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midas例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标准形式联合截面)

0midas例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标准形式联合截面)
0midas例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标准形式联合截面)

MIDAS—GEN施工阶段分析例题

例题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2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概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真实模拟建筑物的实际建造过 程,同时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收缩徐变和抗压强度的 变化)。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1.简要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3.利用建模助手建立梁框架 4.使用节点单元及层进行建模 5.定义边界条件 6.输入各种荷载 7.定义结构类型 8.运行分析 9.查看结果 10.配筋设计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分析 3 1.简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例题模型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基本数据如下: 轴网尺寸:见平面图 主梁: 250x450,250x500 次梁: 250x400 连梁: 250x1000 混凝土: C30 剪力墙: 250 层高: 一层:4.5m 二~六层 :3.0m 设防烈度:7o(0.10g ) 场地: Ⅱ类 图1 结构平面图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分析及设计 1

例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 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 概要 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 1.简要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 3.利用建模助手建立梁框架 4.建立框架柱及剪力墙 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 6.定义边界条件 7.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 8.输入反应谱分析数据 9.定义结构类型 10.定义质量 11.运行分析 12.荷载组合 13.查看结果 14.配筋设计 2

midas连续梁分析报告实例

1. 连续梁分析概述 比较连续梁和多跨静定梁受均布荷载和温度荷载(上下面的温差)下的反力、位移、 内力。 3跨连续两次超静定 3跨静定 3跨连续1次超静定 图 1.1 分析模型

?材料 钢材: Grade3 ?截面 数值 : 箱形截面 400×200×12 mm ?荷载 1. 均布荷载 : 1.0 tonf/m 2. 温度荷载 : ΔT = 5 ℃ (上下面的温度差)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连续梁分析.mgb’为名存档。单位体系设定为‘m’和‘tonf’。 文件/ 新文件 文件/ 存档(连续梁分析 ) 工具 / 单位体系 长度> m ; 力 > tonf 图 1.2 设定单位体系

设定结构类型为 X-Z 平面。 模型 /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X-Z 平面? 设定材料以及截面 材料选择钢材GB(S)(中国标准规格),定义截面。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 名称( Grade3) 设计类型 > 钢材 规范> GB(S) ; 数据库> Grade3 ?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 截面数据 截面号( 1 ) ; 截面形状 > 箱形截面; 用户:如图输入 ; 名称> 400×200×12 ? 选择“数据库”中的任 意材料,材料的基本特 性值(弹性模量、泊松 比、线膨胀系数、容 重)将自动输出。 图 1.3 定义材料图 1.4 定义截面建立节点和单元

为了生成连续梁单元,首先输入节点。 正面, 捕捉点 (关), 捕捉轴线 (关) 捕捉节点 (开), 捕捉单元 (开), 自动对齐 模型 / 节点 / 建立节点 坐标 ( x, y, z ) ( 0, 0, 0 ) 图 1.5 建立节点 参照用户手册的“输 入单元时主要考虑事项”

MIDAS GTS-地铁施工阶段分析资料精

高级例题1
地铁施工阶段分析

GTS高级例题1.
- 地铁施工阶段分析
运行GTS
1
概要
2
生成分析数据
6
属性 / 6
几何建模
20
矩形, 隧道, 复制移动 / 20
扩展, 圆柱 / 25
嵌入, 分割实体 / 27
矩形, 转换, 分割实体 (主隧道) / 30
矩形, 转换, 分割实体 (连接通道) / 33
矩形, 转换, 分割实体 (竖井,岩土) / 36
直线, 旋转 / 39
生成网格
41
网格尺寸控制 / 41
自动划分实体网格 / 44
析取单元 / 46
自动划分线网格 / 48
重新命名网格组 / 53
修改参数 / 57
分析
58
支撑 / 58
自重 / 60
施工阶段建模助手 / 61
定义施工阶段 / 67
分析工况 / 68
分析 / 70

查看分析结果
71
位移 / 71
实体最大/最小主应力 / 74
喷混最大/最小主应力 / 77
桁架 Sx / 79

GTS 高级例题1
GTS高级例题1
建立由竖井、连接通道、主隧道组成的城市隧道模型后运行分析。 在此GTS里直接利用4节点4面体单元直接建模。
运行GTS
运行程序。
1. 运行GTS 。
2. 点击 文件 > 新建建立新项目。
3. 弹出项目设置对话框。
4. 项目名称里输入‘高级例题 1’。
5. 其它的项直接使用程序的默认值。
6. 点击

