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

广东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
广东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

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

名单(第一批)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类别企业名称地市

1

工业互联网

平台服务商

类(12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2 广州阿里云计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广州

3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深圳

4 广东电信广州

5 广东联通广州

6 广州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广州

7 深圳华龙讯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8 广东中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9 广州机智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10 深圳大数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11 思科(中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12 广州裕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13

工业互联网

解决方案商

类(39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14 深圳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15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深圳

16 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17 数途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

18 深圳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19 深圳工作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20 广州阳普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21 广州鼎捷软件有限公司广州

22 广州云徙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23 广州智造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24 广东浪潮软件有限公司广州

25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

26 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广州

27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28 广东盘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

29 广州速威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中山

30 京信软件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广州

31 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深圳

32 深圳华制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33 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东莞

34 广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35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36 广州盛原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37 中山英达思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

38 惠州市天泽盈丰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

39 广州凡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40 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广州

41 广州市天剑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广州

42 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

43 中山市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中山

44 广州赛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45 广州鲁邦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46 广东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47 广州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48 广州接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49 东莞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东莞

50 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山

5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

52

工业互联网

咨询服务商

类(9家)广东制造业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广州

53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广州

54 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广州

55 广东省物联网协会广州

56 东莞市首席信息官协会东莞

57 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会广州

58 广州云衢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9 广东华商智造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东莞

60 广东瑞恩科技有限公司东莞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鱼洞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国家森林公园、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关天星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森林公园 2、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云杉坪、牦牛坪、黄草岭、大海草山 3、荒漠生态旅游资源:元谋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湖泊生态旅游资源:滇池、程海、泸沽湖、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洱海、浴仙湖 2、温泉生态旅游资源:安宁温泉、下关温泉、云县小定西沸泉、龙陵邦腊掌温泉、新滩坝温泉、腾冲热海 3、河流生态旅游资源:金沙江(万里长江第一湾、小江泥石流)、澜沧江(西双版纳橄榄坝)、怒江(三江并流)、南盘江(三江口)、元江、伊洛瓦底江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一)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石屏杨梅、蒙自石榴 2、牧场生态旅游资源:迪庆那青波牧场、扎西牧场、丽江甘海子牧场、念瓦洛牧场、小中甸牧场、南宝牧场 (二)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1、中国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 (三)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1、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丽江高山植物园 2、天然野生动物园:西双版纳野象谷公园、

广东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及开发策略

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7月/23日/第A04版 亚太广角 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促广东旅游更上一层楼 广东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及开发策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课题组庄伟光杨荷卿邹开敏 广东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广东省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历史文化的厚重性以及现代文化的开放性,深入挖掘广东多层次的历史文化,支持开发和建设一批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遗址及近现代革命遗址的旅游资源,就可以努力增加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项目和内容。 广东有不少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见证华侨文化的开平碉楼、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一座四海神庙——南海神庙,粤北南雄县的珠矶巷、价值和影响力将不亚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宋代沉没商船“南海一号”等等。260年后“哥德堡号”重访广州就给广州旅游掀起了一个高潮。 以岭南文化为主题 广东旅游文化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着力开发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侨乡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多元的宗教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把传统文化引入旅游市场,充分利用这些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广东民俗、民间节庆、民间艺术、宗教文化、特区文化资源优势,发掘地方音乐、戏剧、歌舞等文艺节目,演绎岭南风情,丰富旅游内容。比如巧夺天工的器艺文化有广绣、潮绣、广雕、玉雕、佛山剪纸和陶瓷制品;流淌的音符——岭南建筑与园林文化等,这些民间技艺成为旅游元素,是广东旅游走向成熟,迈向旅游文化大省的重要标志。 挖掘广东饮食文化 深入挖掘广东饮食文化,鼓励和支持广东名牌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饮食习俗是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粤菜享誉海内外,“食在广州”也早已闻名于世。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目前,各大旅行社都开辟了“美食广州”“食在广州”以及“美食文化节”等旅游线路,但还必须继续对广东的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力求通过对深入挖掘广东饮食现象并加以利用,可以让游客再饮食方面透视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大力开发商务文化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与港澳毗邻,商业文化发发达。每年两度的广交会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商的到来,因此有着不可多得的商务文化。随着广东旅游、招商、投资环境的改善,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和国际直航航机的不断增多,将旅游资源与商业贸易资源相结合,利用广州自明清以来就是千年商都、是华南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这一重要特点,适时创造一些商业机会和文化机会,如举办各种规模的商业展览、会议以及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逐渐由“游客”变成“商人和朋友”,增加旅游者的消费,同时增加旅游者重返的机会。广州正恢复清代商业领头羊十三行的风貌,弘扬广州的经商传统。 充分开发温泉文化 广东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据省国土资源部门统计,目前广东共发现地热泉点300余处,总面积1463平方公里,仅次于台湾和云南,与福建并列居全国第三。2008年广东温泉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亿元。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温泉旅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温泉旅游集疗养、休闲、娱乐于一体,符合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在崇尚自然生态的今天倍受人们青睐。但广东温泉文化尚未能由行业普及到全社会,要充分开发广东省的温泉文化,特别是将温泉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 (2008-2015年) 一、发展意义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领域。旅游与生态环境相互关联,互相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旅游业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因此,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强劲的发展势头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反映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过程中对自身行为的重新审视,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公园等生态资源单位不断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持续加大,生态旅游发展环境日渐优化,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带来良好条件和发展机遇。

