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测试(十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测试(十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测试(十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高考试测试卷

理科综合试题(十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B. 浓硫酸、碱石灰均不可以作食品的干燥剂,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C. 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 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该标志为辐射品危险标志,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以可以作食品干燥剂,碱石灰和CaCl2可以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这种“气”是指乙烯,因为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C正确;

D.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热效应,即合适的催化剂,能使水分解产生氢气,但反应过程仍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D。

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B.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C.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D. 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小于0.2N A

【答案】B

【解析】

【详解】A.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6,则124 g P4即1mol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 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乙烯分子中氢原子数目均

为4,则0.5mol甲烷和乙烯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故B正确;

C.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I2和FeCl3,共转移电子数为3N A,故C错误;

+I22HI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则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0.2N A,故

D.H

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①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②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③注意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是否已知;④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⑤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⑥注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O2-构成;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SiO2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4N 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 A等。

3.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学工业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过水杨醛经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杨醛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

B.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中间体A中是否混有水杨醛

C. 中间体A与香豆素-3- 羧酸互为同系物

D. 1 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水杨醛苯环上的四个氢原子的环境不同,即苯环上有4种等效氢,苯环上的一元取代物有4种,故A正确;

B.水杨醛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具有醛和酚的性质;中间体中含有酯基、碳碳双键,具有酯和烯烃性质,二者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相同,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B错误;

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同系物,中间体中含有酯基、香豆酸-3-羧酸中含有酯基和羧基,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香豆酸-3-羧酸中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各物质最多能和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4.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蛋白质与NaCl饱和溶液发生盐析,硫酸铜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故A错误;

B.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应先加入硝酸酸化除去过量的NaOH,否则不能排除AgOH的干扰,故B错误;

C.浓度相同,Ksp小的先沉淀,由现象可知K sp(AgI)<K sp(AgCl),故C正确;

D.醋酸易挥发,醋酸与苯酚钠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浑浊,则不能比较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故D错误;

故答案C。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A遇甲的浓溶液发生钝化。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丙是无色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和戊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且化学键的类型也完全相同

B.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 Z

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X> Z

D. Y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是元素Y的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和A发生钝化,可知A为Al单质,Y为Al元素,丙是无色气体,应为SO2,则甲为H2SO4,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可知丁为H2O,戊为H2O2,乙为Al2(SO4)3,则W、X、Y、Z分别为H、O、Al、S等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X、Y、Z分别为H、O、Al、S元素;

A.丁为H2O,戊为H2O2,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水中只含有极性键,而H2O2中除H-O极性共价键外,还含有O-O非极性键,两者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A错误;

B.O、S 对应的最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O的沸点大于H2S,故B 错误;

C.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故C错误;

D.铝离子和硫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生成H2S和Al(OH)3,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O42-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B. SO42-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O42--8e 厌氧细菌

S2-+4H2O

C. 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

D. 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

【答案】C

【解析】

【详解】A.正极上水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O +2e-=2OH-+H2,故A错误;B.SO42-与H2在厌氧细菌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H2O,离子反应式为:

4H2+SO42-厌氧细菌

S2-+4H2O,故B错误;

C.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Fe2+,与正极周围的S2-和OH-分别生成FeS的Fe(OH)2,故C正确;

D.在钢管表面镀锌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破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常温下,某实验小组探究碳酸氢铵溶液中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图可知碳酸的K a1数量级约为10-7

B.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主要与HCO3-反应

C. 常温下将NH4HCO3固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D. 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pH=6.37时c(H CO)=c(HCO-)、c(H+)=10-6.37mol/L,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

Ka1=

()()

()

-+

3

23

c HCO c H

c H CO

?

=10-6.37,则碳酸的K a1数量级约为10-7,故A正确;

B.向稀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CO3-+NH4++2OH-═NH3?H2O+CO32-+H2O,说明NaOH与NH4+、HCO3-均反应,故B错误;C.由图可知,pH=9.25时c(NH3?H2O)=c(NH4+)、c(OH-)=109.25-14mol/L=10-4.75mol/L,NH3?H2O的离

常数Ka1=

()()

()

+-

4

32

c NH c OH

c NH H O

?

=10-4.75,而碳酸的Ka1=10-6.37,则NH3?H2O的电离能力比H2CO3强,

HCO3-的水解程度比NH4+强,即NH4HCO3的水溶液显碱性,故C正确;

D.草本灰的水溶液显碱性,与NH4HCO3混用会生成NH3,降低肥效,则NH4HCO3作肥料时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8.乙烯来自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根据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之前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具体操作为:______

(2)石蜡油分解实验产生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只有甲烷②只有乙烯③烷烃与烯烃的混合物

(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若装置D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填序号);

①防止暴沸②有催化功能③积蓄热量④作反应物

(5)将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mg,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烃的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用N A表示);

(6)利用A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备的气体有______(任填一种),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答案】(1). 微热A中大试管,E中出现了气泡,冷却后E中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注,则装置

的气密性良好 (2). ③ (3). 溴水褪色 (4).