7. 主菜单里选择视图 > 显示选项...。
8. 一般表单的网格 > 节点显示指定为‘False’。
9. 点击

1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功能 输入施工阶段分析的各种控制数据。 MIDAS/Civil中施工阶段分析可以考虑的事项如下: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材龄不同的混凝土构件的徐变。 材龄不同的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应变。 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钢束预应力的各种损失。 施工阶段的定义 结构模型的变化(结构组的激活和钝化)。 荷载条件的变化(荷载组的激活和钝化)。 边界条件的变化(边界组的激活和钝化)。

命令 从主菜单中选择分析>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输入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 最终施工阶段 决定哪个施工阶段为最终施工阶段。只有在最终施工阶段,才能与其他荷载工况(如地震、移动荷载等)进行组合。 最后施工阶段 定义的施工阶段中,排在最后的施工阶段。 其它施工阶段 在已经定义的施工阶段中选择施工阶段。 设置施工阶段接续分析 设置施工阶段分析的接续阶段。对已分析完的施工阶段分析模型,修改第N个阶段的

荷载条件后,可以从第N阶段开始接续运行施工阶段分析,节约了重复进行施工阶段分析的时间。 :在列表重选择重新开始的阶段。在这里勾选的阶段,将作为接续开始点保存结果。如果勾选所有施工阶段,将会影响总体分析时间,故建议仅选择关键的几个阶段作为接续点。 接续分析使用方法: 1)在“施工阶段分析对话框“勾选”重新开始施工阶段分析”,点击“选择重新开始的阶段...”选择所需的施工阶段(可多选。但考虑数据量,建议合理选择); 2)运行分析; 3)查看结果后,回到前处理状态,对接续分析之后的施工阶段进行荷载组、边界组以及结构组的调整; 4)调整后点击主菜单“分析/运行施工阶段接续分析”。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执行PostCS 的分析,比如移动荷载、风荷载、温度荷载的分析。 注意事项:在对接续分析之后的施工阶段进行荷载、边界以及结构的调整时,在施工阶段定义对话框中只能添加或删除最初模型已经定义好的结构组、边界组以及荷载组,而且不能定义新的边界和结构,只能定义新的荷载。固在最初模型中,预先要定义好可能要修改的边界组以及结构组、荷载组以及相应的荷载、边界、单元。 分析选项

2018国考行测备考:三段论题型题目结构与解析

2018国考行测备考:三段论题型题目结构与解析 在行测题目中有一部分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而这一部分的题目对于没有接触过逻辑的考生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在这一部分中,有一个更小的部分叫“三段论”,这一部分又是广大考生觉得逻辑题目中最难之一了。虽然考生觉得难,但是其实也是有据可依,有规律可循的。 对于三段论的题目主要有两种题型,一种是前提型,一种是结论型。结论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给了多个条件,最后需要求得正确的结论,其主要是借助文氏图法;而前提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有若干条件,也有结论,最后需要再找到一个条件,让题干中的结论成立,可以用排除法和主谓拆分法进行解答。首先,无论是前提型题目还是结论型题目都必须掌握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分别是: ①所有A是B,所有B是C,则所有A是C。 ②所有A是B,所有B非C,则所有A非C。 ③有些A是B,所有B是C,则有些A是C。 ④有些A是B,所有B非C,则有些A非C。 从这四种标准性质中,我们找出了前提型题目中的第一种方法,即排除法。排除法所运用的规则就是从四种标准形式中总结出来的。其规则有三条,分别是①三个概念,每个两次;②一否得否。即,前提中有否定,结论一定为否定,且两个前提都为否定得不出结论;③一特得特。即,前提中有“有些”,结论一定为“有些”,且两个前提都为“有些”得不出结论。接下来我们看一道题目运用一下排除法解题。 例题: 例1.有些紫砂壶是有生命的,因此,有些有生命的东西有品质好坏之分。 以下各项判断如果为真,则哪项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紫砂壶都有品质好坏之分 B.有些紫砂壶是没有生命的 C.紫砂壶都没有品质好坏之分 D.有些有生命的东西不是紫砂壶 E.有品质好坏之分的东西都是紫砂壶 【答案】A。

midas例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 标准形式联合截面

利用联合截面的桥梁的施工阶段分析

目 录 概要 1 截面尺寸 3 材料 3 荷载 3 施工阶段的构成 4 设定建模环境及定义截面/材料 7设定建模环境 7 定义材料 8 定义截面 9 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11 建立桥梁模型 14 定义组 14 建立桥梁模型 16 输入边界条件 20 输入支撑位置 20 输入有效宽度 21 输入荷载 23 定义施工阶段 27 定义结构组 27 施工阶段的构成 28 定义各个施工阶段的联合截面 33运行分析 37 查看分析结果 38

