去做,这是道德的吗?公车私用是道德的吗?用单位的电话打私人长途是道德的吗?请单位的秘书打私人信件是道德的吗?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道德下一个较准确的定义。 一、道德的定义 1、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根据这一定义,道德在本质上是规则或原则,这些规则或原则旨在帮助决策人判断某种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这种行为是否为组织所接受。不同组织的道德标准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组织,也可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此外,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兼容,否则这个组织很难为社会所容纳。 2、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管理道德研究有关在一定道德标准体系内的决策问题。 3、管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健康管理行为的规定,是对人类协调人际关系管理活动所形成的道德体验的总结和概括。 4、管理人格:即管理者的人格,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5、管理道德评价: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性所进行的价值评定。 二、四种道德观 1、道德的功利观: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尤其是在那些受决策影响的人没有参与决策的情况下,同时,功利主义也会导致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受到忽视。 2、道德的权利观: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和

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考 摘要:道德建设,就是指一定国家或阶级为适应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提高人的道德素质而在道德领域内进行的一种精神建设和实践活动。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的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从微观结构上看,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无疑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充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等各种手段,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各种复杂关系。 关键词:道德建设;社会作用;思考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强调要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体现新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公民的道德建设”等概念,并阐明了道德建设的任务、基本要求、指导方针、政策界限和具体内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历史条件下的新情况,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同时还有赖于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当前对人民军队而言,最崇高的道德就是对党的忠诚不渝,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牺牲奉献。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 正文 1 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 1.1提出了“五爱”的社会主义公德规范 毛泽东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提出了“五爱”的社会主义公德规范,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1.2 制定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 道德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中主要是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毛泽东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社会集体利益作为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毛泽东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确定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的具体运用。 1.3 开创了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新路子 毛泽东成功地处理了这个特殊历史阶段上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创出一条处理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就是:讲人道、重人伦、施“仁政”、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1.4 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问题 毛泽东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问题,特别强调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来教育人民,并以此作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针。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共产主义道德得以转化为人们的内在品质,进而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状

1.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临海市桃渚中心卫生院 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一、为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制定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二、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三、医德规范如下: 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3、文明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 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四、为使本规范切实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坚持进行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进行医德考核与评价。 五、本中心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六、医德教育应以正面教育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长期坚持不懈。要实行医院新成员的上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经上岗前培训不得上岗。 七、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医德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定期或者随时进行考核,并建立医德考核档案。 八、医德考核与评价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特别要注意社会评价,经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九、对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应聘、提薪、晋升以及评选先进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十、实行奖优罚劣。对严格遵守医德规范、医德高尚的个人,应予表彰和奖励。对于不认真遵守医德规范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严重违反医德规范,经教育不改者,应分别情况给予处分。 十一、本规范适用于本中心的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也要参照本规范的精神执行