5CH 2=CH 2+12MnO 4-+36H +=10CO 2↑+12Mn 2++28H 2O (5). ②③ (6). 3mN A /14 (7). NH 3 (8). Ca (OH )2+2NH 4Cl 加热

CaCl 2+2H 2O+2NH 3↑

【解析】 【分析】

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由实验装置可知,A 中烷烃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B 中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 中乙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D 中吸收C 中生成的二氧化碳,E 中利用排水法收集乙烯。

【详解】(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形成密闭系统,再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检验,具体操作为:E 中加入适量水,将导管放入水中,再微热A 中的大试管,E 中出现了气泡,冷却后E 中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注,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石蜡油主要是含17个碳原子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根据原子守恒知,除了生成烯烃外还生成烷烃,故选③;

(3)石蜡油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则实验过程中装置B 中的现象为溴水褪色;若装置D 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混合气体经过装置C 时,乙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生成了CO 2气体,同时生成MnSO 4,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H 2=CH 2+12MnO 4-+36H +=10CO 2↑+12Mn 2++28H 2O ;

(4)加热石蜡油时加入碎瓷片,石蜡油分解较缓慢,加热碎瓷片能加快反应速率,碎瓷片还能吸收热量而积蓄热量从而促进石蜡油分解,故选②③;

(5)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全部通入到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mg ,说明分解生成的烯烃的质量为mg ,烯烃的分子通式为C n H 2n ,其摩尔质量为14ng/mol ,则该气体混合物中属于烯烃的原子个数为

mg 314ng /mol A n N ??=314

A

mN 。

(6)A 装置是固体混合加热制气法,常见气体O 2、NH 3均可以用此装置制备,其中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混合固体可制得NH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 4Cl 加热

CaCl 2+2H 2O+2NH 3↑。

9.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 4,含少量的SiO 2、CaO 和MgO 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取Ba(NO 3)2的工业

(1)上述流程中将重晶石和煤磨成粉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过程中主反应为:BaSO4 + 4C BaS + 4CO,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3等副产物生成,通过改变温度以及煤粉的用量可降低副反应发生。

①依据如图判断生成BaS的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温度至少应控制在____以上。

②控制BaSO4的量不变,改变C的量,测得原料中碳的物质的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如图所示,判断原料中n(C) / n(BaSO4)至少为________(填字母):a. 1.5 、b. 2.0 、c.3.75。

(3)已知BaS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90℃时约为50g/100g水,浸取液中存在三种碱Mg(OH)2 、Ca(OH)2、Ba(OH)2。

①浸取过程中产生Ba(OH)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②三种碱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原因是:Mg、Ca、Ba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________。

(4)酸解过程中,向滤液中加入硝酸,即有硝酸钡晶体析出,稍过量的HNO3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增大固体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转化率(2). 吸热(3). 600℃(4). c(5). S2-+ H2O HS-+ OH- 、HS-十H2O H2S+ OH-(6). Ba(OH)2(7). Ca(OH)2(8). Mg(OH)2(9). 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10). 溶液中存在

Ba2+(aq) + 2NO3-(aq) Ba(NO3)2(s),稍过量的硝酸有利于提高c(NO3-),促进平衡向晶体析出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Ba(NO3)2晶体的析出率

【解析】

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 4,含少量的SiO 2、CaO 和MgO 杂质,加入煤粉,高温煅烧,发生BaSO 4

+4C

BaS+4CO ,除此以外还可能有BaCO 3等副产物生成,然后用90℃的热水浸取,趁热过

滤,除去杂质,加入硝酸,可与BaS 反应生成硝酸钡,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 将重晶石和煤磨成粉状的目的是增大固体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转化率; (2)①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O 的物质的量增大,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为吸热反应,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应在600℃以上进行;

②由图象可知加入C 应减少副反应,使硫酸钡完全转化生成BaS ,且C 生成CO ,BaS 0.2mol , CO

为0.75mol ,根据原子守恒,则判断原料中n(C)/n(BaSO 4)至少为3.75,故答案为c ;

(3)①BaS 水解可产生Ba(OH)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 2-+ H 2O

HS - + OH - 、HS -十H 2O

H 2S+

OH -;

②Mg 、Ca 、Ba 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即金属性Ba>Ca>Mg ,故答案为:Ba(OH)2、Ca(OH)2、Mg(OH)2;由原子序数知Mg 、Ca 、 Ba 处于同一主族,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

(4)溶液中存在Ba 2+(aq) + 2NO

3-(aq)

Ba(NO 3)2(s),稍过量的硝酸有利于提高c(NO 3-),促进平

衡向晶体析出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Ba(NO 3)2晶体的析出率。

10.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以NO x 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工业上采用NH 3-SCR 法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它利用氨在一定条件下将NO x 在脱硝

装置中转化为N 2。主要反应原理为:主反应:a.4NH 3(g)+4NO(g)+O 2(g) 4N 2(g)+6H 2O(g)

△H 1

副反应:b.4NH 3(g)+3O 2(g) 2N 2(g)+6H 2O(g) △H 2=-1267.1kJ/mol

c.4NH 3(g)+5O 2(g)

4NO(g)+6H 2O(g) △H 3=-907.3 kJ/mol

①上述反应中利用了NH 3的__________ 性质;△H 1=____________。

②将氮氧化合物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的NO 残留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是______(填序号)。A <850℃ b 900~1000℃ c >1050 ℃ 温度超过1000 ℃,NO 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已知:8NH 3(g)+6NO 2(g) 7N 2(g) +12H 2O(l) △H <0。相同条件下,在2 L 密闭容器内,

选用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生N 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活化能E a (A)、E a (B)、E a (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使用催化剂A 达平衡时,△H 值更大 b 升高温度可使容器内气体颜色加深

c 单位时间内形成N-H 键与O-H 键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 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需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净化装置中CO 和NO 发生反应2NO(g)+2CO(g)