查看内力 38查看应力 40注意事项 41

联合截面施工阶段分析概要 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联合截面,要进行考虑联合效果后的结构分析。特别是包含混凝土的联合截面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时必须要使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 本例题为混凝土桥面板和工字钢梁组成的联合截面桥梁,使用联合截面功能和施工阶段功能建立模型和查看结果。 桥梁基本数据如下: 桥 梁 类 型 : I-girder 联合截面三跨连续梁桥 (PSC桥面板) 桥 梁 长 度 : L = 45.0 + 55.0 + 45.0 = 145.0 m 桥 梁 宽 度 : B = 12.14 m 斜 交 角 度 : 90?(直桥) 图 1. 分析模型 1

A PPLICATION T UTORIAL 在MIDAS/Civil为了进行联合截面施工阶段的的分析,提供了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功能。 通过本例题学习包括施工阶段和联合截面同时存在的结构分析方法。 联合截面桥梁的施工阶段分析步骤如下: 1.定义材料及截面 2.定义结构组、边界组、荷载组 3.定义施工阶段 4.各个施工阶段的边界组、荷载组的激活 5.各个施工阶段的桥面板的激活 6.查看各个施工阶段的结果 2

迈达斯Midas-civil梁格法建模实例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概要 (3) 设置操作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材料和截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建立结构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PSC截面钢筋输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输入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施工阶段. (60)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输入支座沉降........................................................................................................... 错误!未定义书签。运行结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查看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PSC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直言三段论习题参考答案

《实用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24~126页 十一、 1.结论:有的豆科植物是高大的乔木。小项:豆科植物。大项:高大的乔木。中项:槐树。大前提:槐树是高大的乔木。小前提:槐树是豆科植物。 2.结论:海豚是大脑较发达的动物。小项:海豚。大项:大脑较发达的动物。中项:海豚。大前提:智能动物是大脑较发达的动物。小前提:海豚是智能动物。 3.结论:碳酸钠溶液不是酸性溶液。小项:碳酸钠溶液。大项:酸性溶液。中项: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大前提: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小前提: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4.结论:算命是违背科学的。小项:算命。大项:违背科学的。中项:迷信。大前提:迷信是违背科学的。小前提:算命是迷信。 5.结论:有些业余学习的学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小项:业余学习的学生。大项:这个学校的学生。中项:函授生。大前提: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函授生。小前提:函授生是业余学习的学生。 十二、 1.无效。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大项“毒蛇”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2.无效。违反了“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无效。违反了“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的”的规则。 4.无效。违反了“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也违反了“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的”的规则) 5.有效。符合直言三段论的所有规则。 6.无效。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小项“贵州出产的酒”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7.无效。违反了“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就必须是否定的”的规则。 8.无效。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小项“优质商品”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也违反了“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则结论就必须是特称的”的规则) 9.无效。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大项“数学家”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10.无效。违反了“如果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则结论就必须是肯定的”的规则。 十三、 1.第三格AAI式。 2.第一格AAA式。 3.第二格EAE式。 4.第一格AAA式。 5.第四格AAI式。

midas施工阶段分析

目录 Q1、施工阶段荷载为什么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 (2) Q2、 POSTCS阶段的意义 (2) Q3、施工阶段定义时结构组激活材龄的意义 (2) Q4、施工阶段分析独立模型和累加模型的关系 (2) Q5、施工阶段接续分析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 Q6、边界激活选择变形前变形后的区别 (3) Q7、体内力体外力的特点及其影响 (4) Q8、如何考虑对最大悬臂状态的屈曲分析 (4) Q9、需要查看当前步骤结果时的注意事项 (5) Q10、普通钢筋对收缩徐变的影响 (5) Q11、如何考虑混凝土强度发展 (5) Q12、从施工阶段分析荷载工况的含义 (5) Q13、转换最终阶段内力为POSTCS阶段初始内力的意义 (6) Q14、赋予各构件初始切向位移的意义 (6) Q15、如何得到阶段步骤分析结果图形 (6) Q16、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的注意事项 (6) Q17、如何考虑在发生变形后的钢梁上浇注混凝土板 (7)

