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要素与功能

学校管理的要素与功能

《学校管理的要素与功能》
(发表在《现代学校建设》书籍上)
上海市恒丰中学 堵琳琳

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是否实现了共赢。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多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不断推进二期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校长负责制”和“人本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学校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发展,着手于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努力追求学校管理的最大综合效应: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师生的个人价值,建立和谐的教育共同体。
一、现代学校管理的要素: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二期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现代学校管理的结构至少有三个方面: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校本课程。
(一)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要主动、自觉地利用外部的条件、机会和资源,合理使用自己的权力,不断完善学校的理念、结构、规则和环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地方。现代学校的管理要法制化、人本化,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和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形成完善的校本管理制度。我校在这方面重点强化了校本管理制度与校本用人制度。
1、以人为本的校本管理制度。
现代管理即人本管理,“以人为本”是以师生的成长、发展为本,这是教育根本,尊重师生、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人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制度化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使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客观、公正的管理提供了保障。我们结合学校实际,近几年来汇编了《学校制度文化集粹》、《学校管理文化集粹》、《学习化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札记》、《教师手册》等一套专辑,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规范地顺利进行。
二是人性化管理,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的身心特点和为了人的发展而实施管理,要求管理既要合理又要合情,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人情味。我们实行开放的管理,采取“制度无情,操作有情”的策略,体现学校管理的人情味。我校的管理制度始终注重四个方面:一是要以人为中心,

二是满足人的需要,三是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四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学生而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学校提出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共赢”的原则,使学校成为教师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成为教师继续成长的良好空间,成为教师拥有幸福生活的家园。
2、以人为本的校本用人制度。
一是用人制度科学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核心是人事管理。我校建立了以激励为核心的双向选择,按需择优的人员聘用制度,体现“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推出了“评聘分开”的新原则和“多元无级结构工资”制度。学校建立了人才引进机制,有效地采取了依法聘用、按需聘用,“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措施,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完善考核评价:奖项包括出勤奖、分档评价等第奖、基础奖、进步奖、特别奖等。
二是用人制度合理化:放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人本主义色彩,尊重师生人格,挖掘师生潜能,为教师提供可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放大教师学习成才的专业化特征,激励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成长;放大学生自主学习、生成学习智慧、完善人格修养的快乐体验;放大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和个体成长的热情,充分发挥教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改革中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组建学习共同体。
(二)现代学校管理的校园文化
1、创建优美、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
我们把校园环境布局为教学区、教学辅助区、教师办公区、学生活动区、艺术区、健身区等。让每个墙面“说话”,在不同的层面上陈列科技、美术、运动等学生作品和名人名言。注重学习化校园的信息建设。如《成长》校刊、《恒丰报》、广播、校园电视台等,使校园环境做到了动静结合,强化了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学校环境对师生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以恒丰为荣”已经成为每位师生的心声。
2、创建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新课程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应致力于教师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在一个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里,只有在和谐宽松的心境下,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因此,学校领导应采用暗示、认同、探讨的方式和师生共同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管理的模式真正与教师所处的诗意的环境吻合一致。我们反对片面强调刚性管理,例如,在老师的考勤问题上,我们通过营造一个

人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人人在比、学、赶、帮、超的合作竞争中自觉地准时或提前到岗,对于家里确实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在不影响上课和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告知考勤负责人,在半天内离岗处理,不计假。这样会让教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工作,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创建激励、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学生我们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师生学会自我激励,形成内在激励。内在激励是以认同感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对学校目标、课改目标认同,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会自觉产生一种精神动力,把进一步做好工作,搞好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份内应该做的事。我校搞的“师德承诺”、“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青年教师岗位见习”、“明星班主任”、“杏坛新秀”、“名师工程”、“首席教师”等激励措施营造了这种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满足了师生的声誉需要、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等。
(三)现代学校的校本课程
校本管理的教学基础应当是实施校本课程。在以拓展型课程、探究性课程为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我们开设了以“科学探索”和“人文修养”为主线的系列课程。
1、以学科活动为载体,构建校本拓展课程。
我校拓展型课程的特点是充分考虑主题性、活动性、系列性、阶段性。以我校数学教研组拓展型课程为例:六年级拓展型课程主题为“趣味数学”;七年级以“数学美”为主题;八年级以“数学与物理学科交叉”为主题;九年级以“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主题,我校还积极建设学生社团和兴趣组队作为拓展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全校共有合唱队、舞蹈队、健美操队、将棋沙龙、摄影社、“文溪”文学社、环保艺术畅想队等8个学生社团;共有课本剧、影视鉴赏、英文歌曲欣赏、编织、十字绣等近30个兴趣小组,为学生个性的张扬、兴趣的培养搭设了成功的舞台。
2、以学科综合为特色,构建校本探究课程。
我校教师以引路人的身份,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习基础,参与到了学生的活动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初步构建了一批探究课程。教师打破学科界限,以科学和人文两大主题为主线,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自编了《生活中的物理》、《生活中的化学》、《领袖风采》、《健美操》、《名曲名画赏析》、《将棋》等系列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和文化现象,提高

