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相交线练习题

初一数学相交线练习题
初一数学相交线练习题

5.1.1 相交线

姓名年级分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邻补角是()

A 和为180°的两个角

B 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

C 有一条公共边相等的两个角

D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

3.如图,直线AB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C+∠BOD=90°,则∠BOC()

A 135°

B 120°

C 100°

D 145°

4.如图,∠ACB=90°,CD⊥AB,则图中与∠2互余的角有个,它们分别是。

二、填空题

5.如果一个角比它的邻补角小3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6.如图,AB交CD于O点,OE是端点为O的一条射线,图中的对顶角有对邻补角各有对

7.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则∠BOD的度数是°

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80°,∠1=30°,求∠2的度数

解:因为∠DOB=∠()

=80°(已知)

所以,∠DOB= °(等量代换)

又因为∠1=30°()

所以∠2=∠- ∠= - = °

三、解答题:

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

求∠AOF的度数。

10.如图所示是某城市古建筑群中一座古塔底部的建筑平面图,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如何测量出古塔外墙底部的∠ABC的大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3.A 4. 2个 ∠ACD ∠B 5. 75° 6. 2;5 7. 35° 8. ∠AOC ,对顶角相等,∠AOC,80°,已知∠BOD ,∠1,80°, 30°,50°

9解:由已知设∠AOD=4x °,∠BOE=x ° ∵OE 平分∠BOD ,∴∠BOD=2∠BOE=2x ° ∵∠AOD+∠BOD=180° ∴6x=180° x=30° ∴∠BOE=30°, ∴∠AOD=120° ∠BOD=60° ∠COE=150°

∵OF 平分∠COE ∴∠EOF=21

∠COE=75°

∴∠BOF=∠EOF-∠BOE=45° ∴∠AOF=∠AOB-∠BOF=135°

10.方法一:作AB 的延长线,如图1所示,量出∠CBD 的度数,∠ABC=180°-∠CBD 方法二:作AB 和CB 的延长线,如图2所示,量出∠DBE 的度数,∠ABC=∠DBE

(完整版)2018初一数学下相交线练习题

2018相交线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段可以画无数条. (3)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个已知点能画一条且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图,AB∥CD,OE平分∠BOC,OF⊥OE,OP⊥CD,∠ABO=a°,则下列结论: ①∠BOE=(180﹣a)°;②OF平分∠BOD;③∠POE=∠BOF;④∠POB=2∠DOF.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多少个?() A.1 B.2 C.3 D.4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BOD=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OF=45° B.∠BOD=∠AOC C.∠BOD的余角等于75°30′ D.∠AOD与∠BOD互为补角 5.下列图形中∠1与∠2互为对顶角的是() 6.如图,属于同位角是().

43 2 1 A.∠1和∠2 B.∠1和∠3 C.∠1和∠4 D.∠2和∠3 7.挑游戏棒是一种好玩的游戏,游戏规则:当一根棒条没有被其它棒条压着时,就可以把它往上拿走。如图中,按照这一规则,第1次应拿走⑨号棒,第2次应拿走⑤号棒,…,则第6次应拿走() A.②号棒 B.⑦号棒 C.⑧号棒 D.⑩号棒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2014上海)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 ) A.∠2 B.∠3 C.∠4 D.∠5 10.如图,CM、CD、ON、OB被AO所截,那么(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的精选习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的精选习题 2.如图 , 已知 C 点为线段 AB 的中点 ,D 点为 BC的中点 ,AB =10cm, 求 AD的长度 . 3. 如图 ,AB=20cm,C 是 AB 上一点 , 且 AC=12cm,D是 AC的中点 ,E 是 BC的中点 , 求线段 DE的长 . A D C E B 4.如图 ,AB=8cm,O 为线段 AB 上的任意一点 , C 为 AO 的中点 ,D 为 OB 的中点 ,你能求出线段 CD 的长吗?并说明理由 . 5. 线段 AD=6cm,线段 AC=BD=4cm ,E、 F 分别是线段AB、 CD中点 , 求 EF.

