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小学数学四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200道

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应用题200道(人教版)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 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 6. 农具厂上半年生产农具4650件,下半年生产农具5382件,全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 7. 服装加工部用120米布可做成人制服24套, 如果做儿童服装, 可做30套, 每套儿童服装比成人服装少用布多少米?

8.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 9. 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10. 一台机器8小时可以加工320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 要用5台机器加工2000个零件, 需要多少小时? 11. 某煤矿四月份计划出煤38400吨,技术革新后平均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增产256吨,四月份实际生产多少吨煤?(按30天计算) 12. 第一小组有6个人,其中5个人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加上王刚的分数后,平均成绩是87分,王刚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分? 13. 两个水管同时向池中放水,粗管每小时放水15吨,细管每小时放水11吨,经过8小时把水放满,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吨水?(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 14.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5米,扩建后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青岛版小学数学知识结构脉络图

青岛版小学数学知识结构脉络图 同和小学 魏建 6.常见的量 (1)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 (2)不同单位的改写 数与运算 数与 代数 比与例比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1.数的认识 (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意义、读写,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算单位。 (2)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3)大数的改写,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4)因数和倍数的认识,知道奇数、偶数、合数、质数的概念,会求最小公倍数合作大公因数。 2.数的运算 (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算理和计算方法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 (3)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运算定律和基本性质 (1)认识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 (2)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3)积、商的变化规律 (4)分数、小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4.比与比例 (1)比和比例的认识 (2)比例的基本性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分类 5.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公式 (2)方程和等式的意义 (3)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4)列方程解决问题

平面图形 图形与变换 图形与位置1.线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2)认识平行与垂直 (3) 图形 与几何立 体 图 形 2.角 (1)认识角 (2)角的大小和分类 (3)量角和画角 3.多边形的认识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 (2)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3)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4)认识圆的各部分组成及相互关系 4.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周长 (2)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的面积 5.立体图形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2)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 (3)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或容积 (8) 6.图形变换 (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变换 (2)平移和旋转现象及作图 (3)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9) 7.位置 (1)认识8个方向 (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1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能力测试卷 一、口算我最棒 5+3= 9+4= 17-8= 90-60= 11-7= 60+8= 7+63= 24+30+5= 25+6= 40-7= 27-4= 68-8+30= 76-40= 55-5= 13-5= 54+40-10= 15-6= 80-80= 20+46= 80-20-30=

二、我能把﹥、=、﹤送回家! 25+8○35 1+99○100 54-3○53-4 34-20○8+5 2.90元○2元9角 3元2角+8角○5元 三、我会连! 78-30 80 89-80 11-2 48 53+4 63-6 9 20+28 50+30 57 100-20 四、我的选择,不会错!(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38、49、61、56、74、85、51、24、90中,大于60的数有()个。 ①4 ②5 ③6 2. 计数器上的数是() ①3 ②30 ③33

3.李老师是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说:张老师的年龄比我大得多,但比55小一些。张老师今年可能是()岁。 ①17 ②52 ③30 4.下面()的价格合起来是1元? ①三角板和橡皮 ②羽毛球和橡皮 ③冰淇凌和夹子 5.差是8的算式是()。 ①6+2 ②11-4 ③15-7 五、应用题 1、一年级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小学青岛版四年级2021年下学期数学选择题试卷

小学青岛版四年级2021年下学期数学选择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55□458≈550000,□最大能填()。 A.4 B.5 C.6 D.7 2. 下面是三组不同小棒的长度,其中可以摆成三角形的是()。 A.3cm、7 cm、5 cm B.9 cm、6 cm、2 cm C.4 cm、4 cm、8 cm 3. 0.9里面有()个0.001。 A.9 B.90 C.900 4.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那么等腰三角形周长是()。 A.12厘米 B.20厘米 C.16厘米 5. 431连加17次,列算式是()。 A.431+17 B.431×17 C.431+17+17+…+17(17个17) 6. 在钟面上,上午9时整,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最小角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7. 在242÷63的试商中,把63看作60进行试商,初商()。 A.偏小 B.偏大 C.正好 8. 下面哪个除法算式中第一个数能被第二数整除。() A.45÷4 B.28÷3 C.20÷5 9. 4(x+3)=4x+3这样计算,结果比原来()。 A.少12 B.少4 C.少9