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发展尚存在需要引起重视的突出问题。一是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不高,保护主动性不足;二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三是生态旅游规划滞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四是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五是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现象,一些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环境恶化状况依然存在。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的非消耗性利用,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引领绿色消费、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在很多生态敏感地区,生态旅游是重要的替代产业,是开拓生态补偿机制的新渠道。在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塑造生态友好旅游产业形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完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着力强化生态环境教育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发展原则 1、严格保护原则 立足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形势,始终坚持保护第一

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年)

附件1 第一批广东省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 (排名不分先后)

附件2 广东省“ 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试点方案(2020-2022 年) 为贯彻落实《“ 5G工业互联网” 512工程推进方案》,加快构建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实施以5G 为重点的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深化5G 与制造业各垂直行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2 年,实现重点工业园区和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5G 网络全覆盖,推动一批产业集群实施规模化企业内网改造。“5G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制造行业,形成10 大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建立“5G工业互联网”端到端技术产品团体标准,培育成熟商业模式。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工业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加快5G 园区网络建设,选择企业集聚度高的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行业骨干企业等,支持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等加大力度部署建设5G 园区网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室内外5G 基站建设,不断优化5G 园区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实施 “ 5G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支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 5G 关键产业链企业(含5G 网络设备、工业终端、工业模组等)、工

业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研发机构、第三方组织等结合具体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组织开展工业企业内网升级改造。以覆盖面积、容量、长连接、并发数、带宽、时延、可靠性等网络能力为量化指标导向,加快企业生产现场的5G 内网覆盖、服务保障与能力开放。 (二)探索多种企业网络建设运营服务模式。针对工业细分行业差异大、应用场景多样性以及工业企业数据安全、上行带宽、低时延、现场覆盖、企业管理动态变化响应等特性要求,支持探索多种5G 网络构建方案及相关建设、运营和服务模式。深入研究5G 企业网络部署架构、网络配置模式、业务部署、网络和数据安全、应用场景、协同运维等关键问题,形成覆盖重点行业的网络部署架构及商业方案。探索建设电子信息、船舶、钢铁、石化、油气管道等5G 行业专网。鼓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UPF (用户面功能)专线模式,支持工业企业市场化建设适合工业应用需求的MEC (多接入边缘计算)。支持企业在现有网络上集成MEC等5G新技术,支持5G工业CPE(工业移动信号接入设备)等工业级网关及工业模组部署。面向企业实际场景需求等,开展5G与工业以太网、工业总线、Wi-Fi、LoRa、PON 等企业现有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的融合升级改造。 (三)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聚焦垂直行业共性应用场景,初期以移动机器人、园区物流、信息采集、远程维护与控制、视频监控、产品质量检测为主,培育打造一批 “ 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逐渐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延伸。通过应用标杆示范 项目的实践验证和系统总结,推动建立“ 5G工业互联网”端到端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团体标准,研究探索符合工业企业需求的5G

