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复习课程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复习课程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复习课程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

1、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2、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3、分子间力越大的物体其表面张力也越大。()

4、垂直插入水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上升平衡液面外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5、在相同温度下,纯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凸液面,所以与之平衡的饱和蒸气压必大于其平液面的蒸汽压。()

6、溶液表面张力总是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

7、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8、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9、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10、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的表面活性剂,其活性越高。()

1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

12、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γ(盐水)<γ(纯水)<γ(皂液)。()

13、在相同温度与外压力下,水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呈凹液面,故管中饱和蒸气压应小于水平液面的蒸气压力。()

14、朗缪尔吸附的理论假设之一是吸附剂固体的表面是均匀的。()

15、同一纯物质,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大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16、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1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18、某水溶液发生正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在纯水的毛细管中的水上升高度低。()

19、弯曲液面处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20、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σ

n只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 ( )

i

21、封闭在容器内的大、小液滴若干个,在等温下达平衡时,其个数不变,大小趋于一致。()

22、凡能引起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均称之为表面活性剂。()

23、表面过剩物质的量为负值,所以吸附达平衡后,必然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24、在吉布斯模型中,选择表面相的位置使溶剂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1(γ),则溶质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i(γ)可以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二、选择题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体内部。

(3)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2、在定温定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

(1)仅有表面积As (2)仅有表面张力γ

(3)表面积As和表面张力γ(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3、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1)由于存在表面(2)由于在表面上存在表面张力

(3)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在弯曲表面两边压力不同

(4)难于确定

4、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

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1)向左移动(2)向右移动

(3)不动 (4)难以确定

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 ,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

(1)2p r

γ?= (2) r p 2γ=? (3) r p γ4=? 6、在定温下,同成分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球的饱和蒸气压()大*1,r p 和()小*2

,r p 存在( )的关系。

(1)**>21,,r r p p (2)**=2

1,,r r p p (3) **<2

1,,r r p p (4)不能确定 7、今有反应()()()g CO s CaO s CaCO 23+=在一定温度下过平衡,现在不改变温

度和()g CO 2的分压下,也不改变()s CaO 的颗粒大小

,只降低的

()s CaCO 3颗粒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 ) (1)向左移动 (2) 向右移动 (3)不移动

8、某物质B 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达平衡时,则B 物质在表面的化学势()表B μ与

溶液内部B 物质的化学势()内B μ的关系是( )

(1)()()内表B B μμ> (2)()()内表B B μμ<

(3) ()()内表B B μμ= (4)不能确定

9、接触角是指( )

(1)g/l 界面经过液体至l/s 界面间的夹角

(2)l/g 界面经过气相至g/s 界面间的夹角

(3)g/s 界面经过固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4) l/g 界面经过气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10、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 )

(1) 降低 (2)增加 (3)不改变

11、若某液体能在某固体表面铺展,则铺展系数S 一定:( )。

(1)≤ 0; (2)≥0; (3)= 0。

12、在等温等压下,同一种物质的粗颗粒的溶解度c 1 和微细颗粒的溶解度c 2间的关系为:( )。

(1)c 1 > c 2;(2)c 1 = c 2 ;(3)c 1 < c 2 ;(4)不能确定。

13、由两种不互溶的纯液体A 和B 相互接触形成两液相时,下面说法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1)界面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几何平面;

(2 )界面层有几个分子层的厚度,在界面层内,A 和B 两种物质的浓度沿垂直于界面方向连续递变;

(3)界面层的厚度可达几个分子层,在界面层中,A 和B 两种物质的浓度处处都是均匀的。

14、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 )。

(1)易于分散在油中; (2)有导电性 ; (3)无导电性。

15、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式的是: ( );

(1)p T A G ,??? ????; (2) p T A H ,??? ???? ; (3) V

T A F ,??? ???? 。 16、朗缪尔公式可描述为:( )。

(1)五类吸附等温线; (2)三类吸附等温线;

(3)两类吸附等温线; (4)化学吸附等温线。

17、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表面的存在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是因为:( )

(1)表面状态复杂;

(2)表面不重要;

(3)表面分子数比内部分子少的多,表面效应不明显;

(4)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状态一样。

18、一定体积的水,在同温度下分散为大水滴与分散为小水滴时的两种状态相比较,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 )

(1)饱和蒸气压 (2)表面能 (3)表面张力

1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型还是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一般是:()

(1) HLB值大,易形成W/O型;

(2) HLB值小,易形成O/W型;