6. 如图 , 点 C 在线段 AB 上 ,AC = 8 cm,CB = 6 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若 C为线段 AB上任一点 , 满足AB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 C在线段 AB的延长线上 , 且满足AC CB bcm,M、 N分别为 AC、 BC的中点 , 你能猜想 MN的长度吗? 请画出图形 , 写出你的结论 , 并说明理由 . 1 7. 已知线段AB, 反向延长 AB 至 C,使 AC =3BC,点 D 为 AC 的中点 ,若 CD =3cm,求 AB 的长. 8.已知线段 AB = 12cm,直线 AB 上有一点 C,且 BC = 6cm,M 是线段 AC 的中点 ,求线段 AM 的长. 9. 在直线 l 上取 A,B 两点 ,使 AB=10 厘米 ,再在 l 上取一点 C,使 AC=2 厘米 ,M,N 分别是 AB,AC 中点.求 MN 的长度 .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1、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 ⊥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等于【】 A.600B.500C.400D.300 2、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系是() 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B.互补 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 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 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 线平行. A.①B.②③ C.④D.②和④ 5、若∠1和∠2互余,∠1与∠3互补, ∠3=120°,则∠1与∠2的度数分别为( ) A.50°、40°B.60°、30°C.50°、130°D.60°、120° 6、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 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7.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 A.60°B.50°C.30°D.20° 8.如图,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 9.如图,由AC∥ED,可知相等的角有() A.6对B.5对C.4对D.3对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及判断

课题 5.2.1平行线授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理解平行线的 意义,了解同一平面 内两条直线的位置 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 公理及其推论的内 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 画图,会用直尺和三 角板画平行线. 数学思考 能从模型的操 作及实际生活中抽 象出平行线的概念.问题解决 能过一点画出 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情感态度 通过对几何模 型的操作,培养学生 的直觉思维和创造 性思维,使学生获得 成就感. 教学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教学 难点 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授课 类型 新授课课时教具三线相交模型 教学活动 教学 步骤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多媒体展示) 如图5-2-4,观察生活中的图 片. 图5-2-4 思考:图中的游泳池中的分道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 情景引入新课,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铁轨、操场上跑道中的分道 线会不会出现交点?在位置上 给人怎样的感觉? (续表)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探究平行线的特点 平行线的特点:(1)在同一平面且不相交;(2)直线.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如图5-2-5所示的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图5-2-5 问题: (1)平行线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即无交 点))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探究2】平行线的画法 先由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并示范平行线的画法. 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如图5-2-6) 图5-2-6 学生自己练习试一试. 【探究3】平行线的基本事实 学生在了解平行线画法的基础上,继续练习: 过已知点P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 图5-2-7 提问:经过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平行? 师生总结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注意:正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 “有”表明存在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表明与已 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是唯一的. 【探究4】平行线基本事实推论 在【探究3】的基础上,另找一点B,继续让学生自己画出与 直线l平行的直线. 1.通过对平行 线画法的讲解,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动手动脑 的能力,在独立 练习中体会手 脑结合的乐趣. 2.以画平行线 为线索,循序渐 进,一步一步让 学生自己归纳 出平行线的基 本事实及推论.

初一数学线段和角

初一数学《线段、角》单元测试 一. 填空:(4′×6=24′) 1. 已知线段AC 和BC 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 8cm ,BC=3cm ,则线段AC 和BC 中点间的距离为______cm. 2. 延长线段AB 到C ,如果AB=AC 31 ,当AB 的长等于2cm 时, BC 的长等于_______cm. 3. 反向延长AB 到D ,如果AB=AD 31 ,当AB 的长等于2cm 时, BD 的长等于______cm. 4. α∠?=α∠,40的补角是β∠的2倍,则β∠=_________. 5. 若从点A 看点B 是北偏东60°,那么从点B 看点A 是___________ 6. 一对邻补角的角平分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度。 二. 选择题:(4′×6=24′) 1.C 为线段A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C=AB 23 ,则BC 为AB 的( ) (A )32 (B )31 (C )21 (D )23 2.在一条直线上截取线段AB =6cm ,再从A起向AB 方向截取线段AC=10cm ,则AB 中点与AC 中点的距离是( ) (A )8cm (B) 4cm (C) 3cm (D) 2cm 3.已知线段AB=1.8cm , 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AC=BC 35 ,则线 段BC