N 2(g)+2CO 2(g)△H=-746.8k·mol -1,实验测得,v 正=k

·c 2(NO)·c 2(CO),v 逆=k 逆·c(N 2)·c 2(CO 2)(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 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填“>”“<”或“=”)k 逆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 和1 molNO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40%,则k k 正

=___________。(分数表示或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还原性 (2). -1626.9 kJ/mol (3). b (4). 高温下,副反应c ,产生了NO ;主反应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也会导致NO 的浓度增大 (5). Ea(C) ? Ea(B) ? Ea(A) (6). 相同时间内生成的N 2越多,反应速率越快,活化能越低 (7). b c d (8). < (9). 20

81

或0.2 【解析】 【分析】

(1)①在反应4NH 3+4NO+O 2═4N 2+6H 2O 中NH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为0价,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NO 和O 是氧化剂;根据盖斯定律,由2b-c=a ,由此计算△H ;

②氮氧化物残留浓度越低越好;温度超过1000℃,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

(2)①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氮气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活化能越低;

②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单位时间内形成N-H键与O-H键的数目相等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当平衡常数不变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3)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②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1 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

2NO(g)+2CO(g)?N2(g)+2CO2(g)

起始(mol/L):1 1 0 0

转化(mol/L):0.4 0.4 0.2 0.4

平衡(mol/L):0.6 0.6 0.2 0.4

平衡时v正=v逆,则k正?c2(NO)?c2(CO)=k逆?c(N2)?c2(CO2),结合k

k

=

()()

()()

2

22

22

c N c CO

c NO c CO

?

?

计算。

【详解】(1)在反应4NH3+4NO+O2═4N2+6H2O中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为0价,发生

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已知:主反应:a.4NH3(g)+4NO(g)+O2(g) 4N2(g)+6H2O(g) △H1;副反应:b.4NH3(g)+3O2(g) 2N2(g)+6H2O(g) △H2=-1267.1kJ/mol;c.4NH3(g)+5O2(g) 4NO(g)+6H2O(g) △H3=-907.3 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2b-c=a,则△H1=2(-

1267.1kJ/mol)-(-907.3 kJ/mol)=-1626.9 kJ/mol;

②氮氧化物残留浓度越低越好,根据图知,在900~1000℃时氮氧化物浓度最低,故答案为b;温度超过1000℃,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导致NO浓度增大;

(2)①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氮气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该反应的活化能越低,根据图知,化学反应速率A>B>C,所以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 a(C)>E a(B)>E a(A);②a.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其焓变不变,故错误;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故正确;c.单位时间内形成N-H键与O-H键的数目相等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化学平衡

(3)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k正增大的倍数<k逆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1 mol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

2NO(g)+2CO(g)?N2(g)+2CO2(g)

起始(mol/L):1 1 0 0

转化(mol/L):0.4 0.4 0.2 0.4

平衡(mol/L):0.6 0.6 0.2 0.4

平衡时v正=v逆,则k正?c2(NO)?c2(CO)=k逆?c(N2)?c2(CO2),则:

k k 正

=

()()

()()

2

22

22

c N c CO

c NO c CO

?

?

=

2

22

0.20.4

0.60.6

?

?

=

20

81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 的换算关系。

11.

黄铜矿是主要的炼铜原料,CuFeS2是其中铜的主要存在形式。回答下列问题:

(1)CuFeS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其组成的三种元素中电负性较强的是_______。(2)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______。

(3)在较低温度下CuFeS2与浓硫酸作用时,有少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X产生。

①X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属于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②X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Cu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SO2,其结构式为,则SO2中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__。(5)四方晶系CuFeS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Cu +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②已知:a =b =0.524 nm ,c =1.032 nm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uFeS 2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 (1). 离子键 (2). 硫(S ) (3). CD (4). V 形 (5). sp 3

(6). 极性 (7).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答案合理即可) (8). σ键和π键 (9). 4 (10).

2-21A

464+456+832

N ??????(0.524 1.032)10

【解析】 【分析】

(1)CuFeS 2中存在Cu 2+、Fe 2+和S 2-;CuFeS 2中硫为非金属元素,铁和铜为金属元素,元素的非金属

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铁原子价电子为3d 64s 2,铜原子价电子为3d 104s 1

,基态原子或离子的价层电

子排布图中半满或全满为稳定结构;

(2)在较低温度下CuFeS 2与浓硫酸作用时,有少量臭鸡蛋气味的气体X 产生为H 2S 气体; ①硫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根据H 2S 属AX 2,价层电子对为4对,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但S 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来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中心原子硫原子杂化方式为sp 3

杂化,为V 性结构,分子具有极性;

②H 2S 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3)二氧化硫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间分别形成一个σ键,同时氧原子和硫原子间形成一个4电子离域π键;

(4)①四方晶系CuFeS 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分析可知亚铜离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硫原子连接两个亚铁离子和两个亚铜离子;

②晶胞中亚铁离子=8×1

8+4×12+1=4,亚铜离子=6×12+4×14

=4,硫离子=8,晶胞内共含4个CuFeS 2,a=b=0.524nm ,c=1.032nm ,则晶体的密度=

m V

。 【详解】(1)CuFeS 中存在Cu 2+、Fe 2+和S 2-,存在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CuFeS 中硫为非金属元

素,铁和铜为金属元素,则三种元素中电负性较强的是硫元素;铁原子价电子为3d 64s 2

,铜原子价电子为3d 104s 1

:A .二价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3d 轨道有一个成对电子,4s 轨道为空轨道,故A 错误;B .铜原子价电子为3d 104s 1