(3)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4)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20、矿石浮选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

(1) 乳化作用; (2) 增溶作用; (3) 去污作用; (4) 润湿作用。21、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1)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2) 溶解已达到饱和;

(3) 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4) 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22、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1) 相同;

(2) 无法确定;

(3) 25℃水中高于75℃水中;

(4) 75℃水中高于25℃水中。

23、人工降雨是将微细晶粒喷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了降雨提供()

(1)冷量;(2)湿度;(3)晶核;(4)温度。

24、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 如烷基苯磺酸盐, 其主要目的是:()

(1)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2)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3)防止农药挥发;

25、对于一理想的平液面,下列物理量,何者为零()

(1)表面张力;(2)比表面;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答案.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答案 1.在293.15K 时,把半径为1 mm 的球形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 μm 的球形小水滴,比表面为原来的多少倍?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了多少?此过程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 N ?m -1。 解: (1)小液滴比表面r a = r r r V A 3 3 4432=ππ=球体积球面积 r 1 = 10-3 m , r 2 = 10-6 m 36321121010 10/3/312 ===--r r r r a a r r = 倍 (2)分散前液滴表面积62111044-?==ππr A m 2 分散后小液滴数 9321323 121103 434=??? ? ??===r r r r V V n ππ 个 分散后液滴总表面积 () 32 6 9222104104104--?=?=?=πππr n A m 2 ?A = A 2 -A 1 ≈ A 2 ?G = σ??A = 0.07288?4π?10-3 = 9.158?10-4 J (3)环境至少做的功 W r '=?G =9.158?10-4 J 2. 将10-3 m 3 油状药物分散水中,制成油滴半径为10-6 m 的乳状液。已知油水界面张力为65?10-3 N ?m -1,求分散过程需作多少功?增加的表面Gibbs 能为多少?如果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油水界面张力下降至30?10-3 N ?m -1,则此分散过程所需的功比原来过程减少了多少? 解:(1)分散后总表面积 小油滴面积小油滴体积 总体积 ?= A 36 332331031010310343 410?=?=?=?=----r r r ππ m 2 分散前表面积与分散后相比可忽略,?A =A 分散过程环境作的功及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 W r '=?G =σ??A =65?10-3?3?103=195 J (2)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分散过程环境作的功 W r '=?G =σ ??A =30?10-3?3=90 J 比原来过程少做功=195-90=105 J 3. 常压下,水的表面张力σ(N ?m -1)与温度T (K )的关系可表示为: σ=(75.64-0.00495 T )?10-3 。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 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方法。 第五章轴测投影图 教学内容: 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同步试卷及答案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 .乙图中的漫反射不避循光的反射定律 C .丙图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于月亮像到水面的距离 D .丁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日食美景 B .天空彩虹 C .耀眼幕墙 D .林间光柱 4.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B .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 .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D .雨后彩虹 A .凿壁借光 C .水中倒影 B .太阳灶聚光 甲 乙 丙 丁

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食是光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8.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9.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镜面反射D.发生漫反射 10.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45° 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课程代码】11052046 【适应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景观规划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学生在了解了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范围、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景观规划具体设计项目实训后, 能够获得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 1、了解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 2、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及分类; 3、熟练掌握个别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综合构思、表达过程及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 【参考学时】30学时 【参考书目】 1.韦爽真编著.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重庆市园林局,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组织编写.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滨谊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1公园景观规划的立项分析 §2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重点、难点: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3学时(实践训练1学时) 第二单元商业区景观设计 §1商业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2商业区景观设计基本方法 §3商业区景观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3学时(实践训练1学时) 第三单元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2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方法 §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抄图练习 §4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练习 基本要求 掌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提示: 上机讲授,多媒体教学。 参考学时:8学时(实践训练6学时) 第四单元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 §1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大纲(1)