等于( ) (A )2.5cm (B) 2.7cm (C) 3cm (D) 3.5cm 4.已知∠AOB=30°,又自∠AOB 的顶点O 引射线OC , 若∠AOC : ∠AOB=4 : 3 ,那么∠BOC 等于( ) (A )10° (B )40° (C )70° (D )10°或70° 5.一个角等于它的补角的5倍,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余角是( ) (A )30° (B )60° (C )4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已知β∠α∠?=β∠-α∠β∠α∠与则且互为补角与,30,的大小依次是( ) (A )110°,70° (B )105°,75° (C )100°,70° (D )110°,80° 三. 计算题:(8′×3=24′) 1. 已知线段AB=CD ,且彼此重合各自的31 ,M 、N 分别为AB 和 a) CD 的中点,且MN=14cm,求AB 的长。 2 计算: (43°13′28″÷2-10°5′18″)×3 3.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 ? ?? ?? ? A N M C B D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定义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 相交线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 补角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 行简单的计算;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自己的识图的能力. 通过观察剪刀剪纸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体会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 的角的问题。仔细阅读课本P2~P3,看看课本中是怎样对这些角进行分类和定义的。并进一步思考这些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角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最后将你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运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计算题. ●课本助读(带着问题学习课本吧!) 1、回忆:①两个角的和是,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②同角或的补 角. 2、观察:剪刀剪开纸张的过程,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 刀刃之间的角度也相应。我们把剪刀的两个把手抽象为两 条直线,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3、思考: ①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 在形成的四个角(∠1,∠2,∠3,∠4)中, 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对角。它们是 . ②观察这些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根据这种位置关系将它们分类: ③分别测量一下各个角的度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完成教材中2页表格 4、总结:邻补角、对顶角定义 ①邻补角:有一条,另一边互为的两个角互为; ②对顶角:有一个,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 ●探究讨论(围绕问题互学、讨论、探究吧!)

探究一: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探究二: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完成推理过程: 如图,∵∠1+∠2 = ,∠2+∠3 = 。(邻补角定义) ∴∠1=180°- ,∠3 =180°- (等式性质) ∴∠1=∠3 (等量代换) 或者∵∠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 ∴∠l =∠3(同角的补角相等). ●尝试练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2 12 122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 A.150° B.180° C.210° D.120° O F E D C B A O D C B A O F E D C B A (1) (2) (3) 3.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 ?的度数 为( ) A.62° B.118° C.72° D.59° 4.如图3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则∠AOD 的对顶角是_____,∠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知识梳理(能掌握这些知识点吗?) 1、邻补角的定义:有一条 ,另一边互为 的两个角互为 ; 2、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 ,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 的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 . 3、邻补角的性质: ; 4、对顶角的性质: .

初一数学平行线测综合测试题(后附答案)

5D 1C B A F E G H 4 3 2初一数学平行线测综合测试题(后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相交. (C) 相交或平行. (D) 垂直. 2.判定两角相等,不正确的是 ( ) (A ) 对顶角相等. (B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 ∵∠1=∠2,∠2=∠3,∴∠1=∠3. (D )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 ( ) (A )60°. (B )120°. (C ) 60°或120°. (D ) 无法确定. 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B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 )平面内两个角相等,则他们的两边分别平行.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有两对同位角相等. 6.已知AB ∥CD ∥EF ,BC ∥AD ,AC 平分∠BAD ,那么图中与∠AGE 相等的角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二、填空题 7. 如果a ∥b ,b ∥c ,则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 8.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 ⊥b ,b ⊥c ,则a c ,因为 . 9.填注理由: 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EF ,GH 所截,且∠1=∠2, 试说明:∠3+∠4=180°. 解:∵∠1=∠2 ( ) 又∵∠2=∠5 ( ) ∴∠1=∠5 ( ) ∴AB ∥CD ( ) ∴∠3+∠4=180° ( ) (第6题图)