10. 一万一万地数,7900000后面一个数是()。 A.8000000 B.7910000 C.7901000 11. 计算42×56-12÷4时,最后一步算()。 A.减法 B.乘法 C.除法 12. 6个千亿,3个百亿组成的数写作()。 A.630000000 B.630000000000 C.603000000000 D.603000000000 13. 18÷2=9,这个算式表示()。 A.把18分成2份,每份是9 B.把18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2 C.18除以9等于2 14. 380万的末尾去掉()个0就是38。 A.3 B.4 C.5 D.6 15. 从3:15到3:30,分针顺时针旋转了()°。 A.30 B.90 C.15 D.45 16.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厘米。 A.12厘米 B.9厘米 C.16厘米 17. 12.85+1.9=()。 A.12.85+2-1 B.12.85 +2-0.1 C.12.5+2+0.1 18. 在计算52×99时,小东是这样计算的:52×99=52×(100-1)=52×100-52。这样计算依据的是()。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 C.乘法分配律 19. 0.97×m<0.97,m应该()。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一、单选题 1.全班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A. 茄子 B. 西红柿 C. 青菜 2.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人。 A. 6 B. 7 C. 8 3.要反映本次考试优、良、中、差各段学生人数,应该绘制()。 A. 折线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统计表 4.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每人限选一种) 全班有()人。 A. 48 B. 49 C. 50 二、判断题 5.统计表只有复式统计表。 6.统计表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判断对错。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三、填空题 7.有________的几个表可以合成一个表,合起来的表能更________地表示信息。 8.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9.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________件。 10.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优 优优优优优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良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待达标。 优的人数比良的人数多________人。 11.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校三年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1)男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多,有________人。

(2)女生身高在________段的人数最少,有________人。 (3)身高在131~140的学生有________人,身高在121~130的学生有________人。(4)通过比较发现________身高比________身高偏高一些。 (5)本校三年级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共有________人。 四、解答题 12.调查本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制成复式统计表。(仿练教材第40页第6题) 13.下面分别是两名同学调查本班级男、女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品种苹果橘子梨香蕉品种苹果橘子梨香蕉 人数 18 16 14 12 人数 14 15 17 18 请把上面两名同学调查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 五、应用题 14.男女生两人一组,准备一枚硬币,各掷30次,记录结果。 结果正面朝上反面朝上 男生16 14 女生13 17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我会填了。 1.把m个1/3+1/3+1/3改写成乘法算式是(),当m=35时,算式的结果为() 2.自然数1的倒数是();0的倒数是()。 3.将两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体积是(),表面积是() 4.绿色小分队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400棵,有10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死亡率是()。 5.一组数据:42,44,44,46,48,48,48,50,51,51,5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二、解方程。 ①x-0.8x=22 ②(1+70%)x=340 三、我会解决问题了。 1.李阿姨在菜市场买了2袋米(每袋35.40元)、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和1 2.80元的鱼。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如果够,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应添加多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一个长30㎝,宽和高都是20㎝的长方体灯笼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长的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的妈妈在家电超市买了一台打八折的彩电,用了2240元,过了几天,这种彩电以七五折出售,这时买一台这样的彩电要花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件雕塑的底座是用混凝土浇注成的棱长2.6米的正方体。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9—2019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通俗,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敏,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飘浮,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走神,学生的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差,作业不够规范,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班级部分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教育力度不是很到位,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观察物体(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易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盛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盛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例外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

四年级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秋学期第九讲 第一部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姓名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口78七9,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 □里最大填()。 2、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2升,倒满一杯容量250毫升的杯子后,瓶中还剩 ()毫升,像这样还能再倒()次。 3、(1)28X5=140 2)200+140=340 ,列综合算式是()。( 4、哥哥有18支铅笔, 弟弟有8支铅毛,哥哥= 口弟弟()支两人就 一样多。 5、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来试商; 264吃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来试 商, 这时商会偏()。 6、不计算,在下面的O里填上“〉”“V”或“=”。 25 >20^0 O 25 + 20X10 150 —100-25 O 150 —(100 + 25) 960 吃4 O 960 七七82 —36T 2 0 (84 —36)^12 7、在△△。△厶。……中,12个△之间有()0;第16个是()&条形统计图用2格表示20人,平均每格表示()人,照这样计算,要表示120人需要画()。 9、★ —△ = 16 16,△最小是(),★最小是()。 10、小明在计算“ 40+口冬”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 800。 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9、O ? O ?? O ? o— 小红串了一串黑白相间的珠子(如上图),只有珠子的两端部分露出来,你知 道()色的珠子多,多()颗。如果这串珠子中黑珠有20颗,那

