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是学校管理者必然要实践并思考的重大课题。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一要靠理念超前,二要靠管理规范,三要靠队伍过硬。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想法。

一、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它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对历史是一个总结,对未来是一个目标。我校明确提出办学的指导思想是:牢牢把握两条生命线——质量和安全,绝不触摸两条高压线——乱收费和体罚学生;办学目标是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品牌小学。如今,这些办学理念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以人为本,区别于“以物为本”、“以事为本”。它要求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发展目标只看重知识的灌输,分数的提高。而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发展目标应是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启发我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三个一切”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发展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已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塑造出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做人并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以人为本,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观。一要尊重、信任教师。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信任、生活上体贴、情感上沟通、人格上尊重。二要激励教师。鼓励转变教育观念,爱心对待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用“三比三看”的教学管理机制来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即比工作态度看工作效率,比工作效率看工作实绩,比工作实绩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三要发展教师。“校长的天职就是帮助教师成功”,“校长的生命在教师中”,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满足教师较高层次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教师在创造中体验成功、体验荣誉、体验成就。

二、遵循规律,强化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制度管理是基础。规章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自律性,不仅能提高管理

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章立制,要让教师参与,我校实施的《教师德能勤绩考核实施细则》和《班级工作考评细则》就是在多次征求全体教师和班主任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这样教师执行起来就有很高的自觉性,起到了激发教师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作用。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学校领导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规章的严肃性要和灵活性相结合,实行人性化管理。比如考勤制度,我校规定不准迟到、早退,但若因教师父母或孩子住院,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适当的照顾,不记迟到、早退。

2.民主管理是治校之本。校长负责制决不是校长个人说了算,应该和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难以解决是否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据考证,科学的制度管理只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的30%,而民主的情感管理可以占70%。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句治校名言:“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实行民主管理,可使领导和教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变上下沟通为平行沟通,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这样不仅能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增进了解,使人际关系融洽,更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像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工资晋升、年度考核等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都要让全体教职工参与;财经是教职工的敏感问题,要实行校务公开,让教职工代表参与学校重大支出的决策、参与每学期的收支结算;经常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设性的议案。实行民主管理,还必须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的确闪耀着哲理的光辉,但说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则更有哲理性。校长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校长决不可用“家长制”、“一言堂”来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权威。只有善于从班子成员中汲取“营养”,才能使决策更加完善和符合实际;即使是自己的决策正确,也只有变成领导集体的共识才能付诸实施。所以,校长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分工是基础,合作是关键,责权利相结合,这样校长才能由一把抓变为分头抓,才能微观放活,宏观调控,运筹帷幄,驾驭全局,才能成为领导集体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故障的排除者,团结的维护者。

3.过程管理是治校之魂。管理是动态的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校,可确定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但是重视过程管理是贯穿学校管理的灵魂所在。各项工作,不仅要有安排、部署,更要有督导、检查、评估、总结,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比如,我校为了抓安全,实行班子成员带班值班值勤责任制、班主任安全目

标责任制、门岗门卫责任制、安全工作顺延递补责任制、路队长负责制等,安全工作做到了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从而确保了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零发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大兴教科研,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办好一所名校,必然要有一大批骨干教师来支撑。为了培养业务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要走教科研之路。教科研水平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教育教学而言,教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然而,不说许多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就连许多领导也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每天忙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之中,穿梭于教室、办公室之间,却很少思考过:怎样让教师用更好的办法、更轻松的方式来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校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实施骨干教师带动战略。我校中青年教师多,学校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函授、进修等,学校舍得投入,因为参与就是最大成功、培训就是最大福利、提高就是最大报酬。目前,已有95%的教师已达专科学历,30%的教师已经或即将取得本科学历。大力支持省市级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求他们每年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培养方式是指导备课、示范做课、听课点评,帮助青年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不足。目前又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的第二方阵。

二是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又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为教师搭建成功平台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它立足于本校,以反思为前提,以平等对话为特征,以自己在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便于操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等优点。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加校本教研,给教师订专业报刊、杂志,并给予一定的研究经费,个个撰写课题论文,把教学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努力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同样,学校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学校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也永无止境,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学校管理者不断探索管理规律,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我校将凝聚全校师生之合力,夯实基础教育,打造一流质量,为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