,轨道表示式不符合,故B 错误;C .三

价铁离子是铁原子失去4s 两个电子和3d 一个电子,3d 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为稳定结构,故C 正确;D .亚铜离子是失去4s 轨道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轨道表示式正确,故D 正确;故答案为CD ; (2)①H 2S 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为4对,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价层电子对之间的夹角均为109°28′,但S 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构型为V 形,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 3

杂化,属于极性分子; ②H 2S 的沸点比水低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3)二氧化硫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间分别形成一个σ键,同时氧原子和硫原子间形成一个4电子离域π键,SO 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共价键的类型有:σ键和π键; (4)①晶胞结构分析可知,由面心上Cu 与2个S 相连,晶胞中每个Cu 原子与4个S 相连,Cu +的配位数为4;

②晶胞中亚铁离子=8×1

8+4×12+1=4,亚铜离子=6×12+4×14

=4,硫离子=8,晶胞内共含4个CuFeS 2,a=b=0.524nm ,c=1.032nm ,则晶体的密度

=m

V =()()213

4

6456232g /mol mol 0.5240.524 1.03210cm

A N -?++????=()

221

4644568320.524 1.03210A N -?+?+???? g?cm 3。

12.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用有机物A 、D 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 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A 属于烃类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A 相对于H 2密度为13。 ②D 的分子式为C 7H 8O ,遇FeCl 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 ③122R CHO R CH COOH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B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D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组峰; D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还有________(不含D)种。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流程信息和已知信息,以乙醇和苯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工产品

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

例:

CH 3CH 2OH 3

CH COOH

/????→浓硫酸加热

CH 3CH 2OOCCH 3 【答案】 (1). CH≡CH (2). 加成反应 (3). 碳碳双键、酯基 (4).

(5). 5 (6). 4 (7).

(8).

【解析】 【分析】

A 属于烃类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A 相对于H 2的密度为13,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分子

式为C 2H 2,应为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 ;

B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结合B 的分子式C 4H 6O 2,可知B 的结构简式为CH 2=CHOCOCH 3,说明A 和CH 3COOH 发生加成

反应生成了B ;再在NaOH 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的C 应为;

D 的分子式为C 7H 8O ,遇FeCl 3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再结合D 催化氧化生成了,可

E为,C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为

(6)以乙醇和苯乙醇为原料制备可利用乙醇连续氧化生成的乙酸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HCOOH,最后再与苯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得到

【详解】(1)A的分子式为C2H2,应为乙炔,结构简式为CH≡CH;

(2)反应①CH≡CH和CH3COO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了CH2=CHOCOCH3,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 为CH2=CHOCOCH3,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和酯基;

(3)反应③是在

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4)D为,有5种等效氢,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比为1:2:2:2:1;D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还包括苯甲醚、对甲苯酚、邻甲苯酚和间甲苯酚,共4种;

(5)反应④是C和E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6)以乙醇和苯乙醇为原料制备可利用乙醇连续氧化生成的乙酸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HCOOH,最后再与苯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即可得到

,具体的合成路线为:

【点睛】常见依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的方法:(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4)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5)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6)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7)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8)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9)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201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4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贵州省贵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 l 27— F e 56— C u 64— Z n 65 —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为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 ) A .氧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二氧化硫 2.中华民族辉煌的创造发明史,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 反应的是 ( ) A .火药及使用 B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C .用粮食酿酒 D .铁的冶炼 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1015(C H N)],成瘾性和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 .甲基苯丙胺含有 C 、H 、N 三种元素 C .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 .甲基苯丙胺中C 、H 、N 的质量比为10:15:1 4.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 .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5.对下列问题和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6.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O 气体和活性炭,反应生成甲、乙气体。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 的值为23.88 B .反应中活性炭只起吸附作用 C .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 D .生成甲、乙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1:2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 7.(6分)“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成为贵阳市又一张举世瞩目的名片。小明作为志愿者参加了2016年“数博会”的服务。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为来宾们准备的早餐很具“贵阳味”。食物有:肠旺面、牛肉粉、鸡蛋、牛奶、“老干妈”豆豉、苹果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 。 (2)五月的贵阳,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良好的生态环境,给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 。来宾出行以纯电动车、天然气车为主。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是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第I卷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3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C1-35.5,P-31,S-32,Na-23,Mg-24,A1-27,Fe-56,Zn-65,Cu-64,Ba-37,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C、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2、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 A、2 B、8 C、2或8 D、2,8或18 3、下列试剂:①漂白粉②纯碱晶体③磷酐④过氧化钠⑤绿矾⑥电石,若它们常期置于敞口的试剂瓶暴露于空气中,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已知ICN的性质和卤素相似。氧化碘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ICN=12+(CN)2。下列ICN的叙述正确的是: A、ICN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B、ICN是供供化合物 C、ICN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ICN在常温下可能是气体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HC1气体 C、淀粉与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共煮制单糖 D、电石与水反应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制乙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 选择,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A、6.4克铜与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 A B、1mo lN 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C、2.9克乙基(-C2H5)含有的电子数为1.8N A个 D、标准状况下:N A个NO、CO 2、SO 3分子所占的体积均约为22.4升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 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氟化氢:Ca2+2OH-+2HF=CaF2↓+2H2O C、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IO-+SO2+H2O=CaSO3↓+2HCIO D、向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滴入双氧水:4F e2++2H2O2+4H+=4F e3++4H2O 8、在一固定窖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 lA和1mo lB发生反应: 2A(气)+B(气)<=>XC(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可能为 A、1 B、2 C、3 D、4 9、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 CO(气)+H2O(气)<=>XC2(气)+H2(气)-Q,(Q>0)当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 A、升高温度 B、再通入n mol CO和n molH2O(气) C、再通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 D、使用催化剂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自来水经长时间的煮沸可得到软水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数学 (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设集合,集合,则()A.B.C.D. 2. 在复平面中,复数的共轭复数,则对应的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且公差,则其前项和取最小值时的的值为() A.B.或C.D. 4.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存在,使得的否定是:不存在,使得 B.对任意,均有的否定是:存在,使得 C.若,则或的否命题是:若,则或 D.若为假命题,则命题与必一真一假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若, ,三点能构成三角形,则() A.B.C.D. 6. 设函数,则“函数在上存在零点”是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且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范围是()A.B.C.D. 8. 如图,设网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网格纸中粗线部分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B. C.D. 9. 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算法的功能是() A.求和 B.求和 C.求和 D.求和 10. 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若一个半径为的球与此四棱锥所有面都相切,则该四棱锥的高是() A.B.C.D.