Q1、施工阶段荷载为什么要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类型 A1.“施工阶段荷载”类型仅用于施工阶段荷载分析,在POSTCS阶段不能进行分析。如果将在施工阶段作用的荷载定义为其他荷载类型,则该荷载既在施工阶段作用,也在成桥状态作用。在施工阶段作用的效应累加在CS合计中,在成桥状态作用的荷载效应以“ST荷载工况名称”的形式体现。 因此为了避免相同的荷载重复作用,对于在施工阶段作用的荷载,其荷载类型最好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注:荷载类型“施工荷载”和“恒荷载”一样,都属于既可以在施工阶段作用也可以在POSTCS阶段独立作用的荷载类型。 Q2、P OSTCS阶段的意义 A2.POSTCS是以最终分析阶段模型为基础,考虑其他非施工阶段荷载作用的状态。通常是成桥状态,但如果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数据中定义了分析截止的施工阶段,则那个施工阶段的模型就是POSTCS阶段的基本模型。沉降、移动荷载、动力荷载(反应谱、时程)都是只能在POSTCS阶段进行分析的荷载类型。 施工阶段的荷载效应累计在CS合计中,而POSTCS阶段各个荷载的效应独立存在。 POSTCS阶段荷载效应有ST荷载,移动荷载,沉降荷载和动力荷载工况。 有些分析功能也只能在POSTCS阶段进行:屈曲、特征值。 Q3、施工阶段定义时结构组激活材龄的意义 A3.程序中有两个地方需要输入材龄,一处是收缩徐变函数定义时需输入材龄,用于计算收缩应变;一处是施工阶段定义时结构组激活材龄,用于计算徐变系数和混凝土强度发展。因此当考虑徐变和混凝土强度发展时,施工阶段定义时的激活材龄一定要准确定义。 当进行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时,计算徐变和混凝土强度发展的材龄采用的是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时输入的材龄,此时在施工阶段定义时的结构组激活材龄不起作用。 为了保险起见,在定义施工阶段和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分析时都要准确的输入结构组的激活材龄。 Q4、施工阶段分析独立模型和累加模型的关系 A4.进行施工阶段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考虑施工过程中前后各个施工阶段的相互影响,对各个施工阶段以及POSTCS阶段进行结构性能的评估,因此通常进行的都是累加模型分析。 对于线性分析,程序始终按累加模型进行分析,如欲得到某个阶段的独立模型下的受力状态,可以通过另存当前施工阶段功能,自动建立当前施工阶段模型,进行独立分析。 在个别情况下,需要考虑当前阶段的非线性特性时,可以进行非线性独立模型分析,如悬索桥考虑初始平衡状态时的倒拆分析,需用进行非线性独立模型分析。 Q5、施工阶段接续分析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A5.对于复杂施工阶段模型,一次建模很难保证结构布筋合理,都要经过反复调整布筋。 每次修改施工阶段信息后,都必须重新从初始阶段计算。接续分析的功能就是可以指定接续分析的阶段,被指定为接续分析开始阶段前的施工阶段不能进行修改,其后的施工阶段可以进行再次修改,修改完毕后,不必重新计算,只需执行分析〉运行接续

迈达斯Midas-civil梁格法建模实例

迈达斯技术

目录 概要 (3) 设置操作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材料和截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建立结构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PSC截面钢筋输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输入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施工阶段. (62)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输入支座沉降................................................................................................................ 错误!未定义书签。运行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查看分析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PSC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栈桥——迈达斯分析验算示例(清晰版)

栈桥分析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目 录 栈桥分析 (1) 1、工程概况 (1) 2、定义材料和截面 (2) 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 (2) 定义截面 (2) 3、建模 (4) 建立第一片贝雷片 (4) 建立其余的贝雷片 (8) 建立支撑架 (9) 建立分配梁 (12) 4、添加边界 (17) 添加弹性连接 (17) 添加一般连接 (19) 释放梁端约束 (22) 5、输入荷载 (22)