生态旅游资源介绍

第五讲生态旅游资源 第一节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关于资源的概念 1、资源的形成 资源的概念源自经济学科,是作为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提出来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1983)。资源一度被定义为“人类财富的来源”,不断地被某一主体利用。资源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是指可以成为人的资产或利益的外界物。如作为物质资源的矿产,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具有经济实用性。但是矿产也具有文化价值,古代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让我们联想起人类早期的文化史,至此,物质资源上升为精神资源。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物质资源,但我们把他们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物质资源有了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资源。 2、资源的类型 实际上,资源是一种关系概念,表示某物对某一主体有价值。资源还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有机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和能量形式。对人类来说,资源就是能在个人及社团两个水平上,满足生理、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的任何一种物质或能量形式。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的要素,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源泉。通常情况下,资源可被分成两大类,不可更新资源是依赖于有限贮存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物燃料等;可更新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换句话说是从生命有机体生物量中获得的资源。然而资源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同时资源又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利用却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森林和草地、湿地以及荒漠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林、副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美学、户外休闲以及文化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资源的动态 我们分析一下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或技术文化功能作用,就不难发现,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涉及到物质的转化(生命有机体是通过代谢活动,人类社会是通过工业过程),这种转化是能量不断(连续)流动和消耗的结果(生物圈能量来源于太阳,技术文化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这种考虑又使我们提出资源的另一个定义,正如已经提到的,资源是出现在生态圈初级(primary)能量的各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也可定义为生命有机体需要的任何东西。在这个定义下,能量、物质、空间、时间和多样性都是资源,即所有的基本生态因子都是资源,不可再生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是指那些化石能源和生物能源。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基本生态因子,可以直接对生物发生作用的某一环境下的典型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都可称为基本生态因子或资源。所以说资源亦属于生态学的范畴。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1.旅游资源定义 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并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认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定义: (1)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

广州旅游资源 活动教案

广州旅游资源 ——综合活动中期学生汇报课 执教:曾庆硕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回顾,引出对广州旅游资源的调查汇报,让学生了解广州丰富的旅游资源, 感受岭南水乡的魅力。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凭借“名山秀水”这个载体,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调 查、访问等实践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自主——合作——展示”的合作学习过程,并汇报探究活动成 果。 4、了解民间风俗变化和发展,从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民俗,感受广东人的生活魅力。在一系 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能力,体会蕴含其中的文化意蕴。 5、通过活动,增强旅游中的愉悦情感体验,学会在比较中提升审美鉴赏层次;激发调动广州 小公民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培养热爱广州、建设广州的思想情感。 学材分析: 本探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活动主题《广东山水民俗》的细化和延伸。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是中国的南大门,与香港、澳门比邻,临近东南亚诸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很自然第成为一个“窗口”中国透过这个窗口看世界,世界也透过这个窗口看中国。所以作为广州的小公民,学生更要了解广州、赞美广州、宣传广州。本单元内容上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途径去学习,整合运用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真正达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课外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本活动汇报课课前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再通过课间交流引发学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进行汇报展示。课后的延伸活动更是展现学生才能的一个舞台。