11. 已知为坐标原点,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为双曲线左支上任一点,过点作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若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B.C.D. 12.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当时, ,则函数在区间上所有零点之和为() A.B.C.D. 二、填空题 13.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 ,,则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14. 若圆与双曲线:的渐近线相切,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 15. 设函数若且,,则取值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 16. 已知函数,且点满足条件 ,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则线段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2017-2018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学期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化学 2018.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u-64 Cl-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3分,共42分) 1.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中国丝绸B.捷克水晶C.埃及长绒棉D.乌克兰葵花籽油 2. 《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针,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萃取 B. 蒸馏 C. 干馏 D. 升华 3. 下列变化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晶体Si制作半导体 B. 煅烧石灰石制备生石灰 C. 用Na2O2做呼吸面具供氧剂 D. 用可溶性铝盐处理水中悬浮物

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金属性:Na > Mg B .酸性:H 2SO 4 > HClO C .碱性:KOH > NaOH D .热稳定性:HC1 > HBr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 用Na 2S 处理含Hg 2+废水:Hg 2+ + S 2? HgS↓ B. 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减少SO 2的排放:2CaO + O 2 + 2SO 2 2CaSO 4 C. 工业上将Cl 2 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 2 + OH - Cl - + ClO - + H 2O D. 向漂白液中加入适量洁厕灵(含盐酸),产生氯气:ClO - + Cl - +2H + Cl 2↑+ H 2 O 6. 国际空间站处理CO 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 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 2(g) + 4H 2(g) CH 4(g) + 2H 2O(g)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时,H 2的体积分数增加。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H < 0 B .化学平衡常数K 增大 C .CO 2的转化率增加 D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7.下列制取 SO 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取SO 2 B .验证漂白性 C .收集SO 2 D .尾气处理 8.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Ru S SO 3 H 2SO 4 O 2/点燃 H 2O NH 3 NO 2 HNO 3 O 2/催化剂 △ H 2O Na Na 2O Na 2CO 3 O 2/点燃 CO 2 △

2017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

2017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2017年6月18日为首个“贵州生态日”,同期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研讨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B.工厂废酸液直接排放 C.自带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D.少用一次性餐具节约资源2.(2分)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贵阳特色粽子的主要配料为下列四种物质,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A.糯米B.火腿肉C.蛋黄D.食盐 3.(2分)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4.(2分)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毒品K粉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其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16ONCl).则有关盐酸氯胺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化合物 B.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中C与H元素的质量比是13:16 D.该物质一个分子含有32个原子 5.(2分)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 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 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 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6.(2分)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溶液一定只含两种溶质 B.b溶液中一定有NaOH和Na2CO3 C.白色固体一定不是纯净物 D.干燥剂一定由NaOH和CaCl2组成 二、化学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8分. 7.(6分)在《贵阳市“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中以碧水、蓝天、清洁、田园、绿地等五大计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请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 32 Cl Fe 56 Cu 64 Ag 108 第一部分(共42分) 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的归类不合理 ...的是 A B C D 垃 圾 归 类 2.下列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A.用水除去NO气体中的NO2:3NO2 + H2O 2H++ 2NO3- + NO B.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CO2:CO32- + 2H+H2O+ CO2↑ NO + 2H+Ag+ + NO2↑ + H2O C.用稀硝酸溶解银:Ag + 3 D.用明矾作净水剂:Al3+ + 3H2O Al(OH)3 ↓+ 3H+ 3.锗(32G e)与钾(19K)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锗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B.7032G e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38 C.锗是一种半导体材料D.碱性:Ge(OH)4>KOH 4.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B.Na2O与Na2O2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 C.钠切开后,光亮的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生成了Na2O2

D.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2CO3粉末中含有的少量NaHCO3 5.有机物X是医药合成的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X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B.X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 C.X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D.1 mol 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6.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两种稀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均升高2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B.加入适量氯化铵固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C.加水稀释100倍后,氨水中c(OH-)比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小 D.与足量的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铁沉淀一样多 7.铁片镀铜实验中(装置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电镀效果,电镀前铁片需依次用NaOH溶液、 稀盐酸和水洗涤。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稀盐酸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锈 B.a接电源正极,b接电源负极 C.电镀过程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D.阴极发生反应:Cu2++2e–= Cu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苯和溴乙烷取少量苯和溴乙烷,分别加入水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将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 比较氯和硅的非金属性强弱将盐酸滴入Na2SiO3溶液中 验证在酸作用下,蔗糖水解能否 D 取水解后的液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生成葡萄糖