《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模块: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修读方式:必修开课学期:2 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8 实践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内容与目标 性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 ?制图标准概述。 2?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3 ?几何作图。 教学要求: 1 ?熟悉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有关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的规定及其画法;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2?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3?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工程制图》中尺寸注法的有关内容; 4?了解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其它常用平面曲线的画法。。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教学内容: 1. 投影法概述。 2?点的投影。 3. 直线的投影。 4. 平面的投影。 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6. 投影变换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 2. 熟练掌握投影面体系。 3.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的直线投影特性。 4. 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5. 了解两直线相交、交叉位置的三面投影特点。 6. 掌握两平行直线的投影特性及其三面投影的特点。 7. 了解平面的表示法。 8. 掌握根据物体上直线的两个投影求作其第三个投影的方法。 9. 熟练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10. 熟练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和作图方法。 11. 了解投影变换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基本体和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投影。 2.曲面体的投影。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用的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特征、几何元素投影分析、三面投影的对应关系和三视图。 2.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两个视图, 想出它们的空间几何形状和位置, 并能画出它们的第三投影。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表面上取点、线的作图方法和圆柱、圆锥、圆球表面取点、线的作图方法。 4. 能根据基本几何体的已知投影画出已知表面上点、线的未知投影。 第四章立体的截切与相贯的投影 教学内容: 1.平面体的截切。 2.曲面体的截切。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圆柱体切口、开槽的画法和作图步骤。2.掌握常见两平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3.掌握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后相贯线的投影方法。 5.掌握圆柱、圆锥、圆球等两回转体轴线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性质和作图 方法。

2020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单元训练(含答案)

第三章光现象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紫光 2.一束激光自左边与水平面成 40°角的方向射来,现要利用平面镜把这束激光沿水平方向向右反射出去,则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应为() A. 10° B. 20° C. 40° D. 80° 3.下列现象中,含有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4、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5.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6.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7.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种植设计》教学大纲

《种植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东西方传统造园中植物造景特点、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植物、各类园林绿地的种植设计方法,掌握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组合设计方法,了解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程序,并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练习不同尺度绿地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园林种植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园林种植设计的类型 第三节园林种植设计的特点 第四节植物资源与种植设计 第五节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本章习题要点:园林种植设计定义、类型、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园林种植设计的类型,难点为植物资源与种植设计。 本章教学要求:强调植物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及现代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第二章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特点 第一节东方植物造景 第二节西方植物造景 本章习题要点:东西方植物造景的特点及差异。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东西方植物造景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本章教学要求:应从社会、哲学、造园等角度解析东西方植物造景的特点、差异及融和。第三章园林种植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态学原理 第二节美学原理 第三节空间原理

第四节植物文化 本章习题要点:生态设计的含义、方法及实例;植物的观赏特性;植物如何构成空间的。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植物种植设计的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利用植物可以构成不同类型的园林空间、植物的观赏特性;难点为植物文化的设计表达。 本章教学要求:应强调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即重视种植设计的生态性,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态学原理进行配置;强调植物作为空间构成要素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各类植物的种植设计(从植物生物学特征的角度) 一、乔木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 孤植树与对植树 2. 树丛与树群、树林 3. 树列与行道树 二、灌木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 高灌木 2. 中灌木 3. 矮灌木 4. 植篱 三、花卉及地被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 花卉 2. 地被 四、草坪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五、藤蔓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六、竹类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七、水生及湿生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八、容器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九、观赏果菜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本章习题要点:植物景观的应用分类,乔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景观的设计要点。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为乔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景观的设计要点,难点为种植设计过程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四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3、几何图形的画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 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 3、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

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 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 B、s1<s2 C、h1>h2 D、h1=h 24、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6、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A、 B、 C、 D、7、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最新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说课材料