我国生态旅游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旅游形式,且承担了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双重责任,提倡让置身原始自然的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美好感受,为保护环境尽自己所能。论文对近十年来的生态旅游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了解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并阐述了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Abstract】Ecotourism is a form of tourism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it shoulders the d ual responsibility of maintaining the local people’s life and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t advocates that people who are exposed to primitive nature to experience the good feeling brought by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o their bes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ecotourism research in recent ten years are made in this paper,so as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And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tourism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關键词】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旅游现状 我国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最具有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多达2588个,有28处自然保护区加入在“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30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包括长白山、神农架、武夷山、青海湖、内蒙古达赉湖、张家界、九寨沟、黄龙和高丽贡山等,总面积约14944万公顷。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游客,一些自然保护区正式开办生态旅游,然而,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23%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业导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了自然环境的退化,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我国在资源开发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大多由旅游部门在管理上重开发利用、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而且旅游收入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才会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中去。因此,我们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用实际可行的方案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生态旅游客源分析 一些学者曾对在我国的旅游市场研究方面的个别热点城市游客的时序分布做出了相应的研究预测。保继刚选取距离、经济发展程度、文化教育水平三因素指标,首次将引力模型运用于北京市国内游客的预测,建立了预测全国各省、区到北京游客数量的数学模型[1]。张凌云介绍了在旅游地引力模型的方面国外学者所做的工作,并且展望了发展趋势[2]。韩德宗翻译介绍了旅游需求预测重力模型和旅游发生模型[3]。邢道隆通过进行游客抽样调查,对北京市国内旅游市

第五单元 广东山水民俗

五、广东山水民俗 单元设计 2004年,将会载入广州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这一年,广州提出了“动感亚洲、感叹世界”口号,希翼着亚运的风能吹来南中国的羊城。申亚,申亚到底将为广州带来什么,能为广州带来什么?争办体育大赛,除了比场馆、比硬件,最重要的就是比文化内涵。作为收藏家协会的历史,陈维聪对岭南文化深有研究。他自豪地说,广州具有收藏价值的古旧家具占了全国半壁江山,陶瓷文化也是岭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广州的“四大名园”与苏州园林相比较也各有千秋。“申办亚运会,广州要以文化作为先导,突出西关风情,突出老广州的文化。”所以作为学生更要了解广东、赞美广东、宣传广东…… 单元说明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与香港、澳门比邻,邻近东南亚诸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很自然地成为一个“窗口”。中国透过这个窗口看世界,而世界也是通过这个窗口看中国。千百年来,岭南人为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增添过许多熠熠生辉的篇章。到了19世纪,广东更以其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而成为维新思想的启蒙之地和近代中国革命的摇篮。