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名词解释

核医学名词解释

《核医学》名词解释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含有放射性核素,能直接用于人体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

诊断放射性药物:诊断用放射性药物通过一定途径引入体内获得靶器官或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亦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或示踪剂(tracer)。治疗放射性药物:利用发射T1/2较长的 -粒子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高度选择性浓集在病变组织而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起到治疗作用。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radionuclide generator):它是一种能从较长半衰期的放射性母体核素中分离出衰变后产生的较短半衰期子体放射性核素的一种装置。又称“母牛”。

放射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简称放化纯度,指特定的化学结构的放射性药物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比。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radionuclide tracer technique):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后能参与体内吸收,分泌,代谢及排泄过程,发射射线,探测仪可探测发射线并记录下其分布、位置、量和性质来了解脏器的形态、位置、大小、功能改变协助诊断疾病。

动态显像(dynamic imaging):显像剂引入后立即以特定程序采集多帧或系列图像。利用感兴趣区生成时间-放射曲线,计算动态过程中各种定量参数。

延迟显像(delayed imaging):显像剂引入人体内2小时以后进行的显像。有的情况下,显像剂在病变组织内的清除较正常组织慢,延迟显像可显示病变组织。

介入显像(interventional imaging):在常规显像的条件下,借助药物或生理刺激等方法增加某个脏器的功能或负荷,通过观察脏器或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判断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灌注与功能的储备能力,增加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放射性分布的差别,从而提高显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方法。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 assay, RIA):是体外放射分析技术中建立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待测量抗原与标记抗原同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的竞争结合。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脑梗死患者,在rCBF显像可检测出难以被CT或MRI发现的征象,表现为病变对侧小脑呈放射性减低。

热结节(hot nodule):结节处的显像剂分布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提示结节摄取显像剂的功能增高。“热结节”多见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极少数甲状腺癌也可表现为“热结节”。

冷结节(cold nodule):结节处无显像剂分布(或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提示结节摄取显像剂的功能降低或无功能。

可逆性缺损(reversible defect):负荷显像心肌分布缺损或稀疏,而静息或延迟显像出现显像剂分布或充填,应用201Tl显像时,这种随时间的改善称为“再分布(reditribution)”,常提示心肌可逆性缺血。

异位胃黏膜显像(dystopy gastric mucosa imaging):正常胃粘膜具有快速摄取过锝酸盐(99m TcO4-)的特性,异位的胃粘膜同样具有这种特性,故在静脉注射99m TcO4-后异位胃粘膜可很快聚集99m TcO4-形成放射性浓聚灶,通过γ照相机或SPECT显像可以定位诊断。

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不匹配:早期肺栓塞在肺灌注显像图上表现阶段性显像剂分布缺损区,且缺损区多半与肺叶、肺段或亚肺段的解剖定位相一致。而同期肺通气显像(或X线胸片)则显示正常影像,此现象称为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

超级骨显像(super bone scan):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弥漫性骨转移癌所致的超级骨显像,表现为全身骨骼核素浓聚显著增高,软组织本底极低,双肾和膀胱不显影,前者放射性分布多较均匀,后者大多局限于中轴骨和骨盆,并呈多发性浓聚灶。产生超级骨显像的原因可能与弥漫性的反应性骨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它是核物理学、电子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在周期表上处于同意位置,它们互为同位素。如123I、127I、131I互为同位素。核素(nuclide):由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决定的,即三者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radioactive nuclide):凡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衰变,释放出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该过程成为放射性衰变。

γ衰变(γdecay):原子核从激发状态回复到基态通过发射γ光子释放过剩能量的过程。

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核素数目因物理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有效半衰期(T e):由于物理衰变于生物的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生物半衰期(T b):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或其化合物,由于生物代谢从体内排出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单位质量物质中含有的放射性活度。

电子对形成(electron pair production):光子穿过物质时,在与介质原子核电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突然消失而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这种作用被称为电子对生成。

放射性核纯度(radionuclide purity):也称放射性纯度(radioactive purity),是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药物中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核素纯度(%)=规定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放射性制剂总放射性活度×100%。