园林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工程Landscape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1313137216 总学时数:70 课内实践时数:24 学分: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 适用专业:园林 适用对象:本科(四年)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园林工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园林工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土方、园林给排水、水景、园路、假山等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与艺术以及园林工程概、预算编制。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宜从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园林工程是研究在园林中造景和园林施工技术与艺术的学科,研究的范畴包括工程原理、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绪论 园林工程的概念[2];园林工程的发展[1];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1];我国园林工程与世界水平差距[1];园林工程课程内容[2] 重点:园林工程的发展 难点:我国古代园林工程方面的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1.何为园林工程? 2.如何理解园林美学及园林艺术与园林工程的关系? 思考题:1.园林工程有哪些特点? 2.应该如何学习园林工程这门课程? 第一章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第一节竖向设计的有关知识 竖向设计的概念[1];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3];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3] 重点:竖向设计的概念;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 难点: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原则;园林用地竖向设计的内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54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问。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图形作为构思、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科学研究中,图形作为直观表达实验数据,反映科学规律,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表达、交流信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洁性,是人们认识规律、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读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5)培养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基本要求如下: (一)画法几何部分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投影的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熟练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3)了解一般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作图方法。 (4)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交叉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 (1)熟练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2)熟练掌握正圆柱、正圆锥、圆球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3)掌握基本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4)了解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时交线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部分 1、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并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3章《光现象》单元检测 有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3章《光现象》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 “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2. 英国媒体报道,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用三束单色激光照射特制的“扩散器”,使三束激光均匀混合,从而得到需要的色光,而且光色可调。该技术有望制造出更好的照明设备。对此技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是复色光 B.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是单色光 C.要得到白光,三束激光的颜色应分别是红、绿、蓝 D.改变三束入射激光的强度比例,可以得到任何颜色的光 3. 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 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 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 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是声波的一种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 4. 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 活中的一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 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5.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 C. D. 舞台激光海市蜃楼绿树成荫水中倒影 6.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7.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8. 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 A.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 B.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 C.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 D.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 8 9 10 9.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景观设计 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最近更新:2015 年3月/Revision:2015/3 课程编号Course Code 4000006 课程名称 Course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课程类别Course Type 必修 学分 Credits 3 总学时Total Contact Hours 54 开课学期 Semester 第6学期 授课教师Instructor 林敏慧 教学助理 Faculty Assistant / 上课时间Class Time 周一8-10节 上课地点 location 珠海校区教学楼 C505 答疑时间Office hour 周一17:00-18:30 任课老师联系方式 contact 21748865@https://www.360docs.net/doc/b413320193.html, 一、课程描述 I Course Description 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该门课为本科生讲授了不同类型景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框架。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要求 II Aims and Objectives 1.介绍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2.学习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介绍旅游景观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4.掌握不同类型景区设计的要点。 5.通过对指定地块进行小游园设计掌握简单的景观设计、平面和空间组合。

三、教学进度 上课时间上课内容上课形式 第1-2周景观设计概论课堂讲授/讨 论/野外考察景观设计相关学科介绍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3-4周景观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小 组ppt/ 景观设计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5-6周旅游景观设计的分类和特性课堂讲授/小 组ppt/ 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7-8周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人文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9-10周城市公园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度假区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11-12周主题公园旅游景观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城市开放游憩空间设计课堂讲授/小 组ppt/ 第13-14周实践课:读图绘图课堂讲授/设 计指导/ 实践课:地形设计课堂讲授/设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145322 学时:88 学分: 6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系统地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3)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尺寸; (4)了解《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重点: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几何作图方法。 2.几何元素的投影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的基本概念; (2)掌握正投影法。 重点:正投影法。 2.2点的投影 (1)重点掌握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重点: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 难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2.3直线的投影 (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了解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 (3)了解直线上的点、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2.4平面的投影 (1)了解平面在第一分角的表示法(以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 (2)重点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掌握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的方法。 重点: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难点: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 3.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 (1)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性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章节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章节试卷 第三章光现象 一、单选题 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皓月”是自然光源 C.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2.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皎洁的月光 B. 晶莹的露珠 C. 璀璨的钻石 D. 漂亮的萤火虫 3.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图中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现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则() A. 入射光线沿逆时针转动时,入射角会减小 B. 增大过程中,反射光线应沿顺时针转动 C.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 D. 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会立即消失 4.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如图所示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应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 轿车上中兴 B. 轿车上兴中 C. 公交车上中兴 D. 公交车 上兴中

6. 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图,下列所述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 拱桥倒影 B. 海市蜃楼幻影 C. 立竿见影 D. 毕业合影 7.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 A. 黄、绿、蓝 B. 红、黄、蓝 C. 红、黄、绿 D. 红、绿、蓝 8.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A. B. C. D. 9.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形的 B. 圆形的 C. “▽”形的 D. 无法判断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 72 学分: 2.5 层次:专科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专业课,通过介绍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体系,并通过对景观设计程序和方法技能的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于景观设计专业在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程度和范围内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以扩展视野、促进思考,奠定长久全面专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知识要求: 掌握不同层次的景观实践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景观发展历史。 2. 能力要求: 独立完成小型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案。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基础、制图规范与表现技法知识,同时还应有一定的电脑效果图技法。 一、 教材:《景观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 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 [美]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张祖刚,《世界园林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鲁敏,李英杰,《园林景观设计》,科学出版社 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等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议 1、理论知识讲解与必要的实例分析相结合