许多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深远的任务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廖仲恺等,曾在这里叱咤风云。他们富于传奇色彩的经理,留下了遗迹处处,而且许多都保留得相当完整。当中国社会跨入20世纪80年代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先行者,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创下了令人瞩目的经济业绩,在华夏大地再领风骚。作为中外文化的交融点,广东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形成多元文化的奇幻色彩。在现代经济和生活时尚的大潮中,广东有如万花筒,折射出中国社会变迁的奇光异彩。 单元目标 1`、初步感受保留在家乡中的景色优美的广东名山秀水,体会蕴籍其中的文化意蕴。 2、凭借“名山秀水”这个载体,培养学生调查、访问等实践能力。体验民间风俗变化和发展,从调查访问中让学生体验父辈、祖父辈们的生活。 1、在关工名山秀水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展示其研究成果。初步学会指定主题调查研 究方案。 2、通过体验生活中的民俗,感悟民俗的发展,使学生的身心更加愉悦。在一系列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究能力。 3、初步具有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危机感。 单元内容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明媚,一年四季均适宜旅游,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抱着愿望来的旅游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需要。若是访古寻踪,广东有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各有各的精彩之处,还有10多万年前的“马坝人”遗址、南越古国的宝藏、“海上丝路”的遗迹……,文物估计不胜枚举。了解和感受岭南人的生活风情,是许多来粤旅游者的兴趣焦点之一。漫步广州的上下九商业步行街、西关玉器街;到遍步城乡的粤式茶楼酒家品尝正宗的粤菜和到街头大排挡去“尝便”风味小食,体会“食在广东”的内涵;到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小镇去体味“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情调……,都是体验岭南风俗的途径。如果遇上节庆活动如广州的年宵花市、水乡的端午节龙舟竞渡、盛夏的荔枝节……,那就更令人沉醉在浓浓的南国风情中而流连不已。广东风情万般,魅力无穷,正是:“开放改革万花筒,海滨田园南国风,近代历史名胜地,购物美食乐其中。” 本单元由“广东名山秀水”、“岭南文化·广东民俗”两个专题组成。内容上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途径去学习,整合运用各种不同领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第三章 广东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旅游的功能:具有形态美(雄、险、幽、旷、奇),可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具有一定的空间载体特征,可开展休闲、游乐、体育活动。 “广东四大名山”:丹霞山、西樵山、罗浮山、鼎湖山。 广东韶关的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由红色砂岩、砾岩构成,以“锦石”、“锦岩”、“锦江”为代表,清初高僧澹归和尚曾在此建寺修行。(巴寨海拔626米/平头寨584米/扁寨516米) 海岸地貌分为基岩海岸、沙岸(最适宜开展“三S”工程)和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海岸)。 广东具有代表性的岩溶地貌旅游胜地:阳春凌霄岩、乐昌古佛岩、英德宝晶宫、肇庆七星岩、云浮蟠龙洞、怀集燕岩等。 “南国第一洞府”:阳江阳春(罗阳峰林)的凌霄岩,是广东省颁布的首批风景名胜区之一,分为正岩、东岩、西岩三大洞,以“吉星高照”、“一线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天然奇景引人注目。景区还有400多米的岩底河,可以坐船游览。 乐昌的古佛岩(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岩溶地貌,大型的岩溶洞穴,分为上下重叠三层)有“古佛洞天”摩崖题壁和观音像,“三宫四殿”,“半边明月”、大型石脑和三亿年前的海底珊瑚化石。 “岭南第一洞”:英德宝晶宫,是广东省首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洞中洞,楼上楼,河上河”(地质、考古价值)的特色。八大景色:宝晶宫溶洞、碧落洞、狮子山、英石园、奇石书画馆、摩崖石刻诗廊、水上高尔夫。“众景能兼有,南方可独尊”。 七星岩:又名星湖。由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由东向西依次是:阆风、玉屏、石室(文化宝库,山秀洞奇)、天柱、蟾蜍、仙掌、阿坡。 花岗岩是一种酸性岩浆侵入岩,它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结晶矿物组成,广东的主要代表有惠州罗浮山、潮阳的莲花峰、汕头的垂虹洞、龙泉洞和珠海的濂泉洞。 “岭南第一山”、“神仙洞府”:惠州罗浮山(东樵山,罗山和浮山合成)是我国的道教名山,道教称之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奇峰怪石、飞瀑名泉(三大名泉是“长生井”“卓锡泉”“酿泉”)、洞天奇景是其三大特色。 “天下第一花岗岩奇洞”(1989年,北大陈传康考察鸡冠山):汕头垂虹洞(连环洞) 潮阳莲花峰(广东省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莲峰海色”奇观著称,有渔家女的