添加荷载工况 (22) 6、输入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23) 定义横向联系梁组 (23) 定义移动荷载分析数据 (23) 输入车辆荷载 (24) 移动荷载分析控制 (26) 7、运行结构分析 (27) 8、查看结果 (27) 生成荷载组合 (27) 查看位移 (28) 查看轴力 (29) 利用结果表格查看应力 (30)

栈桥分析 1、工程概况 一座用贝雷片搭建的施工栈桥,跨径15m(5片贝雷片),支承条件为简支,桥面宽6米。设计荷载汽—20,验算荷载挂—50。贝雷片的横向布置为5×90cm,共6片主梁,在贝雷片主梁上布置I20a分配梁,位置作用于贝雷片上弦杆的每个节点处,间距约75cm。如下图所示: 贝雷片参数:材料16Mn;弦杆2I10a槽钢(C 100x48x5.3/8.5,间距8cm),腹杆I8(h=80mm,b=50mm, tf=4.5mm ,tw=6.5mm)。贝雷片的连接为销接。 图1 贝雷片计算图示(单位:mm) 支撑架参数:材料A3钢,截面L63X4。 分配横梁参数:材料A3钢,截面I20a,长度6m。

建模要点:贝雷片主梁用梁单元,销接释放绕梁端y-y轴的旋转自由度;支撑架用桁架单元;分配横梁用梁单元,与贝雷主梁的连接采用节点弹性连接(仅连接平动自由度,旋转自由度不连接);车道布置一个车道,居中布置。 2、定义材料和截面 定义钢材的材料特性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材料/添加 材料号:1 类型>钢材;规范:JTJ(S) 数据库>16Mn (适用) 材料号:2 类型>钢材;规范:JTJ(S) 数据库>A3 确认 定义截面 注:midas/Civil的截面库中含有丰富的型钢截面,同时还拥有强大的截面自定义功能。 模型 / 材料和截面特性 / 截面/添加 数据库/用户 截面号1; 名称:(弦杆) 截面类型:(双槽钢截面) 选择用户定义,数据库名称(GB-YB); 截面名称:C 100x48x5.3/8.5 C:(80mm)点击适用

附答案:三段论相关习题

一、写出下述推理的具体过程,并判定其是否成立: (1)从“汪精卫是叛国者”和“汪精卫是中国人”到“并非叛国者都不是中国人”。(可以推出) (2)从SEP推出POS。(可以推出) (3)由SAP推出POS。(不能推出) (4)从“不劳动者不得食”推出“凡得食者都劳动”。(可以推出) 二、指出下列三段论的格与式,如果是省略三段论,则把它补充完整三段论,并用所学的基本规则判定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所有天才都是有怪癖的,有些伟大的棋手不是天才,所以,有些伟大的棋手没有怪癖。(错) (2)没有共和党人是驴子,有些共和党人是政治家,所以,所有政治家不是驴子。(错)(3)所有用草做成的东西都是绿色的,有些用草做成的东西是雪茄,所以,有些雪茄是绿色的。(有效) (4)没有规则有例外,有例外的东西就不能严格执行,所以,所有规则都能够严格执行。(错) (5)所有兔子都是跑得很快的动物,所以,有些马是兔子。(错) (6)所有的懒汉都是穷人,约翰不是懒汉,所以约翰不是穷人。(错) (7)有些士兵是懦夫,任何懦夫都不是英雄,所以,有些士兵是英雄。 (8)没有知识分子是成功的政治家,因为知识分子不会耍手腕。 三、选择正确答案,并做分析 1、有些新雇员招进厂就是白领职员。在该厂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所有中学毕业的职工都支持李阳做总经理,所有的白领职员都反对李阳做总经理。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厂的断定必定是真的?(C) A、所有新雇员都是中学毕业的。 B、有些中学毕业的职工是白领职员。 C、有些新雇员不是中学毕业的。 D、并非所有中学毕业的职工都是新雇员。 E、某些白领职员是中学毕业的。 2、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著作,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够读完的。(C) 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某甲有作案动机,所以某甲一定是作案者。 B、各级官员都要遵纪守法,我不是官员,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 C、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 D、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算不得是人。 E、想当翻译就要学好外语,我又不想当翻译,何必费力学外语? 3-4题基于以下共同题干:( 在某校家属区中,所有的小保姆都入了工会,有些清洁工是安徽人,有些小保姆是安徽人,所有工会会员都入了医疗保险,没有清洁工人入医疗保险。 3、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关于该校家属区中人员的断言都能从上述前提推出?(D) A、所有小保姆都入了医疗保险。 B、有些安徽人入了医疗保险。 C、有些安徽人没入医疗保险。 D、有些小保姆兼当清洁工。