静态显像(static imaging):显像剂分布稳定后采集足够放射性计数用以显像。观察脏器和病变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阳性显像(positive imaging):显像剂在病变组织内的摄取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显像,又称为热性显像。

阴性显像(negative imaging):引入体内的显像剂在病变组织内的浓聚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显像,又称为冷性显像。

体外放射分析:是指在体外条件下,以结合反应为基础,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物为示踪剂,以放射测量为定量手段,对生物样品中微量物质进行定量检测的技术总称。

受体显像(receptor imaging):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某些配体能与靶组织中某些高亲和力的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通过显像仪器显示其功能与分布的技术。

固定缺损(fixed defects):运动和静息(或延迟)显像都存在分布缺损而没有变化。常提示心肌梗死或瘢痕组织。

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是指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d m在受到照射后吸收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d E,是用来说明物质接受照射后吸收能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发生概率与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辐射效应。一般认为,在辐射防护感兴趣的低剂量范围内,这种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

非随机性效应(non-stochastic effect):是机体受照射后在短期内就出现的急性效应,以及经过一定时间后发现的发育功能低下、白内障和造血机能障碍等等。其严重程度随受照射剂量不同而变化,存在着明确的剂量阈值,这种效应是随着受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有越来越多的细胞被杀死而产生的。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重点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自己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假性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思维的连贯性障碍,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在意识障碍背景下出现的言语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状态。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表现为不能理解,无法用既往经历、当前处境及其他心理活动解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有事实依据,但片面而偏激,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虚构confabulation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为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错构paramnesia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的错误回忆。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edation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只能发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 痴呆dementia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力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 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开玩笑的感觉。注意attention个体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定对象的心理过程。 定向力orientation 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情感affection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绪emotion 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心境mood 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 情感倒错parathymia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 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被完全抑制。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肌张力增高。 意志volition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的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自身状态感知的清晰程度及认识的反应能力。 自知力insight 又称领悟力或自省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disorders 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谵妄delirium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痴呆dementia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 自动症epileptic automatisms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浑浊状态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指具有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依赖dependence 是一组认识、行为和生理症候群 滥用abuse 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 耐受性tolerance 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 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心理生理症候群 脱毒detoxification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 瓦解症候群disorganization symptoms包含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以及不适当的情感

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第一章概论 名词解释: 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 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 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 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 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 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_3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侧软 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 球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 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 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 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

精神障碍 名词解释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 精神障碍是在内(躯体)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头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神经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本人感到精神痛苦. 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在意识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 心理因素指各体的性格认知与价值观,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个体的行为方式及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认知障碍指精神障碍是,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和智能活动出现的精神症状. 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知觉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临床上多见错视和错听 幻觉指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 功能性幻觉指一种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同时存在,幻听的内容较单调固定. 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指病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是正确的,但对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抽象思维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属性和内在联系,又称为概念. 思维奔逸指思维联想加快,思维活动中概念增多及转变快速,且不断涌现出新的概念. 病理性赘述指思维活动停滞,描述一个问题时,对不必要的细节描述的过份详尽和累赘,思维进程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说明问题所在.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回忆缺乏. 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结果.此信念没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但病人却坚信不移,不能为事实所说服,也不能以亲身经历加以纠正,更无法以其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背景来解释. 强迫观念时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的观念或想法,病人明知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却控制不住也不能摆脱,为此感到十分痛苦, 主动注意是个体主观上有目标的注意,其注意的目的与个人的兴趣情感思维既往的经历有关, 遗忘症指病人对某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逆行性遗忘是指病人回忆不出疾病发生以前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多见于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当病人意识清醒后回忆不出在意识障碍之前自己所经历的事件. 错沟症是记忆的错误,对既往曾经历过的事件,主要是时间记忆错误.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性痴呆. 虚构是指病人以虚伪的事(从未发生过),来填补其遗忘的经历,虚构的内容多变且常带有荒谬色彩,多见于痴呆病人.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18岁以前大脑发育阶段,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中毒感染头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碍,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未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 痴呆是发生在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以慢性进行性过程,包括智能,记忆和人格的损害,其中智力的损害是基本的,换言之,仅有记忆和人格的损害不能称为痴呆. 定向力指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实验诊断名词解释