生态旅游的意义范文

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类别,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 Abstract:B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its categories in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类别,可持续发展及对策。 The key wo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tourism, orig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ategori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对于环境保护也是很有必要的。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一、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的县级城市,生态旅游由于受到旅游市场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传,并没有提升旅游经济,更没有把具体的资源展示的机会。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并把它与会奖旅游结合起来,走一条独特的展示之路。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_类型和评价体系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 袁书琪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350007) 摘 要 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国内外对生态旅游资源基本问题的研究还在深化 的过程中。笔者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新国家标准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总结经验,提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这些基本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特性,类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 Q 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4)02-0109-05On the characteristic ,type and evaluatin system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Y UAN Shuqi (Fu -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4,23(2):109~113. Ecological tourism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world tourism .T h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issues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weak .Based on the action of our country 's tourism resource classifica tio n and evaluatio 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natio nal standard and the abundant ex perience of long -term practice research ,the author put forw ard the char -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 stem of ecology ical tourism resource put fo rward .T he essence issues have special sig nificance to w ester n China who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weak in our country . Key word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ty pe ,evaluatio n sy stem .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R ].北京.2)国家环保局.2002.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R ].北京.*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310011)。**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02-10-09 改回日期:2002-12-10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生态旅游成为世界旅游发展方向,应当引起旅游学界对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的足够重视。针对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新国家标准,国内外对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正处在深化的过程中,而对相对较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和认识还存在不少问题[2,5]。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讨论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否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关系到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3]。迄今为止,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并没有单独列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评价因子只涉及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而未涉及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亟待研究。2.1 生态旅游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取决于生态旅游的特性。 我国正在研制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对生态旅游涵义的界定,是一切生态旅游管理规范的前提2) 。 诚然,迄今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不同看法很多,但共识的成份比较大,且趋同的态势明显[4]。2.1.1 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从旅游发展的吸引力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依赖人(包括游人)与环境的和谐。这里所谓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但也包括与自然环境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而一般旅游吸引力来自景观美或某种兴趣活动的便利。2.1.2 生态旅游的场所 从旅游活动场所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处于环境质量优越的自然环境。当 今地球上纯自然环境已经不多了,且远离人类社会。所以这里所谓的自然环境包括部分人化自然(如人工林地),以及自然环境中的一些乡村社区。2.1.3 生态旅游的目标 从旅游开发的目标来看,生态旅游的特点是侧重生态效益。生态旅游地的开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 logy 2004,23(2):109~113 DOI :10.13292/j .1000-4890.2004.0059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广东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名单

广东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名单 文章出处:来源:韶关旅游通讯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411318066.html,/发布时间:2010-01-11 由广东省旅游局、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等共同组织的“寻找广东最美的乡村”评选活动。 广东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名单(目前收列为30个) 1、广州增城派潭镇(白水寨风景名胜区)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毗邻从化温泉,东接龙门南昆山,西北接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是珠江三角洲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新明珠。白水寨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穿越其中,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景区内瀑布景观罕见独特,球状风化地形地貌神奇特异,山乡田塘村林特色明显,堪称南国乡村大公园。 2、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百万葵园) 百万葵园占地面积26公顷,是一个以观赏向日葵为主题的休闲公园。园内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二十多个品种的向

日葵,另外还建成了欧洲玫瑰园、郁金香园、薰衣草园、油菜花园、松鼠乐园、小猪逗趣苑、小鸟天堂、纯白鸽广场、动感刺激吧等观赏区和娱乐设施并推出了旅游特色美食葵花鸡。 3、广州海珠区小洲村 瀛洲生态公园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果林公园,盛产驰名东南亚的“石硖龙眼”、“鸡心黄皮”、“红果杨桃”、“大红石榴”、木瓜等岭南佳果。瀛洲古迹分布四周,徒步、坐船、浏览极为方便,使你在舒适的环境中尽享江南水乡特色。还有经过风雨沧桑而保存下来的古桥、古民居、蚝壳屋等景点。 4、深圳龙岗区南澳街道坝光村 深圳最美的乡村之一。坝光村背山靠海,风光秀丽,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的地形地貌。百余座老宅虽已人去楼空,但仍保存完好。最为称奇的是沿海而生的银叶树群。银叶树是一种珍稀的红树树种,目前世界上仅日本、印度和中国才能见到。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这里现在已成为都市人播散闲情逸致的好去处。 5、深圳宝安区光明街道(光明农场) 光明农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全,集运动、休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

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 【摘要】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是保护自然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支柱型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重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旅游发展的形式,已在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成为许多地方和部门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所以,生态旅游的发展必然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保护环境和旅游发展完美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问题;建议 一、生态旅游概念分析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生态旅游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每个人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 由于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人类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所以,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目前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潮流。 (一)我国的生态旅游者 由于国内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很多地方仍不完善,所以我国的旅游者大多数仍属于传统旅游者,就是追求自己付出的金钱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行为方式常表现为只重视游乐行为本身、忽视保护环境,这种旅游行为往往会产生许多不文明现象,比如说为走捷径而践踏草地,在文物上乱涂乱画等,而真正的生态旅游强调的是以生态美的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