MIDASCivil中施工阶段分析后自动生成的荷载工况说明

MIDAS/Civil 中施工阶段分析后自动生成的荷载工况说明 CS: 恒荷载: 除预应力、徐变、收缩之外的在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的所有荷载的作用效应 CS: 施工荷载 为了查看CS: 恒荷载中部分恒荷载的结果而分离出的荷载的作用效应。分离荷载在“分析>施工阶段分析控制数据”对话框中指定。 输出结果(对应于输出项部分结果无用-CS:合计内结果才有用) No. 荷载工况名称 反力 位移 内力 应力 1 CS: 恒荷载 O O O O 2 CS: 施工荷载 O O O O 3 CS: 钢束一次 O O O O 4 CS: 钢束二次 O X O O 5 CS: 徐变一次 O O O O 6 CS: 徐变二次 O X O O 7 CS: 收缩一次 O O O O 8 CS: 收缩二次 O X O O 9 CS: 合计 O O O O CS: 合计中包含的工况 1+2+4+6+8 1+2+3+5+7 1+2+3+4+6+8 1+2+3+4+6+8 CS: 钢束一次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钢束预应力引起的位移(用计算的等效荷载考虑支座约束计算的实际位移) 内力: 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大小和位置计算的内力(与约束和刚度无关)

应力: 用钢束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 CS: 钢束二次 反力: 用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计算的反力 内力: 因超静定引起的钢束预应力等效荷载的内力(用预应力等效节点荷载考虑约束和刚度后计算的内力减去钢束一次内力得到的内力) 应力: 由钢束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 CS: 徐变一次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徐变引起的位移(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的位移) 内力: 引起计算得到的徐变所需的内力(无实际意义---计算徐变一次位移用) 应力: 使用徐变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无实际意义) CS: 徐变二次 反力: 徐变二次内力引起的反力 内力: 徐变引起的实际内力(参见下面例题中收缩二次的内力计算方法) 应力: 使用徐变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 CS: 收缩一次 反力: 无意义 位移: 收缩引起的位移(使用收缩一次内力计算的位移) 内力:引起计算得到的收缩所需的内力(无实际意义---计算收缩一次位移用) 应力: 使用收缩一次内力计算的应力(无实际意义) CS: 收缩二次 反力: 收缩二次内力引起的反力 内力: 收缩引起的实际内力(参见下面例题) 应力: 使用收缩二次内力计算得到的应力 例题1: P R2 e sh:收缩应变(Shrinkage strain) (随时间变化) P: 引起收缩应变所需的内力 (CS: 收缩一次) 因为用变形量较难直观地表现收缩量,所以MIDAS程序中用内力的表现方式表 现收缩应变. ?: 使用P计算(考虑结构刚度和约束)的位移 (CS: 收缩一次) e E:使用?计算的结构应变 F: 收缩引起的实际内力 (CS: 收缩二次)

迈达斯Midascivil梁格法建模实例

目录 概要......................................................... 设置操作环境 ................................................. 定义材料和截面 ............................................... 建立结构模型 ................................................. PSC截面钢筋输入 .............................................. 输入荷载 ..................................................... 定义施工阶段 ................................................. 输入移动荷载数据 ............................................. 输入支座沉降 ................................................. 运行结构分析 ................................................. 查看分析结果 ................................................. PSC设计......................................................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doc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 三段论结论型问题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文氏图法解答三段论结论型问题 那么结论型的三段论题目的问法如何呢,一般在一个题目中,会给出一个或几个三段论的前提,问由此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或者可以推出什么。这样的问法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为三段论结论型题目。那么对于结论型题目,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排除法和文氏图法的结合,当然文氏图法是里面最为关键的,也是可以快速准确解题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在三段论中,有四种标准形式,而通过这四种形式,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包括一个完整的三段论中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两个前提中大前提是所有B 的形式,小前提是B 的形式,只有是B + 所有B 的组合才能抵消等等。当然这个B指的是在前提中出现两次起一个传递作用,而在结论中没有出现的概念。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这些结论都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些错误选项,来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那么剩下的选项则需要文氏图了。文氏图的用法理论依据是概念间的四种关系:全同,全异,交叉,包含(于),这四种关系我们都可以画成文氏图的形式,所以在题目中所给的前提,我们就可以用文氏图表示出来,再根据文氏图,选出答案。 当然,在画文氏图时,为了能够更清晰地表达题目之中的关系,以便于选出答案,需要遵循一些画文试图的规则。我们一