(完整版)初一数学相交线练习题

5.1.1 相交线 姓名年级分数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邻补角是() A 和为180°的两个角 B 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 C 有一条公共边相等的两个角 D 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 3.如图,直线AB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C+∠BOD=90°,则∠BOC() A 135° B 120° C 100° D 145° 4.如图,∠ACB=90°,CD⊥AB,则图中与∠2互余的角有个,它们分别是。 二、填空题 5.如果一个角比它的邻补角小3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6.如图,AB交CD于O点,OE是端点为O的一条射线,图中的对顶角有对邻补角各有对 7.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70°,则∠BOD的度数是° 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80°,∠1=30°,求∠2的度数 解:因为∠DOB=∠() =80°(已知) 所以,∠DOB= °(等量代换) 又因为∠1=30°() 所以∠2=∠- ∠= - = °

三、解答题: 9.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的度数。 10.如图所示是某城市古建筑群中一座古塔底部的建筑平面图,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如何测量出古塔外墙底部的∠ABC的大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3.A 4. 2个 ∠ACD ∠B 5. 75° 6. 2;5 7. 35° 8. ∠AOC ,对顶角相等,∠AOC,80°,已知∠BOD ,∠1,80°, 30°,50° 9解:由已知设∠AOD=4x °,∠BOE=x ° ∵OE 平分∠BOD ,∴∠BOD=2∠BOE=2x ° ∵∠AOD+∠BOD=180° ∴6x=180° x=30° ∴∠BOE=30°, ∴∠AOD=120° ∠BOD=60° ∠COE=150° ∵OF 平分∠COE ∴∠EOF=21 ∠COE=75° ∴∠BOF=∠EOF-∠BOE=45° ∴∠AOF=∠AOB-∠BOF=135° 10.方法一:作AB 的延长线,如图1所示,量出∠CBD 的度数,∠ABC=180°-∠CBD 方法二:作AB 和CB 的延长线,如图2所示,量出∠DBE 的度数,∠ABC=∠DBE

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单元测试

三升四年级数学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4分) 1、直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 ),它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 )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 )条射线。 3、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5倍的放大镜下,这个角是( )。 4、( )角大于0°小于90°,( )角等于90°,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 )角。周角是( )°,平角( )° 5、6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 )度,是( )角。 6、角的计量单位是( ),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 7、一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8、数位顺序表中,从右数第五位是( ),与她相邻的是( )位和( )位。第( )位是亿位 9、∠1与30°的和是一个直角,∠1=( )度。 10、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 )最短。 11、如图所示,用两个三角板拼摆成这样,可以画出( )°的角 列式计算: 12.已知∠1+∠2=150 =( )。 13.按我国的计数习惯,,分别是( )级、 ( )级、( )级…… 14、84003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读作( ) 15、十个十万是( ),十个一千万是( ) 16、直角+锐角=( )角 直角—锐角=( )角 平角—锐角=( )角 平角—钝角=( )角 17.60006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左边的6表示( ),右 边的6表示( )。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线中,( )是直线,( )射线,( )是线段。 A 、 C 、 D 、 2、小强画了一条( )长5厘米。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D 、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 A 、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 、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 、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完整)2018初一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2018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如果?=∠+∠18021,那么( ). (A )?=∠+∠18042 (B )?=∠+∠18043 (C )?=∠+∠18031 (D )41∠=∠ 4.如图,∠1+∠B=180°,∠2=45°,则∠D 的度数是( ). 21 D C B A A .25° B .45° C .50° D .65° 6.(3分)直线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1=58°,∠2=58°,∠3=70°,那么∠4等于( )

A .58° B .70° C .110° D .116° 7.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 ) A .∠EDC=∠EFC B .∠AFE=∠ACD C .∠1=∠2 D .∠3=∠4 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 ∥BE ,且∠D=∠B ;其中,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以上都错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e ,d 所截,若∠1=∠2,∠3=125°,则∠4的度数为( ). A. 55° B. 60° C.70° D. 75° 10.用反证法证明“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与b 相交 D .a ⊥b 11.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B+∠BCD=90°; (2)∠1=∠2; (3)∠3=∠4; (4) ∠B=∠5. A .1 B .2 C .3 D .4 d c b a