么白珠有()颗。 二、判断: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一定是一位数。 、选一选: 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A 、改小 B 、改大 C 不变 A 、 4升 B 、40 升 C 、 400 升 3、把“ 200- 130=70, 70X12=840’改写成综合算式是( A 、200- 130X 2 B 、(200- 130)X 12 C 、130X 12-200 4、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哪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 A 、 1 A (40 + 60)吃0 B 、300- 5>6) C 、200-( 60>2) 、列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481 £7= 315 呜5二 ☆ 600 E 二 (要简便) 2、 个浴缸的容量大约有( 1、 2、 480 - 4 >6) =4802 W 3、 一脸盆水大约有100毫升。 4、 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调大。 5、 570^40= 14……1。 看到( )个正方形。 5、 F 面哪道题的小括号去掉后不影响计算结果?( ☆ 782^34= 962 ^24=

2020年重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每周一练试题A卷 附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 …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重点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每周一练试题A 卷 附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 分)。 1、在3×9=27中,( )是( )和( )的倍数。 2、在小数“3.85”中,“8”表示( )。 3、最小的五位数和最大的四位数相差( ),比最小的六位数多1的数是( )。 4、3时整,时针与分钟的夹角是( )o;6时整,时针与分钟的夹角是( ) o。 5、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是5厘米和8厘米,第三条边最长为( )厘米。(取整厘米数)。 6、320÷33的商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大约是( )。 7、下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中间是它的对称轴。 ∠1=( )°∠2=( )°∠3=( )° 8、4×27×25=27×(4×25)=2700,这里运用了( )和( )。 9、比一百万少十万的数是( ),比一百万多一万的数是( )。 10、比最小的五位数小1的数是( )比最大的六位数大1的数是(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 分)。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A. 90° B.180° C.360° 2、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同样的图形,不可能分成( )。 A 、三角形 B 、梯形 C 、平行四边形 D 、 长方形 3、有一个数,它既是12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是( )。 A.124 B.24 C.12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cm 和12cm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6cm B .31cm C .可能是26cm ,也可能是31cm 5、下面各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6cm 7 cm 8 cm B 、3 cm 3 cm 5 cm C 、5 cm 3 cm 8 cm 6、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 A.0 B.1 C.10 7、数对( )表示的位置与数对(6,5)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上。 A 、(6,4) B 、(5,6) C 、(4,5) D 、(4,6) 8、用1、2、3组成的所有三位数,一定是( )的倍数。 A.3 B.2 C.6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 分)。 1、(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一个四边形中,只要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个四边形一定是体形 3、( )准确数一定大于近似数。 4、( )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同时应用。 5、( )三角形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6、( )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7、( )所有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8、( )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9、( )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10、(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都有无数个。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练习题 【牛刀小试】 1.填一填。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多,直条越﹙﹚表示数量越少,直条长度﹙﹚,数量就相等。 ﹙2﹚有﹙﹚种或﹙﹚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4﹚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画两种以上的直条,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线条来表示,这就是﹙﹚。 2.直接写得数。 0.89-0.25= 19.9+11.1= 0.081×10= 1.5÷.3= 4.2×3= 2.3÷0.1= 0.125×8= 1.9×4= 3.育才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四⑴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四⑵班四个月一共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3﹚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四⑵班四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几个新易拉罐? ﹙4﹚四⑴班平均每月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4年——2007年上缴利润情况如下表: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第一门市部30 42 70 110