贵州省示范性高中名单

贵州省示范性高中名单(截止2012年9月) 贵阳市(17所): 一类2所:贵阳一中、贵阳市实验三中 二类14所:师大附中、贵阳六中、贵阳八中、贵阳二中、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贵阳九中、乌当中学、花溪区清华中学、开阳一中、白云二中、白云兴农中学(民办);贵阳市民族中学、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修文中学 三类1所:清镇一中。 遵义市(19所): 二类14所:遵义一中、遵义四中、遵义五中、遵义航天中学、赤水一中、湄潭求是高级中学、余庆中学、遵义县一中、务川中学、遵义市正安县第一中学、道真中学、遵义县第二中学、遵义县第三中学、习水县第一中学 三类5所:仁怀市第一中学、遵义清华中学、凤冈中学、桐梓一中、习水县第五完全中学 六盘水市(4所): 二类2所:盘县第一中学、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三类2所:盘县二中、六枝特区第一中学 安顺市(4所): 二类3所:安顺一中、安顺二中、普定县第一中学 三类1所:安顺市民族中学 黔南州(7所): 二类2所:都匀一中、都匀二中 三类5所:瓮安一中、荔波民中、龙里中学、贵定一中、福泉中学; 黔东南州(13): 二类5所:凯里一中、黔东南州民族高中、黄平民族中学、黎平一中、台江民族中学 三类8所:镇远中学、榕江一中、天柱民中、黔东南州锦屏中学、天柱县第二中学、岑巩中学、麻江中学、剑河民族中学 黔西南州(8所): 二类3所:兴义八中、兴义一中、兴义中学 三类5所:安龙一中、兴仁一中、普安一中、黔西南州兴义市第五中学、晴隆民族中学 铜仁市(10所): 二类7所:铜仁一中、思南中学、松桃民族中学、铜仁市第二中学、石阡民族中学、沿河民族中学、德江县第一中学 三类3所:铜仁地区民族中学、印江民族中学、石阡中学 毕节市(6所):

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 三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Mg :24 Al :27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淀粉 D 、糖类 2、下列过程需要通过直流电才能实现的是( ) A 、电化腐蚀 B 、比较同浓度盐酸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C 、电泳 D 、电离 3、为防止富脂食品长期放置产生变质现象,在食口包装袋内,除了放置干燥剂外,为防止食品氧化,还要放置( ) A 、无水硫酸铜 B 、铁粉 C 、食盐 D 、生石灰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l 2、ClO 2(其还原产物为Cl -)、O 2(1molO 3转化为 1molO 2和 1molH 2O)、H 2O 2等物质都具有氧化性,因而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 A 、Cl 2 B 、ClO 2 C 、O 3 D 、H 2O 2 5、绿色化学是当今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其原则之一是单一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要最大化。根据该原则,下列反应原子经济性最差的是( ) A 、获1950年诺贝尔奖的 反应: CH 2=CH 2+CH 2=CH —CH=CH 2→B 、获 1979年诺贝尔奖的(Ph- C 、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H 2=CH 2+O 2 2CH 3CHO D 、获1963年诺贝尔奖的烯烃聚合反应: NCH 2===CH —CH 3 [CH 2—CH]n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如右图所示,A 池用石墨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B 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 池D 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 2CH 2+Ph 3===O 催 3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C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D .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时,一定要事先验纯 2. (2分) (2019九上·东海期中)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 B . 倾倒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连接仪器 3. (2分) (2015九上·山西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H B . Fe C . N2 D . H2O

4. (2分)(2019·港南模拟) 下列叙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缺钙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B 区别羊毛线与棉线可以灼烧闻气味 煤、酒精、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 合金、陶瓷、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汽油去油污与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相同D 化学电池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用铁矿石炼铁时尾气要净化处理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2014·苏州) 工业上煅烧硫铁矿用来生产硫酸,用X表示硫铁矿中的主要成分,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 2Fe2O3+8SO2 ,则X为() A . FeS2 B . Fe2S3 C . FeSO4 D . FeS 6. (2分)(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 . 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 . 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 .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 . 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7. (2分)玉梅同学勤学善思.下列是她对化学知识的一些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之最B.材料﹑能源与环保 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③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①钢筋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保护水源 C.物质的鉴别与除杂D.日常生活经验 ①区别棉纱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②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③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酚酞试液 ④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OH)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①牛肉中富含蛋白质 ②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 ③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 ④室内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贵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单