初一数学下册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1、若∠AOB=650 15’,则它的余角是___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_. 2、若∠α与∠β是对顶角,且∠α+∠β=1200 ,则∠α= ,∠β= 3、如图3, 和 相交, 和 是______角, 和 是______角, 和 是______角, 和 是______角.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六题 第七题 4、如图4:已知: ,则 5、如图5:已知: , 则 6、如图6, 则 . 7、如图7图①,如果∠ = ∠ ,可得AD ∥BC ,你的根据是 。 8、一个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这个角是________. 9、因修筑公路需要在某处开凿一条隧道,为了加 快进度,决定在如图9所示的A 、B 两处同时开工.如果在A 地测得隧道方向为北偏东620 ,那么在B 地应按 方向施工,就能保证隧道准确接通.10、如图10,CO ⊥AO ,DO ⊥BO ,∠BOC=300 ,则∠AOD= 度 二、选择题1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A .同位角必相等 B .内错角必相等 C .同旁内角必互补 D .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12、如图, 与 是对顶角的为( ) 第九题 第十题 13、如图13,直线a,b 都与c 相交,由下列条件能推出 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9题 14、如图1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 的是( ) A . B . C . D . 15、如图15,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6、如图16,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 17、如图17,由已知条件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由 ,可推出 B .由 ,可推出 C .由 ,可推出 D .由 ,可推出 18、下列角的平分线中,互相垂直的是( ) A .平行线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B .平行线的同位角的平分线 C .平行线的内错角的平分线 D . 对顶角的平分线 19、如图19,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1+∠2+∠3=( ) A 、360° B 、180° C 、120° D 、90° 20、如图20,AB//CD ,BC//DE ,则∠B+∠D 的值为( ) 第二十题 A.90° B.150° C.180° D. 以上都不对 B A C D O 3 1 2

2020年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热点专题高分特训:第4章:线与角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请写出关于直线和线段的两个基本事实: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1)角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平角是_______度,周角是______度,直角是_______度,______________是锐角,_________________是钝角. 问题3:度分秒的换算:1°=______′;1′=_______″. 问题4: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和比较角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请用四种方式表示下面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与角(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4道,每道7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AB和直线BA是两条直线 B.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 C.线段AB和线段BA是两条线段 D.直线AB和直线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 答案:B 解题思路: A:直线没有方向,所以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A选项错误; B:射线有方向,射线AB的端点是A,射线BA的端点是B,所以射线AB和射线BA是两条射线,B选项正确; C:线段无方向,所以线段AB和线段BA是同一条线段,C选项错误; D:直线AB和直线a可以是同一条直线的两种表示方式,D选项错误.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直线 2.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②角的边越长,角越大;③平角是一条直线;④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初一数学上册“平行线”

第一章平行线 目录 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 1.2 平行线的判定(1) (6) 1.2 平行线的判定(2) (8) 1.3 平行线的性质(2) (10) 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3)

1.1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对关系角的辨认,复杂图形的辨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引入:中国最早的风筝据说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的,风筝的骨架构成了多种关系的 角。 a1 a2 a387 6 54 32 1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 二.让我们接受新的挑战: ------讨论: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 如图:两条直线a1 , a2和第三条直线a3相交。 (或者说:直线 a1 , a2 被直线 a3 所截。)) a1 a2 a387 6 54 32 1 其中直线 a1 与直线 a3 相交构成四个角,直线 a2 与直线 a3 相交构成四个角。所以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就叫它“三线八角”问题。 三.让我们来了解 “三线八角”: 如图:直线 a1 , a2 被直线 a3 所截,构成了八个角。 a1 a2 a3 8 76 54 321 a1a2 a387 6 5 4 321

1. 观察∠1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a1 , a2 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答:有。∠2与∠6;∠4与∠8;∠3与∠7 2. 观察∠3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异侧,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 , a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类似位置关系的角在图中还有吗?如果有,请找出来? 答:有。∠2与∠8 3. 观察∠2与∠5的位置: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a3 的同旁,并且都位于两条直线a1 , a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答:有。∠3与∠8 四. 知识整理(反思): 问题1.你觉得应该按怎样的步骤在“三线八角” 中确定关系角? 确定前提(三线)寻找构成的角(八角)确定构成角中的关系角问题2:在下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中任选一对,请你看看这对角的四条边与“前提”中的“三线”有什么关系? 结论:两个角的在同一直线上的边所在直线就是前提中的第三线。 五.试试你的身手: 例1:如图:请指出图中的同旁内角。(提示:请仔细读题、认真看图。) 8 7 6 5 4 3 21 A B C D E 答:∠1与∠5;∠4与∠6;∠1与∠A;∠5与∠A 合作学习:请找出以上各对关系角成立时的其余各对关系角。 1. 其中:∠1与∠5 ;∠4与∠6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2.其中:∠1与∠A是直线和直线被直线所截得到的同旁内角。此时三线构成了个角。此时,同位角有:,内错角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基础练习