树立良好社会主义道德观

社会主义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道德观 道德,实乃万物和谐之大本,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却是真实永恒的存在。道是产生天地万物之大本,是一切的总能源。德者,和也。人的心性明于天道,行为合于天理,此谓之德。认识道德,理解道德,回归道德,合于道德,不仅是个人道德和精神修养的真实目标,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实现永久和平的唯一途径。人类对道德缺乏本质的认识,道德就会演变成为虚伪的形式。道德形式的发展,既无法使人本性得到回归,也不会使人类社会走向最高的文明阶段。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重要性以及我国公民道德现状 内容:从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重要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状: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全文如下: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全文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或科学的社会事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反动的没落的社会意识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对社会发展起消极或阻碍的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例如当今我国提倡诚信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是其特征和要求.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诚信是正确的社会意识,提倡诚信可以有利于我国的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这一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对于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都可以从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一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价值规律理论是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内在基本经济规律内容所作的机制描述和理论论述,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论述了市场竞争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产生生产性浪费和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的消极作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所以,当前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还要认识和抑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含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主要是提高人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和教育广大干部与群众; 第二,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第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树立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的要求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公民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阶段。在新的世纪中,继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保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道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道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建设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道德。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 道德是上层建筑德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和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德重要手段,但它和法律不同,它的实施,不是依靠某种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德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全社会成员德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 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只是我们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在当前,既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也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我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经过改革以来的不断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相比较而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尚在建设之中。这一道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包括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 三、公民道德的内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德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着力点。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德整个工作中,如何把上述内容和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德行为规范,是摆在我们面前德一项重要而紧迫德任务。 四、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纲要》提出地20个字可以再细分为这样10个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这10个基本规范,在调整整个公民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各有不尽相同的功能,大致说来可以对这些功能作这样的认识和划分:“爱国”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守法”是“爱国”规范的延伸,规范的也主要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即把“守法”作为公民对国家的道德责任的“底线”;“明礼”主要是规范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行为,文明礼貌是公民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准则;“诚信”主要也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即古人所说的“礼于外,诚于内”;“团结”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友善”与“团结”是同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功能也是相类似的,但更加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勤俭”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勤俭的道德素质更多地在公民个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自强”主要也是对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与“勤俭”是同一层次的道德准则;“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奉献”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 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位高低、

道德概述

第一章道德概述 第一节道德的含义和特征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也称道德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的三层含义: 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思想关系 (道德的矛盾和斗争在经济关系的变革中逐步实现质与量的变化) 2.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3.道德是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的总和 道德的特点: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它与上层建筑的其他领域如政治、法律、文艺、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1. 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 (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历史范畴和动态体系)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 2.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作用 (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又对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反作用)3. 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选择:(这种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它相对独立于经济关系,第一,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的变化并不同步,不是亦步亦趋;第二,道德的相对独立性还体现在它相对独立地直接同上层建筑和其他成分发生关系和作用;第三,道德相对独立性的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它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 4. 道德具有阶级性 (表现在:第一,不同阶级对于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道德标准是不同的;第二,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总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被统治阶级的道德总是居于被统治地位的道德;第三,经济利益上对立的阶级在道德上也是对立的) 5. 道德具有多层次性 (主要体现在同一时代的道德体系中,体现在社会道德、阶级道德、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 6. 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从时间上看,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空间上看,它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领域,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可谓是“无孔不入”。从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看,它渗透在人们各种社会关系集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如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等) 第二节道德的作用和作用方式道德的作用: 1.社会的主体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先进道德对于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有促进作用;3.道德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4.道德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作用方式的基本特征:道德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方式是非强制性的,是以“教化”为手段,以人们内心对道德内容的认同或部分认同为前提的,即便是社会舆论所形成的外部压力也不具有强制性。 第三节道德观的历史沿革 互助、平等是原始社会的主要道德规范 正义是原始人的基本道德观念 维护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第二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p24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1. 社会主义道德是从人民利益中引申出来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反映人名的根本利益。 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就是人民完整利益的根本要求,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就是为人民服务,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最高规范和准则,居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位置) 2.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决定的 (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3. 社会主义道德是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 (社会主义道德就是建立在这样的世界观、历史观基础上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其必然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必然体现。总之,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不联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本质和精神实质)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P2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1.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所必须做出的历史选择; 2.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有利于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更应弘扬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P28 1.集体主义反应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 2.集体主义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原则

公民职业道德规范

公民职业道德规范 公民职业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构成:公民道德规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构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它不仅体现了道德的先进性与道德的广泛性的统一,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道德的统一。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保守国家的机密,敢于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把对国家的一切义务和责任看成是自己的天职。守法是公民道德的最低层次的要求。公民应当维护法律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尽法律所规定的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爱国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公民通过爱国守法去实践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明礼诚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规范。在我国,无论在何种场合,无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公民彼此都应该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公民能否明礼,关系到世界对我们国家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的评价,因此,明礼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公民道德人格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经济活动中要诚信,杜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诺言,忠诚待人。团结友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每一个公民,不论民族、年龄、职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现实中,对他人友善的人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