般先选出题目中所有的项,并且用圆圈来表示。比如说:所有A是B,就可以画两个圈,里面是A外面是B,而且我们还有明确虽然我们画成了包含的形式,但是这个环状区间可以是空集,因为所有A是B,既可以表示AB包含,也可以表示AB全同。画完所有之后,再画有些的项,用点来表示,并想象这个点是可以无限放大的。这是因为有些这个词在逻辑中很特殊,它包含了某个,一部分,所有三种意思,所以我们不能确定题目中的有些是其中的哪种意思,因此我们用点来表示,一个点可以代表某个,当它放大一点成一个小圈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部分的意思,再放大一点成再大一点的圈时,我们可以理解为全部,所以用点表示有些比较合适。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例:所有农村题材的电影都贴近现实生活,所有贴近现实生活的电影都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有些农村题材的电影是高成本制作的。如果上面的陈述是正确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农村群众所喜欢的电影大多数是低成本制作的 B.高成本制作的电影不能吸引农村群众观看 C.只要是农村题材的电影,农村群众都欢迎 D.高成本制作的电影很难贴近现实生活 这个问法我们可以看做是结论型题目,那么先来排除,题目中出现了这样的几个概念,农村题材电影、贴近现实生活、受到群众欢迎、高成本制作,这里面贴近现实生活出现两次了,故结论中不会再出现,可排除D。也并没有低成本制作这个概念,故可以排除A。那么剩下BC,我们先来画所有前两

Midas Civil中各种时间的含义

midas Civil中各种时间的含义 在使用midas Civil,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施工阶段分析,那必然会碰到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问题,利用midas建模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时间的定义,我在这里把这些时间的含义罗列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需要注意一点:收缩的龄期与徐变的龄期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收缩龄期是计算混凝土收缩的时间,而徐变龄期是计算徐变的时间,只有结构上作用荷载,才会发生徐变的效应。 一、收缩开始的混凝土龄期: 收缩开始时的混凝土龄期:浇筑混凝土后开始收缩时间,即发生收缩效应的时间;midas 是在定义时间依存材料特性中定义,按规范要求,一般取3d。 二、混凝土徐变的材龄: 混凝土发生徐变的时间为徐变材龄,这个值是在定义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时候定义的,如下图:即在midas中的“混凝土材龄”,这个材龄是混凝土从浇筑到激活(即参与受力)的时间,同时也是发生徐变的时间,因为有荷载作用采用徐变。针对徐变的计算材材龄。不要输入0,按实际的天数输入即可。 三、施工阶段持续时间: 施工的持续时间,是指该施工过程持续的天数,这个持续时间不包括结构的材龄。对于持续时间可能会有个疑问,从混凝土浇筑到受力需要一段时间养护,那如何考虑这弹模的变化?这个可以利用midas中“强度发展曲线”来考虑,对于中国规范,强度发展未作规定,故一般可以不需要定义强度发展曲线。 四、施工阶段荷载-时间荷载: 为了考虑相邻构件的时间经历差异,并反映到材料的时间依存特性(徐变、收缩、强度的变化等),给构件施加时间荷载。 一般时间荷载主要用在:两个桥墩在模拟施工阶段时是同时激活的,但是实际上只有一套模板,这样一个桥墩的悬臂段比另一个晚了60天,也即第一个桥墩了60天时间经历,由于这60天的时间差异,两个桥墩的悬臂梁的挠度也将有差别,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合龙段完工时产生的残留应力,必须正确预测两个桥墩悬臂梁的挠度,故做施工阶段分析时,可以用时间荷载来考虑两个桥墩的时间经历差异。 midas 在定义施工阶段时会要求输入材龄 该材龄为该结构组的初始材龄,即在该施工阶段开始时,结构组已经具备的材龄。程序将按输入的材龄计算徐变。一般输入从浇筑混凝土后到拆模直到该单元开始发生作用(拆除了脚手架)的时间。当定义了强度发展函数时,一定要准确输入该材龄。重点就是这是徐变材料。也就是混凝土有强度开始算起,跟施工持续时间没有必然联系。他们相互独立。比如浇筑混凝土到拆模10天,材龄小于10天,因为刚浇筑没有强度,也就不存在徐变。 如果是预制构件,当前施工阶段结构材龄就大于施工持续时间,因为在当前施工之前,构件就具备材龄了.