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名单 (第一批——第八批) 第一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1评,2002年招生) 一类1所:贵阳一中; 二类7所:思南中学、安顺二中、遵义航天中学、铜仁一中、师大附中、贵阳六中、安顺一中; 三类1所:贵阳九中。 第二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2评,2003年招生) 二类7所:凯里一中、遵义四中、都匀一中、赤水一中、贵阳二中、遵义一中、毕节一中 第三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3评,2004年招生) 二类3所:都匀二中、贵阳八中、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三类6所:瓮安一中、遵义县一中、天柱民中、荔波民中、余庆中学、大方一中 贵阳九中由原来的省级三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升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第四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评,2005年招生) 二类6所:兴义八中、兴义一中、黎平一中、黔东南州民族高中、遵义五中、白云兴农中学; 三类3所:清镇一中、龙里中学、贵定一中; 第五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评,2006年招生) 二类6所:乌当中学,花溪区清华中学、湄潭求是高级中学、黄平民族中学、开阳一中和白云二中; 三类3所:仁怀市第一中学,黔西一中,盘县二中; 第六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评,2007年招生) 三类8所:安顺市民族中学、毕节地区民族中学、印江民族中学、金沙县一中、凤冈中学、遵义清华中学、福泉中学、铜仁地区民族中学 第七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7评,2008年招生) 二类1所:贵阳市实验三中; 三类5所:黔西南州安龙一中、黔东南州镇远中学、榕江一中、遵义市桐梓一中、毕节地区黔西县水西中学 遵义市余庆中学由三类升为二类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八年秋季入学起执行. 第八批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评,2009年招生) 二类3所:松桃民族中学;盘县第一中学、务川中学 三类3所:兴仁一中、习水县第一中学、普安一中 遵义县一中由三类升为二类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九年秋季入学起执行.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点燃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 求填涂在答题卡 ...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Ag 108 Ba 137 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A.用聚乙烯塑料做食品包装袋 B.用二氧化硫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要求 D.用明矾做净水剂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2.氢化亚铜(CuH)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生成。CuH不稳 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常温下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表述错误 ..的是()A.生成CuH的反应中CuSO4被氧化B.CuH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为还原剂 C.2CuH+3Cl2====2CuCl2+2HCl D.CuH+HCl=CuCl+H2↑ 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 A B.1mol C n H2n含有的共同电子对数为(3n+1)N A C.1mol CO2与1mol Na2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D.1mol/L的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N A 4.下列实验能达到的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根离子; 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 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 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⑥ 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微粒是()

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答)

贵阳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卷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Fe—56 Zn—65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5月,全国科协年会在贵阳举行,其“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等相关内容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下列做法不当的是b5E2RGbCAP A.扩大湿地公园面积,改善空气质量 B.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倡导低碳出行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D.学好化学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2.对“桂花十里飘香”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质量很小 3.贵州盛产金银花,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p1EanqFDPw A.绿原酸属于混合物 B.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 D.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反应原理及反应类型对应不相符的是 Al(OH>3+3HCl=AlCl3+ 5.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2NaCl ,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DXDiTa9E3d A.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B.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到或失去的是能量低的电子,并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元素呈现的化合价与反应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及数目有关 6.为完成图2所示的四个实验中,编号处所指物质的选用正 确的是RTCrpUDGiT A.①木炭 B.②氮气 C.③浓硫酸 D.④氢氧化钠溶液5PCzVD7HxA 电子走开,我 要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我需要电子, 我也要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图1 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用水稀释浓硫酸 ③ 水 ④ ① 水 热水 白磷 ② →图2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理)数学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 (理)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A x y == ,202x B x x ??+=≤??-??,则A B =( ) A .[2,1]-- B .[1,2]- C .[1,1]- D .[1,2) 2.复数3 2 (1)(1)i i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f x 在其定义域[1,)-+∞上是减函数,若(2)()f x f x ->,则( ) A .1x > B .11x -≤< C .13x <≤ D .13x -≤≤ 4.双曲线方程为2221x y -=,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 ). A .????? B .????? C .????? D .) 5.某市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设置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三个比赛项目,4位长跑爱好者各自任选一个项目参加比赛,则这4人中三个项目都有人参加的概率为( ) A .89 B .49 C .29 D .827 6.若方程2(1)10x k x --+=有大于2的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7 (,)2-∞ B .7 (,]2-∞ C .7 (,)2+∞ D .7 [,)2 +∞ 7.已知,αβ都是锐角,且sin cos cos (1sin )αβαβ=+,则( ) A .32π αβ-= B .22π αβ-= C .32π αβ+= D .22π αβ+= 8.如图,由曲线21y x =-,直线0,2x x ==和x 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 )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2017.1 本试卷共8 页,共100 分。考试时长10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K 39 Cr 52 Pb 20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物品所用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 =C =O B.氯化氢的电子式: C.13H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3.下列说法中,符合ⅦA族元素结构与性质特征的是 A.原子易形成-2 价阴离子B.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具有氧化性 C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D .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增强 4.室温下,关于1.0 mL 0.l mol/L 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 等于13 C.加入少量NH4Cl 固体,c(OH-)不变 B.c(OH-)=c(NH4+)+c(H+) D.与1.0 mL 0.l mol/L 盐酸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4HCl(g) + O2(g) 2Cl2(g) + 2H2O(g) ΔH=-115.6 kJ/mol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 C .断开4 mol H-Cl 键的同时生成4 mol H-O 键 D.n(HCl)∶n(O2)∶n(Cl2)∶n(H2O) =4∶1∶2∶2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三角坐标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A、B、C分别表示某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①国最可能为() A.中国 B.美国 C.朝鲜 D.埃塞俄比亚 2.若A、B、C分别表示某国65岁以上、0——14岁、15——64岁三个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则①国最可能为() A.中国 B.印度 C.德国 D.澳大利亚 图2为世界四个海峡分布略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四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的是() A.甲海峡 B.乙海峡 C.丙海峡 D.丁海峡