职业道德规范试题及答案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职业道德规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职业 2、世界观 3、道德 4、职业道德 二、填空 1、()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 2、集体主义作为()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五爱”,即 ()。 4、()是集体主义的最高表现。 5、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6、()相结合的集体主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三、不定项选择 1、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

2、个人道德修养包括()等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且贯穿于个体社会道德实践过程中,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社会公德具有()功能。 A、强制 B、教育 C、评价 D、调节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包括()。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职业素质由()五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A、思想政治素质 B、职业道德素质 C、科学文化素质 D、专业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6、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共同构成了职业道德品质。 A、道德教育 B、道德信念 C、道德评价 D、道德行为 四、简答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集体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是什么?简述其主要内容。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有哪些作用? 5、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有哪些?

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概述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中文名职业道德外文名 professional ethics 定义 职业道德(Professional ethics)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同的对错标准是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必备的素质。那么,怎样才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呢 每个人平时都有习惯,但不一定是职业习惯,更不一定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那么,哪些才是符合要求的职业习惯呢 第一,早到公司。每天提前到公司可以在上班之前准备好完成工作必须的工作条件,调整好需要的工作状态,保证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才叫不迟到。 第二,搞好清洁卫生。做好清洁卫生,可以保证一天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情。 第三,工作计划。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利于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天、每周等每一个周期的工作,自然也有利于保证工作的质和量。 第四,开会记录。及时记录必要的工作信息,有助于准确的记载各种有用的信息,帮助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遵守工作纪律。工作纪律是为了保证正常工作秩序、维持必须工作环境而制定的,不仅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六,工作总结。及时总结每天、每周等阶段性工作中的得与失,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技能。 第七,向上级汇报工作。及时的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不仅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也可以在上级的指示中学习到更多工作经验和技能,让自己得到提升。 职业习惯是一个职场人士根据工作需要,为了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主动或被动的在工作过程中养成的工作习惯,也是保证工作任务和工作质量必须具备的品质。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必要前提,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就不能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职业习惯。 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最美司机等说起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华夏民族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存了悠悠五千年之久,中国的文明不曾中断,继续在地球上闪耀着熠熠光辉,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我们为自己的国度骄傲,以龙的传人面向世界,什么支撑着我们如此自豪,因为我们有支持我们的传统美德,例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睦邻友好等,不胜枚举。就是时至今日,这些美德也不曾褪色,继续指引着华夏儿女继续前行。 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暂先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探寻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思想的发展及表现。 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对人来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是西周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奠定了伦理道德的基础。这对我们现在来讲也是很重要的,应该讲是最朴素的以德治国,为人民服务的雏形,这与我们现在的国家建设当然密不可分。诸子百家争鸣儒、法、墨、道各家齐放百花,仁、礼、义、道成为备受推崇的思想,此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全面产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互利”、法家的思想则包括了国家秩序与等级制度、道家主张无为,认为无道德就是最高的道德。当然这些思想无一不与当时的动荡社会有关,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的扬弃,取其精华来充实、发展我国的现在文化。及至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儒学兴衰起落,佛学、道教也发展起来,最后宋明理学完成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全面复兴。 我们了解的是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古代思想的主旋律,尽管几经跌宕。但是其价值还是不容忽视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2.古代文学及艺术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3.政治学、史学、教育均以道德提升为己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传统道德还能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如文天祥、岳飞,都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汲取营养,立德、立言、立功、修身,以至流芳千古。 上述例子旨在于说明,我们要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那些千古志士作为榜样,还有我们心中永不凝固的精神血脉,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古人为鉴来创造我们21世纪的新的道德,新的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民族之林。 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起了深刻的反响。纲要内容丰富、科学、严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的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明确的提出了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如今,我们的道德建设取得不小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这是2002年吴斌与妻子的合影(6月2日摄)。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集团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突然有一铁块从空中飞来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