Basophilic stippling嗜碱性点彩 ES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血沉率红细胞沉降率 HCT hematocit血细胞比容 PCV packed cell volume 血细胞压积 MCV mean corpuscular volume平均红细胞容积 MCH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C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E ratio myeloid :erythroid ratio 粒:红比值 Howell-Jolly body H-J小体 Cabot-ring 卡-波环 APTT (activated particle thromboplastin time)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Shift to the left of neutrophils核左移 Shift to the right of neutrophils 核右移 Auer bodies 棒状小体 Proliferative degree of bone marrow 骨髓增生度 Reticulocyte 网织红细胞 CRT 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BT bleeding time CT clotting time 凝血时间 PT prothrombin time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Tumor marker 肿瘤标志物 Polyuria多尿 Oliguria少尿 Anuria 无尿 Hematuria 血尿 Hemoglobinuria 血红蛋白尿 myoglobinuria 肌红蛋白尿 Bilirubinria胆红素尿 Pyuria 脓尿 bacteriuria 菌尿 Chyluria 乳糜尿 lipiduria 脂肪尿 Proteinuria 蛋白尿 Glomerular proteinuria 肾小球性蛋白尿 Tubular proteinuria 肾小管性蛋白尿 Mixed proteinuria 混合性蛋白尿 Overflow proteinuria 溢出性蛋白尿 Histic proteinuria 组织性蛋白尿 False proteinuria 假性蛋白尿 Hypoproteinemia 低蛋白血症 AID 自身免疫性疾病 FCM 流式细胞术 莫氏试验mosenthal’s test 浓缩稀释试验 concentration dilution test 昼夜尿比密试验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

精神病名词解释汇总1.妄想: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 2.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3.急性肌张力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之一,呈现不由自主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4.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容易兴奋和又容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5.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6.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病人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7.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称之为假性痴呆。预后较好。可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 8.焦虑: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9.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代表药物如百忧解(氟西丁)等。 1.强制性思维突然涌现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思潮,是异己的思维;无强烈的情感反应;多无自知力;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反射性幻听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现实刺激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另一感觉器官出现幻觉;如听到关门声即闪现人影。见于精神分裂症。 3.原发性妄想一种无法以病人当前环境和以往心境解释、有非源于其他异常精神活动的病理信念,具有突然发作、坚信不疑、非常显着的特点;常在下列原发性妄想体验的基础上产生,如妄想直觉、妄想心境等。 4.恶性综合征多见于应用高效价药物的病人尤其是氟哌啶醇;表现为意识障碍、持续高热、肌肉强直、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药物加量过快、用量过高、脱水、营养不足可能与其发生有关;处理是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支持性治疗。 5.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6.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和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7.精神病:是指可造成社会功能障碍和现实检验能力下降的一组重性精神障碍。临床相多以幻觉、妄想为突出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持久的功能损害。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神经病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神经病学Neurology 名词解释 ●缺损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刺激症状:是指神经结构受刺激后引起的过度兴奋的表现。 ●释放症状:是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断联休克症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 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 ●Wallenberg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眼震;②病灶 侧软腭、咽喉肌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③病灶侧共济失调;④Horner综合征(单侧瞳孔缩小、眼裂变窄、眼球内陷、眼睑下垂,同侧额部无汗);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对侧偏身痛温觉缺失),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缺血。 ●闭锁综合征:即去传出状态,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表现为双侧中枢性瘫痪,只能以眼球 上下运动或瞬目示意,不能说话,双侧面瘫,四肢全瘫,但意识清醒,语言理解能力无障碍。 ●Weber综合征:又称大脑脚综合征,损伤动眼神经和锥体束。表现为病灶侧除外直肌和 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四肢瘫痪。 ●Brown-Sequard综合征:即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 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Millard-Gubler综合征:即脑桥腹外侧综合征,主要累及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 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一个半综合征: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 ●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椎体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 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 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冲动的最后通路,是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通路,损伤可产生周围性瘫痪(迟缓性瘫痪)。 ●去皮质综合征:因双侧皮质广泛受损导致皮质功能减退或丧失,皮质下功能仍保留。表 现为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姿势呈去皮质状态(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足屈曲)。 ●真性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唇、腭、 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无力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是指当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时出现的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 的现象。 ●Broca失语:即运动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非流利,口语理解能力相对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Wernicke失语:即感觉性失语。由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严重听理解 障碍,听觉正常,表达流利但难以理解,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 ●晕厥:由于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常 在白天、站立时发作。