第二门市部40 45 90 15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年月 根据上面统计图填空。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万元。 (2)()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少。 (3)()年第一、第二门市部所缴利润相差最多。 (4)第一门市部()年所缴利润最多,()年所缴利润最少。 (5)从图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快乐晋级】 5.下面是育才小学3个年级春季植树情况的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春季植树最多? ﹙2﹚3月份3个年级共植树﹙﹚棵,4月份比3月份多植树﹙﹚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8 13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2.分数 15a ,当a = (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a = ( )时,它是最小的最简假分数。 3.修一段长60千米的公路,修路队每天修全长的8 1,已修了5天,还剩下全长的()() 。 4.( )÷( )=()3=()12=0.75 5.能同时被2 、3 、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24分 = ( )时 1公顷800平方米 = ( )公顷 4.0.5立方米 = ( )立方分米 2600毫升=( )立方分米 7.小明用铁丝做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 )厘米的铁丝,如果要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硬纸,至少需要( )平方厘米硬纸。 8.已知甲数=a ×b ×c ,乙数=b ×c ×d (a 、b 、c 、d 是不同的质数),那么甲数和乙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55,若分子、分母都减少5,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为4 1,原分数是( )。 11.小丽的妈妈买回8个苹果,小丽昨天吃了 41,吃了( )个,今天又吃了余下的4 1,今天吃了( )个,还剩( )个。 12.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分数:(1)61< □ <51 (2)127< □ <3 2 13.五(1)班学生排队做操,如果7人排成一行,多2人;如果8人排成一行,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1.填一填。(20%) (1)仔细读题,按要求填空。 前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吨,是( )万 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万吨,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万吨。 (2)青岛中山路是百年历史老商业街,为了绿化百年老街,175棵大银杏树从江苏“搬 家”到青岛中山路。今年3月10日运来5车,每车m 棵, 剩余的3月11日到达。3 月11日运来( )棵。当m 等于29时,3月10日运进( ) 棵。 (3)保留整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化简后是( ); 把100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4)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底角是20°,那么它的顶角是( );这个三角形按 角分是( )三角形。 (5)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如果中间的一个是a ,那么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6)9020千克=( )吨 5米20厘米=( )厘米 千米=( )千米( )米 320平方米=( )公顷 (7)一个小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8,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小数写作( ), 读作( )。 & 2.请你来判断。(5%) (1)计算器的AC 键是清除键。 ( )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3)小华前4分钟写80个字,后3分钟写60个字,平均每分钟写字(80+60)÷2=70(个)。 ( ) (4)小数点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 ) (5)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梯形。 ( ) 3.看一看,选一选。(5%)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 ① 大小不变 ② 扩大到它的10倍 ③ 缩小到它的 101 ④ 扩大到它的1000倍 * (2)98×101=98×100+98×1=9898,这是根据乘法( )进行简便运算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 2006.6 第一部分:加深理解,打好基础 一、认真思考,对号入座 1.下面是雨花台区2005年末的一个统计数据: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面填空: ①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总人口数是( )万人; ② 土地面积为( )平方千米; ③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生产总值约是( )亿元; ④ 绿化面积比土地面积少( )万平方米。 2.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入飞船发射成功,这一年全年有( )天。 3.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81千克水中,含氧( )千克。 4.六(1)班昨天实到49人,有1人请假没来,昨天六(1)班的出勤率为( )%。 5.9÷4=( )( ) =( ):( )=2( ) 28 =( )%。 6.把30分解质因数是:30=( ),如果a =3×3×5,那么30和a 的最大 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段体积是42.9立方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 是( )立方分米。 8.右图是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 、b 的正方形拼成的。 (1)用字母式子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2)当a=5,b=4时,阴影大三角形的面积是( )。 9.观察右图,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一个字母,使等式成立。 前面面积( ) = 上面面积 ( ) 10.一项工程甲单独做5天能完成这项工程的5 1 ,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一共需要( )天。 11

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 二、仔细辨析,正确判断。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2.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两个“0”,这个数就会扩大100倍。……………………()3.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O。………………………………()4.两个素数的和必为素数。………………………………………………………() 5.a是自然数,如果a÷b=3,那么a能被b整除。……………………………()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在除法算式a÷b=c……n (b≠0),那么( )。 A. b>n B. b>c C. n<c 2.钟面上,时针的转速与分针的转速之比是()。 A. 1︰60 B.1︰12 C.12︰1 3.某超市有甲、乙、丙三种餐巾纸,甲种纸1元钱3包,乙种纸2元钱5包,丙种纸3元钱8包。那么()纸每包的价钱最贵。 A.甲种 B.乙种 C.丙种 4.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 5、右图是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它的表面积 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积减少()。 A.30 立方厘米 B. 31.4 立方厘米 C. 235.5立方厘米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31分) 1.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4分) 张强刘莉李浩赵红 20票10票4票6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内容 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期所教的四年级,从上学期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存在着年龄的差异,所以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引导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本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本册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目标要求: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75~7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2、确定直条的高度。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引入:你们知道世博会吗?____年的世博会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举办? 举办世博会和举办奥运会一样都是世界上的盛事。在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产品、特产都送来展览,并协商交易。哪个国家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不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而且能提高国际威望,所以竞争激烈,要经过几轮投

票选举产生举办城市。____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投票决定____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有5个城市竞选,我国的____(省、市、区、县)经过4轮投票最终获胜,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出示挂图)这是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的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2)这张统计图反映了第一轮投票中5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 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① 从图中你能看出五个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吗? ② 条形统计图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③ 这张条形统计图与以往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④ 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3)学生分组交流,并反馈。 (4)教师小结: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是一样的,主体部分是在表格上画出的一个个直线,表格的纵轴标明了刻度,并标注了单位,横轴标明了统计的项目,直线的高度表示了数量,还注上了数字。另外,在图上面还写明了图名和制图日期。不同的是这张统计图纵轴上一格表示5票(几个单位),三年级所学的统计图纵轴上1格只表示1个单位。因此,现在制图时要按照纵轴上的刻度算出每个直条的高度,再画直条,这是制作条形统计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细心。