4.乙海峡附近地区地带性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针阔叶混交林 5.2016年9月15日22:04,我国“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发射当天最接近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海峡是() A.甲海峡 B.乙海峡 C.丙海峡 D.丁海峡 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图3为焚风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焚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带来丰富的降水,引发洪涝灾害 B.可能会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 C.可能会使农作物的成熟期后退 D.可能带来大风降温的天气 7.下列可能会出现焚风现象的地区是() A.太行山西麓 B. 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藏北平原 图4示意世界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8——9题。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第I卷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第I 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83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N-14,,P-31,S-32,Na-23,Mg-24,A1-27,Fe-56,Zn-65,Cu-64,Ba-37,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能实现的是 A、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B、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C、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2、碱金属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 A、2 B、8 C、2或8 D、2,8或18 3、下列试剂:①漂白粉②纯碱晶体③磷酐④过氧化钠⑤绿矾⑥电石,若它们常期置于敞口的试 剂瓶暴露于空气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已知ICN的性质和卤素相似。氧化碘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ICN=12+(CN)2。下列ICN的 叙述正确的是: A、ICN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B、ICN是供供化合物 C、ICN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D、ICN在常温下可能是气体 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苯和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 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HC1气体 C、淀粉与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共煮制单糖 D、电石与水反应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制乙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选项符合题意。若正 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择,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A、克铜与硫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N A B、1mo lN a2O2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C、克乙基(-C2H5)含有的电子数为 A个 D、标准状况下:N A个NO、CO 2、SO 3分子所占的体积均约为升 7、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 HSO4溶液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氟化氢:Ca2+2OH-+2HF=CaF2↓+2H2O C、漂白粉溶液通入SO2:Ca2++2CIO-+SO2+H2O=CaSO3↓+2HCIO D、向硫酸亚铁的酸性溶液中滴入双氧水:4F e2++2H2O2+4H+=4F e3++4H2O 8、在一固定窖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 lA和1mo lB发生反应: 2A(气)+B(气)<=>XC(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和为起始物质,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可能为 A、1 B、2 C、3 D、4 9、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里发生可逆反应: CO(气)+H2O(气)<=>XC2(气)+H2(气)-Q,(Q>0)当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1倍,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可采用的是: A、升高温度 B、再通入n mol CO和n molH2O(气) C、再通入2n mol CO2和2n mol H2 D、使用催化剂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假如有一天,地球真的在巨大的毁灭性灾难中消失,而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到达火星,那么人类真的可以把火星改造成第二个地球吗?目前已经有科学家致力于这项研究工作。。 科学家预测,如果全部完成的话,火星的地球化改造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火星环境地球化的初级阶段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将整个火星改造为美似于地球的居住地可能需要数千年的时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像沙漠一样干燥的环境变成人类、植物和其他动物都可以生存的生机勃勃的环境呢?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两种地球化的方法:一是利用大型轨道镜来反射太阳光,从而使火星表面升温;二是利用含有大量氨的小行星撞击火星来增加温室气体的含量。 美国宇航局目前正致力于开发一种太阳帆推进系统,该系统通过巨大的反光镜来利用太阳辐射,从而推动太空船在太空中航行。这些巨大反光镜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将它们放置在距火星32万公里处,利用这些镜子反射太阳辐射,从而提高火星的表面温度。科学家提议制造直径为250千米、覆盖面积超过密歇根湖的聚酯薄膜反光镜。这些巨大反光镜的重量将达20万吨,这意味着它们体型太大而无法从地球发射。不过,人们有可能利用在太空中找到的材料来建造这些反光镜。 如果把这样大小的镜子对准火星,它可以把火星小范围内的表面温度提高几摄氏度。想法是这样的:通过反光镜将阳光集中反射到火星两极的冰盖上,使那里的冰融化,释放出储存在冰内的二氧化碳。多年之后,气温上升将导致氯氟烃(CFC.这是一种空调或冰箱中存在的温室气体)等温室气体的释放。 太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麦凯还提出了一个更加极端的方法来提高火星温度。他认为,用含有氨的巨大冰冻小行星猛烈撞击这颗红色星球,将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外太阳系的小行星上以某种方式安装热核火箭发动机。火箭将推动小行星以大约4千米/秒的速度运行,大约10年之后,火箭将停止运行,100亿吨重的小行星可以在无动力的条件下向着火星滑行。撞击时将产生大约1亿3千万兆瓦的能量。这些能量足够地球使用十年。 如果有可能控制一颗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击火星,那么一次碰撞产生的能量可以使火星的温度上升3摄氏度。温度的突然升高将造成大约一万亿吨的冰融化为水,这些水足够形成一个深1米、覆盖面积超过康涅狄格州的湖泊。50年内通过几次这样的碰撞,将会创造出温和的气候,还可以制造出足以覆盖星球表

2018-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化学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学2019.0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部分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材料在人类文明史上起着划时代的意义,下列物品所用主要材料与类型的对应关系不正 ..确.的是 人面 “马踏飞燕”铜奔马宇航员的航天服光导纤维鱼纹陶盆 2.家用暖气片大多用低碳钢材料制成,一旦生锈不仅影响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下列防止生锈的方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在暖气片表面镀锡B.在暖气片表面涂漆 C.在暖气片表面涂铝粉D.非供暖期在暖气内充满弱碱性的无氧水

3.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HX和HY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组别混合前混合后 c(HX)=0.1 c(NaOH) = 0.1mol·L-1pH = 9 甲 mol·L-1 c(HY)=0.1 c(NaOH) = 0.1mol·L-1pH = 7 乙 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Y为强酸B.HX溶液的pH=1 C.甲的混合液中c(X-) = c(Na+) D.乙的混合液中c(Na+) > c(Y-) 4.NaCl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将NaCl 溶于水配成1 mol·L-1的溶液,溶解过程如右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离子为Na+ B.溶液中含有N A个Na+ C.水合b离子的图示不科学 D.室温下测定该NaCl溶液的pH小于7, 是由于Cl-水解导致 5.114号元素为Fl(中文名“”),它是主族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Fl的原子核外有114个电子B.Fl是第七周期第IVA族元素 C.Fl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D.Fl的原子半径小于同主族其他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