实验诊断学名词解释

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 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 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 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 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11.粒红比值:骨髓中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参考值为2~4:1。 12.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 缺乏使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13.Ph 染色体:Ph 染色体典型的核型为t(q:22)(q34:q11),是慢粒的遗传标志。 14.急性白血病MICM 分型:指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Iosmunology,I)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分型。 15.急性白血病FAB 分型:1976 年法英美血液学家在传统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制定FAB分型方案。 16.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组织中一系或多系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 17.白血病裂孔:白血病时,可见大量原始细胞伴少量成熟细胞,而缺乏中间过渡的细胞的现象。 1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获得性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一系、多系细胞减少,骨髓中增生活跃伴病态造血的一组疾病。 19. Auer 小体: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白血病细胞细胞质出现紫红色棒状、针状,一根或多根。在原始细胞中出现,对诊断AML 有意义。 20.出血时间: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21.二期止血缺陷:指凝血和抗凝血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 22.一期止血缺陷:指血小板和血管壁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 23.外源性凝血途径:当组织和血管损伤后,TF 释放、Ⅶa 激活形成复合物(TF-FⅦa),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 24.内源性凝血途径:当血管壁损伤后,Ⅻ a 激活到形成复合物(FⅧa-Ca2+-FⅨa-PF3),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 25.凝血共同途径:指激活FX 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26.抗凝血系统:指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等,它们对血液中被激活凝血因子能进行灭活。 27.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 液排出,称为管型。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病理性变化。 28.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29.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 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 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30.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称为细胞管型。 31.颗粒管型:是由肾实质性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 糖蛋白中形成的,颗粒总含量超过管型的 1/3。 32.本-周氏蛋白(BJP):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 33.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 3 个,称镜下血尿。 34.血尿: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 35.透明管型:主要由Tamm-Horsfall 组成,尚有少量清蛋白和氯化物参与,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 36.蛋白尿:当尿蛋白含量〉100mg/L 或〉150mg/24h( 小儿)4mg/m2/h),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即成为蛋白尿。 37.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成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 38.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 时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

名解 1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病理性错觉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带有恐怖色彩,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谵妄状态。 2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 (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 (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采。 3原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 4继发性妄想 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其础上的妄想,或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等。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5妄想心境(妄想氛围) 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情绪,感到周围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他有关,患者因此出现焦虑紧张、惶恐不安。属于原发性妄想(不是建立在感知觉障碍的基础上,也不是认识和领悟能力障碍,而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的一种。常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 6妄想知觉 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联系,且无法理解。属于原发性妄想 7幻觉 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而且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原因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损害、情绪影响、暗示、周围感觉器官病变、感觉剥夺。建康人有时也会出现。分为幻觉、视幻觉、触幻觉、味幻觉和嗅幻觉,本体幻觉。 8真性幻觉 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了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患者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因而患者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9假性幻觉

实验诊断学 名词解释 (包括英文)

1.核右移:外周血象中分叶核细胞分叶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时,称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外周血象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粒细胞的现象 ,称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 3.中毒性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深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中毒颗粒。常见于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4.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常见于感染和恶性肿瘤。 5.棒状小体(Auer小体):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μm,一条或数条不定,称棒状小体(Auer小体)。常见于急粒和急单白血病细胞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不出现。 6.网织红细胞(reticuloyte):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胞浆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后形成蓝色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7.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平均﹥3个/HP,而外观无血色者,称镜下血尿。 8.镜下脓尿: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平均﹥5个/HP,称镜下脓尿 . 9.蛋白尿(proteinuria):当某些因素引起尿蛋白含量﹥120mg/24h,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蛋白尿。 10.糖尿(diabetic urine):当某些因素引起尿糖含量升高,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糖尿。 11.白细胞管型(leukocyte casts):在管型的蛋白质基质中嵌入白细胞且所含白细胞的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时,称白细胞管型. 12.粒红比值:指粒系统各阶段百分率总和与有核红细胞各阶段百分率总和之比。正常约3-4:1。 13.骨髓增生程度:指骨髓中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 14.裂孔现象:急性白血病时,可见大量原始细胞和少量成熟细胞而缺乏中间过渡阶段细胞的现象,称裂孔现象。 15.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患者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而酶活性反而降低,这种现象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16.oliguria:total urine volume of 24hour in adult is less than 400ml or urine v olume per hour is less than 17 ml. 17. MICM: Leukemias analysis by morphorlogy、 immunology、 cyto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 18.Total serum bilirubin:Total serum bilirubin equals direct bilirubin plus indirect bilirubin. 19. Jaundice: Jaundice is the yellowish discoloration of the sclera, skin, mucous membranes, and body fluid caused by disorders of bilirubin metabolism。 20. leukopenia and neutropenia: The amount of WBC is lower than 4.0X109/L called leukopenia and theabsolute value of neutrophil is lower than 1.5 X 109/L called neutropenia。 21.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2012精神科试卷(65份)