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现代学校管理的功能: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二期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现代学校管理至少有三种功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师生的个人价值;建立和谐的教育共同体。
(一)培养学校长远发展的主体力量和管理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1.优化学校长远发展的管理机制。
我们的教育管理必须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师生。我们形成了以实行全员岗位聘用责任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以教科研为先导,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研究机制,形成了以校名师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形成了以优质优酬、奖励贡献为导向的经济分配机制,形成了三段式、连续性的九年一贯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重心下移的扁平式管理。正是运用了现代学校管理技术,才形成了一个学校长远发展的管理机制,从而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培养学校长远发展的主体力量。
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管理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被管理者——学生和教师的兴趣、需要、优势和长处。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成为师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我们始终把师生视为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把领导与师生的沟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师资培训、环境改善、文体活动、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投入,热心帮助师生解决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带动良好的教风学风。我们不断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了一种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氛围,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蓄积了强大的主体力量。
(二)搭设平台,发掘潜能,促进成功,实现理由生的个人价值。
1、尊重师生的个性,发现和培养人才。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把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尊重”的环境里让师生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爱心助人、善于合作、宽容大度)、尊重社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尊重自己(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应以发现师生的优势为管理核心,真正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尊重,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一种愉悦的过程。
学校领导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

教师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加智者。“发现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师生学会发现,发现他人的优长,在比较中提高;发现自己的优长,树立自信,不断进步。我校在管理活动中不断发现了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教学新秀、科研能手,一批作风正、观念新、能力强、乐奉献的教师脱颖而出,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
2、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无疑是着眼于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改变过去那种硬性的灌输和强迫式的学习方式。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在管理中为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管理者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需要,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决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应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引导他们与自己合作,共同分担领导工作和责任,一起来规定并实现组织目标。我校制定的一系列奖励方案、展示的光荣榜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师生的优长,并将其转化为学校分享的成果。学科首席教师负责制、骨干教师津贴制度、课题首席负责人制度、明显班主任制度等极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日益壮大。
3、帮助教师获得成就感。
学校领导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科学测定表明:一个人平时表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与经过激励可能达到的能力和水平,两者之间大约存在着50%的差距。因此,学校要通过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方面,现代学校的管理有利于帮助教师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成就感,学校一系列骨干拔尖制度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三)建立和谐的教育共同体
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改变是探讨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动因,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健全与社会直接沟通的人才培养、社会参与”等制度;社区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环境资源,要建设校外学习基地、社区学习室等。社区也是学校管理和建设的参与者,社区可以派代表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学校工作的讨论。家长是学校教学实施过程的参与者和辅助者,是学校教学计划制订过程的参与者,在学校建设和

发展的诸多方面要给家长更多的发言权。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正在成为终身学习系统的一部分,现代学校管理无疑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教育共同体。现代学校的功能不仅是为一定年龄段的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的教育机构,更是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多种服务的学习机构,在可能条件下,它还是社会(社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活动中心。它不仅为适龄人口提供文化科学教育,也要为有各种学习需求的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训服务。
1、共建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
就现阶段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而言,以学校为轴心的组织架构正在改变,教育需要建立一种家庭、社区、学校之间平等参与、协调制衡的关系。
2、为人们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
学校成为与社会互动并双向参与的开放的社会学习中心,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有社会(社区)的参与,学校也参与社会(社区)的建设。从长远说,只有当学校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并且成为学习型组织的中心时,学校才能适应学习型社会对新的学校制度的要求。我校的“家长开放日”、“社区进学校”、“校警共建”活动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功能。
现行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是决策与管理合二为一的体制,需要在具体实施中补充决策机构和相应的机制。在多种类型学校制度的条件下,现代学校管理的结构与功能也不尽相同,但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中,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处理“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研究现代学校管理的结构与功能,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我们只有扬众家之长、避众家之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真正不断完善这个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