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能力测试及 答案 篇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测试试题 (2006年) 一、课程理念。(每空1分,计20分) 1.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将小学数学的内容分为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教材中“确定位置”属于统计与概率 领域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举出一个目前国标本苏教版低年级段教材中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 2.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

标进行了具体阐述。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现实生活性和体验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 4.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教学评点。(每题10分,计20分) 阅读下面两则教学案例,用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来进行简单评点。 1.教学二年级“认识乘法” 上课一开始,教者出示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大树、房子、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是在啄米呢还是在吃虫子呢?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到桥那边去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结构图[1]

例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意义 比例基本性质 2 例2例3:解比例 4:例5例6求实际、图上距离,比例尺 3:成正比例的量 4——例6:成反比例的量 7: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圆锥的体积计算 例2:圆锥的重量计算 :填写统计表 :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的改写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简易方程 例4:分数应用题 例5:用比例解应用题 质量单位 名数的改写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比例:表示两个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外项 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5.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6.比例的意义: 两个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于连接起来 80:2=200:5 80:200=2:5 师:以上这些比中,有整数比也有小数比和分数比,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比例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师: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明确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条件,并根据不同要求,正确地列出比例式。师:什么叫比例?(启发学生回答并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师:(1)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两个) (2)是否任意的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呢?(不是) (3)组成比例的条件是什么?(比值相等) 师:只要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连成比例式。这就是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条件。 7.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 - 正比例 1.、用文字来描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计算题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7+14= 72-19= 43+30= 59+5= 70+8= 6+28= 5+34= 63-5= 24+60= 50+50= 72-6= 4+27= 46-40= 58-9= 68+5= 26+7-8= 9+19-7= 4+18+6= 55+30-7=

38+4-20= 9+46+8= 2.用数式计算 26+13= 73-17= 42+6= 62-7= 63+29= 58-24= 二、知识之窗 1.9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2.与39 相邻的数是()和()。 3.6元7角= ()角 1元=()角=()分 4.2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 18 +()﹤30,()里最大能填()。 6. 圈出合适的数。 比30 大,比35小,而且是双数,这个数是(31、34、36、30)。 7.找规律。 40、36、30、24、()、()、()。 8.一张50元钱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钱。

三、在你认为合适的下面画对号。 1、二年级的学生接近50 人,二年级可能有()人? A.36人 B.48人 C.61人 2、鸡有40 只,鸭的只数比鸡少得多,鸭可能有()只? A.43只 B.35只 C.15只 四、判断。 1.小华有30本故事书,借给小利7本,还剩多少本?(1)30 7 = 23 (本)() (2)30 + 7 = 37 (本)() 2.小华借给小利7本故事书,还剩30本,小华原来有多少本?(1)30 7 = 23 (本)() (2)30 + 7 = 37 (本)() 五、选择正确的在()里画对号。 1.个位是9的数有() (1)39 ()(2)93 () (3)29 ()(4)69() 2.比75大,比79小的数有() (1)57()(2)75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解读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解读教材说课稿 2018.5.3我们四年级数学教研组的老师,根据课标中四大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将四年级下册教材进行了分类整理。在这一册的教材当中属于数与代数的单元有: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与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属于图形与几何的单元有:观察物体、三角形和图形的运动;属于统计与概率的单元有: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属于综合与实践的单元有:营养午餐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通过研读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些词语总是不断重复出现,这些词语有:“了解”、“掌握”、“理解”、“运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这都是一些表示行为的动词,大家知道,弄清楚每个行为动词的意义及相互间的关系是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例如“了解”和“理解”重在知。“掌握”和“运用”重在用。虽一脉相承,但各有侧重。了解指对所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比了解在结果上更进一步,掌握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掌握的发挥。正确理解了这些目标动词,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育学的统一吧!下面有请孙玲玲老师针对数与代数这一板块进行汇报! 一、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在第二学段应该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

程、正反比例和探索规律5个知识体系,而四年级下册教材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有两类知识体系: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在数的认识中,四下的知识点有这样几点,大家请看屏幕:【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老师们应该了解在第一学段学生就已经学习过有关小数的知识,为什么在第二学段还要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呢?这是因为课标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在第一学段,只要求孩子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还能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而在第二学段,则要求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请注意在这里已经不再限定小数的位数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每个知识点所要达到的目标: 【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 2、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