2012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 (精神科试卷) 单位: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 _ 一、名词解释(5道共10分) 1.精神分裂症—— 2.错觉—— 3. 幻觉—— 4. 感觉减退—— 5. 神经元纤维缠结—— 二、填空题(10道共10分) 1. 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矫治”,治疗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多方面的方法。 1.0分 2. 精神分裂症目前治疗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 1.0分 3. 麻痹性痴呆,通常在梅毒感染后__________年内出现。发生痴呆时可有多种症状,如欣快、幼稚的自夸和__________等。 1.0分 4. 精神病患者饮食护理中对拒食两餐以上或食量明显不足者应予____饮食,对有贪食,暴食行为者则应____饮食,对狼吞虎咽者要注意____。 1.0分 5. 颅脑外伤所致的慢性精神障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分 6.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和颞叶皮质部位的__________明显缺乏,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活性降低。 1.0分 7. 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______和______的一门学科。 1.0分 8. 精神分裂症有如下临床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9. 遗忘综合征又称__________,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无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完 好。 1.0分 1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重量常减轻,可有脑萎缩、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大。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大量出现于大脑皮质中,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两个主要依据。 1.0分 三、单选题(50道共50分) 1. 违拗症多见于( ) 1.0分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 C.恐惧症 D.精神分裂症 E.强迫症 2. 对于精神科病人,详细了解病人个人史的目的不包括那一项( ) 1.0分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解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预防和康复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illness):或称精神疾病,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3.Psychoses系:指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疾病自知力严重受损甚至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接触的一组情况。 4.精神症状:精神障碍通过精神活动异常表现出来,包括认知障碍、情绪情感障碍和意志行为障碍等。这些不同类别障碍的特定而具体的临床表现,即为精神症状(symptoms of mental disorder)。 5.精神病理学: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理学。 6.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能感知,但对其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7.妄想(delusion):是在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8.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9.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0.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是指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 11.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指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 12.神经性贪食(bulimia nervosa:指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得体重变化并不一定明显的一种进食障碍。 13.神经性呕吐又称心因性呕吐(psychogenic vomiting):指进食后出现自发地或故意诱发地反复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 14.失眠症(insomnia:是指睡眠启动和睡眠维持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情况。 15.神经症性障碍: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15.恐惧症(phobia):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的焦虑障碍。 16.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以强迫症状——即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17.神经衰弱: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18.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却不能证实有相应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而又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有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 19.疑病症(hypochondriasis):是一种以担心或确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精神障碍,其关心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符。 20.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和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21.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过去经历、目前环境或自我身份的认知。 癔症性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朦胧和昏睡状态多见自我意识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癔