《平行线》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有AB=MA+MB,AB<NA+NB,则点M在线段 AB上,点N在线段AB外;③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④40°50′=40.5°;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A.1个B.2个C.3个D.4个 2.(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 ②若∠A+∠B+∠C=180°,则∠A、∠B、∠C互补; 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 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垂直; ⑤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4.(5分)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必是()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D.垂直 5.(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有4条直线是互相平行,那么这10条直线

(完整word版)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完整word版)初一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姓名 班级 一、相信你的选择(30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A、相交或平行 B、相交或垂直 C、平行或垂直 D、不能确定 2、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C是同旁内角 B、∠1与∠3是同位角 C、∠2与∠3是内错角 D、∠3与∠B是同旁内角 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 3、如图,∠1=20°,AO⊥CO,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 A、70° B、20° C、110° D、160° 4、在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②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 A.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5、下列图形中,由A B C D ∥,能得到12 ∠=∠的是()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B. 1 2 A C B D C. B D C A D. 1 2

6、如图,AB ∥DE ,∠1=∠2,则AE 与DC 的位置关系是 ( )。 A 、相交 B 、平行 C 、垂直 D 、不能确定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7、如图,直线L 1∥L 2 ,则∠α为 ( ). A.1500 B.1400 C.1300 D.1200 8、如图,AB ∥CD ,那么∠BAE+∠AEC+∠ECD = ( ) A.1800 B.2700 C.3600 D.540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 C 、直角都相等 D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10、如果a ∥b ,b ∥c ,那么a ∥c ,这个推理的依据是( ) A 、等量代换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平行公理 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100 500 L 1 L 2 α A B C D E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精选练习题

线段和角精选练习题 资料由小程序:家教资料库整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圆柱B.圆锥C.圆台D.四棱柱 2.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B、C,则图中共有线段() A.三条B.四条C.五条D.六条 3.下列语句: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 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5.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A.2+(﹣2)B.2﹣(﹣2) C.(﹣2)+2 D.(﹣2)﹣2 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B=CD,AB=10.5cm,那么BC的长为() A.A2.5cm B.3cm C.4.5cm D.6cm 7.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BC,使BC=2cm,则线段AC的长度是() A.6cm B.10cm C.6cm或10cm D.4cm或16cm 8.如图,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长为() A.1cm B.1.5cm C.2cm D.4cm 9.已知点A、B、P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等式中,能判断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的个数有()①AP=BP;②BP=AB;③AB=2AP;④AP+PB=AB.

初一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初一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相交. (C) 相交或平行. (D) 垂直. 2.判定两角相等,不正确的是() (A)对顶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1=∠2,∠2=∠3,∴∠1=∠3.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A)60°.(B)120°. (C)60°或120°.(D)无法确定. 4.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C)平面内两个角相等,则他们的两边分别平行.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有两对同位角相等. 6.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 ) (A)5个.(B)4个.(C)3个.(D) 2个. ()题图6第 二、填空题 ______,因为________.b,b∥c,则______∥7. 如果a∥.c,因为a8.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b,b⊥c,则 9.填注理由:2,∠EF,GH所截,且∠1=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4=180°.试说明:∠3+∠AC3G)解:∵∠1=∠2(4H)∠又∵∠2=5(2)1∴∠=∠5 (F5D1)(∥∴ABCD BE)∴∠3+∠4=180°(度.b∥,若∠1=118°,则∠2=ca10.如图,直线、b被直线所截,且a c1a32b AD三、解答题. .如图,从正方形11ABCD中找出互相平行的边BC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 个数是() A.0 B.1 C.2 D.3 121 2 12 1 2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 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 B.b⊥d C.a⊥d 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 的关系是() A.m = n B.m>n C.m<n 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A.55°B.60°C.65°D.75° 1 2m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 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 1 2 等于另一个角的 1 3 ,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 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 ,∠COB = 。 O D E C B A 1 2 D C B A (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AC平分∠DAB,∠1 =∠2。填空:因为AC平分∠DAB,所以∠1 = 。所以∠ 2 = 。所以AB∥。 三、做一做(本题10分) 12.已知三角形ABC、点D,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相交线的定义