2、对优秀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增强理解 3、通过现场考察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并培养学习兴趣与创造思维 4、作业定期讲评使学生认识不足,以求进步 5、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阶段 a)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景观的概念、园林的基本构成;(2)要求学生了解中外景观的发展概况以及景观学科的工作任务和学习内容 b)内容提要: 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 第二章景观设计构成 第二阶段 a)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并能在作业中充分体现出来 (2)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景观设计中的步骤及表达形式,并能在实践中灵活与技能用 b)内容提要: 第三章景观设计的原则 第四章景观设计的策划 第三阶段 a)目的与要求: (1)理解景观设计中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2)使学生从整体把握对景观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b)内容提要: 第五章景观设计中常见的设计问题 第六章景观设计综述 作业命题 草图绘制 第四阶段 a)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阶段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欣赏景观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加深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并开始独立设计景观作业,并完成图纸的制作 b)内容提要: 第七章景观设计实践教学实录 第八章作品欣赏 学生设计方案分析与修改、制作 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及评讲 大纲制定者:*** 时间:2009年9月1日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习题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习题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 1. 在293K 时,把半径为10-3 m 的水滴分散成半 径为10-6 m 小水滴,问比表面增加了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能增加了多少?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 N/m. 解: 2363 ,2,13 ,1 3 336391296232322134443 (1)433310********* (2)[(10)]/[(10)]1033104(10)4(10)4100.072884109.15810(3)9.15810s s s s A r a V r r a a a V n V A A A m G A J W G J πππππππσπ-----------== --=====?-=?-≈??=?=??=?=-?=-?球 球 =分散后液滴数个 = 2. 将10-6 m 3油分散到盛有水的烧杯内,形成半 径为10-6 m 的粒子的乳状液。设油水间界面张力为62×10-3 N/m ,求分散过程所需的功为多少?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为多少?如果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之后,再进行分散,这是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42

×10-3 N/m 。问此分散过程所需的功比原来过程减少多少? 解: 62 1223310(1)4343 621030.186(2)0.186(3)21030.1260.1860.1260.06V A A m V W A J G W J W A J J ππσσσσ---=??≈=???=-???-62 单个乳状油滴-63212’=(10)=(10)=-=-(A -A )-A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所需的功:=-=4=比原来减少的功为:-= 3. 常压下,水的表面张力σ(N/m)与温度t (℃) 的关系可表示为 σ= 7.564×10-2 - 1.4×10-4 t 若在10℃时,保持水的总体积不变,试求可逆 地扩大1cm 2表面积时,体系的W 、Q 、ΔS 、ΔG 和ΔH 。 解: 242244 246644887.56410 1.410107.42410/7.56410 1.410(273) ( )( ) 1.410 7.42410107.424107.42410( ) 1.41010 1.410/283 1.410T A T N m T S A T W A J G W J S S A J K A Q T S σσσσ--------------????=??-??=-=???=-?=-??=-??=-=???=?=??=??=?=??=-=-66653.965107.42410 3.96510 1.1410J H G T S J ----=??=?+?=?+?=?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数:120学分:6 适合专业:交通运输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交通运输专业。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为了适应生产上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日益增长和今后学习的需要,对计算机成图技术应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的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四部分,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装配图要有非标准零件10件左右)。有关作业应包括拆画零件图。 四、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1.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图纸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 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2.学习和掌握常见的绘图方式和几何作图方法。 3.学习和掌握《技术制图》国家标准是绘制和阅读技术图样的准则和依据。

六、大纲内容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中的基本规定,学会制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教学基本要求: 初步掌握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尺寸分析、画图方法等。 教学重、难点: 尺寸注法和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制图标准 第二节: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第三节:几何作图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法 作业习题: 习题册p1、p2、p3 第二章投影基础 教学目的: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现光象》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黑板“反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是因为() A. 反射处入射光太暗 B. 反射处发生漫反射 C. 反光处黑板发生镜面反射 D. 反光处表面光滑,反射性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验钞机是红外线的一种应用 B. 红外线夜射仪发出的是红外线 C. 紫外线是紫色的 D. 医院里常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放大镜把字“放大” B.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4.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光的色散 B. 钢笔移位 C. 小孔成像 D. 水中倒影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 A. 5m B. 4.6m C. 4.2m D. 3.3m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真伪 B.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 C. 看到河水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 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7.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8.如图T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 A. 青山的影子 B. 青山的实像 C. 青山倒立的虚像 D. 青山正立的虚像 10.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A. 15° B. 20° C. 30° D. 60° 11.以下物品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 A. 照相机 B. 投影机 C. 穿衣镜 D. 放大镜 12.下列四种光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A.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B. 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 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 D. 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 13.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 D. 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1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 水中“弯折”的筷子 B.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 天空的彩虹 D. 倒映在水中的山 15.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