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名词解释

1.精神障碍护理学: 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 殊护理的一门科学.它是精神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目的:是在预防及治疗精神护理方面的障碍,以,社区及个人之精神心理状态之最佳境界。护理的职能:不是单方面照顾病人,而是研究和帮助健康人群恢复健康。研究:是评估了解病人的情况,确立诊断,制定计划的过程。帮助:是护士与病人互动的过程。精神护理的目标:以维护健康,预防疾病,。重视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沟通技巧运用在护患间的互 动过程中,从而达到治疗性目标。帮助其树立信心,发展校正向的自我概念和改善人际关系及恢复社会 功能,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精神障碍护理工作范围:包括保健性,治疗性,康复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由精神障碍防治扩展到社区心理卫生。1952年精神药品出现,美国理查兹女士致力于精神护理工作,1882年美国麻州马克林医院成立,开办精神护理人员学校。.精神障碍专科人员的角色功能:管理,治疗, 理包括:1)掌握病情,2)加强巡视-护理人员应10分钟寻视一次。3)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制度:给药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 2.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2个目的:收集资料,确立护理问题。与以情感支持或提供咨询。沟通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接纳与尊重病人, 极稳定情绪。 3.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知识, ,恰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入院阶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病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 4.社会功能: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导致病人的个人功能或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4个方面:工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遵守社会规则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痛苦。 5.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的意识,认知,情感和意 志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 精神障碍:是在内(躯体)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精神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状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精神障碍分类:器质性,心因性,内因性,人格障碍,儿童精神障碍。6.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正常心理活动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意志活动4个心理过程。 7.认知过程:是精神活动中最复杂的过程.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和智能活动等. 8.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时上述认知活动的各个心里\ 理过程所出现的精神症状称为认知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9.知觉障碍:正常的知觉与外界客观事物是完全一致的,当知觉与客观事物不符或缺乏客观事物而产生某种知觉体验时,则称为知觉障碍.(一般分为错觉,幻觉 和非幻觉性感知觉障碍) 10.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临床上多见错视和错听。 11.幻觉:是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分为:听幻觉,视,嗅,味,触,内脏性幻觉。 12.言语性幻听:是病人在思考问题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除了自己能听到,他认为别人也能听到. 13.思维化声:如果病人听到此种哑语声来自脑内或心灵中称思维化声. 14.思维鸣响:(思维回响)如病人体验到(听到)声音来自外界称思维鸣响。它是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学标准。 15.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固定于躯体内的某个部位或某个内脏有异常的感觉. 16.机能性幻觉:按幻觉产生的条件,临床上常见的为功能性幻觉,也称机能性幻觉。 17.非幻觉性知觉障碍:又称感知综合障碍。分为:(视物变形症:病人感到外界事物的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变化。空间知觉障碍:病人感到与周围事物的距离发 病人感到周围环境和事物都发生了改变,变得模糊不清不鲜明,缺乏真实的感觉。体形障碍:病人对自己的躯体或个别部分感到发生了改变,如:常照镜子称窥镜症状。) 18.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主要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及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超价观和强迫 19.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象征性思维是以具体的事物(或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的概念。本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20.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 结果.此信念没有客观事物为依据,但病人却坚信不移.不能为事实说服,也不能以亲身经历加以纠正,更无法以其所守教育水平和社会背景来解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超价观念与妄想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产生常常是事出有因,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内容常与病人的切身利益有关,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明显影响病人的行为。21.