相交线第一课时 祁家湾中学:童学凡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相交线,理解其定义。 2、认识对顶角邻补角。并会区分补角与邻补角。 3、关于对顶角邻补角的计算解答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相交线的定义,对顶角的大小关系,邻补角与补角区别 教学难点;多条直线相交一点对顶角的对数,及角度的计算 一、复习准备 观察: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 2、将这些角两两相配能得到几对角? 讨论:1、每对角中两个角的位置有怎样的关系? 2、试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将这几对角进行分类 两直线相交: 分类:∠1和∠2、∠2和∠3、∠3和∠4、∠4和∠1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点; 2、有一条公共边;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邻补角 二新课探究 分类:∠1和∠3、∠2和∠4、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对顶角 有关概念: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练习:下面∠1、∠2是对顶角的是: A.(1) B.(2) C.(3) D.(4) 练习:下列图中,∠1与∠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1) (2) (3) (4) 否是否否 做一做:分别用尺量一量4个交角的度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1与∠2互补,∠2与∠3互补(邻补角定义),所以∠1=∠3(同角的补角相等),同理∠2=∠4。两直线相交: 分类:1、∠1和∠2、∠2和∠3、∠3和∠4、∠4和∠1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 2、有一条公共边;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邻补角 大小关系:邻补角互补 分类:∠1和∠3、∠2和∠4、 位置关系: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初一数学上册线与角

线与角 1、 连接两点可以成一条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2、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3、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一个直线。直线没有端点。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线有表示方法:1)、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2)、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1:(1)、如图,平面上有点A 、B 、C ,做出直线AB ,线段BC ,射线C A.; (2)、过一点可作 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可作 多少条直线,过三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可作 多少条直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段AB 和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 B. 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C .直线AB 和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D. 射线AB 和线段AB 对应同一图形; (4)、木匠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探出一条墨线。这个理由是 。 (5)、一条线段AB 上有四个点:C 、D 、E 、F ,则可以用字母标示的线段有 条。 1、过平面上的两个点最多可以作几条直线?若平面上有三个点、四个点、五个点……n 个点,过任意两点作一条直线,最多可以作多少条直线,完成下列表格。 2、平面上有任意三点,经过其中两点画一条直线,可以画( )直线 A 、1条 B 、2条 C 、3条 D 、1条或者3条 1、比较方法: 方法一:把它们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较 方法二:度量法,用尺分别量出两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A B C

图(7)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4、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BM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A M B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A B =B 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2、如图(7),从A 到B 最短的路线是( ) A. A -G -E -B B.A -C -E -B C.A -D -G -E -B D.A -F -E -B 3、两根木条,一根长60cm ,一根长 100cm ,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 cm 1、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画射线OP=3cm B 、连结A 、B 两点 C 、画出A 、B 两点的中点 D 、画出A 、B 两点的距离 2、点C 在线段AB 上,不能判断点C 是线段 ) A 、AB=2AC B 、AC+BC=AB C 、 D 、AC=BC 3、按下列线段的长度,点A 、B 、C 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是( ) A 、AB=2cm ,BC=2cm ,AC=2cm B 、AB=1cm ,BC=1cm ,AC=2cm C 、AB=2cm ,BC=1cm ,AC=2cm B 、AB=3cm ,BC=1cm ,AC=1cm 1、 角由两个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项点。也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条设想绕它的 端点旋转而成的。 2、 角的表示:1)角通常中三个字或一个写字母及符号“D”来表示。如 2)用一个阿拉伯数字、 3)用一个希腊字母表示,但如果这个字母是几个角的项点时就不能只用一个字母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