1 叠合梁模拟方法探讨-双单元VS施工联合截面

组合梁模拟方法探讨 1问题描述: 组合梁是一种较复杂的结构,截面通常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或不同工序结合而成的,亦称为联合梁。目前,桥梁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是钢—混凝土组合梁,其模拟方法基本有两种:①采用施工联合截面,②采用双单元。对于相同的结构,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其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问题分析 2.1 模型基本情况介绍 主梁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截面由工字型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结合而成,联合截面尺寸数据详见图2-1。钢材和混凝土材料分别为Q235和C60。结构为15m+5m+12m三跨连续梁,双单元模型和联合截面模型详见图2-2和图2-3。 图2-1 联合截面

图2-2 双单元模型 图2-3 联合截面模型 2.2 模型细节模拟说明 2.2.1联合截面模型 截面采用中上对齐,并且考虑剪切变形。施工阶段为架设钢梁和铺设混凝土板,架设钢梁时考虑自重及混凝土板的湿重。单个单元消隐图详见图2-4。 图2-4 单元消隐图(中上对齐)

2.2.2 双单元模型 工字钢和矩形混凝土板均采用中上对齐,并且考虑剪切变形,单元通过弹性连接刚性连接。施工阶段同联合截面模型,边界约束在混凝土板节点上,单个单元消隐图详见图2-5。 图2-5 单元消隐图(中上对齐) 2.3 结果对比 2.3.1 架设钢梁(CS1) 联合截面模型结果: 图2-6 弯矩图(N.mm)

图2-7 位移图(mm) 图2-8 组合1应力图(MPa)双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图2-9 弯矩图(N.mm) 图2-10 位移图(mm)

图2-11 组合1应力图(MPa) 表格结果对比(单位:N,mm) 模型CS1弯矩My(max/min)位移(max/min)组合1应力(max/min)联合截 面47654543.3/-51924832.811.4/-107.2258.9/-237.7 双单元47689200/-5194370011.4/-107.2259.0/-237.6 2.3.2 铺设混凝土板(CS2) 联合截面Part2计算结果: 图2-12 弯矩图(N.mm)

Midas桁架分析

2. 桁架分析 概述 通过下面的例题,比较内部1次超静定桁架和内、外部1次超静定桁架两种结构在制作误 差产生的荷载和集中力作用时结构的效应。 页脚内容1

图2.1 分析模型 材料 钢材类型: Grade3 截面 数据: 箱形截面300×300×12 mm 荷载 1. 节点集中荷载: 50 tonf 2. 制作误差: 5 mm 预张力荷载(141.75 tonf) P = K = EA/L x = 2.1 x 107 x 0.0135 / 10 x 0.005 = 141.75 tonf 设定基本环境 打开新文件以‘桁架分析.mgb’为名存档。设定长度单位为‘m’, 力单位为‘tonf’。 文件/ 新文件 文件/ 保存( 桁架分析) 工具/ 单位体系 页脚内容2

长度> m; 力> tonf 图2.2 设定单位体系 页脚内容3

设定结构类型为X-Z 平面。 模型/ 结构类型 结构类型> X-Z 平面 定义材料以及截面 构成桁架结构的材料选择Grade3(中国标准),截面以用户定义的方式输入。 模型/ 特性/ 材料 设计类型> 钢材 规范> GB(S); 数据库> Grade3 模型/ 特性/ 截面 数据库/用户 截面号( 1 ); 形状> 箱形截面; 名称(300x300x12 ); 用户(如图2.4输入数据) 页脚内容4

图2.3 定义材料图2.4 定义截面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建立节点和单元 首先建立形成下弦构件的节点。 正面 捕捉点 (关) 捕捉轴线 (关) 捕捉节点 (开) 捕捉单元(开) 自动对齐 (开) 模型 / 节点/ 建立节点 坐标系 (x , y, z ) ( 0, 0, 0 ) 图 2.5 建立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