强迫观念(强迫思维):是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的观 念或想法,病人明知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却控制不 住也不能摆脱,为此十分痛苦。多见强迫症。 22.记忆:是由识记,保存,认知(再认)和回忆(再现)4个 过程密切组合而成. 23.错构症:错构症是记忆的错误.对既往曾经历过的 事件。注意的特征:广度,选择性,强度,稳定性。 临床常见的注意障碍有4种:注意增强,减退,转移, 24.假性痴呆:分为心因性假性痴呆及童样痴呆。给 人的印象是广泛性智能损害,或最容易的记忆测试回 答漏洞百出。有时特别幼稚,称童样痴呆。与器质性 痴呆有本质上的区别。⑴大脑无器质性损害,故其痴 呆是可逆的,智能可恢复到病前水平。⑵痴呆的产生 是由强烈的精神创伤所致,见于癔症,心因性精神障 碍。⑶重度抑郁的病人,常可有痴呆早期的症状,但 病人有抑郁的体验。智商(IQ):=智力测查的智力 年龄/实际年龄×100 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 痴呆(全面性痴呆及部分痴呆)2大类。 25.定向力: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前者称周围环境定向力,后者称自我定向力.精神病人 临床痊愈的指标:1精神症状全部消失2自知力完整, 病人能主动就医服药。有无自知力是诊断精神病还是 神经症的标准之一。常见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 感低落,焦虑,易激惹,清感脆弱,情感爆发,情感 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26.焦虑:为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恐惧,或过 分担心自身安全及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 27.意向倒错:是指病人的意向活动与常情相违背, 令人难以理解。 28.冲动行为:指对观念或行为不能抑制和完全不加 控制。 29.精神运动抑制:①木僵:病人表现言语动作行为 的普遍抑制。②蜡样屈曲:四肢就像软蜡样可以任意 弯曲造型,这一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病人的特征 性症状。③纖默症④违拗症⑤模仿动作⑥刻板动作⑦ 作态⑧离奇行为古怪动作。 30.意识:是个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认识和反 应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身状态的认识。意识 障碍可分为:周围环境意识障碍(嗜睡,意识混浊, 昏睡,昏迷)和自我意识障碍。 32.朦胧状态:这类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是在意识清 晰度水平降低的背景上,意识活动的范围缩小或狹 窄。 33.谵妄状态:又称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其特点是:意识清晰度水平降低,同时产生大量的错 觉,幻觉,幻视更多见,内容形象生动,逼真并具有 恐怖性。 34.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颅脑器质性病变因素 直接损害脑部所致的精神障碍. 3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躯 体疾病,如内脏器官,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胶原等疾 病以及躯体感染引起脑功能紊乱时出现的精神障碍. 36.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①幻觉妄想综合征:以 幻觉为主,在幻觉的基础上继发产生幻想,多见于精 神分裂症,某些脑器质性精神障碍。②情感综合征: 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三主症。躁狂状态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 活动增多三主症。③精神自动症综合征④紧张型综合 征⑤遗忘综合征: 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多见 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亦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 障碍。⑥脑衰弱综合征:又称神经症样症状主要表现 部不适,头痛,头晕,心 悸,出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⑦急性脑 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各阶段轻重不等的意 谵妄状态,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及损伤的急性发生或 发展阶段⑧慢性脑病综合征:表现为痴呆,人格改变 和遗忘综合征且不伴意识障碍,可伴有慢性精神病性 症状。 37.遗忘综合征:指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一种选择 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以近记忆力障碍为主, 并常有错构或虚构。 38.人格改变:指病人在尚未出现明显记忆和智能缺 损前,表现为不讲礼貌,不负责任,缺乏同情心,偷 窃,性暴力。 39.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的可显著影响精神活 动的各种物质.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CCMD-2-R的 诊断标准:1从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现为下列综合征之一:智能障碍,遗忘, 意识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脑 衰弱综合症,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或不典型表现。 40.躯体依赖:指反复用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 些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存在于体内,以免 发生特殊的,称之为戒断综合征的现象. 41.药物的交叉依赖性:某种药物还能够抑制另一种 药物不出现躯体戒断症状,并能维持该种躯体依赖功 能。 42.柯萨科夫精神病:已严重的记忆力障碍,遗忘, 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阿尔茨 海默病(AD):是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老 年缓慢起病,以痴呆为主。病理检查:可见大脑皮质 萎缩,神经元大量减少。 4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的精神病.大 多数病例在青年期发病,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认知, 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一般无智能障碍和 意识障碍,病程多为慢性迁延.常见的临床类型:偏执 型,青春型,单纯型,紧张型,儿童精神分裂症,精 神分裂残留型和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疾病早期的阳 性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 病程为慢性迁延)。临床表现:1.特征性症状:病人 自身的认知情感动不协调,以及病人的 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环境不协调(不配合)。1)认知 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起严重时 言语支离破碎。2)情感障碍:情感淡漠和活动是本 病情感障碍的特征。3)意志活动缺乏4)内向性5) 紧张综合症2.其他常见症状:1)感知觉障碍(言语 性幻听),2)思维障碍(关系妄想被害妄想)3)病 人自知力受到损害。诊断依据:1.具有特征性的感知 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障碍。病人自身的认知情 感意志行为不配合,精神与环境不配合,并具有内向 性。2.病程为发作性或慢性迁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 势。按CCMD-2-R的诊断标准种病程标准,首发 病期至少3个月,单纯型病程为2年。3.无意识障碍 和智能障碍,躯体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结果。抗精神 病药物的治疗:分为低效价和高效价两大类 氯丙嗪为代表的酚塞嗪类药物,有效剂量高,镇静作 用强,有明显的抗兴奋躁动和抗幻觉妄想作用,椎外 系不良反应轻,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较明显。另一 类以氟哌啶醇,奋乃静,三氟拉嗪为代表的丁酰苯类 及泰尔登为代表的硫杂蒽类药物,此类药物有效量 静,抗兴奋作用 (氟哌啶醇除外),椎外系不良反应较明显,而心血 管不良反应较轻。急性期治疗:首次发病或复发的急 性期病人的治疗,药物治疗应力争系统和充分,以获 得较完全的临床缓解(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一 般疗程为2-3个月。常用的抗精神药物有:1)氯丙 嗪:有明显的镇静 常温人工冬眠治疗2周一个疗程,有效者2周后改为 口服治疗.日剂量一般为300-400mg,分2-3次服 用。严重肝心疾病者慎用。2)利培酮(维思通):是 非典型药物,能改善病 知功能障碍。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症状,如头晕,体 重增加等,日剂量口服3-6mg,分1-2次服用。3) 氟哌啶醇:有明显的抗幻觉妄想作用,能快速控制精 氟哌啶醇葵酸酯(H D),成人一 般剂量为:2-4周肌注50-100mg;日服剂量为 12-20mg。本药对锥体外系的反应明显,对心血管系 统肝脏的反应不明显。4)氯氮平:其作用强于氯丙 嗪,能有效控制幻觉妄想和急性兴奋,对阴性症状也 有一定的疗效。不以作首选药,可引起白细胞减小或 粒细胞缺乏,适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效剂 量200-600mg。急性期治疗一般从小剂量开始,缓慢 加量,因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及耐受性不同,一般于 10天至2周内加至治疗剂量,达治疗量的4-6周内症 状明显缓解。慢性的维持治疗:应至少连续用药4 周治疗量,一次发病后用要 维持两年,如病人为第二次发病,维持量不少于三年。 如第三次发病就应该长期维持用药(药量是急性期的 1/4-1/5)。合并治疗以一种为主,如病人抑郁症 状或焦虑症状明显时,可合并使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焦 虑药物。预防:生育年龄的病人,在疾病的急性期或 精神症状明显时,不宜生育子女。 44.强制性思维:无外界因素的影响,头脑中突然涌 现出大量思维,自己不能控制,常伴有不愉快的体验。 45.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 境改变(情感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精神障 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及行为异常.临床表现:躁狂发 作:情感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思维障碍(思维奔 逸,夸大观念或妄想),意志活动增多,三主征。抑 郁发作:情感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减退,自 企图和行为,躯体或生物学症状,其他症状:自知力 不完整。诊断要点:精神症状情 感高涨或低落为特征;首次发病多在青壮年;躯体神 经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无阳性结果。药物治疗首选锂盐 (碳酸锂),总有效率80%以上,不良反应:其治疗 量与中毒量接近,应定期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急性 期血锂浓度维持在0.6-1.2mmol/L,有效浓度上限一 般为1.4mmol/L,大于就是中毒量。其治疗显效一 般需7-10天。 46.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它并非单 一的某个疾病,而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临床上 的个中神经官能症.常见的神经症类型:恐怖性焦虑 性强迫性抑郁性癔症疑病性神经衰弱。 47.恐怖症:是以恐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病 人某种对特定嘚客体或处境或与人交往发生强烈恐 惧,并主动采取回避方式来解除这种焦虑不安。 48.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自主神 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为特征,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 所致。分为1)广泛性焦虑症和2)惊恐发作。临床 表现: 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为主),运动症状(与肌紧张有 关,常表现有紧张性头痛,常表现为顶枕区的紧压 感),2)惊恐发作:急性焦虑,如心悸,呼吸困难, 胸痛胸闷。 强迫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 征的疾病。常见症状: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强迫性 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 49.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 伤下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 创伤的体验密切相关.心因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心理生 理障碍.神经症和性心理障碍. 50.进食障碍:是指以进食行为的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 组综合症,主要由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症组成,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